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在德国有什么好的习惯

在德国有什么好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2-12-22 21:23:51

❶ 德国风俗习惯

1、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服饰方面不喜欢太过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洁,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定要系领带。参加宴会或者是去剧院等正式场合的时候,男士多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在德国的东部地区,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门在外多佩戴金质戒指。

2、相见礼仪

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3、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德国女性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很克制,认为这些动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自身缺乏友善和教养的表现。

4、餐饮礼仪

德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多注意两个礼节,分别是以右为上合女士优先。德国人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在两个星期之前就要把请帖发出去了,宴请宾客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的酒杯盘子,在刀叉的使用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吃鱼的刀叉是不可以用来吃别的食物的。

5、商务礼仪

德国人对待工作非常的严谨,思考深刻敏锐,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只要是约定的时间的话就必须要及时到达,不管是迟到或者是太早到的话都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❷ 德国人有哪些生活习惯

nomad46:
你好。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远道来访的德国客人,我强烈建议你用中国式的传统礼节接待,这样做主要有两点好处:第一,德国客人能从中直接感受到新鲜独特的异国风情,大大激发其好奇心;第二,这样的待客方式也是你所熟悉的,能够有效避免纰漏。毕竟年轻人还是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不同于成年人的固定模式。
一般来说,德国人讲究顺序、隐私并严守时间。你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对客人的不敬,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所以,在与德国客人相处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者不宜直呼其名。
另外,你问到家里需不需要单独准备卫生间的问题,我想如果不便,则大可不必。但是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却是十分必要的。
饮食方面,我认为德国客人不远万里而来,其目的主要是想全方位地感受一下真正的中国生活,当然应包括体验中餐。我国有八大菜系,随便哪一样德国客人都会乐不思“薯”的。如果他实在吃不惯,洋快餐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另外,德国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点,午餐一点,晚餐七点。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午后咖啡,吃蛋糕。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而且,德国人喜欢肉食,
他定会对名扬海外的北京烤鸭赞不绝口。
至于聊天交谈方面,可以涉及到有关德国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谈篮球,垒球和美式橄榄球等。
通常,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所以交谈时不要询问人家的私事(如问女性的年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礼物,送礼很受德国人重视。当他们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建义准备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前年我家接待挪威客人时,我赠送的礼物是一对大红色中国结。我觉得你这次如果准备送出08奥运福娃,他将非常乐意接受。
怎么样,对这样的回答满意吗?希望我的经验之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谢谢你的提问。

❸ 德国的风俗习惯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守纪律 讲整洁*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守时间 喜清静*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❹ 德国人的习惯是什么啊

德国人的特点是勤奋、自信。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
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其的莫大侮辱。 德国人工作中讲求效率,注重纪律,一丝不苟。
在业余生活中社交活动繁多。有招待会,鸡尾酒会,冷餐会,舞会等。此外,德国人酷爱旅游,尤其是在冬夏两季。旅游归来后,喜欢聚集到朋友家中,设宴洗尘。
德国人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俗话说:各地有各地风俗,德国当然也不例外。过去德国人把“作客”分为礼节性访问,告别访问、致谢访问、回访、就职访问、留宿作客和未婚妻作客等等。后来有人还发现了先生作客和女士作客两种。首次接触性的作客,一刻钟或半小时已经够了。客人不带什么礼品,花束也不带,主人也不招待什么。作客的最佳时间是晚上6点到6点半,或者是中午将近12点钟。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访者。
在德国,用餐有很多规矩,像样的用餐总要先喝点开胃酒。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掌勺,德国人总爱来点苦味的开胃酒,所有客人认识后,大家先围在一起站着聊聊天,讲些无关紧要的和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美酒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 。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
德国全年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酥开天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德国统一日(10月3日);忏悔节(11月);圣诞节(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
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颁布日(5月23日)。 游客应注意,圣诞节,复活节前后两周勿访。

❺ 德国的习俗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面积35.69万平方公里,人口7860万。德语是公用语,英语只在旅馆行得通。

德国还是世界四大食品出口国之一,其中酒远销140多个国家。德国人喝酒也是世界有名的,他们有个规矩,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过来就认为是有损健康的。世界上喝酒最多的是欧洲人,而在欧洲人中又首推德国人。

德国人一般早晨起得比较早,早晨7点左右,大街上就已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食品。他们还比较注意购置家俱、布置家以及衣着的享受。他们平时还是较节约的,但在一年一度的旅行期间,则希望尽可能地享受一番。

