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沥青的铺设
最好不要在冬季铺设,因为沥青是在厂区用工程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的,在铺设的时候对沥青的温度是有要求的,不允许温度降的太低,温度高的时候在铺设完成后用机械压实的效果更好。
运输条件好的话一般最多使用2天就能铺设完成
⑵ 排水沥青路面的欧洲情况
在欧洲,排水性沥青路面除了被用于提高路面安全性的目的外,另一个主要用途是减少人口和道路稠密地区的交通噪音。法国公路部门还指出,排水性沥青面层有助于减弱夜晚行驶时车灯的眩光。西欧许多国家都铺筑了排水性沥青路面。比利时使用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有二十多年历史,在1979年时高速公路铺筑的排水路面就有32700m2。法国约有10%的公路使用排水性沥青路面,至目前总计已铺设240000m2;但自1990年起,法国的排水性沥青路面铺筑有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路面空隙易造成堵塞,同时冬季除雪剂的消耗增加很大。英、德等国为研究排水性沥青路面对降低噪音及耐久性的功效,进行各种组成材料的铺设,其空隙率超过20%。荷兰、丹麦针对孔隙阻塞问题,研究了双层式排水性沥青路面。上层采用最大粒径4mm或8mm,下层采用最大粒径11mm或16mm,总铺筑厚度达70mm。两层材料压实后的空隙率均超过20%。欧洲透水性路面的空隙率起初为15%,后来为防止孔隙逐渐堵塞及养护管理的方便,设计空隙率逐渐提高到20%或大于20%。欧洲的排水性路面面层较厚,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0~20mm,其中以12.5mm最多,集料的要求比美国开级配沥青抗滑磨耗层(OGFC)更严格。西欧各国对沥青材料的选择达成的基本共识是使用改性沥青,沥青主要考虑以下要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氧化性能。各国近年来使用的结合料见表1.1-1。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不采用与密级配配合比设计相同的方法,特别是马歇尔法与开裂试验,而且认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较高,有关高温稳定性的室内试验如车辙试验也不太相关。工程上主要依靠击实试验决定空隙率,同时开发了肯塔堡飞散试验,这是欧洲常用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欧洲各国排水性沥青路面使用的沥青结合料 国别 使用结合料类型 比利时 掺加再生胶、纤维素或10%环氧树脂 法国 沥青中掺加15%~20%的轮胎粉 英国 掺加纤维素、EVA、橡胶、SBS等 德国 Pmb45、Pmb65 意大利 掺加SBS、纤维 西班牙 60/70沥青中掺加EVA 荷兰 改性沥青 使用过程中由于孔隙被堵塞,所有的排水性沥青路面都被证实有逐渐丧失排水和降噪效果的趋势,这在城市里比较突出。道路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维护手段,因此排水性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欧洲在排水性沥青面层下面铺设一层不透水薄膜或防水层来防止水对下层的侵蚀,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美国OGFC应用中出现的下层路面水损坏问题。 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这种技术是从碎石封层发展起来的,开始采用撒布法施工沥青预拌碎石,厚度只有1cm左右;为改善高速公路雨天行车的良好抗滑性能,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在1970年开始检讨原先采用的封层处理的缺陷,研究开发了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一般其空隙率约达15%左右,使用多粗集料级配,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有较高抗滑阻力的表层,同时具有降噪,减少水漂、水溅、水雾、眩光等作用。1973年开始推广OGFC的使用,在1974年颁布了一套OGFC混合料设计方法[3]。据1982年调查,全国铺筑里程已达15000公里,且多铺筑在交通量大的州际公路,铺装厚度大多为19mm,空隙率约为12%~15%,是允许空隙发生堵塞的。在机场也广泛使用OGFC以减低雨天产生水漂现象。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于1990年12月制定了“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混合料设计方法”。
OGFC使用高质量、耐磨光、能提供良好摩擦性能的集料。粗集料不能使用较纯石灰岩和易磨光的集料,粗集料中至少应有75%(质量比)的集料有两个破碎面,90%的集料有一个以上破碎面,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应超过40%。 排水沥青路面在日本被称为“超级路面”。日本从1980年前后组团赴德国考察后,开始研究引进欧洲的排水性沥青路面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7年东京都环道7号率先采用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铺筑,表现出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突出的性能特点。自1990年排水性沥青路面已成为最标准的路面之一在日本各级道路广泛应用,至1996年12月止,已累计超过800万m2的铺筑业绩。
日本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与欧洲PA相似,采用的最大公称粒径有13.2mm及16.0mm三种,目标空隙率达到20%,铺筑厚度4cm~5cm。近年来,为提高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吸音降噪性能,日本又对最大公称粒径9.5mm和4.75mm的混合料展开试验研究。
但是,可以说欧洲的技术并没有适合高温多湿的日本气候和交通条件。施工后不久便出现了孔隙堵塞及交通载重引起的骨料飞散,车辙变形问题相当严重。因此,日本致力于开发适合日本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排水性沥青路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日本道路协会于1996年11月发布了《排水性铺装技术指针(案)》作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指南。同年日本道路公团做出所有的高速公路必须采用排水性路面铺装的决定后,排水性沥青路面的铺筑面积大规模增长,在一般公路、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出于减噪与安全目的城市街道,排水路面也被较多使用。图1.1-1是日本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年铺筑面积情况,截至到2002年3月,日本公路40%的铺面转变为排水性沥青路面。日本对多个修筑排水性沥青路面前后的雨天事故调查对比,发现使用排水沥青路面后雨天事故可减少80%左右,从而基本上与晴天事故率相当[35]。
⑶ 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的关键工序之一。以往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实践证明,许多路面缺陷,诸如路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路面的疲劳破坏、底温剥落、高温车辙、平面裂纹等,都与压实工序质量控制有密切关系。
