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军的STG-44(MP44)突击步枪用了多久
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受军方的要求,开始着手研制自动步枪的工作,开始研究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有效解决现有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1941年经过反复实验后德国研制成功一种7.92×33毫米步枪短弹。它的长度比当时的德军7.92×57毫米标准步枪弹缩短了,弹头更轻,发射火药减少,装药量由47格令(约3克)减至24.6格令(约1.6克),弹头重由198格令(约12.8克)减至123格令(约8克)。有效射程相应缩短了。这类短弹被称为中间型威力枪弹。这种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枪弹缩短三分之一。使得枪的后坐力大大减小,解决了自动步枪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根据军方的要求,黑内尔公司在11月份生产了10000支试验枪,全部在1943年春交付给东线的德国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后投入大批量生产,它借用了冲锋枪的命名方式,命名为MP43式。,1944年该枪完成改进定名MP44。这种自动步枪具有冲锋枪的猛烈火力,连发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掌握,在400米射程上,射击精度比较好,威力接近普通步枪,而且重量较轻。
MP44的出色性能受到前线部队广泛好评,终于被元首希特勒所认可,下令优先该枪的生产并亲自为其命名,正式改称Sturmgewehr 44(44型突击步枪),简称:StG44。Stg44随即大量生产直至二战结束。至今,在伊拉克地区被称为AK42的一种突击步枪,可以看出正是STG44步枪。
⑵ 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是哪一种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定型投产时名称MP44),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自动步枪。
StG44规格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或连发
口径:7.92mm
弹药:7.92×33毫米短弹(Kurz弹)
供弹方式:弹匣
弹匣容量:30发
重量:11.5磅(约5.22公斤)
全枪长:940毫米
枪管长:419毫米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枪口动能:1666J
枪口初速:685米/每秒
射速:550发/每分
射程:350~500米
原产国:纳粹德国
瞄准装置:球形准星,带护圈;觇孔式照门,后期出现试用型夜视瞄具
⑶ 谁能介绍一下德国二战时的MP40和Stg44/MP43的性能和使用有什么异同
MP40冲锋枪,具有现代冲锋武器的几个最显着的特点:
制造的简单性和造价低廉。
MP40取消枪身上传统的木制固定枪托、护木组件以及枪管护筒等粗大笨重的结构,主要部件都是钢片压制成,连唯一较费工时的木质枪托,也由钢制折叠式枪托代替。全枪没有复杂的工艺,钢片压制的枪身可在一般的工厂的流水线中随意制造,一般的初级技术工人依靠工具即可制造;机匣的下半部则以重量很轻的铝材制造。甚至对于枪的表面也没有什么磨光,总之,一切复杂的工艺全部取消。这样的设计思路,使得MP40可以在德国各地的大小工厂中大量制造。
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二战期间大量装备的冲锋武器中,MP40冲锋枪具有较高的精度。由于后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非常精确,在持续射击中的精度更是无人能比。一把连续射击中的苏联波波沙和英国司登都是很难控制,而任何一个德国新兵都可以控制住猛烈射击中的MP40。在较近距离作战中提供密集的火力。
这主要还是来自于MP40的设计思路。它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 另外,它使用9mm口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和该枪射速较低也是其射击精确的原因。
南斯拉夫影片《桥》在这部影片中,游击队员们人手一把MP40,其中包括少年和女游击队员。少年和女人虽然并没有什么战斗经验,臂力又较弱,但是他们也可以很好控制住持续射击MP40,在实战中消灭了许多德国士兵。
枪身短小
