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分别是哪些
1.法兰康拉德王朝
康拉德一世(911-918年) ,曾任法兰德意志(东法兰克)国王, 康拉德家族是和卡洛林家族同样古老的家族。 911年, 孩童路易死后,由东法兰克五大诸侯以及德意志大主教选举为德意志国王。康拉德在位期间王权极其暗弱,其影响力甚至不如萨克森、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同时他和马札儿人的作战也失利,他死前,劝说其弟埃伯哈德放弃了王位要求,并提议选举他的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为他的继承人。
2.萨克森王朝(奥托王朝)
1.亨利一世(919-936年), 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萨克森公爵奥托之子,也称为捕鸟者亨利。925年,他击败洛林公爵,将洛林并入德意志王国。 933年,亨利一世率德意志联军在里亚德击溃马扎尔人,解除了马扎尔人对德意志诸邦的威胁。至936年亨利一世去世,德意志诸国已经成为一个王国,因此亨利一世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民族的创建者。亨利一世娶了洛林公主,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成为德意志国王,巴伐利亚公爵,和科隆大主教。
2.奥托一世(936-973年),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也被称为罗马皇帝,但后人一般将查理曼的帝国称为法兰克帝国或查理曼帝国,而将奥托的帝国称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一世与洛林公主的长子,也称为奥托大帝。936年在亚琛被德意志贵族选为国王。
3,奥托二世(973-983年)。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与意大利公主阿德莱德长子,961年加冕意大利和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967年加冕皇帝(萨克森王朝君主均有为继承人在其生前加冕的习惯。)奥托二世其间,萨克森王朝达到了极盛,978年,波兰和波希米亚再次臣服,980年,奥托二世包围巴黎,迫使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放弃对洛林的主权要求。同年,奥托二世进军意大利,在罗马册立新教皇约翰十二。982年,奥托二世在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击败,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未能实现。他的妻子是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的女儿。
4,奥托三世(983-1002年),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选为国王,994年成年,995年,奥托三世在罗马拥立其堂兄为罗马教皇,称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德国人教皇。996年,教皇为奥托三世加冕为帝。
5.亨利二世(1002-1024年),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弟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的长孙,巴伐利亚公爵强辩者亨利(巴伐利亚世系中亨利二世)的长子。 1002年,奥托三世去世后,亨利发动政变,劫持了奥托的灵柩,在萨克森、图林根、士瓦本、洛林的贵族未参与的情况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004年被推举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进军罗马,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八世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为了对抗贵族势力,加强了效忠于他的主教区的权力,从此德意志神权开始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亨利二世和其妻子卢森堡公主库妮甘德没有子嗣,传说是由于他们两人订立了婚后禁欲的共同誓约所致。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1146年他被罗马教皇尤金三世封为“圣者”。
3.萨利安王朝
1.康拉德二世(1024-1039年)曾任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他是奥托一世女婿、洛林公爵康拉德的曾孙,施派尔伯爵亨利的儿子。1024年9月被德意志贵族选举为国王,开创了萨利安王朝。1026年在米兰加冕意大利国王,1027年,约翰十九世为其加冕。1028年起,康拉德二世开始对入侵奥得河流域的波兰人用兵,至1032年,波兰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封的国王头衔,改称波兰公爵,并退出了奥得河流域。1032年,勃艮第国王(当时勃艮第称王)鲁道夫三世去世, 1034年,康拉德二世入侵勃艮第,夺取了大部分勃艮第领地。
2.亨利三世(1039-1056年),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和士瓦本公主吉塞拉之子。1046年亨利二世拥立德国人教皇克莱芒二世,同日新教皇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三世时期,曾经征服了匈牙利(但很快失去)、摩拉维亚,王室领地拥有五大公爵领地中的三个 。
德意志皇帝权势达到了极盛,到了可以随意废立罗马教皇的地步,但到了其统治晚期,其帝国已经开始衰落,由他推动的教会改革最终推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日后成为了他儿子亨利四世的极大威胁。
3.亨利四世(1056-1106),曾任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亨利三世和阿基坦公主阿格内斯之子, 1066年前由其母摄政。 亲政后和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突,1076年亨利四世遭到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绝罚处分, 亨利四世不得不徒步肉袒,于1077年至卡诺莎向教皇请罪, 史称“卡诺莎事件”。亨利四世被绝罚后,反叛的德意志诸侯立刻宣布亨利四世退位,并选举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新国王, 德意志陷入内战, 亨利四世最终战胜了鲁道夫,砍下了他的右手。平定国内后,亨利四世立刻进军罗马, 1084年,亨利四世废黜了格里高利七世,新教皇克莱芒三世为其加冕为帝。 1098年诸侯选举其子亨利五世为国王, 和亨利四世对抗,德意志内战再度爆发, 1106年,亨利四世终于打败了亨利五世,但不久突然去世。
