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宁可少工作也要带娃,德国人究竟有多重视育儿
我有两个学生在德国留学,对德国人的重视教育的情节非常佩服,经常给我讲,我现整理如下:
我的学生说,有了小孩的家庭,父母把陪伴孩子就放在了第一位,工作仅限于上班时间,下班时间绝不再工作,他们和孩子一起的教育有玩游戏、整理房间、冬天在公共区域铲雪等。
在学校里,小孩学习的功课都是以实践为主的,都需要上述精神。
⑵ 德国父母育儿,是如何教出硬汉式暖男儿子的
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相信很多家长也会和我有一样的看法,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年龄段的需求是大不相同的,对待人和事物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女儿外向,嘴很甜,儿子温和,但不喜欢讨好人。
所以很多家庭女儿会更受爸妈的关注,导致儿子讨厌妹妹,会故意惹怒她,用这么方式来争夺爸爸妈妈的注意力。
16. 给孩子更多团体生活的经历,一定要让他参加一个团队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有机会体会到集体的荣誉和拥有纷争的能力。
⑶ 国外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中国式教育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难去改观,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一起来看看国外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吧,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国外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国外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第一个关键时期:孩子两岁以后。这时,父亲可以像一个“讨厌”的第三者,进入母子关系圈中。在西方,让两岁的孩子拥有单独睡房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中国的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第二个关键时期:孩子6岁时。这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独生子女给家庭关系带来许多挑战,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父亲要对孩子好,必须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第三个关键期: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亲来,在外惯了的父亲更易于接纳和认同孩子的独立。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常常是家庭的边缘人,他们乐于闯天下,把孩子留给母亲。这样的父亲喜欢回来诱导成年的男孩离家,和他一同涉难犯险,体味人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现代父亲更多地扮演了非传统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领路人。现代父亲的潜意识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怕孩子长大后与他们分离,因而甘愿听凭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
他山之石:国外父亲参与育儿情况。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的父亲们参与育儿的情况吧,或许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异域文化,但对于所有爱孩子的父亲来说都是有所启发的。
1.以色列:传统上重视男性权威,自幼儿园起就实行男女分开教学,这种男女明显区分的情况下并没有差别对待,无论是家务,工作,男女都一视同仁。在以色列,夫妇都参加工作的占95%,男性在家中做家务或照看孩子是一种很自然的日常风景。此外,每周的安息日还有父亲给孩子单独谈心的习俗。
2.英国:英国的男性以重视育儿事业而闻名,为了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英国的父亲从孩子小时就开始重视教育。
3.德国:德国人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很多,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是从上午的七点半至下午的四五点钟,学校也是如此。随后大部分人不是同朋友同事聚会,而是立即回到家中,同家人一起度过这些温馨和睦的时光。德国的父亲大都把亲手为家人建一幢房子作为最大的愿望,家人间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4.挪威:在挪威,女性有一年的带薪产假,男性也有长达四周的带薪待产假,这一法案是1979年制订的,到现在约有70%的父亲使用了这一假期,挪威的父亲们认为保障育儿是自己的一项权利。
国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韩国流行“自然育儿法”
最近,在韩国的父母中间,“Nature(自然)育儿法”开始受到重视,而且渐渐流行起来。“自然育儿法”的核心就是将孩子的生活、教育、游戏等都尽可能回归自然,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
让孩子从小单独睡觉