MP40的枪身折叠以后,仅长62厘米。比各国的固定枪托武器都要短20厘米以上。 这非常适合于装甲兵,伞兵和山地部队的使用,尤其是在狭窄的车厢和飞机的机舱里。
对于伞兵来说,MP40短小精干,火力猛烈,非常适合伞降使用。早期在西线一系列的空降作战,包括空袭比利时的要塞,突袭荷兰,大规模空降克里特岛,MP40帮助德国的伞兵部队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密集短促的火力往往可以压制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盟军士兵。 对于装甲兵来说,短小的MP40可以折叠后放在狭小的车厢里。对于山地步兵来说,由于山地战通常敌我双方的距离都不会太远。重量较轻和火力较好的冲锋枪非常适合他们的需要。
MP40的主要缺点:
射速较低。
MP40的最大问题在于射速过低。其理论射速不过每分钟500发,实际射速还要低很多而它的主要对手--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每分钟射速高达900发,美国的汤普森冲锋枪射速也高达700发,只有英国加工低劣的司登冲锋枪射速和MP40大体一致。MP40的设计初衷,主要是针对训练严格的德国士兵,他们使用这种持续射击精确的冲锋枪,可以在有效射程内,依靠准确射击来杀伤大量的敌人。
在斯大林格勒的激烈城市战中,到处都是火力点,到处都是障碍物,到处都是突然的近距离遭遇战,敌人忽隐忽现,手持冲锋枪的士兵们很难也不可能精确瞄准射击。而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只是朝着敌人的大概方位扫射一通。在这样的对决中,MP40的射速只是波波沙的一半左右,完全被苏联冲锋枪火力所压制,实际伤亡重大。
装弹量较少
MP40的装弹量有32发,这和盟国的其他冲锋枪大致相当。但是,它在和有着71发大弹鼓的苏联波波莎冲锋枪的对战中,又处于绝对的下风。在近距离作战中,冲锋枪的用处就是在最短时间把最多的弹药压制到敌人的头上。MP40的32发直弹夹,又只是波波沙的一半不到。在激烈的近战中,德国士兵更换弹夹的次数要大大多于苏联士兵,在换弹药的时候,火力必然要间断或者停止。在战斗火力的中断就是死亡的前奏曲。对于这点,一线的德国士兵有着最快的认识。
很多德国士兵都抛弃自己的MP40,而是捡起一把有着71发弹鼓的波波莎冲锋枪。在德国影片《斯大林格勒》有真实的反映。后来由于德军士兵使用波波莎冲锋枪的过多,德军居然还专门研究了一个波波莎冲锋枪的改进型号。武器也是商品,对于战斗武器来说,士兵就是客户。显然在和波波莎冲锋枪的对决中,MP40占了下风。
对MP40的总体评价
MP40无疑是容易控制的武器,它的后坐力相对较小,在扫射中可以准确的把密集的枪弹射向对方。在非极冷的气候下,它的供弹可靠性很强,基本没有卡壳的危险。相比起来,波波沙的射速过快,激烈射击时枪身跳动的很厉害,新手很难控制。司登冲锋枪虽然也比较容易控制,但是该枪造型独特,射击时候必须一手拖住枪托,一手在侧面抓住弹夹,在枪身上下移动时候很费力,只适合水平扫射。而且司登的供弹可靠性太差,经常莫名其妙的卡壳,这在战场中就是把性命交给了对手。而老美的汤普森冲锋枪的子弹穿透能力太弱,对待较远一些的半隐蔽目标杀伤性太差,只适合近距离扫射没有防护的士兵。
在苏联波波莎冲锋枪出现之前,MP40仍然是世界最顶尖的冲锋枪。由于它的成熟和可靠,直到60年代仍然有一些国家使用它。
答案补充
MP44突击步枪,是现代步兵史上最大的成就之一。它首先使用了中间型威力枪弹。MP44突击步枪——由STG44和MP40改进而成,做辅助机枪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德国陆军设计师路易斯·施迈瑟开始研究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实验证明普通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使其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此后,自动步枪一直使用短药筒弹药,并且开始取代普通步枪、轻机枪。施迈瑟设计的原型枪MP43非常成功。1944年,该枪定名为MP44型,一年后改称突击步枪。目前可找到的资料显示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德军士兵第一次使用了该枪,MP44给它的敌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改进版MP44——闻名世界的AK47突击步枪。
操作 全自动
口径 7.92x33mm库尔兹弹(Kurz)
容量 30发/弹夹
重量 11.5磅(约5.1公斤)
杀伤力 中等
精度 中等
后座力 大
射程 350~500m
⑷ 请各位懂枪的大哥介绍一下
AK47
数字是发明枪得年代,AK47是苏联1947年生产出来的.АК-47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动步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自动步枪。
