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是如何发明潜艇的

德国是如何发明潜艇的

发布时间:2022-11-17 17:29:42

Ⅰ 德国212级常规潜艇的研制历史是怎样的

柴电推进的常规潜艇由于安装蓄电池组数量与容量均有限,潜航时间受到限制。航行中的潜艇隔一段时间就需上浮到水面,用柴油发电机为蓄电池组充电。这样势必增加潜艇的暴露率,降低作战与生存能力。

为解决这一难题,世界各海军强国纷纷开始研究一种不依赖于空气的推进系统(简称AIP)。德国是最早研究AIP系统的国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研制成功一种AIP系统,但因效率太低,安全性差而未能进入实用阶段。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西德同时开展了燃料电池和闭式循环柴油机两种AIP系统的研究工作,处于世界前沿。到了80年代,全世界AIP系统的研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德国的两种AIP系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两者相比较而言,燃料电池的性能更为优越。

于是,德国HDW船厂于1984年将燃料电池系统装于潜艇分段内,进行了全面的陆上试验。试验表明该系统可用,且运行安全可靠。1987年,又将这种AIP系统加装到205级U1号潜艇上,在海上成功地进行了6个月的试航。通过试航证实了该系统的适用性。

1990年,德国海军开始酝酿以209级1200型潜艇为母型,加装燃料电池系统,并换装性能更优的声呐、潜望镜及武器系统等,研制世界上第一艘装备AIP系统的潜艇,并于1992年完成设计,这就是212级常规潜艇。

“212A”级潜艇是德国海军面向21世纪初的主要作战潜艇,该级艇既能攻击水面舰艇,又能进行反潜和攻势布雷,是一级设计新颖、性能优良、能较长时间在水下进行战斗活动的新型常规潜艇。

设计方案于1991年11月获得德国国会通过,1994年财政年度拨款建造首批4艘212级潜艇。首批艇的总承包商是ARGEU212集团公司。该集团包括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蒂森北海造船厂和费罗特公司。212级方案出台后引起许多国家重视,意大利海军提出订购要求。为了兼顾意大利的要求,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形成的最终实施方案被定名为212A级。

由于修改设计,德国海军订购的4艘潜艇建造时间向后推延。首艇预计于2003年交货。德国海军计划为“2005舰队”配备10~14艘该级艇;除首批4艘已订购外,2000年后还要分2批订购8艘。意大利海军拟建造4艘212A级,首批两艘已经订购,由本国建造。

Ⅱ 潜水艇是如何发明的

在海洋游弋的致命武器

——1955年潜水艇的成功试航1955年5月,鹦鹉螺号平稳地滑进海里,离开了康涅狄格州的新伦敦海岸。84小时后,它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浮出水面,航程为2607千米。这标志着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是世界上第一艘地道的潜水艇。它在水下就像在家里一样,能几个月无须浮出水面或靠岸补充燃料。

1957年,鹦鹉螺号首航北极。第二年,它由白令海峡到格陵兰,在北极冰帽下潜航了3200多千米。

1960年7月20日,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在潜水离开佛罗里达州的内维拉尔角的时候,发射了一枚北极星导弹。导弹飞行了1770千米,准确地击中了陆上的靶子。自那天起,人类毁灭性的力量被大大地延伸了。如今,潜水艇发射的导弹能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地面目标。

潜水艇具有如今令人畏惧的力量,关键在于核动力。鹦鹉螺号以及比它更大更高效的海神级、三叉戟级潜水艇都有一个核反应堆,它使水加压过热,然后通过附属的管道系统变为蒸气,驱动汽轮机运转。在水下航行的10年中,鹦鹉螺号核潜艇的核反应堆仅消耗了大约5.4千克铀燃料。如果使用柴油机,那将需要3785万升柴油。

这些自给自足程度极高的核潜艇从海洋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两个要素是海水和氧气。艇上的发生器可从海水中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制造淡水。

尽管核潜艇的技术先进,但要使它发挥正常,就要使艇上的人身心保持健康。于是海军为艇员们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空调、美食、淡水淋浴、自动洗衣机、电影、音响设备和阅览室。

核潜艇的控制中心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陀螺仪和计算机系统。它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只用半秒钟就测出自己的方位;为北极星导弹测定轨道,并进行发射;测定水下或水面的敌方船只,并发射水雷进行攻击。

如今,有30艘以上的海神级核潜艇在海洋中漫游,每艘能携带16枚导弹。比它更先进的三叉戟级核潜艇携带24枚导弹。这些导弹的总爆炸力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轴心国投下的全部炸弹的总和。

远程海神型弹道导弹能运载核弹头,飞行距离超过4600千米。三叉戟Ⅰ型导弹能击中7400千米外的目标。

核潜艇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几百年以前。1620年,荷兰化学家科尼利厄斯·范德·雷贝尔用涂油的皮革蒙住木船,使其没入水中充当潜水工具。他坐在船里,用桨推动船前进。

第一艘投入战斗的——且不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投入——潜水艇是在美国革命战争期间由戴维·布什内尔建造的。这是单人乘坐的名叫海龟的小艇。埃兹拉·李军士忙碌地用曲柄转动着螺旋桨,把海龟号驶到泊在纽约港的英国军舰下面,这位军士想在敌舰底部钻一个系炸弹的孔,但没有成功。海龟号和炸弹都浮出了水面。李军士逃走了,炸弹的爆炸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1800年,罗伯特·富尔顿为拿破仑制造了一艘潜水艇,名字也叫鹦鹉螺号。拿破仑起初对此很感兴趣。后来,在试航期间,鹦鹉螺号攻击一艘英国船,想把它击沉,但没有成功。于是法国独裁者拿破仑对富尔顿的发明失去兴趣。

在国内战争时期,南部邦联的船舶工程师用铁锅炉造了一艘取名H·L·汉利的潜水艇。它的螺旋桨由曲轴带动,而曲轴由八个人转动。在实验中,汉利号沉没了3次,船上的人都淹死了。但在1864年2月17日,汉利号用水雷攻击泊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外的联邦军舰豪萨托尼克号。军舰沉没了,而汉利号、这有史以来击沉敌舰的第一艘潜水艇也与对手同归于尽。