由新疆疆南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315国道英吉沙过境公路段,在进入施工阶段,交通厅根据当前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提出了创建精品工程的要求,要求在其它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路面平整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除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各道工序上严把质量关外,还与新疆路桥总公司,新疆建工集团等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一起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工序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和探讨,对碾压工序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了逐项分析,在碾压设备的选择,碾压工艺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1、影响碾压质量的因素
1.1、碾压工序对平整度的影响
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较多,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碾压工序之前的各道工序造成的,如底基层平整度差和摊铺机摊铺平整度差等。底基层平整度差,将使铺层厚度不均匀,即使摊铺平整度达到要求,但在压实后,因铺层厚度不同,其压缩量也不同,势必影响到面层平整度,另一部分是在碾压工序中造成的,碾压工序只能保持摊铺层平整度,而不可能提高摊铺层平整度,因此,要提高路面平整度,首先应提高底基层平整度和混合料摊铺的平整度,碾压过程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主要是铺层材料的推移和压实度不均匀。
在碾压过程中,铺层材料的推移,主要是因为压实机械选用不合理,压实方法不当及压实工艺不正确造成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层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压实阶段,其强度是不同的,只有压实设备的荷载、轮宽、轮径所决定的压实关系与受压层承载强度相适应时,才能得到好的压实效果。如果超过受压层的承载强度,碾压轮会使材料产生隆起而引起摊铺材料的推移,沥青混合料铺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须以驱动轮为前轮进行初碾压,则从动轮的水平推力会使铺层材料推移而产生波浪。如果方向轮为从动轮,在碾压未稳定铺层时转向,也会使铺层材料产生严重推移,破坏已铺材料的均匀性,路面的压实效果,一方面决定于压实设备的重量,另一方面决定于压实力的作用时间,当压实设备确定后,作用时间就成了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在碾压过程中碾压速度不均匀,或在某一断面停留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压实度不均匀而影响平整度。
1.2、碾压密实度不足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能,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纹能力、耐疲劳破坏能力,抗水剥离能力等,都与路面的空隙有直接关系,资料表明,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于7%时,每增大1%其透水性将增大2倍,空隙率小于8%时,则可以消除剥落现象,空隙率由8%降至4%,其弹性模量将提高63.6%,空隙率由8%降至5%时,路面寿命延长3倍,由此可以看出密实度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目的,就是提高混合料的密度,减少铺层材料间的空隙率,使路面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一方面需要克服混合料之间的内聚力,另一方面要克服混合料之间的内摩擦力。因此,对沥青路面的有效压实,既要使混合料之间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尽可能小,又要对混合料施加足够的压实力。
沥青混合料的内聚力,主要是由粘结剂和填料的性质决定的,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受混合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沥青粘度越低,混合料之间的内聚力越小,越易于压实,温度越低,沥青粘度越大,混合料之间的内聚力就越大,就越不利于压实,但是,温度过高时,混合料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碾压时混合料容易被推移,会破坏铺层材料的均匀性,使路面平整度下降。因此,碾压温度必须控制在一个最佳的范围内,最佳的碾压温度,是混合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支撑压路机压力而不产生水平推移,又不至于因混合料的变形模量过高而难以压实。
混合料的内摩擦力,主要是由混合料的配合比、骨料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碾压沥青混合料时,需要克服的主要是内摩擦力。实验表明,混合料材料处于振动之中时,其内摩擦力将显着减小;当材料处于共振状态时,其内摩擦力比静止时减小80%,这将容易使混合料材料重新组合而形成密实的结构层。选用共振压路机,可以使被压材料处于振动状态,从而使混合料得到有效的压实。
1.3、表面裂纹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横向裂纹,是常见的路面缺陷之一,通常的长度为25-102mm,间隔25-76mm。这些表面细裂纹在摊铺材料时,一般是看不到的,往往出现在压实过程中。
导致表面裂纹的原因,除沥青混凝土材料及级配缺陷外,往往与压实设备的选用,碾压、工艺控制等因素有关,静力式滚轮碾压过于松散的沥青混合料时易造成路面的横向裂纹,这种裂纹一般不会扩展到整个面层,通常只有6-10mm深。
被动轮为前轮的静碾压路机,碾压稳定性较差的新铺层时,由于材料推移,往往会出现表面裂纹。
2、压实设备的选用
选用适当的碾压设备对压实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选用的压路机有:静力式滚碾压路机,轮胎式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三大类。静碾压路机又分三轮压路机和两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又可分为单驱单振单钢轮压路机,单驱单振双钢轮压路机和双驱双振双钢轮压路机。
2.1、静力式滚碾压路机
静力式光面滚碾压路机是通过自身重量所产生的静压力作用在铺层材料上,使铺层材料颗粒产生位移,自上而下逐渐密实起来的。这种作用力所达到深度和铺层所达到的密实度,由压路机自重大小和在每处的作用时间等因素决定。因此,在达到好的压实效果,除压路机要具有一定重量外,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是非常关键的参数。图1反映了碾压次数和压实度的关系。
