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如何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外各国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不是搞不好,关键是采用什么方式去搞西方国家如何“看管”国企。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漫长过程中,不断结合本国的国情特点,探索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体制和方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新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也不尽一致,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履行出资人职责却有着不少共同特征。 比较完备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充分体现了以法治为基础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政策法律体系。从法律角度分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法,用于规范全部各类企业的行为。如"公司法"、"安全生产法"等;另一类是特别法,主要用于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国有资产采购、国有股权处置、国有资产审计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日本1922年就制定了《国有财产法》,1948年又颁布了新的《国有财产法》,一直沿用至今。新西兰也于1986年颁布了《国有企业法》,规定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出资人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为政府管理国有企业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不少市场经济国家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本国的国情建立了严格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和国有资产财务审计制度,对国有资本收益和国有资本再投入实行法制化管理。法国、英国、德国和芬兰等国,在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中,也都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证民营化的有序进行。如法国议会1986年8月通过并颁布了《关于民营化实施方法的法律》,对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国有资产的退出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 明确的机构行使出资人监管职责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一般都是严格分开的。新加坡政府为了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监管,于1974年成立了淡马锡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代表新加坡政府持有并管理政府在国内外各大企业的投资,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淡马锡控股公司接受新加坡财政部监管,定期向财政部提交报告。目前,淡马锡控股公司拥有21家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银行与金融服务业、电信与传媒业、运输与物流业、能源与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与工程、房地产等。淡马锡控股公司的宗旨是"培育成功企业,创造新加坡未来"。淡马锡控股公司的成立,迅速扭转了新加坡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局面,创造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骄人业绩。法国政府于2003年7月成立了国家参股局,将原来分散在能源、交通、财政等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集中起来,不论是金融性资产还是非金融性资产统一由国家参股局代表政府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国家参股局的主要职责是:从出资人的角度参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资方向和规模进行管理,组织国有企业的重组和上市,对国有企业运营风险进行管理等。有一些国家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但政府根据授权在政府现有机构内明确了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如瑞典政府在工交部内专门设立了国企局,专司出资人的职责,统一负责全国国有企业管资产、管人、管事的职能。意大利政府则由经济财政部国库司负责国有企业监管职责。芬兰政府虽然目前实行的是部门分散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但政府已认识到分散管理体制的弊端,正在实施政府统一管理国有资产职能的整合,2004年已正式成立了一个"国有资产管理小组",统一负责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和部际协调,计划于2007年之前正式成立政府统一监管国有企业的机构。 规范的董事会制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证。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管理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遵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标准,普遍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制度,采用市场化的方法选好董事。法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是决策机构,负责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和红利分配,任免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会实行"三方代表制"原则,即国家代表、职工代表、专家代表,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专家代表是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董事会成员由政府提名。为做好董事会成员的提名工作,国家参股局按照职业化的原则建立了董事人才库。法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由政府提名、董事会通过,并根据法律由总统任命。同时法国政府还向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派出国家稽查员,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进行监督。国家稽查员是由各相关部门直接选派,常驻企业,可列席董事会,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一些国家的公司法规定,董事长可以兼任首席执行官,以保证企业决策的统一和快捷。但英国、瑞典等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长一般不兼任首席执行官,董事长是非执行董事。在英国、瑞典的大多数企业,除了首席执行官进入董事会外,经理层其他人员大多都不进入董事会。多数企业董事会均设有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提供决策服务。