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哪些行业存在垄断

德国哪些行业存在垄断

发布时间:2022-12-23 10:06:05

① 1967年德国“染料案”涉及到的是什么垄断行为

反垄断行为。1967年德国“染料案”涉及到的是反垄断行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立法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国家,并采取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分别立法、独立并存的立法模式。

② 什么行业属于垄断竞争什么行业属于寡头竞争要实际的例子

垄断竞争是主要市场形式的一种,在经济学中的概念为: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明显特征是市场中具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且消费者具有明显的偏好,商品与服务“非同质”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完全自由的;各生产者提供的众多商品是有差别,但并没有本质区别。 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在形式。

寡头竞争是竞争和垄断的混合物,也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市场上有许多卖主,他们生产和供应的产品不同。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公司(大卖主),它们所生产和销售的某种产品占这种产品的总产量和市场销售总量的绝大部分比重,它们之间的竞争就是寡头竞争。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有能力影响和控制市场价格。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各个寡头企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举例:

垄断竞争;比如家电业,虽然有海尔等几个大的,仍然有很多小的,大的企业作价格联盟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不出多长时间解体了,因为他毕竟不能控制价格.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基本上所有的行业都是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状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完全竞争市场要求你增加或减少产量,市场价格完全没有反变化映。


寡头竞争如电信/移动/联通.除了这几家,用户完全没有任何其它选择.他们之间有博弁,会引起不知结果的变化.他们之间有联盟,市场完全被控制。

(2)德国哪些行业存在垄断扩展阅读:



垄断竞争的积极影响

1、规模经济。由于垄断厂商的规模可以很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其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也可能使得垄断厂商具有更低的成本 。

2、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却会面临竞争。

3、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这一点可以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厂商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③ 德国制造业的秘密

在很多人心里,“德国制造”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但是,德国制造究竟是怎么实现的高品质,普通人不知道,业界关注得也不够。这么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是忙着学美国、学日本,真正学德国的企业很少,这是有问题的。中国制造想要实现持续地产业升级,往产业链的最高层攀爬,德国制造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我们必须把它研究透了。

事实上,不但我们要学习德国制造,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学习德国制造。为什么?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德国外的主要西方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制造业空心化,或者叫“去工业化”。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二战结束后的二三十年中,“美国制造”曾经横扫天下,但是后来,制造业被逐渐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美国的工业带渐渐凋敝,成为如今着名的“锈带”。

“锈带”的工人阶层从富足的中产阶级跌落到社会底层,生活看不到希望,陷入失业、酗酒、吸毒的泥潭,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奥巴马政府千方百计想要重振美国制造,但没能成功。于是,严重不满的民众把特朗普选上了台,特朗普的主要竞选口号之一,就是要夺回失去的制造业岗位。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迹象。

在欧洲,情况也差不多。过去30年里,法国的制造业就业比例缩水一半,英国更是缩水2/3,是所有大国中去工业化最严重的。可以说,英国脱欧和法国黄马甲运动,都和去工业化引发的社会矛盾密切相关。就在主要西方国家都落入“去工业化”陷阱的时候,德国却是一个异类。

在这一波全球化过程中,德国制造不但没有受到低成本国家的冲击,反而抓住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实力。比如在21世纪的头十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就猛增了700%。高额的贸易盈余,让德国经济在欧盟中一枝独秀,可以说是欧盟经济的压舱石。那么,德国制造究竟是怎么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的?高工资、高福利的德国工人,怎么就不怕被亚洲同行抢走饭碗呢?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给你详细讲述,德国制造背后的秘密。

第一,德国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

第二,“莱茵模式”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部分

先来说第一点,德国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

提起德国企业,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西门子、大众、奔驰这些跨国巨头。实际上,这类庞然大物只是德国企业中的特例。德国99.6%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员工不超过5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可以说,德国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而非跨国大公司。

进一步看,同样是中小企业,德国中小企业和美国中小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它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大做强。如果不能做大,那么它们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美国中小企业都很“短命”:要么做大,成长为大企业;要么死亡。

相比起来,德国中小企业长寿得不可思议。在德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世代相传的家族企业,有的传了几代人,有的甚至传了十几代人。比如德国最古老的缝纫用品公司,起源于1340年,至今已传到家族的第16代。全世界存活至今的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大多都在德国。而且,这些企业都是“真正”的家族企业。什么意思呢?

在美国,家族企业的定义是很宽泛的。如果一个家族拥有公司超过5%的股权,那么这个公司就算家族企业,而不管这个家族有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在德国,家族企业的定义要严格得多。一个家族不但要拥有企业的控股股权,而且至少要有一名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目前90%的德国企业都是这种严格定义的家族企业。

更让令人想不到的是,德国企业不但大多都是家族企业,而且是地理意义上的“乡镇企业”。也就是说,它们远离中心城市,分布在偏僻的小城镇,甚至是小山村里。企业世世代代待在这个地方,不但经营者是世袭的,有时连员工都是世袭的,上一代员工的子女长大后,继续在这家企业工作。

来总结一下前面说的几点:德国企业规模小,年龄大,家族经营,位置偏远。这样一群企业,无论怎么看都没有“冠军相”,然而,它们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 “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这个词,是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198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这样一拨企业:销售额不超过50亿欧元,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品牌位于世界前三名,或者是所在洲的领先生产商,所以是“冠军”;同时,这些企业又非常低调,公众基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所以是“隐形”的。西蒙在2014年写了一本书,叫《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这本书里说,他在全球找到了2734家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其中德国独占了将近一半,有1307家,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企业;而美国几乎是德国的零头,只有366家。