4.亨利五世(1106-1125), 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默林女伯爵之次子, 1111年被加冕为帝, 亨利五世在位期间,罗马教皇和皇帝互相敌视,混战不休, 德意志诸侯则利用皇帝和教皇的矛盾, 自行扩张他们的产业和主权,德意志王权衰微, 从此开始了德意志小邦林立的时代。亨利五世妻子是英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他们死后无嗣。王位落到了亨利五世的政敌,萨克森公爵洛泰尔二世手中。萨利安王朝结束。
4.苏普林堡王朝
洛泰尔二世(1125-1137)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苏普林堡伯爵格布哈特之子,1125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33年出兵意大利被教皇英诺森二世加冕为帝。他称为洛泰尔二世,是因为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曾经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称号,而德意志人认为他们和以前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王统世系下的国家,所以称他为洛泰尔二世。洛泰尔二世在国内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和腓特烈长期内战。 在国外他对东方和北方用兵,迫使波兰和丹麦臣服,1137年他又南征意大利击败了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将西西里国王赶出了亚平宁半岛。回军途中洛泰尔二世去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洛泰尔死后,王位落到了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开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
5.霍亨斯陶芬王朝
1.康拉德三世(1138-1152)德意志国王,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四世之女阿格尼之子。 1127康拉德三世自封为王,和皇帝洛泰尔二世爆发内战。1137年,洛泰尔二世去世,康拉德二世发动政变,于1138年由南部诸邦的诸侯选为德意志国王,但洛泰尔二世的继承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傲慢”的亨利(洛泰尔二世的女婿,韦尔夫家族)拒绝承认,于是两派爆发内战,此后直到本世纪末,韦尔夫家族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内战一直没有停息过。1146年,康拉德三世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经过拜占庭帝国时,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极大破坏,1147年,在小亚,康拉德的十字军被塞尔柱突厥人击溃,步兵军团被全歼,康拉德和其骑兵部队,仅以身免。康拉德死前未加冕为帝。并将其王位指定传给其年长的侄子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士瓦本世系)。
2.腓特烈一世(1152-1190)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的哥哥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的儿子,也称“红胡子腓特烈,或称巴巴罗萨(传说是红胡子的意大利语)。1152年受其叔康拉德三世之托,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二世为其加冕为帝,但他拒绝按惯例为教皇牵马,并下令骑士屠杀了上千名罗马人。腓特烈一世力图恢复查理曼帝国的荣耀,一生东征西讨,1156年,他获取了勃艮第的大片领地,并将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分出一部分给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巴本堡家族,建立了奥地利公国,从此奥地利从德意志分裂出来 。1158年起,直至1177年,他四度出征意大利,与米兰、威尼斯、西西里以及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联盟反复争斗,终于在1176年被伦巴第人在米兰附近击败,腓特烈不得不在威尼斯向亚历山大三世下跪屈服。1189年,年近70岁的腓特烈一世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行动,和法王腓力二世,英王狮心理查一起前往圣地,1190年,腓特烈一世在横渡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的萨勒夫河时不幸落水身亡。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典范,因而很多传说说他没有死,他孙子、着名的腓特烈二世便告诉他的德意志人民,巴巴罗萨是在图林根的基夫霍伊泽尔山里的神殿中沉睡,一旦雄鹰离开了这座山,他就会苏醒。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就用这样的神话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
3.亨利六世(1190-1197)德意志国王,西西里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与勃艮第女伯爵比阿特丽斯之次子,1190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娶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之女康斯坦丝。1191年由教皇切莱斯廷二世为其加冕为帝,1194年出征西西里,加冕西西里国王,从此西西里王国的诺曼人王统世系中断。(最后一任诺曼人西西里国王是1189年去世的亨利六世妻子的侄子威廉三世),亨利六世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从此西西里王国称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或称两西西里王国。