⑷ 沥青道路做法
沥青道路做法:
1、洒布法路面面层施工;
用洒布法施工的沥青路面面层有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两种,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细料矿料分层铺筑成厚度不超过3cm的薄层路面面层,通常采用层铺法施工,按照洒布沥青及铺撒矿料的层次的多少,可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和三层式三种,单层式和双层式为三层式的一部分。
2、三层式表面处治施工 ;
清理基层,在表面处治施工前,应将路面基层清扫干净,使基层的矿料大部分外露,并保持干燥;若基层整体强度不足时,则应先予以补强。
3、贯入式路面施工;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扫基层→洒透层或粘层沥青(乳化沥青贯入式或沥青贯入式厚度小于5cm)→撒主层矿料→碾压→洒布第一遍沥青→撒布第一遍嵌缝料→碾压→洒布第二遍沥青→撒第二遍嵌缝料→碾压→洒布第三遍沥青→撒封层料→碾压→初期养护。
(4)德国人如何铺沥青路扩展阅读:
路面的构造:
路面横断面由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路缘石及中央分隔带等组成。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可分为面层、基层、垫层,有时在面层下还设有连接层。各结构层次的作用如下:
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作用,以及大气变化的最不利影响。
2、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去。
3、垫层。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及基层的强度和刚度的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冻胀与翻浆的病害。
⑸ 沥青路面施工要注意那些技术
a.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b.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设档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⑴下封层施工
A、认真按验收规范对基层严格验收,如有不合要求地段要求进行处理,认真对基层进行清扫,并用森林灭火器吹干净。
B、在摊铺前对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使每个施工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
C、采用汽车式洒布机进行下封层施工
⑵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由一台意大利马莲尼公司间隙式拌和机拌制,集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90℃之间,后经热料提升斗运至振动筛,经33.5mm. 19mm. 13.2mm. 5mm四种不同规格筛网筛分后储存到五个热矿仓中去。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至160-170℃,五种热料及矿粉和沥青用料经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最后吹入矿粉进行拌和,直到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无花料,无结团或块或严重粗料细料离析现象为止。沥青砼的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出厂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控制在155-170℃之间。
⑶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
A、汽车从拌和楼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B、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应在摊铺机前方30cm处停车,不能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的推进前进。
C、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必须快捷、安全,使沥青混合料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在145℃-165℃之间,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进行检查,当来料温度不符合要求或料仓结团,遭雨淋湿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⑷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①.本项目工程采用两台德国ABG摊铺机进行二幅摊铺,上下两层错缝0.5m,摊铺速度控制在2-4m/min。沥青下面层摊铺采用拉钢丝绳控制标高及平整度,上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装置,以保证摊铺厚度及平整度。摊铺速度按设置速度均衡行驶,并不得随意变换速度及停机,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段确定。正常摊铺温度应在140-160℃之间。另在上面层摊铺时纵横向接缝口订立4cm厚木条,保证接缝口顺直。
②.摊铺过程中对于道路上的窨井,在底层料进行摊铺前用钢板进行覆盖,以避免在摊铺过程中遇到窨井而抬升摊铺机,保证平整度。在摊铺细料前,把窨井抬至实际摊铺高程。窨井的抬法应根据底层料摊铺情况及细料摊铺厚度结合摊铺机摊铺时的路情况来调升,以保证窨井与路面的平整度,不致出现跳车情况。对于细料摊铺过后积聚在窨井上的粉料应用小铲子铲除,清扫干净。
③.对于路头的摊铺尽量避免人工作业,而采用LT6E小型摊铺机摊铺,以保证平整度及混合料的均匀程度。
④.摊铺时对于平石边应略离于平石3mm,至少保平,对于搭接在平石上的混合料用铲子铲除,推耙推齐,保持一条直线。
⑤.摊铺过程中注意事项:
a)汽车司机应与摊铺机手密切配合,避免车辆撞击摊铺机,使之偏位,或把料卸出机外,最好是卸料车的后轮距摊铺机30cm左右,当摊铺机行进接触时,汽车起升倒料。
b)连续供料。当待料时不应将机内混合料摊完,保证料斗中有足够的存料,防止送料板外露。因故障,斗内料已结块,重铺时应铲除。
c)操作手应正确控制摊铺边线和准确调整熨平板。
d)检测员要经常检查松铺厚度,每5米查一断面,每断面不少于3点,并作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手;每50米检查横坡一次,经常检查平整度。
e)摊铺中路面工应密切注意摊铺动向,对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后有明显的拖痕等,均应人工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且必须在技术人中指导下进行,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应站着热的沥青层面上操作。
f)每天结束收工时,禁止在已摊铺好在路面上用柴油清洗机械。
g)在施工中应加强前后台在联系,避免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生产损失。
h)为保证道路中央绿化带侧石在摊铺时不被沥青砼的施工所影响,将在侧石边缘留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