这些德国的隐形冠军有多牛呢?首先,它们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了垄断性的市场份额。随便举两个例子。有一家胶水公司,专门生产把芯片粘在智能卡片上的胶水,它占了全球75%的份额;还有一家专门生产鱼类加工设备的企业,占据了全球80%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这些隐形冠军根本不靠价格战来抢市场,而是坚持走高质高价路线。比如,同等重量的机床,德国制造的价格是中国制造的20倍。吴伯凡老师在他的一期节目里说,海尔曾经想要收购一家专门生产菜刀的德国公司,后来嫌太贵了没有买。这家公司值多少钱呢?30亿欧元!一家卖菜刀的公司竟然值30亿欧元,确实了不得。

这些隐形冠军的经营策略也很有意思。它们很少申请专利,宁愿把自己的技术作为商业机密来严格保守。而且,它们刻意保持自己的“隐身”状态,只和关键客户紧密联系,极少在媒体和公众面前曝光。一般以为,所有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隐形冠军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减小知名度当作一种商业策略。因为这样才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可以闷声发大财。

总结起来,德国制造企业的特点,是“小而美”。或者用吴伯凡老师的话来说,叫做“螺蛳壳里做道场”,在一个小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了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基本都在德国本地生产,对外大量出口。一方面创造了大量贸易盈余,一方面又给德国提供了大量高薪酬的制造业岗位。

那么,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小,意味着资源有限,那隐形冠军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在全球化浪潮下,这些隐形冠军为什么不把生产线搬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去呢?

在这儿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对制造企业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资产?是机器设备吗?是专利技术吗?都不是。是成熟的、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一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产业工人的核心竞争力。日本和德国早就洞察了这个秘密,所以,它们的制造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终身雇佣制。

我们通常以为,终身雇佣制只是企业不得不承担的责任,但其实,这同时也是制造企业维持自身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就说过:如果经济不景气时大幅裁员,那么等经济复苏时,你到哪里去找这样一批成熟的工人?“丰田模式”的开创者大野耐一说得更明白:丰田生产的不是汽车,而是“人”。丰田公司花很多年时间悉心培养它的产业工人,如果离了这批人,丰田就什么都不是。

德国制造企业也是高度依赖产业工人。吴伯凡老师讲过一个例子:德国有一家制造高级手表的老字号,叫做格拉苏蒂。二战后,这家企业被划到了东德,名字也改为东德人民手表厂。苏联人看中了这家企业,想把它搬到苏联,于是把它所有的机器设备全部打包运走。但是没过一年,机器设备又被原封不动地搬了回来。为什么?因为苏联找不到合格的工人来生产这种手表。

这是怎样的工人呢?他们绝非流水线上随时可以替代的“零件”,而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工匠”。比如,有的工人练就了非常敏感的手指,随便拿起一颗螺丝钉,就能感觉得出微米级的尺寸差异。要知道,一微米是一毫米的千分之一!在普通人看来,这绝对是一种“超能力”。如果没有这种高技能的工人,你就生产不出高精度的手表。

那么,这种高技能工人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德国特有的教育双轨制,也就是学徒教育和高校教育并存。你来猜一下:德国年轻人中,有多少人上过大学?目前中国高校毛入学率为48%,也就是说,中国年轻人里有将近一半上了大学。德国的比例肯定要比中国高吧?错了!德国年轻人中,只有不到30%选择进大学。其余2/3的德国年轻人,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接受学徒制教育,走高技术工人的道路。

具体来说,这些学徒每周在工厂实习3~4天,再花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学徒培训一般持续两年半到三年半,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分担。学徒毕业后,一般直接进入实习的工厂工作,就业率高达95%。很多德国工人在一家企业里一待就是50年,15岁当学徒进去,一直干到65岁退休。甚至有不少德国企业的CEO都没上过大学,他们都是通过学徒制教育,从一线工人一步步提拔起来的。

说到这儿你肯定就明白了。德国“隐形冠军”的核心优势,就是学徒制培养出来的高技能工人。德国制造企业之所以不转移生产线,是因为它没办法转移,转移了就生产不出相同的产品。所以,面对亚洲制造的有力竞争时,德国企业的选择不是通过转移生产线来降低成本,而是用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产品质量,来覆盖工人的高成本。

反观美国产业工人,他们从普通中学毕业后,并没有机会像德国工人那样接受高质量的职业培训。美国工人的工作技能和亚洲同行差不多,成本却要高出好几倍,当然就很难保住饭碗。从这儿就可以看出,如果美国想要制造业回流,光靠打击对手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踏踏实实进行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提升美国产业工人自身的全球竞争力。归根到底,一切还得靠实力说话。

好了,这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德国制造的主力,是家族经营的中小企业。它们中产生了全球最多的“隐形冠军”,而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学徒制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当然,对比德国制造与美国制造的不同表现,除了产业工人的因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德国的“莱茵模式”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有着本质性的不同。这也是接下来要讲述的第二个重点。

第二部分

“莱茵模式”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一个显着不同,就是它们对制造业的重要性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事实上,当美国制造业从1970年代末开始萎缩时,美国精英阶层的普遍反应是高兴。为什么呢?他们认为,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不行了,反而说明制造业的效率变高了。比如,原来生产一吨钢需要18人工时,现在只需要2人工时,生产效率是原来的9倍,当然就用不了这么多工人,制造业就业的萎缩就是不可避免的。你看,美国的农业部门不也经过了这个过程吗,就业人数大幅减少,而亩产量却不断提高。

而且,美国精英还认为,制造业本身并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当时计算机浪潮席卷美国,他们认为,工业时代就要一去不复返,即将进入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时代。未来,知识和创意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来源,美国人只需要专注于知识创新就好了,把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出去才是正道。所以他们积极推动美国的去工业化进程。

