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老兵幸存多少

德国老兵幸存多少

发布时间:2023-03-17 00:59:00

① 有个德国老兵开猎虎坦克歼击车参加过柏林保卫战,现在还活着

你所问的应该是:奥托·卡利欧斯


他是德国国防颂春军2号坦克王牌,击毁敌方坦克128辆,至今仍旧健在


最开始是开虎式坦克的,后来去开猎虎坦克歼击车了,冲樱首但要更正一点,他没有参加过柏林保卫战。他开着猎虎和美国人在雷马根大桥上交过手


猎虎没有参加过柏林战役


奥托·卡利欧斯在战后写了书《泥泞中的老虎》,国内有散数书

② 二战期间最大的战舰是

二战期间,德国战舰俾斯麦号被认为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海上死神,也是最安全的“永不沉没”号。然而它在正式服役不到两个星期后即沉入海中,关于它的沉没原因以及那场激烈的海战至今还吸引着很多人的好奇心。在俾斯麦号战舰沉入大西洋后的第61个年头,曾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的詹姆斯-卡麦隆导演将使用先进的深海探测仪器,重新探访俾斯麦号,并最终解开它沉没的谜团。
那是1941年,正值二战,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战舰俾斯麦号——大多数军事专家都这么认为——从挪威的卑尔根港驶向远海时暴露了目标。英国当时最大的战舰胡德号加入了追击的行列,但却在随后发生的战斗中被俾斯麦号击沉。英国决意报复,派遣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号战舰,随同100艘其它舰船向俾斯麦号进发。近2,000英里的追击后,舰队在法国布雷斯特以西400英里处赶上了它。俾斯麦号在强大的炮火攻击下沉入海底,只有一百名海员获救。“我希望战争永远消失,”一位在英军的炮火中幸存下来的德国老兵曾经感慨地说,“对我来讲,俾斯麦号就是死神的象征。”61年后,几位幸存下来的二战老兵又聚在一起。是时间,使他们化敌为友。提起当年的那段往事,这些髦耋老人唏嘘不已。
“俾斯麦号是当时最先进的船。第一次登上俾斯麦号的时候,我想,这艘船绝对安全。没有人相信它会沉没。”俾斯麦号在德国汉堡秘密建成,于1939年下水。它是希特勒极度自大的表现,是一架屠杀机器。它的身长达830英尺(约252米),几乎和泰坦尼克号相当,而且还要宽出30英尺(约9米)。它的装甲极厚,重量几乎是泰坦尼克号的两倍。尽管块头很大,但在15万马力引擎的推动下,俾斯麦号的航速可达32节(时速59.2公里)。每个炮管口径15英寸,重25万磅,能摧毁15英里以外的船只。侧面装甲厚13英寸(约33厘米),可以抵御鱼雷和最大口径炮弹的袭击。当时德国海军赋予俾斯麦号的任务是,搜寻并摧毁向英国运送食物和补给的北大西洋护航舰队,以迫使英国投降。
1941年5月24日,俾斯麦号驶出丹麦海峡,即与英国战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相遇。胡德号和俾斯麦号全速驶向对方,胡德号首先开火,俾斯麦号进行还击。胡德号的弹药库中弹,船尾被炸开并因此沉没。船上1415人中只有3人幸存。随后威尔士亲王号也受到重创而被迫撤退。“小时候我们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说英国人是我们的敌人。虽然我没见过他们。胡德号沉没的时候,我们的船上欢声雷动。看着那些飘在大洋中的海员,不知他们有多少人能幸存下来。但是我们中不少人都意识到,他们像我们一样,也是人。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就成了我们的敌人。”
那个早上,俾斯麦号上的卡尔和沃尔特和其他德国海军士兵感到了胜利的喜悦。他们炸沉了强大的胡德号,重创了威尔士亲王号。他们是祖国的英雄,俾斯麦号是不可战胜的。胡德号沉没的消息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胡德号几乎就是友爱之船,它是皇家海军的象征。这象征轻而易举就被摧毁,无疑在关键时刻对英国人的士气造成了致命的打击。首相邱吉尔深思熟虑之后,集结各处的海上力量,将矛头一起指向俾斯麦号,准备将它摧毁。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麦号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它在狂暴的海洋中穿行,目标是法国海岸的安全地点。但英国人的进攻也开始了。5架鱼雷轰炸机穿越风暴向俾斯麦号发起猛攻,一颗鱼雷命中方向舵,俾斯麦号兜起了圈子。英军舰队围拢过来,准备实施摧毁。“我当时在无线电室,听说许多战舰开过来,我们陷入了包围之中。”1941年5月27日清晨,俾斯麦号上的德国水兵准备迎战。
1941年5月27日8点47分,英军海军上将约翰-托维命令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号战舰向俾斯麦号开火,一时炮弹齐发。不久另外三艘战舰也加入了战斗。一发发炮弹从俾斯麦号的上层船体和海员中穿过。英军的轰炸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共向俾斯麦号投掷了2,876发炮弹。
俾斯麦号上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却依然在海面上挣扎。约翰-托维命令多塞特郡号巡洋舰发射鱼雷。他们共发射了3颗,5分钟后即上午10点40分,俾斯麦号坠入了深渊。

