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为什么要结盟
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征服世界的野心,日本目标是中国、亚洲大陆以及太平洋的控制权;德国的目标是统治欧洲以及整个世界…就因为两国都有征服他国野心所以结盟到一起。同时希特勒觉得一旦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日本军队北上苏联可以牵制苏联在东方的部队,进而减轻德军攻占莫斯科的难度~
2. 二战期间日本与德国有什么战略性的合作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宣告结束。在战争硝烟逐渐散去的六十年中,同为战争发动者的日本和德国在许多方面走过相似的道路,但在反思战争罪责问题上,两国政府却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不同。
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利用各种机会对纳粹德国的罪行进行真诚忏悔和谢罪。1970年12月,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惊人一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更为可贵的是,德国政府对二战的反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认罪、忏悔和道歉上,它在战争赔偿、战争纪念和历史教育等实际问题上也显示了极大的诚意:几十年来认真履行赔偿义务,向受害国及受害者个人支付了巨额赔偿;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严禁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并对新纳粹分子进行严厉追究;近十几年来,每年都在集中营旧址、主要战场、博物馆、西方盟军和苏军墓地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以警示世人;在教育方面,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行为的内容,教师必须对有关纳粹专制特别是集中营和大屠杀的历史进行充分讲解。
日本方面,尽管也有不少二战老兵对当年的罪行进行深深的忏悔,但日本政府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日本教育部门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不愿承认也不愿反思当年侵略东亚各国的史实;日本法院一再判决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的东亚各国受害者败诉;日本首相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并为远东国际法庭判处死刑的七个甲级战犯树立“七士之碑”。
日本和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也都承受过战败国家的经济和精神上的痛苦,但为什么在反思战争方面却表现出如此鲜明的态度对比呢?
首先,战后对两国法西斯的清算程度不同。战后初期,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实行分区占领。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四大国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召开纽伦堡审判,对纳粹战犯进行严惩;大规模清洗纳粹分子,取缔纳粹领导机构和秘密警察、党卫队等特务机构;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强制德国偿付巨额战争赔款。1949年,又将其分裂成两个国家。四大国的武装占领,领土面积的减少,巨额的赔款负担,国家的长期分裂,迫使德国不得不反思发动战争的沉重代价。而日本则是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有条件投降的。控制日本的美国虽然主持了对法西斯分子的审判和制裁,但并不彻底,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天皇根本没被起诉,许多重要战犯因“罪证不足”被释放。在战争赔偿方面,美国拟订的赔款数额与受害国所遭受的损失和所要求的数额相差甚远。后来,出于反共的战略考虑,美国更加放松了对日本的惩处。天皇制政体被保留,大批战犯免于惩罚,只偿付象征性的战争赔款,这种处理使日本无法感受到德国所承受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战争痛苦。
其次,战后两国政权建立的基础不同。德国战败后,纳粹元兇希特勒自杀身亡,纳粹德国的政府机构和武装力量全部解散。无论是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政府,都与纳粹势力没有直接联系,许多政府首脑甚至就是纳粹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在对待战争责任等问题上,能够比较超脱、客观地进行反省。而在日本,作为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象征的天皇没有被推翻,政权长期控制在被释放的战犯和军国主义分子手中,让这样的政府来反省战争罪责,无异于缘木求鱼。
再次,两国所处的地缘环境不同。在欧洲,受德国侵略的周边国家如英、法、苏、波、比等在战后经济发展很快,且占据世界舆论要津,从实力和声势上对德国形成了巨大威慑。德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改善与周围国家的关系,要想实现这种和解,就要求它必须和以前的纳粹势力一刀两断,对以前的战争罪行进行彻底谢罪,树立崭新的国家形象。与此同时,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民族紧盯德国政治动态,组织专门机构长期从事对纳粹罪行的调查取证和起诉活动,不断将纳粹残杀犹太人的罪行公布于众。德国政府面对来自强势邻邦的监督和舆论压力,也需要深刻反省战争。而在远东地区,受到日本侵略的大都是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本身国内问题纷杂,经济实力不强,故对日本的监督和威慑相对较弱。同时,出于各种原因,各受害国之间没有精诚团结,共同谴责日本的战争罪行,而是分别对日本采取了宽大为怀的政策。这种宽容不但没使日本心存感激,反而助长了其傲慢自大的意识。
