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何打不过苏联
二战时德国那么强大,为何打不过苏联呢?
翻开二战的历史就能够看出,苏德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德国号称世界头等军事强国,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德国不仅是军事强国,更是工业强国,虽然当时的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事实上,德国早就为苏德战争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用势在必得来形容,为此,他们早就策划了巴巴罗萨行动,据了解,这个行动计划最初是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的,1940年8月底就制定完成了,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德国还将自己的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也牵涉其中。
除此之外,由于苏联的大部分领土靠近北极区域,每年冬季的气温极其严寒,而德国军队当时根本无法应对这种极端严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德军的进攻步伐为苏联方面争取到了时间,这样一来,等到苏军手中的武器装备和兵员得到了极大补充之后,就开始对德军展开了全面的反击,而由于德国的战略纵深较小,很快,苏军就攻打到了德国的首都柏林,并最终战胜了德国。
② 二战德国入侵苏联的主要路线以及战争过程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空军率先对苏联西部空军基地实施轰炸,然后德国陆军攻下波罗的海三国,接着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包围苏军43个师,拿下白俄罗斯,再攻克基辅,发动基辅合围战消灭苏军60万,然后占领莫斯科门户斯模棱斯克,并开始进攻莫斯科,快要胜利时掉头攻打列宁格勒,苏军拼死抵抗,德军久攻不下,想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油田,但仍遭失败。这以后苏军开始与德军进入相持阶段并逐步反攻,发动哈尔科夫战役(失败)。德军意图反击,希特勒盲目提早发动堡垒行动(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大胜德军,从此苏军开始全面反攻
③ 二战初期,德军已经消灭了几百万苏军,苏联是怎么翻盘的
二战初期,德国“巴巴罗萨”军事行动的猛烈攻势,的确让苏联措手不及。三个星期内,德军东线战场推进到离莫斯科300公里的地方,消灭超过1000架苏联飞机。歼灭和俘虏苏军超过80万,这个数字到了1941年底的时候,超过了300万。
苏联在战前的准备不足,使得战争初期,经济、工业、人口和军队,一时间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换做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都缴械投降了。但是德国面对的是,“钢铁侠”斯大林领导下的红色苏联。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对于苏联并没有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战争形势,也的确是这样演变的——在苏军稳住阵脚以后,1941年底到1942年初,德军就在莫斯科战役中碰了大钉子,并且不得不后撤100多公里,并且改变进攻方向。
1942年夏季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经过惨烈的争夺,苏联不但成功打赢了这场战役,还歼灭了德军精锐的第六军团。从此,苏德战争,苏联从防守开始反击,德军败局基本注定。毫无疑问,德国一开始就选错了对手。
④ 二战中德国怎样才能打赢苏联
当时的德国准备并不充分,怎么打都是输。如果真的要问怎么才能打赢苏联的话,我个人认为,德国要重视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德国应该夺取土耳其(至少要建立支持纳粹的政权)然后南方集团军夺取巴库油田。同时在41年时期应该选在四五月份进攻,这样有半年的时间天气不是那么恶劣的。希特勒并没有重视天气的问题!中央和北方集团军以及仆从国应该分别夺取明斯克和基辅,并且打几次大的歼灭战。然后中央集团军应该往回打和南方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会合。切断苏联的战略补给线,同时积极招募在乌克兰的仆从军。北方集团军应在莫斯科附近进行大纵深防御以抵御苏联的反击。德军应当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山脉等作为战略后方。之后德军应集中力量攻下莫斯科,继而和芬兰联手攻下列宁格勒,这时日本看苏联支撑不住应该会进攻西伯利亚。这是战略层面。在战术方面德军在战争初期应该集中相当力量的机动化部队和装甲部队运用钳形攻势分割包围歼灭敌军,并积极的将战术胜利发展至战役胜利,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获取战略资源为目的,以充分发挥闪电战为手段迅速摧毁敌人抵抗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对苏战争必须在42年冬天来临前结束。也就是在一年半之内夺取苏联重要的大城市。否则拉锯战对于德国来说就是失败!
