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赫的代表作是什么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代表作是:《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等。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1)德国科藤管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的音乐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他深受着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虽然他消极、屈服,但也还没有看到改变生活的途径。他觉得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就是巴赫在他的艺术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市民之间的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
‘贰’ 德国科藤管业河南办事处在哪里
在信阳国际商城23栋110号
‘叁’ 巴赫的音乐作品有哪些
《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
1、《勃兰登堡协奏曲》
1721年巴赫收集了他的六首最好的协奏曲献给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这就是着名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又名伯兰德伯格协奏曲,
展现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手法,活跃而宏伟的旋律,可以说,巴赫用这首作品把大协奏曲这种当时已经趋于过时的体裁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2、《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3、《b小调弥撒曲》
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和“荣耀颂”(Gloria)这两段,是为了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opsmundm)的,当时这位选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长官,后来成为波兰的国王,
巴赫将这两段乐曲奉献给他并附有一信,请求选侯指派他为选侯的宫廷作曲家,信中还说:“这两首作品可以算作我的作品中非常有特殊意义的乐曲。”巴赫所说的完全是事实,这部作品确实是巴赫有非常意义的顶峰作品。
4、《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
5、《法国组曲》
法国组曲是巴赫献给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的,其中前五首包含在《为安娜.玛格达莲娜的键盘曲集》,第六首是后来追加的。
作品大约写于1722-1725年,主要创作时间仍属于科藤时期(1717-1723),这段时期确实是巴赫创作器乐作品的一个高峰期。
‘肆’ 猕猴桃的品种有哪些
猕猴桃从野生到栽培,最后发展成为一种水果产业,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这个产业的形成源于资源的收集,它的成功是以优良品种——海沃德的诞生而开始的。所以品种选育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十分重视的科研重点之一。新西兰正是由于海
沃德的选育成功,才使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我国自1978年以来,陆续选育出大量优良品种(系),有些良种在很多方面已超过世界主栽品种海沃德。目前国内外主要的优良栽培品种有:海沃德、鄂猕猴桃1号(金魁)、鄂猕猴桃2号(金农)、鄂猕猴桃3号(金阳)、秦美、米良1号、红阳等。
‘伍’ 跪求史怀哲《巴赫传》经典片段的节选
