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如今的智利军队依然保持着二战时纳粹德国的服饰风格
那得从二战结束后,德国部分纳粹的去向来说,智利是南美国家,当时德国战败,希特勒自杀身亡后,很多当时的纳粹军官都逃到了南美国家,尤其是智利,那为什么臭名昭着的德国会逃亡南美还不被排斥呢?
第一, 历史 原因。
德国人很早就开始移民美洲(在美国最多的是德国人),一直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国家高层领导都是德国人,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接纳本国人。
第二,领导层多为德国人。
南美洲没有加入二战,所以国民对德国人的到来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反而因为国家领导很多都是德国人,比如德国军事总司令就是德国人,国内形成了很多德国传统,对德国的一切都觉得习以为常,而传统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所以当军服仿照德国时,并不觉得会怎么样。
第三,同情德国。
因为德国在一战时期战败,赔了很多钱,割让了很多海外殖民地和本国的土地,所以身在异乡的德国人无能为力,一旦有一个领袖带领德国走上强军复国的道路,他们心里是十分支持希特勒的,对于希特勒最终功败垂成表示了可惜,否则德国很有可能实现愿望,重整雄风,所以他们就模仿军服,可能是以史为鉴,
感谢您的邀请
确实如此,军服款式,头盔样式都是浓浓的德国气息,这绝非偶然,势必与德国有密切联系!
智利是南美国家,很多人都是殖民时期过去的德国后裔,一直与老家德国关系密切,二战时期与希特勒和轴心国关系很不错。军服和武装都是德国援助的,但是他们没有参与二战,政府和军队没有遭到同盟国改造所以军队的服装规格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就像网游里常说的那句话:强是一阵子的事,帅是一辈子的事。纳粹当年在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方面确实下了很多功夫。
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智利军队的制服和二战时期德国士兵的制服有多像?
各位可以看看下面的两张对比图:
再看看智利士兵的军礼服:
更是满满的普鲁士风格!
各位再把第一第二张图中的头盔做下对比,是不是很像呢?
智利士兵配备的军用钢盔款式上至今还是仿制二战时期的德制M35/M42钢盔。
而且智利操练军队还是用德国的标准,阅兵仪式上踢得也是普鲁士正步。
智利如此“德化”很多人给出的解释是二战后纳粹德国战败,有不少纳粹分子不甘留在德国接受审判,于是纷纷逃向了南美洲。南美并未被战争波及,当地的民众并无过多的抵触心理,这些纳粹分子得以在此苟延残喘下去。
据传,共有9000多名纳粹分子在德国战败后逃往智利。
这些逃往智利的纳粹分子有的隐姓埋名低调的过着日子,有些纳粹分子则是不改本色,高调的接受智利政府的聘请,担任政府人员或是军事顾问。
这些纳粹分子的到来也给智利军队带来了德式的着装和制度。
但实际上,智利军队“德国化”并且起始于二战,而是要追溯到19世纪。
19世纪70年代,欧洲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欧洲霸主法国和普鲁士王国打起来了!
这场战争即着名的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王国的胜利而告终,法国不仅遭受重创,就连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被俘沦为阶下囚。不仅如此,这场战争还让普鲁士统一了所有的德意志邦国,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也宣告着欧洲陆上霸主的易位,德国接替了法国成为新的欧洲陆上霸主。
普法战争不仅对法国对德国影响深刻,对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影响极为深刻。普法战争之后,当时世界上流行着一个说法:“战争之后,各国的军帽上都多了一个尖刺!”(普鲁士尖顶帽)
受普法战争影响,有很多国家开始效仿德国的军队编制乃至军服款式,智利也是在这一时期引进了德式编制和普鲁士正步。
时间到了1898年,智利的德化更进了一步!