德国商人的礼俗,宜穿着背心三件式西。往访北部,戴帽子更佳。当地可快印英、德文对照名。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不宜订约约会。营业时间,每周5天工作日,通常早晨9时至下午5时,中间有1小时午餐时间,一些商店星期六开业,银行周未都休息。8月份是多数工、企业的夏季休时间。

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同译员同往。商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令对方高兴,尽量以握手为礼,绝不多。握手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称呼对方多多合用“先生”、“女士”等关。如果对方身份高,须得他先伸手,在于之握手。对方多半为你穿、脱外套,不妨接受,再说声“谢谢”(Danke)。有机会,也替他或其他人穿脱外套。

德国商人不愿浪费时间,所以宜先熟悉问题,单刀直入。如果你就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通常宜带鲜花去,鲜花是送女主人的最好礼物,但必须要单数,5朵或7朵可。送就送鲜花。据德国花卉进口批发商分会统计,该国花卉市场每年内销总额达60亿马克,每人平均支出110马克。而全世界花卉年消费总值约300亿马克,德国占了20%多,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在五彩缤纷的万花丛中,德国人尤其喜欢矢车菊,视它为国花。白鹳是德国的国鸟。白鹳是候鸟,喜欢在屋顶或高大的树上筑巢。当地人把白鹳筑巢看成吉祥之兆。

应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千万别带葡萄酒去。因为此举足以显示你认为主人对选酒品味不够好。威士忌酒可以作礼物。餐后,喝完咖啡如果桌上根本没有烟灰,那就忍着,别吸。德国人甚至从国家意识出发,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

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腻,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不爱吃鱼,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早餐简单,喜欢咖啡、小面包、黄油和果酱,或少许灌肠和火腿。午、晚餐稍丰盛,一般家庭都有备有各种和盘子和碟子、杯子和刀叉。

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请对方会一个硬币给你。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爱欢迎。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但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此外,在德国,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的服饰,民族色彩并不明显。可是,有几个地区在服饰方面却很有特点。比如男的是小呢帽,帽上插一枝羽毛。在德国,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住得分散,上班、办事、买东西、看朋友,串亲戚都坐车,有高速公路近万公里。大学里的学生上课也要坐车。总之,自已没有小汽车,在德国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人们注意到,连60岁的老太太出门,也自己开小车。

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勿往访。慕尼黑及科隆嘉年华会也宜避免。

邮政局规定,可可粉和“对国家安宁有害”的文学作品一律禁邮。

❻ 德国有什么习俗

色彩纷呈的德国节日

色彩纷呈的德国节日 节日庆典的时候,德国人表现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和工作中的形象截然相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德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全国大约有5500多万人信奉两个教派中的一个, 其中约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其他的基督教团体。所以,宗教节日特别是基督教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还是最隆重的节日项目。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教的人正在减少,和新的文化项目的诞生,一些具有德国特色而且为德国带来了国际声誉的节日也是非常热闹和精彩的。比如说:狂欢节、啤酒节、文化节等。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 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形状的巧克力糖。亲友间要互赠彩蛋。在莱茵河中游和黑森东部的一些城镇,至今保留着“彩蛋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彩画,串成蛋链,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松树上,制成彩蛋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而阿尔卑斯山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赠送三个红鸡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使大地获得了新生。作为耶稣再生的象征,复活节的许多活动都与火相关。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