4.菲利普(1198-1208)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和比阿特丽斯的幼子。也称士瓦本的菲利浦。亨利六世去世后,其子年幼,于是拥护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贵族选举菲利普为国王。但支持韦尔夫家族的诸侯在亚琛却选举了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为国王,内战再次爆发。1205年,得到诸侯支持的菲利浦在亚琛再次加冕国王。1208年6月21日,菲利普被巴伐利亚的帕拉丁伯爵谋杀,原因据说是菲利普拒绝吻帕拉丁伯爵女儿的手。
6.韦尔夫王朝
1. 奥托四世(1198-1215),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巴伐利亚公爵和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和英王亨利二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长子,从小生活在英国,由其舅舅狮心王理查抚养。1198年,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贵族推选奥托四世为德意志国王,并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菲利浦爆发内战,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为其加冕为帝。但此后奥托四世入侵亨利六世之子腓特烈二世的两西西里王国,英诺森三世将其绝罚。 1211年,德意志诸侯在纽伦堡会议中,废除了奥托四世的国王称号,并选举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为国王。但奥托拒绝退位,1214年,他和英国约翰国王组成的联军被法王腓力二世在布汶会战中击溃,1215年,奥托不得不宣布退位。自奥托四世统治时期开始,德意志骑士开始了持续200年的向东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形成了称为东勃兰登堡(东普鲁士)的国家,日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龙兴之地。另外,由于内战不断,为求自保,德意志的城市同盟组织也开始形成于这一时期。
7.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1212-1250)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和西西里的康斯坦丝的长子。1197年,腓特烈二世即其父的两西西里王位,1212年纽伦堡会议被选为国王, 1220年,罗马教皇奥纳鲁斯三世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一生在藐视教廷权威的生涯中度过。1227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因为他未能及时率十字军出征而将其绝罚,但被绝罚之后, 他却于1228年率军东征,从埃及人手里收复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1229年他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随后回军击败入侵西西里的教皇国军队,迫使教皇将其赦免。1239年,格里高利九世再次对其处以绝罚,1240年腓特烈二世入侵教皇国。1243年,腓特烈二世击败继任教皇英诺森四世,英诺森四世逃往法国,从此罗马教皇开始受法王影响。1248年,腓特烈二世被意大利城市联盟击败,丢失了他占领的意大利中部领地。1250年他于平静中去世。腓特烈二世会九种语言,并可以用其中的七种文字书写,(在当时,绝大多数国王和贵族都是文盲)。他热衷于科学和经济学,他在他的帝国内废除了垄断经营权,国内通行税和国内关税,成为当时西方最现代,最有头脑的君主。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从本质来说是个纯粹的意大利人,他出生成长在意大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度过,他对德国事务关心很少,自他死后,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就已不复存在,此后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皇帝尊号,但其帝国的国家形式已不复存在,所谓“既无罗马,也不神圣,更不是个帝国”。
康拉德二世(1250-1254),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腓特烈二世和耶路撒冷女王约兰德的次子。1237年,腓特烈二世与其长子亨利七世闹翻,(1220年,亨利七世被热衷西西里事务的腓特烈二世指定为德意志国王,但亨利七世未被列入德意志王室世系中。)于是腓特烈二世令德意志贵族选举康拉德四世为德意志国王。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后,他继承了西西里王位。1251年,康拉德受德意志贵族的排挤,放弃了德意志,专心于西西里事务,但和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依然未能和解。 1254年,患流感去世。其子曼弗雷德和康拉丁先后继承西西里王位,但受教皇支持的安茹公爵查理为争夺西西里王位,与康拉丁爆发战争,1268年,康拉丁战败被俘,并在那不勒斯市场被斩首。 霍亨斯陶芬王室世系就此终结,而西西里世系则转入安茹王室之中。
8.空位时期 (1254-1273)
1254年康拉德四世去世,德意志和意大利陷入混乱, 荷兰伯爵威廉二世,西班牙卡斯蒂亚国王阿方索三世,英国康沃尔伯爵理查都曾被一部分诸侯推举为国王,但整个德意志没有一个统一的君主。 而意大利则陷于法国安茹家族和西西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混战之中,此时德意志形成了七大选侯制度,德意志国王从此由七大选侯选举,他们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公爵,帕拉丁公爵,勃兰登堡公爵和波希米亚国王。
[编辑本段]9.混和家族世系时期
