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讨论一下德88mm炮
德军的88毫米中型高射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着名的火炮之一,无论是在防空还是反坦克作战中均发挥了相当大的威力。直到现在,许多经历过二战的盟军官兵特别是坦克兵,说起此炮仍然心有余悸。
88毫米高射炮的起源
尽管88炮在二战中声名鹊起,但其始祖却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由于空中力量的发展给在地面上的步兵带来极大的麻烦,为此,参战各国均研制、发展了专门的防空炮火。
当时,德军研制了一种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装在4轮炮车上,移动时以特殊的货车牵引,战斗时利用千斤顶将炮车支起,成为可360度回旋的射击平台。
就当时的标准而言,该炮极富机动性,所需的射击准备时间很少。该炮于1916年开始服役,由埃森的克虏伯公司及莱茵金属公司波西格厂负责生产。该炮的标准名称为“Geschtze 88mm FLAK”,即88毫米高射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德国战败,《凡尔赛条约》规定其不得生产高射炮,另外还规定克虏伯公司只能生产170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莱茵金属公司只能生产1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为了突破这项限制,克虏伯公司于1921年于瑞典博福斯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博福斯公司取得克虏伯公司所有火炮的海外生产权,交换条件是克虏伯公司的火炮设计小组,可利用博福斯公司的相关设备从事火炮的研制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制新型火炮,就是在这种处境下发展起来的。
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
1928年时,克虏伯公司在瑞典的设计小组研制了新型的88毫米高射炮,它具有新型半自动炮闩,在炮管的复进动作结束时,炮闩会自动开启,弹出空弹壳后将撞针弹簧收缩至待击发位置。由于88毫米高射炮设计被德国军方看好,于是该设计小组便集中开发88毫米高射炮,1931年初步设计工作完成,1931年至1933年之间,最后的设计方案被带回埃森的克虏伯公司,准备开始量产88毫米高射炮。
1933年纳粹正式掌握德国政权,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开始大幅扩充德国军力。同年,88毫米高射炮进入德国陆军服役,该炮量产后定名为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从此开始了该系列火炮颇具传奇色彩的服役生涯,并最终成为大战中最着名的高射/反坦克炮。
从当时的技术条件看,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的确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火炮,可捕捉当时的任何空中目标,反应非常灵敏。其十字型炮架沿用75毫米L/60高射炮的设计,具有两个可收折的侧架,该炮架常架设于201型特种拖车上,拖车为单轴式双轮设计,炮架前后各装1辆,利用牵引杆由牵引车拖曳,或利用人力作短距离移动。由于炮架上下拖车非常方便,使Flak 18型能够快速地部署和撤离阵地。Flak 18型的许多部件皆沿用75毫米L/60高射炮的设计,驻退复进机的配置及半自动炮闩结构均可见到后者的影子,Flak 18型的炮托座架装有水平控制装置,滑楔式炮闩使上弹工作非常简单。
Flak 18型在1936-1939年间随德国的秃鹰军团在西班牙内战中牛刀小试,这算是88炮的第一次实战。虽然Flak 18型的主要用途是对空射击,但在西班牙内战中却发现它具有相当不错的对地作战能力,因此战后在炮架上加装了5毫米厚的防盾,以保护炮手的安全,并加装了额外用于射击地面目标的标准仪。但这次作战也暴露出此炮的若干缺点,例如火炮进入作战的准备时间较长,应当予以缩短;还要解决长时间射击后炮管的更换问题。后来,Flak 18型先后在法国战役和东北非作战中证明它具有极佳的反坦克能力,成为盟军坦克部队的头号杀手。
事实上,Flak 18型并非理想的反坦克武器,它的外形太大、而且又太重,仅能以预先设伏或要地防御的方式猎杀坦克。此外,Flak 18型可做野战炮使用,间接射击最大射程14 860米,但这样做对炮膛的磨损较高。
每个Flak 18型炮班有12名成员,包括1名炮班班长及11名士兵,11名士兵分别为:2名负责驾驶牵引车的士兵、1名通信兵、1名装填手、1名管信设定手、1名炮手、2名负责炮身俯仰和回旋的士兵及3名供弹手。在攻击地面目标时,通信兵必须转而操作测距仪,另外一名供弹手负责弹着点的观测任务,管信设定手转任供弹手,较资深的供弹手负责管理弹药的供应,并担任副班长。Flak 18型的左侧附加有机械式引信设定装置,对空射击时的射控工作,由高炮连中心的30型数据传送装置系统执行。88毫米高射炮依任务不同有3种方法控制射击:防空射击时经过数据传送系统以雷达及防空预测感测器控制;执行反坦克任务时,利用直接瞄准仪射击;间接射击时利用测距仪进行瞄准。
