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德国车》在全世界口碑这么好他们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战略特征,在整个欧洲最为突出和典型。从一定意义上讲,探讨德国汽车发展战略,就是探讨欧洲汽车发展战略。德国既是世界汽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德国汽车企业全球产量共121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6.9%。
其销量占西欧汽车销售份额的47%。在汽车消费日益增加的新欧盟国家,德产车以超过44%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如果德国汽车业衰落了,欧洲汽车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也将丧失。因此,我认为,德国汽车的发展战略主导了欧洲的汽车发展战略,也代表了欧洲的汽车发展战略。面临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德国汽车业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欧洲,也影响着世界。同时,危机也将考验德国汽车发展战略的正确性、适应性。下面我从七个方面归纳其战略特征。
战略特征1
支柱产业地位突出:德国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74.4万个工作岗位;汽车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
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德国则是制造汽车的国家。造世界一流的汽车几乎成为德国人的精神追求。汽车在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成为德国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精致一流的汽车成为德国的名片。截至2007年底的数字,可以反映出德国汽车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德国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74.4万个工作岗位,占德国工业岗位的1/7;德国国内1/4的税收来源于汽车工业;围绕着汽车开发、制造、销售和使用等环节,汽车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来自于汽车工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占德国所有工业科技总投入的1/3,并由此带动了德国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展。这些数字彰显出,汽车工业是德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它为德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税收和技术创新成果。
战略特征2
技术领先战略突出: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生产普通乘用车的大众,都始终将追求技术领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
坚持技术领先是德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世界范围内,德国的信息技术未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汽车技术方面,德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这两方面存在的巨大反差,使我有时候大惑不解。按照经典的战略学研究成果,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能够在市场上达到和保持技术领先,就意味着找到了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德国汽车工业正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无论是生产高档豪华车的奔驰、宝马,还是生产普通乘用车的大众,都始终将追求技术领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
德国汽车的技术领先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一,在环境保护方面,2005年,德国人均汽车行驶公里数、公路货运量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8%、138%,这一年的汽车尾气排放总量却与1990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一升一降间,折射出德国汽车环保技术的巨大进步。其二,在汽车安全方面,德国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并逐年降低,这与德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普及率极高有很大关系。很多安全技术在1981年就已成为常用的汽车标准,2007年德国汽车ESP的装配率达到了46%,我国则仅为7%。其三,在品质方面,德国汽车工业一直把质量监控放在首要位置,其产品多年来一直在质量排行榜上占据领先地位。如在客车领域,虽然中国是客车制造大国,但德国是这一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德国客车的使用年限也是最长的。其四,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等方面,大众巴西公司较早就有大量灵活生物燃料汽车投放市场,生产生物燃料的机械设备也正在建设中。宝马的氢燃料动力汽车已经过试验阶段,投产使用。其五,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德国使其与汽车产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众所周知,德国汽车装备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水平都是世界领先的。
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储备是德国汽车工业保持技术领先的重要原因。德国的汽车企业始终把技术研发、产品储备和规划,当做公司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始终有系统的思考和规划。
保持技术上领先与德国汽车的企业管理者多为工程师出身也有一定关系。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团队的知识结构也是德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企业大多秉承了“工程至上”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多数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既是一流的工程师,又是一流的管理者。比如,保时捷创始人弗迪南德?波尔舍,是汽车设计师出身;大众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文德恩,多年来也曾一直负责研发工作。拥有大量将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融为一体的管理者,是德国汽车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对德国汽车保持技术领先的一个重要贡献。
