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简要介绍一下二战时期德军各级战列舰的性能参数
舰级 俾斯麦级 制造厂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 动工 1936年7月1日 下水 1939年2月14日 服役 1940年8月24日 性能诸元 排水量 {{{排水}}} 标准排水量 41,700吨 标准排水量 {{{基准}}} 满载排水量 50,405吨(1943年) 全长 250.5米 241.5米(水线) 全宽 36.0米 吃水 9.3米 10.2米(最大) 动力 瓦格纳式高压重油专烧锅炉(12座) 布洛姆·福斯式蒸气涡轮引擎(3座) 3轴推进 极速 30.8节 续航距离 8,525海里(19节) 出力 150,170匹 乘员 2,092人 103名军官、1,989名士兵(1941年) 舰载机 4架Arado Ar 196 设有1台两端弹射器 武装 8门380毫米L48.5 SK-C/34(4×2) 12门150毫米/L55 SK-C/28 16门105毫米/L65 SK-C/37 / SK-C/33 16门37毫米/L83 SK-C/30 12挺20毫米/L65 MG C/30(单管) 8座20毫米/L65 MG C/38 (4连装) 装甲 侧舷145-320毫米 甲板130-200毫米 首尾横向隔墙100-320毫米 炮塔130-360毫米 炮座340毫米 司令塔350毫米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排水量(括号内是格奈森诺号):标准排水量,31,053吨(31,132),设计排水量,35540吨,满载排水量 37,224吨(37,303吨) 尺寸:全长235米,舰宽30米,平均吃水7.5米 动力:主机功率166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9020海里/15节 武备:9门三联装283毫米口径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4座双联装,4座单装);14门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16门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6门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沙恩霍斯特号) 装甲:主舷侧装甲35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1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正面)360毫米,炮座350毫米;司令塔350毫米。 建造材料:舰体结构,St52造船钢;立面装甲,KCn/A表面渗碳硬化钢;水平装甲,Wsh高强度匀质钢;防雷装甲,Ww高弹性匀质钢。 舰载飞机:3-4架 舰员:1629人
德意志级袖珍战舰 德国官方公布的标准排水量:10000吨,实际标准排水量:11700吨(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12294吨),满载排水量15,900t(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16 290t)。 尺寸:全长187.98米/舰宽21.7米/吃水5.8米 动力:8台MAN柴油机,功率54000马力,双轴;最高航速:28节;航程:10000海里/18节,16000海里/15节 武备:6门三联装283毫米口径主炮,8门150毫米口径单装副炮;6门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8门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8门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 装甲:主舷侧装甲140毫米,另有40毫米的防雷装甲上部重叠在它的后面;装甲甲板40-70毫米;主炮炮塔140毫米,炮座125毫米;指挥塔150毫米。 舰载飞机:2架
❷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公海舰队(德语:Hochseeflotte)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一支主力舰队,其缔造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海军上将计划将其建设成一支足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海上霸权的力量。德皇威廉二世亦是舰队的拥护者,将其视作德国取得海外殖民地、晋升为全球强权的工具。
公海舰队主要由战列舰变成,1907年创建时仅有2支战列舰分舰队,而到1914年时额外增加了第三分舰队。1906年,无畏舰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舰队的组成,舰队中的24艘前无畏舰一瞬间就变得过时而急需汰换, 到了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仅仅两支分舰队(第一、三分舰队)才完全换装无畏舰(第三分舰队直至1915年初国王级服役才构成完整编制),而8艘最现代化的前无畏舰构成了第二分舰队。另外还有两支由旧式军舰组成的分舰队在战争爆发后才编组而成,战争结束后即解编。 拿骚级(德语:Nassau-Klasse)
拿骚号(SMS Nassau)、莱茵兰号(SMS Rheinland)、波森号(SMS Posen)、威斯特法伦号(SMS Westfalen)
拿骚级战列舰长146.1米(479英尺),宽26.9米(88英尺),吃水8.9米(29英尺),标准排水量18570吨,满载排水量21000吨。与同时代英国无畏舰相比,拿骚级战列舰更轻更宽,但由于保留了垂直三胀式蒸汽机,其航速相比应用了大功率蒸汽轮机的英国战舰低了两节。同时,拿骚级装备的280毫米(11英寸)主炮也小于无畏级的305毫米(12英寸)。由于垂直三胀式蒸汽机占据了大量舰内空间,火力装备的范围被严重限制,使得建造中不得不将六座主炮呈六角分布:艏艉各一座,舰体两侧各两座。这样的火力布局导致拿骚级侧舷射击时只能投入12门炮中的8门。
赫尔戈兰级(德语:Helgoland-Klasse)
赫尔戈兰号(SMS Helgoland)、奥尔登堡(SMS Oldenburg)、奥斯特弗里斯兰号(SMS Ostfriesland)、图灵根号(SMS Thüringen)
赫尔戈兰级在拿骚级战列舰的基础上改进建造的,增强了装甲和火力水平,全舰长167.2米(548.6英尺),宽28.5米(93.5英尺),吃水8.94米(29.3英尺),标准排水量22808吨,满载排水量24700吨。其12门主炮由拿骚级的280毫米(11英寸)换装为305毫米(12英寸),同时也换装了更新的推进系统。相比拿骚级,赫尔戈兰级很容易从其三个烟囱辨认。 皇帝级或凯撒级(德语:Kaiser-Klasse)