最后,两国的宗教和文化不同。从宗教方面来说,德国人多信奉基督教,内心中存在较深的 “罪感意识”,故能够真诚地忏悔自己的罪行。而日本人大都信奉神道教,缺乏基督教的“罪过文化”,也没有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故在反思历史方面较为迟钝。从文化渊源方面来说,尽管德国具有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传统,一度助长和滋生了法西斯主义,但从根本上说,德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与欧洲文化相一致的自由、理性和科学精神。这些精神有助于德国克服法西斯主义,认识到前人犯下的严重错误。而日本人大都崇尚武士道精神,崇尚绝对忠诚、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对强者恭顺,对弱者强硬,不服输,不认罪。“他们宁愿用一百个错误来遮盖一个错误,而不愿诚心诚意地承认和改正这个错误。”这种宗教和文化的倾向,将日本不认罪、不忏悔的态度推向了极端。
事实上,对二战德军的讨论要正面得多,鲜有对二战日军的纯军事讨论,我认为原因有
1、最重要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是,德国已经从法理上彻底认罪,德国已经获得了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原谅;反观日本,发动战争的天皇得以善终,至今日本仍然对二战的罪行不承认。
2、30年代的德国已经是工业化的强国,相比之下,处于亚洲的日本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德国的对手,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来看,无一不是工业国家,因此欧洲战场更多地具有了机械化、工业化的特征。知道今日,整个世界尚且仍然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阶段,二战欧洲战场的机械化战争经验至今仍然有借鉴价值。而亚洲战场,战争更多地表现为步兵战斗、游击战、丛林战等形式,而且日本的对手,无论中国还是美英在亚洲的驻军都比较弱小,因此战争形式几乎表现为一面倒的格局。这种一方占有绝对优势的战争,相比欧洲那种势均力敌的战争,可借鉴的较少
3、二战日军是狂热的、种族主义的皇家私人军队,日军从上到下,都必须为种种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罪行负责,而不仅仅是少数高级军官。即使没有高级军官的教唆,从日军的本质来看,南京大屠杀仍然会发生,就像当年的旅顺大屠杀一样。这是日本对中国的仇视本质决定的。反观德军,除了盖世太保这样的特务机构,当年的德军是纯粹的职业军人,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这就决定了德军的战斗是纯粹的战斗,而不是像日军那样的种族屠杀。至于集中营,那是特务机构的所为,和国防军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事实上,很多的资料都披露了,大量的德军将领都是极端反感种族屠杀的。要知道,德军的大多数将领,都是深受普鲁士传统影响,从小在军校成长起来的。他们就是纯粹的职业军人。也因为这样,德军更多地被对手所尊重,无论巴顿对隆美尔的惺惺相惜还是苏军对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的推崇,都表明,真正的军人搏杀在战场,而不是对弱者的屠杀。
因此,今天,无论是欧美还是国内,还在谈论二战德军的种种,谈论一些经典战役、战斗,那是军人对军人的尊重。但是日军,就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3. 二战日本和德国为什么会结盟
这个问题是有一些历史的巧合的。
首先我们一般的印象就是德意日都是法西斯政权,都有战争诉求,又都是国际弃儿,所以结盟。但其实在同盟发生之前本来的面目并非如此。
最初的希特勒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是希望恢复一战前德国的势力和威望,他并没有勇气去直接对抗英法。所以,希特勒最初的计划是同英国与中国结盟,然后共同对日开战,收回一战时日本夺取的原属于德国的利益和殖民地,然后登陆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希特勒对此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出口中国武器,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原计划帮助中国训练60个陆军师,然后秘密调遣12个德国陆军师登陆中国一同作战,之后再借助英国海军登陆日本本土,占领日本后由中英德共同分区占领十年。当一切开始准备的时候希特勒把计划递交给了英国首相鲍德温,但是鲍德温热衷绥靖政策,拒绝了希特勒的计划。于是这个计划破产了,德国只能另寻其他途径。英法显然是不可能拉拢的,那么亚洲范围内,中国和日本德国就只能选择一个。而相对中国,日本显然要强大得多,又是法西斯政权,又同样孤立于国联之外,最终德国选择了和日本结盟,于是和中国的蜜月期就结束了。
在英法看希特勒是极端的反共产主义者,所以英法希望祸水东引,让苏德开战进而从中渔利,所以绥靖。但是希特勒最初发动战争的原因其实是洗刷德国一战的耻辱,恢复德国的强大并且实现他个人的报负。所以德国的仇敌中就注定有了英法俄日等等,日本已然结盟,苏联在苏芬战争之前在希特勒看来非常强大,并且俄国一战和德国的仇没有和英法大。所以希特勒选择了拉拢苏联,斯大林在长期的权衡之后最终也同意的了加入轴心国。但是时德国在欧洲已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罗马尼亚等国的加入和苏芬战争中苏联糟糕的表现让希特勒有了更大的野心,即称霸世界,所以希特勒最终拒绝了苏联加入轴心国的计划。于是有了后来的苏德战争。
所以说呢,二战从历史结果看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正义战争,但那是从结果出发看得。如果你回正向看当时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太多巧合和变数。如果当时英国的首相不是绥靖路线的鲍德温,而是一个类似丘吉尔一样的铁腕人物,那么中德就会结盟,日本就会被肢解,一切都就是另一番样子;如果斯大林没有那么犹豫而果断加入轴心国,一切又会是另一番样子;如果英法不是坚持绥靖政策而是在闪击波兰中就全面参战,一切还会是另一番样子。很好玩是不是?