1.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1283-1291)。曾任 德意志国王、哈布斯堡伯爵、 奥地利公爵、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和卡尼奥拉公爵。他是哈布斯堡伯爵阿尔伯特四世之子。1273年,德意志七大选侯选举毫无势力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为德意志国王,目的显然是为了剥夺德意志王国的中央权力。但受到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的反对。鲁道夫一世不顾自己六十高龄,亲自讨伐奥托卡二世,并在1278年将奥托卡二世击败并杀死。 鲁道夫通过这次战争,从波希米亚手里夺取了奥地利公国,卡林提亚公国(今奥地利卡林提亚),斯蒂利亚公国(今奥地利格拉茨),卡尼奥拉(在今天的斯洛文尼亚),由此哈布斯堡王室一夜之间由微不足道的家族一跃而为势力极大的诸侯。并奠定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核心,此后哈布斯堡家族控制奥地利达六百年之久。
2.拿骚家族的阿道夫(1292-1298),曾任德意志国王和拿骚伯爵。他是拿骚伯爵沃拉姆二世之子。1292年德意志选侯选举毫无势力和影响力的拿骚伯爵为德意志国王取代势力大增的哈布斯堡家族。阿道夫在位期间由于提出对邻近的图林根的领土要求,遭到德意志诸侯的反对,其王位被德意志贵族废黜,阿道夫试图夺回王位,但在美因茨附近的战斗中被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杀死。
3.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1298-1308),曾任德意志国王和奥地利公爵。1298年,阿尔伯特联合诸侯,废黜了阿道夫国王,并被选为新国王。阿尔伯特在位期间,力图使自己的儿子继承波希米亚国王,并对西北的荷兰,泽兰,西南的图林根和麦森都提出了领土要求,但遭到德意志诸侯的反对,无一得手。1308年,在士瓦本被其侄子约翰刺杀。
4.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1308-1313),曾任卢森堡伯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卢森堡伯爵亨利三世之子。1308年阿尔伯特一世遇刺后,德意志选侯再次挑选了毫无势力的卢森堡伯爵继任德意志国王。1310年,在罗马由教皇克莱门特五世指定的枢机主教(当时克莱门特五世的教廷,已被法王腓力四世迁往法国的阿维尼翁)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自腓特烈二世后第一位被加冕的皇帝。1313年亨利七世出征西西里,在锡耶纳附近死于军中。
5.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1314-1326)曾任奥地利公爵和德意志国王。他是阿尔伯特一世的次子。1314年,被四个选侯在法兰克福选为德意志国王,但其他德意志诸侯对哈布斯堡家族势力感到忧虑,所以选举巴伐利亚公爵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为国王,双重选举最终导致内战,1322年腓特烈战败被俘,1325年被路易四世接受为共同执政者。1326年后,其影响仅限于奥地利。
6.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1314-1347),曾任上巴伐利亚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帕拉丁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二世之子。1314年被部分德意志贵族推举为国王,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对抗,1322年在巴伐利亚击败哈布斯堡家族,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巴伐利亚,帕拉丁和莱茵等地,1340年合并了上巴伐利亚,任联合巴伐利亚公爵。1328年进军罗马,罗马贵族为其“世俗”加冕为帝(当时的罗马教皇在阿维尼翁), 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质疑其加冕的合法性,但受到了德意志诸侯的抵制, 德意志贵族宣布德意志选侯有权选举皇帝,从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到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了.
7.查理四世(1347-1378),曾任卢森堡公爵、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他是卢森堡家族的波希米亚国王约翰和波希米亚公主伊丽莎白之子, 134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355年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356年查理四世发布着名的《黄金诏书》,正式承认七大选侯有权选举国王和皇帝,同时承认诸侯各邦,在自己的领土内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关税权、铸币权,规定各邦的民众均隶属于他们的邦君,由此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诸邦的独立地位,并正式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联邦体制,而将其转为了 松散的邦联体制,在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版图里,同时独立了七大选侯国,十几个大诸侯国,两百多个小诸侯国,上千个独立骑士领地。此后的500年,德意志一直处于这样四分五裂的状态下。查理四世时期,欧洲遭受了黑死病的袭击,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
8.卢森堡家族的文策尔(1378-1400),曾任德意志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他是查理四世长子。1376年,查理四世通过重金贿赂,使其子文策尔当选为德意志国王,1400年,德国贵族们以其无能和过分关注其波希米亚本国事务而废黜了其德意志王位。此后文策尔统治波希米亚,但捷克很快爆发胡斯运动,文策尔处死胡斯后,捷克国内爆发了胡斯战争。
9.维特斯巴赫家族的鲁佩特(1400-1410),是帕拉丁选侯人物,曾任德意志国王。他是 帕拉丁选侯鲁佩特二世之子。1400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