i)摊铺机在开始收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并在摊铺机下铺垫塑料布防止污染路面。
⑸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①.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②.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路机的数量根据生产现场决定。
③.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
④.沥青混合料的初压符合下列要求
a.初压采用英格索莱DD-110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
b.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档时,应紧靠支档碾压。当边缘无支档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
c.碾压时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能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⑤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复压采用轮胎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少于4-6遍,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着轮迹。
⑥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符合J032-94表7.2.4的要求。
采用钢筒式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
⑦压路机碾压注意事项:
a.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随意停顿。
b.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
c.压路机不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关闭振动。
d.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e.在当天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停放任何机械备或车辆,严禁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⑹接缝、修边
①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符合下列要求:
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错开0.5m,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留在车道的画线位置上。
c.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错位5m以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d.平接缝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 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 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平整度或层厚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e.从接缝处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 m立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摊铺时应控制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 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f.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g.做完的摊铺层外露边缘应准确到要求的线位。修边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废弃沥青混合料从路上清除。
⑺试验路段
a.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层开工之前,在严密的监督下,在工程师选定的现场上按照本规范要求,用每一种沥青混合料摊铺出长度不少于200米的一段试验路。为此,将提供,并使用在正常生产工作中采用的全部的设备。
b.这种试验的目的是证明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消灭机械设备中的明显缺陷,而使工程师满意,并按照工程师根据试验路段结果可能提出的要求,免费对设备或操作进行合理的改进。
c.每做一次试验,均应从摊铺了12小时以后的压实材料中钻取试件,并进行试验。
d.采样、试件尺寸和试件鉴定均符合GB50092-96第十一章的规定。
e.试验路段如经认可即纳入整个工程,做竣工项目支付。如工程师不予验收,则把所有不合格路段清除,分析原因后重新摊铺,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费用。
⑻气候条件
a.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暂停施工。
b.施工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摊铺。
c.未经压实即贮藏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⑼取样和试验
a.沥青混合料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方法取样,以测定矿料级配、沥青含量。混合料的试样,每台拌和机在每天1—2次取样,并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标准方法对规定基础上进行检验。
b.压实的沥青路面应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要求的方法钻孔取样,或用核子密度仪测定其压实度。
⑹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是怎样的
1.施工准备阶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阶段包括:
a. 基层验收;
b. 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
1.1基层验收
基层分新建和利用原路面两种。高等级公路要求除临土基第一层底基层可路拌施工外,均采用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法进行施工。为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从基层开始就严格挂线施工,达到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目前为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路面裂缝多在上基层上每隔15—20米切缝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撒布改性沥青处理。在原有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凝土也应严格验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坑槽、沉陷、泛油、混凝土路面碎裂等病害加以处理。对有较大波浪的地方应在凹陷处预先铺上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一性。
