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丁建弘的德国通史怎么样

丁建弘的德国通史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1-19 02:49:41

1. 历史老师应该读的书籍

历史教师必读书目
1.彭明《五四运动史》
2.寿彝《中国通史》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7.吕一民《法国通史》
8.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2009年
9.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三联书店,2010年
1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杨奎松:《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张鸣 着《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钱乘旦等:《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5.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6.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7.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8.张荫麟:《中国史纲》新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版
19.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
20.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1.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华书局,2008年版
22.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
2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4.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张鸣《摇晃的中国》

2. 关于“欧洲三十年战争” 哪本书上有详细记载

建议去看看丁建弘着的《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是这一类专着中比较翔实的,另外还有同系列的《法国通史》和《英国通史》可作补充。因为历史条件的原因,对欧洲各国的历史无法绝对独立地进行研究,中间有太多关联。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德意志各国境内,但是牵扯了当时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国家,就像楼上说的那样,深刻影响了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

3. 丁建弘什么人

丁建弘(1936- ),浙江金华人。 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受业于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邓广铭、张芝联诸名家,并成为民主德国史学家维纳•洛赫的德国史专业弟子。1958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60年代初开始连续发表论文和专作。1961年出版《蔡特金》一书后,被《光明日报》作了专访报导。1978年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1-1984年留学西德,受业于德国史学泰斗、国际历史学家协会前主席卡尔•埃尔德曼教授,得益匪浅,所撰德文论文《俾斯麦与德国统一运动》获国内外学界的一致好评。1984年回国后任杭大历史系副主任,1986年晋升为正教授,兼任大学图书馆馆长。1988年省委拟委任为浙师大校长,被婉拒,理由是“不当官,不经商,只搞业务。”1991年创办“杭州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任主任。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性的社会兼职主要有: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杭大分会会长;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IBA)和美国“国际名人研究院”(ABI)顾问委员会名誉理事等。1999年四校合并后,任新浙大历史系教授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02年退休。丁建弘教授主攻西洋史,欧美现代化史,特别是德国史。对德国史专题的开放性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8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有创见性的论文,有代表性的如《德国统一和沙俄覇权》、《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前提和后果》、《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希特勒的上台与德国法西斯的实质》、《视线所窥、永是东方——中德文化关系》等,不仅改变了中国学界的德国观,而且引领了中国学界的德国史研究方向。在国内开始主持一些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六五”期间社科院的《德国史》,“七五”期间国家教委的《德国史教程》,“八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战后德国的分裂和统一》,“九五”期间浙江省社科重点课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研究》。90年代至今是德国史研究集大成时期。1991年专着《德国通史简编》(主编)问世;1994年专着《普鲁士的精神和文化》出版,1997年专着《战后德国的分裂和统一》(主编)出版;1999年专着《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主编)出版;2003年专着《德国通史》出版;2004年专着《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出版。初略统计,共发表有关德国史的论着10部,参编着作4部,中文论文约70篇,德文论文7篇,译着6种。丁建弘教授1981年获联邦德国最高学术荣誉的洪堡研究奖学金,在西德作两年的访问研究。此后多次应邀参加在德国或瑞士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1988-1995年间相继受聘为基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美茵茨大学的客座研究员或客座教授,从事德国统一运动、中德关系、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研究和讲授。1996年获德国对外交流中心(DAAD)的研究奖。

4. 斯拉夫族的词源是否是英文的奴隶

不是的。英文中,奴隶一词是slave,斯拉夫族一词是Slav,看起来很像,但是没有什么关系.

斯拉夫族从公元一世纪就出现在欧洲大陆,并在5到6世纪进入欧洲中心地带。
斯拉夫民族从来没有在实际意义上统一过,它更多的是一个语言学上的含义,比如斯拉夫族还可以细分为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等。

斯拉夫这个字眼在六世纪就出现了,这个时侯还没有英语呢~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14042a.htm

5. 为什么奥地利人也说德语呢

小孩没娘,说来……话很长。希望搂主有耐心看完,并不要太大声骂我废话连篇。先讲一下重点(或者你也可以只看重点):
一、说德语的国家基本上有这么几个:
1. 德国
2. 奥地利
3. 瑞士的大部分地区(当然啦,他们的德语相当不够“标准德语”)
4. 列支敦士登也以德语为官方语言。
5. 意大利北部与奥地利接壤处的南蒂罗尔地区,也讲德语。

在欧洲,以德语为母语的人是最多的。
绝对跟殖民没有关系。

二、奥匈帝国这个概念是1867年出现的,而且是以奥地利为主体,四楼也提到了,网络上有详细介绍。所以“奥地利长期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这个说法恐怕是不成立的。而且当时的奥匈帝国,也不仅仅只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两个国家。匈牙利当时的第一官方语言也是德语,但是普通民众是讲本民族语言,即匈牙利语的。不过,现在匈牙利境内仍然有讲德语的少数民族,这些人从民族上来说,也是german,就像我国境内有俄罗斯族人一样。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奥匈帝国境内有很多,《好兵帅克》这本书里也有展现。