不管是婴儿还是幼儿,韩国人开始流行让孩子单独睡觉。因为让孩子单独睡,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近感,有利于健康,还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汉城妇幼保健医院的朴医师说:“以往从婴儿开始,我们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边睡觉。这样做,有的是图喂奶方便;有的是不放心婴儿自己睡觉,怕出什么事;有的是怕孩子睡觉时因蹬被子着凉而生病;还有的是怕分床睡觉,和孩子少了那份亲情。其实,从卫生角度来说,让孩子单独睡更为科学,因为父母和孩子同睡一床,父母呼出的浊气,易被孩子吸入,这对孩子健康不利。”
玩泥巴沙子又何妨
在汉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一共有5万名儿童参加了“玩土活动”。玩土不但儿童喜欢,父母也很喜欢。以前孩子们怕妈妈怪罪弄脏了衣服,不敢玩土,但是现在父母们认为,不管是玩泥土、沙子或者玩水,只要是孩子玩得愉快,弄脏了衣服也不要紧。医生们也主张,比起过分地干净、一味地讲究卫生,适当地脏一点,不但对情绪有好处,而且对提高孩子们的抵抗力也有好处。这样有利于他们与细菌和病毒作斗争,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
母乳喂养和用布制尿布
在吃的问题上,汉城的妈妈们亲自当模特登场做广告,强烈呼吁“为了孩子要坚持母乳喂养”。喂母乳已经成为非常自然和光荣的事情。有一些妈妈在地铁里做喂母乳的表演,爸爸们也在一旁加油鼓劲。
原先父母们都爱用一次性的尿布,但是现在,为了孩子的健康,用布制作尿布的父母日益增多。给两个孩子都使用布制尿布的33岁的李妈妈说:“虽然用布制尿布和喂母乳麻烦一点,但是,听说这样做对孩子有好处,我准备继续做下去。”在她的周围,有不少妈妈都和她一样。
不给孩子吃药
在汉城,有一家以不用药而出名的小儿科。该科的高医生强调说:“孩子们的疾病,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即使不吃药,过了一定的时间也会自然康复。”
开始的时候,有些父母要求快点使自己的孩子好起来,但是现在这些父母认为,“孩子疼过,才能产生在疼痛的时候战胜疼痛的力量。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到了非要用药的时候再吃药也不迟。”他们非常赞同高医生的做法,认为这样可以用较少的药物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防止由于药物所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还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吃东西而苦恼,专家们认为,孩子所吃的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要只是追求量,而要关心一下质的问题。即使吃得少一点,也要让孩子吃各种营养价值高的饮食,这样才能存储能量,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和疾病作斗争。
让孩子缓慢成长
在汉城延世大学医学院,小儿精神科的申教授写了一本《明智的父母使孩子慢慢成长》的书,主要内容是反对早期教育,因为他每天看到数十名由于过度早期教育而患病的孩子前来就诊,因而认识到危害所在。申教授主张,要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先旁观孩子所做的一切,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好奇的时候,在他后面轻轻地推一把,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快地独立成长。
申教授说,拔苗助长一点好处也没有,应该顺其自然,让孩子慢慢地成长。
鼓励孩子参加冒险活动
鼓励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冒险活动,如登山、攀岩等。韩国父母正流行以此来培养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汉城教育专家金善意说:“以前,我们大多数父母不但不鼓励孩子去冒险,而且一听说孩子要去攀岩就会制止,主要是担心孩子出事。但这样做,对培养与锻炼孩子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极为不利,孩子还是在大风大浪里成长比较好。现在有许多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因此更应该让孩子参加一些在大自然中的有趣的冒险活动。”
国内外不同的教育方式
1玩耍
说了老半天,估计读者也不需要我再详述,就知道在让孩子玩耍的方面,澳洲家庭和华人家庭的不同了。和做父母的华人朋友在一起,最常听到的就是“别做这个!” “别碰那个!”“别去那儿!”“小心!”还伴着紧张的眼神。有一次在一家华人朋友家的后院玩,他们家两岁多的男孩跑到院子里的水龙头旁边,水龙头下有一小塑料桶,里面接满了水。妈妈马上说,唉不要过去,危险!让笔者当时觉得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在两个大人的看护下,只到小孩膝盖的一小桶水对小孩会有什么危险可言。当然不光是危险,就是弄湿了,弄脏了,也是华人父母觉得万万不可以的事。所以很多华人父母刚把孩子送到当地幼儿园的时候,都觉得那里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就是坐在沙坑里玩沙子实在不可理解。
笔者曾经有一次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天的下午路过邻居家时,看到这个家的男主人正在拿着一个大海绵块奋力洗车,车上全是大泡泡。而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旁边是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金色的卷发,胖胖的肚皮,光着身子,也在拿着一块小海绵,蘸着肥皂水,奋力在洗他的小自行车,沾在他身上的泡泡比在他小车子上的还多。两人都非常认真,谁也顾不上谁。
不知道这两种不同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哪个会更有勤劳的习惯和独立的精神?