这年,智利军队换上德式制服。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智利军队又换上了普鲁士尖顶帽,就是上文第三张配图中的那个。不过在1924年,普鲁士尖顶帽不再作为智利军队的标准配置,但这不代表智利摒弃了尖顶帽,尖顶帽在这之后一直成为了军礼服的一部分,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时间再往后,到了二战时期,智利德化的脚步依旧是没有停下来过。德制的M35/M42钢盔在当时性能首屈一指,智利也引进并仿制了这款头盔,时至今日仍然装备于智利军队。军服方面,智利也是模仿了当时的德国。
时至今日,虽然智利军队建设早已向北约标准看齐,但德系传统依旧保留着。
南美有二战后大量德国移民,南美国家秘密接收了不少纳粹战犯。其中,智利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这条“恶鱼”就是保罗·舍费尔。一个德国战后的纳粹移民。他甚至组建了袖珍版德国,跟皮诺切特的关系也很密切
苏军攻陷德国首都,希特勒自杀宣告了纳粹政权的覆灭,但是当时还有很多纳粹分子秘密逃到了南美洲大陆,这些国家也很快沦为纳粹分子的避难场所,比如智力,阿根廷以及巴西,巴拉圭等!在这些国家有些人还是比较同情这些纳粹的,毕竟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在欧洲都干了什么!所以在他们的帮助下取得了国际红十字会颁发的护照,还获得了阿根廷等过的 旅游 签证,据统计,躲避到南美的纳粹战犯达到了30多万。
留在这里的这些纳粹分子都开始隐姓埋名,有了新的身份,从此开始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因此躲掉了盟军和国际法庭的审判!但是,有一个纳粹分子居然在南美洲建立一个国家,他就是保罗舍费尔(Paul Schafer),是一名狂热的纳粹分子,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后来成为纳粹空军的一名医护兵,获得下士军衔。当时逃亡到南美建国才年仅23岁!
他逃到智力后,住在了马乌莱大区利纳雷斯省的帕拉尔镇,他并没有希特勒的自杀和德国的战败就此放弃希望,而是非常坚定自己将在这里重新开启希特勒的新篇章,于是大张旗鼓的做宣传,还引来了一批纳粹的死忠粉,煽动这里的德国移民,于是他率领自己的忠实粉丝以及追随者在水草肥美的“巴伐利亚山谷”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在这里建设医院,学校,教堂甚至机场,成为一个切实的“国中之国”,并且称它为“尊严殖民地”。
智力政府中有很多人同情德国这些纳粹的遭遇,于是政府也就对他们的行为不怎么加以干涉了,基本上默许了这个国中国的存在。后来,舍费尔开始大量购买军火,组织了一支忠于他的军队,所有人都穿着二战时期德国的军装,拒绝当地智力军队和警察等进入自己的“国家”!
对于里边人的控制,舍费尔可以说非常成功将他们洗脑,运用类似邪教等精神控制法,将这里的人的思想意识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他在这里比独裁统治还要恐怖,要求所有人贡献自己的财务,从德国本土诱拐儿童,还强迫这些居民服用一些精神药物,要是反抗就被电击折磨。
他严格要求这里的所有人不准跟外界有联系,包括自己的军队,除了自己代表这个国家进行外交!智力政府皮诺切特甚至还找舍费尔合作,让他帮忙囚禁反对总统军事独裁的人,于是这些人被转移到这个“袖珍纳粹德国”,自然是受到非人的待遇,人们在后来发现这里有一座大坟墓,里边埋葬了很多的枯骨,大概都是这些被押送过去的囚犯。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禁止居民私自发生性关系,只有自己才可以对这里的女性任意占有,就连孩子也不放过!1997年皮诺切特政府倒台,舍费尔见势不妙抛下了自己的国家,又重新逃亡,直到2005年在阿根廷被抓获,判刑20年!
纳粹到底有多可怕,虽然舍费尔做的有点极端,甚至有点病态,但是我们也从中窥探到了当年纳粹们的残忍和恐怖!但是这个袖珍纳粹国对智力的影响到现在还保留着一丝痕迹,直到现在智力军队的军服依然是二战德式军装的样式。
智力这个国家就是二战跑过去的德国军人建立起来实现民主的。
② 为何二战德军军服最帅气其设计公司仍是世界级奢侈品牌,名字很耳熟呢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二战不但对如今的世界局势造成重要的影响,同时在经济,科学等领域,为世界也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抛开战争的正义性不谈,二战期间哪国军装最帅?可能很多人,都要将票投给纳粹德国的军装,对于希特勒本人而言,在他看来,只有将军装做的威风无比,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军队当中。
根据二战后统计,波士最终强迫140名波兰人和40名法国人,强制他们在服装工厂的流水线撒花姑娘进行工作,这也就导致二战后他失去了公司的经营权,但是波士公司因此被保留下来,由他的儿子接手。
在此之后,波士公司走的一直都是高端品牌,因为产品的优秀,始终位于奢侈品顶尖的位置,到了2018年,雨果波士公司更是以473名的成绩杀进世界品牌五百强中,不过为纳粹服务的历史,也成为了波士公司最尴尬的一段发家史,因此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往往选择了避而不谈。谁知道背后,又有这样的故事呢?