最后总结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德国和日本结盟是因为对日战争计划因英国首相鲍德温的拒绝而破产,在德国不得不重新寻找盟友的条件下结合中国的实力对比和德日的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等等因素而决定的。德日结盟对德国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次级的选择,而并不是我们最初感觉的鱼找鱼,虾找虾,法西斯找法西斯。
4.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相隔万里结盟,究竟为了什么
这两个国家能够在相隔万里的情况下达成同盟协议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和德国都是非常有野心的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想称霸世界,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这是他们达成同盟的基础之一。还有就是日本受到了德国思想的影响,所以最后才和德国走到了一起。
德国首先就想到了日本,当时日本的思想和德国的法西斯思想形成了统一,于是日本和德国就达成了盟友协定。最初日本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英国和美国,当时的日本也不愿意得罪英国和美国。但是在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之后,日本就和德国签订了军事同盟协定。
5. 为了对付中国,日本防长竭力邀请德国,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大国之间的斗争从来都不能简单地画上句号,只要能赢,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就从来不会有亏本,一向精于算计的日本近日开始大放厥词,怂恿德国积极介入到亚太事务中。
为此,安倍晋三可以对特朗普谄媚,也可以对美国高官卑躬屈膝,但这些姿态都是为了自己本国的利益,为了夺回一切,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看,日本想要拉帮结派一起抗衡中国和美国,不仅是为了洗刷掉自己身上的中国标签,同时也想要为自己摆脱美国做出准备。
6. 二战时日本与德国谈判时双方分别提出了哪些要求
日本内阁于1940年9月上旬多次召开首相、外相、陆相和海相四相会议,确定同德国谈判的要领:(1)日本与德意两国对建设世界新秩序具有共同立场,对建立和治理各自的“生存圈”应相互给予支持;(2)日德意三国加强经济合作,日本向德意提供“大东亚”的农林、水产、矿产品等,德意应向日本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和飞机、机械、化学制品等;(3)日德意三国从东西两面牵制苏联,因势利导,使之符合三国共同利益,并设法使其势力范围向较少直接影响三国利益的地区如印度方向发展;(4)如果“中国事变”大致处理完毕,或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而不再容许犹豫,那么,日本可以对英美使用武力。9月7日,德国政府全权代表施塔默抵达东京,两天后开始与松冈会谈,提出了德国对结盟的几点要求:日本应牵制美国在东亚的行动,阻止其投入欧洲战争,并协助德国获取战略物资;德国则向日本提供武器和军事物资,并承认日本在东亚的政治领导权。经两天会谈,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共识:日德意三国希望美国不参加欧洲战争和“日华纠纷”;德国不要求日本介入其对英战争;只有日德意三国坚决采取一致的态度,才能抑制美国的行动;三国条约下一步也要使苏联参加,德国就日苏合作进行斡旋;德国为避免日美在东亚的冲突而努力。9月11日,双方对条约草案取得一致意见。9月19日,日本御前会议认可了会谈结果。
7. 二战前,德国和日本结盟,其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我们知道二战是以德意日等轴心国为主发动的全球规模的战争。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德国是欧洲国家,而日本是亚洲国家,相隔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他们会彼此对上眼呢?
