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将军都多少岁

二战德国将军都多少岁

发布时间:2023-01-30 01:00:26

① 德国纳粹邓尼茨将军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怎么死的简介告诉我一下。万分感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着名军事将领。曾任潜艇部队司令、海军总司令、第三帝国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统帅,德国海军元帅,是德意志民族国家社会党党员,希特勒死后接任德国国家元首,是二战结束后受审的主要纳粹战犯之一。

中文名: 卡尔·邓尼茨
外文名: Karl Doenitz
国籍: 德国
民族: 日耳曼
出生地: 格林瑙
出生日期: 1891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 1980年12月24日
职业: 海军元帅、帝国元首
主要成就: 创立“狼群战术”
代表作品: 《10年和20天》《我风云变幻的一生》
获奖: 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卡尔·邓尼茨(Karl Dönitz,1891—1980),纳粹德国海军元帅, 卡尔·邓尼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海军总司令、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891年9月16日,邓尼茨出生于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镇。母亲早逝。父亲是工程师,总是督促他努力学习,并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 1910年4月,邓尼茨在魏玛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德国海军,先在赫尔塔号巡洋舰接受舰上训练,后考入弗伦斯堡—莫威克海军学校。1912年秋天毕业后,分配到布雷斯特号巡洋舰任候补军官。是年冬,巴尔干战争爆发,邓尼茨随舰到地中海参加封锁黑山港,向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人耀武扬威。次年5月,参加西方列强在阿尔巴尼亚的登陆行动,阻止塞尔维亚人在亚得里亚海边定居。在担任潜艇部队总司令期间,邓尼茨训练部队, 他创造出人称“狼群战术”的潜艇作战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大西洋曾给英美等国的海上运输造成极大威胁。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生平年表
1891年9月16日:生于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幼年丧母; 1910年:加入德国海军,任帝国舰队“汉莎”号巡洋舰见习水手; 1912年秋季:任“布雷斯劳”巡洋舰海军候补军官; 1916年10月:以少尉军衔服役于德国海军U—39号潜艇; 1917年2月:以U-68号潜艇艇长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0月:于海战中被英国军队俘虏,监禁于约克夏战俘集中营; 1919年7月:返回德国,再度加入海军; 1935年:任纳粹德国潜艇第一区舰队司令; 1936年:任海军潜艇部队总司令; 1943年1月: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 1945年5月1日:接任纳粹德国国家元首和最高司令; 1945年5月2日:在米尔维克—弗伦斯堡组成新政府; 1945年5月8日:代表纳粹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5月23日:被英国当局逮捕; 1946年10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判有期徒刑10年; 1956年:刑满获释,继续在西德境内进行亲纳粹和复仇主义宣传;1980年12月24日:病逝。
海军年表
见习军官:1911年4月15日 海军少尉:1913年9月27日 邓尼茨
海军中尉:1916年3月22日 海军上尉:1921年1月1日 海军少校:1928年11月1日 海军中校:1933年10月1日 海军上校:1935年10月1日 海军准将:1939年1月28日 海军少将:1939年10月1日 海军中将:1940年9月1日 海军上将:1942年3月14日 海军元帅:1943年1月30日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卡尔·邓尼茨于1891年9月16日生于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Grünau),有一个兄长,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父亲埃美尔·邓尼茨(Emil Dönitz)为一座工厂的工程师,在邓尼茨4岁时母亲安娜·拜尔(Anna Beyer)过世。1910年,邓尼茨应征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Kaiserliche Marine),于4月4日成为了海军军校学生,1911年4月15日,晋升为海军见习军官,在海拉号巡洋舰(Hertha)上服役一年。在1912年秋季邓尼茨被委任为布雷斯劳号巡洋舰(Breslau)的海军代理少尉。
所着书籍
《十年和二十天》《我风云变幻的一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卡尔·邓尼茨于1891年9月16日生于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Grünau),有一个兄长,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父亲埃美尔·邓尼茨(Emil Dönitz)为一座工厂的工程师,在邓尼茨4岁时母亲安娜·拜尔(Anna Beyer)过世。1910年,邓尼茨应征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Kaiserliche Marine),于4月4日成为了海军军校学生,1911年4月15日,晋升为海军见习军官,在海拉号巡洋舰(Hertha)上服役一年。在1912年秋季邓尼茨被委任为布雷斯劳号巡洋舰(Breslau)的海军代理少尉。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布雷斯劳号(Breslau)和戈本号(Goeben)卖给了鄂图曼帝国,分别改名为米迪里号(Midilli)和严君塞立姆号(Yavuz Sultan Selim),而邓尼茨跟着米迪里号参与对俄国的战斗,累积实战经验。1916年3月22日邓尼茨晋升为中尉,之后又被派往加里波底作为飞机观察员,邓尼茨在5月时和德国军官女儿茵戈波·韦伯(Ingeborg Weber)结婚。同年10月,邓尼茨转入德国海军潜艇部队,1918年作为潜艇U-39的值更军官,于1917年2月至10月在海上巡弋作战,表现优良。1918年2月,担任潜艇UC-25的艇长,击沉5艘运输船,获得骑士十字勋章(Ritterkreuz);7月,又担任UB-68潜艇的艇长,在10月4日时袭击英国的地中海商船团时,被护航舰重创了潜艇,之后在英国约克郡被俘了10个月。