三、现代的德国却是在当初的普鲁士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铺路石,听听!),但是,德国不等于普鲁士帝国呵。

四、希特勒上台之前,奥地利和德国已经分家了(当然,如果说的这个之前,是N 百年前,那我真的没有话可说)。记得《音乐之声》吧,主角一家为什么要逃跑?因为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所以男主角举办舞会的时候特意挂上奥地利共和国的国旗,衣服上也有红白间条,而且把Edelweiss(雪绒花)唱得那么深情,因为这种高山植物是奥地利的国花(他们管自己叫《高山之国》)。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就停止扩张,没有二战那么些事儿,那么他就是最成功的帝国宰相(当时德国已经共和了,但是这一称谓延续了下来,现在把帝国一词去掉了,咱们翻译成联邦总理),因为办成了俾斯麦也没有办成的事儿。

如果对各国名称做个比较的话,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在各种语言里,法国的名称都大同小异,但是在不同语言中,“德国”这一名称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虽然可以理解Germany/German和翻译到中文的“日耳曼”肯定是对应的, 但是“德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呢?
后来学了德语,终于明白了,敢情是从Deutschland/Deutsch来的。(06年Prinzen的Deutschland是尽人皆知,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这么首歌会在中国受欢迎吧)。
对二战历史有点兴趣的都会知道,纳粹德国又称“第三帝国”,那么为什么是第三呢?(答:因为前面有第一和第二!)
所谓的第二帝国,指的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时(记得《最后一课》吧?),在凡尔赛镜厅(俺是98/99念的初三,当时的外国史课本前面有这幅彩图哦)开始的、威廉一世建立的(当然你可以说是俾斯麦)毁在威廉二世手里的那个德意志帝国。直到这个时候起,才有了真正统一的政治意义上的“德国”。想当年,俺们美丽的青岛就是被“帝国海军”硬生生占领的。
而第一帝国,有个很华丽很响亮的名头,叫做“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当时罗马天主教有难,而当时有个叫Otto(一帮师弟妹将这个名字直接同O²挂钩,真的很天才。)的哥儿们,力挺教廷,于是罗马教廷投桃报李,让他加冕做德意志各邦的大头领,于是就有了这个“神圣罗马帝国”。
这个帝国么,跟我天朝帝国是不一样地,它其实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延续到今天就造成了几个讲德语国家都是“联邦制”的政治形态。帝国的Kaiser虽然咱们也翻译成皇帝,但是他跟咱们的“天子”不能比,他们是各邦选出来的。具体来说呢,就是几位选帝侯(变了几回,有增有减)还有几位大主教。这一点,四楼已经说了。选出来的人还要去罗马假加冕,才能真正成为皇帝(皇帝不是谁的能当的,大英帝国也只是有个“女王”而已。拿破仑是真的皇帝,他比较酷,他让教皇到法国来给他加冕)。

然后哈布斯堡家族出现了,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控制了整个神圣罗马帝国。但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很大很大,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是出生在尼德兰的,所以人家叫他荷兰人)把自己的疆土分成两块,哈布斯堡家族就分成两支,一支主以奥地利为主体,控制德意志各邦,另一支以西班牙为主体,控制尼德兰地区以及它的海外殖民地。血腥镇压尼德兰起义的就是他们,一直跟法国打对台的也是他们(记得《三个火枪手》吧?路易十三的王后,西班牙的公主,叫“安娜•奥地利”,因为那也是她娘家家族治下的,虽然这姐姐可能从来没去过奥地利)。据说哈布斯堡家人都有个特点:下唇比较突出,我们管这个叫“婆婆嘴”。

然后很多年过去了,后来哈布斯堡家族的男人都死绝了,西班牙王室姓波旁了,奥地利那边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就招亲了,后来这个上门女婿死了以后,这个公主,就成了马丽娅•特蕾莎女皇。丁建弘先生的《德国通史》就是用她的一幅儿孙满堂的画像作的封面。这个人物我们历史书上也学过的,她的女儿好像比她还有名,叫玛丽•安东尼。所以,不提所有的政治因素,情感上也可以接受大革命开始后为什么奥地利要打法国吧?
然后拿破仑倒台了,就有了很着名的“维也纳会议”,会议的结果之一就是让神圣罗马帝国保持分裂(到1871年德意志统一前,德国国内大大小小300多个邦,跟咱们国内的战国时代有一拼)。然后,奥地利的国王,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没理教皇,就宣布成立的奥地利帝国。这个帝国范围很大,包括现在的捷克、波兰、巴尔干、意大利等地(1848年革命,梅特涅出逃,这个历史书上都讲过的,而《牛虻》讲述的也是为意大利解放而奋斗的革命者的故事)。最古老的german university其实是在布拉格建立的,而目前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是维也纳大学;德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学,是海德堡大学。还有一批作家,比如卡夫卡,比如里尔克,他们都是德语作家,从民族上来说,他们是germans,但是他们都是布拉格人。