③ 现在还有没有活着的二战德国士兵

二战期间,德国老兵海因茨·奥托·浮士德目睹了种种惨状,他不愿回想。

但这不是他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光。

战后,这位高中教师寄希望于未来,儿子却开始追问,他的手上是否沾满罪恶和鲜血。

那声惨叫在他脑海中回荡了72年

“啊!”可怕的惨叫又响起来了。过去的72年里,它始终在海因茨·奥托·浮士德的脑海里回荡,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每当浮士德在窄巷深处安静的小房子里独处,无论坐在餐桌前,还是花瓶里插着郁金香的客厅,这声尖叫都像不期而至的访客,打破他难得的平静。

它将浮士德送回72年前,送回2240公里之外苏联卡里基诺的一条战壕里。恍惚间,他又成了那个年轻的小战士,在充满暴力的世界中奋力挣扎,寻找可供生存的夹缝,苟延残喘。

整个连队蜷缩在战壕里,战士们紧紧地互相靠着,浮士德旁边是好友埃克哈德。战壕是他们惟一的庇护。

突然,连长冲着身后的战士们吼道:“浮士德这队,到前面来!”

浮士德没有动。这时候听从指挥,只会让自己变成死人。

“别说话,埃克哈德。”他悄悄对身边的朋友说。但埃克哈德大声答道:“我们来了!”

这个8人小队的目标是攻下前方的村庄,在他们之前,已经有无数战士倒在路上,每一步前行,都要从尸体残躯上爬过。

苏联人的炮弹像雨点般攻过来,3位战友哼都没哼一声,当即死亡。特里茨勒朝浮士德跌滚过来,左手跟胳膊之间只剩一条肌腱连着,他一咬牙,将肌腱扯断。

埃克哈德被击中,浮士德试图去救朋友。到处都是苏联人和德国人,每个人都一边奔逃一边开枪,努力活下来。浮士德没子弹了,被迫撤回。

“啊!”埃克哈德的惨叫不断传来,一声比一声弱,带着无尺稿比复杂的含义:乞求、希望、绝望。这声音萦绕在浮士德耳边,他却束手无策,直到它戛然而止。

最后的战斗,竟是为沉默而战

浮士德在莱茵河畔的辛齐希镇安度晚年。这个晚上,他眼里浸满泪水。来势汹汹的记忆碎片打破了他在现实与过去之间筑起的高墙。

尽管已经92岁,浮士德依旧清楚地记得发生了什么。谈起那场战争,他总会带着一种奇异的使命感,就像所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一样。

