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化学在医学的应用
生物化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1]
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1]
中文名
生物化学
外文名
Biochemistry
核心
用化学的方法、理论研究生命
简称
生化
快速
导航
历史
物质组成
物质代谢
结构与功能
繁殖与遗传
分类
研究内容
实际应用
发展简史
定义
生物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
拉瓦锡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这一名词的出现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远,其早期的历史是生理学和化学的早期历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纪80年代,A.-L.拉瓦锡证明呼吸与燃烧一样是氧化作用,几乎同时科学家又发现光合作用本质上是植物呼吸的逆过程。又如1828年F.沃勒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一种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只能靠生物产生的观点,给“生机论”以重大打击。1860年L.巴斯德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认为必需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发酵。1897年毕希纳兄弟发现酵母的无细胞抽提液可进行发酵,证明没有活细胞也可进发这样复杂的生命活动,终于推翻了“生机论”。
历史
在尿素被人工合成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非生命物质的科学法则不适用于生命体,并认为只有生命体能够产生构成生命体的分子(即有机分子)。直到1828年,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合成了尿素这一有机分子,证明了有机分子也可以被人工合成。[1]
生物化学研究起始于1883年,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发现了第一个酶,淀粉酶。1896年,爱德华·毕希纳阐释了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进程:酵母细胞提取液中的乙醇发酵过程。“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这一名词在1882年就已经有人使用;但直到1903年,当德国化学家卡尔·纽伯格(Carl Neuberg)使用后,“生物化学”这一词汇才被广泛接受。随后生物化学不断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例如色谱、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电子显微学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生物化学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些技术使得研究许多生物分子结构和细胞代谢途径,如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成为可能。[1]
另一个生物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是发现基因和它在细胞中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在生物化学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又常常被称为分子生物学。1950年代,詹姆斯·沃森、佛朗西斯·克里克、罗莎琳·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共同参与解析了DNA双螺旋结构,并提出DNA与遗传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1]
到了1958年,乔治·韦尔斯·比德尔和爱德华·劳里·塔特姆因为发现“一个基因产生一个酶”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88年,科林·皮奇福克成为第一个以DNA指纹分析结果作为证据而被判刑的谋杀犯,DNA技术使得法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6年,安德鲁·法厄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现象对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1]
生物化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普通生物化学研究包括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化现象;植物生物化学主要研究自养生物和其他植物的特定生化过程;而人类或医药生物化学则关注人类和人类疾病相关的生化性质。[1]
物质组成
生物体是由一定的物质成分按严格的规律和方式组织而成的。人体约含水55-67%,蛋白质15~18%,脂类 10~15%,无机盐3~4% 及糖类1~2%等。从这个分析来看,人体的组成除水及无机盐之外,主要就是蛋白质、脂类及糖类三类有机物质。其实,除此三大类之外,还有核酸及多种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维生素、激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核苷酸等。若从分子种类来看,那就更复杂了。以蛋白质为例,人体内的蛋白质分子,据估计不下100000种。这些蛋白质分子中,极少与其它生物体内的相同。每一类生物都各有其一套特有的蛋白质,它们都是些大而复杂的分子。其它大而复杂的分子,还有核酸、糖类、脂类等;它们的分子种类虽然不如蛋白质多,但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些大而复杂的分子称为“生物分子”。生物体不仅由各种生物分子组成,也由各种各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所组成
‘贰’ 用你的理解说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静态的描述性阶段,对生物体各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其中E.菲舍尔测定了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结构,确定了糖的构型,并指出蛋白质是肽键连接的。1926年J.B.萨姆纳制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它是蛋白质。此后四、五年间J.H.诺思罗普等人连续结晶了几种水解蛋白质的酶,指出它们都无例外地是蛋白质,确立了酶是蛋白质这一概念。通过食物的分析和营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维生素,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与此同时,人们又认识到另一类数量少而作用重大的物质──激素。它和维生素不同,不依赖外界供给,而由动物自身产生并在自身中发挥作用。肾上腺素、胰岛素及肾上腺皮质所含的甾体激素都在这一阶段发现。此外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在1931年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的概念。 第二阶段约在20世纪30~50年代,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变化,即代谢途径,所以称动态生化阶段。其间突出成就是确定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也称克雷布斯循环)以及脂肪分解等重要的分解代谢途径。对呼吸、光合作用以及腺苷三磷酸 (ATP)在能量转换中的关键位置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当然,这种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对生物合成途径的认识要晚得多,在50~60年代才阐明了氨基酸、嘌呤、嘧啶及脂肪酸等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以及物理学、技术科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等其他学科的渗透,产生了分子生物学,并成为生物化学的主体。 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立体结构的研究在50年代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蛋白质方面,如β-螺旋结构的提出,测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以及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立体结构。核酸方面,DNA 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打开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大门。根据双螺旋结构,完满地解释了DNA的自我复制,在后来的发展中又阐明了转录与转译的机理,提出了中心法则并破译出遗传密码。 1973年重组DNA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基因工程。自1977年以后,用这一技术先后成功地制造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1982年用基因工程生产的人胰岛素获得美、英、联邦德国、瑞士等国政府批准出售而正式工业化。 在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方面,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产物经受了严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检验,证明与天然胰岛素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继美国科学家在1972年人工合成DNA以后,中国科学家又在1981年首先合成了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酵母丙氨酸tRNA。英美等国科学家在 DNA序列分析及人工合成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DNA自动合成仪的问世,大大简化了人工合成基因的工作。
满意请采纳
‘叁’ 两连败的辽篮还是CBA最强大的全华班吗辽篮为什么不堪一击
掂出半斤八俩,才能找准定位。两连败,输在士气,更败给实力。凭辽蓝目前的状态,别说摘金夺银,就是打进四强,希望也很渺茫。
竞技 体育 的话语权,只有雄厚的实力!拿不出真本事,打不出优势的技战术,贴不得强队的标签。
两战触底,打没了心气。冷静反思,原因何在,输在全华班吗?与广州之役梅奥也出场了,可依然无解,显然这不是症结的最痛点。
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实力今不如昔。心有余而力不足,失去了赢球的底气。
辽蓝实力下滑,不应单纯纠结于某个点位。除了大韩,郭少和赵继伟表现还算中规中距,几乎没有什么亮眼之处。一众老枪,尽显疲弱,就是整体技不如人。
老队员能力下行,新生力后劲不足。辽宁男蓝的生存底蕴,受到了威胁。输球不可怕,怕的是输命,输掉生存发展的本钱。
球场不相信眼泪。挑战面前,如何应对危机?应对考验的,不仅是场上的教练和队员,也包括俱乐部管理层的智慧与胆略。
生死关头,重塑战力,是辽蓝非常紧迫而现实的新课题。
输球不能输未来。正视眼下的问题,必须有脱胎换骨的勇气。
辽宁男蓝要摆脱困境、重振雄风,任重而道远!