应该说,这种理念没有错,后来美国的创新经济确实极为成功。但美国精英们忽略了一点:失业的农民可以成为工人,工人的收入水平比农民更高,整体的社会福利是提升的。但是,失业的工人只能进入服务业,金融、医疗等高端服务业他们进不去,只能转向低端服务业,像收银员、服务员等等。这些岗位的收入根本无法和产业工人相比,甚至很多岗位只是零工模式,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缩水。这就是造成今天美国社会矛盾的深层原因。

与美国不同,德国向来是高度重视制造业,坚持走制造强国的道路。目前美国制造业占GDP份额仅为13%,而德国制造业占GDP份额高达21%。德国政府于2019年2月发布了《工业战略2030》,明确提出到2030年时,将制造业份额扩大到25%。为什么德国人对制造业如此执着?

当我们回顾整个工业革命的进程,可以发现,无论是纺纱机、蒸汽机还是爱迪生旗下的众多发明,这些重大技术进步,都不是从纯科学或者少数天才那里来的,而是来自于广大工人日复一日的实践操作和持续改进。所以,制造企业本身就是一所最好的“创新大学”,而产业工人就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对德国企业来说,创新与制造并不是什么无可避免的对立,而更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德国中小企业由于体量限制,在技术研发上的资金投入拼不过大企业和国际巨头。怎么办呢?由德国政府想办法来补齐这块短板。德国拥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它们就像是德国企业的“研发外挂”,专门进行新技术开发,然后把研发成果转让给企业来应用。

比如其中最有名的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这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拥有2.5万名科技人员,光在德国就有69个研究分部,年度研发预算超过20亿欧元,每年研发出几千种技术应用成果。最关键的是,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机构,它2/3的研发经费来自于德国政府。

除了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还有同样知名的马普学会。马普学会同样是由德国政府资助,拥有几十名诺贝尔奖得主,专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德国政府通过大手笔投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领域推进创新,补齐了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研发短板,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除了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同,“莱茵模式”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差异,还体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上。美国公司是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美国的CEO本质上只对股东负责,他的薪酬和公司股价密切相关。为什么美国公司的CEO普遍比较高调,特别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因为他往往通过几句话就能马上提振股价。对于股价的过度关注,导致美国CEO特别看重公司的短期利润率,而不舍得在长期项目上投入。比如,与其费时费力地培训本国产业工人,帮助他们逐渐提升劳动技能,不如直接把生产线搬到低成本地区,能马上提升利润率。

而德国企业不同。前面说了,德国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它们大部分都拒绝上市。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对企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企业的经营不受资本市场的干扰,才可以着眼于长期战略。德国盛产“隐形冠军”,也盛产“隐形CEO”。有一本管理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里面就提到,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并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商界领袖,而是低调谦逊、踏实耕耘的幕后英雄。德国企业的CEO大多都是如此,就算是德国大公司,通常公众也不熟悉它们CEO的名字。德国企业CEO的任期也很长,平均任职时间是他们美国同行的4倍。

那么,如果企业不上市,缺钱了怎么办?找银行借。这也是莱茵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所要求的利润是很低的,年利率不超过10%;而直接融资要求的利润率高得多,如果是风险投资,更是要求几十上百倍的回报率。相比起来,间接融资更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

德国银行主要分成三类:私人银行、储贷银行和合作银行。其中,储贷银行和合作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中小企业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2/3。这些银行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利润率不高,但很稳定,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几乎不受影响。银行和企业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形成了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银行对企业的情况非常了解,还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比如,德意志银行的一位CEO,就曾同时担任23家公司的监事会成员。

除了银行参与企业决策,员工也会参与企业决策,这就是莱茵模式下的“劳资共治原则”。根据德国的《劳资联合委员会组成法》,每个企业都要成立职工委员会,职工委员会不仅享有对企业情况的知情权和咨询权,而且有权参与到企业的营业决策过程中,让工人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观点和诉求。

劳资共治原则意味着,企业不再是完全属于股东,而在一定程度上由股东和企业员工共同所有,双方共同行使权利。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指出,在资本市场上,德国企业的股价要明显低于美国企业,就是因为德国企业的股东权利实际上是打了折扣的。在劳资共治模式下,德国企业当然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转移生产线。

当然,德国企业也并不反对全球化,实际上德国是最积极布局全球化的欧洲国家。只不过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企业把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线转移走,而把技术含量最高的核心零部件生产留在国内。同时,在转移生产线的过程中,要保证本土员工利益不受损,还要让员工分享到企业红利。

你可能会有疑问:如果员工话语权太大,那他们会不会狮子大开口,不断要求涨工资,最后把企业搞垮了?其实,劳资共治恰恰是把股东和员工从对立关系,变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员工对企业有了话语权,他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高。比如当生产紧张时,德国工人能够以企业利益为重,自发组织起来加班。德国中小企业员工年流动率不超过3%,平均每个员工的在职时间长达33年;而美国企业员工年流动率高达30%,平均每个员工在职时间不到4年。

总结起来,莱茵模式的企业治理,是企业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利益相关方包括银行、员工、社区、产业上下游等等。莱茵模式又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它与纯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同的是,在进行自由竞争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持久性,还强调了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但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社会账,实现双重盈余。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二个重点,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相比,“莱茵模式”极为重视制造业,由政府出资来帮助企业搞研发;企业治理不是股东利益至上,而是强调劳资共治。