“都过去了。”浮士德告诉德国《明镜》周刊。还活着,让他感到“难以置信的幸福”。他没有时间回顾过去。这个“正常”的世界里,没有撕裂的腹部和掉落的人头。

战争过后,浮士德回到德国,完成学业,建立家庭,然后在辛齐希镇高中做校长兼美术老师。他很少与妻子谈及自己的过去,尽可能地模洞朝前走。

在儿子彼得的童年记忆中,家庭聚会是惟一一个会唤起父亲回顾过往的场合。西奥叔叔和尤普叔叔坐在父亲身边,讲起当年在苏联的战斗。彼得守在一旁,不厌其烦地倾听:“你还记得吗,那时候……”

彼得16岁时,这些老套的故事不再能满足他。他意识到,父辈的谈话中从未有过质疑,质疑曾经发生的一切和他们自己。

之后的几年,德国ZDF网络电视的二战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让这些问题被一再提出:父辈在战争中究竟做了什么,他们是否是纳粹、杀人犯或大屠杀的兇手,他们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罪孽。

许多父亲保持沉默。他们没想到,自己最后的战斗,竟是为沉默而战。

在浮士德家,父亲没有讳莫如深,儿子也并不想毁掉父亲。几十年来,他们一次次交谈。

浮士德总是告诉儿子,德国人发动的战争是古往今来世间最大的犯罪。60岁的彼得想知道,为什么父亲会参与那场战争,在苏联的那些年里,他是否像失去了右腿那样,也丢掉了自己的良旦困枯知。

“如果不是他,我肯定无法活到战后”

害怕吗?“不,我没有。”

想过死亡吗?“我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性。”

有没有期待成为狙击手?“当然希望如此。”

在那个和平只是下次战争喘息之机的时代,浮士德相信,他是为了家庭和祖国而战,这是他的责任。在一生中经历至少一次战争,太过平常。

1921年,浮士德出生在一个信仰天主教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电气工程师。全家加入纳粹党看起来没有什么坏处。

1939年高中毕业后,浮士德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大学里读了几个月书,学习德语和地理。

1941年6月21日,浮士德参军,到了苏联边境。他曾向德国《图片报》这样描述战争:“大炮的怒吼震耳欲聋,撕心裂肺,苏联人的阵地瞬间变成一片火海。无数炮弹夺膛而出,从我们头顶呼啸而过,水银泻地般倾泻在苏联人的阵地上。天空中到处都是轰炸机。爆炸和火焰将地平线烧成了红色。”

兵临列宁格勒城下时,浮士德的部队对着苏联人不间断地扫射一个小时,消耗了18000发子弹和手榴弹。只要他们的枪声一停,苏联步兵就震天动地地吼着“万岁”,潮水般地涌来。

在一个被遗弃的苏军阵地,浮士德击毙了第一个敌人,那是个岁数跟他差不多的小伙子。他开车经过一辆几乎被炸毁的苏联坦克,能闻到皮肉烧焦的味道。一个战友的内脏从腹部流了出来,高喊着“杀了我”,死在浮士德的怀里。

目睹过无数悲惨的死亡,浮士德“习惯了战争的恐怖”。

1943年,一枚炸弹的碎片让他丢掉一条腿,在美军战俘营中一直待到1945年年底。

回想起这一刻,浮士德心中只有感激。他告诉《图片报》:“那个向我射击的苏联士兵,如果他还活着,我会请他到家里做客。他救了我的命,如果不是他,我肯定无法活到战后。”

“我们无法选择时代”

回想往事,浮士德觉得,他没做过任何值得忏悔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罪恶从未发生。

列宁格勒路旁,一个穿黑色制服的德国兵站在一个苏联老农面前,指了指他脚上的靴子。老人摇了摇头,德国士兵于是掏出枪将他打死,然后把他的靴子据为己有。

“一些朋友觉得,知道父亲开过枪就够了,因此将他们视为罪人或兇手。”彼得告诉《明镜》周刊。他已经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父亲着想——他被丢进角斗场,不开枪就活不下来。

这是真的吗?如果父亲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他能否原谅?