我知道也叫巴赫论
第一章 莱比锡城需要一个新管风琴手
第二章 古老而荣耀的巴赫家族
第三章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场
第四章 年轻的塞巴斯蒂安学艺
第五章 安哈尔特一科藤亲王的教堂乐长
第六章 18世纪下半叶的音乐环境
第七章 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乐师巴赫
第八章 主啊,我们是多么需要你
第九章 巴赫是如何重见天日的
附 录 巴赫主要作品目录
今年正逢二千年,又是巴赫逝世二百五十周年,全世界莫不紧锣密鼓地在大大庆祝这位伟大的宗教音乐家。台湾的乐迷在庆祝巴赫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马友友与米夏.麦斯基(Mischa Maisky)二位大师级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演奏会。但身为教会音乐界的我们,实有责任将“巴赫年”赋予新的生命。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巴赫音乐如何影响史怀哲一生,以及史怀哲与管风琴之间的关系;也许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二位伟人的性格,因为曾许多报导均写道:“史怀哲的身上蒙上神秘、离奇色彩---即一位不容易了解的人;巴赫冰冷的教堂作曲家---跟不上潮流的人。”
一、史怀哲生平简介
二十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伟人、非洲圣人史怀哲博士(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德(裔法)国人;出生于阿尔萨斯(Elsas)的一个小镇西泽堡(Kaysersberg)。这是位于法国中部的东方,与德国相邻界的莱茵河西侧地方,所以当地人以德、法语作为通用的语言。史怀哲在孩童时期即能自如地使用两国语言。根据他的讲述,家庭里写信时习惯用法文,着述和演讲时用德文。当时阿尔萨斯正属于德国,所以史怀哲的母语应该是德文。因为有双语的环境,造就他后来以法(1905年)、德(1908年)两种语言完成‘巴赫传’这不朽名作。这本书也是今日音乐学者研究巴赫的经典着作,它也是巴赫音乐最有力的福音宣扬者。
或许是受其祖先影响(阿尔萨斯祖先中有牧师、老师和管风琴师),史怀哲极赋有音乐方面的天份。五岁跟外祖父学钢琴,七岁时便写了一首赞美诗,并编写和声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岁还踏不到踏板就开始弹奏昆士巴赫(Gunsbach)教会的管风琴。他传承来自祖父对管风琴的热情,经常关心各地的管风琴与其制作方法;同时也是一位风琴即兴的高手。不论旅行或经过哪一个城镇,一定会去参观管风琴,其它的杂事可以弃置不顾,不然的话,他心理会觉得揣揣不安。例如在路兹伦的礼拜堂要安置优秀的管风琴时,史怀哲专程去参观如何安置;九岁时曾在一次礼拜中代替正式的风琴师演奏,并独当一面的开始在教堂礼拜中担任司琴的工作。十五岁拜改革宗圣司提反教堂风琴名师尤金.孟许(Eugen Munch)学管风琴,这是史怀哲生命中第一次与巴赫的邂诟。十六岁准许在礼拜中接替游其纳.孟哈的司琴工作,并在圣威廉教堂(St.Wilhelm)担任巴赫清唱剧与受难剧的管风琴合唱伴奏。年轻的史怀哲也相当喜爱华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的作品,不管是歌剧“唐怀瑟”(Tannhauser),或是千里迢迢远赴拜瑞德(Bayreuth)聆赏巨大的连篇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ebelungen),甚至后来还发展到与华格纳夫妇成为友谊的关系。
十八岁到法国巴黎追随着名的管风琴泰斗魏多(Charles-Marie Widor,1844-1937)学琴,同时还拜菲利浦(J.Philipp)学钢琴。当时的史怀哲正在斯特拉斯堡(Strasburg)研读神学与哲学;魏多教授一向只收在音乐学校主修的学生,但史怀哲在其面前弹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赏识他,称许他,立刻收他作学生,同时预料他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导史怀哲,并以优美的立体感来演奏。因他的教诲,使史怀哲明白在音乐中建筑美的意义。