2嚎哭
小孩子哭恐怕很难避免。但是在公共场所嚎啕大哭,且持续时间很长的通常都是华人的孩子。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概率,但这个现象很多人,包括华人朋友都有同感。
无法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这里面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不过,华人父母加上爷爷奶奶,一大家子一起惯孩子,这个现象可能是没有人会有什么异议的。
在超市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麦克,请你把鱼罐头放回去。” “露西,我们今天不买巧克力饼干,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而麦克和露西通常是个四、五岁到十来岁的小家伙。如果他们还拿着那些父母不要买的东西,父母就会一遍一遍的重复:请放回去,而且还特别强调这个“请”字。通常,小孩子就把东西放回去了。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华人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可取之处。华人一般都教育孩子要有理想,有抱负,一生要有成就(当然也有太强调所谓“成功”的问题),可是澳洲人通常对孩子的态度是“随便,你想干啥干啥,只要不犯法。”在这种情况下,澳洲的孩子比较缺乏对人生方向的引导,结果常常耽误了进取的时机,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曾有人说,澳大利亚人和华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各有偏颇,总体来说,澳洲人对孩子太松,华人父母管的又太紧,综合一下就是最好了。你觉得呢?
猜你喜欢:
1.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2. 曾仕强教育孩子的方法
3.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4. 父亲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5. 韩国教育孩子的方法
⑷ 德国的育儿方式是什么样的
德国人认为, 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 与其让他们面对措折惶恐无助, 不如从小摔摔打打, "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 " 残酷教育" 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列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 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⑸ 德国生育政策
法律分析:产假3年:为了促进生育,德国政府为生育女性提供长达三年的产假,让母亲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从小学到大学免费:为了降低育儿成本,德国政府早就开始实行除了幼儿园之外的其他教育费用全免制度。但是这样优渥的条件并没有真正的调动起国民生育的积极性。
父亲有陪产假:宝妈在生育期间,宝爸可申请陪产假,在假期父母双方均可领取原来薪水的70%左右薪资。这样在生娃之后,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同时也不用依靠老人来帮忙照顾孩子。
免费的日托机构:当宝宝满1岁后,可申请将孩子送往日托机构,母亲返回工作岗位,这些机构将为宝宝提供免费看护服务。在这些机构中,孩子不仅可以得到较好的照护,还可以享受的免费的午餐,并让孩子认识新的朋友,提升孩子的情商。
法律依据:《联邦父母津贴和父母养育假法》
在孩子出生之后的14个月可以领补贴,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总共有五个,第一个就是必须居住在德国半年以上,还要和自己的孩子住一块儿并且照顾他,税前收入不超过50万欧元或者是没有工作,这些条件都很容易就能够达到。
⑹ 各个国家教孩子的方法
如今,中国父母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国情不同,各国的儿童教育方法也大不相同。让我们看一下这些国家的育儿方法:
一、韩国:流行“自然育儿法”
最近,在韩国父母中,“自然育儿方法”已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流行。 “自然育儿法”的核心是使儿童的生活、教育和游戏尽可能地回归自然,从而最大程度地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健康成长。包括这两个方面:
1.从小就让孩子一个人睡
无论是宝宝还是学步儿童,韩国人都开始让孩子独自入睡。因为让孩子独自一人睡觉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有益于健康,而且从小就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2.鼓励儿童参加冒险活动,更多地了解自然
韩国父母很重视鼓励孩子们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冒险活动,例如登山、攀岩等,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同时,他们还寻找更多机会让儿童与大自然接触。孩子们通过照顾小动物,丰富他们的同情心。比如亲自给花草浇水,树立了热爱劳动的特性。孩子们还将说出他们在自然界中获得的经验和思想,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他们希望能重现大自然,然后发展艺术和音乐的自然美感。在自然界中,孩子们学会了自然科学的知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美感,让整个身心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日本:母亲和婴儿一起跳舞桑巴舞
2岁以下的婴儿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五种感官来理解世界。感觉能力的发展越好,大脑整合各种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并且对未来的整体发展贡献越大。如今,如本的妈妈们很喜欢跟孩子一起跳桑巴舞,这既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也能放松宝妈的身心,还能促进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三、美国:亲子瑜伽
在美国洛杉矶,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做亲子瑜伽,已经成为许多时尚妈妈们的新宠。据报道,亲子瑜伽课程总共包含150个动作,这些动作是专门为婴儿的成长和发育而设计的,一个月左右大的孩子就能开始练习了。
这些父母希望从小就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防止孩子变得胖。一些人希望瑜伽可以帮助他们的宝宝养成更好的睡眠习惯。一些父母还说,确实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我的儿子现在愿意参加瑜伽课,他上瑜伽课后变得很开心,而且能交到更多朋友。我们上课的时候,宝宝感觉很好,很安静。经过训练,他现在睡得很好,自己一个人也能很高兴。”
尽管亲子瑜伽逐渐流行,但一些专家对商家的宣传效果表示怀疑,医学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头和颈部施加任何压力,以免造成伤害。
各位父母,你们还有没听说过其他国家的育儿方法呢?