除了用于固定点防空外,Flak 18型也大量安装在火车及船舶上,还衍生出多种自行火炮。可发射的弹种非常多,除了一般高爆弹外还包括AP40型穿甲弹及烟幕弹,其中高爆弹全重14.7千克,弹壳重9.5千克,加装定时引信后不但能用于防空射击,在地面作战中还可有效对付集结的敌人,例如将定时引信设定在目标区的上空爆炸,具有霰榴弹效果。Flak 18型虽然在大战中后期停止生产,由改进型的Flak 36/37型系列代替,但它仍服役至大战结束,而各种88炮改进型的部件多能相互通用。
88毫米系列火炮的标准牵引车是Sd.Kfz7半履带运输车,它是由克劳斯-玛菲公司所生产的8吨级牵引车,车上搭载炮班成员及其个人装备,车身后方有88炮的弹药箱。Flak 18型的身管为56倍口径,炮管长4 930毫米,全备重量6 861千克,战斗重量5 150千克。炮座可360度回旋,最大仰角+85度、最大俯角-3度。发射高爆弹时炮口初速830米/秒,最大射高8 000米,高仰角射击的最大射程为10 705米,水平射击时为5 000米。它的反坦克能力颇佳,使用被帽穿甲弹时,可击穿1 830米处以60度法角线倾斜的86毫米厚均质装甲。Flak 18型的射速非常快,在熟练炮手操作下可达15-20发/分。
Flak 36/37型88毫米高射炮
88毫米的Flak 36型炮于1936年开始服役,它与Flak 18型最大的不同在于炮管结构及使用的特种拖车。Flak 36型的炮管为三段式可拆换设计,可依炮管磨损部位分别更换,省去以往必须将整个炮管更换的作法,不但节省资源且更方便更换,必要时可在战地即使更换。这种新炮管由莱茵金属公司设计,被称为9型炮管。最初的Flak36型使用新的201型特种拖车,火炮下架和进入炮位的操作较简便,后期换装的新炮车为202型特种拖车,具有新的并列双轮结构,越野性能较好,牵引时炮口朝向后方,装有轮胎刹车及轮档固定装置,使用Flak 36型在炮车上便可用低角度射击,应急反坦克能力大为增强,此外Flak 36型的炮架也略作修改,上下炮车的作业更为便捷,进入及撤出阵地较快速,火炮生存率大为提高。
除了上述改进及细部修改外,Flak 36和Flak 18相同。Flak 37型则是1939年服役的进一步改进型,它装有最新型的37数据传送装置,由于仅适于高仰角射击,使它成为单纯的防空火炮,不担任反坦克任务。
Flak 18和Flak 36型除了原来的防空任务外,还经常担任反坦克炮、远程炮战火炮甚至岸防炮等职能。Flak36在北非托布鲁克的“战斧作战”中一战成名,当时英军坦克部队在哈勒法亚隘口中误入德军88炮陷阱,参战的238辆英军坦克中被击毁123辆。
Flak 18、Flak 36的产量是所有88毫米炮中产量最高的,且Flak 18与Flak36/37三种火炮的多数部件可互换使用,故在战场上经常可看到各种应急的“混血”火炮,例如Flak 18的炮管装在Flak 37的炮架上,Flak 36使用Flak 18的炮车等混乱情形。
大战中期以后盟军对德国本土的空袭日益猛烈,防空炮的生产具有相当的优先权。到1944年8月时,共有10 930门Flak 18、36/37在服役,除了部署在本土的防空阵地外,也转战于其他各战线。Flak 36/37曾交给意大利部队使用,意军称之为88/56CA防空炮。据记载,部分Flak 18也曾出口至中国。
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
尽管88毫米炮的前期型号Flak 18、36/37取得极大成功。但由于战争对航空技术的刺激,高性能飞机不断出现,这让德军兵器局感到早期的88炮已不足以应付新的威胁,故1939年与莱茵金属公司签定合约,研制发展高性能的新火炮,在1941年研制出称为Flak 41的新型88毫米高射炮。
从实战经验出发,Flak 41炮在开始之初便充分考虑了反坦克的需要,设计成了一种多用途火炮。为了能发挥防空/反坦克炮的多用途性能,就必须改变早期88炮外形太高的缺点,因此炮架采用全新的设计。主要措施是将旧火炮炮架上的直立组件都改为水平配置,将原来向上折收的支撑架改为水平收放,有效降低了火炮的高度尺寸,较低的外形使火炮在反坦克作战时生存力更强,用新的回旋式炮座取代Flak 18、36/37系列上老式的笨重底座,使火炮射击更灵活,为了加强Flak 41型88毫米炮的威力,以71倍径炮管取代原有的56倍径设计,炮管强度相应增加,超长的身管赋予炮弹更大的杀伤力。新的Flak 41的十字底座比Flak18、36/37系列宽,使用202型特种拖车牵引。在炮车上射击时,炮架的左右支撑架可延伸至地面上,使炮车成为一个稳固的发射平台。大战中后期,盟军的空袭使德军的高炮部队负担非常重,1940-1941年时,1门88毫米高射炮在一个晚上常有射击200-300发炮弹的纪录。为应付这种情况,Flak 41引入精密复杂的观瞄及射控装置来提高射击精度,还安装了半自动装弹机构来提高射速,这也降低了装填手的工作强度。以上诸多改进使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比起它的前辈来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就连陆军元帅隆美尔参观样炮时都由衷地赞叹:“这真是第一流的高射炮!”