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欧洲的海军专家想用蒸气作为潜水艇的动力,然而他们为此设计的发动机无法在水下运转。使用蓄电池来驱动电动机的潜水艇运行良好,只是在海上无法给蓄电池充电,使得潜水艇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19世纪90年代,美国发明家约翰·普·霍兰和西蒙·莱克分别想出了同样的解决办法。他们的办法是这样的:把汽车用的汽油发动机装到潜水艇里,和蓄电池交替使用。当潜水艇浮出水面时,就以汽油发动机代替蓄电池,以可观的速度推动潜水艇前进,同时给蓄电池充电。1900年,美国海军买下了霍兰号潜水艇。而莱克设计的防御者号于1902年下水。他从俄国、澳大利亚和美国赢得了合同。

莱克最大的贡献是为潜水艇设计了由棱镜、透镜和镜子构成的潜望镜。在此之前,潜水艇要观察海面的动静就得把了望塔伸出水面,这就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在水面上不是英国舰队的对手,就用U型潜艇从水下重创英国商船。这个时候的潜水艇都使用柴油机,它比汽油机效率高,也不容易爆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美国都使用潜水艇攻击对方。这时的潜水艇颇具威力,但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们只能浮出水面充电,这就容易被敌方巡逻轰炸机发现并击沉。

德国人试图用通气管(俗称“大鼻子”)来解决这个问题,使柴油机在水下也能工作。然而伸出水面的通气管会随着潜艇的移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痕迹,因而仍会被飞机发现,就是在夜间也会被雷达发现。

在美国的核潜艇问世之后,推进器、导航和隐蔽问题都迎刃而解。俄国也有能毁灭世界的核潜艇。

Ⅲ 潜艇的由来是什么

潜艇最早可追溯到15至16世纪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据说他曾构思“可以水下航行的船”,但没有画出设计图。

1620年,荷兰人德雷贝尔发明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在英国泰晤士河上试航时,这艘潜艇可以成功地潜入水下4至5米深。

后来,美国人大卫•弗休奈尔又建造了一艘供实战使用的潜艇,名叫“海龟号”。这艘潜艇只能乘坐一个人,完全是用木头制成的,它利用人力摇动曲柄转动的螺旋桨推进。776年,美国的水兵埃兹拉•李驾驶“海龟号”潜艇驶近了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舰只。因埃兹拉无法将炸药包固定在舰船底部,炸药包在英舰附近的水面上爆炸了,英舰并未受伤。

潜水艇第一次在海战中正式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9月,德国人和英国人在丹麦海岸附近发生海战。德国潜水艇击沉了英国三艘巡洋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海军十分重视新型潜艇的研制。核动力和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至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各种类型的潜艇900余艘。

Ⅳ 潜艇是怎样发明的

潜艇,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出现,与船舶有所不同,它经历了极为曲折的过程。假如不是战争和鲜血,潜艇是不可能过早地问世的。

人类设想制造一种水下航行工具的想法,很早以前就已经萌生了。1620年,荷兰人德雷贝尔发明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在英国泰晤士河上试航时,成功地潜入水下4~5米深。后来,美国人大卫·弗休奈尔又建造了一艘供实战使用的潜艇,名叫“海龟号”,只能乘坐一个人,完全是用木头制成的,它利用人力摇动曲柄转动的螺旋浆推进。1776年,美国的水兵埃兹拉·李,驾驶这艘海龟号潜艇驶近了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舰只。因埃兹拉无法将炸药包固定在船底,只是在英舰附近的水面上爆炸了,英舰并未受伤。

在世界潜艇史上,最早把潜艇推进到实战中去的,恐怕要数英国约翰菲利普·霍兰了。潜水艇第一次在海战中正式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9月间,德国人和英国人在丹麦海岸附近发生海战。德国潜水艇U-9号,击沉了英国的“亚博克号”、“克雷塞号”和“霍格号”三艘巡洋舰。当时,霍兰才逝世一个多月,德国人正是根据霍兰的潜艇结构和原理,建造出了使世界为之震惊的潜水舰只的。

Ⅳ 潜艇有怎样的发展历史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

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两个小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

1776年,“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舰体下,全力固定炸药炸毁它,但未能成功?这是使用潜艇袭击敌舰的首次尝试?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

1881年,爱尔兰籍美国人约翰?霍兰建造了一艘安装有一台15马力汽油内燃机的“霍兰-II”型潜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内燃机动力潜艇?这种潜艇还装备了鱼雷,曾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了试航?

1884年,俄国工程师维捷斯基发明了使用蓄电池电动机的潜艇,艇上还装有潜望镜和空气再生系统?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使用内燃机,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机,正是霍兰和维捷斯基等人的发明,为现代潜艇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装置方面的物质条件?

一般认为现代潜艇诞生是瑞典人诺德费尔特与英国人加莱德使用设计建造的“诺德费尔特-1”号开始的?这艘潜艇于1881年开始建造,1885年下水?它以蒸汽机为动力,当潜入水下时,锅炉熄火以剩余蒸汽作为动力?该艇还装有鱼雷发射装置?“诺德费尔特-1”号是当时比较大,也是比较成功的潜艇?

霍兰在“霍兰-II“型取得了成功后,又制造了更为先进的“霍兰-III”型,这种潜艇采用水面以汽油内燃机,水下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该艇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并装有多枚鱼雷,攻击力强,后来的潜艇,除了改用些油之外,基本上都沿用霍兰的设计?

1898年,美国海军订购了6艘“霍兰-III”型潜艇,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1897年,美国人S?莱克建成了第一艘双层壳体潜艇,在两层壳体间布置有可使潜艇下潜上浮的水柜?

20世纪初,潜艇已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260艘潜艇?这些潜艇大多采用柴油内燃机一电动机双推进系统和双层或部分双层壳体,航速和续航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投入海战?战争期间,潜艇共击沉舰艇192艘?潜艇在攻击海上运输船方面取得了更为显着的战果,仅被德国击沉的运输船就有1300余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各大洋,战争后期,潜艇装备了雷达和自导鱼雷,这使潜艇的攻击能力大为增强?德国潜艇还首先采用了荷兰人发明的通气管,大大增加了潜艇在水下的续航力和航速?

