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二战德国
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即国社党(缩写音译为:纳粹党(德文:Na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世界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着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画家。
[编辑本段]姓氏的由来
邓尼茨:卡尔•冯·邓尼茨[1](Karl Dö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0月24日),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二任(也是末任)元首(兼任总理),作战部部长,武装部队统帅,北部战区与民防司令,海军总司令,潜水艇部队司令,海军元帅,德意志民族国家社会党党员,希特勒死后接任德国国家元首,纳粹主要战犯之一。
[编辑本段]邓尼茨生平
1891年9月16日:生于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幼年丧母; 1910年:加入德国海军,任帝国舰队“汉莎”号巡洋舰见习水手; 1912年秋季:任“布雷斯劳”巡洋舰海军候补军官; 1916年10月:以少尉军衔服役于德国海军U—39号潜艇; 1917年2月:以U-68号潜艇艇长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0月:于海战中被英军俘虏,监禁于约克夏战俘集中营; 1919年7月:返回德国,再度加入海军; 1935年:任纳粹德国潜艇第一区舰队司令; 1936年:任海军潜艇部队总司令; 1943年1月: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 1945年5月1日:接任纳粹德国国家元首和最高司令; 1945年5月2日:在米尔维克——弗伦斯堡组成新政府; 1945年5月8日:代表纳粹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5月23日:被英国当局逮捕; 1946年10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判有期徒刑10年; 1956年:刑满获释,从事自传的编写工作. 1980年12月24日:病逝。
[编辑本段]全文介绍版本一
1918年10月4日,德国潜艇“UB68”号巡弋在西西里岛附近。艇长在夜间发现了敌人的一个护航船队逼近。潜艇立即浮上水面进行射击,命中了一艘轮船。接着,艇长下达潜水命令,天窗在几秒钟之内就关闭了。紧接着,意外的事故发生了…… 潜艇头部沉重,像一块石头似的直向海的深处下沉。水手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设法阻止艇的下沉,水的压力就会把艇压碎。 深度表指向了90公尺。当水手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艇长发出命令,要把主水柜的空气充满。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选择。 压缩空气发出咝咝的声音冲进主水柜,并把水压了出去,艇身静止了几秒钟之后,如同离弦之箭似的向上冲去,浮出水面,暴露在敌人护航船队的包围之中。 潜艇立刻就被击沉。在获救人员之中也有“UB68”号的艇长邓尼茨。他虽然损失了一艘潜艇,但是他却发现了潜艇攻击的一种新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邓尼茨是潜艇部队司令,后来升任海军总司令。1959年,英国海军大臣肯宁安海军上将曾这样评论他:“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当德国放弃了侵英计划之后,邓尼茨想出了什么绝招来征服我们。他那永不停息的战略,其要点就是以炸沉我们的商船为手段,达到慢慢葬送我们的目的。他知道,大西洋是德国争取胜利的唯一战场,他极力反对把兵力分散于地中海,甚至北海。我要再次指出,这是唯一正确的见解。邓尼茨是继荷兰人德路特之后对英国最危险的敌人。” 毫无疑问,邓尼茨是一位有才干的海军将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潜艇指挥官,他把自己丰富学识运用到了战场上。 1891年,邓尼茨出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他早在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实习时,就获得了初步的军事经验。他在魏玛的一所高中毕业之后,就入皇家海军任候补军官,在“赫尔塔”号上完成了舰上训练,最后毕业于弗伦斯堡-米尔维克海军学校的特别班 “布雷斯劳”号曾在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中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军舰一道为保护欧洲的利益而被派往地中海。