德国毛瑟Kar98K步枪
1935年,一种在原毛瑟卡尔98步枪基础上缩短了枪管的毛瑟步枪———毛瑟98K被德国国防军采用,这也是德国国防军使用的最后一种毛瑟步枪。“98K”的意思是毛瑟1898式短步枪,K的意思是“Kurz”,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因此,它的长度要比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枪短。毛瑟98K作为德国军队的标准装备在整个二战期间服役,德国兵工厂在战争中制造出1400万支。
德国MP44(StG44)突击步枪
1944年底,德国的“大剪刀”突击队在白俄罗斯普里皮亚特沼泽中执行侦察任务时被苏联红军死死围住。眼看突击队就要被消灭了,这时德军运输机空投了一批武器。“大剪刀”突击队获得这种武器后如虎添翼,向苏军阵地硬撞过来,居然奇迹般地突破了苏军的防线。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德国法西斯研制的“末日武器”———MP43JStG44突击步枪。二战爆发后,德国陆军技术部设想研制一种可像冲锋枪那样连发的步枪,这样可保持冲锋枪轻便的特点,且成本比传统步枪低得多。经过集思广益,黑内尔公司开发的MKb42(H)样枪被选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径,但所用弹药的长度缩短1J3,减少了装药量,使得枪支在全自动射击时更容易控制,然而希特勒却对MKb42(H)提不起丝毫兴趣。一战中当过下士的他使用过毛瑟式步枪,深信枪的射程是越大越好,而MKb42(H)的有效射程则比毛瑟枪退步了不少,致使德国技术人员苦心研制的、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MKb42(H)问世伊始就遭到国家元首的冷眼。陆军技术部深知希特勒脾气反复无常。该部借用了冲锋枪的名称———MP43来继续生产MKb42(H)。1943年,首批生产的一万支MP43样枪被送到正在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国SS第5“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结果初露锋芒。各部队纷纷要求增加该枪的配备量。一些将领从前线回来向希特勒汇报战况时,极力赞扬了MP43的出色表现,并再三要求增加产量。此时希特勒才知自己受骗已久。庆幸的是,希特勒也了解到该枪的性能确实是非常出色,并亲自将MP43命名为突击步枪。就这样,枪械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员———突击步枪。1944年,MP43易名为StG44型,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德国44型突击步枪。
国产得56式 81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仿制苏联7.62毫米步马枪,将其定名为53式7。62毫米步骑枪;1956年仿制苏联CKC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和AK47突击步枪,定名为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至此我军步枪全面更新换装。20世纪70年代末的自卫反击战,促使我国加快了研制以突击步枪为主体的班用枪族的进程。1981年我军设计定型了81式7.62毫米班用枪族。它包括81式7.62毫米步枪、81-1式7.62毫米步枪、81式7.62毫米轻机枪。81式枪族具有射击精度高、结构简单紧凑、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重量轻等优点,能一枪多用,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可以在枪族各枪间互相通用。
97式警用
18。4mm防暴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口径防暴武器。它为我国警用防暴武器又增加了新品种,填补了这一领域里的空白。 研制背景长期以来,我国警用武器一直是从军用制式武器中选用的,没有一个独立、系统的装备系列,在这个领域,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些年,我国相继生产装备了38mm、35mm防暴武器,为平息骚乱、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担任治安保卫任务的警务人员,他们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武器绝大多数是7。62mm口径手枪、冲锋枪、自动步枪这些杀伤性武器。军用制式武器的弹头动能高、威力大、杀伤性强,因此许多场合下是不能随意使用的,有时使用也容易伤及无辜,使警务人员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复杂场面。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防暴武器的发展先于我国,而且品种、规格十分齐全,其中12号口径警用霰弹枪的使用尤为普遍。因此,我国有必要为警务人员研制一种应用广泛、适应性强的防暴武器装备。基于这方面的需求,我国研制了97式18。4mm防暴枪。