以上只是个人依据历史做的一个沙盘模拟。即使德军真如以上方案进攻苏联,也很难击败苏联。胜率渺茫到德军甚至无法承受一个战役的失利
⑤ 二战时期的德国与苏联的地空大决战是如何开始的
德军南方集团军对普洛赫洛夫卡发动了总攻击。如果德军能顺利占领该城,那么德军进攻库尔斯克的取胜把握便会大增。
德国担任主攻的是豪瑟将军指挥的第2SS军团,辖有近700辆坦克(其中约100辆是虎式坦克)。33(纳粹武装近卫队)是希特勒的私人军队,也是希特勒种族优越神话下的产物。加入33的士兵不仅要有纯正的雅利安血统,也要求具备强健的体格。纳粹在宣传上总是将33塑造成钢铁般的劲旅,但实际上33缺乏有经验的各级干部,战斗的伤亡率颇高,并不见得比国防军的精锐部队高明多少。不过SS的人员及装备补充都有优先权,编制也比国防军的部队大。因而,33仍称得上是德军引以为傲的精锐部队。
在33军团左侧是身经百战的第48装甲军,右侧还有肯夫军团的300辆坦克支援。自清晨发动攻击开始,德军就陆续遭到苏军数个机械化部队的攻击,到了大约上午9点,两军的主力终于在普洛赫洛夫卡城的南郊遭遇。
作为苏军先锋的第5近卫坦克军团首先冲进了德军的队伍中。德军坦克炮虽然能在1500至1800米的距离开火,但此刻它们面对苏军坦克的全速出击只能望洋兴叹,于是两军很快纠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虎式坦克强力的火炮以及苏军的拉—5H型坦克,都无法讨到什么便宜,它们那巨大的炮塔不易旋转反而成了致命伤。不多久,草原上到处都是坦克的残骸。浓密的硝烟弥漫着战场,坦克行进和射击扬起的沙土更阻碍了两军的视野,双方的士兵也混杂在其中互相厮杀。
在近距离对攻中,无数的惨烈战斗不断地在上演,炮声、枪声、爆炸声和哀嚎声处处可闻。坦克乘员侥幸从燃烧的坦克里爬出后,往往被迫拿起步枪像步兵一样地作战,有时双方的坦克兵甚至用匕首肉搏。
就在南线坦克部队激战正酣之时,北线也展开了正面对攻。不过唱主角的却不是坦克而是空军。担任北线防御的苏联空军第16集团军,从开战第一天起就同德军展开了激战。空战中,苏联飞行员表现出的机智勇敢令德军吃惊不小,加上飞机本身性能良好,于是一架架德军飞机拖着浓烟撞向地面,往往还误中自己的坦克。战斗中,苏军研制的聚能炸弹大显神威,强击航空兵第291师使用这种武器,一口气便干掉了德军坦克30辆,以致德军坦克参谋长梅伦将军悲叹道:“许多坦克成了苏联空军的牺牲品,俄国飞行员表现得特别勇敢。”
在空军的有效支援下,苏军地面部队顽强地顶住了各路强攻的德军。到7月5日夜,德军仅在奥利霍瓦特卡方向楔入苏军防御区6~8公里。
然而,防御战役的第二天表明,苏联空军为压制和消灭大量目标分散了自己的兵力。歼击机的作战也暴露出一些缺点:他们迷恋于同敌战斗机作战,有时竟把敌轰炸机置之于不顾;有些歼击机巡逻队只在已方上空值班待命,没有按高度作梯次配置,这样就只能通过不间断的空中巡逻来掩护地面部队,造成了兵力的大量消耗。
7月6日,苏军航空兵克服了前一天作战中存在的缺点。他们注意监视空中情况,必要时还用机场值班分队来加强歼击机巡逻队。为了更加主动地打击德机,他们甚至还大胆地把巡逻警戒线推至敌占区空域。
德军航空兵遇到顽强的抵抗,其攻势严重受挫。而苏军航空兵却不断加强突击,这一天出动架次比7月5日多了一倍。在战斗机的92次空战中,共消灭德机113架。轰炸、强击航空兵也于6日展开了强大的反突击,给楔入防线之敌造成重大杀伤。
从7月7日开始,苏军牢牢地掌握了战区北部的空中主动权,大部分德军轰炸机还未开到战场即遭到了拦截,并且损失惨重。
至10日,德军在奥寥尔-库尔斯克方向上的进攻能力已经枯竭,不得不转入了防御。首先,北线作战中,苏空军第16集团军出动飞机7600架次,远程航空兵出动800架次,共消灭德军飞机517架,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粉碎德军进攻。陆军部队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很高评价,第13集团军总指挥在报告中写道:“请向空军全体人员转达我们地面部队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从空中给我们的积极支援。我们都怀着爱戴的心情赞扬自己的战友从空中实施的成功突击。”