Flak
41于1943年开始服役,虽曾参加北非最后阶段的战斗及东线作战,但由于性能优异,因此大多数都部署在德国本土重点地区,担负第三帝国的防空任务。尽管Flak 41各方面都很出色,却也存在缺陷,主要在于Flak 41系统过于复杂,使得早期试生产炮常发生故障。第1门量产型直到1943年才交付部队服役,并立刻派至战局吃紧的北非及苏德前线作战,但由于材料的短缺和部分制造上的问题,故障问题一直没有获得彻底解决。例如射击后空弹壳的退排很不顺利,故技术维护就变得很复杂。1944年2月时,只有279门Flak
41在德国本土服役,数量与其他88炮相比显得偏低,就是因为此炮复杂及成本较高造成的。虽然Flak
41服役的数量很少,但却是德国所有88毫米高射炮中性能最佳的。
Flak 41有新型防盾,71倍径炮身,全长6 548毫米,全备重量11 240千克,战斗重量7 840千克。炮座的回旋较灵活,炮身最大仰角+90度、最大俯角-3度。炮口初速增至1 000米/秒,最大射高15 000米,最大射速20发/分,使用88毫米标准弹。
Flak 41本来也交给克虏伯公司发展,称为Flak 42,但由于莱茵金属公司的设计先行提出,并且克虏伯公司正全力发展反坦克炮及坦克炮,故Flak 42一直被搁置到大战结束。
Pak 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
虽然德国88毫米高射炮具有极佳的反坦克能力,毕竟仍是一种防空炮,其外形仍然过高,而且周边设备繁杂、操作人员多,作战时常须预先布置阵地,这些都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其野战反坦克能力,使其战斗运用的弹性大受影响,所以开发以88毫米高炮为基础的专用反坦克炮成为必然。1943年克虏伯公司推出了Pak43反坦克炮,并于该年年底迅速交付部队使用。
标准Pak 43采用一般88毫米炮的整体布局,但显得较简单轻便。其炮身和上架装设在类似88毫米防空炮的十字形炮架上。该炮具有可水平收折的十字梁型结构,机动时搭载于一套四轮式炮架上,作战时作战时折除牵引轮将火炮固定于地面,十字梁型炮架外形低矮,并且可作全方位回旋攻击任何方向的目标。紧急情况下Pak 43也可在轮式炮架上投入战斗,Pak 43的确是一种设计优异的反坦克炮。Pak 43使用68.3倍径的炮管,全长6 610毫米,炮口装有双重制动式炮口制退器,并配有电动击发装置,半自动水平滑楔式炮闩和液气驻退复进系统,战斗全重约5 000千克左右。射击AP 40高速穿甲弹时,初速高达1 130米/秒,最大射程16 002米,可贯穿2000/500米处的184/274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强大的火力足以有效制服二战末期盟军所有坦克。Pak 43尤其受到东线德军的欢迎,它能在2 760米的距离上轻松击穿苏军T-34坦克,在遏制苏军庞大的装甲部队的战斗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Pak 43服役后,由于盟军的猛烈轰炸,其标准炮架生产严重滞后,致使其炮管生产过剩,至1944年2月时尚有139具炮管待组装。于是德国人挪用FH 18火炮的炮架,与过剩的Pak 43炮管拼凑成Pak 43/41,它的外形虽然有点四不像,但火炮优异的穿透性能仍然充分发挥威力,有效填补Pak 43服役前的空档。1944年4月时,有70门Pak 43/41交付部队,除战斗重量降至4 380千克外,一般性能与Pak 43相同。
Pak 43和Pak 43/41除了牵引式以外,1943年2月起还成为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的装备,如Pz Kpfw
IV底盘的“犀牛”(Nashorn)自行反坦克炮装备了Pak 43/1;“猎虎”坦克歼击车的实验型和“象”(Elefant)式坦克歼击车使用Pak 43/2型炮,该炮使用的Pz.gr.40/43穿甲弹重7.3千克,炮口初速1
130米/秒,914米以外可击穿厚度192毫米60度法角线的均质装甲板。“猎豹”坦克歼击车配备了71倍径的Pak 43/3型,该炮装在车首中央稍偏右的位置,仰角+14度、俯角-8度,左右射角各有12度,携弹量则为60发。
KwK 38 L/56型和KwK 43 L/71型88毫米坦克炮