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我是长脖子妈咪,家有两宝,热爱教育,请随时交流,多多关注!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⑺ 欧洲富有家庭的母亲忙于参加社交,育儿方式有着怎样的具体变化
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奶妈的哺育方式在西欧上层家庭中出现,母亲喂养孩子方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是人们 社会 关系与生活观念的改变造成的。
从家庭上来看,奶妈哺育是父母与子女关系淡漠的体现,从 社会 关系上看,上层妇女投身工作并扩大生活交际圈为奶妈出现提供契机。
女性负有哺育孩子的责任是由女性的生理以及 社会 环境决定。男女生理有差异,女性自然承担了养育孩子的工作 。
当 社会 出现明显的层次后,男性为确保家庭地位,用法律与道德将女性束缚在家庭中,使她们成为男性的附属,成为养儿育女的主要角色,哺育也成为了女性的职责。
古罗马时期,女性受到精神与身体上的压迫,仅仅是男性生儿育女的工具。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只能依靠男性,非常柔弱,受男性支配。
女性被夺走了财产权、参政权与受教育权,为保证孩子 健康 长大,女性要自己哺育孩子,所以这时期没有奶妈的职业。
中世纪时,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受到宗教婚姻观念与宗教禁欲思想的限制,她们仍然被束缚于家庭生育当中。教会认为婚姻是人们的选择,禁欲高于神学信仰,但婚姻又是上帝的安排,必须繁衍后代。
女性为男性哺育子女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符合自然又遵循上帝的事情。在宗教的束缚下,上层妇女仍然只能在家中哺育子女,奶妈职业无法获得发展。
中世纪末,奶妈哺育在西欧上层家庭中开始出现,并正在逐渐取代母亲的亲自哺育。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之后才流行西欧。
为了哺育子女,上层家庭雇佣奶妈,成为非常流行的哺育方式。 西蒙德爵士在自传中记载年幼时母亲出门在外,只能雇佣奶妈养育他,在几年中只见过母亲两次。
因为薪资较少,奶妈还会从事雇主家中的其他工作,成为家仆。16世纪佛罗伦萨人口约有16%家仆,1581年威尼斯约有9%家仆,1695年伦敦城达到20%的家仆数量。
奶妈的出现让更多上层家庭中的母亲无须进行繁忙的家务与子女哺育,能够投身于 社会 工作或进行社交互动。
私人家庭、孤儿院和医院等机构都是奶妈主要的工作场所。 私人家庭中的奶妈一般有上门哺育与居家哺育。意大利通常将奶妈招来家中进行孩子的喂养,英国家庭更喜欢把子女送至农村的奶妈家哺育数年。
孤儿院和医院等机构也非常需要奶妈,机构招募妇女为孤儿哺育,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些机构的奶妈主要来自于附近农村,奶妈在机构能够免费吃住,有着较好的待遇,所以竞争较为激烈。
但奶妈出身卑微,缺少文化教育,这一时期饱受 社会 的屈辱,
奶妈作为中世纪末的时代产物,她们的出现有着一定的 社会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让 社会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妇女被迫进行哺育工作谋取生存;上层家庭妇女放弃家务职责投身 社会 ,为奶妈提供工作机会。
资本主义发展贫富差距加大为新的哺育方式出现创造环境。中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新生产方式的作用下,西欧经济得到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使金钱与商品迅速成为 社会 主导,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圈地运动和黑死病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导致贫民大量增加。
15世纪末,鲁万贫民占总人口的20%,安特卫普贫民占15%,汉堡贫民占20%。黑死病后,穷人占比一度增长到60%,1619年至1621年,米兰纺织业遭受重创,40%劳动力处于失业。
救济机构的瘫痪更是让贫困者四处流浪,贫穷使 社会 发生动荡,大量妇女通过非法活动维持生活。怀孕后她们抛弃婴儿只为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弃婴的增加让孤儿院和医院大量招募奶妈,为了获得工作部分女性放弃自己的孩子为其他婴儿哺育,甚至会为了怀孕产乳不惜与别人发生关系。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女性将哺育开发为服务,上层 社会 为此进行消费,从而出现了奶妈的行业。
当时上层 社会 总体偏向于享乐,中世纪时宗教思想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提倡禁欲观念反对享乐的生活。中世纪末教会走向衰落,禁欲观念也被抛弃。
人们提倡追求个人自由,反对传统宗教禁欲,要求获得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商品经济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家庭传统职责的观念下降,开始享受生活。
许多贵族女性打扮的优雅美丽,出没在舞会中吸引异性的关注。资产阶级的享乐观念打破了宗教的禁欲思想束缚,满足了人们的欲望。 上层女性投身社交为奶妈行业的突起提供就业机会。
