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人生活态度严谨,是怎样的文化传承影响了他们
因为德国人他们的民族属于德意志民族,他们非常讲究秩序和规则,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之中都非常的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非常的严谨,可以说是一丝不苟,所以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才造就了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上方方面面都比较的出色。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德国人在我国的山东青岛修建的下水管道,一直到当代社会为止,都依然可以使用,这足以看得出来德国人他们在工作上的认真严谨之处。
另外德国人他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欧洲人那样幽默风趣,似乎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所有的欧洲人都和英国人那么充满着浪漫情怀,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国家,但是德国人却不一样,德国人他们的一个外在形象通常是一丝不苟的,看上去呆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是智商有问题,相反这是他们的一个生活态度,虽然他们的外表样子看上去这样,但是他们对人的态度是非常诚恳老实。综上所述,德国人之所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态度严谨,完全是因为他们比较遵守规则,敬畏规则,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他们的生活中每件事情都会是做的有板有眼,非常的有条理,给人一种一丝不苟的感觉。
㈡ 德国人为什么那么严谨
都说德国人很严谨,那么是怎么个严谨法?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说完后,德国人总是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问题抄下来。
对于一个进度很紧的工程项目,这样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员巴不得老外对每个问题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却要“研究研究”。
德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不知道或“i’ll
have
to
check”呢?
一种是问题已经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了,或者是问题涉及到他们分包给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回欧洲去问。
另一种是属于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该工程师的部门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多数会说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锅炉工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比如,合同里规定要用美标或德标钢材,现场出现短缺,要用便于采购的国产材料替代,在进度压力下,德国人的技术确认成了卡节骨眼的事儿。
一双双热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个焦点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来,可偏偏老德不紧不慢地说“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说完,中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德国人无能,有人甚至质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花这么多外汇雇外国人来做现场指导,就为了听这样的话吗?
过了两天,德国人已经把意见整整齐齐地写好,对于国产替换材料,有国产材料和原设计材料的牌号对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比,谨慎的德国人总是通过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强焊接强度等方式,来降低替换材料时材料差异带来的风险。
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中国人期望他去说ok,并非不知道施工进度的压力,但是,他们仍旧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独立与严谨。
老实说,这些“不知道”要比投领导所好,不经调查就拍脑袋说出来的“知道”和“没问题”要踏实得多了。
㈢ 德语的严谨
1) 讲话时,如果用汉语或英语可以不加思考随意乱说,说不到底,可以BLA,BLA...混过去;用德语,想不好怎么结尾,谁都开不了口,因为德语句子有严格的框式结构,肯定与否定,主动与被动,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是否需要从句补充,是否要强调句中某部分,要强调哪部分,都要在开口前想好.
2) 要用形容词,必须考虑被修饰的名词是什么"格",是否用冠词,是定冠词还是不定冠词,否则就出错.
特征:
1) 单词会很长,我曾经用过30个以上字母的单词;
2) 句中有很多大写开头的单词,因为名词无论何时都要大写;
3) 有四个特殊字母:
3.1)三个变元音:Ää, Öö, Üü,在邮件地址或网站翻写成AE, OE, UE
3.2)一个辅音字母ß,只用小写,大写为SS
㈣ 德国人为什么严谨
德国人这种严谨的民族性格,和自然环境有关。德国纬度较高,光热不足,多的是森林平原。他们经常要抵抗寒冷和饥饿,于是形成了严肃、保守、自省、谨慎的性格特点。给全世界留下了“靠谱”的印象,这靠谱,首先表现在“精确的守时观念”。
㈤ 德国人沉稳、严谨的性格是有哪些原因造成的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历史上德国就有这个传统.