海军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结束,但1919年7月邓尼茨才被释放,他留在英国,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国,再次加入德国海军。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之下,德国仅能拥有规模非常小的海军,不能拥有潜艇,且海军人员仅能1500人,而邓尼茨以中尉的身份作为魏玛共和国国家海军中的T-157鱼雷艇艇长,在同年11月1日,晋升为海军少校。在1933年9月1日,邓尼茨晋升中校,在1934年9月出任指挥艾姆登号轻巡洋舰。在1935年德国和英国签署英德海军协定后,德国已能拥有潜艇部队。1935年10月邓尼茨回到潜艇部队中服役,并晋升上校;同年,魏玛共和国的“国家海军”被改名为“战争海军”。邓尼茨自回国后倾心研究潜艇战术,利用一次大战的经验和在战间期与外国合作,私下发展研究潜艇和训练潜艇人员,复苏德国潜艇力量。 当时的德国海军学说建立在美国军事家阿尔弗雷德·马汉的理念上,主张结合潜艇和水面舰一起打击敌人舰队。到了1937年11月,邓尼茨开始相信,大规模的通商破坏战(即“破交战”)是可行的,特别是对德国海军的主要对手—英国皇家海军,他认为必须将德国海军的舰队形式从水面舰改成潜艇,战略是主张攻击于相对于战斗舰队安全许多的商船船队。他指出,英国本土所需的物资绝大多数都是仰赖于外海殖民地运回本土(英国每年消耗的物资中,石油的75%、铁矿石的88%、铜的95%、铅的99%、小麦的89%、肉类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赖进口,每年的海运物资总量超过6800万吨,每天航行在大海上的英国运输船多达2500艘),战略物资仰赖通商船队,打击它们能使英国迫于投降,他认为能以300艘的U艇VII型所组成的潜艇舰队在战争里打败英国。 邓尼茨回想起他在一次大战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想法,当时他以单艘的潜艇去袭击护航船队,此举是非常危险的;邓尼茨就以“多艘潜艇集结起来攻击船队”为核心概念,创立出“狼群战术”(狼群战术是英国的称法,德国是称作“集结战术”),以压倒性的力量打击船队,于是邓尼茨开始在海军中提倡建设潜艇舰队。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要执行狼群战术,以德国有限的无线电能力十分困难。在两次大战期间,德国开发了特高频发射器,使得他们的无线电反干扰能力提升许多,而一战后发明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使得防窃密能力加强。邓尼茨还采用了威廉·马绍尔的想法,让潜艇处于非常接近水平面的位置和夜间发动攻击,此一策略使得潜艇的无法被声纳所侦测到。 卡尔·邓尼茨
当时很多人,包括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不赞同邓尼茨的想法。他和雷德尔不断争取海军内部的资金,也同时竞争希特勒的政治交友圈,特别是和赫尔曼·戈林。 由于战争海军的水面舰军力远低于英国皇家海军;雷德尔认为,只要和英国有战争,不久就会毁掉他的整只舰队,当听到宣战消息后,他说道:“现在,水面舰队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表现出它们懂得如何英勇赴死。”。雷德尔对战争的希望全寄托在水面舰建造计划—Z计划中,这将大幅提升德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力量,有效对抗皇家海军。然而Z计划直到计划里预定的1945年都未完成。相比之下,在邓尼茨新的战术中就没有如此不稳定的因素和繁杂的飞行人员训练计划。与和皇家海军比较起来相对弱势的德国水面舰队比较,一旦战争爆发,潜艇战必是德国海军唯一的选择。 1939年1月28日,邓尼茨晋升为海军准将和潜艇指挥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本预计这场战争的爆发将在1945年,而不是1939年,战争海军对于战争的到来完全是措手不及。邓尼茨的U-潜艇部队只有57艘,其中许多是短航程型,只有22远洋型能越洋出击。在雷德尔和希特勒的要求下,以潜艇舰队直接和英国舰队交手。这些作战结果成败参半,勇敢号航空母舰(Courageous)、皇家橡树号战舰(Royal Oak)和巴勒姆号(Barham)被击沉,以及击伤纳尔逊号(Nelson)。这些战果代价是一些潜艇船只,削弱了原本就很少量的潜艇部队,让狼群战术的进展更为缓慢。之后,潜艇舰队又被派去和水面舰队一同执行破交战。
德国潜艇舰队指挥官
1939年10月1日,邓尼茨成为少将和潜艇指挥官(Befehlshaber der Unterseeboote),从1940年7月到10月,因为英国雷达和反潜设备的缺乏,对水下杀手的U艇无法反制,被击沉了149万吨的物资,这段时间德军称作“第一段欢乐时光”(First happy time);邓尼茨也因为领导潜艇表现优异而晋升海军中将,到了1941年,新交付的U艇VII型使得英国的战时经济有了重大影响。虽然商船的生产速度已加快,但德国拥有更优秀的鱼雷、U-潜艇和逐渐增加的通商破坏舰,这段时间里,英国的损失仍居高不下。 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对美国宣战,使大西洋海战的范围延伸到了美国东岸,邓尼茨立即策划击鼓行动(Paukenschlag)[9],让U-潜艇开始在美国东岸攻击船只。由于美国反潜作战准备不足,在战初即承受巨大损失,德军称作“第二段欢乐时光”(Second happy time)。 之后,至少有2次盟军成功打击了邓尼茨的潜艇部队,他对所有可能的原因进行调查,认为间谍和盟军成功截取和破解了德国海军的通讯(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不久,邓尼茨于1942年2月1日下令潜艇舰队使用改进版本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即“M4型”(拥有四旋转盘,盟军称它作“鲨鱼”),使得安全性提高许多(德国海军是唯一使用改良密码机的军队,其余的德国军队(德意志国防军),包括空军,仍继续使用三旋转盘的版本 )一时间这种变化造成盟军难以破译,邓尼茨也经常去参与潜艇部队的研究,经常一天和幕僚人员接触70次,讨论每天的行程、战略、燃料供应和其他各种细节。。截至1942年年底,由于U艇VII型的产量增加了,以至于邓尼茨终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潜艇群体攻击,以狼群战术使盟军的航运损失大幅上升,并有一段时间使英国的燃料和补给短缺。 到了1943年中旬,大西洋海战已不利于德国,但邓尼茨仍继续推动建造U-潜艇,并对它充满信心,进一步的研究潜艇技术,期望德国能一再的扭转局势,同时告知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盟军新式的雷达、海空协同的反潜机和护航航空母舰使得潜艇的损失还是不断增加。
海军总司令和海军元帅
1943年1月,邓尼茨接替埃里希·雷德尔担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雷德尔辞职的原因主要是和希特勒对水面舰之间的争论,希特勒在巴伦支海海战的失败后,认为水面舰队不值得保留,要求拆毁所有舰队,雷德尔只好请辞,而邓尼茨则说服了希特勒保留舰队,但停止建造。它将水面舰舰队用以存在舰队,影响盟军的布署。自1943年中旬以来,邓尼茨的潜艇损失并没有随着他的晋升而减少。他的副手艾伯哈特·戈德(Eberhard Godt)接替他作为潜艇舰队总司令,也无力扭转局势,只能放弃狼群战术,而改以单艘巡弋的战术。
希特勒的继承人
1945年4月20日,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根据他最后的遗言,希特勒将赫尔曼·戈林和海因里希·希姆莱从纳粹党里开除、撤去它们所有权力,并任命邓尼茨为他的继承者,作为帝国联邦大总统(并非元首)和德意志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而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成为政府首脑和德国总理。希特勒认为,德国陆军(因为没有执行希特勒“战到最后一人”的命令)、空军(空军总司令戈林和盟军私下谈和)和党卫军(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也和盟军私下接触,党卫军上将的费力克斯·史坦那(Felix Steiner)又不执行希特勒的攻击命令)都背叛了他,只有海军能信任。5月1日,戈培尔自杀,邓尼茨成为即将崩溃的第三帝国唯一代表,并试图组成新政府。邓尼茨在第三帝国东部即将被红军攻进时,拟定并实行了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汉尼拔行动(Operation Hannibal),抢救了200万平民与30万士兵至西方,并希望和西方达成单方面的停战,但遭到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拒绝。
弗伦斯堡政府
邓尼茨在第三帝国即将灭亡之际,于弗伦斯堡成立另一新政府,以取代纳粹党政权,企图与盟军谈和。由邓尼茨担任联邦大总统,值得注意的是,此职位与希特勒的帝国元首并不相同;什未林·冯·克罗西克(Schwerin von Krosigk)担任首相和内阁主席;希姆莱担任内务部长(于1945年5月6日被解职)。弗伦斯堡政府位于西方盟军的占领区附近,主要内阁人员也被英军所俘虏。5月7日,邓尼茨授权汉斯-格奥尔格·冯·弗里德(Hans-Georg von Friedeburg)、威廉·凯特尔和汉斯-尤根·史托普(Hans-Jürgen Stumpff)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晚年
邓尼茨到1956年10月1日才被释放,之后他退休到西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一座村子定居,他在之后创作了2部作品,他的回忆录《10年和20天》(Zehn Jahre, Zwanzig Tage),该书于1958年在德国出版,隔年又有英文翻译版上市。“10年”指的是邓尼茨作为潜艇指挥官,“20天”则是他作为总统的日子;书中,邓尼茨将纳粹政权解释为是时代的产物,并且争辩说他不是一个政治家,因此不能在道义上负起纳粹政权的大部分罪行,他也批评专制制度是政府的根本缺陷,并指责专制制度是纳粹许多错误的根源。 邓尼茨的第二本书,《我风云变幻的一生》(Mein wechselvolles Leben),比较少人知道,内容叙述他1934年前的事,这本书是首次出版于1968年,在1998年出版新的版本,标题改作《我作为军人的一生》(Mein soldatisches Leben)。 与阿尔伯特·斯佩尔不同,邓尼茨完全不后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做的一切,因为他认为“没有人会尊敬放弃对国家的信念与责任者,无论是大或小的背叛。” 邓尼茨在批评希姆莱的和平谈判时写道: “通敌者应是备受鄙视的小人,任何国家的人、甚至是他的敌人都所不齿。每个国家都应该一致的谴责这种背叛行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它都是破坏国家的基础。” 邓尼茨的余生在奥姆勒恩(Aumühle)平淡的度过,直到1980年12月24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