另外多子女的家庭不断增加,也为奶妈提供了大量岗位。中世纪教会反对避孕、堕胎或弃婴的行为,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家庭生有很多子女。
国家认为人口庞大是国家繁荣的象征,于是国家与教会非常鼓励生育。 这时期的英国上层家庭平均育有4名子女,农民一般生育6名,德国富商威力巴尔德一生生育13个子女,甚至有的家庭超过20个。
由于生育很多孩子导致女性生育期较短,为使妇女早点怀孕,医生提出女性缩短哺乳时间,由奶妈代替哺乳就成了很多富有家庭的选择。
奶妈的出现让她们减轻了抚养孩子的负担,能够参加到 社会 活动当中。
哺育方式的改变让 社会 不同立场的人士对奶妈哺乳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宗教组织对其进行谴责,他们认为人应该把精力放在信仰上,认为养育让信徒困于世俗,但宗教对谁来养育孩子毫不在意。
清教坚决反对奶妈哺乳,他们认为奶妈行业违背了神的思想,不顺应自然法则,强烈进行抵制。
社会 道德认为奶妈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在哺乳期间,男性雇主会对奶妈进行非法侵犯,延长哺乳时间,违反道德观念,只有禁止奶妈行业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
持有道德观念的人甚至认为奶妈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低,哺育出的孩子也会受到这种影响。
医生对这种行为反对是因为这种哺育方式会导致婴儿大量死亡。当时约有40%的婴儿死于哺乳期,是因为 社会 底层的奶妈对照顾孩子方面不细心,在奶水不足时会使用牛奶喂养,婴儿腹泻很容易夭折。
随着奶妈人数的增多,出现了以哺乳孩子为工作的行业,她们有着固定的工作场所以及从业标准。家政业也因为奶妈变得丰富。
奶妈减轻了贵族妇女养育孩子的压力,让她们摆脱家务参加社交,聚会打破了男女差异,满足了女性对教育的追求,推动了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奶妈改变了女性的传统家庭观,使贵族妇女走出家庭。但她们的地位改善是由底层妇女建立起来的,同样底层妇女通过这一行业在经济问题上得到好转。
参考文献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婚姻》
《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私人生活史》
⑻ 德国幼儿园的另类教育案例分析
德国幼儿园的另类教育
随着社会对孩子早教关注程度的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在教育方面也不断创新和改善,以适应家长的期待。来看看德国幼儿园的另类教育吧:
一、从小就在大自然里做试验
除了玩耍,老师还会到森林里教孩子们学习东西,做一些小试验,比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香蕉皮纸、玻璃等埋入,做好记号,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孩子们会发现香蕉皮不见了,而其他东西都还在。这时老师就会趁机告诉他们哪些东西土地可以吸收,哪些东西丢到土地里会影响环境。比如玻璃土地不吸收,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所以不可乱扔玻璃垃圾…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垃圾是怎样分类回收,从小就知道保护环境,这样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瑞典的环境那么好,与从小教育孩子是分不开的。
二、吃东西前竟然可以不洗手
幼儿园的孩子会出来玩,或是老师带领他们捡垃圾。9点半左右会是他们的点心时间,很奇怪的是,捡完垃圾的孩子,竟然可以不用洗手,而老师就直接把饼干一堆堆地放在playground的椅子上,由孩子自取。因为在瑞典这样的环境中,不干不净的东西吃了孩子反而更加健康,不会容易对各种食物出现过敏现象。其实,政府还是提倡给孩子经常洗手,并用消毒液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瑞典人都不主张在这方面太过小心和精细。
三、大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午休房
幼儿园没有一个有卧室,更不要说床了,瑞典的幼儿园都不大,大都是3居室4居室,每间房各有用途,他们会觉得专门拿一间房来做卧室太浪费,但院子的面子大概是房子的几倍。午睡时间,老师会把一间游戏房稍微休息,铺上垫子,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是睡在地上。
四、幼儿园的午休最多半小时
经常听国内的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下午午休至少两三个小时,心疼孩子也心疼钱哪。而在瑞典大部分幼儿园,中午仅20分钟至半小时的午休,老师也绝对不会去哄孩子睡觉,除了个别年龄小的能睡着,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安静地躺着,时间一到就起床。甚至有些家长特别叮嘱老师不要让他的孩子睡觉,因为大多孩子在家通常是晚上7点半上床,早晨7点起来,太长的午睡会影响孩子晚上的休息。
五、雨衣雨鞋是入园前必备的行头
上幼儿园前,老师会给一张清单,上面有必备的物品和注意事项。其中一项是雨衣和雨鞋。难道下雨天还要带孩子出去吗?下雨天,孩子们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院子里拼命的踩水,玩耍。雨小的时候,老师还会带着他们成群结队的到外面去玩。
六、拥有上百件劳动工具的儿童工作室