11月初,“布雷斯劳”号开到小亚细亚,参加了对门的内哥罗的封锁行动,并于1913年5月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参加国际登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邓尼茨已是海军少尉。首先,“布雷斯劳”号在阿尔及利亚的波尼港突然袭击了正在装载的法国殖民军队。然后又和“居本”号一道被转让给土耳其,成为土耳其海军的主力。舰上官兵担负了训练土耳其官兵的任务,直到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这两艘巡洋舰才归回原来建制。 邓尼茨服役的“布雷斯劳”号,曾轰击了俄国油港诺沃罗西斯克的油库和14艘俄国轮船,击沉过俄国战列舰“罗斯特拉夫”号,并于1915年3月初破坏了费奥多西亚的鱼雷制造厂。当“布雷斯劳”号需要大修时,舰上官兵被配属于岸上部队,担负防御英军在达达尼尔登陆的任务。邓尼茨则被派往驻加利波利的一个航空大队,在那里担任观测员和机场导航员。工作中成绩优良。 1916年3月,邓尼茨晋升中尉,9月被调回德国并派往潜艇部队服役,直至1918年10月4日因潜艇沉没而被俘。 潜艇被摧毁使他认识到,对敌护航船队的攻击不能仅*两艘潜艇,而必须使用一个潜艇群方能成功。 这种想法虽然产生,但离实现还差得远。邓尼茨于1919年7月从英国的俘虏营被遣返德国之后,立即回到海军继续服役。他未曾忘却他的潜艇群战术,并为此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邓尼茨于1921年晋升上尉,被派到波罗的海海军军区司令部服务,然后调到鱼雷监察部和驻柏林的海军总司令部。1928年,他晋升为海军少校,并任第4潜艇队队长,终于获得了发展潜艇群战术的机会。他进行了拂晓战与夜战的训练,并不断地证实了它们的效能。 1933年,邓尼茨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训练巡洋舰“恩登”号舰长,负责海军学校学生的训练。1935年10月,邓尼茨在晋升海军上校后担任“康迪根”潜艇队队长。这是依照德英1935年7月签订的舰队条约而成立的第一支德国潜艇部队。一年之后,他掌握了所有潜艇的编制情况。 邓尼茨担任潜艇队队长是称职的。自1918年以来,他的思想就未曾离开过潜艇。他要求把潜艇编为集群,主张建造中等吨位机动灵活的潜艇。他的意见均被采纳,当他完成战术编组和潜艇司令部中央指挥系统的组建工作之后,又继续发展他的理论。他不仅要把各潜艇编为集群,更要实施中心指挥的夜间攻击。这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不同的。那时的潜艇只是单独对敌作战,而无战术上的统一指挥。 1939年元月,雷德尔海军元帅向*提出了Z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建造大型水面舰只编成战斗群,从德国的港湾经由北海而直插大西洋,以攻击英国的生命线。这一大型水面舰队计划将于1948年建成。 Z计划与邓尼茨的构想不相符合。按照当时的海军上校邓尼茨的意见,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合适建立战斗群在大西洋上使用。因为英国面对着德国的各个港湾,并且恰好能挡住德国舰队的出海航路。还能控制其在大西洋上的作战路线。此外,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没有修理场所,一旦舰只被击中,其出境就很困难。还有一个不利条件:英国可以使用陆上飞机来攻击德国的水面舰只,而德国由于距离太远则不可能做到。与雷德尔相反,邓尼茨已经看出了空军的重要性,他认为飞机将发展成为一个决战的军种。1948年才能完成的大型水面舰只建造计划,势必与这种趋势相违背。鉴于德国在海上毫无防卫力量,邓尼茨要求建造三百艘供第一线使用的潜艇,因为只有这种水下舰只才适合实施切断英国生命线的任务。 今天的英美研究战争的人士都认为邓尼茨的见解是正确的。他们说,如果邓尼茨的潜艇建造计划被批准,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是另一种结局。昔日的敌人认为,德国这一战争指导的错误构想,是其总体战略的一个决定性错误,它也造成了德国潜艇和邓尼茨海军元帅的悲剧。 当9月1日战争爆发而英国也同时宣战的时候,德国海军只有57艘潜艇,其中只有26艘能担负作战任务。因此每次只能派出8艘,之多9艘,而这样的兵力要去对大不列颠帝国的所有交通线进行决战实在是太少了。要让潜艇担负对英作战的主要任务,至少必须经常保持90艘与敌周旋,可见当时邓尼茨所要求的三百艘潜艇是绝不可少的。 尽管德国潜艇数量不多,仍然参加了战斗,而且在战争初期的数月内还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39年9月,德国潜艇击沉了40艘舰船,其总吨位为153000吨。德国海军还用鱼雷击中了英国的战列舰“皇家橡树”号以及航空母舰“勇敢”号。这些辉煌战绩完全归功于邓尼茨的卓越指挥。 早在9月3日,他就命令各潜艇艇长依照海上战利品条例进行商业战。不久就发生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相似的时间:U30号潜艇击沉了载有无辜妇孺客轮“雅典”号,导致海战更激烈地进行。英国海军部命令各商船采取防潜措施,夜航时也须熄灭灯火。