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闪电战的真正时间是多少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闪电战的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袭、集中。在军事行动中,这三个要素既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整体协同,全局性强,战术上精妙奇特,灵活多变。闪电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战争工具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的速度优势,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
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在二战后期,德国遭遇了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航空部队,德军的地面战车都成了美军飞机的活靶子,因此德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
(1)德国闪电战用的哪些飞机扩展阅读
特点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折叠”空间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适时”;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
(3)欺骗活动;
(4)新的坦克“战术”。
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
以尽可能快的机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
《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兵贵神速。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
将精神之力转化为战斗力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毛泽东,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
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85万。
2. 德国闪电战进攻苏联的时候有没有用 使用虎式p
如果说德国装甲部队有什么明星单位,强大的虎式重型坦克绝对是德国诸多坦克中的明星单位。不同于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是为了闪电战而准备的坦克,虎式重型坦克是纯粹用于对抗T-34中型坦克的。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的“T-34中型坦克危机”之后,德国用虎式重型坦克狠狠回敬了苏联装甲部队,强大的虎式重型坦克碾碎了T-34中型坦克。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虎式中型坦克项目早在苏德战争前就已经展开,只不过当时德国国防军没有当回事罢了。虎式开发始末时间回到1935年,彼时德国刚刚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德国陆军对于自己正在研发中的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已经不再满足了,原因是这两款坦克相比于法国正在开发的索玛S35中型坦克和B-1重型坦克以及英国的玛蒂尔达Ⅱ型步兵坦克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为此,德国陆军展开了重型坦克研发,也就是所谓的“突破坦克Ⅰ型”的研发,代号DW Ⅰ,后续又展开了“突破坦克Ⅱ型”,代号DW Ⅱ的研发项目。需要指出的是,德国陆军有关于重型坦克的研发直到1940年法国战役爆发都没有任何结果,唯一的收获就是积累了许多有关于重型坦克的开发经验。当然,在赢得了法国战役的胜利之后,德国装甲部队对于重型坦克的需求也没有那么明显了。毕竟法国战役的胜利过于轻松,德国装甲部队自从合围了英法联军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成了“环法飙车大赛”。这一结果给了德国陆军以巨大信心,认为既然现在靠穿插、迂回、合围的战术可以击败英法,那以后对付其他对手也是没问题的。此时整个德国对开发重型坦克还上心的,就只剩下德国的小胡子元首希特勒了。希特勒注意到德国装甲部队在面对英法坦克时的无力,德国现役的各型坦克均不能有效击穿英法坦克的装甲。因此希特勒要求德国陆军为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更换长倍径坦克炮,并且要加快有关于重型坦克的开发。可惜,被胜利冲昏了脑袋的德国陆军将领反对希特勒的建议,他们认为靠现有的德国坦克就能赢得未来的所有战争,根本没必要开发什么重型坦克。德国陆军这时候算是志得意满,可惜老话说得好装×遭雷劈啊,到了1941年的苏德战争时期,德国装甲部队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对手——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中型坦克。