Ⅵ 谁有德国潜艇战后发展的历程介绍

1913年德国率先研制出潜艇专用柴油机。并建造出柴油机-电动机潜艇,这种动力形式一直被常规潜艇采用至今。此后德国一直保持常规潜艇建造技术上的优势。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下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果显赫,相信大家对邓尼兹的“狼群战术”都有所了解。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潜艇的发展在战后由此停止。前西德在1955年加入北约后,才开始重建潜艇工业。逐渐成为世界常规潜艇设计、建造、出口大国。
205型常规潜艇
205型潜艇是德国战后建造的第一型潜艇,由霍瓦兹造船厂于1966年建造,数量只有2艘,带有试验的性质。舷号分别为U11和U12,于1968年和1969年服役。潜艇采用非磁合金钢建造,潜深达到159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2艘潜艇已经另做它用,继续发挥余热:U11艇1988年改作靶艇;U12艇改作声纳训练平台。
205型潜艇水上排水量419吨,水下排水量450吨;艇长43.9米,吃水4.3米,水上航速10节,水下航速17节;人员编制22人。柴一电推进,采用2台MTU 12V 493 AZ80 GA 31L柴油机,持续功率882千瓦;2台810千瓦交流发电机;1台西门子公司的电机,持续功率1.32千瓦,单轴推进。艇上的武器装备主要包括:8具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发射“海豹”线导鱼雷,主动寻的时射程13千米,航速35节;被动寻的时射程28千米,航速23节;战斗部重260千克。艇上安装有雷达预警电子支援系统、电信公司的MK8火控系统、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卡里普索II”型对海搜索雷达(I波段)、阿特拉斯公司的SRSM1H主/被动高频声纳。
206A型常规潜艇
继205型潜艇之后,德国发展了206A型潜艇,1973~1975年服役。共建造12艘,其中霍瓦兹造船厂4艘、北海造船厂8艘。这两家造船厂日后垄断了德国潜艇的制造。206A型潜艇的舷号从U15到U30,序号并不连续,原因不得而知——也许像我国的水面舰艇和潜艇的舷号也并不连续一样。为适应新的作战要求,德国1987年开始对206A型潜艇进行改装,1992年2月完成。现在该型潜艇隶属于第一和第三潜艇中队,基地是埃肯弗尔德。
206A型潜艇水上排水量450吨,水下排水量498吨;艇长48.6米,吃水4.5米;水上航速10节,水下航速17节;人员编制22人。柴-电推进,采用2台MTU 12V 493 AZ80 GA 31L柴油机,持续功率882千瓦;2台810千瓦交流发电机1台西门子公司的电机,持续功率1.32千瓦,单轴推进。艇上的武器装备主要包括:8具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采用阿特拉斯公司的DM2A3线导鱼雷,主动寻的时射程6千米,航速35节;被动寻的时射程28千米,航速23节;战斗部重260千克。对抗措施为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DR 2000U,配有索恩公司的“沙丽尔2”型电子侦察设备、SLW83鱼雷射击火控系统、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卡里普索II”型对海搜索雷达(1波段)、汤姆逊·辛特拉公司的DUUX 2型被动声纳和阿特拉斯公司的DBQS-21D型主,被动中频声纳。
209型常规潜艇
209型潜艇主要用于出口,由德国的“潜艇生产专业户”霍瓦兹造船厂设计制造。迄今已出口将近百艘(不包括授权他国特许生产),德国因此赚取了大量外汇。209型潜艇采用单壳体结构,艇体为优质HY-80钢,安全潜深可达300米,水下最大航速23节;装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在最大深度发射鱼雷。209型潜艇主要用于出口,所以各国209型潜艇的技术参数并不一致,一般是根据购买国的要求定制的。我们的邻居韩国就装备有209型潜艇。
209型潜艇目前普遍换装德国与挪威共同开发的MSI-90U数字化综合指挥火控系统。该系统能自动计算最佳任务数据,可即时从探测转入攻击;同时跟踪12个目标(其中2个为自动跟踪)和指挥8枚水中行进的鱼雷;能够自动修正航迹,在一击不中的情况下实施再攻击。209型潜艇原先使用DM2A1反舰鱼雷和DMl反潜鱼雷,后来全部换成SST-4或SUT反舰,反潜两用鱼雷。其中SUT电动鱼雷全长6.33米,直径533毫米,航速35节,破甲战斗部威力相当于400千克TNT炸药。除鱼雷外,209型潜艇(主要是1400型)还可以使用美制“鱼叉”潜射反舰导弹。209型潜艇采用德国蔡司公司CSU-83综合声纳系统,除固有的主、被动声纳和PRS测距声纳外,还加装了舷侧被动声纳阵列和拖曳式声纳。该系统能够同时自动警戒8个目标,噪声方式(被动声纳)探测水面舰艇的距离为30-60千米,回声方式(主动声纳)约为20千米。
212A型常规潜艇
1990年,霍瓦兹造船厂设计出212型潜艇——世界上第一型装备燃料电池型“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系统的潜艇。意大利海军由于对212型潜艇很感兴趣,提议改进其设计,如增大潜深、采用新的外部通信系统和逃生设备等。德国海军采纳了这些建议,生产出212A型潜艇。德国海军对212A型潜艇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克服206A型潜艇的缺点,作战性能不能降低;安装燃料电池系统与柴·电动力系统混合的动力装置;潜艇的水下续航力至少比206A型提高4倍以上;潜艇的总续航力(燃料电池系统加上柴一电动力系统的续航力)保持不变;使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时,水下最大航速不低于6节;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均安装在长6.5米以内的分段内。
212A型的首艇U31于1998年7月1日开始建造,2003年4月7日下水首次试航,于2005年服役。U31艇长55.9米,宽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1830吨;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以8节速度航行,水面续航力8000海里,水下续航力420海里;最大下潜深度200米,自持力49天;艇员编制23-27人(其中8名军官)。212A型潜艇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计划建造4艘(霍瓦兹造船厂和北海造船厂各2艘),舷号U31~U34,计划2006年全部服役。
212A型潜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动力装置。除16缸柴油机和常规铅氧蓄电池外,还装配9组氢燃料电池模块,每组提供30-50千瓦动力。氢燃料不以气态或压缩形式储存,而以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储存,这种金属氧化物能够大量吸收、保存并分解氢燃料。每个储存单元由几组金属氢化物组成,它储存氢燃料的能力比低温集装箱强,而且在封闭的燃烧室内使用非常方便。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不产生噪声、反应热低、不产生废气等优点。单独使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时,由于不用浮出水面通气,潜艇可以连续潜航2周左右;若单独使用柴-电动力系统,潜艇每隔2~3天就必须浮出水面,利用通气管为蓄电池充电。柴一电系统用于获得作战所需的高航速,燃料电池系统用于长时间水下隐蔽航行。两套动力系统结合,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生存和战斗能力。
212A型潜艇隐身性能突出,得益于综合采取隐身设计和降噪措施。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应用不但使潜艇的水下航行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减小了红外特征、增强了隐蔽性。潜艇采用水滴形流线型、局部双壳体结构,壳体用高强度低磁不锈钢制造,外形平滑光顺、流体性能极佳,不仅阻力小、机动性好,而且湿表面积小,可以减少主动声纳探测时的反射面积,提高潜艇隐身效果。艇艏部略向下沉,给被动声纳基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艇体舯部偏前部位有一小型指挥台围壳,围壳呈流线形,其上装有水平舵。指挥台围壳切口、升降装置开口、主压载水舱进排水口、鱼雷发射口等开孔都设置了可自动开启的活动盖板,降低了航行时的涡流噪声。艉操纵舵面为X型,采用先进的大倾斜低噪声7叶螺旋桨,降低了尾部噪声。动力装置封闭在密闭舱室内,采用整体“浮伐”技术降噪。艇体外表涂有新型吸波材料,安装高性能消磁装置等。
212A型潜艇安装有新型计算机集中操纵控制系统,将艇、机、舵的操纵控制综合为一体,操纵控制过程完全自动化。1人在中央控制台操纵,就可控制潜艇的深度、航向、航速等参数与状态;只需3名监控人员,就能在巡航和下潜情况下对舰船进行各项技术操作。艇上的MSI一90U型火控系统可实现对多批目标运动要素的解算以及对两批目标的攻击,并具有模拟训练功能。它还能对武器系统实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212A型潜艇装备先进的DBQS一40声纳系统和MOA30 70噪声监控装置。声纳系统中的被动探测声纳采用中频波段、全方位探测,可同B寸跟踪4批目标。拖曳线列阵声纳采用低频和超低频波段,被动工作方式,阵列长40多米,主要用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探测距离超过100千米。另外,艇上装有FLl800 U型电子对抗仪、1007型导航雷达和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攻击潜望镜是209型潜艇潜望镜的改进型,另在搜索潜望镜上加装红外探测和微光夜视装置,提高了潜望镜的观测精度和夜间观测能力。
212A型潜艇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水压式发射装置发射,发射深度达200米,有液压式和自航式两种发射方式。它装备12枚DM2A4重型鱼雷,以及自动化鱼雷快速装填装置。DM2A4鱼雷采用大功率电动力推进系统、新研制的智能化电子系统、改进的声学系统与引信系统,所以航速快、射程远,还具有自动导向处理能力。该艇还能携载24枚水雷,用水雷投掷器进行布雷,在艇内操纵,可在浅海区有效地执行布雷使命。DM2A4鱼雷既能攻击水面目标,又能攻击水下潜艇,使212A型潜艇成为一艘既能反潜、又能反舰、还能布雷的多功能常规潜艇。