邓尼茨则更肆无忌惮地实施潜艇战,并命令对所有船只不加警告即行攻击。 1939年10月,邓尼茨晋升海军少将。同月,他提出一份意见书,强调缩短航路进入大西洋的意义,并建议在挪威的德伦斯哈姆港设立一个最优良的潜艇基地。 1940至1942年的三年中,德国潜艇创造了辉煌的战绩。邓尼茨改进了他的潜艇集群战术,使人们对于这些海洋中的“灰狼”无不闻风丧胆。他让海军的远程搜索机构报告敌人船只的位置,并随之利用无线电指挥各潜艇群去攻击这些目标。同时,各潜艇群还攻击敌人的护航船只,使之陷入混乱,再行攻击别的船只。 1943年3月,邓尼茨的成功达到了最高潮。他的潜艇曾在二十天内击沉敌舰75万吨。英国海军史学家罗斯基尔上校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感到,虽然没有人肯承认,我们的失败是注定了。” 1940年,邓尼茨晋升海军中将。1943年元月30日,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因与*意见不合而获准辞职,邓尼茨即由雷德尔推荐而继任海军总司令,并晋升海军元帅。 这时,海战出人意料地激烈起来,邓尼茨发觉,虽然他的潜艇部队官兵勇敢,战术成功,但总的趋势已完全改变,大西洋海战必将归于失败。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在烟幕中浮出水面并加以伪装的潜艇,突然遇到敌机的攻击并被击沉,令人不胜惊诧,不知敌机如何能够发现这些伪装良好的潜艇。 原来,英国的远程轰炸机装备了一种新式的、准确程度极高的定向器。即所谓“鹿特丹器材”,从那时起,德国潜艇蒙受的损失不断增加,迫使邓尼茨暂停作战研究对付方法。 英国不仅依*新式定向器,而且还采用了一种新的护航战术对付潜艇群战术:各运输船队由飞机掩护,机上的定向器可以探知潜艇动向,船队侧面,则有反潜舰只实施警戒。北大西洋的空中被严密封锁了,迫使邓尼茨撤回所有的潜艇,这样,盟军的护航作战反败为胜了。 1943年6月1日,邓尼茨又派出435艘潜艇去攻击敌人的护航船队。此时,一种新型潜艇研制成功。这种潜艇的水下航速由7节增至16到18节,并且依*一种吸气装置能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可惜这种潜艇未能大量投产。由于盟军对德国造船厂的轰炸,使邓尼茨终未获得海战形势的转机。 1945年,邓尼茨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被*任命为总统。*自杀后,他还在对德国国民的广播中发表了悼词。 邓尼茨做了三个星期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德国总统。他决定继续同东方作战,以免使德国军民陷入俄国人手中。为此,他还请求英美帮助,他的要求被艾森豪威尔严辞拒绝。邓尼茨本人最后被投入俘虏营。 在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判的时候,邓尼茨被指控的罪行是:指挥罪恶的海战和参与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审判过程中被告一方的辩护证明,邓尼茨并未采用犯罪手段指挥海战,因之在这一方面被宣判无罪,但因第二条罪行成立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宣判之后,邓尼茨被押往施潘道监狱服刑。1956年10月刑满释放后定居于奥米莱。 泽特在其所着《德意志近百年史》一书中对邓尼茨任德国总统的几天评论道:“自斯大林格勒市和阿拉曼之战以后,战争已失去了军事意义。但在这八天内,邓尼茨指挥继续作战,使几百万德国军民脱离开俄国而转入西方……”。 德国海军元帅、纳粹德国潜艇部队奠基人邓尼茨 评价 邓尼茨主张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以经济战来击败海上强国英国.而最适合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莫过于潜艇.他主张大量建造中,小型潜艇,对商船进行袭击战,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在潜艇的使用上,他强调把潜艇派到对方运输频繁而潜防御薄弱的海区活动,以取得最大的战果.在作战手段上,他主张采取"狼群战术",即多潜艇集群作战,实施近距离夜间水面攻击.德国潜艇运用此种战术击沉大量英国船只,曾给同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后果. 邓尼茨重视海空协同,在他的反复要求下德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航空部队--第40轰炸机联队.这只装备有FW-200运输机改装的"神鹰"飞机的空军部队主要负责与潜艇协同作战,报告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方位与兵力组成.但由于空军元帅戈林对海空协同的轻视,以及FW-200运输机本身技术性的缺陷,海空协同效果并不是很好. 1942年底以后,英国,美国加强了护航制度,改进了反潜兵力兵器和反潜措施,使缺乏足够空军支援的德国潜艇遭受打击,德国的潜艇战最终失败.但应该肯定的是邓尼茨敢于顶住压力,舍弃大型舰艇正面战而采取潜艇战的判断能力.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自传中以及英国海军军官罗斯基尔在其所着<海上战争>中均对其军事才能以及过人的判断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认为邓尼茨和德国潜艇是德国对英国海军最大的威胁,而罗斯基尔在战后得知纳粹政府醉心于大型舰艇建造的Z计划,并没有全力建造潜艇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最好的证明.