在二战中期,德军装备的最大口径的坦克炮是75毫米L43/48,但其威力已不足以对付苏军的重型坦克。由于对付坦克最好的方法是坦克本身,为此德军决定将88毫米高射炮改型为坦克炮,作为重型坦克的主炮,这样就能提高德军装甲兵的突防能力。
德国在Flak 36 L/56型88毫米高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加装了炮口制退器、采用电击发方式、后座系统为了适应坦克炮塔的尺寸而进行了修改,其余均与Flak 36一样。88毫米高炮与坦克炮采用相同的炮弹,该炮定型为KwK 36 L/56型88毫米坦克炮,身管长4 960毫米,可发射39式被帽穿甲弹,40式碳化钨芯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其中穿甲弹初速600米/秒,破甲厚度90毫米。这种优秀的坦克炮被安装在亨舍尔公司制造的“虎I”重型坦克上,由于“虎I”具有这样强大的火力,对付当时盟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绰绰有余,盟军当时的主要坦克——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成员就非常害怕“虎I”重型坦克,盟军的指挥官们不得不研究特种战术去对付它。
其后出现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使用了比“虎I”重型坦克更强大的火炮,即KwK 43 l/71型88毫米坦克炮。该炮发展自Pak 43反坦克炮,身管长6 300毫米。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大量装备的坦克上威力最强大的坦克炮,最大有效射程达2 286米。
2. 关于二战德国88mm火炮
纳粹德国北非军团由于坦克少且缺少反坦克武器,所以在战场上被逼把88mm高射炮当反坦克武器使用。最先使用是在萨拉姆战役中。
大炮要移动速度做什么啊?你见过有哪些大炮是一打就跑的?
3. 二战德军卡尔炮
德国为了对付法国建造的“马奇诺防线”,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从1935年起就投入到了新型臼炮的研制中,次年3月又提交了一份可行性建议书。预想方案中最夸张的部分就是这种800毫米火炮发射的炮弹居然重达4吨。这么中的炮弹当然被军方否定,后者要求重型臼炮最大射程达3千米,火炮进入阵地的时间要小于6小时,而且要装在自行履带的底盘上。
尽管这些要求意味着莱茵金属公司要彻底改动前方案,但对复杂机械有天然兴趣的德国设计师却因此而热情高涨。1937年8月“4号方案”出台,火炮口径降到600毫米,炮弹重2吨,装药350千克,初速243米/秒,最大射程4千米,高低射界-10°~75°,标准射角55°~75°,采用履带式字型底盘。
底盘是个有争议的部分。设计师曾坚持把火炮拆卸成几部分运输会更方便,但组装时间却不止6小时,所以最终该炮采用了履带式自行底盘。
很快,军方就以“040号设备”的制式号批准生产。这是意味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负责参与生产指导的炮兵将军卡尔·贝克。他对这种重炮寄予厚望。他认为一旦集中使用数门重炮肯定是坚无不催。不过他担心生产进度赶不及战争爆发,于是建议打破先预产再量产的常规,先生产6门火炮。在她一再坚持下,这个完全打破标准程序的建议得以通过。6门火炮按时完工。这也是将这种重炮命名为“卡尔”的原因。
6门“卡尔”重炮从1940年晚秋至1941年8月全部完工。除了“卡尔”的统称外,每门炮都还具有极具北欧神话色彩的个性化名字。
一九四○年五月,样车开始进行各类试验,不久莱茵金属公司有展示了“卡尔”必不可少的四号坦克底盘弹药搬运车。这种搬运车安装了机械吊臂和特殊的炮弹运输夹,可以在战场上直接为臼炮补充弹药。
“卡尔”起初装备的是8.44倍口径600毫米臼炮,但是设计时留出了余地因此也可换装11.5倍口径540毫米臼炮以增大射程。
一开始“卡尔”使用的是弹长2.511米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重2.17吨,内装280千克高爆炸药。这种炮弹有1号和4号两种发射药可选择,1号发射药可打2840米远,4号发射药能打4320米。