德国装甲部队惊恐地发现自己装备的所有坦克均不能对付苏联的新锐坦克,哪怕是顶到500米内都很难将其击穿。要不是德军在整体战局占据绝对优势,并且牢牢掌握着战场上的制空权,而苏联装甲部队又只是零散地投入战斗,那恐怕德国装甲部队就得遭遇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可饶是如此,德国装甲部队还是被打出了心理阴影,这时候他们才终于想起来应该开发新的坦克,于是德国陆军紧急上马了“Ⅴ号中型坦克项目”,并重启了一度被德国陆军放弃的重型坦克项目,并命名为“Ⅵ号重型坦克”。所谓的“Ⅵ号重型坦克”,实际上就是虎式重型坦克,当时德国有保时捷“虎式”和亨舍尔“虎式”两种竞标车型,而最后获胜并正式投产的则是亨舍尔“虎式”。(注:保时捷“虎式”走的是电传动,先进但过于超前,被淘汰也是自然)虎式重型坦克正式生产的虎式重型坦克车体长度6.9米(不包括炮管长度)、车体宽度3.7米、车体高度3米,战斗全重57吨。虎式重型坦克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进行坦克对抗,所以它庞大的车体重量基本就都用在装甲防护上了。虎式重型坦克的装甲采用的是镍合金钢装甲,车体首上装甲102毫米,首中装甲63毫米、首下装甲102毫米,车体侧上装甲82毫米、侧下装甲63毫米,车体后部装甲82毫米。而炮塔正面的装甲也足足有102毫米,炮塔侧后装甲82毫米,另有一块厚达135毫米至150毫米之间的炮盾(炮盾厚度和成产批次有关)。就凭这装甲厚度,虎式重型坦克都远不是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所能对抗的,其配备的76.2毫米坦克炮基本只能“望虎兴叹”。但如果仅仅是防护力优秀,那虎式重型坦克恐怕不能够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王牌,因此它的主炮才是它真正的可怕之处。虎式重型坦克配备的88毫米 KwK 36 L/56坦克炮是德国在二战时期最为优秀的火炮之一,在发射PzGr39披帽穿甲弹时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4毫米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111毫米装甲。若发射PzGr40钨芯穿甲弹时则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10毫米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156毫米装甲。需要注意的是,虎式重型坦克配备的88毫米 KwK 36 L/56坦克炮在弹道方面非常平直,如果搭配上其装备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那么虎式重型坦克的炮手能够轻松命中目标。在有关虎式重型坦克的测试上,其曾连续五次命中41厘米×46厘米的标靶,足可见其精准度的可怕。在实际的作战中,虎式重型坦克也多有在1600米距离上击穿T-34中型坦克的记录,只要情况准许虎式重型坦克就敢给苏联坦克挨个“点名”。虎式重型坦克也存在有巨大的缺陷,其整体构造采用的仍旧是垂直装甲而非倾斜装甲,这导致装甲防护只能单纯地堆砌装甲厚度,最终结果就是坦克的重量直线上升。另一方面,虎式重型坦克的悬挂系统也存在有巨大隐患,它使用的是交错负重轮悬挂,本意是为了解决德国缺乏有色金属,造不出高强度扭杆的问题,可实际情况确实让虎式重型坦克的维修变得困难重重。而虎式重型坦克重达57吨的重量,也导致了迈巴赫HL230 P45高速汽油发动机不堪重负,早期型的虎式重型坦克常有发动机故障起火的毛病。可以说,虎式坦克的这些小毛病在战场上让德军伤透了脑筋,包括在1942年8月抵达列宁格勒地区的第502重型装甲营,他们配备的7辆虎式重型坦克在当时表现极差,有四辆在战场上直接抛锚。当然了,他们配备的都是虎式重型坦克的试生产型号,问题多多也是正常现象。虽然说苏军也在此时成功缴获了一辆虎式重型坦克,但显然苏军对于虎式重型坦克的出现并不是多在意,而这也让苏军错过了提早做出应对之策的机会。德国的绝凶虎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里,虎式重型坦克的表现可就好多了,配备一个营的虎式重型坦克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表现优异,凭借虎式重型坦克独自歼灭了苏联波波夫快速集群。在战役中甚至有两辆虎式重型坦克消灭苏军34辆坦克的战绩,足可见虎式重型坦克的强大。苏军虽然尝试用T-34中型坦克和KV-1S重型坦克对抗,但结果都无一例外地被虎式重型坦克摧毁,最惨的莫过于T-34中型坦克,在88毫米坦克炮的攻击下,连炮塔都被直接炸飞了,德军戏称这是在对虎式重型坦克“脱帽致敬”。而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里,虎式重型坦克也是德军的杀手锏,面对这种近乎坚不可摧的装甲怪物,苏军只能采取近乎绝望的防守。可是这并没有什么作用,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倒还能坚持,而瓦图京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却被打得节节败退,从两翼发起的牵制性反击也全部失败了。如果不是及时得到了来自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的支援,那么沃罗涅日方面军恐怕早就被彻底打穿了防线。