[编辑本段]全文介绍版本二
1891年,邓尼茨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他l9岁加入德国海军,从此开始了长达35年的海上冒险生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邓尼茨时任轻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的一名尉官。l9l6年,邓尼茨被调往潜艇部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潜艇,但他立即迷上了这种新型海战武器,并由此踏上了他辉煌的海军事业起点。两年后,邓尼茨升任UB68号潜艇的艇长,在地中海战区执行任务。邓尼茨与德军最富冒险精神的潜艇指挥官施泰因鲍尔共同研究了潜艇攻击的新战术,把传统的潜艇攻击的时间由白天改到夜晚,在夜色掩护下溜过敌方驱逐舰警戒线,直接向商船发动攻击。 1918年10月3日,在与英舰的一次战斗中,邓尼茨指挥UB68号潜艇躲过了英军驱逐舰并击沉l艘商船,然后悄然撤出。但邓尼茨指挥UB68在潜航时突然失控,被迫上浮,暴露在英军驱逐舰的正前方。在英舰炮火的密集轰击下邓尼茨只好下令弃艇。他和艇员们成了俘虏,被送往英国关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潜艇部队不复存在,获释回国的邓尼茨转入水面舰艇服役。 1934年9月,德军重新组建潜应部队。邓尼茨被任命为为海军“首席潜艇官”接着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对邓尼茨极为赏识,把有关艇艇的发展计划、战略战术、训练等所有事宜都交给他全权处理。邓尼茨大权在握,终于可以一展宏图了。在短短4年间,他使德军潜艇部队发展为一支几乎要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演上力量。在战前的日子里潜艇部队是德国海军中的“宠儿”。邓尼茨亲自选拔和训练潜艇部队官兵,不遗余力地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作战思想。他视潜艇兵为自己的孩子,每当潜艇出海归来他都亲自到码头迎接,官兵们称他为“教父”。对他无比忠诚。他且大的愿望是向英国人雪耻复仇。他把这种意志也传输给了潜艇都队的官兵们。从而训练出了一批凶狠狡诈的海上杀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在海上则对德实行封锁。然而,英国政府宣战的话音未落,邓尼茨的U-30号潜艇即大开杀戒,把英国客轮"雅典娜"号送入了淹底。德国潜艇随即倾巢出动,向英国舰船全力攻击。尽管邓尼茨的潜艇数虽不多,但仍创造出了耀眼的战绩,其中U-47号潜艇躲过英军层层警戒,潜入英国斯卡帕湾基地,一举击沉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轰动一时,邓尼茨因此晋升为海军上将,就任潜水舰队总司令。 从1940年3月,德国潜艇共击沉舰船200艘。l940年夏季,德军占领法国。这使得德国潜艇进出大西洋的航程缩短了80O海里。可以直接进出大西洋腹地,不必为溜过英军封索的海域而浪费时间与燃料。同时,德国的潜艇数量迅速增加。邓尼茨将潜水舰队指挥部迁到法国,以法国沿海港口为潜艇基地,放出一批批“狼群”向英国船队展开全面攻击。“狼群”战术立显奇效。从6月到11月,德国潜艇共击沉舰船272艘,共计1,395,000吨,这是“狼群”狩猎的第一个“黄金时日”。在整个作战期间,邓尼茨对每一艘潜艇都实施严格控制.只有在开始攻击时才让他的艇长们自由发挥。但何时攻击和何时做出战斗则由他来决定,并要求严格执行。邓尼茨的"狼群"在大西洋肆意施虐,使盟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丘吉尔称:"在战争中,我唯一担忧的就是潜艇的威胁……对我来说,这方面的战斗,要比英伦本岛的空中决战更加令人担心。 为了扼制并挫败"狼群"的攻击,英、美海军开始全力实施反潜作战。随着强大的护航舰队的建立,严密的空中、海上监视网的形成,特别是用于反潜作战的新型雷达和新型深水炸弹投入实战,盟军在大西洋上布下了围捕"狼群"的天罗地网。"狼群"的末日到了。德目潜艇的受损数量不断增多,最终不得不于l943年5月下旬退出大西洋。大西洋之战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邓尼茨使出浑身解数,力图挽回败局。他下令建造使用通气管的XXI型潜艇,但新潜艇的建造受盟军战略轰炸的影响,直到1945年4月才正式服役出航。此刻,邓尼茨已不可能有所作为了。然而邓尼茨的官运却始终吉星高照,由于希特勒的赏识,他于1943年出任海军总司令,又晋升海军元帅。希特勒自杀前,指定他继任国家元首,做了3个星期的首相。 1945年5月8日,邓尼茨签署文件,宣布德国无条件投降。他本人于22日被盟军俘虏,判处10年徒刑。1956年,邓尼茨刑满出狱,赋闲在家,直到1980年病逝。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尼茨宣布投降时,由他一手调教指挥的德国潜艇部队却拒绝放下武器。随着总部下达的一道代号"彩虹"的暗语命令,尚存的200多艘德国潜艇在世界各地全都凿艇自沉。这是"狼群"的最后一次疯狂。