战术任务97式18。4mm防暴枪配用催泪弹、染色弹、防暴动能痛块弹、防暴动能霰弹、催泪枪榴弹及杀伤霰弹,用于在50m距离内制服隐蔽在建筑物内的暴力犯罪分子,驱散35~100m距离内非法聚众的骚乱人群。主要装备国内各级公安机关所属刑侦、治安、巡逻、防暴等警种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公务配备用枪规定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使用。
我国的警用手枪、小型自卫手枪都经过了更新换代,唯有作为军用的54式7.62毫米战斗手枪已经用了近50年,已很难满足现代战场对基层指挥员的要求。然而在研制什么类型、多大口径手枪上,却众说纷坛。选择小口径枪弹,其弹药的威力小;研制10毫米以上大口径枪弹,后坐太大,不利于操作。经严格论证,认定选择口径9毫米的手枪更为合适一些。此外,9mm口径还能够与国际枪弹接轨,利于我国的外贸交流。据悉,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及使用的手枪有百余种,口径也从5.45~11.43毫米不等,其中有20多个国家以装备7.62毫米口径手枪为主,10多个国家装备11.43毫米口径手枪,而装备9毫米口径手枪的国家竞达90多个。9毫米手枪弹又是北约的标准手枪弹,随着东欧解体,装备9毫米口径手枪弹的国家呈上升的趋势,我国枪械工作者就是按照“既便于内装,又能与国际接轨,且列于外贸”的原则,经过不懈努力和艰难公关,终于研制出了国产新型QSZ-92式9毫米手枪及DAP92式9毫米普通弹,且该枪兼可发射世界上用途极广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⑸ 谁有MP44冲锋枪资料
http://www.fpschina.com/index.php?showtopic=2654
另外:
MP44突击步枪——由STG44和MP40改进而成,做辅助机枪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德国陆军设计师路易斯·施迈瑟开始研究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实验证明普通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使其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此后,自动步枪一直使用短药筒弹药,并且开始取代普通步枪、轻机枪。施迈瑟设计的原型枪MP43非常成功。1944年,该枪定名为MP44型,一年后改称突击步枪。目前可找到的资料显示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德军士兵第一次使用了该枪,MP44给它的敌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改进版MP44——闻名世界的AK47突击步枪。
⑹ 请介绍一下使命召唤里德军用的43型枪
是MP43么?本枪也是MP44.
这枪设计和生产于二战后期,产量大约有20000支上下,主要装备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一些资料上说这种枪开始生产前,小希同志并不支持,后来在战场上作了战地实验后,得到前线官兵的认可,后来开始大量生产.元首亲自给这种枪命名为突击步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
MP43/44式7.92mm突击步枪是德国黑内尔公司与毛瑟公司和埃尔玛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大量生产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最先使用中间型枪弹的突击步枪。<BR>1938年,黑内尔公司着手研制发射7.92mm枪弹的步枪的工作,1940年开始试生产。1942年7月制造出了50支样枪。同年瓦尔特公司以其早期的GA115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也研制出发射这种枪弹的步枪。这两家公司各生产了约7800支枪,分别叫MKb42(H)式和MKb42(W)式,曾试用于德苏前线战场。<BR>1943年春,黑内尔公司对MKb42(H)式步枪进行了改进,命名为MP43式,1944年改名为MP44式,后来又改名为StG44式,即44式突击步枪。曾计划于1944年开始用该枪取代步兵班的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未能实现。