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以来,德国制造迅速崛起,但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互联网和创新经济发展得最迅猛的1990年代,德国经济明显落后了,还一度被贴上“欧洲病夫”的标签。当时的德国精英阶层怀疑,“莱茵模式”还能否走得通,是否要全盘学习“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幸好,德国坚持了自己的道路,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对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复苏夯实了基础。2008年金融危机后,德国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强劲反弹,很快成为欧洲各国的领头羊

④ 有钱不花 德国经济陷“完美风暴”

世界第四、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正遭遇着经济分析师们所说的“完美风暴”。

“完美风暴(the perfect storm)”是金融市场常用词,人们会将一些潜在经济危机与1991年美国天气系统未能及时预报的那场大风暴相比,那场风暴曾在美国东北部引发了一场特大暴雨。

据《彭博商业周刊》10月8日报道,德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波动起伏高度敏感,经过10年几乎不间断的扩张后,德国经济濒临衰退。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德国经济便不断萎缩,这种局势在2019年并未扭转。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德国GDP环比下降0.1%。这是继2018年三季度衰退0.1%、四季度零增长之后,德国经济又一次出现萎缩。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和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9月11日发布的报告均显示,德国经济第三季度极大可能将再度萎缩。

如此,德国进入技术性衰退似乎已经“板上钉钉”。

制造业受挫严重

德国经济的颓势中,制造业表现尤为惨淡。德国9月马基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同时也已连续9个月低于荣枯线。

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英国国际咨询机构IHS马基特公司对800多家公司进行的月度调查结果显示,德国9月PMI出人意料地下跌2.1 41.4,低于路透社采访的经济学家此前曾预期的指数44.0。该指数只有高于50时才意味着经济扩张。

内部经济而言,目前作为德国制造业心脏的 汽车 业危机四伏。因为柴油排放作弊,德国 汽车 工业被全世界批评,随后又引出了五大 汽车 企业涉嫌垄断的丑闻。这个一直被认为主导世界工业趋势的国家,在路径选择上也一直摇摆不定,应对纯电动车的挑战显得乏力,被特斯拉代表的美国甩在了身后。再加上来自硅谷的 科技 公司对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的领导地位,德国传统 汽车 业受到极大的冲击。

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戴姆勒奔驰公司近日宣布,今年第二季度亏损16亿欧元,而去年同期该公司盈利为26亿欧元,此消息震动 汽车 制造业。此外,受贸易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影响,作为全球最大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车展,在今年迎来了创展以来“最冷”的一届。

从外部看,出口导向的德国制造业受到极大的外部国际不稳定经济局势的影响。在英国无协议脱欧风险增加、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政府宣布自10月18日起对数十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新关税,给德国的出口业务带来了更大的不稳定因素。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埃里克 施伟茨表示,2019年上半年,德国出口零增长,与2018年同期(增长4%)相比下滑明显,贸易顺差减少130亿欧元。

德国着名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每月公布的“商业景气指数”被认为是德国经济的“晴雨表”。2019年以来,该指数一直低于乐观和悲观的分界线100,且逐月下降,7月已降至95.7。另外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经济情绪指数”也降到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前景趋恶,民众悲观情绪较高。

面对内外交困,德国五家领先的研究机构大幅下调经济增长预测,他们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0.5%,2020年增长1.1%。相比之下,他们4月份对这两项指标的预测分别为0.8%和1.8%。

“黑零”政策争议

总理默克尔承认德国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认为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扭转。

对于如何提振经济,各方呼吁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政府放弃一直以来秉持避免大规模财政支出的原则—俗称“黑零”的以收支平衡为目标的财政政策。

2014年,时任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 朔伊布勒完成了德国当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经济奇迹”的1969年之后,德国财政再现收支平衡,俗称“黑零”。 自2014年以来,得益于其异常长的增长周期,创纪录的高就业率以及强劲的税收收入,默克尔政府一直保持在不增加新债务的情况下保障公共支出。

然而,近来,面对经济下行危险,各界针对德国政府“有钱不花”的批评与日俱增。当前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至近-0.65%,政府借债成本显着下降。8月,德国工业协会(BDI)开始呼吁联邦政府“尽快放弃”严苛的财政政策。该协会总经理约阿希姆 朗格认为,德国曾经有条件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德国经济在过去的十年表现强劲,就业率很高,公共财政 健康 ”,但如今,此政策在景气不振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审视。德国现在必须制定新的财政政策。

BDI工业联盟常务董事阿希姆 朗称,“明年仍坚持‘黑零’预算政策的决定绝对不能成为一项教条,”他补充说,“‘旧观念’在面对当前经济挑战时,起不到任何作用。”

虽然国内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欧洲央行都希望德国当局政府打开“钱包”,平衡贸易顺差、增加公共支出,防范经济陷入衰退,然而目前德国当局似乎并没有准备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经济部长彼得 阿尔特迈尔表示,德国还没有遭遇真正意义上的严重经济衰退,目前还不存在经济危机,因此没有必要放弃避免增加新债的“黑零”预算政策(联邦预算达到完全平衡的状态)。“我坚持我的立场,现在讨论‘黑零’,是在错误的时间争论错误的主题,”阿尔特迈尔说。

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的中右翼政党也誓言坚持平衡预算、不增加新债的政策,尽管国内外要求政府借贷和投资的压力不断增大。

德国对于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的“执念”有深远的 历史 渊源。两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德国都颁布过禁止大量举债的法律条款,强调原则上债务额不得多于“长期和普遍促进增长的投资额”。2008年欧美多国爆发债务危机之后,在基本法中,德国再次规定了对于联邦和联邦州的债务限制。