德国汽车企业重视加强技术研发的投入。德国汽车的研发人员数量庞大,即使在这几年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其高科技人才在汽车行业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处于增长状态,这些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目前德国汽车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约为11%,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很多。2006年的一个统计数字显示,德国每年在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160亿欧元,这些投入每年创造出超过3600个专利。
战略特征3
专业化特征突出:专业化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为目标顾客群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
与美国汽车“三大”明显不同的是,德国主要汽车公司具有显着的专业化发展特点。奔驰、宝马集中生产高档豪华乘用车;大众集中生产各种普通乘用车;欧洲其他企业如法拉利、保时捷、MINI等则集中于特别狭小的细分市场,专心为一类特定狭小的目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商用车领域也是如此,德国着名的商用车品牌奔驰和瑞典的沃尔沃、法国的雷诺等,在生产经营上与乘用车业务基本都是分开的,同样享受了高度专业化带来的好处。
从战略上看,这是典型的目标集聚战略。其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化效益,为目标顾客群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如奔驰、宝马,他们始终专注于高等豪华轿车这一领域的发展。这类公司,也许并不是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但绝对是竞争力很强的公司。它的优势和特色就在于专业。
大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在普通车型市场,而不是在豪华高档车市场,虽然大众公司也开发出一些豪华轿车、SUV等车型,但仍然坚持作为普通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定位。事实上,这也仍然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当然,大众公司也曾一度偏离自己的传统,期望在高端豪华轿车和细分个性市场能有更大的作为。但事与愿违,收效不大,投入却很大,造成的负担也很大。
欧洲的着名商用车品牌奔驰、沃尔沃、雷诺等也是如此。我曾去奔驰参观过,其商用车与乘用车虽然同属一家公司,但拥有各自的企业文化、运营模式和企业理念。沃尔沃为了专注于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还把轿车板块卖掉,这种专业化发展战略被证明是有效的。与之相对的是,当年福特公司虽然在其盈利最强时兼并了沃尔沃轿车,但并未获益多少。
战略特征4
垄断竞争结构突出:奔驰、宝马和奥迪,它们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发展的经典案例。
德国汽车市场结构,不仅在整体上体现了垄断竞争结构,而且在重大细分市场上也体现了垄断竞争的特征,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高档豪华轿车市场,德国一个国家就有世界知名的三大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它们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发展的经典案例。在德国这样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里,能够生存、发展并成为世界级的三大豪华品牌,证明了垄断竞争结构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战略特征5
汽车零部件等相关行业支撑作用突出:德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来都不是整车厂的附庸,而是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产业长期维持国际竞争力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撑,欧洲特别是德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德国拥有博世、采埃孚等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对德国汽车在动力、传动系统及其匹配方面保持世界技术领先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2008年,博世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4年名列全球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榜首。另外,德国在激光焊接、数控机床以及油漆喷涂等重大装备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对其汽车产业建立和巩固全球竞争力的贡献也不可低估。
值得深思的是,德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来都不是德国汽车整车厂的附庸,而是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与美国不同。这些专业、一流的世界级零部件公司,具有垄断竞争能力。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不是体现在组织结构上的垄断,而是技术的垄断,是真正的垄断。在他们与奔驰、宝马等整车企业的谈判中,凭借其在技术领域的强势,同样不容小觑。
众多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和相关机构,在支持德国汽车全球领先上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德国汽车的世界竞争力凸显在整车上,根基却在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上。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是德国汽车发展的坚实基础。
战略特征6
国际化能力突出:德国汽车厂商还拥有庞大的海外产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遍布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
德国汽车的国际化能力是一流的。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德国汽车轮子留下的痕迹。在世界汽车竞争格局中,德国汽车一直是技术的倡导者,品质的主导者,发展方向的定调者。到目前为止,德国汽车世界领先的地位仍然比较稳定。尽管近些年来,日本汽车业上升势头强劲,但是从总体实力和影响力上看,我认为仍然居德国汽车之下,经过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震荡后,谁高谁低尚不明朗。但是日本汽车界的资深人士仍然认为,德国汽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德国国内汽车产量近620万辆,其中75%出口国外。2007年德国汽车除了在非洲、大洋洲的出口有所回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量都有所增长。西欧仍是德产汽车出口的主要地区,东欧、亚洲在德国汽车对外出口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国、俄罗斯正逐渐成为德产汽车重要的销售市场。德国汽车厂商还拥有庞大的海外产能,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遍布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