建在山坡上的幼儿园的手工房,从外面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各种木工作品:桌子,椅子,枪,车…而一面墙上更是挂满了劳动工具:各种锤子,螺丝刀,老虎钳,锯子。。。还有一些我根本就不出名字。除了木工作品,还有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包括绘画用的颜料,纸张,画板等,这就是一个单独的幼儿园。看着那些还像模像样的木工作品,很难想象这个幼儿园最大的孩子也不过5,6岁。
七、外出活动时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坐公交车
瑞典的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地铁,小火车四通八达,高峰时候公交车也可以3,5分钟一班,而且是根据时刻表准点到准点发。所以很多在瑞典生活的人并不买车。可是没想到的是,连孩子外出活动,也是由老师带着坐公交车。那时我家住在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边,海边是大片的原始树林和广袤的草坪。经常有其他地方的老师带着孩子来这里玩上一天。2个老师带着10多个孩子,上车的时候,一个老师先上带着孩子往公交车后面走,另一个老师善后。碰上人多的时候,孩子就分布在车的各个位置。开始我还挺担心,如果丢了一两个怎么办?后来才发现,孩子们很习惯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会随便下车,不会到处跑动打闹。而他们每个人都穿着一个有夜光(便于发现)的马甲,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和幼儿园的联系方式。
八、艺术课:孩子光着身子画画
所谓艺术课,竟然是每个孩子脱的只穿一个尿不湿,双手沾满颜料,在地上的大纸上涂鸦。有些孩子不会走,就在上面爬,爬的肚子上身上都是。会走的孩子就在上面跑,脚上腿上都是,纸上满是孩子们的手印脚印以及肚子印。当时的场景,孩子们投入与兴奋的表情,让我至今也难忘。
九、森林竟然是孩子的主要课堂
瑞典森林覆盖率66%,远远高于全球30%的平均水平。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天然的环境也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好玩的条件。除了天气不好,或是吃饭睡觉等一些事情,尤其是阳光明媚的时候,孩子们都是在外面呆上一整天。而随处可见的森林显然成了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们手里拉着一跟长绳子拉成一队,浩浩荡荡的进了树林里面。我刚见到这个场景时,忍不住就为他们担心,树林里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发生的啊。由次忍不住问了其中一个老师,她说,就算他们跑得我看不见影子,我也相信他们会回来,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稳固的信任与默契,而当然,这样的信任也是建立在老师高度的责任与能力和对孩子和周围环境了解的基础上吧。
十、孩子从小喝冰牛奶,老师不主张喂饭
孩子的吃饭时间是规定的,吃饭时间一结束,老师就会把东西收走。所以,经常可见,小点的孩子用手抓,再大点的孩子笨拙地用勺子,大多数孩子都是吃得津津有味,当然也是满脸花花,因为其实孩子是很享受自己吃饭,且没人逼迫的吃饭过程的。而至于饮料,都是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冰牛奶,冰果汁,不管孩子是一岁还是三岁。
但是,老师会在一旁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他们觉得,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孩子的亲近感,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和自己坐在一个桌上吃饭。
美: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
美国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注意儿童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美国幼儿园基本上附设在小学里,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其入小学作好准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样就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英、瑞士: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合并教育
瑞士有26个州,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日内瓦所实行的就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日内瓦的“MaisonDes Detits”学前教育中心就是由学前两个年级和小学的一二年级构成,设在一幢楼房里成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日内瓦的“Ecole DuLirron”学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组成,另一部分是三年级至六年级,虽然都属于学校统一行政管理,但却是以小学二年级为界划分两部分管理。