10月2日,德国财长肖尔茨表示,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将有能力应对经济危机。他补充表示,预计经济下滑不会像2008年、2009年那样严重,政府会通过减税和对 社会 保障体系做贡献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本文源自时代周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⑤ 哪些企业是寡头垄断市场

美国的微软公司的办公操作系统,德国的西式门子公司生产的地铁,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的子弹头列车。能与他们竞争做这些产品的公司只有三四家左右基本上都被他们垄断竞了。 像俄罗斯的天然气公司、美国的波音公司、欧洲的空客公司、中国的中石油公司、他们都有国家的背景都属于寡头企业。个人或者公司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⑥ 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垄断组织形成

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一方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力高度发展所造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以及因采用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传统工业部门,如炼钢工业等,都要求大量的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因而其企业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垄断组织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发展的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竞争的结果。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
主观原因:
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

⑦ 一个关于德国的问题

德国于1871年统一,

以农业为依托的发展

工业化以前的德意志以农业为主,且处于分裂状态——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确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坏的阻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便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社会中所有要求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投资率在1850年前后估计只有5%,在1850-1860年间则增长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则为12.5%。

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逐渐形成后,从19世纪中期起,产生了一批大公司,它们是德国现代工业的标志,尽管德国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极快,其形成过程与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却没有什么不同。最初都是从纺织部门开始,因为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毛织业也慢慢采取了现代的模式,但其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转轨影响不大,主要是棉织业和丝织业在机械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业尽管落后,但也坚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现的大公司所取代。

德国的工业化大跃进是随着1840-50年代铁路网的修建和鲁尔地区发现巨大矿藏而开始的。铁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与机械工业。德国的煤矿从1820年的1.3百万吨增至1850年的5.1百万吨,到1913年的190百万吨,加上87万吨的褐煤,几乎占了整个欧洲大陆煤产量的三分之二,生铁在1826年超过了10万吨,1867年超过一百万吨,而到1913年超过了13百万吨。钢产量从1870年的126000万吨增为1913年的17.6百万吨。生产组织的规模很大,很现代并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时至少有24个鲁尔的煤矿的年产量超过了500000吨,1902年,德国平均每个钢铁工厂的产量为75000吨

铁路是德国比法国发展得更快的一个部门,而且这种发展是在全德统一之前就开始的。所以德国铁路的特点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国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规划和基础。

德国的这种特点反倒成为它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为它的铁路完全是以经济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政府规划建设,私人也进行投资,两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国的铁路建设的速度。德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经历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发展,这种铁路发展对德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德国的工业革命……看来是随着铁路作为主导部门的不平衡发展。” 铁路投资作为国民净投资的比例在1851-4年为11.9%,1855-9年为19.7%,而在1875-9年达到了25.9%的高峰。起初,对钢铁和机械的巨大需要超过了德国的生产能力,不得不从英国和比利时进口,但随着德国铁路交通网的形成,德国的钢铁和机械生产能力也随之发展,这种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860年起,德国作为钢轨进口国的局面开始改变,从1860-5年,德国每年有23000吨钢可用于出口,1866-71年,更增为150000吨。

通过银行的贷款,德国的铁路建设从未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德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担保银行的投资收益不致受到侵犯,并使得那些获利较低的铁路得以修建。由于政府的参与,至1914年时,德国政府已控制了整个铁路网。

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重工业以采矿业为龙头,而采矿业的起步则是以洛林地区丰富的矿藏开始的。虽然在采矿业德国并未赶上它的老对手英国,但却与以美国相等的速度发展着,所以在欧洲来说仍然是很快的。德国的煤产量从1871-1875年间的年平均3450万吨上升为1913年的19150万吨。在同一时期,褐煤的产量从970万吨上升为8750万吨,铁矿石的产量上升为2870万吨。 采矿业的发展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生铁的产量在1871年估计为160万吨,在1910年已达到1480万吨。1900年,当英国的生铁产量达到910万吨后,超过了德国的850万吨时,德国在钢铁产量方面则以740万吨超过了英国的600万吨的产量,191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为1310万吨,而钢产量则为1300万吨,与欧洲的其他国家远远地拉开了距离。

德国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业发展的优势,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最早起步的工业国家。其具体的一些指标为:1,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铁路系统,其铁路长度从1870年的18887公里增至1912年的60521公里;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贸易舰队,其蒸汽动力的船只从1871年的81994万吨增至1913年的4380348万吨,3,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机械制造工业,使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输出国之一,而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中所占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1912年,克鲁伯公司在埃森就雇佣了68300工人。在同一时期,德国的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雇佣的人口看,这两个行业的工人总数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使其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们在工业中所占的比例。

事实上,早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德国的一些重要企业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1816年,德国最早的铸钢厂之一的克鲁伯工厂因为负债而停产,1818年其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克鲁伯使它恢复生产后,在1826年被迫将工厂转交给他的儿子,但情况仍然没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德意志的经济开始起步,1834年,由于铁路的修建,克鲁伯接受第一批铸钢车轮的订货,于是,工厂的转机出现并开始了真正的发展。1831年,其工厂的工人才11人,1849年已经增加到683人,至19世纪中叶已经超过了1700人。而这时克鲁伯已经不但供应车轮,而且还生产火炮,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供应外国的。

电气工业的发展是与威纳尔·冯·西门子和埃米尔·拉特瑙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西门子是一个灵巧的发明家,他在1867年设计并制造了发电机并将其用于电气化铁路上。在与西门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国爱迪生电气公司,后来逐渐脱离了西门子而成为独立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这两个公司推动了德国电气工业的发展,并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化学工业的起步不同于电气工业,这是因为德国早已形成了化学实验的传统。不过,化学工业的决定性发展是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内完成的,很多化学工业后来合并为德意志中央染料公司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个染料公司在德国的化学工业中一直处于十分领先的地位,德国的染料、化学制药以及其他的化工产品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上德国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实力,使德国的化工产品享有了国际性的声誉。