在南线,担任防御的苏军航空兵打得更加顽强。当德军从别耳哥罗德向库尔斯克城以南的奥博扬发起主攻后,沃罗涅日方面军几乎将其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奥博扬一线。从5日开始,双方又展开了歼击机大战,参战飞机之多、空战频率之高、战况之惨烈,均达到惊人的程度。在宽20公里、长69公里地区上空,同时有双方的2000多架飞机在纵横交织,几乎遮蔽了天空。一次参战的飞机常常多达100~150架。7月5日双方编队空战达99次。至10日止,仅空军第2集团军的歼击机就进行了205次空战,击落德军飞机330架,自己只损失153架。
强击航空兵和轰炸航空兵主力,用于打击猖狂北进的德军坦克集团。头两天,强击机和轰炸机都以6~8机编队活动,收效并不很大。后来为了提高突击效率,减少飞机的损失,便改以30~40机编队实施集中突击。因为大编队强击机和轰炸机的防御能力更强,歼击机也更容易掩护。如此铺天盖地的空中火力,给德军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德国空军历来以作战迅速勇猛而一度让盟军伤透脑筋,此次在库尔斯克的表现当然也不同凡响。他们对苏军地面部队的空袭曾一度十分凶猛。7月8日清晨,德军第一个反坦克大队——第9强击联队第4大队在巡逻中发现别耳哥罗德以北有苏军—个坦克旅,正向德军的侧翼运动,立即集中了全大队的56架Hs-L29B2强击机展开超低空迎头痛击,30毫米穿甲弹雨点般飞向坦克集群,短短几分钟内便有6辆坦克起火燃烧。苏军被迫停止了攻势后撤。
面对苏军优势兵力的顽强抵抗,7月10日,损失惨重的德军被迫中止了对奥博扬的进攻,德军第一阶段南北对进计划就这样被无情粉碎了。但是,希特勒不肯罢休,他进行了重新部署,把进攻重点放到南线,将坦克师、机械化师和航空兵的主力调到了奥博扬东南的普罗霍罗夫卡地域,打算从东南方向迂回包抄库尔斯克。沃罗涅日方面军针锋相对,及时调整了自己的部署,决心以攻对攻,彻底粉碎进攻之敌。
至7月23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部队完全恢复了7月5日前所处的位置。在别耳哥罗德-库尔斯克方向防御战役期间,苏军航空兵共出动飞机1926架次,击落德机899架。至此,希特勒攻占库尔斯克的“卫城作战”计划彻底破产。
苏军士兵在坦克掩护下冲向敌阵。
⑥ 二战中,德军分几路进攻苏联
德军分三路进攻,北翼由北方集团军群自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以东地域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企图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集团,占领那里的港口和海军基地,攻取列宁格勒,与芬军会师。在波罗的海沿岸组织防御的是苏军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改编为西北方面军),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共44万人。德军顺利突破苏军防御,至6月22日黄昏,第4装甲集群的先遣部队已前出到杜比萨河一线。截至7月10日,苏军丧失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俄罗斯联邦的部分领土。德军向前推进400~450公里,进逼苏联的西北重镇列宁格勒。
德军在中路的进攻由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负责,其任务是由东普鲁士的苏瓦乌基地域和波兰的华沙地域向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明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围歼苏军西方面军主力,尔后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发展进攻。
⑦ 德军二战进攻苏联路线