与纳粹主义
尽管邓尼茨多次发表反对言论,邓尼茨仍被视为纳粹主义的支持者。几位海军军官还曾说他是“和希特勒与纳粹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一次,还听到他赞扬希特勒的“人性”。他也拒绝协助阿尔伯特·斯佩尔制止焦土政策,他说道:“和希特勒相比,我们都是无足轻重的人,任何自认能做的比元首好的人皆是愚蠢的。” 根据几位反犹人士还指出,邓尼茨曾在1944年8月时说过:“我宁愿委曲求全,也不要看到我孙子在犹太人存在的肮脏环境下成长。”;对以上这些言论,邓尼茨皆予以否认,也对犹太人大屠杀一无所知

② 二战中德军将领曼斯坦因的后半生曼斯坦因活了多少岁

曼斯坦因活了86岁(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
曼斯坦因1944年3月被解职,随后被疏散到了德国西部的格尼茨。他于1945年8月23日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投降,被英军逮捕并送到战俘营关押,后被转到纽伦堡。1946年秋,他被转到英国的德国高级军官关押所,并于1948年回到德国。 1949年8月,曼施泰因作为战犯被审判,判处18年监禁。1952年,由于健康原因而提前释放。他先后出版了他的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1956年,他成为了一个政府组建的联邦德国国防部的军事顾问,并成为西德军队名誉参谋长,同战时的西方敌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1973年6月10日,86岁的曼施泰因逝世。

③ 出色的军事家,二战时德国着名将领都有哪些

古德里安,他是闪电战的发明者。
曼斯坦因,德军陆军总参谋长,一手策划了德军闪击西欧的计划,最终逼迫法国投降。
隆美尔,二战名将,被誉为“沙漠之狐”
邓尼茨,海军司令,“狼群”的代表
隆德斯泰特;
冯·包克;

至于戈林,他算不上是个名将。

④ 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将军有几个哪些

陆军大将:古德里安(1888-195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曾任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代参谋总长

陆军大将:多尔曼(1882-194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曾任第7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狄特尔(1890-1944)1942年6月1日授大将衔,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

党卫军大将:迪特里希(1892-1966)1944年10月授党卫军大将衔,曾任SS第1装甲师师长、SS第1装甲军军长、SS第6装甲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劳斯(1889-1956)1944年8月15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莱因哈特(1887-1963)1942年1月1日授大将衔,曾任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陆军大将:伦杜里克(1887-1971)1944年4月1日授大将衔,曾任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库尔兰集团军群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鲁奥夫(1883-1967)1942年4月1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7集团军司令、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林德曼(1884-1963)1942年7月3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8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魏斯(1890-1967)1944年1月30日授大将衔,曾任第9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贝克(1880-1944)
1938年10月31日授大将衔,曾任陆军参谋总长

陆军大将:勃拉克维茨(1883-1948)1939年10月1日授大将衔,曾任波兰德军司令、G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冯-麦肯森(1889-1969)1943年6月6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第14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斯特劳斯(1879-1973)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第9集团军司令,东岸总司令

陆军大将:斯特莱克(1884-1973)1943年1月31日授大将衔,第11军军长

陆军大将:蔡茨勒(1895-1963)1944年1月30日授大将衔,曾任陆军参谋总长

陆军大将:耶尼克(1890-1960)1944年1月30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7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约德尔(1890-1946)1944年1月30日授大将衔,最高统帅部作战厅厅长

陆军大将:冯-萨尔姆特(1888-1962)1943年1月1日授大将衔,第15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冯-舒伯特(1883-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曾任罗马尼亚德军总司令、第11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冯-阿尼姆(1889-1962)1942年12月3日授大将衔,曾任第5装甲军军长、突尼斯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冯-法尔肯豪斯特(1885-1968)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曾任第21集团军(挪威)司令、拉普兰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冯-弗里契(1880-1939)1936年4月1日授大将衔,曾任陆军总司令

陆军大将:弗洛姆(1888-1945)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国民自卫军司令

陆军大将:弗雷斯纳(1892-1971)1944年7月1日授陆军大将衔,曾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哈普(1887-1968)1944年4月1日授陆军大将衔,曾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A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海斯(1881-1943)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大将衔,曾任第15集团军司令、第17集团军司令、C集团军群参谋总长

党卫军大将:豪塞尔(1880-1972)1944年7月授党卫军大将衔,曾任SS第2装甲师师长、SS第1装甲军军长、B集团军群司令、G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海因里茨(1886-1971)1943年1月1日授陆军大将衔,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威斯图拉集团军群司令

陆军大将:哈尔德(1884-1972)1940年7月19日授陆军大将衔,曾任陆军参谋总长

陆军大将:霍普纳(1886-194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曾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霍特(1885-197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曾任第3装甲集群、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

陆军大将:胡比(1890-1944)1944年4月20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4装甲军军长、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

空军大将:斯图登特(1890-1978)1944年7月13日授大将衔,曾任第11航空军司令、H集团军群司令

空军大将:乌德特(1896-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将衔,空军技术总监

⑤ 二战德军将领名单

二战纳粹德军将领阵亡名单

国防军:

陆军元帅:

费多尔.冯.博克陆军元帅(1880-1945)陆军B集团军群总司令。1945年5月3日在撤退途中于德国兰扫恩被英战斗机袭击负伤,次日逝世。

沃尔特.莫德尔陆军元帅(1891-1945)陆军西方集团军群总司令。1945年4月21日在德国杜依斯堡附近兵败自杀。

陆军上将:

维尔纳.弗里奇陆军上将(1880-1939)陆军总司令。1939年9月22日在波兰华沙普拉加附近阵亡,时任陆军第12炮兵团名誉团长。

爱德华.迪特尔陆军上将(1890-1944)陆军第20山地军军长。1944年6月23日在斯代尔马克因空难丧生。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陆军上将(1882-1944)陆军第7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28日在法国勒曼前线因心脏病逝世。

汉斯-瓦伦丁.胡伯陆军上将(1890-1944)陆军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1944年4月21日在德国奥伯萨尔茨堡的森多夫附近因空难丧生。

尤金.冯.邵巴特陆军上将(1883-1941)陆军第11集团军司令。1941年9月12日在东线因座机误降雷区丧生。

约翰内斯.布洛克步兵上将(1894-1945)陆军56装甲集团军司令。1945年1月26日在苏联巴拉诺夫桥头堡战役中阵亡。

柯特.冯.布里森步兵上将(1886-1941)陆军第52集团军司令。1941年11月20日在苏联安德烈维夫卡阵亡。

柯特.冯.切沃勒里步兵上将(1891-1945)陆军第一集团军代司令。1945年4月18日在前往柯尔堡的转移中丧生。

卡尔.埃格歇尔山地军上将(1890-1944)陆军第18山地军军长。1944年6月23日在斯代尔马克因空难丧生。

卡尔.埃伯尔步兵上将(1891-1943)陆军第24装甲集团军司令。1943年1月21日在苏联斯大林格勒西北处诺维-格尔吉耶夫斯基耶阵亡。

沃尔夫冈.费舍尔装甲兵上将(1888-1943)陆军第10装甲师师长。1943年2月1日在突尼斯斯比卡阵亡。

西奥多.盖布炮兵上将(1885-1944)德国驻法国南部军区司令。1944年7月30日负伤,11月26日伤重不治。

亚历山大.冯.哈特曼步兵上将(1890-1943)陆军第71步兵师师长。1943年1月26日在苏联斯大林格勒扎里扎铁路驻防堤阵亡。

恩斯特-安顿.冯.克罗希克步兵上将(1898-1945)陆军第16军军长。1945年3月16日在德国库尔兰的坎登附近遭空袭丧生。

弗雷德里希.库恩装甲兵上将(1889-1944)国防军运输部部长。1944年2月15日在柏林炸弹袭击中丧生。

威利伯尔德.冯.埃伦坎普装甲兵上将(1890-1942)陆军第24装甲集团军司令。1942年10月3日在苏联斯多罗谢尔沃耶附近阵亡。

保罗.劳克斯步兵上将(1887-1944)陆军第16军军长。1944年8月30日在拉托维亚里加飞机失事负伤,9月2日伤重不治。

埃里希.马尔克斯炮兵上将(1891-1944)陆军第84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12日在法国诺曼底圣洛阵亡。

罗伯特.马尔迪耐克炮兵上将(1889-1944)陆军第39装甲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28日在德国贝里希诺阵亡。

弗雷德里希.米埃特步兵上将(1888-1944)陆军第4集团军司令。1944年9月2日在罗马尼亚卡尔巴滕阵亡。

乔治.费佛尔炮兵上将(1890-1944)陆军第94步兵师师长。1944年6月28日阵亡。

赫尔穆特.普里斯步兵上将(1896-1944)职务不详。1944年10月21日阵亡。

赫尔曼.莱克纳格尔步兵上将(1892-1945)陆军第42集团军司令。1945年1月23日在东线维斯瓦河佩特里考阵亡。

威尔汉姆.施内肯伯格步兵上将(1891-1944)陆军贝尔格莱德军团司令。1944年10月14日在南斯拉夫阵亡。

沃尔特.施罗特步兵上将(1882-1944)陆军第12集团军参谋长。1944年10月6日在车祸中丧生。

赫尔曼.冯.斯佩克炮兵上将(1888-1940)陆军第12山地军军长。1940年6月15日在法国彭苏永附近阵亡。

威尔汉姆.斯蒂莫尔曼炮兵上将(1888-1944)陆军第11集团军司令。1944年2月18日在东线彻尔卡西地区阵亡。

乔治.施图姆装甲兵上将(1883-1942)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1942年10月24日在阿拉曼前线指挥车中指挥战斗时心脏病突发逝世。
马丁.万德尔炮兵上将(1892-1943)陆军第24装甲集团军司令。1943年1月14日在东线阵亡。

威尔汉姆.维根纳尔步兵上将(1895-1944)陆军第50集团军司令。1944年9月24日在东线沃尔马安德杜纳阵亡。

托马斯-艾米尔.冯.威克迪步兵上将(1893-1944)陆军第10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23日在斯代尔马克因空难丧生。

汉斯.佐恩步兵上将(1891-1943)陆军第46装甲集团军司令。1943年8月2日在东线奥廖尔的克拉斯纳加-罗施茨察附近阵亡。
中将:

古特尔.安根陆军中将(1893-1943)陆军第16装甲师师长。1943年2月2日在苏联斯大林格勒包围圈中自杀。

恩斯特-古特尔.巴德陆军中将(1897-1945)陆军西北方向参谋长。1945年4月24日在霍尔斯坦因遭英军飞机空袭负伤,5月8日伤重不治。

阿尔弗雷德.贝恩希陆军中将(1894-1943)陆军第82步兵师师长。1943年1月27日在苏联沃罗聂日负伤,31日宣布死亡。

约翰内斯.贝欧尔陆军中将(1892-1944)陆军第242警备师师长。1944年8月26日负伤,11也8日在维也纳伤重不治。

理乍得.巴尔泽陆军中将(1886-1945)陆军第182步兵师师长。1945年5月1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阵亡。

罗伯特.巴尔泽陆军中将(1892-1943)陆军第2军信号官。1943年3月8日在苏联基辅死亡。

弗雷德里希.伯格曼陆军中将(1883-1941)陆军第127步兵师师长。1941年12月21日在苏联西亚夫基阵亡。

埃里希.伯恩贝克陆军中将(1885-1941)陆军第124炮群司令。1941年10月28日在苏联瓦尔基阵亡。

格哈德.伯特霍尔德陆军中将(1891-1942)陆军第31步兵师师长。1942年4月14日在苏联克罗勒夫卡阵亡。

克莱门斯.贝特泽尔陆军中将(1895-1945)陆军第529步兵师师长。1945年3月27日在德国丹齐格阵亡。

阿诺德.比耶格勒本陆军中将(1883-1940)陆军第6步兵师师长。1940年10月11日在法国朱利欧维尔逝世。

乔治.冯.俾斯麦陆军中将(1891-1942)陆军第21装甲师师长。1942年8月31日在阿拉曼阵亡。

厄尔坡.冯.伯登豪森陆军中将(1897-1945)陆军第50集团军司令。1945年5月9日在德国库尔兰的格罗宾自杀。

乔治.布劳恩陆军中将(1887-1941)陆军第68步兵师师长。1941年11月14日在苏联哈尔科夫阵亡。

弗里茨.冯.布罗多夫斯基陆军中将(1886-1944)陆军“布罗多夫斯基”集群司令。1944年10月20日在德国贝桑肯阵亡。

康拉德.冯.柯臣豪森陆军中将(1888-1941)陆军第134步兵师师长。1941年2月13日在苏联奥廖尔的柳博夫斯卡战败自杀。

弗雷德里希-卡尔.克兰兹陆军中将(1886-1941)陆军第18步兵师师长。1941年3月24日在德国纽汉默尔部队演习中因事故丧生。

威尔汉姆.克里索利陆军中将(1895-1944)空军陆战师师长。1944年9月12日在意大利向摩迪纳推进途中遭游击队伏击阵亡。

弗雷德里希-威尔汉姆.杜施陆军中将(1892-1944)陆军第297步兵师师长。1944年2月17日在阿尔巴尼亚的提拉纳因交通事故负伤,3月2日在意大利瓦罗纳伤重不治。