德国谚语---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在古代日尔曼民族就这样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在德国"遵守时间"不仅已被视为是一个教养程度的体现,而且也被德国人自豪地称为德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人的准时也是世界闻名的。德语中有一句话说∶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在德国"遵守时间"不仅已被视为是一个教养程度的体现,而且也被德国人自豪地称为德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凡是稍微正式些的活动,他们必先做出计划,请人做客或举行活动,一般会在一两个星期之前就发出邀请。正式活动的邀请中还会附一张回执,告知被邀请人,如不能参加也请在规定日期前通知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邀请人不作任何回答,那也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因此,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
2)工业革命时期,更加深了这种性格。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交通部门,守时、严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德国人尚武。军队是什么样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可以想想我们解放军的军被什么样?看看二战时德国军队的作风。有的朋友说是希特勒影响,他没那么大的本事,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千百年才能形成的。
㈥ 德国人为什么这么严谨,盘点的德国人做事严谨的故事
有社会学家认为,德国人这种严谨的民族性格,和自然环境有关。德国纬度较高,光热不足,多的是森林平原。他们经常要抵抗寒冷和饥饿,于是形成了严肃、保守、自省、谨慎的性格特点。给全世界留下了“靠谱”的印象,这靠谱,首先表现在“精确的守时观念”。
德国着名的哲学家康德,每天早上准时5点起床。7点出门。9点到下午1点在书桌前写作。下午3点半又准时出门散步,在菩提树大道来回走8圈。晚上10点再准时上床睡觉。如果“守时”这个词具有人形,康德就是它的化身。当然,康德的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不过,有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都认为,如果赴约就一定要遵守时间,而且,他们也希望身边的人同样遵守时间。
德国作为现代国家立足世界,不足200年的时间,这也要求这个民族要像海涅描述的那样,“德意志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民族,一旦走上任何一条道路,就会坚忍不拔地把这条路走到底。” 所以,一丝不苟地制定条条框框,一言不合就讲逻辑道理,这样的严谨,才是他们迅速强大的根本原因。
听说过这样的段子:
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一下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再遗失第二次。惟独德国人与众不同,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划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去寻找。
侃侃也特别好奇德国的严谨究竟是怎样的,那又有多可怕呢?看看这些可怕的例子:
1、人手一个记事本
德国人有一样东西总是随身携带的,那就是记事本。德国人凡事都记录在本上,他们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伸手掏记事本,一个习惯用语就是:请稍候,让我看看记事本。记事本人人都有,大到公司经理,小到中学生、家庭主妇,人手一本。
(6)德国人的严谨来源于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古代德国人:
法兰克人
法兰克人(Frank)是古日耳曼人的一支,有文字记载(公元2世纪)开始就生活在德国莱茵河沿岸,而法兰克语也属于低地德语,至今还被称为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Nordrhein-Westfalen)方言。
公元5世纪,部分法兰克人进入今法国境内,征服古高卢。于公元8世纪建立包括今天法国,德国,部分意大利的法兰克王国,分裂后,西法兰克王国最终变成了后来的法国,法兰西也因此得名。它的第一位国王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二世(秃头查理),出生在今天德国的法兰克福。而法国的卡佩王朝的祖先,罗贝尔家族,也是法兰克贵族,世代居住在东兰克王国的Haspengau,Worms,Rheingau。
盎格鲁撒克逊人
按英国早期历史学家比德(673—735年)的划分,盎格鲁撒克逊人由来自丹麦南部,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盎格恩(Angeln)的盎格鲁人(Angles),来自德国易北河下游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的萨克逊人组成。
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他们和来自北欧的朱特人大规模入侵不列颠东南端,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英格兰,意思是“盎格鲁人的土地”,古英语类似低地德语,在法语中,英语就是盎格鲁人的语言的意思,至今和英语最接近的语言还是弗里西语,一种北德方言。他们建立了英国最早的西萨克逊王朝(威塞克斯)。
参考质量来源:网络-德国人
㈦ 德国人严谨的特点从何而来
从小学德语学来的。德语的特点是严谨。
㈧ 德国人做事为什么那么严谨
都说德国人很严谨,那么是怎么个严谨法?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说完后,德国人总是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问题抄下来。
对于一个进度很紧的工程项目,这样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员巴不得老外对每个问题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却要“研究研究”。
德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不知道或“I’ll have to check”呢?
一种是问题已经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了,或者是问题涉及到他们分包给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回欧洲去问。
另一种是属于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该工程师的部门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多数会说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锅炉工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比如,合同里规定要用美标或德标钢材,现场出现短缺,要用便于采购的国产材料替代,在进度压力下,德国人的技术确认成了卡节骨眼的事儿。
一双双热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个焦点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来,可偏偏老德不紧不慢地说“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说完,中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德国人无能,有人甚至质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花这么多外汇雇外国人来做现场指导,就为了听这样的话吗?
过了两天,德国人已经把意见整整齐齐地写好,对于国产替换材料,有国产材料和原设计材料的牌号对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比,谨慎的德国人总是通过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强焊接强度等方式,来降低替换材料时材料差异带来的风险。
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中国人期望他去说OK,并非不知道施工进度的压力,但是,他们仍旧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独立与严谨。
老实说,这些“不知道”要比投领导所好,不经调查就拍脑袋说出来的“知道”和“没问题”要踏实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