正是由于这些大公司的规模性发展,使德国的工业能够后来居上,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国。

如果不充分考虑到银行的作用,那么任何对德国工业化的思考都是不完整的。可以这样认为,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德国的银行业形成的独特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与英国、美国和法国相比,德国的银行系统为德国的工业化提供了最有力和最成功的刺激。在德意志,银行的含义与英国是不同的,在这里,银行是一个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与投资信托的联合体,而这个联合体只有在中央银行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战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只将其较少部分的资金投入政府的债券,另一部分则投资于商业票据,这些票据得到了德意志银行的承认,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流动储蓄。不过,德国银行的资金大多是直接投资于工商企业和用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或资金的筹集都要通过某一银行来进行,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财团。银行或财团控制股票或债券以固定的价格发行,并将其尽量出售给公众。其结果是银行通过自己的职权保留了对工业化商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潜在所有权,这就使其具有了直接干预工商业运行和管理的能力。

为处理商务或为商人提供短期贷款和交易上的服务,德国从1835年开始逐渐出现了比较集中的银行与金融系统,但其在19世纪中期以前还是比较原始的,私人银行为数不多,且缺乏规模较大的银行。改变这种局面的决定性的第一步是1846年普鲁士政府将柏林的皇家银行转变为普鲁士银行,并赋予它发行纸币的权力,这成为德国银行朝着现代方向发展的标志。当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它便转变为中央银行,其任务是维持新建立的金本位制。与英格兰银行不同的是,它拥有很多分行,并随时准备在遇到麻烦时支援其他银行,作为回报,其他银行也必须接收更加先进的管理系统。

不过德国银行的最大特点是其资金的来源,由于官方的刻意关照,德国银行家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而不是储户的存款,所以他们愿意进行较为中长期的工业投资,并自己承担风险。这样,他们也就比英法的银行家更有兴趣直接参与工业公司的管理工作。

这样的金融服务对整个迅速扩张中的工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钢铁、煤矿、电气、机械和重化学工业等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德国银行的这个特点,保证了德国工业化较高的增长率,而银行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扩张,并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结果银行业忽视的那些行业如纺织等,其发展的速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银行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集中的趋势,1913年 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被4家大银行所控制。但大银行投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更加有利的作用,如在住房等的建设方面就是如此。此外,各种历史文献证明德国银行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贡献不仅在于它为重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风险资金,而且在于银行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为了确保在市场的风险中渡过难关,各家银行都必须拥有一大笔资金。但德国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用于了投资,所以它们的存款大部分也来源于它们投资的企业。由于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了工业,在185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私人银行,而这些银行也由于德国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这一特点,德国银行一开始就与英美银行不同,它不是作为商业信贷的借贷机构而建立,而是作为对工业提供资金的投资机构而发展起来的。按德国学者的看法,德国银行在1848年以后对工业的投资显示了一种革命的精神,这些私人银行家 在当时是资本市场万能的主人。德国第一家现代银行集团在1848年建立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这种革命性的工业投资思想十分明显地受到了普鲁东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为了工人的利益组织工业银行,而其特点在法国的信贷银行中还可以发现。

由于这种特点,德国在1849年就出现第一家矿业股份公司,由银行与工业界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工业。在这种活动中,银行并不总是提供一切贷款,很多资金也是由一些个人提供的,但银行把所有这些关系联结到一起,使其在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持久的影响力。随着德国工业的全面发展,银行几乎在每一个新的领域都参与了开发与发展的活动,并在每一项工业的发展前景中成为一个主要的因素。银行的这种权力不仅来自它所持有的这些企业的股票,而且来自于自己顾客的支持。银行凭着其公认的权力和作为保险人的影响力,积极地参与了工业的决策,并委派自己的职员加入公司的董事会。而大量的工业业务由银行职员承担,工业企业也通过银行董事拥有了自己的商业顾客。

像克鲁伯公司和斯森公司这样的大型重工业企业,最初原本是完全独立的,但逐渐地也与银行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一些主要的银行也相互竞争着与这一类的大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趋势发展到后来,每一家大银行都至少与一个以上的大型重工业集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而银行与企业的这种联合的趋势加快了银行和企业在各自的领域的集中的趋势,使得德国的垄断财团的规模迅速地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国。银行的合并加速了工业的集中,由于银行的逐步集中,越来越多的银行集中投资于几个有限的产业,或是几个行业,但它们在生产技术上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趋势很自然地有助于垄断集团的形成,其结果是,银行运用其影响力加速了德国的工业组织的规模化和卡特尔的形成。

德国同时迅速成为了一个企业和商业机构联合与合并的中心国家。尽管许多小的公司仍然存在并积极地发展着自己的业务,但由于德国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加上政府的支持,为新的大公司和卡特尔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1870年时,超大型公司如克鲁伯等已经控制着德国金属、矿产、以及军火和造船等行业。这些行业巨大的资本需求鼓励了德国的投资银行与这些大公司结合以保证自己的利润。一些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如化工与电气行业,很快就被两到三家企业所控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得到了投资银行的支持。这些大公司如西门子等,不仅在国内发展了若干小的分公司,而且在国外也发展起若干分支,成为国际性的垄断公司,由于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飞速发展的前景,使得这些垄断集团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市场的需求,甚至能够不顾市场力量的左右而自行地设定某类产品的价格。 实际上,钢铁、煤炭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的工业资源和产品,在德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被一些着名的卡特尔所控制,其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垄断公司所决定的。这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梯队中生产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得英国古典式的纯粹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了历史的陈迹。