图片(1):
http://www.gunpics.net/german/mp44/essay/mp4424.JPG
图片(2):
http://www.gunpics.net/german/mp44/essay/mp4425.JPG
⑺ 德军二战时期军队武器
二战德军步兵常用武器
二战德军步兵常用武器
WALTHER P38 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9mm
弹夹:8 发
WALTHERP38手枪代替LUGER P08作为德军的标准配制,并于1939年投入生产。LUGER P08手枪相比,它设计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大批量生产。P38是一种双重制动的武器——在装上弹药、竖起击铁后,你可以再松下击铁,然后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迅速的扳起击铁并抠动扳机打出枪膛内的子弹;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火比瞄准更重要,该枪仅须简单的抠动扳机就可以完成竖起击铁和射出枪膛里的子弹这一系列动作。到二战快结束时,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该枪。1957年,WALTHER公司开始恢复生产一种轻便型的P38手枪,称为P1型,直到1980年,该枪一直是德军的标准辅助武器。在一些国家,P38一直服役到90年代。
毛瑟 1898式步枪
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5 发
毛瑟1898式步枪是二十世纪初大多数步枪的原型,包括美国的SPRINGFIELD1903式步枪。它使用的7.92mm毛瑟弹从1888年开始生产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该枪性能优越、工作非常可靠,它和它的变形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军广泛用。KARABINER98 型卡宾枪比标准的98式短6英寸,在二战中,装备了大多数德军部队。
GEWEHR 1943式半自动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两个5发弹仓
几乎每一种武器德国都生产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但在半自动步枪上他们始终不如美国的M1型步枪。该枪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可靠性也不太好,所以始终没能取代毛瑟1898式步枪。
MP40冲锋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
口径:9mm
弹夹:32 发
射速:500 发/分
MP40是MP3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经改进后它更利于批量生产,战争期间产量超过了一百万支。可折叠的金属枪托使其更紧凑、更便于携带。它有令人吃惊的持续开火能力。该枪也得到了盟军士兵的赏识,把它称作“SCHMEISSER”,而SCHMEISSER是1918年BERGMANN MP18重机枪的设计者,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MP38或MP40的设计。
MP44突击步枪
工作方式:全/半 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30 发
射速:600 发/分
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德国陆军设计师LOUIS SCHMEISSER开始研究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实验证明普通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使其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此后,自动步枪一直使用短药筒弹药,并且开始取代普通步枪、轻机枪。SCHMEISSER设计的原型枪MP43非常成功。1944年,该枪定名为MP44型,一年后改称突击步枪。该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MP44——闻名世界的AK47突击步枪。