③ 历史上多数人认为德国的军服最漂亮,最丑的军服是哪国的呢
关于战争,很多人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战争带给我们的除了灾难以外更多的是思考。除开这些以外,我们今天不妨来说一说与战争有关的那些衍生物,比如说服装。虽然我们非常讨厌战争,但是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有军队来进行捍卫。我们最喜欢的人也是军人,他们身上穿着最为帅气的衣服,做着最为神圣的事情,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心动呢?然而这些战俘虽然看起来都非常的庄严肃穆,可是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美丑之分。
也许在不同的时代,每一个时代的人审美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同期相比之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就会十分明显了。一个时代的服饰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比如中国军人当时所穿的衣服就较为紧身,这样的紧身衣服对于行军打仗来说十分有利,而且中国的地形大多以山地为主,因此在作战的过程当中也减少了很多阻碍。
可是日本的服装却是依照他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设计,因此在作战方面就有了一定的劣势,并且在外观上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军人所穿服装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人们将它称之为最丑军服的原因之一。
④ 请问这款二战德国服装的来源出处
这是一套党卫队制服,不是盖世太保
军衔为二级突击队大队长
盖世太保即SD,他们的制服袖口处有一块菱形的标示,上面绣着SD
参见下图
、
二战期间,德国警察制服的颜色是灰绿色
⑤ 德国风俗习惯
1、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服饰方面不喜欢太过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洁,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定要系领带。参加宴会或者是去剧院等正式场合的时候,男士多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在德国的东部地区,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门在外多佩戴金质戒指。
2、相见礼仪
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3、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德国女性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很克制,认为这些动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自身缺乏友善和教养的表现。
4、餐饮礼仪
德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多注意两个礼节,分别是以右为上合女士优先。德国人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在两个星期之前就要把请帖发出去了,宴请宾客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的酒杯盘子,在刀叉的使用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吃鱼的刀叉是不可以用来吃别的食物的。
5、商务礼仪
德国人对待工作非常的严谨,思考深刻敏锐,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只要是约定的时间的话就必须要及时到达,不管是迟到或者是太早到的话都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⑥ 二战时期的德军制服,为啥会被称为史上最帅军装
在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服装被人们称为是最帅的军装,其实是因为通过这身军装能够展示出当时德国军队的严谨风格。当这些德国士兵穿上军装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威风并且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德国士兵的气势。当然每个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只是大部分人认为德国军队的服装非常好看,但是至于每一个人对于德国军装的看法,可能还有一些略微的不同。
并且德国的军装大部分是以黑色作为主色调,从侧面也可以称发出这些德国将士高贵的气息。由于这些衣服类似于风衣,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这些德国将士的帅气,这些德国士兵穿上这身军装的时候都是非常有气势的 并且德国军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外观看起来非常简单大气,但是也可以表现出德国军队的沉稳。可以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是废了一番心思的。
⑦ 10分。有关德国近代服装。
中国人的服装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中式服装、西式服装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在式样、外形、结构、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审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一、式样
中国传统服装的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前开衣最早起源于中国,形成于黄帝时代。中国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
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古希腊的服装是披裹式,古罗马到中世纪,服装的式样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公元四世纪,日尔曼民族南下,日尔曼民族的四肢分离的体形型服装逐渐渗入到欧洲服装的基本样式中,从13世纪开始至今,体形型服装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其基本形制是男子上衣下裤,女子为上下连属的裙装。
二、外形特征
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等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特别是使四肢有拔长感。亚洲许多国家的服装都有类似特点。
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是比较肥大的,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
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自然修长的服式使男性显得清秀,使女性显得窈窕。同时,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各种硬领、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和花朵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
西洋服装的外形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三、结构特征
从结构特征看,中式服装采用中国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
西方服装采用立体裁剪方法,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细心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的服装。
有人说中式服装像平面的绘画,西洋服装像立体的雕塑,这种感觉大体是对的。中式服装表现两维效果,忽视侧面结构设计。西式服装强调三维效果,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并适应人体运动规律,既合体又实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青睐。
四、局部结构特点
从服装的局部特点看,中式服装的斜交领、对开V领、直立领、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清代箭袍式的前后左右开四衩,以及衣服的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都是有东方特色的局部细节,常被设计师用作表现中国服装趣味的处理手法,其中中式立领和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更为典型。