二十三岁拜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高徒杜劳特曼(Marie Jaell Trautmann)学习钢琴。史怀哲在二十五岁时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师,但他同时也正在研究音乐理论,并开始管风琴音乐演奏方面的事业。二十六岁时已有哲学博士学位。三十八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稍后年间着手写巴赫管风琴乐的详尽书籍,一方面也同时举行管风琴音乐演奏会。
当三十八岁第一次向非洲出发时,巴黎的巴赫学会不忍心使这位音乐天才被埋没于非洲丛林里,便赠送史怀哲一项意想不到的礼物;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吨重的钢琴,它有大风琴(Great)一样的键盘,并附有管风琴踏式板(Pedal)。为了对抗非洲经年潮湿的气候和白蚁,钢琴的表层全部用锌细心镀过。这部构造异常特殊的大乐器,后来陪伴史怀哲在非洲度过半个世纪的岁月。
来自内心的呼召,史怀哲决定以一个牧师与医生的身分进入非洲,帮着关怀生命。这样的动机,促使他在非洲喀麦隆的兰巴伦纳(Lambarena)的医疗工作长达三十五年;在所有上帝儿女中,史怀哲是实践基督真理的一位伟大信徒,可称为圣方济第二。虽然在三十岁才顿悟了“非洲丛林医学”,神也没有因此夺去他的艺术生涯,更反而意外地成就他在音乐领域的恩赐。
这位在哲学、医学、神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世纪伟人,我们确实很难了解在他的生命中,究竟哪一样比较重要。当然,史怀哲决心实践直接献身服务人群的时候,他已经打算放弃其它的三种事业。然而由于上帝的美意,加上他个人坚定的意志力,上帝把四种事业巧妙、和谐地调配在史怀哲一天工作十六小时的时间表里。
为何身为学者、巴赫专家、管风琴建筑师与演奏家的史怀哲,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的一生奉献给音乐,最后却反而选择丛林医院?原来在一九○四年(二十九岁)的一个圣灵降临节早上,他看到了一本巴黎传教者协会的刊物。书中全是写一些非洲丛林需要医疗服务的呼吁,其中一篇题为“刚果区传教工作的需要”。这篇文章这样写道:“在非洲大陆丛林中,生活着一大群不信主的土人,该地没有传教士,生病时没有药吃,他们不懂真理、知识低落……凡是那些能坚决回答上帝的呼召,勇敢地说:‘主啊!我要跟随您’……”。这时史怀哲口里也跟着念道:“当主耶稣点头示意的时候,懂得说:‘主啊!我要跟随您’的人,就是我们需要的人。……”这时他知道自己长期曾在二十一岁那一年(一八九六年)下过决心:“三十岁以前要把生命献给传教、教书与音乐,要是能达到研究学问和艺术的愿望,那么三十岁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一个立即服务的方向,把个人奉献给全人类。”终于到了要步上人生另一个阶段!接下来便一一实践自己的诺言,除了在斯特拉斯堡获得哲学与神学博士学位外,也在非洲医院里将知识与经验结合,并把他的信仰付诸实现。他就这样过着遵行耶稣诫命,事奉与牺牲生涯,远离文明世界的人。
当史怀哲决心要进入非洲工作时他也明白,即一但开始了在非洲的工作,便等于自己艺术生涯的结束。若久不练琴让手脚因生锈而不用,要抛弃应该就比较容易。但有一天晚上心情郁闷,而正在弹巴赫的一首赋格时,突然亮起了一个念头:“不是可以利用在非洲的空闲时间,磨练和加深自己的琴艺吗?”这样的想法万万也没想到,造就他前后进出非洲十三次常只是为了非洲医院的募款音乐会。在这期间(例如:一九三二年西敏寺圣玛格丽特电台录音广播,以及一九三六年十月在斯特拉斯堡圣欧瑞利亚教堂,为伦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所灌录的巴赫管风琴演奏曲唱片,被视为音乐界难忘的成就之一(后来Pearl公司曾自史怀哲在1935/36年所录制的唱盘中转录至 CD,编号是GEMM CD9959)。史怀哲在欧洲旅游同时,除了开演奏会以外,并设计、改造、拯救以免毁坏的管风琴,并将所赚的收入用来盖非洲兰巴伦纳的医院。这样伟大的奉献精神一直被世人传颂着。
一九五四年七月三十、三十一日在斯特拉斯堡多马教会,为了纪念巴赫忌辰所举行的音乐演奏会。这个活动是每年循例举行的,但意想不到是由八十岁的老管风琴家史怀哲演奏序曲开启了序幕。我们可从每年一月十四日史怀哲的诞辰,均在法国巴黎举行音乐会;以及每年最接近九月四日(史怀哲逝世纪念日)的星期日下午,在昆士巴赫举行纪念史怀哲的风琴演奏会中可看出,一位伟人受人景仰的程度。