维克多.冯.德拉比奇-威克特陆军中将(1889-1944)陆军第326步兵师师长。1944年8月2日在法国诺曼底的勒梅斯尼尔阵亡。

奥托.德莱歇尔陆军中将(1895-1944)陆军第267步兵师师长。1944年8月13日在德国梅美尔的亚塞利阵亡。

维尔纳.杜尔金陆军中将(1896-1944)陆军第96掷弹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在德国萨诺克负伤,12日在胡梅内医院伤重不治。

雷内.埃伯勒陆军中将(1891-1945)陆军西部要塞司令。1945年3月21日阵亡。
威尔汉姆.佛利陆军中将(1897-1944)陆军第91空降师师长。1944年6月6日在法国诺曼底的梅里-艾格里斯阵亡。

鲁道夫.弗雷德里希陆军中将(1889-1945)陆军第312炮群司令。1945年5月9日在捷克的雷特梅里茨与布拉格中间位置阵亡。

奥托.盖布克陆军中将(1883-1942)陆军第294步兵师师长。1942年3月22日在苏联哈尔科夫的米哈伊洛夫卡阵亡。
弗朗茨.高尔陆军中将(1884-1944)陆军维尼底格防御部队司令。1944年12月27日在意大利梅斯特里阵亡。

维尔纳.冯.高尔维茨陆军中将(1893-1944)陆军第132山地炮群司令。1944年5月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附近阵亡。

赫伯特.盖特纳陆军中将(1888-1942)陆军第295步兵师师长。1941年12月8日在东线负伤,1942年1月22日在德国弗莱堡伤重不治。

卡尔-奥尔布莱希特.冯.格罗戴克陆军中将(1894-1944)陆军第161步兵师师长。1943年8月28日波兰前线负伤,1944年1月10日在布雷斯劳伤重不治。

保罗.古兰陆军中将(1893-1944)陆军第23步兵师师长。1944年2月20日在苏联前线负伤,4月22日在马热沃附近伤重不治。

恩斯特.哈修斯陆军中将(11893-1943)陆军第46步兵师师长。1943年2月11日在苏联北高加索的瓦西里耶夫阵亡。

理乍得.冯.海内修斯陆军中将(1881-1943)陆军汉堡城防司令。1943年12月13日在空袭中丧生。

康拉德-奥斯卡.海因里希斯陆军中将(1890-1944)陆军第89步兵师师长。1944年9月8日在比利时列日附近阵亡。

海因茨.海尔穆齐陆军中将(1890-1944)陆军第243步兵师师长。1944年6月17日在法国坎维里附近阵亡。

乔治.赫维尔克陆军中将(1886-1942)陆军第339步兵师师长。1942年1月18日在苏联布里扬斯克前线因心脏病逝世。

柯特.希默尔陆军中将(1888-1942)陆军第46步兵师师长。1942年3月26日在苏联前线负伤,4月4日在辛非罗波尔伤重不治。

哈罗德.冯.希尔施菲尔德陆军中将(1912-1945)陆军第78德意志突击师师长。1945年1月18日在德国塔特拉的杜克拉关卡遭空袭丧生。

沃尔特.冯.霍尔斯多夫陆军中将(1898-1943)陆军第6装甲师师长。1943年7月14日在苏联哈尔科夫被狙击手击中头部负伤,19日伤重不治。

古斯塔夫.哈恩德特陆军中将(1894-1945)陆军第1雪地师师长。1945年4月21日在德国特罗坡前线失踪,后宣布阵亡。

阿诺.雅尔陆军中将(1890-1943)陆军第24装甲集团军司令。1943年1月21日在苏联波德格尔诺耶兵败自杀。

沃尔特.约斯特陆军中将(1896-1945)陆军第42骑兵师师长。1945年4月24日在意大利维拉多萨附近阵亡。

汉斯.卡尔内陆军中将(1898-1945)陆军第24装甲集团军司令。1945年4月18日在德国柏林东南部的索科尔尼斯阵亡。

柯特.卡尔穆科夫陆军中将(1892-1941)陆军第31步兵师师长。1941年8月13日在苏联斯旺克茨阵亡。

汉斯.卡梅克陆军中将(1890-1943)陆军第137步兵师师长。1943年10月16日在苏联科尔蓬附近阵亡。

埃米尔.克恩陆军中将(1882-1945)陆军第4军先遣部队司令。1945年2月2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遭空袭丧生。