普鲁士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逐渐成为德意志各邦中的翘楚,威廉一世又刚巧碰上了俾斯麦,于是就把统一的大旗扛起来了,开始挑战奥地利的德意志第一大邦的地位。当时有两个统一计划,一曰大德意志,一曰小德意志,区别在于有没有奥地利。现在的奥地利面积好像不比咱们的重庆大多少,当时可是很大一片地方,大家可以找找当时的地图看看。其实奥地利也想来个大统一,不过,统一以后的老大坚决不能让别人来做。于是1866年,普奥两家来了个死磕,结果奥地利输了,从此退出逐鹿,但是普鲁士也没能把奥地利统一进来。
1848年革命后,奥地利在意大利的统治受到极大打击,直接导致了当时的皇帝费迪南一世退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就是茜茜公主的丈夫登基。1867年,奥匈帝国就成立了,一直到1918年一战结束,奥匈帝国倒台。当时独立的可不止匈牙利一家,整个帝国都分崩离析,辗转到今天,就只剩下了那么一小块儿地方。
其实要算起来,这奥匈帝国真是够反动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它也来掺和了一脚。从奥地利帝国到后来的奥匈帝国,一直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点上,统一后的德国基本上算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只有很少几个少数民族),去参观奥地利议会的时候,人家很骄傲地说,“我们当年帝国议会开会的时候,使用的语言不比现在的欧盟少呵。”等到一战结束,其他民族趁机独立,最后只剩下了德语区这块地方。

2000以上的windows系统,打开控制面板中的区域语言选项,进行添加时, 会发现德语有德语/德国,德语/瑞士,德语/奥地利,德语/列支敦士登 等不同选项。这是因为,这几个国家的语言主体大致相同,但是仍然有差别。我目前所能体会到的最大差别,一个是发音方面,奥地利和瑞士的德语跟所谓的Hochdeutsch即德国使用的标准德语,(也算德语中的普通话吧)有挺大的不同,再有就是词汇上的不同,一个东西,在德奥两国可能有不同叫法。 据说奥地利加入欧盟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自身和德国德语的这些不同,保护自己的文化上的“奥地利特色”。
我学德语以来,跟德国打的交道一直比较多,用的教材都是和德国方面合作编写的,老师都是留德的,外教都是德国的,交流项目也是德国方面的。去奥地利的时候,各景点介绍上都用各国国旗标注出不同的语言版本,结果遍寻不着熟悉的黑红黄三色旗,一眼看见Deutsch在红白相间的小旗下面,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6. 求英国、法国、德国的部分历史

去找一下《大国通史》系列吧,尤其是《英国通史》(钱乘旦等)、《德国通史》(丁建弘)、《法国通史》(不记得谁了),在新浪爱问共享资料里能有下载的,快速浏览一下,摘抄一下就完了。

7. 德国人为什么那么严谨

都说德国人很严谨,那么是怎么个严谨法?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说完后,德国人总是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问题抄下来。
对于一个进度很紧的工程项目,这样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员巴不得老外对每个问题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却要“研究研究”。
德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不知道或“i’ll
have
to
check”呢?
一种是问题已经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了,或者是问题涉及到他们分包给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回欧洲去问。
另一种是属于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该工程师的部门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多数会说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锅炉工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比如,合同里规定要用美标或德标钢材,现场出现短缺,要用便于采购的国产材料替代,在进度压力下,德国人的技术确认成了卡节骨眼的事儿。
一双双热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个焦点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来,可偏偏老德不紧不慢地说“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说完,中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德国人无能,有人甚至质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花这么多外汇雇外国人来做现场指导,就为了听这样的话吗?
过了两天,德国人已经把意见整整齐齐地写好,对于国产替换材料,有国产材料和原设计材料的牌号对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比,谨慎的德国人总是通过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强焊接强度等方式,来降低替换材料时材料差异带来的风险。
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中国人期望他去说ok,并非不知道施工进度的压力,但是,他们仍旧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独立与严谨。
老实说,这些“不知道”要比投领导所好,不经调查就拍脑袋说出来的“知道”和“没问题”要踏实得多了。

8. "经典"是什么意思

经典是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着作

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

典: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

你所指的是经典的引申义,意思是说:非常有代表性、非常好的东西,可以看作典型、典范

参考《汉语大字典》

9. 德国现代化之路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

(1)此前,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状态,阻碍工业革命发展。1871年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帝国,为工业革命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获得了法国的50亿法郎和阿尔萨斯等矿产资源,又抓住了刚刚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所以,迅速崛起。
(2)一战前,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主要经济指标赶超英法,机械制造和化工业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电气和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城市人口剧增,1900年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3)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恶性膨胀,德国统治集团挟工业化的巨大力量,热衷于对外殖民扩张,导致战争危机。

10. 描写俾斯麦和德意志统一的一些书籍

《俾斯麦传》
作者:(英)艾伦·帕麦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俾斯麦》
作者:(德)鲁特维克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全球通史系列:德国通史》
作者:吕一民、丁建弘、钱乘旦 许洁明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阅读全文

与丁建弘的德国通史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6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0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3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9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7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