而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里,虎式重型坦克的战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场被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坦克会战”的装甲战里,许多文献资料都认为双方合计投入了1500辆各式坦克和自行火炮,但从现在的各种解密资料来看,双方投入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合计在600辆左右。德国党卫军第2装甲军约有2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苏联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约有4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战役的结果虽然是德军撤出了普罗霍罗夫卡,但作为代价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几乎打光了自己所有的坦克,而德军仍旧保留有相当强劲的装甲力量。在这场被载入史册的坦克大战中,苏军装甲部队遭遇到的虎式坦克并不多,主要遭遇的还是德国的黑豹中型坦克。苏军装甲部队为了能够快速越过德军的火线,采取了坦克“乌拉冲锋”,试图快速冲到德军装甲部队面前打近战。但结果嘛,苏军坦克在普罗霍罗夫卡这个狭窄的战场上挤成一团,反而被德国装甲部队挨个“点名射击”,苏军装甲部队付出了惨重伤亡才冲到了德军面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苏军宣称自己击毁了70辆虎式重型坦克,可根据战后解密来看,苏军并没有击毁多少虎式重型坦克,反而是错把配备了长倍径火炮的四号中型坦克当成了虎式重型坦克击毁。可以说,从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开始,苏军就饱受虎式重型坦克的折磨,每次在战场上遇到虎式重型坦克就是一场噩梦的开始。而另一个虎式重型坦克受害者就是英美盟军了,在1943年2月14日的凯塞林山口战役,德国第501装甲营的虎式重型坦克把美军打得大败而归。从此英美盟军就患上了“虎式恐惧症”,许多士兵相信虎式重型坦克的装甲有自我修复能力,还有人认为虎式重型坦克如非被彻底摧毁,否则绝不会丧失战斗能力。哪怕是到了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后,盟军还是被虎式重型坦克单刷了人头——德国超级装甲王牌米歇尔·魏特曼单车干掉了英军25辆坦克,捎带脚还报销了28辆装甲车。结语事实上,虽然德国日后还推出了“虎王”重型坦克,但这种坦克的生产数量过于稀少,因此德国装甲部队的支柱力量还是虎式重型坦克。值得一提的是驾驭虎式重型坦克的车组最容易出王牌,除去米歇尔魏特曼之外,还有奥托·卡尔尤斯、库特·肯斯佩尔、约翰尼斯·贝尔特等人。毫不客气地说,虎式重型坦克当之无愧是二战最优秀、亦是战绩最为辉煌的重型坦克。3. 关于二战中的 德国 闪电战
二战德国闪电战
1939 年9 月1 日, 法西斯德国运用”闪电战”的手段, 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仅10 多天时间, 就使波军全线溃败, 27 天后首都陷落, 国家灭亡.这是希特勒”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使用并获得成功.从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1939 年8 月31 日晚, 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队员, ”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利维策.他们炸毁了一座桥梁, 在该城的电台, 用波兰话辱骂德国, 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囚犯的尸体.当晚, 德国所有电台都广播了所谓德国遭到了波兰的突然袭击的消息, 在国际上制造了发动侵波战争的借口.
9 月1 日凌晨, 德军分三路向波兰发动了大举进攻.德国空军在第一天就袭击了波兰21 个机场, 一周内, 波境内所有的50 多个机场全都遭到猛烈轰击, 波军飞机大部分被摧毁.同时, 波兰的战略中心、交通枢纽和指挥机构也都遭到轰击, 30 多个城市发生大火.德国装甲坦克部队在空中掩护下迅速突破了波军防线.停泊在波军港口正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潜伏在波兰境内的大批德国特务, 有的冒充波军混入边境夺取军事要地, 有的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有的进行破坏和恐怖活动.
波兰方面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几乎毫无准备, 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术茫然无知, 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波军竟似骑兵去对付德军的坦克, 用长矛和刀剑向战车冲锋, 结果遭受了极大的失败.英国的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对此评论说: 在这一点上, 波兰的军事思想落后了80年.