新式的轻型混凝土穿甲弹于1942年服役,弹长1.991米,弹重1.7吨,内装200千克高爆炸药。虽然装弹药量减少了,但新型的5号和9号发射药使其射程可达6640米、弹头在飞行末段垂直下落,最大可击穿2.5厚的混凝土层,然后在延迟引信作用下爆炸。
每门“卡尔”臼炮配19人的炮班,其中指挥官1人,炮手18人,另外底盘还需要正副驾驶员各1人。在战争末期,每两门“卡尔”炮编成一个连,但是在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战况下基本没有作用。
炮战中最忙碌的还是炮手。尤其是每次发射后都要将炮管恢复水平位置才能再次装填。不知是设计时的一个疏漏,还是有意之为,火炮俯仰居然要炮手像操作普通的野战火炮那样靠手转动摇柄来实现。
在激烈的野战条件下转动105毫米或155毫米的榴弹炮的摇柄都已经十分辛苦了,何况是超级大炮。在这种强负荷的作业强度下,炮手即便竭尽全力,炮身每次俯仰动作也要耗时4~6分钟。臼炮的操典规范上写明的标准火炮射速为6发/小时,即使每十分钟发射1发炮弹,这也应该考虑了手动摇柄这一因素。
相比而言装填还算轻松。“卡尔”是后装填,送弹等环节都有液压机械助力,,通常先用4号弹药输送车将2吨多重的弹头吊到炮尾再用专门的推杆推弹入膛,最后塞入发射药。
“卡尔”它自身只能携带两发炮弹:炮膛一发、后部吊车一发、弹药搬运车最多可载4发炮弹。
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苏方称为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这是一次长达250天的攻防战役。当德军对塞城久攻不下时,又先后祭起了“卡尔”大炮和“多拉”大炮这两面大旗。1942年3月,第833重炮营又奉命支援塞城攻坚,4月18日,几辆“卡尔”到达指定射击位置
的151高地附近。德军第22工兵连用了22天为它构筑射击阵地。其间,德军运去了72发重弹和50发“轻弹”。6月2日起,这种“超级巨炮”开始轰击。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这122发弹全部打完。后来又运去79发弹,射占75发。在“卡尔”巨炮和“多拉”大炮的轰击下,—些构筑极为坚固的苏军炮台和地下弹药库被摧毁。完成任务后,第833重炮营安全撤离。
镇压华沙起义1944年8月1日,波兰人民起义军对德国占领军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武装起义。只几天时间,起义军便占领了许多重要市区,德国鬼子有些吃不消,随即调集重兵镇压华沙起义军,先后凋去装备“卡尔”巨炮的第628、428重炮兵连。德国占领军在给总部
的报告中称,攻击“非常成功”。华沙军民在坚持63天的战斗中,起义军牺牲1.87/人,华沙市民牺牲187/人。“卡尔”巨炮扮演了屠杀华沙军民的极不光彩的角色。
“卡尔”巨炮参加的最后的战斗是,1945年4月11日第428重炮兵连在柏林以南50千米处迎击苏军潮水般地进攻。在强大的苏联红军的进攻面前,几门“卡尔”巨炮显得十分渺小,根本无法阻挡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卡尔”巨炮也纷纷成了苏联红军和盟军的战利品
从一九四○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一年八月,莱因金属公司一共建造了六门“卡尔”臼炮,并分别起名为:一号炮“亚当”、二号炮“夏娃”、三号炮“多尔”、四号炮“奥丁”、五号炮“洛奇”、六号炮“迪沃”。
全长 : 11.15m
宽 : 3.16m
高 : 4.78m
重量 : 124吨
发动机 : Dimler-Benz MB507 Desel (580PS)
最高速度: 10Km/h
最大射程 : 40Km
口径 : 600mm
炮管长 : 5m
炮重 : 28.4吨
射击纵向角度 : -0 to +70 度
射击横向角度 : 左 4 度, 右 4 度
* 重磅炮弹
炮弹重量 : 2.2t
炮弹初速 : 220m/sec
射程 : 3,260 - 4,320m
* 轻炮弹
炮弹重量 : 1,575Kg
射程: 6,6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