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为什么叫红胡子

德国为什么叫红胡子

发布时间:2023-03-18 08:26:18

❶ 腓特烈一世生平简介,腓特烈一世历史评价,腓特烈一世怎么死的

腓特烈一世生平简介,腓特烈一世历史评价,腓特烈一世怎么死的?

腓特烈一世(FrederickⅠ,1123—1190),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着名的皇帝。因其身材高大,容貌奇伟,尤其有一口红色的胡须,故世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红胡子腓特烈”。

腓特烈出生于1123年。他的父亲是霍亨斯陶芬家的士瓦本公爵腓特烈第二,他的母亲朱娣丝是威尔夫家族的巴伐里亚公爵亨利第四的女儿。当时,霍亨斯陶芬与威尔夫是两大敌对家族,他们各据一方,互相混战,腓特烈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种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环境中度过的。诸侯贵族相互间的争权夺利给少年腓特烈以深刻的影响,在他年轻的心灵里萌发着夺取权力、统一德国、扩张领土的思想。

1152年,腓特烈的伯父——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去世,29岁的腓特烈以士瓦本公爵的身份,于当年3月4日当选为德意志国王,即腓特烈一世。腓特烈受过相当教育,富有才干,自认为罗马皇帝的继承者,并希冀获得这种权力。

腓特烈一世登基前夕,在亨利三世时一度处在从属于皇帝地位的罗马教皇,通过“沃尔姆斯协定”,几乎取得了与皇帝平等的地位。这是腓特烈一世所不能容忍的。他一心要象奥托一世及亨利三世那样驾驭教皇,并使其成为他统治帝国、对外扩张的工具。实现这个目的第一步,必须使罗马教皇给予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153年腓特烈首次进军意大利。其时罗马正发生政变,商人、手工业者和小骑士联合起来,从教皇手中夺取了城市政权,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累斯齐亚人阿诺德为其实际首领。阿诺德既反对教皇,也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教皇尤格纽斯写信给腓特烈,指责起义者重新选举出元老院议员和执政官以及自行拥戴一个皇帝,同时,要求德国国王速进罗马,讨伐阿诺德。来信正中腓特烈下怀,他立即与教皇签订了《康斯坦茨条约》,商定腓特烈不与阿诺德合作反对教皇,教皇答应为腓特烈加冕,允许他掌握帝国权力。但当腓特烈到达罗马时,教皇尤格纽斯三世没有来得及为他举行加冕仪式就死去,由一个精力旺盛的英格兰人阿德里安继任为新教皇。腓特烈擒获并吊死了阿诺德,为教皇免除了一大忧患,因此,阿德里安四世承认了《康斯坦茨条约》,下令为皇帝加冕。教皇提出了一个侮辱性的条件,即在他下马时,腓特烈必须为之带缰扶镫。腓特烈大怒,加冕礼不得不拖延。直至1155年6月18日,教皇才在一片抗议声中于罗马为腓特烈完成了加冕礼。自此,腓特烈正式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比较容易地得到教皇的加冕以后,腓特烈并没有意识到战胜教皇,占领意大利已不象其前人那么容易了。当时,意大利北部诸城市已经发展起来,他们不愿罗马皇帝来干涉他们的内政;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诺曼王国还非常强大,它时刻伺机向北扩张,企图控制罗马教皇。该国国王罗格二世曾支持阿诺德向罗马教皇进攻,当腓特烈率军进入罗马时,他又转向教皇,反击腓特烈;在东部,拜占廷帝国在地中海地区的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腓特烈的前任康德拉三世看到了这一点,他曾与拜占廷皇帝康纽斯·曼纽尔一世签订盟约共同反对诺曼人。但腓特烈竟不承认这一盟约。曼纽尔一世曾建议他与拜占廷公主结婚,共同向诺曼底王国开战,腓特烈一世予以拒绝,造成了与拜占廷关系的裂痕。上述一切给红胡子腓特烈推行侵略意大利的计划以很大的阻碍。