Ⅶ alp潜艇动力装置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不是德国最早发明的 啊是那发发明的哦谢谢了哦

应该是德国吧

为减少暴露率,增加隐蔽性,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及前苏联就曾涉足AIP动力装置的研究;
在二战期间的潜艇战中,纳粹德国海军的潜艇经常出现在被追击的情况下耗尽电池被迫上浮充电的情况,结果因自身暴露而最终被击沉。血的教训使得德国人在二战后期就开发了闭式循环的“瓦尔特”动力系统。尽管采用“瓦尔特”动力系统的德国潜艇没有在二战中发挥作用,但却极大地促进了AIP技术的发展。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24/83/50/9_1.html

AIP是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的简称,中文称为绝气推进。1930年,德国沃尔特(Walter)博士提出以过氧化氢做 为燃料的动力机系统,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在二战末期,沃尔特发明了“沃尔特式动力机”,原理是通过燃烧过氧化氢推动内燃机工作,由于过氧化氢燃烧反映 产生氧气,所以不需要额外空气,但是早期的沃尔特式动力机并不可靠,因为过氧化氢容易发生自燃反应,因此德国只生产几艘XVIIB,以过氧化氢为动力的潜艇。
http://www.hudong.com/versionview/JRQNBC,,FgWA1FeAkJHCkQBWg
因此,提高非核动力潜艇战斗效率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关键是要提高水下续航时间,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造、使用和掌握厌氧能源装置,只有它才能够保障常规潜艇较长时间的水下航行。苏联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到50年代中期前,苏联是厌氧能源装置方面无可争议的先锋,共进行了几种类型单发封闭循环柴油发动机的试验,批量生产了装配这种能源装置的A615型潜艇。当然,由于发动机性能不够完善,潜水员培训水平不高,潜艇经常处于失火和爆炸的危险之中。不过,类似能源装置发展方向本身则是非常有前景的,可惜,随着核潜艇时代的到来,其研制热潮暂时冷却下来。
http://news.163.com/06/0626/15/2KI8NGG90001123H.html
另外可以看看这里
AIP潜艇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http://war.news.163.com/06/0626/15/2KI8NGG90001123H.html

Ⅷ 潜艇有怎样的发展历史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

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两个小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

1776年,“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舰体下,全力固定炸药炸毁它,但未能成功。这是使用潜艇袭击敌舰的首次尝试。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

1881年,爱尔兰籍美国人约翰•霍兰建造了一艘安装有一台15马力汽油内燃机的“霍兰-II”型潜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内燃机动力潜艇。这种潜艇还装备了鱼雷,曾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了试航。

1884年,俄国工程师维捷斯基发明了使用蓄电池电动机的潜艇,艇上还装有潜望镜和空气再生系统。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使用内燃机,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机,正是霍兰和维捷斯基等人的发明,为现代潜艇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装置方面的物质条件。