[编辑本段]邓尼茨的历史评价
邓尼茨主张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以经济战来击败海上强国英国。而最适合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莫过于潜艇。他主张大量建造中,小型潜艇,对商船进行袭击战,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在潜艇的使用上,他强调把潜艇派到对方运输频繁而潜防御薄弱的海区活动,以取得最大的战果。在作战手段上,他主张采取“狼群战术”,即多潜艇集群作战,实施近距离夜间水面攻击。德国潜艇运用此种战术击沉大量英国船只,曾给同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后果。 邓尼茨重视海空协同,在他的反复要求下德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航空部队——第40轰炸机联队。这只装备有FW—200运输机改装的“神鹰”飞机的空军部队主要负责与潜艇协同作战,报告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方位与兵力组成。但由于空军元帅戈林对海空协同的轻视,以及FW-200运输机本身技术性的缺陷,海空协同效果并不是很好。 1942年底以后,英国,美国加强了护航制度,改进了反潜兵力兵器和反潜措施,使缺乏足够空军支援的德国潜艇遭受打击,德国的潜艇战最终失败。但应该肯定的是邓尼茨敢于顶住压力,舍弃大型舰艇正面战而采取潜艇战的判断能力。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自传中以及英国海军军官罗斯基尔在其所着中均对其军事才能以及过人的判断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认为邓尼茨和德国潜艇是德国对英国海军最大的威胁,而罗斯基尔在战后得知纳粹政府醉心于大型舰艇建造的Z计划,并没有全力建造潜艇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最好的证明。
[编辑本段]邓尼茨所着书籍
《十年和二十天》 《我风云变幻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B. 1945年1月的纳粹德国还有实力扭转战局吗就是纳粹德国又会重回1940年的形式。jtn022167
没有了,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实际上在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德国已经陷入到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之中
大量精锐部队在东线几年的血战中,被逐步消耗掉了。在苏联人排山倒海的进攻之下,德国人已经没戏了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进一步加剧了德国人的不利局面
尤其是盟军的空中打击和地面挺进实际让德国的工业生产完蛋了
1945年,德国唯一的指望就是罗斯福死去后,西方突然改变立场,联合德国人去打毛子
但杜鲁门上台之后,还是坚持原油的立场
德国人彻底没戏了
C. 二战历史:介绍一下纳粹德国的发展历程
纳粹党的发展
1919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工人党党员。1920年2月该党公布他与德莱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点纲领,后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23年啤酒店暴动失败后纳粹党被取缔,1925年2月重建。重建后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煽动日耳曼民族主义情绪,党员人数激增,1928年为10万人,1932年达140万人。在1930~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该党议席从12席增至230席。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愈来愈多的垄断资本家支持纳粹党。纳粹党私自筹集武器,组建冲锋队.1932年11月,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联名上书魏玛共和国总统P·von兴登堡 ,要求委任希特勒为总理,并最终于次年1月30日将希特勒推上台,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希特勒当权后,宣扬泛日耳曼主义,打击和取缔其他政党,确立法西斯一党专政。 