专门委员会一般包括:提名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上述委员会基本都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组成。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德国国有企业的决策机构不是董事会,而是监事会。监事会在企业管理中拥有很大的权力,国家通过对监事会成员的任命来体现对国有企业的意志。董事会在德国则是企业经营管理机构。法律规定:在500名雇员以上的国有企业中,设立3至20人的监事组成监事会。监事会成员50%由联邦政府代表、50%由职工代表组成,其中普通职工、管理人员和国家代表有一定的比例要求。 严格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都建立了严格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并始终坚持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奖惩紧密挂钩,采用多种方式优化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结构,最大限度地把对企业负责人的近期与中长期业绩考核和相应的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结合起来。法国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董事会的考核主要采用签订经营目标合同的方式进行,通过合同来确定企业经营目标。目标合同每年签订一次,不仅有年度目标,而且还有长远目标;不仅有经营目标,而且还有公共服务目标,具体指标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要求来选择。目标合同完成的好坏,直接同企业董事会成员的薪酬和任免挂钩。法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由基薪和绩效年薪组成,薪酬水平要比公务员高很多,但比民营企业低30%左右。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为了有效地提升所属企业的经营业绩,全面采用经济增加值(EVA)的考核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经营者资本成本和股东回报的意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比较完善的国有企业运营监测体系为了防止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并促进其提高经营业绩,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法国国家参股局建立了月度报表报送制度,企业必须每月向国家参股局提交经济运行报表,其内容包括主要财务指标、主要经济运营指标、重大经营活动以及重大对外投资等;并建立了企业主要领导定期或至少每年一次与国家参股局会晤制度,介绍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市场前景及企业发展战略等;要求企业指定专门部门与国家参股局建立经常性的接触。法国参股局还要参与国有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论证,并对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审批。法国政府还建立了国家审计院,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事项进行审查。瑞典工交部国企局还设有专门的分析员,定期分析行业和私营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水平,对比后提出国有企业的相应指标建议。每年11月起,国企局就要对国有企业的董事会业绩进行分析、评估,包括董事的表现、能力等,向工交部部长、主管副部长提交报告。美国、英国等国家政府要求,不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制度,企业的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都要通过网站等方式按期向社会公开,接受政府和全社会的监督。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在过去近三十年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组建的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体制,不仅第一次实现了政府层面上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开,实现了政企分开,而且也解决了国有企业出资人长期缺位的问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改革发展目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就一定能够在我国尽快建立起来!
❷ 国外国有资产几种典型的管理模式
这里所说的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亦包括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世界各国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因国情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管理模式:
第一,以控股机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点是,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设置大型控股公司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大型控股公司之下一般还设有专业控股公司,具体管理和经营所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控股公司体系。
意大利是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代表。其他西欧国家如奥地利、瑞典等,某些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赞比亚等也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在这些国家,往往设置若干个大型综合控股公司,由一个政府主管部门专门负责管理这些综合控股公司。
第二,以财政部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点是,由财政部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对各行各业的国有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德国是以财政部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代表,类似的还有英、法、美、日等国。
在德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财政部处于核心地位。财政部负责审批国有企业的成立、解散、合并、股份购买与出售等重大资产经营决策措施,规定国有企业必须向政府提交的资产经营计划,如销售、投资、财务、人事计划等、并以股东身份负责选聘联邦一级主要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以及管理有关企业资金供给方面的事务。政府每年由财政部长主持召开一次联邦一级的国有企业管理部门会议,就国内经济状况、目标、存在的问题和财政政策进行总结报告,并就国有企业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财政部主要通过监事会控制国有企业,虽然财政部不直接给企业下达指令,但通过对监事会成员的任免、控制资金的投入以及对企业财务进行检查,对企业发展施加的影响是巨大的。