一般认为现代潜艇诞生是瑞典人诺德费尔特与英国人加莱德使用设计建造的“诺德费尔特-1”号开始的。这艘潜艇于1881年开始建造,1885年下水。它以蒸汽机为动力,当潜入水下时,锅炉熄火以剩余蒸汽作为动力。该艇还装有鱼雷发射装置。“诺德费尔特-1”号是当时比较大,也是比较成功的潜艇。

霍兰在“霍兰-II“型取得了成功后,又制造了更为先进的“霍兰-III”型,这种潜艇采用水面以汽油内燃机,水下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该艇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并装有多枚鱼雷,攻击力强,后来的潜艇,除了改用些油之外,基本上都沿用霍兰的设计。

1898年,美国海军订购了6艘“霍兰-III”型潜艇,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1897年,美国人S•莱克建成了第一艘双层壳体潜艇,在两层壳体间布置有可使潜艇下潜上浮的水柜。

20世纪初,潜艇已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260艘潜艇。这些潜艇大多采用柴油内燃机一电动机双推进系统和双层或部分双层壳体,航速和续航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投入海战。战争期间,潜艇共击沉舰艇192艘。潜艇在攻击海上运输船方面取得了更为显着的战果,仅被德国击沉的运输船就有1300余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各大洋,战争后期,潜艇装备了雷达和自导鱼雷,这使潜艇的攻击能力大为增强。德国潜艇还首先采用了荷兰人发明的通气管,大大增加了潜艇在水下的续航力和航速。