在国内取消民主自由,煽起排犹运动,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组织轴心国集团,实行侵略扩张政策,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纳粹党的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经历过纳粹运动早期风险的亡命之徒、种族主义空谈家,也有殷实的资产阶级,还有一般店主、职员、工人和农民。纳粹党成立伊始,便培植对领袖的崇拜,编造关于希特勒的神话,贯彻对独裁者的绝对服从。纳粹党头目除希特勒外,还有G.施特拉塞、 R·赫斯、H·戈林、P·J·戈培尔等。在州、区、乡设地方和基层组织,统归全国委员会领导。下辖组织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纳粹妇女联合会等。宣传喉舌为《民族观察家》、《 进攻 》、《 民族社会主义通讯》。纲领性的读物为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党旗上有红底白圆心、中间是一个黑色卐字的图案。纳粹党徒声称红的象征社会主义,白的象征民族主义。党徽上亦有卐字图案。
D. 纳粹德国是哪一年建立的
纳粹德国 1933年-1945年,又称德意志国、大德意志帝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
E. 纳粹什么时候在德国上台执政
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1932年4月10日举行总统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从此开始兴起。
F. 纳粹德国是不是1939年到1945年
历史上所称的纳粹德国,是指在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党所统治时期的德国。时间是从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时算起,到1945年5月23日希特勒的继承者邓尼茨解散德国政府而终结。
G. 纳粹帝国什么时候建立的;什么时候崛起的;什么时候强盛的;什么时候衰落的;什么时候灭亡的(具体的年
纳粹德国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国,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一词指的是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第一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第二帝国”的德国。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在阿道夫·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几乎零失业,并且在短时间内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
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获得独立,但是独立后的斯洛伐克共和国等同于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差不多整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其占领区内“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苏联宣战,发动苏德战争,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1941年12月,德国的盟友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卷入了战争。在1943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后,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另一方倾斜。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有规律地轰炸,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也面临着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西方盟国自西向东,而苏联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正式灭亡,请楼主采纳!
H. 纳粹德国到底是什么时候投降的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字投降。
如果满意,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