1.2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
1.2.1原材料
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选择好各种材料。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
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粗集料,通常是2—3种不同规格的石料经掺配组成。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有稳定的合格矿料级配,就要求在石料的供料和收料过程中,保证不同规格碎石颗粒要有一致性。保持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的一致性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路面施工所用的矿料数量较大,加之施工单位流动性强,施工单位很少有自己组织的石料加工厂。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现在社会上生产碎石材料的厂家都属于建材部门或地方的集体或个人所有,生产的材料又是常用于水泥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对集料规格的要求与沥青混凝土对集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砂、石料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更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集料的嵌挤作用形成路面强度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实践中认识到,同一个工程从多个厂家购进石料,会出现品种杂,而且规格上参差不齐的现象。名义上是同一规格粒径的石料,出自不同厂家,甚至是一个厂家由不同型号机器加工的石料,其材料级配也是有差异的。用这些碎石直接掺配后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于不同规格集料级配的不均匀性,常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室内实验认定的各厂家生产的石料性质、强度等指标合格的基础上,选取生产量能满足需用的一或二个厂家的石料。如能采用对进场的各家不同规格的集料进行二次筛分的工程措施,使分离出的不同规格的集料配比均匀一致。就更多可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1.2.2施工机械
施工前应对拌和厂及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套情况、性能 、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拌和前特别要注意沥青拌和楼电子秤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骨料、粉料、沥青等各种物料配比精度。
摊铺设备的选型也很重要,德国ABG423型全自动找平摊铺机,整幅一次摊铺(全宽12M),能很好控制摊铺厚度和表面平整度。
2.试验段的试铺
高级公路面层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宜为100~200M。试验段宜在直线上铺筑。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包括下列实验内容:
2.1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2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2.3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2.4范规定的方法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2.5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2.6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进度计划。
2.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2.8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记录分析,直接取得一手施工资料。在正式路段上施工时,要按照试验段施工时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及碾压。
3.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机械、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热矿料二次筛分、沥青用量等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稳定性和平整度的重要因素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当工程材料从多处供料、来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宜采用连续式拌和机。
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沥青和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石油沥青120~165摄氏度;煤沥青80~120摄氏度)。混合料温度过高时,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从而影响到混合料的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要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
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如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调整 。
3.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输过程中注意加盖蓬布,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用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保证摊铺机连续不间断摊铺。注意卸料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摊铺机或倒在摊铺机外,引起摊铺不均匀,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3.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