1154年,诺曼底王国国王罗格二世去世,其子威廉一世即位。诺曼底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诺曼贵族举兵反叛新国王。教皇阿德里安四世马上给予叛乱贵族以声援,曼纽尔一世也与叛乱集团结成联盟,共同反对威廉一世。腓特烈眼看时机成熟,决定攻打诺曼王国。但是,那些没有从腓特烈一世手中获得利益的德国贵族断绝了对腓特烈的援助,而且曼纽尔一世也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真正举兵进攻,致使腓特烈侵占诺曼王国的计划破产。这是腓特烈远征意大利的第一次失败。这次失败不仅更 *** 了他的侵略野心,而且使他明了,只有完全控制本国贵族,迫使他们在物质与人力上给他的远征以支援,才能达到占领意大利的目的。1155年腓特烈退出罗马,他的第一次入侵意大利至此结束。

在腓特烈获取皇位的时候,他的强大对手是他的近亲威尔夫家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当时,为了笼络亨利,腓特烈将奥地利亨利二世的巴伐利亚领土和梅克伦堡赐给了他。第一次远征失败后,腓特烈又把帝国东部新占领的斯拉夫土地上的主教授职权赐给他。与此同时,腓特烈提升波希米亚公爵弗拉底劳斯二世为国王,并恢复了本国主教在主教授职权之争时丧失的政治权力。他还于1156年,娶勃艮第伯爵的女儿碧特丽丝为后。这一切措施使腓特烈暂时获得了本国大诸侯的支援,他再一次开始了对意大利的远征。

意大利北部富庶的城市一向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侵占的目标。这些城市曾以高额金钱向以前的皇帝赎买暂时的和平。红胡子腓特烈并不以金钱为满足,他要攫取意大利城市的全部财富及其来源。面对腓特烈的强大攻势,意大利北部15个城市以米兰为首组成伦巴底联盟;摆脱了阿诺德和诺曼人胁迫的教皇,也为阻挡腓特烈向中部意大利进犯站到了伦巴底一边。

1158年,腓特烈第二次入侵意大利。他首先围攻米兰城,然后在隆卡里亚平原召开会议,有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的代表参加,在会上,腓特烈宣布:帝国皇帝有权向所有的城市委派自己的官吏以监督各城市的自治,有权向各城市征收赋税,这些决定如果实现将给帝国每年带来三万银磅的收入,也将给部分德国贵族带来不少好处。米兰等城市反对帝国的这些特权,因而遭到镇压。经过两年的攻战,1162年,米兰沦陷。腓特烈的军队彻底毁坏了这座城市。除了留下做为农奴的居民以外,绝大部分人被赶出城外,并在城内中心广场犁出许多深沟,撒上盐,意思是:谁要反抗,就使反抗地区变成荒地。腓特烈命令士兵砍下俘虏的头,戏谑地踢来踢去,以显示对反抗者的蔑视和惩罚。尔后,腓特烈又用极其残暴的手段迫使伦巴底各城市服从隆卡里亚会议的决定。1162年末,他回到德国。腓特烈为要征服西西里,于1163年,他又第三次远征意大利。由于受到意大利各城市反对力量的钳制,他的目的未能得逞。然而腓特烈并未放弃他征服意大利的野心。

1159年,教皇阿德里安四世逝世,红衣主教罗兰当选为教皇,即亚历山大三世。新教皇坚决主张教皇的职位独立于皇帝之上。这一主张引起了与腓特烈为敌的诺曼国王威廉一世、拜占廷皇帝曼纽尔一世以及伦巴底城市的支持。腓特烈怒不可遏,对抗性地拥立了红衣主教渥大维为教皇,即维克特四世,并于1160年召开了帕维亚会议,确认维克特四世为真正的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闻悉后,毫不犹豫地开除了腓特烈的教籍,英国、法国、西班牙、伦巴底诸城市,匈牙利以及拜占廷皇帝曼纽尔纷纷站到教皇一边。1161年,亚历山大退居法国,于是在基督教教会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法国、罗马两位教皇对立的现象。腓特烈企图劝说法王路易七世出面解决教会的分裂,遭到失败。亚历山大企图使腓特烈重新入教,也没有成功,至此,教皇与皇帝争夺权势的斗争达到了高峰。

罗马教皇维克特四世在1164年逝世后,亚历山大三世回到罗马。腓特烈不能容忍。这时,支持亚历山大三世的西西里的诺曼国王威廉一世去世,于是,1166年,腓特烈发动了第四次对意大利的远征。腓特烈大举攻打罗马,亚历山大三世仓惶出走,但英勇的伦巴底城市居民奋起反抗,给腓特烈军队以迎头痛击。腓特烈的军队染上了时疫,死伤惨重,军心涣散,不得不单身只马逃回德国,宣告了他第四次远征的失败。