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从幼儿学校的课程来看,尽管幼儿学校属于小学阶段,但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仍然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逐步向小学过渡。另外,英国也充分重视托儿所与幼儿学校间的衔接。在伦敦,当前较普遍的作法是将保育学校与幼儿学校合并在一起,这种做法避免了两类机构在环境与社会交往范围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在学校及教室环境的设计上也体现出显着的连续性。英国和瑞士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都十分重视物质环境的布置与安排,力求让儿童在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幼儿活动室内的科学角、美工角等
室里出现,这样就能减少幼儿进入小学班级里产生的陌生感。当然,活动角的材料在内容、性质上已有所变化,进入小学后,材料逐渐向实物符号、词语方面转变,部分活动角的内容转变为墙壁上张贴的形式。
瑞士和英国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需要,其教育机构设置的主要趋势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之中,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或合并为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教师培训都以创设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为中心。
日:幼小衔接列为终身教育体系
日本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续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
在小学教育方面,重要的是如何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发展和深化。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新大纲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了重大改变,原来的六领域(体育、 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在小学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生活课包含了原来小学课程中理科(以自然、地理、理化基础知识等为内容的课程)和社会科(以社会常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取消理科、社会科。但生活课又非二者简单的结合,它是一门新的具有科学教育特色的综合课。幼小课程目标、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为幼小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幼小改革后目标的一致性,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法:三大法案加强幼小衔接
为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体现出它们之间良好的过渡性,法国陆续颁发的三大法案中有关条文均提出加强幼小衔接。其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男性教师。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因此提倡男性担任幼儿园教师。
2、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
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2、3、4岁的儿童;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5岁儿童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巩固期”,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把儿童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重复学习。使学前阶段与小学老师每周要用一个小时来探讨每个阶段儿童应达到的实际水平,并确定每个学生达到该水平具备的条件。
3、合并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也是法国幼小衔接的一个有效措施。
日本: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报纸和媒体都曾报导过一次中日中学生夏令营活动,其中两国学生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国人关于中国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在活动中,艰苦的训练使不少中国学生半途而废;而面对同样的困难,日本学生却全部坚持下来。
活动结束后,日本一名带队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的家庭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远远胜过进行天才教育,因此日本孩子的韧性很强。"对于生活教育,中日家庭有什么不同认识?
