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的教育管理为什么是分权制

德国的教育管理为什么是分权制

发布时间:2023-02-15 13:38:48

⑴ 德国的教育体系是怎样的

德国的教育体制是其以人为本、终生学习。德国教育体制不属于英美所谓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识教育。只要完成12年或者13年中学教育,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选择进入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Hochschule,简称FH)或者大学(Universität,简称Uni)继续学习。

德国作为一个由16个州(邦)组成的联邦制的国家,每个联邦州都享有所谓的“文化主权”(Kulturhoheit),负责各自的教育政策。尽管存在差异,但所有的联邦州的教育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结构。

Primarstufe基础教育

德国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为小学Grundschule,凡是满6岁的儿童就必须入学,这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德国多数地区实行四年制,柏林与勃兰登堡是六年制。

大部分州的德国小学生在四年级以后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拐点,分流到不同中学,能上哪种中学很大程度要看老师的推荐信,而老师的推荐信则会依据学生的成绩。所以可以说,德国的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了。

SekundarbereichI中学初级

小学毕业后的教育阶段,主要分为四个类别:

职业预校(Hauptschule)这个方向以职业教育为主,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

实科中学(Realschule)此方向以高等的职业需求为主,可选择继续升学;

文理中学(Gymnasium)通过高中毕业Abitur,可以直接进入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类型,不论是职业教育体系、技术学院或是大学。

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在一些州也有综合中学,将以上三种形式归集在一起,毕业后通过获得不同的文凭进行升学。



SekundarbereichII中学进阶

这部分主要包括文理中学高年级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在文理中学高年级中,除了升入高等院校的要求的Abitur文凭,也因应社会工作需求,提供各种相关于职业的重点科目培养。

如:以科技教育为主轴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经济领域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还有高级专业学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毕业的高中生领取高中毕业文凭Hochschulreife。

Tertiar bereich高等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我们的中国家长就比较熟悉了,即便在国内,也有不少学生在高中就准备到德国留学。这些大学主要分三类:

综合性大学(Universitet)这类大学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强调系统的理论知识。此类院校可授予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学位。

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 schule)这类大学偏重于实践应用教育,学生通过4至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

艺术院校(Kunsthoch schule)这类大学专门针对艺术类学生,其中包括音乐学院、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等。

德国教育体系严谨且多样化,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均等也是德国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严格的税收制度使得受教育的机会遍及德国社会各个阶层。无论是一名工厂员工,还是大型企业高管,子女都可以在德国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另一方面的平等体现在德国教学的均质化,在各类高校排名中,德国高校虽说不在前列,但集中扎堆在前500名。将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在中小学也是如此,在同类型的学校间没有巨大的优劣差别。

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均质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等特点让德国的教育体系为世界所承认,也是使德国成为目前全球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的重要原因。

⑵ 德国与法国的教育体制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一、 综合大学(Universität)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此类大学设有工科 (Ingenieurwissenschaft)、理科 (Naturwissenschaft)、文科(Geisteswissenschaft)、法学 (Rechtswissenschaft)、经济学 (Wirtschaftswissenschaft)、社会学(Sozialwissenschaft)、神学(Theologie)、医学(Medizin)、农学(Agrarwissenschaft) 以及林学 (Forstwissenschaft) 等学科。类似的院校还有:理工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TU)、师范大学 (Pädagogische Universität / Hochschule, PU/PH) , 全科大学 (Gesamthochschule, GH) 以及体育大学、行政管理和国防大学等。全科大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它集传统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艺术院校之大成,设有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和课程。二、 应用科学大学 (Fachhochschule, F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此类大学大部分历史较短,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一、两个或最多几个专业,但其特色极为突出。分别设有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专业,原则上不设一般意义上的文科类专业。其课程设置和内容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三、艺术学院 (Kunsthochschule, Kunstakademie) 和音乐学院 (Musikhochsc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 (Theaterhochschule) 和电影学院 (Filmhochschule) 等。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以上三类大学属同等的高等学校,通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获得"硕士" 或相应级别的学位,并具有国家承认的同等证书职业资格。