FG1942式 自动步枪
工作方式:半/全 自动,气动
口径:7.92mm
弹夹:20发弹鼓
射速:750 发/分
1941年生产,FG1942式最初是专为伞兵部队设计的,是一种优秀的全自动步枪,不过,对地面部队来说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轻机枪使用。在配上了刺刀和可折叠的双脚支架后,使它的应用更灵活。和美军中相应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一样,它可以在半自动和全自动方式中进行选择,但它的重量却仅有前者的一半。
MG42轻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
口径:9mm
弹夹:20 发
射速:750 发/分
MG42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机枪之一,它的变形枪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射速高使它成为很具威胁的武器;那些面对过它冰雹般打来的子弹的人,都会对那“撕裂油布”一样的声音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枪管可快速更换;枪身使用冲压铸件,利于批量生产。该枪非常可靠,而且使用广泛,可以配备两脚支架、三脚支架等,并大量取代应用广泛的MG34轻机枪。但由于它的方形枪管,使它不适于作为坦克的辅助武器。该枪的突击型配有75发的圆形弹鼓。由于原型枪的设计非常成功,所以直到50年代才出现它的改进型。
PANZERFAUST 反坦克手雷发射器
工作方式:一次性使用,冲击点火
口径:44mm
穿透力:240mm
同美国的反坦克火箭一样,德军的“铁拳”反坦克发射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在战争期间,生产了一系列的型号,从PANAERFAUST1到PANZERFAUST 100。所有的型号都由一个装有发射药的铁筒组成。与美军反坦克火箭等不同,发射药靠冲击点火,从筒内点燃44mm的反坦克手榴弹。手榴弹离开发射筒后,钢制的弹簧尾翼展开,稳定其飞行。早期的型号需要较靠近坦克——大约30米左右,以后逐渐提高到80米,最后到了150米。盟军的坦克手常常到到他们的坦克被击中时才知道“铁拳”战斗小组的存在。
PANZERSCHRECK 反坦克发射器
工作方式:摩擦延时引信
重量:0.51千克
同其它武器的研制一样,德军也研制了许多不同型号的手榴弹。不过,有两种最初的原型:直柄的M24型和椭球形的M39型。直柄手榴弹从一战起就开始广泛使用,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它比球形手榴弹更易于投掷,威力更大些。
火焰喷射器
工作方式:自动
容量:40次
一战后德军曾放弃了火焰喷射器,但当1935年,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使用火焰喷射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德军重新装备了它。德军在早期的战斗中使用过,不过在1941年后,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⑻ 纳粹德国的mp44是AK47的原形吗
不是,是苏联人自己的创造:
德国的兵器爱好者在餐桌上推杯问盏时,往往会不无自豪地说:“别看卡拉什尼柯夫名声显赫,他的设计思想还不是从我们德国StG44突击步枪上抄过去的嘛!要说牛气,还应该是StG44的设计师雨果>希买司。”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抄袭之说不可信
上世纪20>30年代,苏联与德国保持着非常秘密与紧密的经济与军事关系。德国企业不仅支援了苏联的工业建设,包括提供机械设备和技术支持等,德国军官还经常作客苏军,参加大型军事演习,试验新的技术和重型装备等所有《凡尔赛条约》中禁止德国国防军拥有的武器装备。当然,德国也没有对苏维埃隐瞒新研制的武器,如Geco公司研制的7.75>39.5mm中间型弹或短弹、海因里希•福尔默于1935年前后研制的自动卡宾枪的方案等都向苏联公开。德国甚至同意将样机送到莫斯科负责装备的人民委员会和舒洛沃主管轻、重武器研制与试验的炮兵部门。苏联后来研制的5.45mm短弹与Geco公司的产品也大为相似。两国的这种亲密关系一直延续到1934年二战爆发前。