在合格的基层上按规定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后,可进行混合料的摊铺。首先进行施工放样。准确的施工放样避免基准钢线的重度影响,其钢支柱纵向间距不宜过大,一般5~10米并用紧线器拉紧。同时要加强监视,防止现场人员扰动,造成摊铺面的波动。摊铺前,还要及时进行立柱、横坡度、厚度等项指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摊铺机摊铺速度匀速行使不间断,借以减少波浪和施工缝,试验人员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沥青含量,及时反馈拌和厂,及时调整。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如发现粗集料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以免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压碎,引起面层推移破裂。
摊铺中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厚度不均,平整度差(小波浪,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
① 粉料过多,温度不当,砂石未完全烘干,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刹车,刮料护板安装不当均可引起裂纹。
② 沥青含量过多或过少,矿粉含量不足;骨料尺寸与摊铺厚度不协调;振捣梁与熨平板的相互位置调整不当,振捣梁、熨平板底面磨损;刮料护板安装不当,熨平板接缝处理不当等引起拉沟。
③ 供料速度不匀;机械起步和刹车过猛;摊铺速度不均匀;熨平板工作迎角调整过当摊铺机发动机或驱动链条松紧度未调好均会引起小波浪。
④ 熨平板底面磨损或严重变型时,铺层容易产生裂纹和拉沟,故应及时变换。有时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太小,也会使铺层的两边形成裂纹或拉沟。调整熨平板的前缘拱度,并在试铺中多次调整,直到能铺出具有良好的铺层为止。如果多次调整仍消除不了上述缺陷,就应该更换熨平板的底板。当矿料中的大颗粒尺寸大于摊铺厚度时,在摊铺过程中该大颗粒将被熨平板拖着滚动,使铺层产生裂纹、挂沟等。所以应严格控制矿料粒径,使其最大尺寸在规范之内。混合料的配比不当,会产生全铺层的裂缝,因为振捣梁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进行捣实的同时,还要将它向前推移。如果混合料的大颗粒过多,就会出现全铺层的大裂缝。为了消除这种裂缝,有时可将熨平板加热进行热熨,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改变混合料的配比。
⑤ 轮胎摊铺机气压超限(一般为0.5~0.55mpa),摊铺机宜打滑;气压过低,机体会随矿料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使摊铺层出现波浪。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超限将导致摊铺速度发生冲脉,进而使铺面出现搓板。履带或轮胎的行驶线上因卸料而洒落的粒料未清除,该部分摊铺厚度易突变。
⑥ 被顶摊的运料车刹车太紧,使摊铺机负荷增大,或料车倒退撞击摊铺机或单侧轮接触、另侧脱空等会引起速度变化或偏载,使铺面出现凸楞。施工中往往第一、二车料质量较差,注意取舍或调剂使用。
⑦ 自动熨平装置中,挂线不紧,中间出现挠度,会引起铺层波浪。
⑧ 采用冷茬法摊铺时,其纵向接茬由于密实度不够,行车不久往往会出现坑洼和裂缝。因此必须注意接茬的重叠量,并在前一条摊铺带未被弄脏或变型之前就摊铺后一条。
3.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
保证路面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和良好的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摊铺碾压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达到此目的关键是要使沥青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下实施碾压。尤其是初压阶段,应尽量在规范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完成。这就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拌和机和摊铺机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必须匹配,即拌和量略大于摊铺量,使混合料铺筑在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条件下进行,并作到边铺边压。
对于发生推移现象的面层,要及时取样做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级配试验。从现场观察和试验数据上分析,推移的原因如下:
① 集料过于密实,面层起骨架作用的大颗粒骨料相应较少;
②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相对较高;
③ 下层顶面有浮料无及时清理干净或有风沙浮尘的影响,造成局部推移。
对略有推移的沥青混合料,一般情况下是集料的时段性级配不均匀造成的。一般来说,其各种技术指标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可采用调整碾压的方法。实践证明初压温度低时推移较为严重,初压在120--130℃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内完成是提高压实质量的最佳方式。
⑺ 德国传统街道铺地材质
沥青。
主要是沥青道路有他的优点,噪音小,行车舒适(没有伸缩缝)、吸尘、施工时封闭交通的时间短、养护修补方便。这些都比较适合于城市道路。水泥路面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便于就地取材等优点则适合于乡下道路。
农村主要街道改造修柏油路的规定是要采用沥青混合料铺设,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外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通过混合这些具有不同质量和数量并具有不同机械性能的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
⑻ 沥青路如何出现的
小朋友,当你坐车行驶在沥青路上,你有没有想过沥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沥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那时候,沥青主要用于建造房屋,还用作木乃伊的防腐剂。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想过用沥青覆盖路面,因为古代人非常珍惜土地,认为土地是能够自由呼吸的生命体,不能用任何东西覆盖与亵渎它。
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马车等交通工具问世。汽车发明出来以后,城市迫切需要修建平坦的道路。是呀,汽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行驶,不仅让司机感觉不舒服,也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用沥青铺路的创意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梅利安的瑞士人提出来的。