卡特尔是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垄断组织,与英美不同的是,在德国的这些垄断性组织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支持。在某些行业,卡特尔甚至成为生存的必须方式。1905年,大约有385家卡特尔,而到1907年,它们已经控制着全国50%的钢,74%的煤和70%的纸张市场。 到20世纪以后的时间里,德国内部的卡特尔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卡特尔的数目从1923-24年间的1500个增加到1930年的2100个;法本公司在1926年以后控制了化学工业;到1926-27年时联合钢铁厂已经重新集合了四家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并且在1929年德意志银行和贴现会社合并以后,德国的三家银行控制了几乎全部银行系统。1933年德国政府更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各公司参加各自所属部门的卡特尔,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的组织彻底系统化了。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或许认为竞争对于提高效率是有益的,但德国的卡特尔式的工业化证明,这种民族国家式的集约化竞争手段是其在国际竞争和经济增长方面最成功的组织方式,因为它能够同时考虑到横向和纵向的合理化措施。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德国有一个干预性很强的政府和一个主动积极的官僚体系,很多文献都强调德国政府在其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普鲁士政府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所起的积极作用

⑧ 比芯片更重要的产业,被4大外资垄断,工业机器人之局如何破

随着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不断加剧,美国对华为的打击力度并没有放开,这一事件也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到,我们中国芯片领域与西方的差距。

但是在芯片领域之外,我们还有挺多尖端 科技 产业是被卡着脖子的,而其中就有一项比芯片更重要的产业,我国更是被四大外资垄断了将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的垄断地位更是独霸一方,单独一家就占领了14%的市场份额,它就是---- 工业机器人 !

随着 科技 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成为了工厂用来代替人力劳动的首选目标,大量工厂开始使用智能、便捷的工业机器人。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这类机器人的需求量更是庞大,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并不行,所以只能大量进口国外的产品。

虽然近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相比于世界,我国技术仍然较为落后。

工业机器人依旧被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瑞典ABB、德国库卡“四大家族”所垄断。

并且许多国外企业将大量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厂设在了中国,更是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使中国劣势不断加大,甚至让一些中国企业丧失了抵抗力。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德国库卡集团监事会一致通过了接受收购的建议,中国家电企业 美成功在2016年6月28日收购了库卡。

这次收购的成功,使得中国工业机器人加速发展。不过此次收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此前美的就曾两次收购股份,成为了库卡第二大股东,而美的想再一次扩大股份,成为库卡第一大股东时,却遭到了欧洲等国的阻碍,最后美的不得不做出妥协,才得以谈判成功。

一个库卡的收购并不足以撼动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在四大家族中,最有实力的应当是日本发那科,发那科成立于1956年,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并占有中国14.54%的市场份额。

发那科还在上海成立系统工厂,近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并且在2020年,发那科继续在华扩建工厂,投资约15.6亿人民币,占地约34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投产。

在这,上海发那科成为仅次于日本总部的全球第二大机器人生产基地!

工业机器人产业最核心的零部件为: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而中国恰恰在这三个关键的核心领域处于劣势。

其中伺服系统是指依据外部所发出的指令而运动的一个系统。主要是由:电机、驱动器、指令系统所构成。

我国伺服系统起步较晚,所以伺服系统基本被国外大的品牌所垄断。我国的伺服系统现阶段还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并且产品不够精细、不稳定等,仍然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中国这类型企业研发较晚,所以控制器与减速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基本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外所垄断,并且以高价出口中国,这就给中国造成了的压力和壁垒,但这同样给了中国在高 科技 领域加大力度研发的决心。

正是因为日本的垄断地位,让日本媒体发出狂言:他们宣称如果没有日本机床,中国根本造不出航母,但这却被啪啪打脸,中国用武重CKX5680七轴五联动车铣机床实力辟谣


我国在前苏联的援助下从1958年开始着手研究数控机床,同时日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数控机床。

在1996年,西方国家集体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作为成员国的美国和日本,加大对华的制裁力度,限制对华出口高端技术和设备,使得中国航天、计算机、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受到了冲击,成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数控机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数控机床在工业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一直在这个领域对华进行严加管控和封锁,因为航母、船舶螺旋桨的制造都离不开它,并且市场大头的份额都被日本和德国两家公司占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武重CKX5680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

这项技术是由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华中 科技 大学、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共同联合完成。

该项目从2005年开始正式启动,2007年完成,共投资1000万元,历时三年,终于让中国的机床终于开始 “扬眉吐气”。

武重ckx5608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最大加工直径为8m、高度为2m、工作台承重为100吨。其精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已经可以精确到0.02毫米,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工业制造的速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使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但这时,就有人对这款机床提出了质疑,于是由国家 科技 部牵头,组织王田苗教授、盛伯浩研究员等9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验收,而验收结果显示,该机床在主机、数控系统、编程技术等方面达到了预期。

并且其制造出的螺旋桨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产品。为我国航母、船舶的螺旋桨的制造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也让我国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 科技 实力,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管控,摆脱了依赖进口的束缚。

这个项目的成功使中国在数控机床领域的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国内的外企的市场份额比重在逐年下降,这也表明了,人们开始认可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牌,为我国的 科技 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敌人的炮火越猛烈时,我们越是不能放弃与退缩,只有这样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得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诚如毛主席曾经所说: “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当年一穷二白的中国都敢于和美国叫板,更何况是现如今的中国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新时代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去闯去拼搏,无论是奋起直追的工业机器人,还是突破封锁的数控机床,都离不开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

新中国的今天虽已取得无数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追寻梦想的脚步还从未停下。只要心中最初的梦想不曾改变,我相信中国定会重新立于世界之巅!

