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四十年后的抗日战争时,一炮击烂日军舰艇。
可是,因为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没有挡得住列强的入侵,中国还是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当中。所以说,不管多牛的武器,真正要发挥作用还是要使用这个武器的人足够牛。
Ⅱ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呢
884年10月,中法战争已到白热化地步,火力绝对优势的法国舰队窜犯中国台湾,惨烈的淡水保卫战打响。在清军炮台大多被法军火炮摧毁的危局下,却是清军阵地上仅有的三门“德国克虏伯炮”不停怒吼,不但为了骄横法军狠狠重创,更为这场令法军“为之丧气”的“淡水大捷”立下奇功。这款来自德国的火炮,质量着实过硬。
其实,放在晚清自洋务运动起,那玩命烧钱的“军火采购”生意里,“克虏伯大炮”赶了个晚集。洋务运动早期的晚清军火采购,主要合作方是英法两国。特别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火炮,一度垄断了清王朝的火炮贸易。但对这么大一块“军购蛋糕”,十九世纪后来崛起的德国,又怎会坐视?
而且千万别以为,当时的大清只是“管买不管造”,从引进克虏伯火炮的第一天起,那一批晚清名臣们也在开动脑筋,梦想拥有克虏伯大炮的制造技术。而这,更促成了那个时代,与“克虏伯大炮”有关的另一桩大事:近代中国与德国的深度军事合作。
其实,晚清“造克虏伯”的愿望,克虏伯集团又何尝不知?为长远利益,他们也就顺水推舟,启动了与清王朝的新型合作模式:《克虏伯炮图说》《克虏伯炮操法》《克虏伯炮表》《克虏伯炮准心法》等一系列书籍,随着克虏伯炮的“蹿红”,也陆续被引进翻译进来。
Ⅲ 克虏伯的介绍
克虏伯,全称蒂森·克虏伯集团公司,是由原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和克虏伯钢铁公司于1997年4月合并而成。在21世纪初,蒂森·克虏伯集团公司经营范围涉及钢铁(碳钢、不锈钢)、汽车技术、电梯制造、技术服务及贸易等领域,是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代表。
Ⅳ 现在的德国克虏伯公司还存在吗二战后是否遭到审判或赔款
克虏伯在二战后以机械生产为主,1999年合并Thyssene(蒂森)公司,成为ThyssenKrupp公司
——这个新公司国内也是很熟悉的,很多商场的电梯就是他们生产的
————————
二战结束后,克虏伯公司的负责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于1948年被判处12年监禁,罪名是“反人道、掠夺被占领地区和阴谋反对和平”,他的工厂则交由英军接管。
冷战开始后,美国和英国想重新武装德国,“使之成为新的利剑”,克虏伯因此又成为这种新的“现实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1月31日,克虏伯跟60位囚犯一块被释放。他在监狱中待了不足4年。
他一回到埃森就重整家业。1952年10月,他跟占领当局签订协议,解决了克虏伯公司的命运问题。他的所有重工业、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都转让给一个公司,由它负责出售;克虏伯则保留在造船、卡车制造和机车制造部门的股权;作为对其出让产权的补偿,克虏伯获得补偿金2.5亿法郎。
不出10年,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员已多达11万,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
——托了冷战的福,克虏伯重新被英美扶持,获得重生
Ⅳ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
晚清时期,封建主义王朝走向衰亡,盛极一时的大清朝,因为闭关锁国等各种原因,与高速发展的世界脱离。当西方国家大力发展科技,研制各种热武器的时候,清朝士兵却还在使用长矛、刀剑等冷兵器。在1861年,清朝开始实行洋务运动,开眼看世界。李鸿章奉命向西方国家购买武器,来武装军队。在多方比较后,他选择了德国的克虏伯大炮。这款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非常耐用,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战场上还能看到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有记载的数据显示,清朝前前后后一共从德国订购了两千多门大炮,这些武器武装了清朝军队,为近代海域国防出了不少力,在中日战争、中法战争等近代防御战争中,都有克虏伯大炮的身影出现。在清朝灭亡后,抗日战争时期的边防线上,服役半个多世纪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活跃,其使用年限可见一斑。
Ⅵ 李鸿章购买的克虏伯大炮有多厉害
克虏伯大炮在近代世界战争史上,真可谓大名鼎鼎,不仅备受德军的钟爱,而且更是受到了李鸿章的追捧。为此,李鸿章不惜花费巨资在10年里购买了2000多门克虏伯大炮,不仅将它作为晚清的岸防炮使用,而且还将其安装在了北洋水师的舰船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克虏伯大炮就是近代晚清海防的代名词。那么,李鸿章为何如此喜欢德国的克虏伯大炮,还有就是这个克虏伯大炮到底有多厉害呢?万万没有想到它竟然在抗日战争中大显神威!
虽然李鸿章购买了数量众多的克虏伯大炮,但并没有清军与洋人的作战中大显神威,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是克虏伯大炮在抗日战争中大显神威。1937年9月,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年李鸿章购买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是我们海防的主力军。当时,日军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上配备的克虏伯大炮发出了怒吼,一声巨响,一炮就击毁了日军的“若竹”号轻巡洋舰,令日军胆战心惊,这是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的!