1849年的一天,梅利安开着装满沥青的货车去工地,由于一路颠簸,很多沥青撒在了路面上。梅利安无意中发现,撒在地上的沥青被车轧平之后,路面变得异常坚固、光滑。梅利安赶紧下车,认真观察了起来。
“嗯,沥青被车轮轧平之后,覆盖住路面上凹凸不平的地方。对了,如果利用沥青修路,路面肯定会变得既平坦又光滑,这样路就不会颠簸了。”
当时人们很难接受梅利安异想天开的想法。可没过多久,几乎所有的马路都用沥青重新修建。事实证明,利用沥青来铺路确实比原来的路面要平坦、光滑得多。
⑼ 简单,沥青路面如何做
你好,沥青路面需要专用铺路机器,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
垫层组成。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5)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希望能帮到你。
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阶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阶段包括:
a. 基层验收;
b. 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
1.1基层验收
基层分新建和利用原路面两种。高等级公路要求除临土基第一层底基层可路拌施工外,均采用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法进行施工。为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从基层开始就严格挂线施工,达到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目前为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路面裂缝多在上基层上每隔15—20米切缝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撒布改性沥青处理。在原有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凝土也应严格验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坑槽、沉陷、泛油、混凝土路面碎裂等病害加以处理。对有较大波浪的地方应在凹陷处预先铺上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一性。
1.2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
1.2.1原材料
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选择好各种材料。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
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粗集料,通常是2—3种不同规格的石料经掺配组成。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有稳定的合格矿料级配,就要求在石料的供料和收料过程中,保证不同规格碎石颗粒要有一致性。保持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的一致性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路面施工所用的矿料数量较大,加之施工单位流动性强,施工单位很少有自己组织的石料加工厂。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现在社会上生产碎石材料的厂家都属于建材部门或地方的集体或个人所有,生产的材料又是常用于水泥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对集料规格的要求与沥青混凝土对集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砂、石料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更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集料的嵌挤作用形成路面强度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实践中认识到,同一个工程从多个厂家购进石料,会出现品种杂,而且规格上参差不齐的现象。名义上是同一规格粒径的石料,出自不同厂家,甚至是一个厂家由不同型号机器加工的石料,其材料级配也是有差异的。用这些碎石直接掺配后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于不同规格集料级配的不均匀性,常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室内实验认定的各厂家生产的石料性质、强度等指标合格的基础上,选取生产量能满足需用的一或二个厂家的石料。如能采用对进场的各家不同规格的集料进行二次筛分的工程措施,使分离出的不同规格的集料配比均匀一致。就更多可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1.2.2施工机械
施工前应对拌和厂及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套情况、性能 、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拌和前特别要注意沥青拌和楼电子秤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骨料、粉料、沥青等各种物料配比精度。
摊铺设备的选型也很重要,德国ABG423型全自动找平摊铺机,整幅一次摊铺(全宽12M),能很好控制摊铺厚度和表面平整度。
2.试验段的试铺
高级公路面层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宜为100~200M。试验段宜在直线上铺筑。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包括下列实验内容:
2.1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2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2.3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2.4范规定的方法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2.5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2.6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进度计划。
2.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2.8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记录分析,直接取得一手施工资料。在正式路段上施工时,要按照试验段施工时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及碾压。
3.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机械、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热矿料二次筛分、沥青用量等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稳定性和平整度的重要因素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当工程材料从多处供料、来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宜采用连续式拌和机。