不断的失败,使腓特烈认识到:只有德国贵族做后盾还是远远不能战胜意大利的,还必须获得国际关系上的优势。因此,腓特烈改变了他的战略。一方面,与法王路易七世以及英王亨利二世订立和约;另一方面于1170年派汉堡主教往亚历山大三世处求和,并派使节往拜占廷修好两国关系,企图在国际局势稳定的前提下,全力攻打意大利。

1174年,腓特烈第五次进攻意大利,以武力迫使伦巴底城市停战。接着,1176年,第六次发动战争,妄图一举吞没意大利。这时,各自强大起来的德国贵族拒绝继续给腓特烈以支援;诺曼底、拜占廷、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都积极支援伦巴底城市,使腓特烈在1176年的雷纳诺战役中彻底失败。这一年,腓特烈不得不与伦巴底同盟签订条约,放弃其对北部意大利各城市的一切要求,并在1177年的“威尼斯和约”上承认了亚历山大三世为真正的教皇。在教皇撤消开除他的教籍的处分时,腓特烈被迫吻教皇的双足;教皇也给了腓特烈一个“和平之吻”。为了杜绝以后皇帝对教皇选举的干预,亚历山大三世于1179年制订了新的《教皇选举法》,规定教皇只要有红衣主教三分之二的赞成票便可当选,这表明腓特烈在皇帝与教皇斗争中的失败。而1183年与伦巴底再次签订的和约,承认城市有选举市长的权利,废除隆卡里亚会议的一切决议,则标志了其侵略意大利政策的破灭。

腓特烈并不甘心他的失败。1186年,他让自己的儿子,即后来的亨利六世,与诺曼王国王位继承人康茨坦斯结婚,企图用封建联姻继承的手段把南意大利合并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尽管如此,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仍然没有建立一个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中央集权的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在对意大利的战争失败以后,转向镇压国内拥兵自立的诸侯贵族。他从狮子亨利手中夺回律贝克,于1180年盖尔豪森贵族议会上废除了狮子亨利的职位,将其所辖的威斯特伐里亚赐给科伦大主教、巴伐利亚给了威特斯卑克的奥托。狮子亨利流亡英国。此后,腓特烈规定:只有直接从皇帝手中获得土地的贵族才是帝国侯爵。皇帝的权力在德国国内获得了巩固。然而这种权力并不是以兴盛起来的城市的进步力量和当时社会发展中的进步因素为基础,而是建立在封建阶级相互间的矛盾和对立上,因此只能暂时保持,而且虚有其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只是削弱旧的割据势力而为新的割据提供条件,使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

到了晚年,腓特烈仍没有改变他的扩张野心。为了占领拜占廷——他曾轻蔑地称其为“小希腊”——而不顾自己曾与教皇敌对并受了教皇的侮辱,于1189年3月底以自己65岁的高龄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在这次远征中,腓特烈没有如愿占领拜占廷,只是对拜占廷进行了残酷的大掠夺。1190年3月底,他继续率军东征,横渡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6月10日,在渡过离塞琉西亚不远的急湍的塞勒夫河时,腓特烈溺死。享年66岁。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为了增强皇权而对教皇以及国内分裂贵族的坚决抵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的进步作用的,但他对意大利屡次发动的侵略战争却极不得人心,最终导致了他的惨败。红胡子腓特烈死了,然而,长期内流传着一则神话,腓特烈正安眠于帝国的奇佛豪森城堡之中,待他醒来以后,他将重新起来战斗,德意志将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这则神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思想。1890—1896年间,人们还在奇伟豪森城堡为腓特烈树立了纪念碑,许多浪漫派作家为他撰书立说,歌功颂德。腓特烈的侵略行径也受到了以后的德国反动统治阶级,尤其是法西斯分子的吹捧鼓噪,1940年12月,希特勒所订的臭名昭着的侵略苏联的计划就命名为“红胡子计划”(巴巴罗萨计划)。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mouluexue/renwu/2020051675