狂欢节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是德国农民的春节,农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他们抵御恶魔、驱逐严冬、迎接春天、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这一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前的40天是耶稣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的40个昼夜,天主教称为封斋节。在整个封斋节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封斋节到来之前尽情地欢宴、畅饮、狂歌漫舞、化装游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世界性大节日,就其内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单单是农民的节日或是宗教的节日,其间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 在德国,从每年11月11日11时起狂欢节就算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这"发狂的"三天里,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 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有几项活动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女人节”、化装大游行与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许多城市、村镇都要建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中高潮期的活动。首先,是推举“王子”和选出“公主”,因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要由他们来主持。当选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此,社会名流争相竞选,最终以经济实力定夺。 狂欢节结束前的星期四被称为“女人节”,它是狂欢节进入高潮期的标志。在“女人节”中,往往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这一喜剧即表演得惟妙惟肖,又大快人心,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这一天最让男人们提心吊胆的是怕女人们剪去自己的领带,剪来的领带被女士们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自我欣赏。 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这一天是整个狂欢节的顶点,被称为“疯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这一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化装大游行,二是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游行一开始,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游行盛况。身穿色彩斑斓服装的乐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大型彩车。其中金碧辉煌、艳丽夺目的王子、公主彩车尤为引人夺目。妖魔鬼怪、被打扮得荒诞不经的小丑、代表各阶层各历史时期人物的化装队伍紧随其后。彩车上满载的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像雨点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盛接飞来的节日礼物。狂欢节是糖果商最欢迎的节日。"疯狂星期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夜晚的狂欢舞会。人们身着奇装异服,脸戴夸张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头,尽情欢乐。在狂欢节歌曲的伴随之下,只见到处"群魔乱舞"、一片欢腾,一直持续到午夜。 在“疯狂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在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斋前美美地饱餐一顿,以此庆祝金秋季节的大丰收。由此不难总结出狂欢节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闹和化装。人们尽一切力量创造欢庆气氛,这一点在德国西部、南部尤为突出。 在德国,各地区的狂欢节也各具特色,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圣诞节 圣诞节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有关耶稣的确切生年已无从考证,12月25日这个日子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公元354年规定的。圣诞节是德国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同时它也是欧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盛大的节日。 德国人过圣诞节如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在节日前几周就开始准备了。市场上各种圣诞礼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德国许多城市的圣诞市场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圣诞市场不仅使人们可在此选购圣诞节所需的各种礼品,而且它还为现代化的城市及人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节日情调。(左图为杜塞尔多夫的圣诞夜市) 圣诞树是圣诞之夜的必需之物,在德国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备圣诞树。圣诞节摆设圣诞树是一个古老的圣诞习俗,早在古代,日尔曼人就有在隆冬时节用冷杉树的树枝树叶装饰住宅和牲口棚以驱冬迎春的习俗。不过关于圣诞树,宗教界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一个圣诞之夜从一个小城回家,为了让人们能领略山村美丽的夜景,他在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以此来代表星星。从这以后,每逢圣诞之夜,信徒们便学他的样子,在屋中布置一棵圣诞树,后来这一风俗由德国传遍欧美各国,圣诞树成为欧美基督教国家最具广泛性的圣诞节必需品。 如同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一样,鲤鱼和肥鹅是德国人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鲤鱼和肥鹅之所以成为圣诞节的佳肴,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德国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鲤鱼就生活在水中,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为鱼中之冠,一条雌鲤鱼可下几百万粒鱼子,为此人们在过节时,喜欢买一条雌鲤鱼,并由一家之主品尝第一口鲤鱼子,以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同时德国人还认为鲤鱼也是财富的象征,鳞片如金市,人们习惯在节前把鲤鱼鳞片装人钱包中,以此预示来年财源茂盛。 德国人把鹅看作是土地神对人类的恩赐,鹅有着很强的繁殖力,是家畜肥壮、粮食满仓的象征,同时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国人在做圣诞鹅时,习惯把苹果和葡萄干填入肥鹅肚中。德国人认为圆圆的苹果预示着丰收,葡萄干则表示上帝的宠爱。南德人习惯把青蒿叶和花填入鹅肚中,据说它对治疗胃痉挛病有显着效果。 在圣诞夜的子夜时分,教堂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子夜弥撒”,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隆重的弥撒,人们高唱圣歌,以庆祝那稣的降生和圣诞节的来临。 圣诞节从12月24日圣诞夜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德国所有公共场所都被布置得五光十色,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圣诞之夜是家庭团聚之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准备的,餐后全家人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在娱乐场所也有各种艺术表演。第二天,人们访亲问友,共叙友情。整个节日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慕尼黑啤酒节 说起德国的民间节日,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尼黑啤酒节了。 慕尼黑啤酒节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慕尼黑啤酒节的规模也越办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对啤酒节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慕尼黑,而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节日。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❼ 德国的风俗习惯

德国风俗习惯:德国的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电影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电影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德国风俗习惯:德国人出生的风俗习惯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德国风俗习惯:德国人的临终慰藉和葬礼安排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葬礼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整个葬礼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没有捶胸顿足、嚎陶痛哭的场面。除了小声的抽泣声,多数人都在沉思默祷,默默地为死者送行。 与人们肃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装相反,德目的墓地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墓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在和暖的季节,百花齐放,鲜花既代表了人们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每当想起死者,人们会到墓地去扫墓、献花,静静地呆上一会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❽ 德国人的生活习俗是什么

德国人的生活习俗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惯,德国虽然是个相对来说比较民主国家,可人们依旧有不少特别的习俗。作为外国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与他们更多的交流和接触。

德国是十分尊重女性的国家,男士如果是和一位女士初次见面,若不是女士主动伸出手,男士不要主动和女性握手。在她们看来,这是卤莽和不礼貌的。第一印象会大打折扣。

德国人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这和他们信奉基督教有着很大渊源。如果某个月的13日偏巧又是个星期五,那每个人都会过的小心翼翼,聊天办事时也会尽量避开这个数字,和他们接触时,尤为应该注意。