⑶ 二战后东德的教育状况分析

一,二战后的德国中小学德育 二战结束后,德国划分为东德和西德,德国传统道德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西德恢复了教育分权制。为了培养合格的德国公民,德国对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并形成了当前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课程设置上,联邦德国将德育课程作为正规课程进行讲授,在保持原有宗教内容的同时,增加了政治教育、环保教育、和平教育等内容。期望通过道德教育,使青少年主动关心国家事务,参与社会事务,在实践中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德国公民。 二、德国中小学校的德育现状 (一)中小学德育的目标 德国中小学德育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且由于战后执行的是教育分权制,各个地区的德育目标也不尽相同,但《联邦教育总法》还是在总体上对学校德育目标做出了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②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德国各地区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德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懂得诚实、信任等道德品质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了解各种基本行为准则,并在活动自觉遵守各种行为准则。(3)培养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德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他们积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在实际行动中培养爱国情操。 (二)中小学德育的内容 德国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德国中小学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内容用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宗教内容 9月开学了!--学校德育工作材料必备学校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工作管理 在德国,宗教教育一直被看成德育的重中之重,宗教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 且还从法律上保障宗教课程在学校中的合法地位。

⑷ 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机构少而精、法制化水平高
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从行政建制到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都比较精简。就教育行政管理而言,在垂直层次上仅分为中央和市(郡)两级。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为联邦教育部,直接受教育大臣领导,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则为市(郡)教育局,接受教育部和市(郡)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下属教育部门的事宜。就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而言,英国实行的是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各方代表组成的校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校长是学校首席行政长官,向校董事会负责,执行校董事会的决议并主持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英国的教育管理法制水平比较高,首先表现在教育法规体系非常健全。仅联邦议会颁布的全国性教育法规就有20多种,此外,地方议会和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规、政策,几乎覆盖了教育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其次,全民教育法制观念强,知法守法己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在英国,谁如果不按照法律行事,就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严重的要受法律制裁。再次,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行为和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明显呈现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有条不紊的特点。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相当明确。在没有明确的法规依据的情况下,市、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绝对不能随意插手干预学校的管理工作。师生员工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行为也都十分规范,很少出现违规的人和事。 层次少、社会监督力度大
美国的教育行政实行地方分权,中央虽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了教育部,但机构简化,人员较少,主要起规划、指导和协调作用。在中央与州两级管理中,以州为主。中央除立法和拨款外,不干涉地方的教育行政事务。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的关系中,强调学校办学的自主性。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制定课程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与评估,提出改革建议;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确定拨款标准;校长的选拔、任用、考核和培训。州和学区的教育机构比较简单。州一般设教育委员会,由10名委员组成,其中5名由该州有影响的公司、单位和学生家长推选,另5名由州长指定。由教育委员会提名并投票选举产生一名教育专家组组长,组成公立学校办公室,相当于中国的教育厅、局,领导全州教育的业务工作。 美国的学校要接受社会监督,社区成立教育委员会,选举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代表为教育委员会委员。学校教育计划和改革方案,须交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美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教育局长负责,执行学区教委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除宏观指导外,政府对学校的具体业务不加干预。所以,美国的公立学校有较大的办学主动权。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法国属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在教育管理上长期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地位,强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规定中小学实行学校、家长、学生合同制;设立“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定期审查修改教育内容,改革学制,简化考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从教,建立教师培养学院,强调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重视教育改革,重点放在消除教育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和加强技术教育上,强调教育、科研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法国强调教育管理要统一,教育部垂直管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结构全国统一,小学为五年制,初中为四年制,高中为三年制。初中分为适应阶段、中间阶段和专业定向三个阶段。高中阶段分为确定阶段和最后阶段。法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校长作为学校的一员,既是校长又是任课教师。法国校长同教师一样,均是国家公务员,聘任权在国家,而不在学校,工资直接由国家教育部发放。法国对校长的选拔非常严格,既注意资格,也注重经历,竞聘校长职务的教师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这些措施既保证了校长的质量,又提高了其权威。 州政府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在教育管理上,联邦政府同各州政府有着明确的分工。联邦宪法规定:“整个教育事业置于国家监督之下,教育、科学的立法管理主要由各联邦州负责。”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权力主要由联邦教科部行使,但整体教育外交和师资待遇等则由联邦外交部和内政部负责。德国各州政府在教育管理方面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教育领域的基础原则不是由联邦政府的主管部门确定,而是由各州之间相互约定。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法,而是由各州在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组织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加强学校的监督和管理;负责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德国中小学同英国一样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是优秀教师才有资格竞聘校长职务。

⑸ 实行混合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是哪个国家

德国是集权与分权混合制模式

⑹ 【二战前德国教育】

#默学森的图卡学习笔记

#外国教育史 29

1871德国统一,一战德国战败后形成魏玛共和国。

教育是三轨制

国民学校丨下层

中间学校丨中层

文科中学丨上层

实科中学丨中下层

文实中学丨中下层

1、初等 :废除双轨制 实行8年义务教育 其中4年初等教育

2、中等 :建立在小学基础之上

原有4校:中间丨文科丨实科丨文实

新建2校:德意志学校丨上层建筑学校

3、高等 :自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面向大众

4、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学校培训知识+企业培训实操技能)

