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中德国强大的"虎式"坦克为什么会被大批的击毁呢
那么虎式坦克是不是二战德国最好的坦克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宏观的角度看,虎式坦克名不符实,甚至可以称为“一个美丽的错误”,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太差,机械性能太不可靠,数量太少。
公平地说,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传动和悬挂都是一流的,从纸面上看机动性并不算差。引擎是梅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700马力,推重比是每吨12.5马力,这自然比不上T-34的19马力和M4谢尔曼的16马力,但至少和4型坦克一个水平。事实上虎式坦克的公路最高时速达38公里,一点也不慢。问题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克油耗惊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公里,如果是越野航程至少减半。也就是说,一辆虎式坦克每推进两、三个小时就得后撤加油,经常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战场,战斗效能大打折扣。其次虎式坦克56吨的重量,欧洲绝大多数桥梁承重极限是36吨,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处,都必须有工兵在前开路,测试路面,加固桥梁。南俄草原到处是洼地沼泽,对虎式坦克来说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根本谈不上什么越野机动能力
虎式坦克的动力系统虽然一流,应付56吨的重量也相当勉强,动辄引擎过热,传动失灵。为了保证虎式坦克正常运行,德军要求重坦克营官兵个个精通机械保养维修,即便如此,抛锚也是家常便饭。整个战争中,德军损失的虎式坦克,多数是因为机械故障被乘员遗弃,被击毁的真是不多。许多坦克甚至不能完好无损地从火车站开到前线。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党卫军希特勒卫队装甲师下属的第13重坦克连拥有17辆虎式坦克,向前线集结途中就有6辆抛锚被拖回修理,7月4日开始进攻时只剩下11辆。随着希特勒卫队师向北急速突进,几乎每天都有虎式坦克因为故障掉队,到11日举世闻名的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爆发时,希特勒卫队师只有3辆虎式坦克投入战斗。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时,驻扎比利时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军下属重坦克营有30辆虎式坦克需要维修,8辆坦克正在大修,没有一辆能够立刻出动。
最要命的是,虎式坦克每次战役都如同电影里友情客串的大牌明星,只能壮个声势,无法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就是因为数量太少。德国整个战争期间只生产了1,355辆虎式坦克,还抵不上苏联T-34坦克一个月的产量高。通常情况下虎式坦克只有四、五百辆分散在东线、西线、和北非战场,每次战役最多能够集中数十辆参战。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时德军装备部队的虎式坦克达到历史最高点,一共也就613辆,到这年底整个西线只剩下23辆能够作战
为什么说虎式坦克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呢?虎式坦克的费效比实在太差了,如果德国用同样的人力物力生产其他更实用的坦克型号,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会提高一个档次。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武器设计弊病的浓缩体现,性能设计优越,生产设计拙劣。制造一辆虎式坦克需要30万个工时,造价30万马克,是豹式坦克两倍, 4G型坦克或者M-109战斗机的三倍,Stug 3型突进炮的四倍。虽然虎式坦克名气之大二战坦克无出其右,它实际上却是典型的资源浪费。
然而1944年的希特勒已经充满狂想,期望一两件超级武器可以扭转干坤,反败为胜。如果说虎式坦克还只是个美丽的错误,那么这年8月开始生产的虎王坦克则完全是个华而不实的废物。纸面上的虎王设计理念先进,性能堪称完美,绝对是一款终极坦克。正面50度斜角的装甲厚达150毫米,侧面装甲也有100毫米,二战中还没有虎王坦克被火炮击毁的记录。装备的主炮是88毫米71倍身管加农炮,1,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215毫米的装甲,可谓所向无敌。然而虎王坦克战斗全重高达70吨,动力系统却是跟虎豹一样的700马力发动机,因此机动性非常可怜,公路最高时速只有30公里,越野时速通常只有15公里。175升容量的巨型油箱,只能支持虎王坦克跑100公里。引擎和传动无法承受70吨的份量,故障率高得出奇。阿登战役中虎王坦克本来应该突前杀开一条血路,事实上德军装甲部队突破以后,绝大多数虎王坦克跟不上行进速度落到后面,而且不断地抛锚退出战斗,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纳粹德国依然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这个黑洞里面,到战争结束一共生产了489辆虎王坦克。这些资源足够生产1,000辆豹式坦克,多装备5个装甲师,也许阿登战役的结果就会因此而改变。毫不夸张地说,德军不是毁在盟军手里,而是毁在元首手里。
Ⅱ 二战不可一世的德国 为什么会输
二战的时候,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演技进入了工业时代。
而工业时代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石油
德军大规模闪击战,短时间内集结大量军队,集中优势突破的战术称为闪击战。