4. 二战的德波战争:德军把闪电战的力量发挥到了至极
说起闪电,大家都觉得会非常强烈,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感觉一道闪电侍盯核就能将整个夜空撕裂,可以说闪电是自然界当中最为壮观的景象之一。借着闪电的这些特点,闪电战的称呼也随之而来,闪电战是一种战术,是对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战术的戏称,此战术有着闪电的特点:暴力与速度。此战术的理论的提出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的一位军官身上,他叫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二战德军装甲兵总监,全名海应茨?古德里安。古德里安骨子里就有着军人的血统,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爱好军事的他在13岁就开始了军事学习,终于在1907年的时候成了罗林州轻兵营的一位军官。古德里安在军校学习的时候,就经常思考一些新的理论,并不对照着书本按部就班。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坦克已普遍在各国的军事装备里普及,但各国还是把坦克看作是具有防御性的火力输出点,忽视了坦克的可移动性。古德里安以为,坦克的定位应当是“机动、输出、防御”,机动排第一,输出第二、防御第三。古德也常会向其他人阐述自个的想法,他利用军事演讲的机会,大胆论述了自个的观点,提出了坦克应当在速度方面大力改进,在原有基础上至少应该提速2倍。有一本书,叫《注意坦克》,此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未来战争战争的陆地主导必定是坦克,而进攻只会讲究一个字,那就是“快”。此书就是古德里安所着。最终,在古德47岁的时候,德军建立了三个装甲师团,这三个师,正好是依托他的理论建立的。这个装甲师配备了摩托轻骑团,让坦克在向前挺进的时候,摩托骑兵能够随着装甲师移动,因为步兵的速度太慢,跟不上坦克的节奏。
闪电战的第一次出现,是德军对阵波军的波兰战役。这场战役是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战役之一,此战是二战的起始战,是德国沉寂了20年的爆发之战。入侵波兰的主要目的是因为波兰身处中欧,是不可多得的军事重地,假如占领了波兰,就能为以后德国进攻西欧解除后背受敌的危险,同时也可以打通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此外还可以作为军事补给点。
1939年8月31日,发生了格莱维茨事件,此事件里,德国制造了波兰向德国挑衅的假象,德国以此为借口,迈开了侵略波兰的步伐。9月1日,波兰战役开打了。先看看双方的战力部署,德军的军队指挥官是封波克上将。德军此次参加战斗的一共44个师,包括步兵、大炮、摩托师,还有11支装甲部队,其中轻装和重灌分别为4支和7支。空军飞机1900架,出兵人数为88.9万,此外还有30万的后备军力。防守方波兰军的战斗指挥是罗茨元帅。波兰守军这壹次的参战人数为100万之多,步兵师、骑兵旅、摩托旅的数量分别为30,11,2个单位。7个军团,4个战役集团,4300门大炮,坦克和飞机一共880辆和900架。从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波兰的人数稍多,但是从装备来看,德军的装备力量占有绝对的优势,甚至说碾压也还不为过。
闪老掘电战诠释着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随着4点10分的出战指令,德军飞机起飞了,1900辆全军出击,向着波兰守地奔去。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已到了波军守地上空,执行力、速度堪称典范!与此同时路面上的大炮万炮齐发,开启敌人防御的突破口。 与飞机和大炮同步的坦克当然也不甘示弱,他们开足了火力朝着目标疯狂奔袭,像猛虎扑食一样凶狠的要把对手全部撕裂。这壹次战役里面无线电技术则孙的运用,也被德军用上了,飞机、坦克与指挥部彻底实现了无障碍指挥。德军的每一个突破单位体,比如飞机,坦克,都装备了无线电,精准到了个体。这样更方便指挥官的实时指挥,确保指挥精准无误,以及对命令的立即执行。
闪电战体现了气吞山河般的力量!在开战的准备前,德军就将进攻的所有兵力,以正三角形集结,这样的阵容会对地方造成有力的冲击。当后面的大炮开始轰击时,摆好阵容的坦克会依照阵容对着防御点发起冲刺,就像一记重拳直轰要害处。这种关键时刻,德军对于军备肯定是不会保留的,颇有种背水一战的味道。德军1900架飞机也是全部就位,参加过此次战役的波兰军人记忆道:抬起头,没有看见上帝,看见了德国的数不尽的飞机。突破了口子,坦克大军进入后,又会迅速像射线般散开,这样可以避免交通堵塞。
闪电战显露出靡坚不摧般的强度!德军打先手的轰炸机,德军后方的3000门大炮,以及停靠在波兰港口伪装友好访问波兰的石勒益格-荷尔泰因号战舰同时面对波军基地整齐开火!目标非常明确,波兰的部队、军火库、铁路、机场、公路、桥梁。可以设想一下,如此大量的炮弹如同冰雹一样,砸落在敌方阵地上是何等滋味。波兰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炮弹如雨的滋味,但是当尝到的时候,已是死亡之时。所有的建筑物,抵挡物,在几分钟的时间全部变为夷为平地,波兰空军停在机场的600架飞机,正准备起飞,就被炮弹所掩埋。波兰防御区的汽车、装甲还来不及撤退也和飞机的命运一样,成了一堆铁。更不用说,桥梁、道路,波兰腹地已基本瘫痪。一位幸存波兰老兵这样说:在德军飞机到来的时候,我的生命已交给了上帝!