10.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1410-1437), 曾任勃兰登堡选侯、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 匈牙利国王、波兰国王和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查理四世次子,文策尔的弟弟, 1382年继承其岳父安茹王室的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匈牙利称路易大帝)的波兰王位,成为波兰国王。1387年,继承其妻路易一世之女玛丽的匈牙利王位,成为匈牙利国王。 1410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 1419年其兄波希米亚国王文策尔在胡斯战争中受惊吓而死,他即位波希米亚国王,此后西吉斯蒙德在捷克的胡斯战争中屡屡失败,因此迟迟未能加冕为帝,直到1433年,他才被加冕为帝。 西吉斯蒙德由于长期关注于匈牙利王国的事务,于是在1415年,将他的勃兰登堡侯国及选帝侯爵位赠与其武将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由此开始了霍亨索伦家族在勃兰登堡及此后普鲁士王国的统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1414年西吉斯蒙德参加了在亚琛召开的全教会议, 该次会议将当时欧洲并存的三个教皇一并废黜,并确立了世俗权利控制下的全教会议凌驾于教皇之上的原则,从此教皇干涉世俗政治的历史一去不返。西吉斯蒙德死后无男性继承人,卢森堡家族世系就此中断 。
10.哈布斯堡王朝
1.阿尔伯特二世(1438-1439) ,曾任奥地利大公、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他是阿尔伯特二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孙,奥地利大公阿尔伯特四世的儿子, 其妻子是西吉斯蒙德的女儿伊丽莎白。 西吉斯蒙德死后,1438年被拥立为匈牙利国王,同年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2. 腓特烈三世(1439-1493),曾任 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他是斯蒂利亚、林提亚和卡尼奥拉公爵欧内斯特之子,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孙,阿尔伯特二世的堂弟, 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452年,在罗马接受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帝,是德意志最后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帝。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 “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3.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勃艮第伯爵、提罗尔伯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腓特烈三世之子,1482年其妻勃艮第公爵玛丽去世后,法国入侵勃艮第,合并了法国东南部勃艮第公国大部分领地,但马克西米连却获取了勃艮第东部(称勃艮第伯国),尼德兰伯国的领地。1490年,他获取了其堂兄哈布斯堡家族提罗尔支系的西吉斯蒙德的提罗尔领地。148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1508年,经教皇同意,马克西米连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4.查理五世(1519-1558),马克西米连一世的长孙。他可能是欧洲历史上君主头衔最多的君主,而其绝大多数头衔都是哈布斯堡家族联姻的成果,这里让我把这些成果总结一下:
马克西米连的长子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一世娶了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独生女胡安娜, 于是菲利普一世死后, 查理五世于1506年继承了勃艮第公爵头衔,获取今比利时、荷兰的领地。 1516年,他继承了他外祖父斐迪南二世的阿拉贡国王,巴塞罗那伯爵、瓦伦西亚国王、那不勒斯国王、西西里国王头衔。 同年,他又从其母胡安娜那里,继承了卡斯蒂亚国王头衔。 1519年,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查理五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并继承了其祖父的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提罗尔伯爵头衔。1520年,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五世在位期间,是哈布斯堡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但同时内忧外患不断。 他在位期间,从德国暴发的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 并赢得了合法地位.。1521-1553年,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为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确保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统治.。1526年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征服了匈牙利,匈牙利王路易二世败死,1529和1533年,苏莱曼大帝两次攻打维也纳,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不得不对奥斯曼帝国称臣。 此后哈布斯堡王朝始终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下,直到1571的勒班托海战,查理五世的私生子约翰终于打败土耳其人,解除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5.斐迪南一世(1558-1564),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 提罗尔伯爵、 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他是卡斯蒂亚女王胡安娜和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菲力普的次子。
6.马克西米连二世(1564-1576),曾任奥地利大公、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选帝。 他是斐迪南一世和波希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的妹妹安妮之长子。