二战后,苏联人把希买司强行遣送到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在那里,他参与了 AK47突击步枪的研制工作。卡拉什尼柯夫当时年仅27岁,并且没有专门经过枪械设计制造方面的教育,相信在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与希买司的共事使他受益匪浅。不过,两位大师的关系讳莫如深。据说,希买司在临死前对朋友说:“在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卡拉什尼柯夫还有点看不起我呢!”当然这只是道听途说,没有证据。2000年3月在图林根市出版的《自由论坛》报在谈论一本关于“希买司兄弟1921>1948年在C.G黑内尔的日子”的小册子时,竟然用了“着名的、臭名昭着的、出自一个苏尔人之手的卡拉什尼柯夫步枪”这样一个醒目的大字标题。确实没有原始文件来证明希买司曾对AK47的研制成功做过贡献,不过卡拉什尼柯夫谈到他的研制成果时并不避讳公开或私下谈论有关希买司的设计思想。例如,他1990年第一次出访美国,与他的传记作者爱德华•伊泽尔进行数小时的长谈中、1997年第一次出访联邦德国、 2002年7月到苏尔为“卡拉什尼柯夫特展”揭幕时,都谈到了雨果•希买司。然而,对于AK47 与StG44之间的相似之处,卡拉什尼柯夫只能报以无奈的微笑。他公开地解释说,人们不可能重新发明车轮,但要想取得新的划时代的研究成果,就看你有没有精神上的动力和能不能把其他的发明结合到新的结构中。
卡拉什尼柯夫自己也明白,一个来自阿尔泰山的农夫的儿子,擢升为受人称颂的苏联劳动英雄和将军,有时会招来反对和妒忌。所以,在俄罗斯,若你有足够的时间并在合适的场所询问对卡拉什尼柯夫的看法时,也能听到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
卡拉什尼柯夫的突出贡献在于AK47,而争议的焦点也就在于AK47的由来。那么,StG44与AK47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还得从自动卡宾枪思想说起。
自动卡宾枪的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重机枪和轻机枪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这一时期,冲锋枪问世了。而与此同时,作为步兵携行使用的单发步枪的地位则大为下降。意大利和德国的一些公司在这一时期研制了自动卡宾枪 ( 德文Maschinenkarabiner,缩写为Mkb) 的前身——冲锋枪,典型产品即是意大利的维勒•帕洛沙M1915冲锋枪(详见本刊2006年第9期上半月版)。
在德国,来自比贝拉赫的海因里希•福尔默(1885>1961)于1935年制造了一支使用“Geco” 中间型枪弹的机关卡宾枪 (Geco是Gustav Genschow &CO AG的缩写,译为古斯托夫•根舍-CO股份公司)。这支枪研制出来后,陆军部里有人拒绝接收。与此同时,一种易于制造的“Poite”枪弹问世,由此决策者更倾向于发射此弹的武器。为此,希买司和黑内尔公司于1938年4月得到了一份研制配用该弹的冲锋枪(机关卡宾枪)的合同。两年后,研制出第一支样枪,后来演变成MP43冲锋枪和StG44突击步枪。
关于StG44的出笼过程,《轻兵器》2002年第12期《梅花香自苦寒来——德国StG44突击步枪出笼纪实》一文做过详细介绍。
与其他竞争者相比,雨果•希买司的MP43冲锋枪是第一个成熟的方案,因为全枪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在参加部队试验和前线作战试用的人群中,对该枪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纷纷赞其火力猛,容易装弹,命中率高。但也有人认为与MP40冲锋枪相比,其射速才450>500发/分,有点低。另外,枪内易脏,环境适应性差;枪托易受潮变形;枪口焰或瞄准装置不佳。不过,尽管该枪存在一些缺点,但部队指挥官对其战术优势还是信得过的。
而苏联红军直到1942年末才临时得到一些新的枪械:在东线Cholm城作战的“理发师战斗群”被德军围困3个月,最终得以突围,这也是多亏了德军扔下的黑内尔Mkb 42自动宾枪和许多新的中间型枪弹。关于1943年7月人民委员会是否作出装备苏制新枪弹和卡宾枪(据说其中包括从德军手里缴获的MP43冲锋枪) 的决定,至今仍是个谜。毕竟当时的苏联正处于激烈的战争之中,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在全力以赴地加紧生产,以确保战争补给。不少新的武器方案被忽视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1943年苏联当局又要求苏联装备工业部门的设计局、弹药和武器设计师研制新式武器。一种配用新短弹的半自动卡宾枪——SKS适时抛出,提交给了炮兵局进行试验。新弹弹壳长41mm,弹头长21.89mm,全弹长55.34mm,初速715m/s,于1944>1945年期间投产。这种弹和后来将弹壳缩短为39mm的 M1943标准弹(全弹长56.1mm,弹头质量7.92g)的弹道性能明显优于过于缩短的德国8>33mm枪弹。
尽管SKS半自动卡宾枪在1944年就已经出产,而实际上苏军在1949年才正式装备。