无庸置疑,这位具备哲学、医学、神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且于一九五三年十月三十一日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史怀哲,是了不起的通才、卓越成就的世纪伟人,更是着名的管风琴演奏家。虽然他身上聚集多样的天份,但让他成功的还是来自信仰的动力与积极努力的特质。
史怀哲在壮年时期,常在旅途中安排每天十六小时的时间来工作,有一次他工作到清晨四点,朋友劝他说:“你不应该蜡烛两头都烧着。”而他则回答道:“如果蜡烛很长,为什么不可以?”又有一次为了管风琴音乐会用八小时来练习,并调整风管使其达到所要的音色,从这两件事可想而知,其一生以身作则地在过活每一秒。非洲土人的平均寿命是五十岁,所以史怀哲在五十六岁时就完成他的自传,没想到上帝疼爱他,让他活到九十岁,其中有人说道,这与他每天认真工作后,在饭后习惯弹奏巴赫乐曲有正面的关系(施义胜,27)。
史怀哲的着作不仅多元且具有专业性,共计有‘尤金.孟许’(1898)、‘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根据十九世纪科学研究和历史记载对最后晚餐问题的考证’(1901)、‘耶稣的救世与受难的秘密--耶稣生平的素描’(1901)、‘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文化的没落与再建&文化与伦理’(1923)、‘使徒圣保罗的神秘’(1930)、‘我的生活和思想’(1931)、‘非洲杂记’(1938)、‘培利干的生活与感想’(1951)等。
二、关于‘巴赫传’
1.写作经过与出版由来
记载在史怀哲‘巴赫传’书中的一段话说到:“中世纪选修文学与音乐的人士,不论它们选择哪一条路,其终点必到达巴赫”,这足以突显Bach这条小河(德文中Bach原为小河之意),已不是小河,而是大海。乐圣贝多芬曾说:‘他不是小河,应该是大海’)。
史怀哲在解读巴赫圣乐上有独到的一面,也是全世界音乐学者公认写得最好的‘巴赫传记’。乐坛上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没有读过史怀哲‘巴赫论’的人,无法成为巴赫音乐成功的演奏者”。由此可见,‘巴赫论’在史怀哲毕生各类的着作中占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
一九○三到一九○四年,史怀哲将所有的空暇时间都给了巴赫,为的是要写‘巴赫论’这本书。写的对象是给法国人看,而不是德国人;这位曾担任过德国莱比锡圣汤姆斯教堂(St.Thomas)唱诗班指挥大师的巴赫,在法国却还没有人知道。毕竟德国才是研究巴赫音乐的大本营,法国不是。
写作的过程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史怀哲得一面用德文讲道,一面还得用法文写书,向来以德语为母语的史怀哲,终于在一九○五年秋天完成法国版的‘巴赫论’,书名献给居住在巴黎的大伯母史怀哲.马蒂德太太(这是为了答谢她在一八九三年设法引见魏多教授,并在她好客家里得以常常与魏多教授在一起)。该书原名‘诗乐并茂的巴赫’(J.S.Bach, le musicien-poete),由法国巴黎Costallat公司出版,以及德国莱比锡Breikopf und Hartel出版公司于一九○八出版,共计四百五十页。这时史怀哲正值三十三岁。
当时魏多先生就曾在史怀哲面前提到,有关法文记述巴赫的书都偏属于传记性质。且当时在法国只有巴赫的自传,没有介绍他的音乐特质方面的艺术作品。虽然史怀哲之前对音乐历史与理论都不曾做过专门研究,同时写该书的动机也只是纯粹答应魏多教授为巴黎音乐院学生撰写有关巴赫的音乐艺术的文章,来填补法国音乐艺术不足而已。但由于先前研习过巴赫的音乐,又曾在圣威廉教堂担任过管风琴师,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颇有心得,因此鼓起勇气,顺其自然地写下去。当时史怀哲写书的计划不是在发掘巴赫和他那个时代新的历史数据,只想尝试和其它音乐家一样谈巴赫而已。因此决定将此书的主题来讨论以前很少人提及的地方。譬如说,解释巴赫音乐的真正特质,以及讨论正确的演奏方法。所以该书的传记性与历史性事物只是成为小引,而不是书中最主要的主题。