在国内,朋友生日临近时送份礼物并祝生日快乐,友人必定兴高采烈的感谢和笑纳。可这在德国可不行,而且会起到相反的结果,按照这里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关于迟到的问题无须多说,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讨厌迟到,尤其是德国人。

德国人喜欢聚会,尤其是家庭聚会。如果你组织了一次,你会发现除了迟到的之外,你同样不会看到任何朋友提前敲门。德国人的习惯是提前几分钟就把车停在楼下,在车子里等到时间正好再出来敲门。理由是:若是早去必然回打搅人家的正常准备工作。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德国的一些老房子有着巨大的烟囱,所以有一类专门清理烟囱的工人。德国人认为,路上遇到烟囱工人的话一整天都会顺利。若是有烟囱工人擦身而过,并且碰了自己一下,那一定会交好运气。这是因为德国人以前的房子的炉灶,烟道都很简陋,很容易引起火灾,而烟囱工人的工作就会避免这种灾难。这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吉兆。

探访朋友时不要搞“突然式袭击”,要事先打好招呼,定好时间,准时到达。若非主人许可,不要自行参观,不要随意翻动桌上的书本和物品。若是探病,除了显而易见的外伤或者感冒发烧之类的症状之外,不要询问病情。

尊重他人隐私是非常重要的。年龄,职业,婚姻情况,宗教信仰,政治面貌,个人收入等等等等都是属于个人隐私,不好随便打听。尤其是对女性。在这里,共事多年却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比比皆是。还有,若是看上别人买的一样东西,就算再喜欢,也不要询问价钱。

德国是个太注重个人隐私的国家,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半夜手机铃声太响被邻居报警,六个膀大腰圆的警察敲我的门,说明来意后,非常温和的询问我是否方便让他们进房间看看。离开的时候,其中一个客气的对我说:抱歉,打搅了,请把手机改成震动。

❾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什么

一、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二、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三、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四、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五、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六、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❿ 德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哪些

语言。德语是必须要掌握的,虽然德国人英语普及度很高,但是很多店员和大部分老人只会说德语,更何况,德国人会更加尊重能说德语的外国人。
饮食。禁止吃饭大声喧哗,嘴巴要闭着吃,不要狼吞虎咽(中国人会认为饭菜好吃的表现),绝对禁止打嗝,这是最知名的饮食差异,德国人会认为打嗝很恶心。一般的你吃饭慢是不会打嗝的。你是男生就最好训练自己的酒量,能更加容易交到朋友。女生就无所谓了。牛排和香肠是最常见的荤菜,色拉是最常见的素菜,薯仔是最常见的食物,粗面包、果酱和牛奶自然是很普遍的。德国是很典型的欧洲食物体系,中餐馆的价格和味道都很坑爹,总之去了一次再也不去第二次了。
派对。德国人几乎每周末都会搞一次派对,形式各种各样。酒吧看球,家庭花园烧烤,生日派对等,多参加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参加者都需要带自己的东西去分享,不能空手去。
购物(生活必须品)。生活主要必需品都在超市获得,很方便,小镇上也会有菜场,种类更多更便宜(但是离我宿舍远我就不去了),如果你是住别人家的话,一般烧饭人家会替你搞定的。那边的薯仔跟不要钱一样的。
购物(非生活必需品)德国货基本都是高质量的,雨伞鞋子等轻纺织物品几乎都是made in china,不过没有低劣产品,非常耐用。
交通。有公交车,有DB(Deutsch Bahn),德国火车很强大,全国通达,购票方便,跟上海地铁似的,公交车有月票,你还可以买二手自行车,质量没话说,买一手的也可以,我只想说土豪你好。
作息。德国是高纬度,夏天八九点才天黑,冬天四点就黑了,德国人所有空调都是暖气,没有冷空调,他们夏天不是特别热。勤洗澡,德国人很爱干净,几乎每天洗澡的。他们的房间也是打理很整齐。无论是不是住家,都需要把自己房间整理干净。
时间概念。正如在国内所接收到的讯息,德国人或者说外国人很喜欢准时,有约定不要太早抵达,如果怕不认路早到了,四周逛逛好了。
节日。除了国定假日外,每个州,每个古镇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节日,很有意思。

1、2、3、7是最主要的风俗习惯,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里的主人,德国人很好客也很礼貌,只是在泡吧和看球的时候激情了点..

阅读全文

与在德国有什么好的习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