德军的地面进攻分三路进行。“北”集团军群,由莱布元帅指挥。辖第16、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群,共29个师。在第1航空大队1070架飞机的支援下,自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以东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以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沿海港口,使苏联舰队失去基地,并阻止苏军从波罗的海沿岸向东撤退,最终攻取列宁格勒,与芬军会师。在波罗的海沿岸组织防御的是苏军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内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共25个师又1个旅,掩护着从帕兰加至立陶宛南部边境的300公里的正面。
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苏联采取了哪些战略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以“闪击”战略,首先以航空兵猛烈轰炸苏联的重要城市。铁路交通、通讯枢纽和海空军基地等重要战略目标。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兵团进行猛烈突击,向苏联防御纵深迅速发展进攻。其北方方面军集群沿波罗的海沿岸攻取列宁格勒,中央方面军集群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攻取莫斯科,南方方面军集群攻取基辅、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德国企图在1个半月到2个月之内打败苏联。
⑨ 一战之后,二战之前,德国怎么进攻苏联
说了这么多没怎么看懂
不过当时为了应和英法绥靖政策苏联人秘密与德国接触,相信你也知道斯大林的野心不亚于希特勒,甚至要吞并德国,在纳粹进攻波兰的同时他也没闲着也在进攻他国,具体国家你可以去找,甚至当时在巴巴罗萨行动苏联人开始之前,苏联人还与德国人讨论如何合作的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时苏联人看到纳粹进攻波兰是有所预料的,甚至已经与苏联人讨论过并达成了某些协议,而英法并不知道,认为苏联人会有所反应,故英法会没有所反应
而苏联人忘记了德国人为了什么,他们要石油,土地,而这些苏联都有,(北非也是一样)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且进攻苏联还可以与当时日本关东军大会师,并且当时德国科技大于苏联科技这不免是一个不错的主义。
希望你能满意。(别忘了有分的话多加几分,手都酸了)
⑩ 二战时,为什么德军要侵略苏联
最重要的因素是石油。
德国的石油资源一向很紧张,因此大力发展了合成石油工业,巴巴罗萨之前德国燃料来源一半是自产(主要是合成),另一半是进口。进口的主要来源是罗马尼亚,其次是苏联。
因此,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德国的石油战略很自然就是确保罗马尼亚在自己控制之下,以及跟苏联搞好关系弄多一点石油回来。
然而,1940年6月苏联入侵罗马尼亚,吞并了比萨拉比亚。这一行动对希特勒的冲击非常大,苏联威胁到自己的石油!之后的一连串外交交锋,希特勒意识到斯大林已将罗马尼亚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或者直接一点,将罗马尼亚纳为傀儡国直至最终吞并,像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芬兰那样。
因此,希特勒决心进攻苏联,如果达成,则除了可以保证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外,还可以夺取苏联丰富的石油资源。例证是法国战役之后德国是准备缩减陆军规模的,显然跟一年后的巴巴罗沙矛盾,原因就在于比萨拉比亚。
1942年蓝色计划也反映了这一倾向,重点是石油资源丰富的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只是侧翼的一个支撑点。但进攻方向的北侧打的越来越不顺,导致对高加索方向的放松。
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有误解,源于:一、对苏联吞并比萨拉比亚一无所知;二、过高估计苏联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