关于“两连败的辽宁男篮还是CBA最强大的全华班吗”的这个问题,我认为辽宁男篮还不足以称之为“最强大”之全华班,之所以把辽宁男篮冠之于“最强大”之全华班,一方面是球迷给予辽宁男篮的期望值太高,另一方面就跟把郭艾伦称之为“亚洲第一控卫”一样,有“恨铁不成钢”的成分在里头。
全华班的辽宁男篮实力不容小觑
辽宁男篮在后卫人选上有号称“亚洲第一控卫”的郭艾伦,有中国男篮国家队的“大脑”赵继伟,在锋线方面,有号称“万金油”的贺天举和李晓旭,不仅能够高举高打,而且在内线给“功夫熊猫”韩德君在减负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单从人员配置来看,辽宁男篮全华班的实力在CBA的确屈指可数,完全可以称得上强队之一。
辽宁男篮的优点明显,但缺点也暴露无遗
比赛毕竟是比赛,不仅要看球员的个人能力,最主要的是要在比赛中能够产生“化学效应”,在这方面,辽宁男篮做的不够好,这也是输球的原因之一。韩德君的内线优势明显,韩德君在场上还说得过去,辽宁不仅能够控制篮板,而且还能够篮下得分,可一旦韩德君不在场上的时候,辽宁男篮就显得很无助;还有控卫郭艾伦,作为球队的控卫,郭艾伦只知“盲打盲冲”,很少为球队起到串联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看到郭艾伦的个人数据虽然“华丽”,但球队却还是输球。
辽宁男篮由严重的依赖情绪
辽宁男篮看似强大,却只依赖极个别球员的个人能力。辽宁男篮2017-18赛季夺冠的那个时候,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郭艾伦,巴斯、哈德森三人组的能力特别强,几乎包揽了球队70%的得分、助攻;今年赛季初,引进斯蒂芬森后,又依赖斯蒂芬森的个人能力,才能够跻身三甲行列。因此,辽宁男篮的依赖症是最大的诟病,虽然拥有看似强大的国内球员,却总是给人一种“不给力”的表现,每当在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就像输给广州男篮那样,即便有外援梅奥,但仅靠梅奥怎么能够打赢呢?篮球比赛是一个整体配合的项目,虽说个人能力不能低估,但也是建立在与团队的配合之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辽宁男篮是一支CBA的强队无疑,但能够称之为强队的原因也是给予球队出色的战绩,要是辽宁男篮一直这样仅靠一两个人去打天下,别说让球迷称之为强队,能够打进季后赛就算不错了。
消失了半年的CBA联赛,6月20日,拉开帷幕,重燃战火,辽篮在两场比赛中连输两场。从辽篮的这两场比赛来看,不能不说没有进步,反而倒退很多,基本上退出争冠行列,进前八都费劲,简直就是不堪一击。两连败理所当然,在预计之中。
辽篮内线匮乏,引援还是后卫,后卫不缺,队内臃肿,就是看不出辽篮的具体打球目的是什么?引援遭质疑,用人还是令人不解,到底是为什么?看了快到一年了,也没有看到辽篮未来的希望。
如今的辽篮不是四年前的辽篮,没有了当年的风光,球员老化,场上不够积极,用消极懈怠来形容球员最为不过。
我是辽篮的铁杆球迷,每次有辽篮的比赛,我都会一直陪到完,今年的辽篮就是低迷,不顺,新人没有有担当,老队员体力不佳跑龙套,就是跑位,投篮就是擦框而出,怎么办?我们也着急。
今天与广州的比赛,暴露出辽篮的缺点,本是应该赢下来的比赛,比赛开始老毛病闹热,挖坑,最后填坑,还是无济于事输掉比赛。
辽篮本土球员最大亮点就是郭艾伦和韩德君,其他球员都是白扯,远投不进,篮下没篮,篮板球前场后场就是丢,联赛并不强大的广州队就是把辽篮生生拿下,赢的辽篮没有脾气,实在无奈。
本场球员数据不用说了,篮球整体作战,不能单打独斗,整体配合才能赢得比赛,从这个阵容看辽篮全华班,也抵挡不过广东,新疆和广厦,就是北京和山东都不能赢。今年就这样吧,昔日的辽篮什么时候还能回来?不得而知!
辽宁男蓝主要有三个强点,郭艾伦,赵继委,韩德君,因其它位置人员目前显得少弱了点,现在输蠃全看这三个强点都要有很好的发挥才有可能战胜CBA其它队,若有一个点发挥不理想或糟糕很难嬴球。辽宁男蓝目前只有三个点还不错,称不上CBA最强全华班,只能算比较好和一般、本人认为最强全华班是,广东,新彊和广厦。
首先实力最强的全华班应该是广东宏远,然后是新疆男篮,辽宁男篮最多只能排第三吧!