哈里.冯.奥夫劳特巴赫陆军中将(1896-1945)陆军第214步兵师师长。1945年1月18日在波兰维斯瓦的普拉维桥头堡阵亡。

维克多.科赫陆军中将(1895-1942)陆军第323步兵师师长。1942年12月22日在苏联沃罗涅日阵亡。

迪特里希.克莱斯陆军中将(1889-1944)陆军第352步兵师师长。1944年8月2日在法国佩隆阵亡。

弗朗茨.克莱赫陆军中将(1889-1944)陆军第41要塞师师长。1944年4月27日在希腊勃罗奔尼撒的莫雷附近阵亡。

赫尔曼.克雷斯陆军中将(1895-1943)陆军第4山地师师长。1943年8月11日在苏联诺沃罗西斯克的古巴桥头堡阵亡。

奥托.兰塞尔陆军中将(1885-1941)陆军第121步兵师师长。1941年7月3日在苏联拉托维亚德维纳的克拉斯拉瓦桥头堡战斗中被狙击手射杀。

阿道夫.莱赫纳陆军中将(1884-1943)陆军第377步兵师师长。1943年1月29日在苏联沃罗涅日阵亡。

乔治.马耶夫斯基陆军中将(1888-1945)陆军皮尔岑城防司令。1945年在德国皮尔岑兵败自杀。

约翰.梅克尔陆军中将(1893-1945)陆军第392克罗地亚步兵师师长。1945年3月31日在克罗地亚的卡罗堡负伤,4月10日在拉扎雷特里耶卡伤重不治。

柯特.墨埃赫林陆军中将(1900-1944)陆军第276德意志掷弹师师长。1944年12月18日在法国贝佛特附近阵亡。

马克斯.穆尔曼陆军中将(1887-1945)职务不详。1945年5月10日在波兰斯坦尼斯泽沃向但泽转移中阵亡。

柯特.穆勒陆军中将(1882-1942)职务不详。1942年死亡。

理乍得.穆勒陆军中将(1891-1943)职务不详。1943年7月16日在苏联奥廖尔北部阵亡。

沃尔特.瑙曼陆军中将(1888-1945)陆军第8集团军军事监察官。1945年8月14日在前线失踪。

厄根.冯.内恩多夫陆军中将(1892-1944)陆军塔诺波尔城防司令。1944年4月15日在波兰塔诺波尔阵亡。

沃尔特.希尔科夫陆军中将(1894-1941)职务不详。1941年12月9日在克罗地亚的拉扎雷特德纳负伤后不治。

汉斯.奥施曼陆军中将(1894-1944)职务不详。1944年阵亡。

鲁道夫.佩歇尔陆军中将(1894-1944)职务不详。1944年阵亡。

赫尔穆特.费弗尔陆军中将(1894-1945)职务不详1945年阵亡。

恩死特.菲利普陆军中将(1895-1944)职务不详。1944年阵亡。

海因里希.冯.昂德加弗伦陆军中将(1889-1941)职务不详。1941年在苏联阵亡。

路德维希.冯.拉德尔梅尔陆军中将(1887-1943)职务不详。1943年死亡。

海因茨.冯.兰道夫陆军中将(1890-1942)职务不详。1942年阵亡。

海因里希.雷克陆军中将(1890-1943)职务不详。1943年在前线失踪。

希格弗里德.莱因陆军中将(1894-1945)职务不详。1945年阵亡。

海宁.冯.塔登陆军中将(1898-1945)职务不详。1945年阵亡。

⑥ 二战的时候,做到上校一般有多大年龄

分开说吧

二战之前,由于裁军,各国军官的晋升都是很慢的,只要还能留在军队里就不错了
向美国陆军的艾森豪威尔,二战前40多了,才是上校,布雷德雷也是43岁才当中校
英国同样缓慢,上校基本是40-45岁
德国由于扩军,快一些,但也要40岁上下
最快的就是苏联,由于大清洗,空出很多位置,不少上校、乃至将军也就是30岁左右

二战中,由于部队消耗大,提升快,年龄普遍压低了10岁左右

⑦ 二战时期德军27名元帅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作为战争发动国之一的德国对世界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军的战斗力却是不容小觑的,二战期间德军共授予了26元帅,他们当中有的曾驰骋沙场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世界人民的痛苦之上的),有得也曾犯下致命的错误。

1、“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隆美尔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后期,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2、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1942年7月晋升陆军元帅。1944年3月被希特勒解除指挥权,1945年被英军俘获。1949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1953年获释,成为了西德 *** 的高级顾问,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

3、维尔讷·冯·布洛姆贝格,1935年任国防军总司令。1936年成为纳粹德国第一个元帅。后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期间猝死狱中。

4、威廉·凯特尔,曾任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1940年7月晋升元帅,作为希特勒忠实的追随着战后在纽伦堡审讯被判绞刑处死。

5、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他是纳粹德国对苏入侵的“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率领第六集团军的残部向苏联投降,刚巧前一天希特勒便空投了元帅军衔予保卢斯。保卢斯的投降及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退潮都使得德军开始节节败退,最后更在1945年5月7日正式向盟军投降。而保卢斯就以战俘的身份送往盟国军事法庭受审。

6、恩斯特·冯·布施,此人作战凶猛,手段残忍,对待敌人毫不留情。1943年2月,晋升为陆军元帅。后被解职,死于心脏病。

7、赖谢瑙,一生参加过数次战役,二战中对波兰的突击尤为英勇。1939年6月晋升元帅。1942年元月,赖谢瑙死于突发的心脏病。

8、瓦尔特·冯·勃劳希奇,是仅次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帝国元帅戈林的纳粹德国第三号人物。于1940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48年10月曼施泰因简介,他因心脏病复发在汉堡去世。

9、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曾指挥第2集团军入侵捷克,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对苏联的入侵期间,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围歼了当时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1940年7月晋升为元帅。1945年5月被美军俘获,因身体虚弱,他在一所养老院里度过余生,1953年2月死于心脏病。

10、费多尔·冯·博克,出生于勃兰登堡省库斯特林的军人世家,1940年7晋升元帅。1945年5月5日,德国军队正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基尔公路上行进。突然,一批英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群飞来实施低空攻击。其中一架轰炸机紧盯住一辆敞篷汽车连续扫射,车上的3名妇女和司机当即被打死,唯一的军官则身受重伤。这位军官被德军救出后,即刻送往奥尔登堡的医院,经抢救无效而于当晚死去。这位唯一的死于盟军枪弹的纳粹德国元帅就是博克。

11、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着名军事家、统帅。人称聪明的汉斯。以在政治上的摇摆和在东线的艰苦防御战出名。1940年7月,克卢格晋升为元帅。1944年8月在草坪上吞服氰化物胶囊而自杀。

12、西格蒙特·威廉·利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巴伐利亚第2军。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校长、师长和军长。1935年任第4军区司令升步兵将军。对国家社会主义持中立态度。1938年任侵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德军集群司令。1939年指挥新建的第14集团军,参加入侵波兰。次年任第12集团军司令,参加进攻法国,1940年7月晋升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2年被美国当局因病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13、屈希勒尔曼施泰因简介,屈希勒尔以他沉着和求实的态度,以及广纳下议的胸怀,指挥他的集团军大两年之久。他熟悉下情,同各师、团关系密切,加之以睿智的指挥方略,使部队能以较少的兵力守住漫长的战线,更能在后期激烈的防御战中获胜。1942年6月晋升元帅。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51年改为12年。1953年因病获赦,定居联邦德国,1968年因病去世。

14、埃尔温·冯·维茨莱本,1940年晋升为元帅,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担任指挥官,并参与了在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密谋案。被绞死——纳粹德国唯一被本国判处死刑的元帅。

15、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着名军事家,统帅。在德国历史上,克莱斯特家族被誉为琴剑之家。1943年,晋升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盟军所俘。1954年,死于苏联狱中。

16、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1943年1月晋升元帅。1945年5月,魏克斯被美军俘虏。1948年11月3月因病获释。1954年9月2病死于波恩附近的勒斯贝格。

17、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雷德尔是一位对近代德国海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海军的重建和侵略扩张都深深打上了雷德尔的印记。1939年4月晋升海军元帅。二战结束后,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1960年病逝于基尔。