7.鲁道夫二世(1576-1612),曾任 奥地利大公、提罗尔摄政、 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她是马克西米连二世和查理五世的女儿、西班牙菲利浦的妹妹安妮(也就是马克西米连的堂妹)的长子,马克西米连二世开始了哈布斯堡家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近亲婚配的历史。(为避免继承权旁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之间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堂兄妹通婚)。
8.马蒂亚斯(1612-1619),曾任奥地利大公、提罗尔摄政、 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他是马克西米连二世的三子。
9.斐迪南二世(1619-1637) ,曾任内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斐迪南二世起,德意志国王头衔被中止)。他是 斐迪南一世的孙子,奥地利大公查理和巴伐利亚公主玛丽亚·安娜之子。
10.斐迪南三世(1637-1657), 曾任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斐迪南二世与巴伐利亚公主玛丽亚·安娜(和斐迪南二世之母同名)的长子。
11.列奥波德一世
❷ 世界上活得最久的皇帝
中国活得最久的皇帝是干隆,他24岁即位,在位60年退位,当了3年太上皇,死的时候应该是88岁。
中国有过多少人称孤道寡虽然是笔糊涂账,但有过307个“公认”的皇帝还是没问题的。根据“十五个纪年表”计算,中国有过307个皇帝。
在307个皇帝中,活过70岁的只有9人。汉武帝、吴大帝、唐高祖至七十一、玄宗七十八、梁武帝八十三、明太 祖朱元璋七十,还有宋高宗赵构(1107-1187 年,享年80岁)和忽必烈(1215-1294,活了79岁)。清高宗弘历(干隆)
中国在位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和清高宗干隆皇帝,在位60年。(实际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还是干隆(执政六十年,训政三年))
世界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应该是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位虽只有27年,但活到了91岁。在位期间在俾斯麦的辅助下统一了德意志邦联,统治领域达到颠峰(远大于今天的德国)。
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法国的路易十四,达到72年。
其他比较长的还有:国国王乔治三世,在位60年,在位期间国力蒸蒸日上,不断扩张。但他在位时丢掉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后成为美国),令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位64年,在位期间日不落帝国达到全盛。下面将作分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72年,在位期间为法国自查理曼帝国以后最强盛的时代,四处征战,加强中央集权,为欧洲专制帝王的最典型代表。
奥匈帝国皇帝弗朗兹.约瑟夫一世,在位68年,在位时期帝国统治范围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的全部及波兰、意大利、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但也是他将奥匈帝国带到了崩溃的边缘。
❸ 德国的历代皇帝都有谁
萨克森王朝
962-973 奥托一世大帝
973-983 奥托二世
996-1024 奥托三世
1014-1024 亨利二世
法兰克-撒里安王朝
1027-1039 康拉德二世
1046-1056 亨利三世
1084-1106 亨利四世
1111-1125 亨利五世
1133-1137 罗塔尔三世
霍亨斯陶芬王朝
1155-1190 弗里德里希一世
1191-1197 亨利六世
1208-1215 奥托四世(不伦瑞克家族)
1220-1250 弗里德里希二世
卢森堡王朝
1312-1313 亨利七世
1314-1347 路德维希四世(巴伐利亚人)
1355-1378 亨利四世
1433-1437 西吉斯孟德
哈布斯堡王朝
1452-1493 弗里德里希三世
1493-1519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1519-1556 查理五世
1556-1564 斐迪南一世
1564-1576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1576-1612 鲁道夫二世
1612-1619 马蒂亚斯
1619-1637 斐迪南二世
1637-1657 斐迪南三世
1658-1705 利奥波德一世
1705-1711 约瑟夫一世
1711-1740 查理六世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1742-1745 查理七世
哈布斯堡王朝
1745-1765 弗朗茨一世
1765-1790 约瑟夫二世
1790-1792 利奥波德二世
1792-1806 弗朗茨二世
霍亨索仑王朝
1871-1888 威廉一世
1888 弗里德里希三世
1888-1918 威廉二世
❹ 德国历代皇帝
莱茵联邦时期:
称号 所属王朝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备注
拿破仑一世 波拿巴王朝 1806年7月25日—1813年10月19日 法兰西皇帝,莱茵联邦的保护人
德意志邦联时期:
称号 所属王朝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备注
弗朗茨一世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1814年6月20日—1825年3月2日 奥地利皇帝,德意志邦联主席
斐迪南一世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1825年3月2日—1848年7月12日 弗朗茨一世之子,奥地利皇帝,德意志邦联主席
奥地利的约翰大公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1848年7月12日—1849年12月10日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第七子,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选举为帝国代理人