彼得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不确定的感觉。他害怕得知真相,更怕父亲因为这种恐惧而向他隐瞒真相。

战后,浮士德参加过一个老兵会议,试图将失败的战争描述为德国英雄主义的胜利,不过只参加过一次。上世纪70年代末,他拒绝接受德国人对希特勒的争议和批评,今天,他的态度有所改变。

彼得在帮父亲写一本战争回忆录,其中有一个标题是“我们无法选择时代”,这并不是借口。

“我是一名优秀的士兵。”这是浮士德最喜欢用的开场白,直到今天他依然坚信这一点。但他也承认:“我只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罪恶政体中,一个不错的工具。”

④ 有知道现在还健在的二战德国老兵吗

应该有吧,返法西斯战争胜利才73年,肯定有活着的二战老兵

⑤ 求助一下大神,被苏联和盟军俘虏的德国战俘下场

根据数据统计德军东线被俘人数估计为250万人左右,这些人大多是在战争后期被苏军包围而突围不成的而被俘的。能跑的都会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库尔兰的德军无路可逃,除了战死只能是向苏军缴械,其中估计有50万战俘死在苏联的集中营里,但只有363343名死亡俘虏的身份被苏联方面确认。

我记得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德国的第一号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在战争结束以后被苏联判处了25年监禁。在监狱里他拒绝劳动,苏联看守非常地愤怒,哈特曼的回答是,“5年前,您的国家打赢了战争,我是一个战败国的空军军官,而不是什么战犯!列宁说过,一个国家如果6个月之后不释放战俘,那么它就是帝国主义国家,是一个堕落的国家。”是的,当你带着一颗无私公正、善良的心去阅读这些材料时,你会为那些德国战俘的悲惨命运而震撼,难道这些会发生在我们标榜的文明与正义的社会吗?第一次触及到这些资料,我不得不把厚重的材料缓缓地放下,许久许久地沉默着,在心底艰难地嚅嗫着,“那些可怜的德国战俘”

稍微通晓二战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联红军消灭了纳粹德国33万人,其中俘虏德军9万多人。不过战争结束以后,却只有5000名战俘回到了德国,其他人则因为各种原因死在苏联西伯利亚的集中营里。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否会考虑一个问题: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纳粹,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里有这么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运的5000人中的一个后来回忆说,“我们在苏军士兵的驱赶下用双腿走往战俘营,中途如果有人掉队的话,苏军士兵会立即将他枪毙。到达战俘营后,我们三天吃一次饭,每天都有许多人死去,从2月2日到3月初的这段时间里,有50000多名德国俘虏先后死于伤寒活下来的36000人被苏军用火车运往西伯利亚去劳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达西伯利亚后,我们在零下60度的天气下被强迫劳动,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其实与另外的一个例子比较起来这9万人真的算幸运的了。在1943年的科尔孙口袋中,德军突围时,留下了所有的3000名伤员和一些护理人员,想让他们成为苏联红军的俘虏。战后苏联方面公布,当俄国突击部队抵达时,发现所有的德国伤员都已经中弹而亡,由此断定德军在撤退时杀害了他们自己全部伤员。这3000名德军想成为战俘都没有资格。苏联人的公报遭到包围圈里的德国幸存者的一致驳斥。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次屠杀?反正没有任何人因为这3000人的死而受到责难,这3000条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

苏联红军在攻占柏林后,对投降的战俘的暴行罄竹难书。这里仅举一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红军战士对于生命的漠视,一个德国兵不幸被俘虏了,为了活下来什么事都愿意干,红军战士于是命令他弹钢琴,只要钢琴声一停就枪毙他,那个德国兵连续不断地弹了12个小时,最后终于累倒在钢琴上,红军战士立即遵守诺言地把那德国兵枪毙了。

苏联人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要与人权斗士美国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德军千方百计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军队投降,但是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这些德国兵呢?