Ⅸ 潜水艇是怎么发明的

18世纪70年代,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成1艘单人操纵的木壳艇“海龟”号,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操纵艇的升降。艇内有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炸药包,可在艇内操纵系放于敌舰底部。1776年9月,“海龟”号潜艇偷袭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军舰“鹰”号,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潜艇发展至此,一直是由人力推进的,因此限制了潜艇的发展。而此时,蒸汽机已经发明并被应用到了铁路运输和水面舰船上。蒸汽机在潜艇上的应用,推动了潜艇动力装置的发展,再加上潜艇设计者的不断努力,终于出现了以机械为动力的现代潜艇。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潜艇研制的重要时期。1801年,美国人R.富尔顿建造的“鹦鹉螺”号潜艇,艇体为铁架铜壳,艇长7米,携带两枚水雷,由4人操纵。水上采用折叠桅杆,以风帆为动力。水下采用手摇螺旋桨推进器推进。19世纪 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军建造的“亨利”号潜艇长约12米,呈雪茄形,用8人摇动螺旋桨前进,航速4节,使用水雷攻击敌方舰船。1864年2月17 日夜,“亨利”号用水雷炸沉北军战舰“豪萨托尼克”号,首创潜艇击沉军舰的战例。1880年9月,中国在天津建成第一艘潜艇,艇体形如橄榄,水下行驶,十分灵捷,可于水下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
早期的潜艇都是使用人力推进的,航速很慢。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艇,使用功率58.8千瓦(80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1886年,英国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航速6节,续航力约80海里。1897年,美国建造了“霍兰”Ⅵ号潜艇,水面使用33千瓦(45马力)的汽油机动力装置,航速7节,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为动力,航速5节,续航力50海里,这是潜艇双推进系统的开端。
早期潜艇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艇体上挂带的定时引爆炸药包或水雷。1866年,英国人R.怀特黑德制成第一枚鱼雷。1881年,T.诺德费尔特和G.加里特建造的“诺德费尔特” 号潜艇,首次装备鱼雷发射管;同年,美国建造的“霍兰”Ⅱ号潜艇安装有能在水下发射鱼雷的鱼雷发射管,这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展。
早在19世纪50年代,法国海军的一名工程师就提出了改装机械动力潜艇的建议,许多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1863年,法国建成了一艘“潜水员”号潜艇。艇体模仿海豚的外形设计,长42.67米,排水量420吨。使用一部功率为59千瓦(80马力)的蒸汽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由于“潜水员”号采用了蒸汽机作动力,尺寸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潜艇,成为了20世纪之前最大的一艘潜艇。虽然“潜水员”号潜艇的动力装置有了质的飞跃,但它却受当时设计水平的限制,当增加压载使其浮力等于零时,潜艇下潜就失去了控制,水下航行的稳定性很差。另外,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需要大量的空气,而这在当时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潜水员”号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蒸汽机作为潜艇的动力失败后,潜艇设计师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为潜艇寻找更好的动力装置。1886年,英国建造了一艘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的潜艇(也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成功地进行了水下航行,航速为6节,续航力约80海里。从此,电动推进装置为潜艇的水下航行展现了广阔前景。
但对现代潜艇的发展作出过最大贡献的,当属美国潜艇设计师――约翰·霍兰。
约翰·霍兰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利斯凯纳镇,父亲是英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雇员。父亲的职业使霍兰从小就对海洋及战舰充满了好奇。中学尚未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年轻的霍兰被迫结束学业,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此期间,霍兰一边工作,一边设计潜艇。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了美国。在美国,他一边在一个都教会学校教书,一边完善着他的潜艇设计图。
1875年,霍兰将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美国海军部。但是,美国海军对3年前支付5万美金建造的一艘名为“智慧之鲸”的小型手操潜艇的沉没仍然记忆犹新,因此断然拒绝霍兰的计划。遭到拒绝的霍兰却没有因此而却步,他很快就得到了流亡美国的由爱尔兰一些革命者组成的“芬尼亚社”的大力资助。在“芬尼亚社”的支持下,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霍兰终于在1878年将自己的第一艘潜艇送下了水。
该潜艇被命名为“霍兰-Ⅰ”号,是一艘单人驾驶潜艇。艇长5米,装有1台汽油内燃机,能以每小时3.5海里的速度航行。但由于潜艇水下航行时内燃机所需空气的问题没有解决,故潜艇一潜入水下发动机就停止了工作。虽然这是一艘不成功的潜艇,但霍兰却在它的身上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建造新的潜艇打下了基础。
这时,“芬尼亚社”对霍兰的潜艇研制提出了要求:所建造的潜艇,大到足以能有效地进行作战,小到使其能够塞进特制的商船船舱。这种商船要求可以装成民船的模样横渡大西洋。当遇到敌舰后,特殊商船将潜艇放出以攻击敌人。按照这一特殊要求,1881年,霍兰建造成功他的第二艘潜艇,命名为“霍兰-Ⅱ”号(也称“芬尼亚公羊”号)。该艇长约10米,排水量19吨,装有一台11千瓦的内燃机。为解决纵向稳定性问题,霍兰为潜艇安装了升降舵。同时,他还在艇上安装了一门加农炮,使得“芬尼亚公羊”号潜艇既能在水下发射鱼雷,又能在水面进行炮战。“芬尼亚公羊”号的建成给公众以极大的鼓舞,在潜艇发展史上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世纪80年代末期,潜艇的发展引起了更多国家的兴趣。1893年,长约45.7米、排水量为266吨的“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在法国下水了。它以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在当时各国所出现的潜艇中,它是最先进的一艘。
“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的成功促使霍兰更加努力了。但就在霍兰全力以赴投入他的第三艘潜艇制造之中时,“芬尼亚社”的一些成员对霍兰无终止的试验丧失信心,并在一天黑夜将“芬尼亚公羊”号以及建造中的第三艘潜艇偷偷地运走了。从此,霍兰与“芬尼亚社”分道扬镳。
失去了“芬尼亚社”的资助,霍兰只得暂时停下潜艇的研究而到一家汽枪公司担任了描图员的工作。但是不屈的科学家永远不会为困难所吓倒。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他兴办了“肛鱼潜艇公司”。这时他与炮兵上尉扎林斯基合作,又建造了他的第四艘潜艇“扎林斯基”号。1886年,当“扎林斯基”号建成下水时,因滑道倒塌而全艇被毁。“扎林斯基”的失败,反而使霍兰有了暂时的喘息余地。
几乎就在霍兰失败的同时,西班牙却有一个名叫艾萨克伯尔的海军上尉于1889年设计了一艘由时机推进的潜艇。不幸的是,因为艾萨克伯尔与上司不和,其上司竟然不顾国家利益而否定了他的计划。
美国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在与西班牙的竞争中取胜,由海军部于1893年举办了一次潜艇设计大赛。霍兰大这次大赛中技压群芳,荣登榜首。大赛的胜利使霍兰于1895年接到了制造一艘潜艇的定货单,并从美国海军部得到了15万美元的经费。于是霍兰又开始了他的第五艘潜艇的设计。
为了建造一艘像样的潜艇,霍兰从一开始就注意解决那些潜艇史上阻碍潜艇发展的问题。为此,他反复研究并数易方案,终于建成了他的第五艘潜艇――“潜水者”号。该艇长26米,拥有水面航行的推进装置——蒸汽机动力装置和水下潜航的推进装置——电动机。 “潜水者”号由此成为了潜艇双推进系统的鼻祖。但是,美国海军部出于战争的需要,在“潜水者”号建造期间,就要求霍兰能够使“潜水者”号用于水面作战。但霍兰却认为,按照这种要求是不会制造出满意的潜艇的。于是,霍兰放弃了“潜水者”号的建造工作,归还了海军部的经费,开始用自己的钱来设计建造一艘新潜艇。
