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怎样制裁的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疆界划分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领土形势
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领土形势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在军事上,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2]
·丧失13.5%的领土。
军事限制
·莱茵河西
凡尔赛宫镜厅-凡尔赛条约签约点(2张)
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不得拥有海军,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不准拥有潜水艇。
·不得组织空军。
·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战败国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但是其他国家却纷纷仿效德国,研制、发展重机枪。
战争责任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战争赔偿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⑵ 二战期间关于德国的资料
德国 大量囤积战争物资,到开战时,德国已经储备了足够全国食用两年多的粮食、糖,27万吨猪油、腌肥肉和黄油,以及大量的饲料用燕麦、玉米。还囤积了很多皮革、布匹和丝绸(可以用来制作降落伞等战争物资)。
1939年10月1日德国:面包和面粉配给制度开始实施德国品尝食品配给的滋味
尽管德国人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他们在国内却面临限制。食品配给卡在8月28日开始使用,现在范围包括肉类,奶制品、糖、蛋、面包、谷物和水果。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有不同颜色的卡片。
利用可资利用的东西来好好持家是帝国食品和农业部给德国消费者的信息。纳粹急于避免上次战争中遇到的食品短缺;从1939年8月宣传就集中于自给自足,农民被告知尽量利用土地和家畜,户主们被力劝种植蔬菜而不是花卉。配给(大约每人每星期16盎司肉和10盎司脂肪)已经导致黑市商人出现,对此从上年 9月份开始严厉惩罚。
1939年3月希特勒同罗马尼亚卡罗尔国王达成协议,德国将从罗马尼亚丰富的普洛耶什蒂(Ploesti)油田获得供应,而1940年5月27日卡罗尔同意进行甚至更紧密的合作。德国的地位因在1939年同斯大林达成的协定而得到进一步保障,根据该协定它将从俄国的高加索获得石油。德国也大量生产合成石油。
尽管盟国计划中的轰炸高加索油田因害怕政治复杂化而放弃,而攻击罗马尼亚在这个国家仍保持非交战状态时不能作为一个选择,但对德国的海军封锁正阻止德国从其他地区输入石油。
德国同英法开战后,虽然市面物价并不十分腾贵,但普通的日常用品大多需要按户口配给的购物券或购物许可证才能买到,如果要购买超过许可证数额的食品,就要付出加倍的价钱。从1939年夏天开始,柏林人每人每周的配给量是面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黄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酱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制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妇和儿童可以购买全脂牛奶)。德国人的饮食本来像其他欧洲人一样以肉类为主,每周只配给700克的话,做熟之后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鲜蔬菜和鱼也很难看到。在肉铺和地货铺的门前,常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手持菜篮的主妇。如果看见妇女带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烟纸店前则是衣冠楚楚的男士们,他们排上一两个钟头的长队,只是为了买几支雪茄或者一听香烟。要是这些瘾君子们运气好,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想进酒馆喝杯啤酒透透气,那么他们除了酒钱外还要再加一种“战时附加税”。
柏林街头的公共汽车是难得看见了,电车也大多改成了女司机,其中有不少妙龄少妇,因此搭车的男人们突然增多。女人们都放弃了皮鞋,改穿木底布面的女鞋,走在人行道上“踢拖踢拖”好像日本女人的木屐。拜战神之赐,在街上牵狗而行的女人也少见了,所以柏林街道上着名的狗屎也少得几乎没有了,因此大受清道夫欢迎。
柏林,39年11月12日下发了衣服配给卡,可以看到许多德国人的脸都拉长了。男人、妇女、男孩、女孩和婴儿的配给卡都各不相同。除了婴儿的配给卡外,每个人的卡上都有100点。买一双短袜或长袜只花5个点,但是你每年只能买5双袜子。一套睡衣要花30点,几乎相当于配给卡总额的三分之一,但如果你买睡袍的话,就可节省5点。一件新大衣或西服套装将花掉60点。普通成年人衣服配给卡(购买衣服还要受季节限制),从12月1日到4月1日可以购买:两双短袜,两条手绢,一条围巾和一副手套。从4月1日到9月1日:一件衬衫,两副衣领和一套内衣。在一年的其他时候:两条领带和一件汗衫。从此以后婴儿也必须使用服装配给卡。当一个国家连尿布也短缺时,它的经济确实是够紧张的