到1945年5月,德国向美、英、法三国投降人数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马利的英军受降50万德国俘虏;英国与加拿大联军受降200万人。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国人回忆说在英国的战俘营,每天的口粮是12块很小很小的饼干和2杯茶水。这些俘虏大多数在德国投降后就被释放回了家;其中有30万人被送到法国作为“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英国与加拿大对待德国战俘比较的宽容,毕竟都是欧洲的兄弟。

而向美军投降的520万德国俘虏却遭到了比向苏联投降的俘虏还要惨的恐怖待遇。盛传有一百万德国俘虏被虐杀在美军集中营里,当然这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已无从考证,因为美国销毁了这方面的全部档案。估计数字有可能被夸大,但是德国俘虏死在美国集中营的人数绝对是触目惊心的。这就是自诩为世界文明的传播者、民主卫士的典范美国人干的伤天害理的罪行。

美军设立的德国战俘营是在露天野外,每1万人一个方阵。用铁丝网隔离着,没有被耨,白天挨晒,晚上挨冻,下雨挨淋。衣衫褴褛的战俘挤在齐膝盖深的泥浆里,肮脏,憔悴,瘦弱,目光无神。一天吃一次饭,给战俘开饭就把战俘列成两列,前面放着桌子,只有面包、巧克力、奶酪、肉干等东西,一个德国老兵回忆说,美国人会把食品先浇上汽油然后再发给战俘。开饭时就是一批一批上来抢,抢到什么就是什么,因为长期没有蔬菜和水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被严格限制,许多战俘大便干燥,战俘相互帮忙往外扣大便。疾病很快在德国战俘营里蔓延,主要是痢疾,伤寒和坏蛆和肺炎。躺在泥地上的病人常常是全身糊满自己的大便,这无疑加速了疾病的传播。一个幸存的战俘后来回忆,他所在的那个战俘营平均每天都要往外搬运20-30具尸体。

食物的严重不足、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极差等原因导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国战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营周边的德国妇女往铁丝网中扔食物,立即被发现的美国宪兵开枪击毙。许多战俘满身污垢地死去时,明净的河面就在十几米远的铁丝网的另一边枉死在美国战俘营的德国俘虏数目相当于二战中德军在西线作战阵亡人数的总和。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又取得了一次大规模屠杀俘虏的,也可以称之为“最终解决”的胜利。策划虐杀战俘的幕后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后来一直以来被人们、被历史歌颂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军事家、统帅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据说,美国着名将军巴顿就是知道内幕后表示反对,被中央情报局制造车祸给“做掉的”。

国际红十字会要求视察战俘营的要求屡次被美军拒绝,战俘在无医无药的情况下,生命自动地消失了。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以后德国俘虏才被转移到正规的战俘营,这时许多的生命已经逝去了。对标榜自己为最讲民主、人权国家的美国最大讽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邪恶”的纳粹德国俘虏的9万美国战俘在被关押期间都受到了德国人较良好的关照,仅有1600多人死亡。美国把德国纳粹对美英仅有的几桩屠杀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对自己的恶行只字不提。