战争持续了6个小时,就结束了,在9月1日上午10点左右,老希就在国家参议会上发表了演讲,说帝国军队已占领波兰了。他的演讲是这样的激荡,他说:“当我军飞机在扔下第一颗炮弹的时候,我就是一名帝国的军人!我承诺,只要战争不结束,我就不会脱下这身军装,脱下之日就是我死之时!”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发出了最后的通牒,警告德国,假如再不停战,那么将会对德国宣战。德国对此置之不理,根据老希身边的人记忆,当时老希收到了电报, *** 不动,他身边的戈林回头对老希说,“如果我们这壹次输了,上帝肯定会原谅我们。”态度很明确,战意已决。随后英法正式对德国宣战,二战进入了全面爆发阶段。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奠定了闪电战的基础,次战役的几个特点也是很的鲜明,让人思考:
一、德国战车的军事力量完完全全碾压了波兰方面军,导致波兰军队直接溃败。波兰军队总人数虽然比德国军队的总人数多,但是在二战的时候,早已是拼科技的时候。这场战役里,波兰军方的装备老旧,在二战时期主要以工业为主的重兵器时代,还固守着老式装备,而部队的主要机动点,居然还是骑马的骑兵,这和德国的机动坦克团完全是两个级别。闪电战的发明者古德里安曾在记忆录里写到:“波兰的骑兵居然不懂我军坦克的威力,用他们的刀剑来对抗我们的铁皮,结果失败了”。用中世纪的战斗法对抗现代武器,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二、波兰在军事思想上就被德国战车碾压。波兰这壹次可算是遇到了硬茬子,直接战车碾压过来,踏平了战场前线,让波兰防不胜防。此外,波兰的军事研究水平,还一直处于一战阶段,他们的最高军事指挥甚至还以为,德军还是和一战一样的战斗水平。这种陆空双重火力的压制,重重的打在波兰人的心脏上,立体的战场让波兰人草木皆兵,闻风丧胆。
三、无线电技术的运用再辞给波兰军上了一课。闪电战三要素,坦克、飞机、无线电,这三大要素是闪电战的绝对保证。军官有了无线电的帮助,可以精确的指挥到个体,命令可以确保及时准确,也让飞机和坦克可以实现联合行动。像这样保持着空中与陆地两者的紧密联络是闪电战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出击,协同配合。骄傲的德国战车依仗着自个的闪电战方式一位自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美军一出动就给他们一记重击,在战场了,美军的飞机比德军的更为迅猛,这样就完完全全压制住了德军,让德军的天空力量失去了作用,并且陆地力量的一举一动也都在美军眼里。
四、波兰的顽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波兰是二战唯一一个亡国不亡军的国家,他们的民族气节让人钦佩。9月28日,顽强抵抗了28天的波兰首都华沙,被德军占领了。此时的波兰广播一直放着波兰的国歌:“勇敢的波兰人,永远顽强,只要有一口气,波兰就不会亡,举起刀吧,我们发誓,祖国必将重生”。德军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波兰人,但是波兰人的意志永远屹立不倒,在之后的波兰人任然积极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斗当中。
五、德军虽猛,却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德国的闪电战虽然在此次战斗中获誉无数,但是德军在此次战斗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德国军官可以说是真的是铁头娃,在战斗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喜欢顶在士兵的前面挡子弹。这让德国损失了一大批才俊军官。根据战后军事专家统计,德军军官的伤亡率是最高的。因为伤亡率高,德军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容易迷失方向。
5. 二战德国的JU-87G飞机的战果
1939年9月1日,斯图卡是第一批越过波兰边境实施空袭的飞机。之后,轰炸荷兰兵营汪敬,摧毁比利时坚固堡垒,粉碎法国坦克部队的反闷陵轮冲击,扫射敦刻尔克海滩上等待撤退的英国远征军,斯图卡作为德军闪电战的先导纵横欧洲战场。除了轰炸交通枢纽、军用设施等固定目标外,斯图卡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德军装甲部队提供近距支援。在德军每个坦克师都配备有空军的联络员,一旦遇到敌军的抵抗,立即呼唤空中支援,大批斯图卡随之而到,以准确的轰炸迅速瓦解对方的防御,可以说斯图卡就是德军装甲部队的(飞行)远程火炮。由于有斯图卡开道,德军坦克才能以令所有军事蚂信评论家瞠目结舌的速度快速推进。斯图卡也由此名声大振,成为德军闪电战的王牌。