腓特烈•威廉四世 霍亨索伦王朝 1849年4月3日—? 普鲁士国王,1849年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选举为德意志人的皇帝,但他拒绝“拾取在沟渠上的皇冠”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1850年5月1日—1866年8月24日 弗朗茨一世的孙子,奥地利皇帝,德意志邦联主席
北德意志邦联时期:
称号 所属王朝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备注
威廉一世 霍亨索伦王朝 1867年7月1日—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弟弟,北德意志邦联主席。
德意志帝国时期:
称号 所属王朝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备注
威廉一世 霍亨索伦王朝 1871年1月18日—1888年3月9日 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登基为德意志皇帝。
腓特烈三世 霍亨索伦王朝 1888年3月9日—1888年6月15日 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
威廉二世 霍亨索伦王朝 1888年6月15日—1918年11月9日 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
1918年11月9日,德国君主制被推翻,建立共和制。
❺ 请问德国皇帝威廉第一(Welhelm 1er de Hohenzollern)的生平
威廉一世(1797—1888年),普鲁士国王(1861—1871年在位),德国皇帝(1871—1888年在位)
霍亨索伦王朝,这个曾经的欧洲历史上最幸运的世系,带着普鲁士从一块贫瘠的沙丘平原上悄悄地崛起,沿着腓特烈·威廉大选侯、腓特烈大王等人的辛勤足迹,使普鲁士精神成为一个令欧洲人畏惧而钦佩的名词。19世纪中期,这个幸运世系又诞生了一个无比幸运的帝王,在他的手中,德意志近千年来的统一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尽管人们谈起德国统一之路,总是首先想到铁血宰相俾斯麦或军事改革家毛奇,但站在统一的最高荣誉的宝座上的,毕竟是他这位德国皇帝——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威廉·腓特烈三世(1797—1840年在位)的次子。在威廉记事的时候,正好遇上拿破仑的铁蹄踏破普鲁士大地的英雄时代。年轻的威廉就投身到反对拿破仑,寻求普鲁士独立的大潮中,从此奠定了一个军人的本色。1814年普鲁士全境从拿破仑手中解放并反手一击成为拿破仑的主力之一,威廉以一个王子的身份充分享受到了其中的荣誉。此后,威廉一直致力与普鲁士的军事建设和军队工作。
19世纪30年代起欧洲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以普鲁士为主体统一整个德意志的构想也被诸多仁人志士提出来。但这时的人绝不会想到这个殊荣会落到威廉头上,因为一方面德意志统一阻力重重,由14世纪的《黄金诏书》和17世纪的《威斯敏斯特和约》确立起来的德意志邦国林立的格局根深蒂固,而周边的大国都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出现在它身畔;另一方面,威廉作为国王的次子,也不是王位的自然继承人。
但形势的发展出人意料,1840年,威廉·腓特烈三世驾崩,威廉的哥哥即位,是为威廉·腓特烈四世。威廉·腓特烈四世没有后嗣,只好立威廉为王位继承人。1858年,威廉·腓特烈四世精神病发作不能视事,就由威廉代为摄政王,1861年威廉正式即位。
多年的军旅生活使军队中服从的原则在威廉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使威廉的思想比他兄长更守旧,面对1847—1848年革命浪潮,威廉一直主张武力镇压,反对其兄召开议会的妥协做法。1861年继位之后,他仍以加强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为己任,主张增加军事预算,并将兵役制从二年延长到三年,因此与议会发生矛盾,以至一度想退位。关键时刻,一个个性和能力都十分出众的人物出现在他周围的历史舞台上,改变了一切。他就是俾斯麦。
俾斯麦是一个典型的德意志容克贵族的子弟,年轻时曾得到狂暴的名声,后来担任过普鲁士驻俄罗斯和法国的公使。危机时刻,威廉力排众议起用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一上任,就发表了一篇着名的演说,这篇演说因后来俾斯麦成功的实践而更显得价值非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他鼓励国王:“既然我们迟早是要死的,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陛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奋斗!”从此赢得了威廉对他的政策的坚决支持。
俾斯麦上台后,首先就解决了与议会的问题,他在军费和军役问题,在这些提案不可能获得议会通过的情况下宣布议会休会,开始在没有议会的条件下进行统治(后来,俾斯麦实现了德国统一之后重新召开议会,得到议会的欢呼)。接着,德意志统一的三部曲很快就开始了他激扬的旋律。1864年,普鲁士与奥地利联手,很快就打败丹麦,夺取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1866年,普奥战争,一场原本被认为势均力敌的战争却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只用了七个星期就打败了奥地利,与奥地利签订了“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首,北德意志24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缔结同盟协定,组成“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在俾斯麦的挑逗下,拿破仑三世对德宣战,结果只用了1个多月就在色当战役中给予法军以毁灭性打击,消除了德国统一最后,也是最大的障碍,南德意志四个邦加入德意志联邦,同时从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就任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以“第二帝国”之名出现在历史上。