1897年5月17日,时年56岁的霍兰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霍兰-Ⅵ”号潜艇。该艇长15米,装有33.1千瓦(45马力)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机,是一艘采用双推进的最新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为10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50海里。该艇共有5名艇员,武器为一具艇首鱼雷发射管(有3枚鱼雷)和2门火炮(向前、向后各1门),火炮瞄准靠操纵潜艇艇体对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衡,下潜迅速,机动灵活。这是霍兰一生中设计和建造出的最后一艘潜艇。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驱者,人们将其称为“霍兰”号。双推进系统在该艇上的运用,使这艘潜艇取得了潜艇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而奠定了霍兰作为“现代潜艇之父”的地位。
但是霍兰的成就并没有给他本人带来任何好处。由于美国海军部一些官员的偏见和挑剔,这艘潜艇不仅未被海军部采用,反而使这位大发明家受到了恶毒的嘲讽。无情的打击使时年63岁的霍兰愤然辞职。从此,一代潜艇巨匠被迫停止了其心爱的事业,并最终因肺炎病逝,终年73岁。
尽管“霍兰”号潜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潜艇这一领域也同处领先地位。1899年,由法国科学家劳贝夫于设计的“纳维尔”号潜艇在法国下水。
“纳维尔”号与其他潜艇不同处在于,该艇在其内壳之外又包上了一层外壳。这使得“纳维尔”号既有一个酷似鱼雷艇似的外壳,又有一个按照潜艇要求设计的内壳,艇员及所有装备都装在耐压的内壳之中。内外壳之间的空间被充作压载水柜,并以此控制潜艇下潜和上浮。当该艇排除压载水柜中的水之后,即可像鱼雷艇一样具有良好的适航性,使得其水面航行的速度达每小时11海里,续航力为500海里;当压载水柜中注满水之后,“纳维尔”又将与早先潜艇一样,它的水下短距离航速可达每小时8海里,即使在水下航行数小时,其水下航速也可达每小时5海里。
不过,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双层壳体结构并非起源于“纳维尔”潜艇,而是由美国青年西蒙·莱克首创。19世纪90年代,西蒙·莱克由于受了法国着名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影响,单枪匹马地投入到潜艇的研究之中。
莱克从亲戚那里借来一笔钱,经过努力,于1893年建成了他的第一艘潜艇——“小亚古尔爸爸”号。“小亚古尔爸爸”号也许是潜艇史上自“海龟”艇以来最不像样的潜艇。它看上去像一个特大的木柜子,长4.2米,高1.5米。艇体以松木板内衬帆布垫建造而成。艇体上方有个小舱盖,艇底安有三个木头轮子(前面一个,后面两个)。轮于是由手摇曲柄带动行走的,“小亚古尔爸爸”艇与其他潜艇相比独具匠心。它没有用于注排水的羊皮口袋或水泵、水箱等,而是采用装载足够重的压载物使之沉到海底,接着在海底用轮子滚动推进,如果要上升到海面,只要把压载物抛掉,艇体即可上浮。
不过,莱克最初建造潜艇并非为了军事目的,而完全是被迷人的海底生物所吸引。他从建造“小亚古尔爸爸”一开始,就想到能从潜艇中走出来,以便采集海底生物。所以他在潜艇中安装了空气压缩设备,并设置了一个空气闸舱。莱克使压缩空气设备所产生的空气压力与艇外海水压力相等,这样打开空气闸舱的舱门,人们便可以穿着潜水服从艇中走出来,而海水却不会涌进闸舱。人们将这种使海水不能涌进艇内而人能从艇的舱口自由进出的闸舱门叫做气门或水门。在气门的帮助下,莱克和他的伙伴,在迷人的纽约湾海底,采集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
之后,莱克开始对“小亚古尔爸爸”号不断地进行改装,并于1897年完工。改装后的潜艇命名为“亚古尔”号。该艇无论在水上或水下航行,都由一台22千瓦(3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来推动前进。由于汽油发动机工作时需要空气,所以莱克在艇上装有可伸出水面的吸气管和排烟管,同时取消了固体压载物,而用压载水箱来带动潜艇的沉浮。为了改善潜艇的适航性,莱克又在吸气管和排烟管外包上一层外壳,使“亚古尔”号外形类似于现代潜艇上层建筑(即潜艇的指挥台)的第二层艇壳。经过改装后的“亚古尔”号潜艇的上浮与下潜都是较为稳定的,并能在一个适当的深度上将内燃机水下工作时所用的通气管伸出水面,从而延长了潜艇水下滞留时间。
1898年,“亚古尔”号潜艇仅靠自身的动力,从诺福克航行到了纽约,成了第一艘在公海远航的潜艇。莱克的第二艘潜艇“保护者”号也于1901年下水。他很想将潜艇奉献给自己祖国,用于对敌作战。莱克潜艇的最大特点就是艇员可以在水下自由出入潜艇,因此完全可派人进行水下作战、扫雷和布雷。但美国海军部却拒绝了莱克的好意。莱克只好到国外去寻求他自己的位置,从而埋没了一代潜艇发明家的才华。
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潜艇已成为至少是具有潜在威慑力量的武器了。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美国等海军大国对潜艇仍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潜艇只不过是弱小国家用于偷袭的武器,为此阻碍了潜艇的发展。但是,当1898年法国的“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用鱼雷击沉了英国战列舰“马琴他”之后,英国人终于醒悟了,强烈要求英国政府赶快行动,以抗衡法国人正以惊人速度建造潜艇的海上新威胁。同样德国和俄国也在无意之中领悟到潜艇可能将成为一种实用性武器而投入到建造潜艇的热浪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时间里,潜艇终于愈造愈大,愈造愈好,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但是由于潜艇发展到此时,仍然开不快、行不远,鱼雷带得又很少,更因为不能在水下长期潜航,所以,它所担负的只能是保护本国海岸、在基地附近的巡逻的任务。
20世纪初,潜艇装备逐步完善,性能逐渐提高,出现具备一定实战能力的潜艇。这些潜艇采用双层壳体,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排水量为数百吨,使用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水面航速约10~15节,水下航速6~8节,续航力有明显提高;武器主要有火炮、水雷和鱼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潜艇260余艘,成为海军重要作战兵力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被用于战斗。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一个多小时内,接连击沉3艘英国巡洋舰,充分显示了潜艇的作战威力。在战争期间,各国潜艇共击沉192艘战斗舰艇。使用潜艇攻击海洋交通线上的运输商船,取得了更为显着的战果,各国潜艇共击沉商船约5000余艘,达1400万吨。其中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约1300余万吨。同时,反潜战开始受到重视,战争期间潜艇被击沉265艘,其中德国就损失200余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海军国家更加重视建造和发展潜艇。潜艇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增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共有潜艇600余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战术技术性能有很大改进。排水量增加到2000余吨,下潜深度100~200米,水下最大航速7~10 节,水面航速16~20节,续航力达1万余海里,自给力1~2个月,装有6~10个鱼雷发射管,可携带20余枚鱼雷,并安装1~2门火炮。战争后期,潜艇装备雷达、雷达侦察仪和自导鱼雷,德国潜艇还安装用于柴油机水下工作的通气管。潜艇战斗活动几乎遍及各大洋,担负攻击运输舰船、水面战斗舰艇和侦察、运输、反潜 、布雷和运送侦察、爆破人员登陆等任务。共击沉运输船5000多艘(2000多万吨),大、中型水面舰艇300余艘。战争中反潜兵力和兵器也得到很大加强和发展,被击沉的潜艇达到1100多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海军十分重视新型潜艇的研制。核动力和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1955年,美国建成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 号正式服役,水下航速增大1倍多,而且能长时间在水下航行,1958年,首次成功地在冰层下穿越北极。1959年前后,苏联建成核动力潜艇。1960年,美国又建成了“北极星”战略导弹潜艇“乔治·华盛顿” 号,并在水下成功地发射 “北极星”弹道导弹,射程达2000余千米。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潜艇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活动于水下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此后,英国、法国和中国也相继建成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和核动力攻击潜艇。20世纪80年代,核动力潜艇排水量已增大到2.6万余吨,装备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鱼雷等武器,水下航速20~42节,下潜深度300~900米,续航力、隐蔽性、机动性和突击威力大为提高。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海战中,英国海军核动力攻击潜艇“征服者”号,于5月2日用鱼雷击沉阿根廷海军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是核动力潜艇击沉水面战斗舰艇的首次战例。至 80年代末,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各种类型潜艇900余艘。