❷ 男人的血红色胡子是怎么来的

胡子有棕色、黑色和红色之分,这是由色素决定的。若干年前,学者发现了毛发(当然胡子也包括在内)色素的奥秘:毛发色素中型宽存在着金属元素。黑色毛发中含有铜、钴和铁;毛发的棕色是埋昌由钛所造成的;而红色却是钼起的作用。德国弗利特利希一世皇帝长着满脸红胡,因而获得了红胡子皇帝的诨号,后来他的胡子变成了银灰色,这可能是色素消失所造成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似乎弯租扒都感到智慧存在于胡子之中,所以都留着胡须。最近有报道说,经过研究已确证,聪明能干的男子胡子中铜和锌的含量比一般人高。

❸ 红胡子(巴巴罗萨)究竟指的是谁

指的雹码是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的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1152-1190在国兆悄王位,1155-1190年在皇帝位)
另外,从时间上可看出这是12世纪的皇帝而非13世纪,而且,“巴巴罗萨计划”在二战中是指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进攻苏联的计划
弗里德里希一世在位期间曾多次征战意大利,但是最后仍然没有成功
在晚年时曾经粉碎了萨源猜哪克森公爵的反对

❹ 腓特烈一世为什么被称为六次征讨意大利的“红胡子”

六次征讨意大利的“红胡子”

腓特烈的父亲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他的母亲是韦尔夫家族的成员。在这个时代,德意志王侯中以霍亨斯陶芬和韦尔夫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融合了两家血统的腓特烈于1152年3月,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为了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于1153年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城,帮助教皇镇压农民起义。新任教皇哈德良四世在为腓特烈加冕时,坚持要腓特烈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这激怒了腓特烈,结果使庆典会场变成了战场,近千人被杀。但不管过程如何残忍,腓特烈已通过加冕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此后,腓特烈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1154年,腓特烈曾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喊返帝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税收等权力。但腓特烈每年从意大利掠取了大量财富,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他们组织起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团。

于是,红胡子腓特烈于1158年和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迫使北意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后一次进行得异常艰苦,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敌对阵营,宣布将他革出教门。经过两年的围攻,腓特烈拿下了米兰,无情地摧毁了米兰城,并宣布亚历山大三世为伪教皇。

1167年,意大利各主要城邦组成“伦巴第同盟”反对腓特烈,并取得了教皇和拜占廷帝国的支持。同年,腓特烈发动第四次意大利战役,他攻占罗马,第二次加冕耐唤为皇帝。但北意大利城邦市民奋起反抗,加上瘟疫流行,腓特烈在意大利第一次惨遭败绩。

心有不甘的腓特烈于1174年第五次入侵意大利,1176年,双方会战于米兰附近的林加诺,这是中世纪有名的战役之一。腓特烈大军被予以毁灭性的打击,本人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投降。

1186年,腓特烈卷土重来,第六次南下意大利,取得了另一种形式的胜利。这一次,他到米兰为他的儿子与西西里王国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举行婚礼,并让新任教皇乌尔班三世为新婚夫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王后,实际上为他的后继者控制意大利埋下了伏笔。

在德意志内部,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并被迫流亡英国。

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昌渗凯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他号召欧洲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并以67岁高龄亲自率军远征,使他第一次成为全欧洲人眼中的英雄。但当他在征途中渡过一条叫萨勒夫的小河时溺水身亡。

腓特烈被称作战神,一生痴迷于战争,他的精神被德国军国主义继承发扬。

❺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入侵苏联的行动代号是什么

1941年12月5日,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拿出了详细的侵苏作战计划,根据他们的计划,这次行动的代号将是“奥托”。但是,希特勒对这个代号并不满意,因此,在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的第21号指令中,“奥托”被改成了“巴巴罗萨”。此时的希特勒,满脑子想的是他的赫赫战功,也许只有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大帝才能与之比肩,他用腓特烈的外号“巴巴罗萨”作为此次行动的代号,但愿腓特烈的在天之灵能保佑他成功。

自大的希特勒做出了一生最错误的决定

❻ 为什么德国入侵苏联的计划要叫“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有什么含义呢

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在二战期间入侵苏联的行动代号,它于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

巴巴罗萨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德国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在其执政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189年,腓特烈一世与狮心王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卡佩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未能到达圣地。德国将二战中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最终定名为“巴巴罗萨”,多少也有希望完成腓特烈一世东征未尽事业的含义。

❼ 巴巴罗萨!