(中)陈晨,是北京某区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陈晨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
(日)山井泽二,是东京一所中学高一学生;山井父亲是一位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中)陈先生:我对陈晨教育的目标是把他培养成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能够独立谋生的人。我觉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教育里可以完成,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帮助他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并且照顾好生活中需要照顾的人。我教他能自己做饭、打扫房间;教他能和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活;教他能在压力下保持健康的心态。我觉得这是他今后人生必不可少的训练。
在自立中学会生活
(中)陈先生:我认为陈晨和很多独生子女一样,最欠缺的就是独立能力。他小学时候的手工课作业都是我帮他做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多培养动手能力的工作他们都不自己亲自做。陈晨高一参加军训,从收拾行囊到打背包都是他妈妈和我帮他干,结果到了营地,他自己连蚊帐都支不好。现在的孩子因为缺乏这些训练,所以生活能力普遍都差。
(日)山井先生:山井5岁的时候,我就让他去买牛奶和啤酒。上小学开始,他自己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上中学以后,他每天洗晚餐餐具。日本家庭的地板都要跪在地上一点点擦,他上小学以后就这样跪着擦地,只有这样他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理解生活不容易。
在礼仪中进行生活教育
(中)陈先生:因为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宠爱,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视礼貌教育。陈晨对我和他妈妈说话的时候,很少用"您",他都是"你"这样称呼,他觉得这样更显得亲切。还有,平时我们家吃饭也都是我们给他做好、盛好饭端上桌他只动筷子吃就行了。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比如在家里,他母亲做好了饭只有告诉他可以吃了,他才能上桌吃饭,而且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还要等长辈先动筷后才能自己吃。孩子出门和回家的时候有一套固定的礼仪: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家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
重要的防灾抗险教育
(中)陈晨: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天都对同学进行安全教育,听广播讲怎样防雷击、防火灾、遇到地震怎样避险等等,但我们很多人都不认真听,有的当时觉得有趣,听过也就忘了。现在如果我遇到这样的`灾害,我真会手足无措。
(日)山井泽二:日本是多地震国家,火灾发生机会也多。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防灾教育,告诉学生遇到危险后第一步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我们觉得最有趣的是模拟训练,在特制的房间里模拟地震发生,大家学习怎样有条不紊地逃生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中)陈先生:陈晨这一代人很幸福,从小到大没有赶上什么大的挫折。陈晨他们军训的时候,只是在太阳底下站几个小时,很多同学就委屈得大哭,还有给家里打电话要父母来接。现在也有家长特意把孩子送到山区去进行"挫折教育",这个做法我也不赞成,毕竟那里的教学质量和条件都跟不上,为了"挫折教育"而刻意找挫折就没意思了。
(日)山井先生: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小学生很多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的腿冻得都发紫了,但父母支持孩子那样做。这就是挫折教育,关键是让孩子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想办法克服。日本小孩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比如山井小时候学走路总是摔跟头,他妈妈从来不去抱他,我们只在他身后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走。山井中学有一项传统独轮车运动,刚开始他练习时摔得腿都青了,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心疼,坚持要他继续练习,日本家庭和学校都教育孩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学校通过这样的小活动来磨炼学生的意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http://),谢谢!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一: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在我最初到澳洲时,有很多不适应,由于我来这里要做幼儿教育,要办幼儿园,我就在很多时候来关注孩子,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我不禁大吃一惊,如果用中国的家长育儿观念来衡量,这些家长简直就是对幼儿漠不关心,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没有“爱心”,但是这里所有的家长都这样,我很是为孩子们感到委屈,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呢?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再观察。
那天我和女儿在公园散步,看到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就停下脚步,澳洲的孩子合作能力很好的,大家能商量着玩,如果你想加入正在玩着的游戏中,要很有礼貌的请求,得到允许了才能参加,如果得到的是ON,那你就不能生硬的进入。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也是人做事的原则。
正当我想得入迷时,听到很强烈的争论声,就见一个小男孩很气氛的样子,由于我存在语言障碍,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争执,好像要打架的样子,我很紧张,并四处寻找他们的父母,只见不远处有几个老外在哈哈大笑悠闲的聊着天,就像没有发生什么事,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但我相信他们肯定听到这里的争吵了。这时女儿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没有事的,在澳洲这样的事经常发生,父母是不会管的,他们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要自己来处理。也怪,过了一会那边的争吵也平息了,我再看这群孩子,已经很和谐高兴的玩了起来。原来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噢,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中国一直喊得最响的是:给孩子留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自己做事的空间、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可是外国人从来没说,但他们却在做了。中国的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了,是在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我永远记住了:那是孩子他们自己的事!
国外从小培养儿童理财理念
有一句话叫做“投资致富胜过勤劳致富”。东亚银行理财师介绍说,儿童财商教育是一项极为细致和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教育方式上,要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故事性,从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性方面入手,引导儿童亲身体验、观察和认识金钱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对理财的兴趣和热情,以小见大、由浅及深。同时也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在家庭财务中拥有自己的角色,逐步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儿童的理财能力可以以如何打理压岁钱和零用钱为切入点,逐步在实践中扩充理财知识。
英国:1/3儿童有银行账户
英国人的理财教育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据介绍,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按年龄段划分为小孩子专门开设的理财课程,但是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教授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美国:号召孩子从幼儿园学储蓄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同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由美国教育部资助,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生参加了一项储蓄计划――“为美国而储蓄”计划。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其中捐赠免税的理论也在课程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