18、卡尔·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杰出的海军将领。1943年1月晋升海军元帅。希特勒自杀后在遗嘱里,任命邓尼茨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在纽伦堡审判中,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1956年10月,邓尼茨被释放。出狱后,继续宣传纳粹精神及复仇主义。居住在德国北部。1980年12月,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是德国二战时期的27名元帅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19、米尔契,1940年击败法国后,晋升空军元帅。并未直接参战,主要因为其出色的组织,后勤管理工作而受晋升。战后作为战犯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1947年判处无期徒刑。1954年提前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20、阿尔贝特·凯塞林,在横跨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生涯中,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使凯塞林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1940年7月晋升为元帅,战后,凯塞林被宣判战争罪,并判处死刑,但随后赦免为无期徒刑。由于媒体宣传与政治因素,官方对外声称因“健康理由”而将凯塞林于1952年释放。

21、胡戈·施佩勒,胡戈·施佩勒是当时德军最壮硕的将军之一,施佩勒身高达196厘米,体重则有100公斤。1940年7月晋升为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1948年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22、维尔纳·冯·勃洛姆堡,1936年4月晋升为陆军元帅,他是希特勒提升的第一位陆军元帅,1938年1月被迫辞去其在军中的所有职务,1946年病逝于纽伦堡的监狱。

23、威廉·里特尔·冯·勒布,曾作为八国联军入侵过中国。1940年7月晋升元帅。战后,勒布元帅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三年徒刑,宣判后即获释。1956年因病去世。

24、沃尔特·莫德尔,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1944年3月晋升为陆军元帅。1945年4月被盟军包围在鲁尔区,这一次战彻底丧失了信心,再也不进行积极防御,他认为德国大势已去,随自杀身亡。

25、斐迪南德·舍尔纳,斐迪南德·舍尔纳1945年1月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4月任陆军总司令,晋升元帅。战后作为战犯在苏联被监禁10年。1955年获释去西德。1957年又因杀害东德士兵罪被判刑4年半。因健康原因1960年获释。1973年死于慕尼黑。

26、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格莱姆最大的战术成就是在库尔斯克会战,1945年4月晋升元帅。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格莱姆在奥地利被美军逮捕。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吞下氰化钾自杀。

27、戈林,与“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极为亲密,在纳粹党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1935年授空军元帅衔,1940年7月19日授帝国元帅衔,二战结束后,戈林被盟军抓获,在审判德国党政军领袖的“纽伦堡审判”中被判犯“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并处以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杀身亡。

⑧ 哪些将军称得上是二战德国十大将领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 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4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公历1896年12月2日(儒略历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被俄罗斯人民尊称为“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やまもといそろく,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
埃尔温·隆美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着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从军事角度来看,以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为代表的正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 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为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七十九岁)美国第34任总统(1953 年1月20日—— 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陆军五星上将。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 “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美国着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出生于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1903年,自西点军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超过98分(其实际毕业成绩为98.43分,此纪录至今还无人打破)。后被任命为少尉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师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7年,从军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在西南太平洋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1944年,因为战功卓着,晋升为五星上将。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George Smith Patton)(1885.11.11~1945.12.21),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着名的美国军事统帅。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SmithPatton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夫列尔一军人世家。1903年进入弗吉尼亚军校。1904年进入西点军校。在第一学年,巴顿因外语、数学成绩 较差,留级一年。1909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1916年作为J.J.潘兴的副官参加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1917年随美国远征军赴法参战。同年11月负责组建美军第一个装甲旅。1918年9月指挥该旅参加圣米耶勒战役1919年回国后在坦克训练中心工作。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1940年7月任装甲旅旅长。12月晋少将,任第2装甲师师长。1942 年任第1装甲军军长。同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第7集团军。1943年3~4月任美第2军军长。4月晋中将。7~8月指挥美第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1月在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7月赴法国诺曼底,8月1日率部投入战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尔后协同盟军其他部队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逃敌。阿登战役中,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击退德军进攻。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边境。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同年10月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12月因车祸丧生。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 Omar Nelson Bradley 1893.2.12~1981.4.8),美国着名军事家、统帅,陆军五星上将(1950)。1893年2月12日,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生于密苏里州克拉克。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获陆军少尉衔。1918-1924年先后在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和西点军校任教,后在步兵学校、指挥和参谋学校进修。1934年毕业于华盛顿陆军作战学院。1939-1943年先后任作战部助理部长、步兵学校校长、第28装甲师师长、第二兵团司令兼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战地顾问,曾参加北非战役、西西里战役。1944年任第1军军长,1945年升陆军上将,同年任第12集团军司令,曾在法、比、荷、卢、德作战,1945-1947年任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局长。1948-1949年任陆军参谋长。1950年升陆军五星上将。1949-1953年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1年5月在国会就侵朝战争作证时,承认美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1981年4月8日逝世。着有《一个士兵的故事》一书。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军事家,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指挥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等着名战役,人称“海上骑士”。
由于他战功彪炳,对海军有巨大贡献,美国海军将尼米兹去世后建造的第一艘、也是当时最新锐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为名的高速公路:Nimitz Hwy。
尼米兹在海军生涯初期,担任过驱逐舰和潜艇指挥官,在指挥潜艇的实践中,提出用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发动机的设想。经刻苦钻研,他成为潜艇动力专家,晋升海军少校军衔。进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期间,尼米兹和同事们一起探索以航母为核心的圆形战斗编队,并在毕业后的实践中加以完善。这种圆形战斗编队成为二战期间美国标准的航空母舰编队队形。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他制定了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积小胜为大胜,重振美军士气的战略方针。通过“珊瑚海之战”、“中途岛一役”的胜利,扭转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⑨ 二战期间巴顿多大岁数

1939年 54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受命组建装甲旅,晋升准将。
1940年 55岁
美国总参谋部改组,马歇尔任参谋长,启用巴顿担任装甲旅旅长,后升任装甲第2师师长负责组建装甲部队。
1941年 56岁
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1942年 57岁
3月,巴顿奉命调到因迪奥训练中心,负责坦克部队的组织工作。
7月,调回华盛顿,担任美国西线特遣队在北非登录的培训工作。
11月11日,率部在北非摩洛哥登陆,攻占摩洛哥后,担任住摩洛哥总督。
1943年 58岁
3月,调到突尼斯,担任第2军军长,同时被晋升三星中将。
7月,担任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在英国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下,配合蒙哥马利将军的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攻占巴勒摩,其间曾因两次打耳光事件引起美国军界和国内舆论反对。
1944年 59岁
1月,到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
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巴顿指挥第3集团军跟进。
8月,进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随即协同盟军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
12月,在阿登战役中,他奉命率部队支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打退了德军。
1945年 60岁
3-5月,巴顿率领部队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度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
4月,晋升为四星上将。
5月9日,对德战争结束,巴顿被委任为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因政见不同被解职。
11月,任第15集团军司令。
12月,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而受重伤。21日,不治在德国海德堡去逝,享年60岁。

⑩ 求二战时德国将军的名字 比如古德里安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

1888年出生于东普鲁士一德国陆军军官世家,1908年正式加入德国陆军,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接受过正规而系统的军校教育,但对于坦克战则是勇于创新,无师自通而远胜他人。