西洋服装的袒领和轮状褶领(像扇面一样环绕脖颈)运用较为广泛,轮状褶领连续的褶裥是用布料上浆后熨烫成形,有时需用细金属丝做支撑。服装造型喜用填充物衬垫或支撑,如垫肩、垫胸、垫袖、垫臀、裙撑等。由于西式服装不是连袖而是装袖,所以肩饰造型多样。袖子款式变化很多,如半腿袖、主教袖等。
五、装饰
从装饰特点看,由于中式服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刺绣用于服装历史久远,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运用平面刺绣方法装饰服装表面空间,是中式服装设计的惯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装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
除刺绣外,镶、滚工艺在中式服装上运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缘处镶、滚装饰,女子衣缘越来越阔,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
西洋服装是立体构成设计,表现三维效果,所以装饰与整体结构造型相对应,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装饰手段是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服装表面。最初,花朵、花边等只是少量装饰服装表面,丰富表面效果。到了罗可可时期,某些礼服竟是用立体花堆砌而成。
西洋服装采用立体装饰有其精采之处:一是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天然谐调;二是装饰效果符合审美心理,因为凡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表面,容易引起人的单调感觉,而层次丰富、虚实搭配、重叠穿插的表面空间有耐人寻味的效果,易于激起观赏美感。
六、面料、色彩和图案
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穿棉布较晚,棉花是从印度引进的,到元明之时,棉布才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
从服装色彩看,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了“黄为贵”的传统观念。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色,隐喻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
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红、黑、白、黄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从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
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蓝色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
中式服装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至今,从高贵的绸缎到民间的印花布,吉祥纹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纹图,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像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团鹤仙寿、福禄寿喜、连年有余、吉祥八宝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另外,官服的图案重视标识作用,明清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为走兽图案。皇帝的龙袍象征真龙天子,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华虫”取其文丽;“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洁净;“粉米”取其滋养;“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
西洋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的运用同东方传统存在差距。
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半毛织物和亚麻布。古希腊人喜爱白色,古罗马服饰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亚麻天然的原色,很朴素。
中世纪西方已有了许多名贵的面料,除东方丝绸、锦缎之外,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织锦缎和天鹅绒中还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银丝线。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特别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常是贵妇的首?C匀说暮谏�淖虐字峙�园尊�姆羯��浅l拍俊?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迪斯科花样,利用几何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
七、审美文化
东西方服装审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点。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
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
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现女性的第二性征,如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现代模式是以简约的形式表现人体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紧身为现代时髦。
中国文化漠视“性”的存在,服装不表现人体曲线,不具备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
中式服装的美学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和文化征貌。中国人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闲适、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体的精神意蕴。中式女装严密包裹人体,使人难窥其详,增加了神秘感。中式男装严整修长,洋溢着中和之美。皇帝的礼服,宽博繁复,辉煌壮观。皇帝的礼服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审美观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服饰文化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她们都是人类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我们应进行积极研究,在明辨的基础上继承发扬。
⑧ 二战时德军的军装是谁设计的有什么由来吗
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德国军服的主要设计者)集体的创作。
德军军装并不是由一个单独的“谁”设计的,是普鲁士风格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和演化而来。橡叶饰,双列直纹领章,双铰线编织肩章,袖标,兵种色,勋章奖章等,都可以追溯到一战甚至更早的时代
装甲兵的黑色制服和骷髅领章都始于魏玛时期,和小胡子没有太大关系。骷髅领章旨在传承腓特烈的骷髅骠骑兵党卫军的双闪电以及大部分师徽都源自北欧古字,在条顿骑士时代就有应用.
他们国防军的服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除了头盔意外,其它也没多大变化。
二战时,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是不一样的。一个代表国家,一个只效忠纳粹元首希特勒。
至于纳粹的党卫军的服装则是 阿道夫 希特勒 一人设计的,标志则是各个师分开设计的,什么骷髅师,帝国师。还有纳粹的旗子也是希特勒亲自设计。
⑨ 德国的服饰文化有什么特点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
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