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氏燃姿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计划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歼绝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该计划开启了长达数年的东方战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数千万人因此罹段庆难。

❽ 巴巴罗萨(红胡子)相关介绍

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Barbarossa,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绰号红胡子,音译为:巴巴罗萨。

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干的皇帝一样,试图在德意志境内驾驭桀骜不驯的诸侯。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把大的诸知斗侯领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在1156年将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腓特烈一世企图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并仰赖家臣进行统治。

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强烈兴趣使意搭灶磨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为了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的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执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他对意大利进行过5次军事入侵(1154年,1158年,1163年,1166年和1174年)。1158年腓特烈一世颁布所谓伦加利亚敕令,强行将伦巴第地区诸城市置于皇帝任命的市长管辖之下。这些城市中最强大的一个,米兰,拒绝服从命令,结果引起1158年腓特烈一世的入侵。日耳曼骑兵将米兰几乎彻底破坏。德国骑士的暴行使这些城市团结起来,他们与教皇联合,在1167年组成了伦巴第联盟。1176年,伦巴第联盟彻底打败了腓特烈一世,迫使他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约中取消了伦加利亚敕令的一切决定。不过腓特烈一世的意大利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安排儿子亨利与西西里王国的继承人康斯坦西娅结婚,霍亨斯陶芬王朝取得了对西西里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西西里领地成为后来霍亨斯陶芬王朝与教皇残酷争斗的根源,这场争斗最终使霍亨斯陶芬家族被斩尽杀绝。

虽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辩州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腓特烈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与教皇和解后,与狮心王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毕竟未能到达圣地。他在小亚细亚的萨列法河中意外溺死。

❾ 腓特烈一世一生有怎样的经历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23—1190年),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腓特烈一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德意志内部为了争夺国王的位置,连年厮杀不休,而国王与教皇之间为了争夺主教叙任权等权力,也斗了数百年难见分晓。这是一个尚武的时代,而他正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尚武帝王,一生醉心于金戈铁马的生活。

腓特烈一世的正式称谓是:霍亨斯陶芬的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其绰号为红胡子,因为他有一脸鲜红色的胡子。但在意大利人看来,此绰号的含义是这个入侵者在意大利残杀无辜,意大利的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在意大利语中,红胡子的译音为巴巴多萨。因此,腓特烈一世也常被称为巴巴多萨。腓特烈一世是希特勒最崇拜的人物,希特勒将他入侵苏联的计划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腓特烈一世的父亲、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1138年凭借武力加政治手段当选为德意志国王,他的母亲是韦尔夫家族的成员。在这个时代,德意志王侯中以霍亨斯陶芬和韦尔夫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拥有这两个家族血脉的腓特烈无疑是最灼手可热的人物。1147年父亲去世,他继任士瓦本公爵,1152年3月,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自奥托大帝开始,每个德意志国王要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都必须亲自进军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但当时教权和王权的争夺非常激烈,集中体现在主教,任权的争夺上。腓特烈一世的前辈亨利四世曾因与教皇的纷争被开除教籍,为了恢复教籍,他跪在卡诺莎城堡的雪地中三天三夜向教皇哀求,才得以恢复教籍,但当他收拾好旧河山之后又重新进军罗马,罢黜了教皇,报了旧仇。腓特烈一世,也许已经认识到了他与教皇的纷争不可避免,为了巩固后方,他于1150年让实力雄厚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放手侵占易北河以东的斯拉夫人土地,并给予其主教任命权,还把巴伐利亚领地归还于给他,条件是他必须在军事上给予支援。1156年,又将类似权力给予奥地利边地侯巴奔堡家族,并晋升其为公爵,奥地利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就发端于此。

稳固了后方之后,腓特烈一世开始寻求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3年发动了第一次远征意大稿隐利。在进军途中,他接到了教皇尤金三世的求救信,原来是教士阿诺德领导人民夺取了城市政权,选举了罗马元老院成员和执政官,主张教会放弃领地过使徒的简朴生活。这真是天赐的机会,腓特烈一世加速进军镇压了这次起义,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城。

但新任教皇哈德良四世是个不懂变通的倔老头,他在为腓特烈一世加冕时,坚持要腓特烈一世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这激怒了腓特烈一世,结果使庆典会场变成了战场,近千人被杀。但不管过程如何狼狈,腓特烈一世已通过加冕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在他之前的德皇,一直只称为“罗马帝国皇帝”,从他开始又冠上“神圣”困昌二字)。