AK47的出笼
卡拉什尼柯夫也于1944年试验了类似的卡宾枪,但无果而终,其原因是大多数设计师和军事指挥者还肤浅地想着莫辛-纳甘单发步枪,而不像德国人那样要使用突击步枪。只有亚力克西•苏达耶夫“离经叛道”,于1944年前集中精力研制了一种一半像突击步枪、一半像轻机枪的长管枪械——带两脚架、采用弧形弹匣的导气式武器。1945年进行首次部队试验,但士兵感到此枪还是太重。炮兵局下AK47的第一型样枪,其枪机框和导气活塞杆固定在一起,可旋转的快慢机/保险装置位于枪的右侧令继续研制,使之再轻些,再短些。但是刚刚准备进行时,苏达耶夫病了,于1946年不幸辞世。
这时,西蒙诺夫也转向这种新型武器的设计,拿出了一支突击步枪参加试验。卡拉什尼柯夫紧随其后。1946年年中,西蒙诺夫、卡拉什尼柯夫和其他设计师分别拿出自己的样枪参加对比试验,但所有样枪都有缺陷。卡拉什尼柯夫样枪的缺点是:采用伽兰德步枪那样的两部分构成的枪托和可调的导气孔;快慢机与保险机构位于枪的右侧,不便操作。该枪未通过试验。
后来,卡拉什尼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毫不隐讳地说,他在研制AK47的过程中,有一大批技术人员和专家给予了他大力支持,其中就有亚历克斯•蔡特赛夫和弗拉季米亚•迪金,而西蒙诺夫和捷格佳廖夫也提出了有价值的对结构方面的改进意见。当然,还有一位当时的敌人——德国设计师— —也提供了有力帮助,他就是雨果•希买司。苏联国内虽然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轻武器设计人才,但是他们没有掌握钢板冲压技术,而德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得知,雨果•希买司可以帮助苏联得到这项技术。因此,苏联军管当局将这些人从德国强行派往科夫罗夫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而在此时,AK47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收尾。后期的样枪虽与初始试验型不同,但 1949年批量生产的AK步枪也没有采用钢板冲压工艺生产机匣,而是采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法。那么希买司的贡献在哪里呢?这位同卡拉什尼柯夫一样自学成材的天才于1943>1944年间第一次提出钢板冲压的设计思想,而苏联人从中深刻认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并在此后的设计中加以应用 ——这就是希买司的贡献。
StG44与AK47 的异同
在外行人眼里,StG44和AK47这两种突击步枪外观一样,两者都采用弧形弹匣,导气管在枪管上方,瞄具较高。弧形弹匣的曲面是功能的需要,因为中间型枪弹弹壳收口部锥度较大,采用弧形弹匣才不会出现供弹故障。
StG44和AK47都采用击锤式击发机构,击锤由螺旋簧推动。这种螺旋簧在二战中已在许多军用武器上应用,如苏联PPS43冲锋枪的设计师苏达耶夫就已经在其设计的轻机枪上使用。但这两种枪的安装方法不同:AK47的发射机构固定在机匣中,扳机护圈装在机匣底部,握把仅仅作为木制件螺接在机匣上,没有它也不影响枪的功能;而StG44的发射机构、发射机座、握把是一个组件,用销钉连接在弹匣槽后部,后面还有一个销钉,将握把、枪托与敞开的机匣后部相连。
但StG44与AK系列有明显区别。从机匣的构造上看,卡拉什尼柯夫按照其前辈托卡列夫、什帕金、捷格佳廖夫和苏达耶夫的设计思想:以机匣为基础,前接枪管,后接枪托。而StG44的核心件是节套,是由一整块钢锭铣制而成,节套前面连接枪管,后面连接机匣。
从动作原理上看,两者虽说都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都是利用从枪管里导出的火药燃气能量完成开、闭锁过程,但AK47采用的是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而 StG44采用枪机偏移式闭锁方式。AK47的活塞和枪机框、枪机构成一个部件,活塞在火药燃气作用下向后运动,从而使枪机框和枪机向后运动,枪机在后坐的过程中被强制性地回转开锁,接着枪机框和枪机一起后退,同时从弹膛里抽出弹壳。而在StG44上,其活塞、活塞杆和枪机框构成一个部件,枪机框和枪机上各有一个钩,活塞在火药燃气的推动下后退,活塞压迫枪机框向后,枪机框在后坐的过程中两个钩扣合在一起,从而使枪机开锁,完成抽壳和抛壳过程。
总之,我认为STG44 和 AK47 之间有相似,而且AK是学习STG44的思想,不是单纯的模仿,所以总把二者相提并论是武断的,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是因为我们都哈德而反苏,但武器无国界,我们还是不要把个人的意识来左右客观的武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