战略特征7
政府关心支持突出:德国总理默克尔十分重视汽车产业,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维护德国汽车产业的利益。德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和关心程度远远高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本地产品标准,形成技术壁垒排斥外来竞争者。德国先进严格的汽车标准、法规,长期以来具有非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影响了其他国家汽车企业的进入和发展。目前,包括日本汽车进入德国汽车市场的难度仍很大。这其中除了消费习惯、民族情节、产品质量等因素外,技术壁垒恐怕是最主要的。
二是引导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德国政府非常注重引导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就很重视汽车排放性能的提高,制定严格的排放法规,推动汽车技术进步。德国政府亲自推动了清洁排放轿车在欧洲畅销。德国政府还通过控制车型投资推动汽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减少每个车型系列的投资费用,提高汽车工业的增加值,增强灵活性,提高产品质量。德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德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是政府全力为汽车产业和企业服务。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被认为是汽车总理。施罗德在任期间,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活动他都会参加,特别是大众汽车。他也经常说,德国汽车是全球最好的汽车,德国汽车制造业是全球目前在相关领域能够提供最好的产品的产业。为使这个局面继续保持下去,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改进,需要用自己的全力作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施罗德也是德国汽车企业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四是在任何经济风险面前,德国政府总是会立即想到汽车工业,在汽车产业出现危机时及时给予帮助,这也是和美国不同的。上世纪30年代,美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750万辆,德国只有17万辆,年产量才近6万辆。为了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德国宣布,降低并取消了困扰汽车发展的汽车消费税,使德国老百姓购车成本大幅降低,政府财政收入也因为汽车消费的增加而增加。
1934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促进开发经济型轿车的政策,并积极加强公路网线的建设。1955年,德国汽车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机加剧经济衰退,美国汽车工业面临严重的挑战,生产下降了20%,而德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短期调整措施,减少了汽车行业的投资,保留了其汽车工业发展的后续实力。
Ⅱ 德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名牌汽车
德国崛起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正式在这个期间德国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就是汽车。所以德国的汽车行业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汽车工业一直作为德国的优势工业得以保存。我想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吧。至于今天为什么德国汽车工业还能长盛不衰,跟汽车行业的管理制度,技术水平包括德国的出口地位是分不开的。此外,德国汽车行业巨头兼并国外厂商已经成为趋势,仅大众一家公司差不多把欧洲很大一部分有名的汽车公司收购了。
Ⅲ 为什么德国人在二战期间制造了这么多的坦克呢
你知道关于德国人使用的坦克数量的经典争论吗?德国人一遍又一遍地重申它复杂的生产、维修和更换,混乱的物流,以及它是多么的没有重点,愚蠢和可怕的错误。
问题是,将汽车的使用标准化到少数批量生产的设计是一种奢侈。
这个工具解释了全部原因。你所看到的是一辆来自三个国家的车辆:底盘是一辆没有炮塔的雷诺R35,炮是一门47mm捷克AT炮,而周围的上层建筑是德国的:准确地说,是在柏林的Alkett工厂制造的。
实际上,鲍科曼多·贝克尔(Baukommando Becker)是一个国家规模的地下拆车厂。由于指挥着巴黎附近的马特福德、霍奇基斯和塔尔博特的工厂,这些工厂虽然规模庞大,但并不完全是现代化的工厂,该行动的全部任务是找到任何以征用或缴获设备的名义留在法国的东西,并从中制造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贝克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他的手下搜遍了整个国家,寻找任何看起来像军用车辆的东西,并把以前被认为只能当作废品的东西收集起来。被毁坏或遗弃、生锈的坦克或卡车从乡下收集起来,拖到河流和堤坝、田地和小溪,他们收集了整堆的材料,还有大量缴获的武器和弹药。然后他们开始将它们切割成碎片,并将它们组合成无数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生锈的、过时的汽车。无数不同型号的坦克、突击炮、坦克驱逐舰、迫击炮和火箭炮、半履带装甲、自行火炮,以及更多的在鲍科曼多贝克尔生产的,几乎完全是用缴获的武器。损坏太严重不能使用的设备被拆解为零件,损坏太严重不能拆解的设备被拆解为金属。
德国,正如我们可以猜到的那样,是战争中唯一一个进行这种回收操作的国家,一个大规模的地下拆车厂,大量生产《科学怪人》坦克。为什么?
因为德国从来没有奢侈过。
索玛半履带被改装成可以装载两排缴获的法国迫击炮
德国军队在装备方面从来不能和她的对手相比。她总是极度缺乏任何东西,在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与之斗争。为了让你的部队只使用少量的战场设计,你必须能够看到数百辆已经过时的坦克,或者一堆已经损坏的装备,然后说“好吧,我想应该是报废了吧”。
德国从未有过这种奢侈。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仍然需要任何可以投入战场的战斗车辆。贝克尔和他庞大的地下拆车厂为德国提供了近2000辆功能齐全的装甲战斗车辆,几乎不花德国人一分钱:而且这还不是废弃或缴获材料的唯一利用。
这是唯一的答案。德国有这么多的车辆变种,因为它需要的车辆太多,不能废弃可以使用的车辆。
Ⅳ 德系车是国人最爱,那么德国人都买什么车销量榜有点出乎意料!
导读: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国人最喜欢的是德系车,如大众汽车、奔驰汽车、宝马汽车和奥迪汽车等。大众汽车在我们国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它的年销量高达几百万辆,而奔驰汽车、宝马汽车和奥迪汽车也是一直霸占着国内豪华车市场。不过,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大众是中国的,双田是世界的”,那么事实真是如此么?大众在德国本土的销量表现如何?“双田”在德国也非常畅销么?带着诸多疑问,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德国本土汽车销量排行榜,看看德国人都买什么车!