而闪击战大量坦克飞机能动起来的基础就是石油。
德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
而当时全世界产油的地方是 美国 委内瑞拉 墨西哥 罗马尼亚 苏联高加索 亚洲是菲律宾
美国产量最大,其次是墨西哥 委内瑞拉 然后是苏联高加索。
而德军准备不足,开始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只有五百万吨石油的资本。
开始闪击欧洲的时候,打得比较轻松,英法绥靖政策,德国打下整个欧洲也没消耗超过100万吨石油。
所以这时候德国高层就开始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
但是德国高层错误的遗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欧洲这边面积小建设比较好,坦克跑起来不怎么费油,而苏联建设比较落后都是泥地,坦克集团军石油消耗很大。
德军控制的罗马尼亚年产量1000万吨石油只够德国和平时期的年消耗,根本支撑不了多条战线同时开战。
所以这时候德国就是要集中力量进攻苏联控制的高加索油田。高加索年产量2000万吨,可以解决德军的问题。
但是因为希特勒错误的决定,而导致这个计划泡汤。这时候日本也是遇到了同样问题,石油短缺,日本本岛的军舰没有油,菲律宾有油但是没有军舰护航油运不到日本本岛,军舰就开不出来。同时石油无法输送到日本在前线的战场,导致日军攻势大减,中国战场的国君和日军陷入胶着状态。
同时41年的时候美国参战,同盟国得到大量补给和支持,美国是当时世界主要产油国,年产量2亿吨,因为有石油,所以美国前线一艘军舰被打沉,后面工厂已经有5艘下水,前线一架飞机被击落,后面已经有几十架交付军队。
强劲的物资补给保证了同盟国必胜无疑。因为打仗其实就是拼资源,拼家底。
德意日三国虽然控制了不小的领地但是大部分都是没油的地方。小日本与大庆油田戏剧性的错过而导致了整个失败。本来如果得到大庆油田,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优势还会继续保持。
德国如果得到高加索油田加上罗马尼亚就有年产3000万吨石油,再加上德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就能保证前线军队的物资补给,从而就能保证德军的攻势。
这些就是德军失败的原因一
原因二就是德国高层错误的估计形势,导致错误的战略战术制定,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兵力。
原因三就是核武器,当时美国在研制核武器德国也在研制,但是可惜的是德国动作太慢了。
这种外挂式的决定性的大杀器,出来的太慢了。
Ⅲ 请问为什么当时德国在二战初期会有那么强的国力强到什么程度 但是最后为什么还会输掉
一战时德国虽然战败了,但是德国这个国家包括整个民族都很有危机感,民众都脚踏实地的,不会去耍滑头。所以一直到现在,德国的工业一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连美国都没办法超越。
德国之所以能很快从一战战败走出来,一方面就是全民的危机意识,德国在二战前一直在发展工业,德国国内人才培养环境很好,所以有很多创新,当时很多科学技术都是世界领先的,二战前夕欧洲的工业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主要就是德国对科学和工业的投入比较大。
另一方面就是一战后英国法国这些欧洲列强都采取保守的政策,就是不去管太多,所以给了德国一段发展的时间。
还有就是希特勒的上台,这也是很重要的,其实希特勒这人很有想法,一些经济政策非常好,如果他不做法西斯那德国今天应该跟美国一样强大。希特勒上台后其实就准备要打仗了,所以对工业特别看重,就是为打仗做准备。
德国强到开战后一年就几乎把欧洲拿下了,特别是打法国时几乎不费力坦克直接开进巴黎。如果那时德国就此打住,说不定现在欧洲大部分是德国的了。后来德国进攻苏联被消耗太多兵力和资源了,多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还有就是背后有个倒霉的意大利盟友一直拖后腿,意大利这个国家也很有意思,建议楼主可以看看关于意大利的二战史,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这方面的书,可以看看《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灭记》、《最后一役》,是写德国的。
Ⅳ 库尔斯克会战中为何德军开出虎式坦克依旧失败了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军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了所有欧洲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德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充分证明。在纳粹思想的洗礼下,德国士兵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士兵更勇敢。在德国发达军事工业的支持下,德国军队势不可挡。希特勒被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不顾反对去攻击苏联。在苏联,战无不胜的德国军队遭遇了巨大的失败。从莫斯科战役的停滞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丢盔弃甲,德国军队完全失去了不可战胜的光环,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德军的失败主要在于,德军作为进攻方已被敌人所知战略,在战斗中失去了突然性;德国作战部队没有后备力量,在遇到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很难巩固一些阵地;苏军采取了纵深诱敌的战略。当德国战线太长时,苏联一个接一个地打破了它;由于美国和英国在西西里岛的登陆,德军可能受到双方的攻击,这使得希特勒不敢继续扩大“战争结果”;希特勒不愿意为全面战争状态做准备,导致德国战略资源严重短缺,而虎式坦克的对于这场战斗的最终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