40年之后,容克公司又发展出Ju-87D型。其发动机马力增加至1400马力,总载弹量也随之提高到1800公斤。后座机枪增为两挺,以弥补防御火力弱的缺陷。该型机广泛活跃于东线(苏联)和北非战场。只要德军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斯图卡仍可一显身手。
在向斯大林格勒挺进途中,德军在一个小镇外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召唤空中支援。十余架斯图卡马上飞临小镇上空,只经过一轮俯冲轰炸,镇内的苏军即宣布投降。斯图卡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为对付苏军数量众多的坦克。1942年德国研制出Ju-87G型,两边机翼下装有37毫米机炮各一门,专门担任坦克杀手的角色,战绩相当不错。
6. 二战德国的尖叫恶魔--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有什么优点
二战利兵之二—尖啸的怪鹫Ju-87斯图卡
几乎每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片都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群象兀鹰一样
的飞机遮天蔽日而来。猛然间,它们以近乎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下俯冲,发出尖利
的怪啸声…。这就是着名的Ju-87斯图卡。
为了帮助民众识别敌机,英国漫画家wren曾写了一首诗来描述它:
A crooked wing,a square-cut tail ,Fat legs below and a bomb to trail,
Deep-jowled before a glasshouse hump,The Stuka's an unshapely lump.“
当时,皇家空军刚刚赢得了生死攸关的大不列颠空战,英国人终于可以颇为自
得地嘲笑铩羽而归的德国轰炸机。但仅仅两个月前,斯图卡还是一个令对方军队提
起就胆战心惊的名字。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开始重整军备。由于空军首脑戈林与希特勒的亲密关系,
空军的发展被放在首位,多种型号的战斗机、轰炸机和其他辅助飞机投入开发设计。
考虑到精确轰炸的需要,34年德国空军决定研制一种俯冲轰炸机,几家飞机公司
投入竞争设计,由空军技术部最后决定采用哪种方案。
项目的主持决策人乌迪特(ErnstUdet),是一次大战德国最着名的
王牌飞行员之一,创下击落62架敌机的战绩。出于一个老飞行员对飞行的酷爱,
他亲自试飞各原型机。首先飞的是海因克尔(Heinkel)公司研制的He1
18,结果飞行中飞机失去控制,乌迪特被迫跳伞。当救护人员在一片玉米地里找
到他时,发现他身上伤痕累累。原来他被降落伞缠住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他嘴
里还不停地喃喃咒骂着“这该死的降落伞……”。但由于没有伤筋动骨,他恢复得
很快。第二天He118的设计师海因克尔带着六瓶香槟去医院看望乌迪特,结果
俩人半小时里就干了三分之一。
接着轮到容克(Junker)公司的Ju-87。它有一对象海鸥一般微微
上扬的机翼,能以比He118更陡的角度俯冲,也没给乌迪特什么麻烦。于是,
Ju-87在37年春季投入批量生产。
德军把这种俯冲轰炸机称为Sturzkampfflugzeug,简称S
tuka——斯图卡。由于它在二次大战,特别是大战前期的赫赫威名,斯图卡这
个词被收入军语词典,成为俯冲轰炸机的代名词。
1937开始的西班牙内战,为各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武器实验场。德国许多
新装备的武器都在那里接受了实战的检验,其中也包括了斯图卡A1型。在这场战
争中,斯图卡用西班牙人的鲜血证实了它的威力,也完善了德军“闪电战”的构想:
德军装甲部队无需配备重型火炮,而以斯图卡代之。
西班牙内战后开始大量生产经过改进的斯图卡B型。它采用双人机组。推进动
力为一台1100马力的Jumbo211Da液冷V型12缸发动机。防御火力
为由驾驶员控制的固定在机翼两侧的两挺MG17型7。92毫米机枪和由后座无
线电员*纵的一挺MG15型7。92毫米机枪。机身腹部中心线可悬挂一枚50
0公斤重型炸弹,两侧翼下另可加挂110公斤炸弹各一枚。斯图卡机体非常牢固,
故能以80度的角度向下急剧俯冲。它所装备的自动计算装置可正确计算出开始俯
冲和拉起机头的时机,在前翼梁下装有一对俯冲减速板,而其肥大的主起落架在飞
机俯冲时也起到减速的作用。这些特点使斯图卡具有极高的轰炸精度,圆径误差在
25米以内。在斯图卡的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空气驱动的发声装置,在俯冲时