Ⅹ 潜艇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传说意大利艺术大师兼发明家达·芬奇最早进行了关于潜艇的设计。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潜艇研究者是意大利人伦纳德,他于公元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的理论。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有关潜艇的着作--《发明》。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船,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能够潜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进的“船”。它的船体象一个木柜,木质结构,外面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使用的羊皮囊。这艘潜水船以多根木桨来驱动,可载12名船员,能够潜入水中3-5米。

德雷尔的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所以他被称为“潜艇之父”,此后百年间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慢车道”。直到1724年,俄国人叶菲姆·尼科诺夫制造出了又一艘潜水船,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树脂、铁条、铜皮等材料制成。此后,潜艇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停滞期。

☆ 战争催生

新式武器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战争,战争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种新型武器,潜艇也不例外。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潜艇第一次登上了战争舞台。

富有爱国热情的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戴维特·布什内尔在华盛顿将军的支持下,开始研究用潜水船打击英军的方法,潜艇发展史上着名的“海龟”艇就这样诞生了。

“海龟”艇外形酷似海龟,艇内空气可供驾驶员呼吸半小时;在艇的上部还装有2根通气管,上浮时打开,下潜时关闭,从而可以补充新鲜空气。为了控制潜艇的上浮和下沉,艇内设有压载水舱,用手泵控制水柜内的水。为应付紧急情况,艇内装有一块90千克重的铁块,危急时刻只要抛掉铁块,潜艇就可以迅速上浮。“海龟”艇的运动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两个靠人力驱动的螺旋桨来控制,武器则是挂在艇体外面的一个重约68千克的炸药包,攻击时要将其挂在敌舰外壳上。就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艘设计得很完备的水下兵器。

遗憾的是,“海龟”艇的攻击没有获得成功。1776年9月7日,历史上第一次潜艇攻击开始了,这次攻击由上士埃兹拉·李来执行。他驾驶着“海龟”艇成功地潜到了英国战舰“鹰”号的尾部,接下去的工作就是用钻头在敌舰上穿孔以便固定炸药包。然而,他打钻的地方正好是一块金属板,半个小时之后他仍然没有钻透敌舰,只好上浮返回。

虽然“海龟”号没有取得战果,但它揭开了潜艇实战的序幕,从此人类的战场也从陆地、水面发展到了水下,“海龟”号也以其与现代潜艇相同的设计原理而赢得了世界上“第一艘军用潜艇”的美名,在世界潜艇发展史占据了一席之地。

☆ 再接再厉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潜艇进入了正常发展时期。其中,爱尔兰裔的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为近代潜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796年,富尔顿对“海龟”艇进行了改进。1801年5月,在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支持下,富尔顿建造完成了命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鹦鹉螺”号的外壳是铜的,框架是铁的,艇长6.89米,最大直径3米,形如雪茄,艇中央有指挥塔,水面用风帆推进,水下用人力螺旋桨推进,用压载水柜控制浮沉。为了解决水下呼吸问题,艇上带有压缩空气,可供4个人和2支蜡烛在水下使用3小时,能潜至水下8-9米处,它的武器是水雷,攻击方式与“海龟”号一模一样。

“鹦鹉螺”号在试验中取得了成功,但在实战中却没有效果,于是,法国海军部长赶走了富尔顿。一怒之下的富尔顿来到英国,在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的支持下继续进行试验。虽然“鹦鹉螺”号在表演中成功击沉了双桅战舰“多罗西”号,但在皮特死后,富尔顿的呕心之作又被保守的英国人拒绝了。

虽说“鹦鹉螺”号命运多舛,但它不失为潜艇发展史上的一件杰作。无论从艇体材料还是各种设备来说,它都已超过了“海龟”号,在很多方面已接近了现代潜艇。尤其是它首次在潜艇上使用了水平舵,能够操纵潜艇保持或改变在水中的深度,大大改善了潜艇的操纵性。

19世纪中叶,德国人威廉·鲍尔根据富尔顿的设计改进制成了“火焰“号潜艇,其动力装置与自行车很相似,是用脚踏轮来带动螺旋桨转动。在一次试验中,由于操纵装置失灵,“火焰”号一头扎向海底。鲍尔没有惊慌失措,他告诉同伴,在海水灌满舱室后,艇内的空气压力就会上升,等到与艇外海水压力相同时,我们再打开舱盖逃生。结果,鲍尔及其同伴安全地浮出了水面,开创了潜艇历史上艇员逃生并且获得成功的先例。

☆ 初露锋芒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为了打破北军对南军的封锁,亚拉巴马州的霍勒斯·亨莱于1963年和工程师麦克林、沃森一起研制出了“亨莱”号潜艇。

“亨莱”号由一台铁锅炉改装而成,长约18.29米,如同一支细长的雪茄。它的推进装置是一种象辘轳似的手摇曲柄,八名水手在一名指挥官的统一口令下同时摇动曲柄来推动潜艇,其速度可达每小时4海里。“亨莱”号装有压载物和压载水舱来控制潜艇的浮沉,艇内的空气可供艇员们短时间呼吸,要补充新鲜空气只有冒险上浮到水面上。“亨莱”号的武器为一枚鱼雷,用一根60.96米长的引线拖在艇体的后面。

由于“亨莱”号是用锅炉改装的,所以存在着长宽不相称的先天缺陷。首次试航和第二次试航,“亨莱”号都被波浪掀翻,艇员几乎全部罹难。第三次试航由亨莱本人亲自担任艇长,算是顺利完成了。但第四次试航时,厄运再次降临,包括亨莱在内的所有艇员全部遇难。在屡屡失败后,“亨莱”号做了一定的改进,并在艇首安装了一枚撑杆水雷,其后的几次试航都获得了成功。

1864年2月17日夜,“亨莱”号在灯光的指引下向北军轻巡洋舰“休斯敦”号驶去。9点左右,“亨莱”号到达了离“休斯敦”号仅10米的地方,指挥官狄克逊海军上尉下达了攻击命令。“亨莱”号上的撑杆水雷慢慢地伸了出去,在离“休斯敦”号弹药舱不远的地方轰然爆炸,随后便是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攻击成功了,“休斯敦”号被击沉,230人丧命,这是人类历史上潜艇第一次实战胜利。不幸的是,由于攻击距离太近,“亨莱”号被“休斯敦”号舷部大洞的水流紧紧吸住无法逃脱,因而成了后者的殉葬品,酿成了一出同归于尽的悲剧。

“亨莱”号潜艇的最大缺陷是纵向稳定性差,其后果是造成了致命的潜艇纵倾。当艇体在水下时,纵倾会突然改变深度,使潜艇超过下潜极限;当潜艇在水面时,纵倾又会使海水从潜艇上敞开的舱口和排水孔中突然灌进舱内。这也是那个时代潜艇存在的普遍难题,一直困扰早期潜艇的探索者们。

阅读全文

与德国是如何发明潜艇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