第一场比赛全华班的辽宁队输给了北京首钢。主要还是因为球队的进攻被北京首钢的团队防守克制了。北京队的外线防守能力太强大了,导致辽宁队的几个外线投手都发挥失常,全队三分球20投仅4中,命中率低到谷底。然后辽宁队最厉害的快速反击也没有打出来,郭艾伦掉进了北京队布置的陷阱之中,不停的低着头突破,然后北京首钢采取包夹防守郭艾伦。虽然韩德君在内线大发神威,一个人得到27分16篮板,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光靠他的得分是无法战胜首钢男篮的。
因此我觉得第一场比赛,辽宁男篮是输给了防守强硬的北京队,根本原因还是无法破解北京队的防守策略,而且本队外线球员投篮命中率低下。
第二场比赛面对排名靠后的广州男篮,而且辽宁队启用了外援梅奥,按道理是应该能拿下一场胜利的,但结果爆冷又输掉了比赛。我觉得这场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球队和梅奥的磨合问题,还有就是辽宁锋线防守的薄弱问题被针对了。本场比赛辽宁队4人得分上双,总得分相比于上场比赛的81分,提高了21分,其中郭艾伦得到全场最高的32分,但只有3次助攻。新外援梅奥首次亮相就得到了28分,但只有1次助攻,而且三分命中率很低,只有10投3中,对于一个以投射为主的小外援,这肯定是不合格的。韩德君表现依然稳定,得到24分14篮板,贺天举三分5投2中,得到10分,成为了锋线上唯一的得分点。除了这4个球员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外,其他国内球员继续低迷。赵继伟作为国手级别的控球后卫,全场比赛只有3次助攻,三分球2投0中,总投篮7中2,进攻效率低下,而且没有发挥出首发控卫的作用。另外3个主要外线射手发挥简直是灾难级别的,刘志轩和丛明晨都打了20分钟左右,居然没有得分进账,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因此我认为第二场比赛失败的原因在于角色球员的迷失,还有就是所有球员各自为战,没有任何团队意识,全队助攻仅仅11次,反观广东队全队助攻18次,差距明显。
总结现在的辽宁队已经无路可退了,外援梅奥的首次亮相还算合格,但与球队对他的期待还是有差距,像通过梅奥盘活起球队进攻的梦想已经破灭了。现在谁能站出来激活球队的角色球员,谁就可以成为拯救辽宁队的大英雄。我认为这个任务只有赵继伟和郭艾伦有能力完成,还有就是李晓旭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复出,有了李晓旭,辽宁队的锋线防守和进攻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现在对于辽宁队而言,还并没有到世界末日来临那一天,只要他们能不断地磨炼阵容,等待李晓旭的归来,到时候阵容齐整的辽宁男篮依然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不要输两场就世界末日了。
常规赛还有十四轮,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今天首次亮相的外援梅奥表现中规中矩,等他适应了辽宁的比赛节奏有了默契,那辽宁队的实力就会得到提升。
今天面广州队,被广州队的开场三板斧打得有些懵圈了,一上场就被打了11-0,这也是对比赛的困难估计不足。第一节打到还剩8分30秒才赵继伟命中全队的第一球,这开局确实打得非常被动,也是辽宁队少有的,第一节就给自己挖了一个18:30十几分的大坑。
第二节逐渐找回节奏,并在中场休息之前追平比分,这节新援梅奥找回感觉,单节轰下12分表现不错。
第三节双方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双方你来我往,十分客气的以广州队75:74领先1分结束。
第四节,原本惹不起的辽宁队没有将比分拉开,反而是广州队利用韩德君体能下降,防守时下到三秒区就防不出来,郑准的高三分炮台连续发威,加上陈盈俊第四节暴发,辽宁队被限止住了!逆转失败,最后只能呑下复赛两连败的苦果
辽宁队又输在了板凳厚度上面,整场替补才贡献2分,这是何等的低下竞技状态。总共才九人轮换,四个替补就有三个没有得分,只有高诗岩投中一个两分球。首发五中韩德君和郭艾伦延续了上一场的强势,梅奥全场砍28分,23中11的投篮也说得过去,这毕竟是他加盟辽宁队的第一场球。
郭艾伦和赵继伟的助攻加起来还没有广州陈盈俊一个人多,这也反映出队友没能将传球转换成得分,丛明晨的5中0,刘志轩的2中0,王化东的3中0,辽宁队也只输了4分球,两个球的差距,如果他们能投进其中的两个球,结局或许就不同了,但是没有如果,命中率靠的是平时的训练。
李晓旭的受伤对球队影响比较大,作为大前锋,李晓旭可以分担韩德君的内线压力,也可以防到三分线外。进攻中有中投和三分,还可以起到连接内外线的作用,当然李晓旭的篮板球冲抢能力也是国内球员中最强之一。内线就一个韩德君,原本体能就不咋的的他,内线肯定独木难支。前两场面对的还不是内线强队,当遇上新疆这样内线强队时,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李晓旭的受伤是辽宁队最大的损失。
上一场全华班输给有外援的北京队,还能有借口,这回外援也出战了,却输给了倒数第三的广州队,真有些说不过去了。辽宁队需要总结的太多,时间紧迫,先降低姿态力拼每个对手,重视每个对手,从防守做起。
总结,辽宁队输球也许是暂时的吧,国内球员调整好心态,先别想着总决赛,打好分区赛,进入季后赛才是目前的现实目标。希望外援尽快完成磨合,希望李晓旭早日归队,人员齐整的辽宁队才有与其他队抗衡的实力。
从辽篮在复赛后的前两场比赛的表现来看,全华班的辽篮已经不具备夺冠实力,所以辽篮已经不再是最强的全华班,他们要为季后赛名额努力。
新疆男篮在CBA复赛后也是全华班,球队不仅取得两连胜,而且周琦和曾令旭的表现非常好,由于球队大胜,所以多个年轻球员都有较长的上场时间。而辽篮在启用梅奥之后依然输给弱旅广州男篮,这样的表现也说明辽篮不再是最强的全华班。
广东男篮的表现也好于辽篮。广东男篮在复赛后迎来两场大胜,易建联竟然还获得轮休机会,而徐杰、杜润旺和赵睿等球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威姆斯虽然得分效率非常高,但是上场时间非常短,而全华班的广东男篮依然占据较大的上风。
辽篮输球的重要原因就是球队阵容深度不够,另外就是球队的防守策略应该有一定的改变。球队阵容深度本来就不足,郭士强指导还让全队保持高强度的全场防守,结果队员在体能下降后,第四节不仅防守效果下降,甚至都无法保护篮板。
输球是让球迷难以接受的,尤其是输给弱旅并且连败更是让球迷难以接受,而辽篮在复赛后遭遇两连败,在郭艾伦和韩德君已经完美发挥的情况下依然输给广州男篮,球队还能怎么改变呢?