德国国有企业的最高领导和决策者不是董事会,而是监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包括股东代表和职工工会代表,两方人数相等。股东代表由财政部长选定,但主要来自私人公司的董事或经理、银行家和经济专家,政府官员很少。监事会主席由财政部长推荐,副主席由员工代表担任。监事会中所有员工代表由企业协商推选,但需报财政部审核。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建公司的董事会;讨论和审校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如企业的设立和关闭、购买或出售,100万马克以上的投资决策,500万马克以上的贷款决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等;审核企业的中长期计划,包括销售计划、投资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等;听取和讨论董事会的报告,审核公司的经营状况,包括经营活动的财务结果、销售状况、生产状况、各种经营方针和政策等。总之,公司活动的重大问题只有取得监事会的同意,董事会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然而,德国的国有企业仍拥有相当大的经营自主权,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其政策都是对其参股企业实施间接管理。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是用市场指标来评价,而不是以实现政府政策目标所作出的贡献来评价。同时,政府也不绝对要求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目标组织经营,而是希望国有企业在与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第三,以综合协调机构为中心的多部门管理模式。印度是这种管理模式的代表。 印度政府设置了一个具有咨询、服务和监督性质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公营企业局。这个局并不独立行使国家所有者职能,只是一个为政府各部门更好地行使所有者管理职能提供服务的综合协调机构。
从整体上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各主管部门实现的。主管部门通过下达计划指令对所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控制,负责任命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议会、总审计长以及其他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对话一般也是由主管部门安排。当国有企业经营中需要追加资金和涉及外汇交易时,财政部便出面参与管理。该部在国有企业董事会中的代表负责监督企业的财经纪律。政府其他部门也试图在国有企业经营决策中坚持本部门的利益,并宣称有权干预企业事务。如能源部和交通部在很多情况下为国有企业提供动力、燃料及其他生产所需物资,它们便需要在这些或那些事务上对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此外,计委也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并定期收集企业经营信息。
(权锡鉴 曹洪军/中国国资网)
❸ 德国企业为什么这样强
首先定义德国企业。这里提到的德国企业都是私有企业。德国绝大多数都是私企,占全部企业的95%以上,只有极少部分企业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国联邦铁路。为何联邦铁路有政府参股呢?原因很简单:这个企业不赚钱。为什么不赚钱呢?因为德国空运发达、公路运输及其便捷。众所周知,德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且不限速、不收费,以至于人们出行大都选择开车。但是,在此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坚持铁路运营呢?这就是社会公平。在一个社会里,一定有不能开车、不会开车或没有车开的人,他们远行大多依靠铁路。因此,政府必须让火车跑起来,即使赔钱,这就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我经常讲,天下国企一家亲:只要没有垄断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就一定会亏损。在德国法兰克福不远处有一家葡萄酒庄,老板去世后没有继承人,于是就由市政府接管。可惜,无论政府派去的人如何经营均无法实现盈利。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市政府扛不住了,只好寻找新东家。最后,这家酒庄被一个浙江老板购得,并在当年实现盈利。所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只要公平竞争,私有企业就一定比国企强。德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私有企业,它们的确很强。何以见得?首先,我们来看德国的经济。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经济就没有很好地恢复过。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经济更为艰难。尽管如此,德国经济一直表现亮丽:2010年经济增长3.6%, 2011年3%, 即使在今年最困难的情况下,德国经济也有0.8%的增长,而明年经济预计将会回升到1.8%。别小看德国经济的增长率,表面看来数字不高,但质量不可小视。德国3%的增长率起码相当于中国经济增长的10%。 因此,如果没有德国的中流砥柱作用,欧债危机将会进一步蔓延。德国经济之所以这么好,当然是因为德国企业很强。其次,德国是全世界企业隐形冠军最多的国家之一。什么是隐形冠军?有三条标准:第一、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第二,或欧洲第一;第二、年营业额在5000万至10亿美元之间;第三、名不见经传。像这样的企业,仅2006年德国就有1130家。我们说德国企业强大,还有另外一个标准:企业寿命。在中国大陆,中小企业寿命大致在2.5-3年之间,而德国企业至少达到12年以上,因此,德国到处是百年老店。这就是差距。还有一个更为可怕的是德国企业的定价权。何谓定价权?就是我确定的价格,买家不能讨价还价。据统计,在全世界,三千多种德国产品具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可以赚取高额利润,而且不买也得买,因为德国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德国企业如此强大,那么内在的动因是什么呢?根据我在德国的长期观察,现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坚持高质量和高价格战略不动摇。德国产品高质量、同时也高价格,这是人人皆知的。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即使产品质量很好,但很多买家往往对高价格望而却步,但德国企业在产品高质量和高价格的态度上从来坚定不移。仅以德国博世公司为例,这家企业生产汽车零配件和汽车维修工具。如电钻等。大家知道,如果汽车配件和维修工具质量太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汽车的零配件和维修工具不容易更换。例如,博世公司生产的电钻头,可能一根钻头能用很长时间,而其他公司生产的很快就坏掉。产品太经久耐用,对博世公司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这家公司因而在一段时期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出路要么是降低质量,让汽车购买者经常换零件;要么是降低价格,让人更愿意更换产品。这时候,董事会对公司战略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所有的董事都反对降低产品质量,而多数董事则反对降低价格。怎么办?公司决定,既不降低质量,也不降低价格,而是寻找新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美国。为何?因为美国车又粗又笨,也很容易坏。博世公司把重心放到美国,很快就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起来,博世公司就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了。