Ⅶ 李鸿章从德国买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居然可以一炮击沉日本巡洋舰
当时李鸿章从德国购买的克虏伯大炮威力确实很强。他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一万六千米的距离,威力也一点也不小,在后面的抗战中更是一炮就击沉了日本的巡洋舰。
在甲午战争当中,清军其实对日军也是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日军当时也是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伤亡,而清军伤亡也有31000多人,这当中除了是将士有着很强的决心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当时从德国购买了许多先进的装备,特别是从德国克虏伯公司买来的大炮更是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在1937年9月的时候,日军准备对厦门发起进攻,可是这里的克虏伯大炮依旧好用,于是就在双方激烈的交战当中,克虏伯大炮成功击中了日军的轻巡洋舰,并且让他沉没了。不光是这样,还成功重创多艘日军战舰。
Ⅷ 谁能介绍一下德国的蒂森克虏伯公司它的成立年代
蒂森克虏伯集团为德国工业巨头,雇员超过193,000人,销售额达390亿欧元,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钢铁,汽车,电梯,技术,服务五大主流业务。集团下属的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是全球三大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商之一。雇员约3万人,销售额约为36亿欧元,经营业务遍及世界各地。
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研发出一些智能化解决方案,在灵活性、技术和美学上能满足所有不同要求。我们的电梯,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机场、地铁站、百货商店、办公楼、宾馆、医院、工厂、住宅或休闲综合建筑中,轻松、快捷地为人们提供运送服务。使电梯的运行最经济、最能体现个性化、设计上现代创新、结构上便于维护、严格贯彻安全标准,所有这些特性已深深地溶入到我们的产品之中。我们承诺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为方便您的日常通行而作出贡献。
---- 蒂森克虏伯电梯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主要经营业务范围为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制造,安装,远程监控,维保和旧梯改造等。
十年来,蒂森电梯在中国迅速发展,尤其是扶梯和登机桥业务。
Ⅸ 曾经的德国军工领头羊克虏伯公司自从一战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一战后德国战败当时克虏伯家族的领导人被判为战犯从此以后克虏伯可是转向煤炭等民用项目在希特勒上台以后克虏伯这个战争机器的生产者重新开始运转
一战后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是克虏伯家族经历的第一次人生痛苦∶德皇告别埃森,协约国来拆工厂,父亲被宣布为战犯(未遭监禁),魏玛共和国成立,工人起义并占领埃森,法国人占领鲁尔区......这个时代的这些精神上的侮辱成了克虏伯家族日后死心塌地效忠于希特勒的原因。
战后,克虏伯家族仍然一心发展家业。他们设立新公司,建立新工厂,买进新煤矿。产品主要销往苏联。不久,在德国参谋部的要求下,克虏伯家族秘密参加了德国的重新武装,1926年制造出第一批装甲车,两年后恢复生产大炮。
这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已经成年,作为长子,他拥有家族继承人的一切权利。在胡格尔别墅中,他独自住着一层,身边有5个仆人。他在大学攻读物理和化学,并且在德累斯顿银行见习过。
1930年,他加入德国纳粹党,第二年成为党卫军成员。他把希特勒看作洗雪1918年耻辱、复兴德国的主要人物。1936年10月1日,29岁的克虏伯被正式任命为负责重整军备的副经理。 1939年他接替父亲执掌克虏伯帝国的大权,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5年中,他尽心尽力地扮演着第三帝国军械师的角色。 战争爆发之初,他在胡格尔别墅附近又建了一栋小楼,周围布有铁丝网,有武装哨兵把守。 每天上午9时整,他乘车到达这里,工作到深夜。办公室挂着希特勒的肖像,下面写着“同元首在一起,直到胜利!”他独自一人在里面工作,晚上一边喝威士忌,一边抽骆驼牌香烟。陪伴他的只有仆人,没有朋友。如果不在这里工作,他就周游德国侵占的法国、乌克兰、波兰、荷兰、南斯拉夫等地。他赞成没收被占领国家的工矿企业,因此又控制了许多矿山、高炉。到1943年,克虏伯帝国直接或间接雇佣的人员已达20万,为德国军队制造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和各种轻武器。
战争开始后,克虏伯工厂的德国工人上了前线,代替他们的是来自欧洲各国的战俘,其中苏军战俘就达1.5万。从1943年起,克虏伯又开始大量使用遭流放的犹太人,在集中营附近建造工厂,战争结束时,“克虏伯奴隶”多达10万人。这些人的处境悲惨,在埃森,他们是在钢鞭的抽打下去上班的,即使有盟军飞机来轰炸,他们也不能离开工厂......在后来的纽伦堡审讯中,克虏伯对此供认不讳,他还大言不惭地对审问他的人说∶“在克虏伯家族的巨大遗产中,这间囚室是属于我的那一份儿。”
他于1948年被判处12年监禁,罪名是“反人道、掠夺被占领地区和阴谋反对和平”,他的工厂则交由英军接管。
冷战开始后,美国和英国想重新武装德国,“使之成为新的利剑”,克虏伯因此又成为这种新的“现实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1月31日,克虏伯跟60位囚犯一块被释放。他在监狱中待了不足4年。
他一回到埃森就重整家业。1952年10月,他跟占领当局签订协议,解决了克虏伯公司的命运问题。他的所有重工业、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都转让给一个公司,由它负责出售;克虏伯则保留在造船、卡车制造和机车制造部门的股权;作为对其出让产权的补偿,克虏伯获得补偿金2.5亿法郎。
不出10年,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员已多达11万,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
克虏伯帝国的复兴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战后欧洲涌现出一大批受美国经济思想影响的新型企业家,过去的一套落伍了,克虏伯帝国末日的钟声已经敲响。
到60年代中期,克虏伯集团共欠下263家银行共计10亿美元的债务,它陷入了无力偿债的境地。
1967年,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几年之后,克虏伯集团垮台了。不过,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没有亲眼看到这个结局,他于1967年7月30日在埃森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