⑨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概念:垄断组织,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有多种形式,如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的垄断组织;康采恩是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资本集团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不论垄断组织采取何种形式,它们都是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和企业群。因此,垄断组织既是一种旨在攫取高额利润的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又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资本与生产迅速地集中了。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早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就已开始出现个别的垄断组织。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于是垄断组织较多地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在各国的表现: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1.美国: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这同美国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很高有密切联系。美国的许多企业是在采用当时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创业之初规模就很大。它们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很快挤垮了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把生产集中到自己手中。这样,同一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垄断销售市场和加强竞争能力,又进一步采取合并的形式组成“托拉斯”,确立了它们的垄断地位。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美国出现的第一个托拉斯是1879年成立的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它在建立之初就掌握了全国石油的90%,是美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美国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美国的各重要工业部门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
2.德国: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仅次于美国。由于德国农村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它作为较晚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扩大国外市场方面又面临激烈的竞争,因而解决销售市场问题十分紧迫。德国虽然也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大企业,但还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条件,使得在产品销售上进行垄断联合的“卡特尔”成为德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1857年德国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增加到6个。187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卡特尔迅速增加,1879年已有14个,1890年猛增到210个。在19世纪末的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期间,垄断组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05年卡特尔已发展到385个,垄断组织遍及采煤、冶金、电气、化学、食品等工业部门。再20世纪初,卡特尔开始向高级形式——拥有统一销售组织的辛迪加发展。与此同时,在一些主要生产部门还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巨大托拉斯和康采恩。因此,20世纪初垄断组织已成为德国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1907年,拥有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总数占工人总数的39.4%,占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特别是重工业和运输业中,许多往往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支配。1910年,莱茵—威斯特法利亚煤业辛迪加的煤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控制,航运业则集中于汉堡—美利坚公司和北德意志航运公司手中。
3.英国: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占优势的纺织业等旧工业部门的生产集中程度较低,以及拥有庞大的殖民地为资产阶级带来高额利润等因素的影响,垄断化的进程比较缓慢,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也比美、德两国要低。就垄断组织的形式而言,由于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销售方面较少实行联合的辛迪加和卡特尔。它的垄断组织一般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由若干家大企业合并改组为大股份公司,并进行一系列兼并活动后形成的生产上的联合。垄断组织在各工业部门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新兴工业中发展较快,垄断程度也较高,并开始出现跨部门的垄断联合企业;在轻工业方面,特别是在棉纺和棉织这两个部门中甚至尚未形成垄断组织。而在生产比较集中的棉线和染整业中也出现了垄断组织;为了抵制美国烟草公司的倾销,英国的制烟大企业也于1900年合并成帝国烟草公司。
4.法国:法国向垄断阶段过渡时,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法国中小企业比重很大,工业生产集中程度比较低,因而在垄断组织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上比不上美国和德国。同时,它也没有形成某种比较突出的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在法国都有所发展。法国的垄断组织首先发生在重工业部门,特别是冶金工业以及与冶金工业密切有关的部门。
5.俄国:俄国资本主义起步虽晚,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开始进入垄断阶段。在俄国,辛迪加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重要工业企业一般都分别掌握在不同国别的外国资本家手中,它们在生产上难以联合组成托拉斯;而政府的大批订货和保护关税政策,又使资本家争夺订货和国内市场的斗争异常激烈。于是它们便组成辛迪加加以调节彼此间的矛盾。早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就出现了一批垄断联合组织。但垄断组织的广泛发展是在1900至1903年的危机以后。
6.日本:日本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欧美先进国家落后得多,但它的近代工业一开始就操纵在得到政府特殊保护与扶持的少数特权资本手中。这类特权资本原来就广泛从事商业、金融、运输、工业生产等各个部门的活动,以后它们又在对外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中膨胀起来,很快便转化为垄断资本。它们大多采取康采恩的形式,其主要代表是三井、三菱等财阀。
在工业生产集中并形成垄断的同时,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也达到很高的程度。随着银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它们控制了全社会工商业的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与工业资本相融合,形成所谓“金融资本”。在比较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金融资本形成的过程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些国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一些资本家缺乏创办这类企业的资金,于是银行的贷款成为它们所需要的重要来源,这就促使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结合。如美国的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不仅统治者美国的整个银行业,还是拥有成百家工业企业的巨头。
影响: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会带来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作为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它的出现却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它们在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使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导致了价格、利润的普遍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的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因此,为了摆脱危机,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
3.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通过企业合并而极大地扩大规模之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可以产生如下一些优越性:企业合并后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这就有可能使用那些位置最有利的工厂和最有效率的机器设备来进行生产;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实行更有效的分工,在不同的工厂里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同时它也能使副产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当一个托拉斯拥有生产同一产品的许多工厂时,就可以通过对各家工厂进行仔细的比较,发现既节约又效率高的生产方法;通过许多企业的合并,可以取消重复的高薪职位,以减少行政费用,并获得最有才干的技术专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如果托拉斯进一步实行纵向联合,不仅控制生产,而且控制原料资源和加工以及产品的销售,就可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垄断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竞争仍然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没有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放慢,反而使它加快了。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很高的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率分别为4.8%和4.2%。相对缓慢的英法两国也分别为1.4%和3.3%。
垄断组织虽然有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一面,但是它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1.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加强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
2.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
3.垄断组织的形成,必然伴随者食利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的贷款),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收入,因而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4.垄断组织推动了殖民扩张。它不仅继续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5.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阅读全文

与德国哪些行业存在垄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4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9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