扯淡!辽宁的队伍怎么可能是CBA的最强全华班了,辽宁的这些球员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这个球队也就只有郭艾伦,赵继伟,韩德君能够拿得出手,其他球员根本就没什么用,像贺天举,刘志轩,高诗岩,丛明晨这种去到其他球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上场机会。
自从CBA复赛之后,辽宁都已经经历了两连败,这支球队目前的处境非常糟糕,实在很难想象这样一支球队在CBA复赛提前还排在CBA常规赛排行榜的第三名,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辽宁队很有可能会继续输下去,因为辽宁队的外援并不强,而且辽宁队的这些国内球员实力都一般。
作为一个CBA球迷,本来对他们寄予厚望,但是对于这支球队,现在却看开了,他们的替补席表现非常糟糕,整个替补席在这一场比赛当中只拿下两分,而且他们输球的球队竟然是排在联赛倒数第三的广州队。
目前CBA当中最强的全华班阵容应该是浙江广厦队,在李春江的带领之下,这个球队的年轻小伙子们表现的非常出色,同时广东队的全华班阵容实力也非常的不错。我们还可以看下其他球队,比如福建队这些球队的实力全华班都远远在辽宁之上。
辽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呢?其实就是从14-15赛季哈德森来了以后,辽宁3次进入总决赛,一次夺冠
那cba是什么时候起开始末节单外援的呢?14-15赛季
我为什么说辽宁是赢在规则上,这并不是贬义,而是辽宁队,或者说郭指导,是对末节单外援政策理解并应用的最好的球队/教练,没有之一
辽宁被誉为惹不起的第四节,究竟有哪些优势,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优势一:体能 ,辽宁休赛期的第一课题就是体能,就算是韩德君也要拖着近300斤的体重跟大家每天跑圈,CBA体能测试,各队谈之色变的魔鬼十七折,而辽宁队的折返跑成绩多次都是碾压局,体能优势,让辽宁有足够的本钱使自己本来不怎么样的三分球命中率,到了第四节还能保持稳定,让自己的防守强度保持4节,可以无视前三节的分差,甚至可以在第四节更进一步提高防守强度,一波流搞死对手
优势二:韩德君 ,把一个球员凌驾于整支球队之上,看起来有点浮夸了,但实际上, 这支球队没有韩德君,狗屁不是 (原谅我说话就是这么难听的),虽然韩德君自身有诸多问题,但只要韩德君没有体能和犯规的困扰,他在单位时间内,顶防/护框/前后场篮板球/发动一传的能力/终结能力,无一不是非常非常惊人的存在;正因为第四节有了韩德君在内线坎比外援的绝对优势,辽宁才可以在第四节毫无顾忌的使用哈德森去加强反击能力和得分效率;而辽宁的战术中心思想,说白了就是尽可能保证韩德君在第四节没有体能和犯规困扰
优势三:防守/全场紧逼 ,辽宁的常规时间段防守,也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郭士强并不擅长联防,因为联防没有哈达迪这种神兽,就一定要丢篮板,辽宁的盯人防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策略层面的东西,对小外援的挡拆,抢前不绕过,把小外援往内线赶,利用韩德君在内线的庞大体积重填来护框,两个侧翼坚决果断的关门压迫持球人失误,然后第一要素是保障后场篮板球;也就是因为这个策略,辽宁经常被有急停跳投能力的小外援/国内球员打爆,经常因为抢前绕掩护而赔上3分犯规,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这就是辽宁的策略
优势四:郭艾伦的反击/哈德森的神仙球,这个我觉得就没必要多说了吧
郭指导就是吃透了自己球队的优势所在,然后在布局上下过苦功夫,成了一个 精准把控比赛走势 的主教练
但这也是我要说的,就是辽宁现在倒在规则下,而球队疏于练的大问题
规则其实至少在复赛之前,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辽宁在复赛之前就已经开始展现出了疲态,为什么? 人员变了 ,李晓旭的伤病看似恢复不错,其实状态下滑已经不可逆,贺天举也是一样的,辽宁在攻守两端都少了两个巨大的支持,再加上哈德森的老去和解约,新人青黄不接,辽宁以往第四节追分的利刃已经钝了,没有三分,光靠反击,上分能力始终差一个档次,而防守端李晓旭的下滑辅以师弟的懒散,失分根本止不住
到现在复赛了,你会发现辽宁又变了,变得更弱了,为什么呢?因为辽宁最大的劣势就是 阵地战不行
其实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作为一个强队,被人称道的却是惹不起的第四节,那反过来说,不就是前三节随便虐了呗 ,为啥啊,因为的确辽宁前三节习惯性输分,根本就不挑对手,打强队打弱队,都一样
辽宁的阵地战战术,最常规的就是强点单打,利用各种掩护跑位给强点制造局部优势空间,一般是swingup这种跑法,然后巴斯solo对手,直接干拔或者强怼,命中率起码有个五成以上,再有就是老哈的三分,很多不是机会的机会他都能投的进;而其他特殊情况下,辽宁经常采用一些鸡贼战术,比如破联防,没有巴斯的时候,他不用兰多夫去站罚球线策应,而是要兰多夫去投顶弧三分,要哈郭赵从45°寻找切入的机会,的确这也是破联防的办法之一,但这些战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依赖球员个人能力来撕扯对方的防守阵型,而不是靠跑位和传递去破坏对方防守阵型;还有更 搞笑 的,破23联防的时候,低位无球后卫把对方大中锋挡住,韩德君直接兜出极深的位置,外线炮弹直塞,韩德君直接强攻,就这个战术,常规赛无数次打成,季后赛人家注意力一上来,几乎没成功过,辽宁的正经破联防战术,也就是个双溜吧,还溜得奇形怪状的
现在巴斯没了,哈德森没了,郭艾伦跟师弟不兼容,复赛前经常出现师弟要solo郭艾伦跑过去要球,郭艾伦在强侧师弟底角站大街的着名场面
现在辽宁少了两个阵地战的常规战术输出,阵地战战术已经捉襟见肘,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出辽宁平时训练的不系统,单从投篮而言, 辽宁自从贺天举以后,再没有过一个正经意义上的使用two motion投篮的投手 ,甚至连1.5motion都只有一个柴长易,郭旭勉强可以,郭艾伦,赵继伟虽然是one motion,射速却普普通通,锋线更有刘志轩丛明晨这种只能投空位, 投篮娘们唧唧 的球员(原谅我说话就是这么难听的), 很多人说他俩命中率很高,拜托,请不要抛开样本数量谈命中率,持球能投么?无球跑位接球快速出手进过几个?既然是常规战术,那为什么布置给哈德森的战术不能布置给这些三分投手? 刘志轩命中率就算100%,他每场就投俩,能怎么地,能投死谁,都憋着绝杀?丛明晨?没有对手会重点防守丛明晨,即便如此,命中率也就那样,连他自己都说过,当对手开始重视他时命中率会下降
而辽宁的投篮教练张庆武,被辽宁球迷骂的不轻,事实上,张庆武刚回辽宁的时候接受过采访,他是特别强调跳投3分的,而且辽宁前几年机关篮球赛也有他的镜头,彻头彻尾的two motion,为啥现在辽宁的3分这么差,我觉得,要么就是球员很难改变已经形成的习惯,要么就是根本没人听他的, 他就是个捡球的
本身郭艾伦作为一个控卫,长年养成的习惯并不好,他在突破过程中,一定要确认自己吸引到了足够的协防,而且自己无法完成终结的时候,才会去考虑传球的问题,而且他是需要看到队友才可以传,并不是洞悉战术打到哪一步哪里会出现空位的那种天才控卫,无论视野还是手法,都只能说一般般甚至可以说差,所以郭艾伦突破的时候,内传内做的很好,内传外,传远端传弱侧传底角,做的都一般般;再加上外线投手根本就不给力,那他更会越来越钻牛角尖,鲜有的机会你都投不进,甚至拒投,那我为什么还要传给你?