要知道,在二战中日本和德国根本就没有战略配合,本来德国还想和日本东西围剿苏联,谁知道日本陷入中国的泥潭不能自拔后,不仅横扫了东南亚,甚至失心疯的偷袭了珍珠港。
虽然两国不怎么联系,各自打自己的,甚至还互相给对方找过不少麻烦,不过当时日本可以说是德国非常合适的一个盟友了。
8. 历史上日本和德国为什么串通一气
二战时,日本和德国一唱一和并肩作战,可谓是生死与共一条船上的亲密盟友。在一战时,德国和日本还是冤家,曾打的热火朝天分个你死我活。那时日本还曾夺取德国占领的我国青岛及他国太平洋上诸多岛屿,一并还抓获德国大量俘虏。一战是敌手,二战是盟友,日本为何做出如此大的改变?
二战时期,世界格局已经有了雏形,有着挑战苏美英想法的,还要打破旧时的社会体系的只有德国和意大利,德国和意大利相比有着雄厚的军事实力,自然是成为日本盟友的不二之选。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也因此受到了世界的孤立,日本急切需要德国这种能帮他打破这种困境的盟友。在后续德国和日本的合作中,德国不久就在欧洲展开世界大战,差点一口气拿下苏英法,日本在欧洲战况的刺激下,开始向美国珍珠港展开袭击,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 当年日本为什么和德国联盟
这个好像牵起了历史问题,得慢慢说,日本原是英美阵营,,清朝晚期,1900年,俄国占领东北,肆意横行,大清无力应对,经过协商,美英两国出资日本,清廷邀请日本出兵,日本固然有一战的必要,因为东北被俄国占领,严重威胁到了朝鲜(当时是日本的)的安全,另外一个是日本的自尊心强,不允许欧洲人践踏亚洲土地,于是打出口号,亚洲是亚洲人的,,日本耗尽国力,1904出兵东北,1905年以损失10万士兵的巨大伤亡击败沙俄,,并归还百分99的东北给予清政府,记住归还东北与清廷,做到仁至义尽(事实上也是没办法的,除了此时日本国国力耗尽,虚弱的随时可以被捏死,更主要的是美英不允许这么做),于是清廷允许铁路权给日本,包括铁路沿线的矿产森林资源,并允许日本驻军保护铁路安全,这就是关东军的前身,事实上这个条约已经是当时对清廷最优秀利益的条约了,人家不可能给你白打,人家要的是资源,那些铁路沿线的资源对于大东北只是九牛一毛,但却换来了清廷的整个东北主权,并不能说是不平等条约,毕竟日军损失10万士兵啊,日本国民为此挨饿了好几年,,没几年,到了1912年,清廷和平让位民国,国民党就一个二愣子,强硬态度,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并成功收回西方国家的租界,但是到了东北遇到了日本这个钉子户,日本以巨大的伤亡换取清廷合法的条约,,这不没几年,老本都没收回来,现在你让我说走就走肯定一百个不愿意啊,关东军要是撤回去了,回去于国于民就算切腹也没法交代啊,没办法之下,于是关东军发动占领东北的计划。总的来说国民党真的不适合执政,要是真的有那么一点智慧,对日本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一边拖延,一边发展自我军事,而后许与日本足够的伤亡补贴,日本或许会交出铁路权,和平退出东北,因为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加入德国纳粹,日本是英美阵营,是英国的小弟,当时的日本要的是矿产资源,国民党一味过快要求日本交出东北铁路权,毫无谈判的余地,对日本而言无异于不讲道理的强盗,但是英美是不允许日本独占东北的,,于是这个时候日本开始脱离英美阵营,着手开始发动东北占领计划,1938年跟德国纳粹结盟,并开始全面侵华。
10. 二战时期,为何日本会选择和德国结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已有近百年了,但是留给人们的惨痛回忆和给大家的教训是所有人都不能忘怀的。大家都知道的是,二战有三个主要侵略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德国主要战场是欧洲,日本的主要战场是亚洲。从两国的主要战场上来看两国并没有多大的交集。但是为何在二战时期,日本会选择和德国结盟?两个国家的主要是给自己拉外国援助防止在国际上孤立无援。
所以在日本和德国结盟之后,日本安心的占领东北无后顾之忧,果断的发动七七事变,开启全面侵华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