⑥ 俾斯麦号沉没

是第五轮齐射从14100码(约12893米)的距离上准确地命中了“胡德”号。从“俾斯麦”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上都看见,“胡德”号主桅下方升起了极高的火焰,随即战舰发生了剧烈爆炸,很快沉没了。
“胡德”号从开炮到沉没仅短短6分钟。包括霍兰在内的1419名船员仅3人生还。由于爆炸过于迅速,对于“俾斯麦”号到底击中了什么部位,没人知道。从中弹的位置和爆炸时间及威力,可以推测“俾斯麦”号第五次齐射的穿甲弹击穿了薄弱的甲板装甲,引爆了甲板下方的4英寸和15英寸火炮的弹药库,近100吨的无烟火药(注意是“火药”而不是炮弹)发生了剧烈爆炸,从当时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见“胡德”号上腾起了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支历则弯持了这种观点。“胡德”号沉没的噩耗很快传到英国,英国举国震惊,海军官兵纷纷表示要为“胡德”报仇雪恨。因为,“胡德”号在英国海军乃至整个英国都象征着“荣誉”,有着极高的地位(这方面将在后文叙述),纪念一个出了4位海军上将的家族。
此时,腾出手脚来的“俾斯麦”号开始将火力全部转向“威尔士亲王”号。“威尔士亲王”号连连中弹,一共被命中7发,其中3发是有"俾斯麦"号击中的。
其中造成后果最严重的是6时03分的一发380mm炮弹击中“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杀死了绝大部分指挥人员,之中舰长里奇和几名下级官兵侥幸生还。此外,一发炮弹命中水上飞机起重机之后的后烟囱后部,另一发第俾斯麦发射的380炮弹命中271雷达天线的正下方。
6时05分下令转向70°,释放烟雾,全速脱离战场。德舰也不想恋战,没有追击。
后来的情况就不在细述,就是在英舰的不断跟踪和英机的不断骚扰之中,甚至还一度摆脱追踪。但是由于“威尔士亲王”号一发炮弹击穿油槽,使其给敌人的跟踪提供了方便,并使前部1000吨燃油遭到污染而无法使用,当时船速下降了2节。本来,英国人的飞机由于鱼雷威力不足以伤及“俾斯麦”的主装甲,只能产生扰乱和搜索作用。但是,5月26日的攻击中一发鱼雷竟击中了其舰艉,鱼雷的碎片将舵卡死,舵给卡死在左舷12度上。‘俾斯麦’陷入旋转之中,蛙人潜入浸入一半的后舱,希望修复方向舵,几千吨海水把他们赶了出来。船舱进水越来越多,使得军舰稍稍左倾。林德曼(船长)试图以螺旋桨来恢复平衡,但无济于事。由于舵卡在左舷12度上,那么船将向右转向,与当时实盯镇际航向吻合——西北方向,但是“俾斯麦”几能*轮机的机动控制勉强转向,所以这可能不是真正原因。有的资料里认为舵机舱舱壁单薄,海水漫入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俾斯麦”号掉头朝逃跑的反方向行驶以避免迅速沉没(这个问题很困惑),毕竟这个方向非常危险,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一个更加紧迫的危险迫使它这样(当时U艇部队和布勒斯特的JG26联队都已出动支援)。不管怎么说这注定它摆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只能听天由命了。
5月27日,早上8点多,赶到的英国主力舰队开肢闷始对“俾斯麦”号开始了围攻。虽然身陷重围,但己坚持战斗3天3夜的德国水兵仍睁着充血的双眼坚持战斗着.“俾斯麦”号的舰长吕特晏斯向元首发出电报:“船已不堪操纵,我将战至最后一发炮弹”。元首回答他:“拿出你的勇气来,全德国人民与你同在!”
由于火炮射程上的不足,英舰在远距离上几乎摧毁了"俾斯麦"反抗能力.并且向其左舷拉近距离猛轰,“诺福克”号和“多塞特郡”号则同时向其右舷开火。上午10时经过2个小时的炮击,上层建筑已千疮百孔,成为一堆废墟“俾斯麦”号静静地飘,既不投降也不沉没。
在英国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发射的3枚鱼雷最后攻击后不久,上午10时36分,着载着吕特宴斯和1600名德军官兵戴着飘扬不屈的海军旗帜,在距布勒特斯450海里处沉入北海冰冷的波涛之中。
望楼主尊重别人花时间帮助,及时采纳,谢谢

⑦ 二战德军老兵回忆录,一本关于诺曼底登陆的书,好像叫做46号堡垒 我也忘了 是关于MG轻机枪的

《62号哨所--回忆1944年6月6日的奥马哈海滩》

2000年,塞弗罗撰写了一本名为《62号哨所--回忆1944年6月6日的奥马哈海滩》的回忆录,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忏悔。2007年,83岁高龄的塞弗

罗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称,他并不热衷于战争,他时时刻刻都在受到良心谴责,“我确实不是因为有杀人的欲望而杀人的,而只是想活下去。我知道