防守端其实也是一样的,辽宁的全场紧逼依旧犀利,却已经开始被对手熟悉了,好的传球或者一个优秀的外援控球者,都可以搞定这种紧逼,尤其辽宁的紧逼, 压迫持球而不管传球 (没有哈德森这种鬼手臂展怪了)已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紧逼,非常吃裁判尺度,再加上三后卫降低后场身高,已经不再是什么杀手锏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辽宁交过手的对手里,北京和吉林已经足够给自己上上课了,当郭指导把季后赛前两轮防守效率cba第一的钟诚,在总决赛里完全冷冻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对手外线流畅传导一粒又一粒的投进三分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最难听的来了,我为什么说辽宁败在政策下? 原因在于辽宁的球员教练员,别因为对政策的解读,把自己的真实实力都给误解了;你第四节收割比赛,就代表你真的强吗?你真的强你前三节为什么不能收割比赛呢?你所有的对手到了第四节都会体能见底防守崩盘吗?到了国际赛场还有对手会体能见底防守崩盘吗? 缺点就摆在那,纵然有诸多客观因素,却不是你不追求进步的理由,正视自己,砥砺前行,还来得及
我的答案是:两连败的辽篮阵容依然强大,辽篮不是不堪一击,只是正在经历调整战术体系的阵痛。在B哥看来,以一两场的失利而把所有问题尽早暴露出来完全是值得的。
辽篮从复赛之前到目前两连败,确实经历了不少。复赛之前由于史蒂芬森和巴斯未能归队,辽宁男篮其实非常纠结和挣扎。为什么这么说?辽宁男篮复赛之前宣布全华班出战,然后输给北京首钢之后紧急又启用梅奥,但依然输给了排名倒数第三的广州队。这在B哥看来,辽宁男篮正在处于摸索和调整的阶段,其实实力依然强大,不是不堪一击。
辽宁男篮全华班阵容实力强大,但有外援依赖症辽宁男篮的全华班阵容实力毋容置疑,但是他们明显的有外援依赖症。第一场对北京的比赛,韩德君和郭艾伦展现了非常强的个人能力,韩德君8投7中拿下27分17个篮板,效率极高,完胜北京内线。郭艾伦其实也不错,拿下23分4次助攻。这场比赛主要输在其他球员的表现差强人意上。除了赵继伟得了10分外其他球员几乎在场上消失。
分析原因主要是这个赛季辽宁队习惯了史蒂芬森和巴斯,过于依赖这些外援。史蒂芬森在的时候,依靠他的冲击力,能给队友创造更多的投篮空间。而一下子没了史蒂芬森,辽宁队感觉都不会打球了。而郭艾伦拿球之后的选择就是冲击篮下,而又把球分不出来。本场比赛郭艾伦和赵继伟占了非常多的出手机会,但又命中率太差。这个时候我相信辽宁男篮一定是非常怀念外援的。
启用梅奥是个正确的选择,输球是改变带来的阵痛第一场输给北京之后,辽宁队认识到缺少外援不行,因此他们紧急启用了梅奥。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首先进攻流畅了,同时也让辽宁队找回了比赛的节奏。并且梅奥的发挥也相当不错,首秀就拿下28分,6次抢断。两分球命中率高达61.5%。但是为什么面对联赛排名倒数第三的广州队还是输球了呢?我认为这是改变磨合必然会带来的影响。
首先这是梅奥的首秀,与郭艾伦和韩德君等球员正在磨合寻找默契。其次是梅奥的技术特点又与史蒂芬森的技术特点不同,其他球员也要使用这种改变。因此导致虽然辽篮阵容强大,也启用了梅奥但依然输球的原因。
辽宁男篮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作出调整从与广州队的这场比赛来看,梅奥的投射能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而且郭艾伦和韩德君状态也相当不错。但是这三人过多的占用了出手机会,没能带动队友来参与到比赛当中来。尤其是替补阵容更是没能给予球队提供大的支援。
因此,辽宁男篮必须做出调整。利用郭艾伦的突破和和韩德君的内线牵制,再加上梅奥的个人能力,为队友创造更多的投篮空间,并且要相信队友。只有全队整体打出来了,辽宁男篮才能赢得胜利。而不是只有韩德君和郭艾伦发挥赢得了数据输掉了比赛。
还有一个需要作出调整的就是防守,给予对手的压迫性还不够,给了对手轻松投篮的机会。
最后总结辽宁男篮无论是全华班,还是启用了梅奥,其实阵容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我觉得辽宁男篮不能太过于急躁。我相信郭士强下一场比赛必将作出调整,解决攻防两端的问题。我们期待辽宁男篮尽快调整和磨合好战术体系,毕竟现在有犯错的机会,但是机会也不多了。
‘肆’ 有机化学里DCAA、CBAA和 DBAA是什么
HAAs(氯乙酸)共有9种,目前能定量分析的有5种,即一氯乙酸(MCAA)、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一溴乙酸(MBAA)和二溴乙酸(DBAA)
‘伍’ 化学中CBA与ABA的区别
如果abc分别表示三个矩阵的话,两者就完全不同了
主要是晶体结构不同!