发出类似空袭警报的凄利的尖啸声,在炸弹还没落下以前,已对地面的人的心理造
成极大的冲击,加强了打击效果。
1939年9月1日,斯图卡是第一批越过波兰边境实拦祥施空袭的飞机。之后,
轰炸荷兰兵营,摧毁比利时坚固堡垒,粉碎法国坦克部队的反冲击,扫射敦刻尔克
海滩上等待撤退的英国远征军,斯图卡作为德军闪电战的先导纵横欧洲战场。除了
轰炸交通枢纽、军用设施等固定目标外,斯图卡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德军装甲部队提
供近距支援。
在德军每个坦克师都配备有空军的联络员,一旦遇到敌军的抵抗,立即呼唤空
中支援,大批斯图卡随之而到,以准确的轰炸迅速瓦解对方的防御,可以说斯图卡
就是德军装甲部队的(飞行)远程纳粗火炮。由于有斯图卡开道,德军坦克才能以令所
有军事评论家洞衡镇瞠目结舌的速度快速推进。斯图卡也由此名声大振,成为德军闪电战
的王牌。
1940夏季的大不列颠空战中,斯图卡同样充当轰炸英国南部的主力之一。
但此时缺少己方战斗机的护航(作为德军战斗机主力的bf109因航程所限,无
法提供全程保护),斯图卡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因为自身防御火力的不足,在英军
战斗机的攻击下,斯图卡损失惨重,不久就不再出现于伦敦上空。一部分移交给意
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罗马尼牙等国空军使用,并出现了加装副油箱以增大航
程的Ju-87R型。
40年之后,容克公司又发展出Ju-87D型。其发动机马力增加至140
0马力,总载弹量也随之提高到1800公斤。后座机枪增为两挺,以弥补防御火
力弱的缺陷。该型机广泛活跃于东线(苏联)和北非战场。只要德军掌握了战场的
制空权,斯图卡仍可一显身手。
在向斯大林格勒挺进途中,德军在一个小镇外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召唤空中支
援。十余架斯图卡马上飞临小镇上空,只经过一轮俯冲轰炸,镇内的苏军即宣布投
降。斯图卡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为对付苏军数量众多的坦克。1942年德国研制出Ju-87G型,两边机
翼下装有37毫米机炮各一门,专门担任坦克杀手的角色,战绩相当不错。
本来德军是准备以Ju-187作为Ju-87的后继机,但由于种种原因一
直未能投入生产。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图卡始终是德军有效的战术支援武器,
实为同类机种中的经典杰作。
7. 【请教】什么是“闪电战”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能够通过“闪电战”侵占除了英国和前苏联以外
二战德军闪电战战术简介:
古德里安,德军装甲兵总监,与隆美尔元帅. 曼斯泰因元帅并列为二战德国三大军事天才.也是提出并将闪电战发挥到极至的装甲兵将军.他认为:在新的大战中,装甲集群应该成为一种首要的打击力量.创办独立的装甲兵团,使其在强大的空军和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快速穿过敌人防线,以提高部队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并在包围敌军时,俘获大量军用物资.闪电战的目的在于渗透敌人防线,然后进行包夹,最后将敌军尽歼或局部歼灭.它的致胜因素是奇袭.运动速度.来自地面与空中的震撼行动以及攻击部队拥有的主控权.在这个战术下,所有指挥官都必须将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点.比如,一个德国装甲师正朝着敌人推进.走在最前面的是侦察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寻找敌军阵地.这些侦察部队在主要干道上以装甲车执行任务,在支线与小路上则以摩托车巡逻队执勤.随他们一起行动的有炮兵前进观测官与空军前进空中管制官,可以迅速召来地面与空中的火力支援,在发现敌军并把敌情回报之后,侦察部队要设法避开敌军主阵地,尽可能快速朝前推进,以维持整个部队前进的冲力.他们随时与部队指挥官的无线电通讯.部队指挥官负责控制推进的速度,决定整个部队是应该避过侦察部队发现的敌军阵地,还是攻击这个阵地.指挥官的位置也在整个部队的极前方,紧紧跟在前锋的后面.如果,决定攻击,他就可以通过无线电下达命令,攻击部队将立即脱离进军路线,尽快集中,一尽可能强大的打击力量集中打击敌线一段狭窄的面。
攻击的打击重心,显然就是指挥官心目中发动攻击的最佳地点,而他要竭力集中兵力,务必使攻击部队以压倒性兵力击破这一点-正如古德里安所说:"要打就狠狠打垮他们,不痛不痒的几下轻拍是不行的!".