5、师范教育 :高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

6、教育管理 :建立分权制

评价: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初、中衔接加强、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增加。

_______________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德国教育的发展

⑺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近代德国的教育:17、18世纪的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由于封建割据,教派争斗,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德国的资产阶级势单力薄,不敢像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那样起来革命,而是屈从于封建势力。18世纪70年代,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德国教育界出现了泛爱主义,拥护卢梭的思想,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并开展了广泛的教育活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人文主义运动在德国兴起,古希腊文化和一切有用的东西受到推崇,促进了德国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19世纪初的普鲁士与法国战争对德国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开始经历改革。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终于完成了统一,德国的经济、教育等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
一、强迫义务教育
德国最初的学校教育和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首先从德国开始的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国(特别是在其北部)占绝对优势。从路德派到虔信派,基于对新教势力扩展的需要,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受路德(1483-1546)思想的影响,得意志境内各邦从16世纪中期开始先后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使德国成为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1559年,威丁堡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1580年,萨克森也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玛颁布的教育法令规定,8到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在众多颁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公国中,普鲁士的教育法令最为突出。普鲁士于1794年颁布的《民法》中列有学校教育条款,明确规定:各级学校(包括大学)均系国家机构,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国家的职责,学校要给学生以有用的知识;学校的设立必须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受政府的监督,政府随时可以派人对学校进行视察、督导。《民法》还规定:即使仍由教会办理管辖的学校,或由政府和教会共同管辖的学校,也必须按照国家即定的立法行事,如遇争执,决定权在政府。《民法》虽然不是专门的教育法规,但在德国,一般把它视为普鲁士世俗教育的"大宪章"。此外,普鲁士的几任国王先后多次颁布教育法令,详细规定了国家办学、强迫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办学经费、教师、家长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虽然其中的许多法令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但它们表明了德国近代教育的世俗化特点。
二、文科中学和实科学校
在17-18世纪,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学,它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或公学,17-18世纪是文科中学古典色彩最浓的时期。文科中学是完全反映贵族要求的一种学校,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这种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升学做准备,使贵族子弟以后成为社会上层职业者,如医生、律师、牧师和官吏等。文科中学与初等学校无直接关系,早在17世纪以前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不成文的法规,到初等学校受教育,是劳动者子弟的义务,而上文科中学学习则是王公贵族们的专权。只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权升入大学,所以文科中学和大学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科中学的任务就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训练一般的官员。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科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18世纪初德国就已经出现了与文科中学相对的实科中学,并逐渐得到发展。实科中学的发展是因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虽然比较缓慢,资产阶级也较软弱,但工商业仍有所发展,贵族独享中等教育的现象对资产阶级的成长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专门训练贵族子弟的文科中学,也根本不能适应和满足工商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实科中学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它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因而发展较快。1659年,虔信派教徒弗兰克(1663-1727)在哈勒开办了一所国民学校,以实科内容和直观方法进行教学,以后又创办了科学学校。1708年,虔敬派的席姆勒(Christopher,1669-1740)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教育内容除宗教外,还有数学、物理学、机械、天文、地理、法律和制图等。在这些科目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绘画、图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以求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1747年,赫克(1707-1790)在柏林开办了"经济学、数学实科学校",是德国第一所正式的实科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先在预备班里学习,然后各按志愿选择一项专科,如几何、建筑、物理、商品制造、贸易或经济等。该校着有成绩,还附设了工艺学习班和师训班。此后,德国实科学校一直延续下来,到19世纪逐渐成为德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科学校的出现,揭开了文科中学与实科中学斗争的序幕,也体现了新的自然学科与旧的古典学科的较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的生产方式的斗争,加强了科学与教育的联系,对文科中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整个18世纪,实科中学的力量较之文科中学要弱小得多,它的社会地位比文科中学也要低得多。

⑻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是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1、基础教育层级

教育体制开始的前四年,有些邦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独立的。

2、第二级初阶:

在结束小学阶段后进入此层级,主要分为三个类别:职业预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中学Gymnasium。

3、第二级进阶:

衔接文理中学第二级初阶的学生以及职业教育再深化的教学内容。

4、第三级高等教育:

分为传统大学、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等形态。

5、衍生教育:

含括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以外的教育范筹,以及非制式规定的、私人性的、职业性的继续教育。



德国教育政策的改变:

1、数字化:德国的许多学校还缺乏高速互联网、必要的技术以及对新的授课方法感兴趣的教师。中小学数字公约将改变这一点,联邦和各联邦州希望以此提高中小学的数字化配置。

2、机会均等:在教育方面,德国政府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获得均等的机会,可德国的教育成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社会背景。不过发展趋势是积极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均等。经合组织国际中小学教育成果研究 -- PISA发表的一项专项评估揭示了这一点。