‘陆’ 德国化学对世界的影响
20世纪化学的辉煌成就
20世纪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化学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理论的指导下,化学实践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从19世纪的经典化学到20世纪的现代化学的飞跃,从本质上说是从19世纪的道尔顿原子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在原子的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步到20世纪在分子的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如对组成分子的化学键的本质、分子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分子催化、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以至1900多万种化合物的发现与合成;对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化学过程工业以及与化学相关的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如粮食、能源、材料、医药、交通、国防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在这100年中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过去的100年间化学学科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可从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重大贡献中获悉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简况
获奖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成就
1901J. H. van’t Hoff荷兰溶剂中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1902E. Fisher德国糖类和嘌啉化合物的合成
1903S. Arrhenius瑞典电离理论
1904W. Ramsay英国惰性气体的发现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确定
1905A. von Baeyer德国有机染料和氢化芳香化合物的研究
1906H. Moissan法国单质氟的制备,高温反射电炉的发明
1907E. Buchner德国发酵的生物化学研究
1908E. Rutherford英国元素嬗变和放射性物质的化学研究
1909W. Ostwald德国催化、电化学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1910O.Wallach德国脂环族化合物的开创性研究
1911M.Curie波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发现
1912V. Grignard
P. Sabatier法国
法国格氏试剂的发现
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
1913A. Werner瑞士金属络合物的配位理论
1914Th. Richards美国精密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R. Willstatter德国叶绿素和植物色素的研究
1916无
1917无
1918F.Haber德国氨的合成
1919无
1920W. Nernst德国热化学研究
1921F. Soddy英国放射性化学物质的研究及同位素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F. W. Aston英国质谱仪的发明,许多非放射性同位素及原子量的整数规则的发现
1923F. Pregl奥地利有机微量分析方法的创立
1924无
1925R. Zsigmondy德国胶体化学研究
1926T. Svedberg瑞士发明超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研究
1927H. Wieland德国胆酸的发现及其结构的测定
1928A. Windaus法国甾醇结构测定,维生素D3的合成
1929A.Harden
H. von Euler-Chelpin英国
法国糖的发酵以及酶在发酵中作用的研究
1930H. Fischer德国血红素、叶绿素的结构研究,高铁血红素的合成
1931C.Bosch
F. Bergius德国
德国化学高压法
1932J. Langmuir美国表面化学研究
1933无
1934H. C. Urey美国重水和重氢同位素的发现
1935F. Joliot-Curie
I. Joliot-Curie法国
法国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合成
1936P. Debye荷兰提出了极性分子理论,确定了分子偶极矩的测定方法
1937W. N. Haworth
P. Karrer英国
瑞士糖类环状结构的发现,维生素A、C和B12、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的合成
1938R. Kuhn德国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研究
1939A.F. J. Butenandt
L. Ruzicka德国
瑞士性激素研究
聚亚甲基多碳原子大环和多萜烯研究
1940无
1941无
1942无
1943G. Heresy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研究化学反应
1944O. Hahn德国重核裂变的发现
1945A. J. Virtamen荷兰发明了饲料贮存保鲜方法,对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做出贡献
1946J. B. Sumner
J. H. Northrop
W. M. Stanley美国
美国
美国发现酶的类结晶法
分离得到纯的酶和病毒蛋白
1947R. Robinson英国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植物成分研究
1948A. W. K. Tiselius瑞典电泳和吸附分析的研究,血清蛋白的发现
1949W. F. Giaugue美国化学热力学特别是超低温下物质性质的研究
1950O. Diels
K. Alder德国
德国发现了双烯合成反应,即Diels-Alder反应
1951E.M. Mcmillan
G. Seaborg美国
美国超铀元素的发现
1952A.J. P. Martin
R. L. M. Synge英国
英国分配色谱分析法
1953H. Staudinger德国高分子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
1954L. Pauling美国化学键本质和复杂物质结构的研究
1955V. . Vigneand美国生物化学中重要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多肽激素的合成
1956C. N. Hinchelwood英国
苏联化学反应机理和链式反应的研究
1957A. Todd英国核苷酸及核苷酸辅酶的研究
1958F. Sanger英国蛋白质结构特别是胰岛素结构的测定
1959J. Heyrovsky捷克极谱分析法的发明
1960W. F. Libby美国14C测定地质年代方法的发明
1961M. Calvin美国光合作用研究
1962M. F. Perutz
J. C. Kendrew英国
英国蛋白质结构研究
1963K. Ziegler
G. Natta德国
意大利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明,定向有规高聚物的合成
1964D. C. Hodgkin英国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
1965R. B. Woodward美国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1966R. S. Mulliken美国分子轨道理论
1967M. Eigen
R. G. W. Norrish
G. Porter德国
英国
英国用驰豫法、闪光光解法研究快速化学反应
1968L. Onsager美国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
1969D.H. R. Barton
O. Hassel英国
挪威发展了构象分析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1970L. F. Leloir阿根廷从糖的生物合成中发现了糖核苷酸的作用
1971G. Herzberg加拿大分子光谱学和自由基电子结构
1972C .B. Anfinsen
S. Moore
W. H. Stein美国
美国
美国核糖核酸酶分子结构和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的研究
1973G.Wilkinson
E. O. Fischer英国
德国二茂铁结构研究,发展了金属有机化学和配合物化学
1974P. J. Flory美国高分子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研究
1975J. W. Cornforth
V. Prelog英国
瑞士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W. N. Lipscomb, Jr.美国有机硼化合物的结构研究,发展了分子结构学说和有机硼化学
1977I. Prigogine比利时研究非平衡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1978P. Mitchell英国用化学渗透理论研究生物能的转换
1979H.C. Brown
G. Wittig美国
德国发展了有机硼和有机磷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980P. Berg
F. Sanger
W. Gilbert美国
英国
美国DNA分裂和重组研究,DNA测序,开创了现代基因工程学
1981Kenich Fukui
R. Hoffmann日本
美国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982A. Klug英国发明了“象重组”技术,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1983H. Taube美国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研究
1984R. B. Merrifield美国固相多肽合成方法的发明
1985H. A. Hauptman
J. Karle美国
美国发明了X-射线衍射确定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方法
1986李远哲
D. R. Herschbach
J. Polanyi美国
美国
加拿大发展了交叉分子束技术、红外线化学发光方法,对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1987C. J. Pedersen
D. J. Cram
J-M. Lehn美国
美国
法国开创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冠醚化学等新领域
1988J. Deisenhoger
H. Michel
R. Huber德国
德国
德国生物体中光能和电子转移研究,光合成反应中心研究
1989T. Cech
S. Altman美国
美国Ribozyme的发现
1990E. J. Corey美国有机合成特别是发展了逆合成分析法
1991R. R. Ernst瑞士二维核磁共振
1992R. A. Marcus
美国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1993M. Smith
K. B. Mullis加拿大
美国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1994G. A. Olah美国碳正离子化学
1995M. Molina
S. Rowland
P. Crutzen墨西哥