这种先发制人的攻击的目的在于把敌线打穿一个洞,一旦目的达到,装甲师的另一支部队就要迅速通过这个洞,避开敌军主阵地,向前推进.这些就是闪电战的空间与缺口战术,目的是让装甲部队深入敌线后方,以控制敌人的通讯线.同时,紧随在完成突破的主力部队后方的,是一些或许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助攻部队.他们的任务是扫荡任何敌军的孤立残部,并实施对缺口附近敌军的侧翼攻击,确保敌线上这处已经处于打通的缺口的安全.这种攻击的目的在于使这处缺口永久畅通.同时,进击的矛头仍然继续推进.以近可能的包夹更多的德军.对敌线渗透越快,越深,对敌人造成的恐惧和混乱也就越大.要旨在于强化胜利战果.避开可能失败的行动,放弃没有把握的攻击.把兵力抽调出来用于战场上其他可能造出更大成果的地方.
这样的作战行动有很多必要条件,集体合作精神.良好的指挥与管制.精密的时间配合与不间断的无线电通讯,同时在可能的状况下,还要把握出奇制胜的机会.这种战术不主张大举调集兵力,不主张在发动攻击前先实施冗长的炮轰,也不主张长时间的调兵谴将做攻击准备,因为这些作法会使敌人获得准备防御事宜的时间.闪电战讲究以压倒性兵力,事先毫无预警地突然攻击一处狭窄正面的敌人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势顷刻间将敌阵地击为粉碎.
8. 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术有多难对付呢
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有名。可以说,纳粹德国凭借闪电战的战术,在二战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在研究壕沟战的战术。比如法国仍然加强马其诺防线。但法国没想到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闪电战战术,绕道比利时边境取得了突破,德国将马其诺防线视若无物。闪电战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但真正将闪电战推向极致的是纳粹德国。
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时,苏联的纵深、恶劣路况和恶劣天气使德军的进攻多次成为强弩之末,此外德军的·后勤物资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恰恰忽略了闪电战的致命弱点。这导致了德国战役的失败。
9. 二战德国轰炸机的的分类及其详细情况如何
Ju(容克)系列,代表: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Ju-88水平轰炸机
Ju-89重型轰炸机
Ju-188水平轰炸机
Do(道尼尔)系列,代表:
Do-17
Do-217
He(亨克尔)系列,代表:
He-111
Ar-234喷气式攻击机(轰炸机)
不好意思,只记得这么多了
10. 二战时期的德国为什么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呢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了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例如,古斯塔夫加农炮、V1导弹、V2导弹、Me-262喷气式战斗机、虎式坦克等。开发和设计这些武器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制造这些武器需要许多熟练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使用它们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优秀官兵。所有这些都来自德国发达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之所以德国拥有这样的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他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军事观念方面,德国军队的战术观念比同时期其他军事大国高出一个层次!德国闪电战充分发挥了多兵种立体联合作战的作用。这种先进的战术使德国军队能够以弱胜强。在法国战役中,德国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不如英国和法国,但德国闪电战优化整合了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形成了最强大的战斗力。
总得来说,德国之所以在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如此先进,就是因为他们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占据了上风,而且这个国家的工匠精神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