此后,腓特烈一世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意大利是当时沟通西欧和东方的拜占廷、阿拉伯的媒介,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另一方面,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城邦各自为政,这种情况无疑容易刺激侵略者的野心。1154年,腓特烈一世曾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税收等权力。但腓特烈一世每年从意大利掠取了大量财富(远超过在德意志的收入),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便组织起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团。

于是,腓特烈一世于1158年和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分别被称为他的第二次、第三次意大利战役,均获得胜利,迫汪敬扒使北意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后一次进行得异常艰苦,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敌对阵营,宣布将腓特烈一世革出教门(绝罚)。经过两年的围攻才拿下了米兰。腓特烈一世无情地摧毁了米兰城,并宣布亚历山大三世为伪教皇。

腓特烈一世在意大利的暴行引起越来越多的反对者。1167年,意大利各主要城邦(包括威尼斯、维罗纳等)组成“伦巴第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对腓特烈一世,并取得了教皇甚至拜占廷帝国的支持。腓特烈一世于是发动第四次意大利战役,一开始进展顺利,攻占罗马,教皇仓皇出逃,腓特烈一世在罗马第二次加冕为皇帝。但北意大利城邦市民奋起反抗,加上瘟疫流行,腓特烈一世军中死了两千多骑士,腓特烈一世本人身陷重围,被迫化装成一个农民狼狈逃脱。这是腓特烈一世在意大利第一次惨遭败绩。

心有不甘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于1174年第五次入侵意大利,北意大利各城邦严阵以待,加入“伦巴第同盟”的城市增加到22个(意大利各城邦之间以及它们与教皇之间如此团结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可见腓特烈一世的影响),一开始试图以和谈解决,但伦巴第同盟要求教皇参加和谈遭到腓特烈的反对。1176年,双方会战于米兰附近的林雅诺,这是中世纪有名的战役之一。腓特烈一世统率的大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他本人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投降。

1177年,腓特烈一世被迫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订威尼斯和约,归还教产,同时承诺不再干涉教皇国的内部事务,还跪在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吻他的脚。1183年,与伦巴第同盟签订康斯坦茨和约,腓特烈一世归还了一切掠夺的土地,放弃在各城市任命自己官吏的权利,,废除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腓特烈一世保留了形式上的最高任职权,并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必须接待和配合,算是保留了一点脸面。

腓特烈一世发动的意大利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但他1186年第六次南下意大利却取得了另一种形式的胜利。这一次,他到米兰为他的儿子(后来的亨利六世)与西西里王国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举行婚礼,并让新任教皇乌尔邦三世为新婚夫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王后,实际上为他的后继者控制意大利埋下了伏笔。

腓特烈一世据说和蔼可亲、体魄和才智均过人。他不知疲倦的兵戎生活使他成为德国军国主义者眼中的英雄,但在意大利人眼中,腓特烈一世显然是个恶魔。1159年攻打克里马城时,竟以50名克里马成的儿童作为前驱抵挡矢石,此举大大损害了他的英雄形象。不过,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腓特烈一世号召欧洲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并以67岁高龄亲自率军远征,使他第一次成为全欧洲人眼中的英雄。但当腓特烈一世在征途中渡过一条叫萨勒夫的小河时溺水身亡。一代战神竟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以致许多德意志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传说他只是在某个地方休息,还会回到他的祖国。