美国
荷兰研究大气环境化学,在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96R. F. Curl
R. E. Smalley
H. W. Kroto美国
美国
英国发现C60
1997J. Skou
P. Boyer
J. Walker丹麦
美国
英国发现了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平衡的酶,并阐明其作用机理
发现了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
1998W. Kohn
J. A. Pople美国发展了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发展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1999A. H. Zewail美国飞秒技术研究超快化学反应过程和过渡态
1)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
20世纪在能源利用方面一个重大突破是核能的释放和可控利用。仅此领域就产生了6项诺贝尔奖。首先是居里夫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先后发现了放射性比铀强400倍的钋,以及放射性比铀强200多万倍的镭,这项艰巨的化学研究打开了20世纪原子物理学的大门,居里夫妇为此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居里不幸遇车祸身亡,居里夫人继续专心于镭的研究与应用,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建立了镭的放射性标准,同时制备了20克镭存放于巴黎国际度量衡中心作为标准,并积极提倡把镭用于医疗,使放射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造福人类。为表彰居里夫人在发现钋和镭、开拓放射化学新领域以及发展放射性元素的应用方面的贡献,1911年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初,卢瑟福从事关于元素衰变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理论,研究了人工核反应,因此而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用钋的射线轰击硼、吕、镁时发现产生了带有放射性的原子核,这是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创造出放射性元素,为此约里奥-居里夫妇荣获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基础上,费米用曼中子轰击各种元素获得了60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并发现中子轰击原子核后,就被原子核捕获得到一个新原子核,且不稳定,核中的一个中子将放出一次衰变,生成原子序数增加1的元素。这一原理和方法的发现,使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迅速成为当时的热点。物理学介入化学,用物理方法在元素周期表上增加新元素成为可能。费米的这一成就使他获得了193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哈恩发现了核裂变现象,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成为原子能利用的基础,为此,哈恩获得了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9年费里施在裂变现象中观察到伴随着碎片有巨大的能量,同时约里奥-居里夫妇和费米都测定了铀裂变时还放出中子,这使链式反应成为可能。至此释放原子能的前期基础研究已经完成。从放射性的发现开始,然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再后又发现了铀裂变伴随能量和中子的释放,以至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于是,1942年费米领导下成功的建造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核裂变和原子能的利用是20世纪初至中叶化学和物理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2)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
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方面,鲍林(L.Pauling, 1901-1994)的贡献最大。他长期从事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寻求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把量子力学应用于分子结构,把原子价理论扩展到金属和金属间化合物,提出了电负性概念和计算方法,创立了价键学说和杂化轨道理论。1954年由于他在化学键本质研究和用化学键理论阐明物质结构方面的重大贡献而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此后,莫利肯运用量子力学方法,创立了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分子轨道的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6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另外,1952年福井谦一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用于研究分子动态化学反应。1965年R.B.Woodward,和R.Hoffman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用于解释和预测一系列反应的难易程度和产物的立体构型。这些理论被认为是认识化学反应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此,福井谦一和Hoffman共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1998年科恩因发展了电子密度泛函理论,以及波普尔因发展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而共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键和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足足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让化学家由浅入深,认识分子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从而让人们进入分子的理性设计的高层次领域,创造新的功能分子,如药物设计、新材料设计等,这也是20世纪化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3)合成化学的发展
创造新物质是化学家的首要任务。100年来合成化学发展迅速,许多新技术被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例如,超低温合成、高温合成、高压合成、电解合成、光合成、声合成、微波合成、等离子体合成、固相合成、仿生合成等等;发现和创造的新反应、新合成方法数不胜数。现在,几乎所有的已知天然化合物以及化学家感兴趣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非天然化合物都能够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来获得。在人类已拥有的1900多万种化合物中,绝大多数是化学家合成的,几乎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合成化学为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纵观20世纪,合成化学领域共获得10项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格林亚德因发明格氏试剂,开创了有机金属在各种官能团反应中的新领域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28年狄尔斯和阿尔德因发现双烯合成反应而获得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齐格勒和纳塔发现了有机金属催化烯烃定向聚合,实现了乙烯的常压聚合而荣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人工合成生物分子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重点。从最早的甾体(A.Windaus,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抗坏血酸(W.N.Haworth, 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物碱(R.Robinson,1947年诺贝尔化学奖)到多肽(V..Vigneand,1955年诺贝尔化学奖)逐渐深入。到1965年有机合成大师Woodward由于其有机合成的独创思维和高超技艺,先后合成了奎宁、胆固醇、可的松、叶绿素和利血平等一系列复杂有机化合物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后他又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并合成了维生素B12等。
维生素B12
此外,Wilkinson和Fischer合成了过渡金属二茂夹心式化合物,确定了这种特殊结构,对金属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荣获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1979年Brown和Wittig因分别发展了有机硼和Wittig反应而共获诺贝尔化学奖。1984年Merrifield因发明了固相多肽合成法对有机合成方法学和生命化学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0年Corey在大量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工作中总结并提出了“逆合成分析法”,极大的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合成化学是经历了近百年的努力研究、探索和积累才发展到今天可以合成像海葵毒素这样复杂的分子(分子式为C129H223N3O54, 分子量为2689道尔顿,有64个不对称碳和7个骨架内双键, 异构体数目多达271个)。
海葵毒素
(4)高分子科学和材料
20世纪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合成材料的出现。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这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中具有突破性的成就,也是化学工业的骄傲。在此领域曾有3项诺贝尔化学奖。1920年H.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这个概念,创立了高分子链型学说,以后又建立了高分子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此而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Ziegler成功地在常温下用(C2H5)3AlTiCl4作催化剂将乙烯聚合成聚乙烯,从而发现了配位聚合反应。1955年Natta将Ziegler催化剂改进为-TiCl3和烷基铝体系,实现了丙烯的定向聚合,得到了高产率、高结晶度的全同构型的聚丙烯,使合成方法-聚合物结构-性能三者联系起来,成为高分子化学发展史中一项里程碑。为此,Ziegler和Natta共获了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1974年Flory因在高分子性质方面的成就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5)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应动态学