总结:根据德国汽车一季度销量排名来看,大众汽车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三大德系豪华车奔驰、宝马和奥迪也是遥遥领先,而福特和现代汽车位居前十,还是挺令人意外的。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双田”,丰田汽车未进入前十,本田汽车更是排名垫底,而同为日系车的日产汽车和马自达汽车,也都是销量表现一般。对此,各位网友怎么想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德国汽车的发展史
1885年10月,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她的妻子 贝尔塔驾驶它时走时停地开了1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女驾驶员。1886年1月26日,奔驰取得了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同年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 一部四轮汽油汽车。两人各自成立了自已的汽车公司,1926年两家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汽车的诱人前景使德国的汽车厂纷纷出现,一些其他行业的厂家也转向汽车生产。1901年,德国共有12家汽车厂,职工1773人,年产884辆,而到1908年,汽车厂达到53家,职工12400多人,年产5547辆。1914年“一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年产量达2万辆。汽车工业的发达从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一战”的爆发。 1934年1月, 着名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联合34万人合股成立了大众汽车公司,得到希特勒政府的支持,而随后开发的甲壳虫汽车令大众迅速成为国际性的汽车厂商。 “二战”德国的战败给德国的汽车工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从1950年开始,德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超过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然而1967年日本的产量超过了德国,以后德国便始终处在第三的位置,但增长速度很慢。 从总体上看,德国汽车以质量好、安全可靠而着称,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和保时捷跑车在世界车坛享有盛誉, 经久而不衰,其品牌含金量极高。所以,1998年春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合并时,戴姆勒-奔驰的年产量仅百万辆有余,而克莱斯勒年产量近400多万辆,但戴姆勒-奔驰取得了新公司的支配权。当然,德国汽车一味追求高档、豪华也给其市场开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除了大众能以真正大众特色的产品雄居世界十大汽车厂商第四位外,其他公司的产量都不高,这也是日本后来居上超越德国的原因。
Ⅵ 德国人都买什么车德国汽车销量排名:大众无可撼动,现代前十!
德国人都买什么车?德国汽车销量排名:大众无可撼动,现代前十!
提起德国汽车,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在中国市场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像普通品牌有斯柯达、大众等,豪华品牌有奔驰、宝马、奥迪和保时捷等。其中,大众它是我们国内销量最好的品牌,而斯柯达也是比较受青睐,奔驰、宝马和奥迪就更不用说了,它们都是国人最喜欢的豪华车品牌。那么,这些汽车品牌它们在德国的销量如何,是否也是德国人的最爱呢?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和德国交通部(KBA)发布的德国汽车销量排行榜来看,德国人所喜爱的品牌,和我们相差很大,在我们国内比较吃香的日系车,到了德国却成了三流品牌,销量惨不忍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国人都喜欢什么品牌,德国人都买什么车?德国汽车销量排名:大众无可撼动,现代前十!
结语点评:从德国本土汽车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出,在德国人眼中,德系车的品质是比较高的,而反观日系车,它在我们国内比较受追捧,可到了德国却是不受待见,甚至是遭人嫌弃。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个国家,国产车要想得到国人的认可,没有品质是不行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德国的汽车文化比我们强在哪
在德国18岁的成年人中,平均3个人就有2辆车。约有82%的德国人以车代步。多数情况下,只见汽车不见人。在德国,汽车不仅是一种产业,而且成为一种文化。 关键词:德国 汽车 文化 童话 正文: 谈到文化,童话在德国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德国既是格林兄弟的故乡,更是欧洲童话的故乡。
《格林童话》是欧洲各国中搜集最全、编写最早、篇幅最多、覆盖最广的一部童话集。汽车是什么?是冰冷的钢铁与汽油,是现代化的符号;而童话则散播着幻想、天真、浪漫与温情,让人回忆起充满橙红色的童年把汽车与童话挨在一块,总觉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昧。 错了,即使是在今天的汽车王国里,德国人对于童话的依恋、钟情的程 度,同样不亚于他们的前辈。听说有一条童话之路。
落在旁人眼里或许不以为然,不是规定过于刻板,就是检查太较真。然而,德国人是按秩序规范生活。人人自觉遵守秩序,谁也无权破坏规则。这就是严谨、精确而又不失优雅的德国人。
对于流传德国这样一句俗语:“可能会有不爱妻子的丈夫,绝不会有不爱汽车的男人。”你可以视为这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对汽车的痴迷。你也不妨说德国人血管里流淌的是汽油, 可谁又会否认德国人的血脉中没有渗透了童话的情慷?不然的话,怎么理解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秩序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