❿ 历史上有红胡子巴巴罗萨这个人吗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23—1190),德意志国王(1152—1190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1190在位)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德意志内部为了争夺国王的位置,连年厮杀不休,而国王与教 皇之间为了争夺主教叙任权等权力,也斗了数百年难见分晓。这是一个尚武的时代,而他正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尚武帝王,一生醉心于金戈铁马的生活。
他绰号为红胡子,因为他有一脸鲜红色的胡子。但在意大利人看来,此绰号的含义是这个入侵者在意大利残杀无辜,意大利的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在意大利语中,红胡子的译音为巴巴多萨。因此,他也常被称为巴巴多萨。他是希特勒最崇拜的人物,希特勒将他入侵苏联的计划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他的叔父、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1138年凭借武力加政治手段当选为德意志国王,他的母亲是韦尔夫家族的成员。在这个时代,德意志王侯中以霍亨斯陶芬和韦尔夫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拥有这两个家族血脉的腓特烈无疑是最灼手可热的人物。1147年父亲去世,他继任士瓦本公爵,1152年3月,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自奥托大帝开始,每个德意志国王要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都必须亲自进军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但当时教权和王权的争夺非常激烈,集中体现在主教叙任权的争夺上。他的前辈亨利四世与教皇的纷争。红胡子腓特烈也许已经认识到了他与教 皇的纷争不可避免,为了巩固后方,他于1150年让实力雄厚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放手侵占易北河以东的斯拉夫人土地,并给予其主教任命权,还把巴伐利亚领地归还于给他,条件是他必须在军事上给予支援。1156年,又将类似权力给予奥地利边地侯巴奔堡家族,并晋升其为公爵,奥地利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就发端于此。

3入侵意大利

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强烈兴趣使意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为了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的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执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此后,红胡子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意大利是当时沟通西欧和东方的拜占廷、阿拉伯的媒介,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另一方面,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城邦各自为政,这种情况无疑容易刺激侵略者的野心。他对意大利进行过颂睁喊5次军事入侵(1154年,1158年,1163年,1166年和1174年)。
稳固了后方之后,红胡子开始寻求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3年发动了第一次远征意大利。在进军途中,他接到了教皇野野尤金三世的求救信,原来是教士阿诺德领导人民夺取了城市政权,选举了罗马元老院成员和执政官,主张教会放弃领地过使徒的简朴生活。这真是天赐的机会,腓特烈加速进军镇压了这次起义,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城。
但新任教 皇哈德良四世是个不懂变通的倔老头,他在为腓特烈加冕时,坚持要腓特烈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激怒了腓特烈,结果使庆典会场变成了战场,近千人被杀。但不管过程如何狼狈,腓特烈已通过加冕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在他之前的德皇,一直只称为“罗马帝国皇帝”,从他开始又冠上“神圣”二字)。
1154年,红胡子曾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早扰税收等权力。但腓特烈每年从意大利掠取了大量财富(远超过在德意志的收入),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便组织起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团。
红胡子腓特烈于1158年和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分别被称为他的第二次、第三次意大利战役,均获得胜利,迫使北意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后一次进行得异常艰苦,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敌对阵营,宣布将他革出教门(绝罚)。经过两年的围攻才拿下了米兰。红胡子无情地摧毁了米兰城,并宣布亚历山大三世为伪教皇。
1158年腓特烈一世颁布所谓伦加利亚敕令,强行将伦巴第地区诸城市置于皇帝任命的市长管辖之下。这些城市中最强大的一个,米兰,拒绝服从命令,结果引起1158年腓特烈一世的入侵。日耳曼骑兵将米兰几乎彻底破坏。德国骑士的暴行使这些城市团结起来,他们与教皇联合,在1167年组成了伦巴第联盟。1176年,伦巴第联盟彻底打败了腓特烈一世,迫使他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约中取消了伦加利亚敕令的一切决定。
不过腓特烈一世的意大利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安排儿子亨利与西西里王国的继承人康斯坦西娅结婚,霍亨斯陶芬王朝取得了对西西里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西西里领地成为后来霍亨斯陶芬王朝与教皇残酷争斗的根源,这场争斗最终使霍亨斯陶芬家族被斩尽杀绝。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红胡子的意大利战争无疑属于侵略行为,但当时德国和意大利民族国家尚未形成,“神圣罗马帝国”界限未清,红胡子并不认为自己是侵略者,相反认为自己是在镇压统治下的反叛势力。
虽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腓特烈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4发起十字军东征
他还发起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英国狮心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也都率军参战。但腓特烈一世于小亚细亚渡河时溺死,德意志军大部分回国;英、法两国君主因领地争执,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在十字军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后,腓力二世即率军回国。理查一世无力夺取耶路撒冷,在得到萨拉丁允许基督徒往“圣城”巡礼的诺言后,匆匆回师。

5死因
因为过河时没有卸下盔甲而淹死。死后经由装满醋的木桶运至圣城耶路撒冷,又称之为“装在木桶里的皇帝”。

阅读全文

与德国为什么叫红胡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6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7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3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