研究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揭示化学反应的历程和研究物质的结构与其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需要。在这一领域相继获得过3次诺贝尔化学奖。1956年Semenov和Hinchelwood在化学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和链式反应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另外,Eigen提出了研究发生在千分之一秒内的快速化学反应的方法和技术,Porter和Norrish提出和发展了闪光光解法技术用于研究发生在十亿分之一秒内的快速化学反应,对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三人共获了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
分子反应动态学,亦称态-态化学,从微观层次出发,深入到原子、分子的结构和内部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碰撞过程来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李远哲和Herschbach首先发明了获得各种态信息的交叉分子束技术,并利用该技术F+H2的反应动力学,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发展中的里程碑,为此李远哲、Herschbach和Polany共获了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1999年Zewail因利用飞秒光谱技术研究过渡态的成就获诺贝尔化学奖。
(6)对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贡献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本质是当代自然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20世纪生命化学的崛起给古老的生物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向生命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通道。蛋白质、核酸、糖等生物大分子和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生物小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从20世纪初开始生物小分子(如糖、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等)的化学结构与合成研究就多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化学向生命科学进军的第一步。1955年Vigneand因首次合成多肽激素催产素和加压素而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Sanger因对蛋白质特别是牛胰岛素分子结构测定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J.D.Watson和H.C.Crick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项重大成果对于生命科学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它为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整个生命科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Watson和Crick因此而荣获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1960年J.C.Kendrew和M.F.Perutz利用X-射线衍射成功地测定了鲸肌红蛋白和马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揭示了蛋白质分子的肽链螺旋区和非螺旋区之间还存在三维空间的不同排布方式,阐明了二硫键在形成这种三维排布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为此,他们二人共获了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1965年我国化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获得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奥秘的历程中迈进了一大步。此外,1980年P.Berg、F.Sanger和W.Gilbert因在DNA分裂和重组、DNA测序以及现代基因工程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共获诺贝尔化学奖。1982年A.Klug因发明“象重组“技术和揭示病毒和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4年R.B.Merrifield因发明多肽固相合成技术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9年T.Cech和S.Altman因发现核酶(Ribozyme)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3年M.Smith因发明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法以及K.B.Mullis因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基因工程的贡献而共获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J.Skou因发现了维持细胞中Na离子和K离子浓度平衡的酶及有关机理、P.Boyer和J.Walker因揭示能量分子ATP的形成过程而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生命问题的新学科,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等。在研究生命现象的领域里,化学不仅提供了技术和方法,而且还提供了理论。
(7)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利用药物治疗疾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初,由于对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药物化学迅速发展,并成为化学学科一个重要领域。1909年德国化学家艾里希合成出了治疗梅毒的特效药物胂凡纳明。20世纪30年代以来化学家从染料出发,创造出了一系列磺胺药,使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特别是肺炎、流行性脑炎、细菌性痢疾等长期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得到控制。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等类型抗生素的发明,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不完全统计,20世纪化学家通过合成、半合成或从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而得到的临床有效的化学药物超过2万种,常用的就有1000余种,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快速增加。
(8)对国民经济和人类日常生活的贡献
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是最有成效、最实用的学科之一。利用化学反应和过程来制造产品的化学过程工业(包括化学工业、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工业、日用化工、橡胶工业、造纸工业、玻璃和建材工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饮食工业等)在发达国家中占有最大的份额。这个数字在美国超过30%,而且还不包括诸如电子、汽车、农业等要用到化工产品的相关工业的产值。发达国家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中,化学、化工专家占一半左右。世界专利发明中有20%与化学有关。
人类之衣、食、住、行、用无不与化学所掌管之成百化学元素及其所组成之万千化合物和无数的制剂、材料有关。房子是用水泥、玻璃、油漆等化学产品建造的,肥皂和牙膏是日用化学品,衣服是合成纤维制成并由合成染料上色的。饮用水必须经过化学检验以保证质量,食品则是由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粮食制成的。维生素和药物也是由化学家合成的。交通工具更离不开化学。车辆的金属部件和油漆显然是化学品,车厢内的装潢通常是特种塑料或经化学制剂处理过的皮革制品,汽车的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燃油和润滑油是含化学添加剂的石油化学产品,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尾气排放系统中用来降低污染的催化转化器装有用铂、铑和其他一些物质组成的催化剂,它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氧化氮、一氧化碳和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转化成低毒害的物质。飞机则需要用质强量轻的铝合金来制造,还需要特种塑料和特种燃油。书刊、报纸是用化学家所发明的油墨和经化学方法生产出的纸张印制而成的。摄影胶片是涂有感光化学品的塑料片,它们能被光所敏化,所以在暴光时和在用显影药剂冲洗时,它们就会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彩电和电脑显示器的显象管是由玻璃和荧光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在电子束轰击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VCD光盘是由特殊的信息存储材料制成的。甚至参加体育活动时穿的跑步鞋、溜冰鞋、运动服、乒乓球、羽毛球排等也都离不开现代合成材料和涂料
‘柒’ 化学上4-cba是什么
CBA是对羧基苯甲醛的意思,4是苯环上编号
‘捌’ 休赛期山东男篮大变阵,新赛季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休赛期间的山东男篮阵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作为球队主教练的宫锁被宣布解雇,然后山东又请到了原吉林主帅,王晗担任球队的主教练,又邀请李敬宇加入教练团队,原先的球队教练阵容也纷纷离开,教练团队也已经完成了更新,准备要在新赛季来临时展现全新的球队面貌,在球员方面,山东男篮则是放弃了状态处于下滑的哈德森,而是续约了这两个赛季表现不错的吉伦沃特,随之又继续补强将前天津队外援罗切斯特和布兰登保罗纳入阵中,目前自己的球队当中有三个外援,而这三位球员也刚好能与球队完成互补完美贴合,这使得球队的实力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提升。
‘玖’ 化学在德国读博在德国发文章有什么好处
在德国读博免学费,生还可以享受多如牛毛的奖学金。
“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是最着名的化学类杂志,能在上面发表学术论文,表明你的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所有从事化学、材料和相关专业人员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