由于史怀哲是德裔法国人,想把当初法文版的‘巴赫传’重新整理原有资料,翻写成比法文更好的德文本。德文版的‘巴赫论’(J.S.Bach),终于在研习医学、准备演讲、传道、旅行、音乐演奏等活动中撰写完成。从原有的四百五十五页增加至八百四十四页,于一九○八年在莱比锡Breikopf und Hartel出版公司出版。这是史怀哲继完成‘历史上耶稣的研究’一书后的另一领域书籍。后来英译本于一九一一年分两册出版,由莱比锡Breikopf und Hartel公司出版;一九二三年该书在英国的版权由伦敦A.& C. Black出版公司取得。魏多教授在‘巴赫论’书中序文的末段这样写着:“我们两人因共同惊叹、共同尊敬、共同理解织物而结合在一起。”魏多教授也因史怀哲的缘故,更深刻地认识巴赫。
另外与史怀哲具有相当关系的就属巴赫协会(Bach Gesellschaft),这个协会的成立正好是在巴赫去世一个世纪之后;同时他的作品大多为人们忘记的时候所成立的。在十九世纪初Breikopf & Hartel出版公司(这是一五四○年创办的一家公司,印行音乐图书为时仅半个世纪)曾编印了一部巴赫的乐谱集,但卖不出去。后来在门德尔颂领导下,仿照英国人成立的韩德尔学会,于一八五○年创办了巴赫协会,燃起了一片巴赫复兴运动,才得以保存这位大师的作品。从一八五○年至一九○○年间共出版了五十六册,一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此出版社出版了最后一册(此尚不包括遗失与挂漏的部分)。其中管风琴作品就占了十册左右(约360首)。
十九世纪末因为巴赫全集的出版与史怀哲的‘巴赫传’所造成的广泛注意与兴趣,使音乐界人士明白巴赫的音乐并不单单是学术派和古典派音乐的代表。由于‘巴赫传’中所讨论的弹奏风格问题,致使过去传统演奏方法的人们深感迷惑,也因史怀哲,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符合作者风格的演奏方法。
2.史怀哲眼中的巴赫
史怀哲认为:巴赫的音乐是诗,也是绘画,因为它的主题是从诗的和绘画的意向而产生。表现诗的绘画之思考冲动,就是音乐的本质。从这些主题出发,作品发展为一群音的完美建筑。(A.Schweitzer, 1990:412-418)
巴赫利用音乐的声音来描绘事物,他作音乐画家比作音乐诗人的成分更多。巴赫以“音画”与“描绘音乐”(德文die Tonmalerei, 英文Tone Painting)手法来表达“象征”的目的。例如:以“数字”音型来表达哲学性象征;数字3是指三位一体;连续三连音是指喜乐、流水等。其次他使用“调性”来表达情绪个性。如G大调明亮光辉,#f小调表悲剧的力量,C大调表朝气蓬勃。(A.Schweitzer, 1990:384-386)
巴赫能随心所欲地运用音乐语言,不管是欢欣、疾苦、平安、创痛、信心、魔鬼、天使等等,都可以在他的乐声中看到和听到这一切表达诗情画意微妙思想的动机。音乐能唤起听众凭空的幻想,还能将生命赋予构成音乐的感情经验和幻觉。但是运用音乐声音作语言的人,必须具备一股神秘的能力,能将思想以超凡的表达方法,明白而确切的表达出来。在这一方面,巴赫是最伟大的。这种艺术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因此依照巴赫音乐的本质来看,如果想要产生这种效果,就必须使演奏方法保持灵活而完满的柔软性。由于其音乐结构有如哥德式建筑的性质,所以渐强渐弱部分都很合宜,不同于贝多芬以后的音乐乃是依照感情的经验而来的(A.Schweitzer, 1990:392-396)。
在史怀者笔下巴赫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冷冰冰的教堂作曲家,而是充满性灵的音乐家。巴赫的音乐不仅有一个主题,而是有千百个主题。他用宗教的热情创作他的音乐,却超越了艺术的领域进入生命的真理。在巴赫的音乐艺术领域里,他已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在贝多芬的的作品里,有一种音乐生命的必然性,而在巴赫的作品里,也有其技巧的必要性。因此每一个研究过巴赫音乐的作曲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惊叹巴赫作曲技巧的完美。但是史怀哲进一步启示人们,巴赫音乐最伟大的地方不仅在于完美的技巧,而是在于:“巴赫的乐声,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尤其是从音乐飘出来灵魂,象征着人间和平的最高境界。”(史怀哲着,赵震译,176-177)
3.关于如何演奏巴赫作品