,只要他们有一个人活下来,那么他就会向我射击。我从不想卷入战争,也从不想呆在法国,更不想呆在碉堡里用机枪射击”。

⑧ 二战最后,库尔兰地区的德军有多少人被俘,那些人的结局怎样

1945年5月8日14时,整个集团军群幸存的将士约20.3万人被送往了西伯利亚,1955年的时候剩下的一万多人返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有幸存老兵说:库尔兰战役对他们来说是地狱之旅,而去西伯利亚则是第二次地狱之旅.只有很少人幸存下来.这名老兵认为在库尔兰战役期间他之所以能够尽全力战斗,是因为有战友和军官,大家都在帮助对方不受到伤害.
向库尔兰集团军群的将士们致敬!!!!!

⑨ 二战结束后 那些纳粹德国幸存下来的老兵和军官后来都成为了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德国被柏林墙一分为二,成为了东德国和西德。东德是在苏联的控制下,而西德则是在英美的控制下。二战结束10年后,西德被允许拥有自己的国防军部队,这支部队除了新招募的年轻人以外,还有一部分则是原悔李先纳粹党存活下来的老兵们,而这些老兵则就直接成为了西德国防部队的中流砥柱了。那么当时西德的国防部队中,有多少是当年的纳粹老兵呢?

1955年6月7日,时隔二战结束十年后,西德被允许成立了自己的国防军,组建了联邦德国国防部队。而那些当年加入纳粹党的一些年轻的新兵则成为了联邦德国国防部队的中滚弊流砥柱。时隔十年,即使在当年纳粹党中最年轻的士兵到这个时候也至少都有30几岁了。所以在这支新建的西德德国国防部队新兵中很少出现有当年的德国纳粹老兵。

但是这批部队中的军官和士官则一大部分都是当年的纳粹党老兵。西德联邦德国国防部队成立三年后,据统计有1.29万名的军官是曾经当年二战期间的德国老兵。有如此大量的身经百战的老兵阵容,迅速的将西德国防军培养了起来,以担当对付苏联的防御任务。

而当时纳粹党的着名军官曼施泰因也曾碧备迟作为西德国防军的军事顾问,原纳粹着名的陆军装甲上将曼陀菲尔更是培养西德国防军的有力推行者。原任有着“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司令的参谋长陆军中将斯派达尔也成为了北约的高级指挥官,担任上将一职,同时担任北约在中欧地区地面部队总司令一职。整个西德境内的北约部队都要归斯派达尔指挥。

在冷战期间,西德国防军几乎完全有原先纳粹党的老兵为主导,北约军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曾经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再苏联的装甲洪流重压之下有着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这批原先纳粹党底下的德国军官们当时非常手西方的各地的追捧。

⑩ 二战德国老兵为什么处境都很悲惨

悲惨谈不上。不过更多的是那一代人以及后一代人之间产生了对生活的茫然。
1、希总上台后,并非单纯靠战争转移大众视野(这是天国的历史课本说的)。实际上,希总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是有了些成效。特别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当时饱受凡尔赛条约影响下的人员失业,政 府赔款问题。
2、那一代人第一次见到一个天天呐喊重 振 德 国口号的人,所以他们为之疯狂。也将对他的个人崇拜上升到信仰高度。
3、随着战斗失败,他们的信仰丢失了。要知道,失去信仰的人,失去的不止是基本的人生观,连目标都会丧失。就好比电影《兄弟连》里面,德国军官投降前问温特斯中尉的那句话——像你我这种只为战争而生的人,战后我们会面对什么?
4、经历过战争的人普遍长寿,因为很多问题想的都很开,对社 会没什么太多索求。这一特点也在《兄弟连》第一集结尾中,温特斯第一天诺曼底空降的回忆中有表述。现在有一些当年德国比较优秀的战斗军官,生活还算可以。比如虎王奥托卡尔尤斯,就回家经营着一家药店。漫画大师宫崎骏曾经拜访过他。

阅读全文

与德国老兵幸存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6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7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3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