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沥青和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石油沥青120~165摄氏度;煤沥青80~120摄氏度)。混合料温度过高时,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从而影响到混合料的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要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
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如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调整 。
3.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输过程中注意加盖蓬布,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用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保证摊铺机连续不间断摊铺。注意卸料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摊铺机或倒在摊铺机外,引起摊铺不均匀,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3.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
在合格的基层上按规定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后,可进行混合料的摊铺。首先进行施工放样。准确的施工放样避免基准钢线的重度影响,其钢支柱纵向间距不宜过大,一般5~10米并用紧线器拉紧。同时要加强监视,防止现场人员扰动,造成摊铺面的波动。摊铺前,还要及时进行立柱、横坡度、厚度等项指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摊铺机摊铺速度匀速行使不间断,借以减少波浪和施工缝,试验人员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沥青含量,及时反馈拌和厂,及时调整。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如发现粗集料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以免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压碎,引起面层推移破裂。
摊铺中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厚度不均,平整度差(小波浪,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
① 粉料过多,温度不当,砂石未完全烘干,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刹车,刮料护板安装不当均可引起裂纹。
② 沥青含量过多或过少,矿粉含量不足;骨料尺寸与摊铺厚度不协调;振捣梁与熨平板的相互位置调整不当,振捣梁、熨平板底面磨损;刮料护板安装不当,熨平板接缝处理不当等引起拉沟。
③ 供料速度不匀;机械起步和刹车过猛;摊铺速度不均匀;熨平板工作迎角调整过当摊铺机发动机或驱动链条松紧度未调好均会引起小波浪。
④ 熨平板底面磨损或严重变型时,铺层容易产生裂纹和拉沟,故应及时变换。有时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太小,也会使铺层的两边形成裂纹或拉沟。调整熨平板的前缘拱度,并在试铺中多次调整,直到能铺出具有良好的铺层为止。如果多次调整仍消除不了上述缺陷,就应该更换熨平板的底板。当矿料中的大颗粒尺寸大于摊铺厚度时,在摊铺过程中该大颗粒将被熨平板拖着滚动,使铺层产生裂纹、挂沟等。所以应严格控制矿料粒径,使其最大尺寸在规范之内。混合料的配比不当,会产生全铺层的裂缝,因为振捣梁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进行捣实的同时,还要将它向前推移。如果混合料的大颗粒过多,就会出现全铺层的大裂缝。为了消除这种裂缝,有时可将熨平板加热进行热熨,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改变混合料的配比。
⑤ 轮胎摊铺机气压超限(一般为0.5~0.55mpa),摊铺机宜打滑;气压过低,机体会随矿料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使摊铺层出现波浪。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超限将导致摊铺速度发生冲脉,进而使铺面出现搓板。履带或轮胎的行驶线上因卸料而洒落的粒料未清除,该部分摊铺厚度易突变。
⑥ 被顶摊的运料车刹车太紧,使摊铺机负荷增大,或料车倒退撞击摊铺机或单侧轮接触、另侧脱空等会引起速度变化或偏载,使铺面出现凸楞。施工中往往第一、二车料质量较差,注意取舍或调剂使用。
⑦ 自动熨平装置中,挂线不紧,中间出现挠度,会引起铺层波浪。
⑧ 采用冷茬法摊铺时,其纵向接茬由于密实度不够,行车不久往往会出现坑洼和裂缝。因此必须注意接茬的重叠量,并在前一条摊铺带未被弄脏或变型之前就摊铺后一条。
3.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
保证路面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和良好的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摊铺碾压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达到此目的关键是要使沥青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下实施碾压。尤其是初压阶段,应尽量在规范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完成。这就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拌和机和摊铺机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必须匹配,即拌和量略大于摊铺量,使混合料铺筑在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条件下进行,并作到边铺边压。
对于发生推移现象的面层,要及时取样做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级配试验。从现场观察和试验数据上分析,推移的原因如下:
① 集料过于密实,面层起骨架作用的大颗粒骨料相应较少;
②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相对较高;
③ 下层顶面有浮料无及时清理干净或有风沙浮尘的影响,造成局部推移。
对略有推移的沥青混合料,一般情况下是集料的时段性级配不均匀造成的。一般来说,其各种技术指标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可采用调整碾压的方法。实践证明初压温度低时推移较为严重,初压在120--130℃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内完成是提高压实质量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