演奏技术在史怀哲之前的年代并不被重视。至于新的演奏技术,当然与听众的态度有关。从浪漫乐派时期窜出的帕格尼尼(Nicol?Paganini, 1782-1840)到李斯特(Franz Liszt)之种种技术高超的演奏家中就可得知,演奏技术已成了音乐本身。而且假若可能,甚至还要超越先前的技术。身处在这样时期的史怀哲,又该如何来诠释离他已一百多年前的巴赫作品呢?史怀哲认为演奏巴赫音乐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培养一种外在的冷静态度和一种内在的灵性,使我们能够把蕴藏于巴赫音乐中灵魂上深奥的东西,化为有生命的东西。”(史怀哲着,赵震译,177)。
史怀哲对于有人违反作曲者的想法,以太过华丽的方式来诠释巴赫的作品,表示强烈地反对。他认为巴赫的音乐应该以原来的风貌呈现。何谓原来的风貌?就是依巴洛克时期当时的音色、速度与乐句分节法处理之。不过笔者认为巴赫时期的教堂建筑空间、管风琴音色上与材料上的不同,对管风琴声音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是现代教堂所没有的,所以很难在现代的空间里表达原来的风貌。
史怀者认为巴赫的音乐,大部分的时候被人演奏的太快。演奏者应该让听众把并排前进的乐句辨认清楚,如果速度太快,就会使人听起来只觉得一阵混乱。为了使乐句听起来存有一种灵活的柔软性,且能欣赏到巴赫音乐中的生命,那么就需要注意分节。其实史怀哲早期在一八九三年向魏多教授所学到的巴赫弹奏法,是一种连续无间断的音调,这是十九世纪末期大部分法国人的弹法。其实今日德国南部与法国占绝大部分还存有这样的传统;不过另一对立的作法是在德国北部,他们有着将巴赫作品全部断奏弹出的传统,这种情形可归咎至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德国人们,他们是以极端急促的断音来弹奏巴赫的作品。这种方式对当时极笨重的键盘来讲,实在是不容易弹奏。
后来史怀者顿悟到分节的重要性,要如何处里正确的分节,就必须注意正确的音量加法。在巴赫的作品中,乐句中的重音并不是规则地和小节线自然的重音合而为一。也就是说,重拍不是一层不变的一、三拍,而是与节奏的律动并列进行,并且具有自由性,这就是复音音乐最伟大的地方。从音句中的重奏和节在线的重音之间所造成的紧张中,就可以表现巴赫音乐中特有韵律的活力(史怀哲着,陈达遵译,55-56)。如何释放出活泼的巴赫音乐光彩?不是在其演奏速度上,而是在于它能使听众感觉到音列活生生的立体感所浮升的乐句法。所以下一次当您听到演奏家以急快速的技艺展现巴赫的作品时,不要忘了提醒一下我们自己的耳朵与大脑,究竟这些演奏家们是真正的想表达出巴赫所要表达的音乐艺术呢,还是在炫耀自己的技巧?
4.音乐家眼中的巴赫
‘巴赫传’出版的当时,正逢音乐界拥护他们心目中的华格纳与拥戴巴赫、莫扎特的纯粹音乐而不时分庭抗立着。后一派认为只有不以诗画为目标的意境音乐,才配称为纯粹的音乐。巴赫的作品能使每一美妙音句达到完善的境界。因其完整性,所以逐渐受到赏识,这当然归功于巴赫协会在十九世纪中叶所出版的巴赫作品全集以及门德尔颂(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将停摆一百年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作品再一次公诸于世。史怀哲本身并不是站在维护纯粹音乐神圣传统的这个角度看巴赫,而是把巴赫当作一位音乐中的诗人与画家看待。史怀者评论巴赫的音乐说:“这是画家的音乐。”按照他的说法,艺术并非由使用的材料来区别为诗、画与音乐,材料只能被列为第二义(野村实,140-141)。
史怀哲除了将巴赫当作一位音乐中的诗人与画家看待外,还将贝多芬、华格纳、白辽士、舒伯特等人作了这样的比较:“贝多芬与华格纳属于诗人音乐家;而巴赫、白辽士、舒伯特则更是音乐画家。”(A.Schweitzer, 1990:394)
若要区分艺术家的特质,可很简单的分为两种型态;一种是主观的艺术家,另一种是客观的艺术家。主观的艺术家,其艺术是展现在个性之中;作者与自己诞生的时代毫无关系,自己本身就是法则,以此法则与时代对立,重新造出表现自己的思想形式。理乍得.华格纳就是属于这种型态的人;而巴赫是属于客观的艺术家,他是活在时代中,以时代所供给他的形式与思想来制造艺术。这种客观的艺术家,并不是“非个性”,而是超个性。这类艺术家是以前所有一切物质转为独自的完全角式,再度表现其决定的冲动而已。他不是活在自己里面,而是活在时代的精神里。在德国哲学界里也只有康德一人能与巴赫同较量的,因为康德的作品也是非个性的(A.Schweitzer, 19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