威廉与俾斯麦堪称古今君臣相得中的典范,但绝对不是什么琴瑟和鸣。两个倔老头经常发生争吵,结果通常是国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勉强接受了首相的意见,而最后总是证明了首相的意见是正确的。1866年普奥战争取得柯尼希格莱茨大捷之后,国王主张直捣已近在咫尺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但当时普鲁士面临法国干涉的危险处境,弄不好将前功尽弃。俾斯麦极力劝说国王放弃进攻,以有利的形势与奥地利签订体面的和约,当国王一直不肯让步时,俾斯麦急得流下热泪,打算从四层楼上跳下去。最后,国王终于十分痛苦地答应放弃进攻,但要把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存放在国家档案馆中,“以证明他当时是多么无奈和委曲求全”。还有一次,国王和俾斯麦因争辩一个问题从白天一直吵倒午夜,当国王最终屈从了俾斯麦的意见之后,趴倒在沙发上大哭起来,而满头大汗的俾斯麦回到房间之后,马上摔烂了几件东西才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实际上,铁血宰相俾斯麦最成功之处在于他的外交,不愧是“能一只脚玩七个皮球”的高手。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要面对的潜在敌人有法国、奥地利和俄国。俾斯麦能够在与奥地利战争时使法国保持中立,在与法国战争时使奥地利保持中立,而与这两国战争时使俄国都保持中立(他的后辈对此应感到汗颜,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遭遇围殴的局面)。不过,当矛盾发展到只能用武力来解决时,普鲁士总能在两个月之内就击溃对手,对此,军事改革家毛奇居功至伟。毛奇也是威廉一世的骄傲,亲自领导了德国统一战争的数次关键战役。
德国统一大业完成之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威廉一世已到垂暮之年,他更加放手让俾斯麦去干。俾斯麦在此后的日子里为了缓和汹涌的工人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质的社会劳工立法和社会保险立法,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国,其意义不亚于使德国统一。他致力于建立一个各种力量互相牵制的欧洲新秩序,而让德国在此间扮演重要的制衡角色。
1888年,91岁的威廉一世皇帝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这也许是欧洲帝王在20世纪之前的最高寿命),他的去世也意味着一代名相俾斯麦政治生命的结束。9天之后,俾斯麦怀着热泪在这为久经考验的战友墓前敬献了鲜花之后,离开了柏林回到自己的家乡。德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结束了。10年后,俾斯麦逝世,他简朴的墓碑上只写着“冯·俾斯麦伯爵,……威廉一世皇帝忠实的德国仆人。”
❻ 求德国历代皇帝的名单!
萨克森王朝
962-973 奥托一世大帝
973-983 奥托二世
996-1024 奥托三世
1014-1024 亨利二世
法兰克-撒里安王朝
1027-1039 康拉德二世
1046-1056 亨利三世
1084-1106 亨利四世
1111-1125 亨利五世
1133-1137 罗塔尔三世
霍亨斯陶芬王朝
1155-1190 弗里德里希一世
1191-1197 亨利六世
1208-1215 奥托四世(不伦瑞克家族)
1220-1250 弗里德里希二世
卢森堡王朝
1312-1313 亨利七世
1314-1347 路德维希四世(巴伐利亚人)
1355-1378 亨利四世
1433-1437 西吉斯孟德
哈布斯堡王朝
1452-1493 弗里德里希三世
1493-1519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1519-1556 查理五世
1556-1564 斐迪南一世
1564-1576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1576-1612 鲁道夫二世
1612-1619 马蒂亚斯
1619-1637 斐迪南二世
1637-1657 斐迪南三世
1658-1705 利奥波德一世
1705-1711 约瑟夫一世
1711-1740 查理六世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1742-1745 查理七世
哈布斯堡王朝
1745-1765 弗朗茨一世
1765-1790 约瑟夫二世
1790-1792 利奥波德二世
1792-1806 弗朗茨二世
霍亨索仑王朝
1871-1888 威廉一世
1888 弗里德里希三世
1888-1918 威廉二世
❼ 德国最后一任皇帝是怎样废除的
由于战争的灾难蔓延,许多人都认识到,德皇是实现和平的障碍。或者他们觉得,如果德国作为一个共和国出现在协约国面前,它将会获得较好的条款。甚至连军官们为了在军队溃散以前停止战斗,也开始议论德皇退位问题。
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接着,工人和士兵委员会在一些城市先后成立。社会主义者要求,除非威廉二世退位,否则他们将退出新近成立的内阁(就是说加入政府反对派,从而使新政府失掉代议制的性质)。
11月9日,由少数社会主义者和工团主义者领导的总罢工爆发了。马克斯亲王向德皇报告说:“退位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可是没有社会主义者参加的政府对国家将有更大的危险。”同日,德国宣告成立共和国,过了两天,大战结束。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二世在流亡路上通过比利时与荷兰的边境威廉正在比利时斯帕(Spa)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份。
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求得政治统一,首相马克斯·冯·巴登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故此,德皇只好退位。帝国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
(7)德国皇帝最多的时候是多少岁扩展阅读
1918年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 (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
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多伦(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多伦庄园(Huis Doorn),度过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威廉在位期间,曾经有传言指他与其好友菲利普·楚-奥伊伦堡-赫特费尔德(Philipp zu Eulenburg-Hertefeld)有染。
在当时,这种同性恋行为乃德国法律所不容许(德国刑事法第175条禁止男性同性恋行为)。传言引致1907年的哈登-奥伊伦堡事件。俾斯麦曾经指出威廉与奥伊伦堡有“不正当关系”,但此话可能只是纯粹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