虽然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战理论,并且世界上第一支实验性的装甲部队也是英国人最早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组建的,但是,古德里安以惊人的执着超越了这些理论先驱,一手创建和训练了德国的装甲兵,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都必须归功于这个人。因为在那时,单是以各方兵力和装备的对比来看,德国并不足以取胜任何一个欧洲强国,只是因为成功运用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才使得德国人的胜利显得如此辉煌。

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
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

希特勒的上台为古德里安的实践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

1939年8月,他担任第19军军长(含第3装甲师),一个月后就参加了波兰战役,这个坦克军作为
德军北翼的开路将,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他和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
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国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围捕包围圈里的敌军。

1940年5月,参加法国战役, 他又一次担任了攻击矛头,由于曼斯泰因的建议,德国人将主要攻
势移至南翼的阿登山地——通常被认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地区——古德里安在这里决定性地超越了他
原来的纸上谈兵,他的进攻速度不仅令对手,甚至令他的上级和希特勒都胆战心惊:在渡过马斯河后
,他就不再将坦克当自行火炮使用,而是尽可能地发挥高速向深远地区运动,从色当直到滨海的阿布
维尔、 格拉夫林, 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大包围圈, 把北部法兰西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都装进了
口袋。

并且,他还打破了现代战争史上的进攻速度纪录,就是在不到六天的时间里他的装甲军长驱直入
四百多公里,即横贯法国,将坦克开到了大西洋岸边,如不是空军元帅戈林争功,希特勒下令就地停
止追击,英法联军将在敦刻尔克全军尽没,在整个人类史上,也许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和美国内
战时期的薛尔曼曾经有过同样纪录。

1941年5月,他升任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的果敢前进再次震惊世界,他与霍
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成了决定性的突击力量, 在五个月内,连续进行了几个有名合围歼击战,即明斯
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会战和维亚兹马会战,直逼莫斯科城下,光是俘虏就差不多有两百万
人,这在人类战争史上只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基辅会战也做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合围歼灭战而载入史
册——俘虏苏军达六十六万多人。

基辅战役后,古德里安率军北上,参加对向莫斯科作战的“台风攻势”。他的部队曾攻到莫斯科
城下,但在实力雄厚的苏联红军面前,“闪击战”失去了效力。

俄罗斯严寒的冬天降临了,德军的战斗力锐减,古德里安断定攻取莫斯科无望,因而极力建议将
部队撤往冬季防线,休整再战而惹恼了希特勒,结果被免去军职。

其后他仍然被希特勒起用,担任过装甲兵总监和总参谋长,负责编组,训练新的装甲部队,他虽
已反感希特勒,但仍据绝了参加1944年7月暗杀希特勒的“黑色乐队”。因而再得希特勒信任,在7月
22日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直到大战结束,他再也没能亲自指挥他手创的德国装甲部队驰骋沙场。

1945年3月,他因力主停战而再次被解职,5月10日在慕尼黑家中被美军俘虏,1954年古德里安死
于心脏病,终年68岁。

古德里安性情刚烈,是为数极少的敢于顶撞希特勒的将领之一,并着有《注意--坦克》一书。

赫尔曼·威廉·戈林
(1893-1946)
独一无二的帝国元帅。1893年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罗森海姆。16岁参加德国陆军,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转入陆军航空兵 部队,成为着名的战斗机驾驶员,到1918年战争结束前,担任战斗机中队长。战后复员,受聘在丹麦和瑞典 当民航驾驶员。1921年与希特勒 相识,次年加入纳粹党,被委任为冲锋队队长。从此与希特勒合谋,为挑起和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系列罪恶勾当。1923年参与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的“啤酒店暴动”,事败受重伤,逃到奥地利 。1927年回国,在纳粹党内恢复领导职务。1928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32年当选为国会议长。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执政后,戈林出任普鲁士总理兼内政部长、航空部长。作为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戈林策划制造了德国近代史上骇人听闻的“国会纵 火案”,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 “盖世太保”,在国内取缔共产党,设立集中营,迫害和屠杀了许多民主人士和犹太人。1935年德国正式建立空军,戈林出任空军总司令。1936年负责制定与实施“四年经济计 划”。次年又接任经济部长,将德国经济引上战
争轨道。戈林于1939年被宣布为希特勒的继承人,曾是纳粹党内的第二号领导人物。他几乎参与了希特勒所有战略决策和作战计划的制定,并指挥德国空军配合地面部队进行了疯狂的作战行动。在吞并奥地利、闪击波兰和法国、轰炸大不列颠 、滥炸苏联等进攻中,都负有直接的战争罪责,并且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大量财富。戈林因辅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有功,早在1938年便晋升为陆军元帅,1940年又获得德意志第三帝国独一无二的“帝国元帅”称号。1945年4月20日,在苏军兵临柏林 之际,他出逃到巴伐利亚,因企图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德国战败投降后被盟军逮捕。1946年由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行刑当天服毒自杀。

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1875-1953)
陆军元帅。1875年出生在阿舍斯莱本一个延续了850年之久的军人世家。1892年毕业于高级军校,被派到驻卡塞尔步兵团任职。1900年升任步兵团中尉副官。1907年军事学院毕业后,任步兵团上尉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初任预备第22师参谋,继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少校参谋官,大战结束时任西线第15军参谋长。 战后1920年起,历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第2集团军参谋长、骑兵第 2师师长、步兵第 3师师长、第 3军区司令。1932年 10月晋升为步兵上将,任第 1集团军群司令。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他作为国防军的代表人物,因大量扩军问题而与希特勒发生分歧。1938年1月,在陆军总司令弗里奇突然被免职时,他立即求见希特勒,为弗里奇说情, 因说情无效而扩大了与希特勒的分歧,故于当年被晋升为大将后便主动辞职退役。1939年8月, 他应召重新服役,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同年9月参加侵略波兰的战争, 10月升任东线总司令,不久,调往西线,任“A”集团军群司令。1940年 5月德国闪击西欧时,指挥所部经阿登地区,突破法国的埃纳河防线,向英吉利海峡突击。7月晋升为元帅,10月升任西线德军总司令。1941年 3月,在希特勒部署入侵苏联的会议上,龙德施泰特持反对态度,但在 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仍受命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部进抵第聂伯河一线,占领了乌克兰首府基辅。11月,他的部队在罗斯托夫受挫,因坚持后撤不准而请求免职,被解除职务。 1942年3月,希特勒复任他为西线总司令兼“D”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 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主张在塞纳河和索姆河实施机动防御,与希特勒发生分歧,7月初又被免职。1944年“七·二O”暗杀希特勒事件发生后, 龙德施泰特站在希特勒一边,故于 8月被希特勒任命为特别军事法庭庭长,负责审理这次反抗希特勒的叛乱案件。同年 9月,希特勒再一次起用他为西线德军总司令。1945年 3月,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失守而再一次被撤职。
战后不久,三退三出的龙德施泰特在他的休养地巴特特尔茨被美军俘获,并引渡给英国,关押在布里金德。1949年在汉堡审判时,英国人释放了他。此后,他在策勒附近一所养老院安度余年。
1953年2月24日,因心脏病卒于汉诺威,终年78岁。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将军都多少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9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4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4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3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8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8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7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9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7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