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发展史
20世纪20年代德国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第二工业强国。但是德国的经济复苏是严重依赖于美国的,自从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开始,德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德国经济的短暂繁荣是依靠美国的短期贷款,并以此来支付其他国家的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严重依赖,成为了德国经济不稳固的主要原因。一旦美国经济“伤风”,德国的经济就会“感冒”。
‘贰’ 二战的时候德国的科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一,德国虽然面积小,人口少,资源有限,也作为一战的战败国,科技能够在二战期间迅速的发展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工业化完成早,工业基础雄厚,科研技术领先,制造业和生产能力强大(但不是最强大,生产制造最强的是希望国)
2,独裁统治,国力恢复迅速。元首个人能力强大,狠抓经济,秘密发展军事全国的战斗意志空前强大和信仰一致,军民一心
3,战前准备充分,战术理念先进
4,英法和苏联等国的前期绥靖政策,导致德国的做大,整合了欧洲的大部分资源,以战养战。
科技上:二战期间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并不影响到自身科技的发展,德国和中国不同,当年中国是个极度传统封闭的国家,无无法快速接收到新外来新科技,但是德国就不同了,处在欧洲,与各国科技同步并不难做到,毕竟这些科技在一战时德国就已经拥有,进化它并不困难。军事上的科技,做得最出色的莫过于坦克的设计,各国的对坦克并不是十分重视,只知道大量造,但是德国却考虑到了坦克的安全性。于是将坦克垂直的前沿装甲,改装成45%斜角,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正面打来的炮弹很容易被45%斜角的装甲弹走,而同强度的垂直装甲,则会被炮弹很干脆的穿透。 原理是一个力作用于于力平行的平面上时,威力最大,而作用于斜面上时,则会产生折射。
二,二战期间德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1,政治上:法西斯专政,结束了的一战后混乱的局面,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平息了各界的动乱,让德国经过稳定的发展环境里,为国家经济军事的发展做足了保障。
利用了英国传统的大陆政策(保持各方势力均匀,不允许霸主),已经英美的同情,逐渐将德国的国际地位恢复到战前水平,并且借机收回洛林,已经莱茵地区,甚至占领捷克。
2,经济上:战后得到美国大量的贷款,用于国家的恢复;当然遇到了经济危机,所以德国的经济恢复,并没有恢复到哪里去。所以德国的经济相对于其他欧洲强国来说,是落后的,但是德国的工人为国家贡献很大,他们当时每天在工厂里工作10多个小时,到最后只拿点保障生活的钱,几是这么急追快赶,使得德国的工业慢慢和各国平起平坐,甚至赶超。
3,军事上:凡尔赛条约虽然规定了德国不允许拥有空军,不允许建造战舰,陆军规模不能超过10万,但是希特勒巧妙的运用了外交手段:英国仍希望德国起到牵制法国的作用,所以一定程度的默许了德国加强军备,并且最终同意了德国驻军莱茵地区。法国在战后渐渐被英国牵着鼻子走,并且在战后资本经济飞快的发展,法国(也包括英国等)不愿意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也不愿意放弃追逐利益去抵制德国),于是被迫接受英国对德国暧昧的态度。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苏联的成立,各国的共产势力十分强大,英法希望德国也能站到他们的反苏阵线上,加之法西斯上台的政策也是反苏联,所以猪狗是一家。
德国的军事最经典,二战前,虽然德国的陆军规模不能超过10万,但是德国暗中训练有60万“黑军”。他们平时是围观群众,战时就变成正规军。几年反复,规模达到二百万
以上。 德国的战术是当时最先进的,可以说是第5代战争的鼻祖,美国现在依然在沿用。战事初期,飞机先对敌人的通讯战,飞机场,道路,屯兵点等重要军事目标发起定点轰炸,将敌人各部通讯打断,再集结坦克群,分兵几路冲锋撕开对方防线,步兵跟在后面搞破坏,当这几路坦克群在敌后方集结时,集结点内就是一大批被保包围的败军,任由德军屠杀,而至于被坦克甩在后面的敌军,由于战线崩溃,首尾不能相顾,又不能互相联系获取敌情,打得十分被动,最终难逃被德国二线部队剿灭的厄运。 而欧洲各国还在陶醉一战时的阵地战,机动性不强,应变能力自然也不强,所以纷纷被德国打得丢盔弃甲。
‘叁’ 世界历史19世纪德国科技兴起的原因
1.1871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统一,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2.法国的巨额赔款、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使德国的经济发展获得大量的资金和原料。
3.德国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量采用新技术。
4.经济的发展推动德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肆’ 哪一次科技革命是德国开始成为制造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地点:英格兰中部地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strial Revolution)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