⑼ 哪个国家不属于教育地方分权制国家

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地方分权制国家的代表。
依据中央和地方教育管理事权的分配关系,将教育管理体制分成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
一般来说是一个国家行政管理集权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服从和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统治。而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就表现为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

⑽ 德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体制——实行12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双向分流。 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体制复杂,各种情况并存,但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但免去学费,连书费也不要交。学生用的教材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学校发的。一套教材,上一届学生用完后,学校收回,再发给下一届学生用,依次类推。 在德国,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家长更有责任让自己的孩子读完12年书。其中,小学上6年,前4年相当于我国的初小,后2年相当于我国的高小,德国人称之为“预备性学习”或“方向性阶段”。因为在此阶段,家长和学校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是升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学生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读3年,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再学习4年,一直读到13年级(其中最后一年不是义务教育,需要交费),以后再升入大学学习。另外一部分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再读3年后就业,也有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这种双向分流有时也会出现交叉情况,如有学生读了一阶段的普通高中后,常见得学业跟不上,也可转到职业学校就读。 二、高校升学制度——无统一的国家高考,由学校根据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推荐上大学。 德国从来不组织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学生读完13年(12年)后,是继续读大学,还是读职业高等学校,完全由他们自己选择决定,学校老师只给予指导。我们不禁提出问题:“如果大多数学生都去抢读普通高中,都要求升大学怎么办?”当然不会。德国人的观念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指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大学来成材。而德国人看问题很实在,他们知道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在学校里的表现后,决不会硬逼着子女去读高中、上大学,有的家长甚至反过来劝自己的孩子:“你去读职高不是很好吗?何必要去吃那么多苦读普高呢?”由此可,德国人的现实态度。而实际情况:德国的初中毕业生中,大约有30--40%的学生选读13年制,读完高中以后上大学;有1/3的学生读职业高中;还有1/3左右的学生读完11-12年后,申请读13年级,以后再升入大学或申请进入专业高等学校学习。 德国没有高考,但高校却有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之分,那么凭什么来录取大学新生呢?凭学生在学校里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德国的教育行政部门从来不组织统考,毕业考试由本校的教师命题,经州教育局审核,如考试水平达不到要求则加以修改。学校组织考试后,教师评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各个大学再根据中学对学生的推荐材料进行录取。 三、课堂教学——小班制对话式上课,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德国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固定的教室。一到了时间,教学楼里到处都是学生,背着书包向各个教室跑。走廊的墙上到处可见一排排挂钩,专门供学生挂书包用,有的学生就坐在地上休息。学校全是小班制授课,一般每个班的学生在25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人,最少的一个班只有7个学生。教学环境自由宽松,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吃口香糖,教师也不干涉。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坐着讲,师生关系融洽,从未发现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产生矛盾的情况。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学生成U字形状环绕教师而坐,便于师生之间交流。课堂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对话式,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很小,教师十分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也有学生引经据典,相互争辩,双边活动频繁,气氛十分活跃。德国的教育质量观与我们中国不同,我们所要求的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能够掌握浓厚、扎实的文化知识,并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衡量标准;而德国的教学质量则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于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知识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德国的中学生一般学习三种语言,除学好本国语言外,英语是必修课,另外在西武语和拉丁语中任选一门课。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比较轻松,这是国家为了青少年在长身体时自由发展,启发思维,而一旦进入大学阶段,要求将会非常严格,学术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学生非下苦功不能完成其学业,德国的大学学制起码是5年,有的是6~7年。 四、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教育体制,理论和实践并重。 德国的奔驰车和工业产品的质量非常优良,这完全得益于该国的良好的职业教育。德国实行双元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职业教育体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技术精湛的技工队伍。 德国的学生完成9年基础教育后,由教育局和劳动部帮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进校后,首先签订两份合同:第一分是与学校签的培训合同。合同规定经过3年的培训,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第二份是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中实习,从10年级开始拿工资,每月由企业发给学生800马克。由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拿钱,无怪乎能吸引大量的学生上职校。 学生在职业学校上课的时间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第一学年,每周有2天时间到校上课,每天上9节课,其中有3节文化课,6节专业课;第二、三学年每周在校学习时间只有1天,其余时间均在企业实习。由此可见,德国的职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而对于文化知识,则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强化学生技能的培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德国任何一个宾馆饭店里,看到的每一种摆设、用具,哪怕是一个挂钩,一个开关,尽管用的材料并不是最好的,但其制作的工艺水平十分精湛,这完全得益于他们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阅读全文

与德国的教育管理为什么是分权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