皇帝号(SMS Kaiser)、腓特烈大帝号(SMS Friedrich der Große)、凯瑟琳号(SMS Kaiserin)、阿尔伯特国王号(SMS König Albert)、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SMS Prinzregent Luitpold)
1909年开工建造的皇帝级战列舰是德国全新设计的新一代无畏舰,是德国海军首次使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战列舰,其中腓特烈大帝号作为公海舰队旗舰一直到巴登号服役。皇帝级全舰长172.4米(566英尺),宽29米(95.1英尺),吃水9.1米(30英尺),标准排水量24724吨,满载排水量27000吨。采用赫尔戈兰级相同的305毫米双联装主炮,舰体舯部两座炮塔呈对角线布局,舰艉两座呈背负式布置。相比同时期的英国海军已经开工建造的主炮口径达343毫米(13.5英寸)的猎户座级(HMS Orion)超无畏战列舰,德国人依旧在火力上处于劣势。
国王级(德语:König-Klasse)
国王号(SMS König)、选帝侯号(SMS Großer Kurfürst)、边境总督号(SMS Markgraf)王储号(SMS Kronprinz)
德国于1911年开工建造国王级战列舰,相比前型皇帝级,国王级采用舰体艏艉各两座背负式主炮塔,舯部一座主炮塔的设计,全部5座主炮塔均延舰体中线布置,保证了侧舷齐射时的火力发挥,同时也利于装甲防御的合理分配。就动力系统部分,最初计划在选帝侯和边境总督两舰上安装柴油机,但最终全部国王级还是沿用了皇帝级的蒸汽轮机。国王级全舰长175.4米(575.5英尺),宽29.5米(96.7英尺),吃水9,19米(30.2英尺),标准排水量25390吨,满载排水量28600吨。 该舰队由6艘前无畏战列舰组成
德意志级前无畏舰(德语:Deutschland-Klasse)
德意志号(SMS Deutschland)、汉诺威号(SMS Hannover)、波美拉尼亚号(SMS Pommern)、西里西亚号(SMS Schlesien)、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SMS Schleswig-Holstein)
该级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最后服役的前无畏舰,全部5艘战列舰完工于1903年至1908年,而在其建造过程中(1906年),英国无畏舰的出现使德意志级在一夜间变得过时。尽管在德意志级建造过程中,有关英国无畏舰正在建造的传言就已经传入德国海军,但是提尔皮茨海军上将依旧以威廉皇帝运河(现基尔运河)过窄不适宜大型战列舰通行为由坚持本级的建造。
布伦瑞克级前无畏舰(德语:Braunschweig-Klasse)
本级舰中仅有3号舰黑森号(SMS Hessen)在第二分舰队服役。 该舰队由6艘战列巡洋舰组成
冯·德·坦恩号(SMS Von der Tann)
该舰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也是德国第一次在大型舰艇上安装蒸汽轮机组作为动力。作为对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回应,该级舰则追求火力和防护的平衡。该舰装备有四座双联装280毫米(11英寸)主炮
毛奇号战列巡洋舰(SMS Moltke)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于1908年开工,该级舰是在冯·德·坦恩号的基础上改进建造的。舰体艏楼延长至艉部,舰艉增加一座主炮塔,呈背负式。
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SMS Seydlitz)
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于1911年开工建造,为了改善适航性能,该级舰提高舰艏干舷,加强了舰体强度,增强了装甲和水密防护。该舰在1915年1月24号的多格尔沙洲海战中,艉部炮塔炮弹装填室被击穿,险些引发弹药库殉爆,而之后德国海军根据此次教训改进了弹药储藏室和输送通道的防护措施提高了战舰的生存率。在日德兰海战中,塞德利茨号被22发大口径穿甲弹和1枚鱼雷击中,全舰进水超过排水量五分之一,在与舰队失去联络的情况下依然独自返回了港口,其出色的损管和防护设计使其赢得了“不沉战舰”之名。
德弗林格尔级(德语:Derfflinger-Klasse)
德弗林格尔号(SMS Derfflinger)、吕佐夫号(SMS Lützow)、兴登堡号(SMS Hindenburg)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是德国全新设计的战列巡洋舰,也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最后建成的一级战巡。该级舰采用平甲板船型,动力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型锅炉,是德国海军第一种采用305毫米(12英寸)主炮的战巡,主炮塔全部延舰体中线布置,艏艉各两座。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德语:Bayern-Klasse)
巴伐利亚号(SMS Bayern)、巴登号(SMS Baden)
1912年,在得到英国海军开始建造装备381毫米(15英寸)口径主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情报后,德国海军开始设计建造同样搭载381毫米主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改型舰主炮同样采用了艏艉对称布置,并且应用坚固的三角桅,同时侧重防护,侧舷、水平装甲厚度均超过伊丽莎白女王级。由于德国海军担忧战时波斯湾和巴库两个主要产油地会被英国和俄国所垄断,该级舰全部采用了燃煤混合型锅炉而非像丽莎白女王级的全燃油锅炉。该级舰全长180米(590.6英尺),宽30米(98.4英尺),吃水9.39米(30.8英尺),标准排水量28530吨,满载排水量32200吨。
该舰队全部6艘战列巡洋舰均参与了日德兰海战,在与英国第一、二战列巡洋舰战队的交战先后击沉玛丽女王号、不倦号和无敌号三艘战列巡洋舰,而在面对强大的英国本土舰队的攻击下德系战巡展现的出色防护使其虽遭重创却无一沉没。
日德兰海战后,由于第一侦查集群仅剩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两艘战列巡洋舰可以出战,于是刚刚服役的巴伐利亚号和两艘国王级:边境总督号、选帝侯号被分配到该舰队直至德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