二、德国企业强大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在企业中,最重要的人是领导者。德国领导者的优秀素质很多,其中忧患意识是不被人注意到的。例如,德国有一个全球五百强企业,名叫辛克全球货运。该公司董事长Portatius先生在美国次贷危机刚爆发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股份都卖掉,专做风险投资。目前已购买了德国最大的教育集团,该集团拥有66家职业学院、三所国家承认的大学和3所进修学院。从现在的结果来看,Portatius先生所做的事情似乎也没有什么,但仔细分析,他的决定很了不起。为何?你现在知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随即发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当时谁能预料得到并通过逻辑推断出来呢?这种忧患意识其实也就是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德国领导者的忧患意识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就有人担忧鲁尔区的未来,有人甚至喊:鲁尔区快死了。为什么呢?因为鲁尔区赖以生存的是煤炭和钢铁产业,而煤矿和铁矿快要被挖光了。怎么办?于是企业领导者开始思考企业转型升级。大企业如克虏伯公司就决定抛弃钢铁粗加工,转而生产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如,克虏伯的无缝钢管全世界最牛,即使善于模仿的小日本也做不出这样质量的产品。大企业如此,小企业呢?同样。很多做配套的中小企业也在转型升级,它们纷纷在产品和技术上下工夫,打造全世界要么独一无二的产品,要么是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这就是德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天,鲁尔区不仅没有死,相反还活得很好,大量的中小企业正焕发着蓬勃生机。德国重视教育,这是德国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核心动因。德国高等教育免费,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市场人才,而德国独特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的技术人才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因此,学习德国,就是要学习德国在人才培养上打提前量。在企业还没有入住的时候,政府就要下大力气开始培养人才,让企业随时有人才可用,这才是解决企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同时,还要在环境问题上打提前量,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先保护好环境,让企业在优美的环境中运营。祝遵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越办越好,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凤凰名博遵义行# 注:这是我在遵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庆典暨发展论坛即兴演讲的回忆。由于时间关系,只讲到鲁尔区的发展。
❹ 德国统一后,东德的国企是如何处理的
德国统一后,东德国的国企被大规模地私有化,业绩不好的,直接倒闭;业绩好的,拿去低值拍卖;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直接接管。
很明显,德国让东德国的国企直接倒台,虽然不得民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德国经济上的发展,但是这对于德国的统一大业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德国在经济上起到的干预作用,给德国的未来铺好了大路。
还记得秦朝时候的焚书坑儒吗?就是要保证思想的统一,保证文化的统一,为的就是国家的统一!
❺ 德国统一后,东德的国企是如何处理的
二战之后,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分别被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区占领,东欧剧变后,德国进行了正式的统一。但是统一后遇到了一个问题,之前的东德和西德的经济体制完全不一样,企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东西两部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对东德国有企业进行体制私有化改革。
德国政府还对东德地区的创业给了大量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各个州都设立了经济合理委员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得到银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资金支援。
❻ 我想知道外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管理的
国外的国有企业,以美国为例,经营得确是很不错。他们的主要方式是国家控制绝对股,由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聘任经理人员负责经营管理。实际上,我国现在的做法就是借鉴他们的。但是,为什么他们的能经营得好,而我们的却做不到;为什么他们的很规范,我们的就显得很混乱呢?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不同。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严刑峻罚,在包括国有企业经营等各个方面实行法治化管理,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例如对于股票市场,通过相关的法案后,一律严格执行,严肃打击托拉斯,保护中小股民利益,对应向股民公开的,一律严格公开,坚决打击虚假上市等欺骗股民的行为,安然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充分借鉴了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的提示,及时控制住必要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实行了社会主义化的资本主义,在严刑峻罚下,整个经济环境趋于规范化、法治化。
至于张维迎所说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针对部分应采取民营企业方式不适合国有企业管理的企业来说的。我不认为什么都私有化这个社会就会好起来,关键还在于法治化程度,在于政府的信誉度,在于中央的权威。如果社会法治化程度还是这么低,政府的信誉度还是这么差,中央的权威还是这么弱,那么私有化程度越高,经济发达程度将会越差,社会贫富差距也将更大!
❼ 德国工人终身都不换东家,他们的公司是如何管理员工的
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所以在德国,各种企业也非常多,而其中甚至有非常多的员工在一家企业工作20年以上,所以除去工业工艺的精湛和严谨之外。德国企业最强大的名片就是员工的忠诚度非常高。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德国企业文化中老板对员工是非常尊重的。其次就是国家的劳工政策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说德国劳工的制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最后就是工资非常高,基本上所有的德国企业对工人的工资出手都非常大方。
最后就是德国企业对工人的工资非常重视,往往出手非常阔绰。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德国企业往往以给员工高工资为荣。比如宝马工厂的工人薪资按照小时进行计算,一个小时工资为40欧元,一周工作40个小时,这样一来,一个熟练的工人的月薪基本上为6400欧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