40年圣诞节,德国政府在圣诞节对配给制也稍微放松了一些。每人可得到四分之一磅奶油、100克额外的肉,在圣诞节这一周可得到4个鸡蛋,而非以前的 1个鸡蛋。——额外26盎司(750克)大米和蔬菜,加上刚过1磅(500克)的糖、果酱和咖啡。但是额外配给不能阻止黑市上不断出现的食品和礼品交易,多特蒙德(Dortmund)的党卫军本月的一份机密报告说:“追捕野味和家禽在一段时间之前就开始了,并且高价出售”。每磅鹅肉要花费10个帝国马克。
圣诞树开始出售了,但立即被人们抢购一空。所有地方的人们都地企图使这个圣诞节看上去与和平年代一般无二。在橱窗里摆着那么多好东西,但是人们却不能买,因为按照政府的命令,将它们摆在那里只是为了展览。德国人在圣诞节往往会相互馈赠衣饰、肥皂、香水、糖果等礼品,但今年这些东西都实行了配给,他们必须送别的东西。今天在拥挤不堪的商店里,他们大多是购买书籍、收音机、留声机、唱片和珠宝。
40年的元旦,希姆莱突然决定取消允许咖啡馆和酒吧在新年夜通宵营业的决定,而且警告公众在那天晚上不得过量饮酒,所有人都必须在新年夜凌晨1点前关闭店铺。
40年的冬天寒气逼人。窗户外气温低到零下15度。德国一半的人口都在家中、办公室或工厂里挨冻,因为没有煤。街上那些可怜的人们,用童车推着或肩膀扛着一袋煤回家。每个人都牢骚满腹。没有什么会像持续寒冷这样消磨士气。实际上半年的配给制度和物资短缺,已经极大打击了德国民众的士气和对纳粹政权的忠诚度,如果不是40年德国在西欧的闪电战的胜利大大丰富了国内供应,德国的士气才重新得以巩固。
1940年德国占领丹麦后,柏林市场倒是繁荣了一阵,大量原本销往英国的鸡蛋、牛油、炼乳和咸肉被运往德国,其价值达8000万克朗之巨;再加上从挪威运来的青鱼,大大缓解了柏林的食品危机。从9月底开始,每周又平均有2.5列火车满载荷兰的农产品在柏林郊区的几个车站卸货。通过抢劫富得流油的西欧和北欧国家,希特勒保证了首都的老百姓餐桌上看上去不那么寒酸。
法国的投降令柏林人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人们纷纷议论说同英国的和平大概也要实现了。
事实上,与英国在1940年窘迫的处境相比,德国人民的生活在该年达到了战时的最高水平。从被占领国家运来的大量农产品、肉类和奢侈品繁荣了德国的市场,被占领国家支付的巨额占领费更使得德国得以将这些国家的消费品市场搜刮一空。
希特勒午餐吃得很简单,往往是一份炖蔬菜或蔬菜煎蛋卷。他当然得算是素食主义者、禁酒主义者和禁烟主义者。他往往会邀请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共进午餐,包括三四名副官、赫斯、新闻官迪特里希博士,有时也包括戈林。在这种宴席上,会摆上一种专门为希特勒酿制的酒精度仅1度的啤酒,有时也会摆上一种用酸白菜酿制的叫作“赫尔夫”(Herve)的饮料,其中加了一点摩塞尔河(Mosel)葡萄酒调味。
记者威廉·夏伊勒在940年12月回忆:
德国已经被封锁了一年半了,但是封锁既没有给德国国内带来饥荒,也没有影响德国的战争机器的运转,德国人的伙食还是勉强过得去的,虽然也许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的伙食难以下咽,但是由于一个世纪的磨练,德国人已经习惯了以薯仔、卷心菜和面包为主的饮食结构,而这些食品的储备还是相当充足的。他们所缺乏的是肉类、脂肪、黄油和水果,现在他们每个星期只有一磅的肉类,四分之一磅的黄油或者人造黄油的配给,没有和平时期多,但是他们还是可以接受,只是富含维他命的水果短缺的矛盾比较尖锐,去年冬天的严寒摧毁了德国大部分的水果作物,现在市面上唯一能买到的水果只有苹果,而且还都是为小孩、病人、孕妇们预留的,去年冬天我们根本没有见过香蕉和桔子,这个冬天看来也不会有这些东西,所以劣质的维他命药片就配备给了军队和孩子。德国人没有咖啡、茶、巧克力和水果,每个星期他们只能吃一个鸡蛋和很少的肉类和脂肪,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补缺,所以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德国也不会发生饥荒。
如果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么衣物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德国的羊毛制品以及棉花几乎都是全部依赖进口的,现在德国对于衣物的分配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的:所有德国人的衣柜里储备衣服都足够坚持到战争结束和封锁解除的时候。丝织品的短缺不但普通的民众有切肤的体会,就是军队也感到情况吃紧,每到冬季军队为士兵准备的防寒外套总是不够用,希特勒的劳动服务组织穿的都是从捷克缴获的制服,这个叫做“托特 ”的组织里有几千人从事的工作都是本来应该军队里的劳动部门承担的工作,而他们甚至连制服都没有,夏天我在前线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穿的都是由粗麻布制成的平民服装。为了缓解原材料的紧缺,绝望的德国人研发出了人造丝织品,特别是由纤维素制成的丝织品,德国号召家庭主妇捐献不需要的破布和衣服用以再利用。这样它们就可以被用来制造再生毛和棉絮——两者都可用于人造纤维和人造丝的生产。
但是我却不相信他们能让8000万德国人都穿上用木料制成的衣服。
至于那些进行战争所必须的原材料,情况是这样的:德国的铁矿含量丰富,从南斯拉夫和法国德国也能取得足够的铝矿来满足巨大的飞机生产的需要,但是铜和锡却非常短缺,但是德国有希望从巴尔干和俄国来密布这一短缺的现状。
至于石油,德国主管石油事务的Schell将军说他对此一点都不担心,当然即使他担心也是不会承认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以下事实:
1. 德国空军所需要的燃油是完全不依赖进口的。所有德国飞机的发动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使用合成燃料的,合成燃油是德国以煤为原料自己生产的,现在德国的合成燃油的年产量大概是400万吨,大大超过了德国空军所需的燃油数量。英国如果要使德国陷入危机,那么就可以攻击这些把煤加工成燃油的工厂,事实上英国也正在尝试,他们击中了莱比锡附近和斯德丁的石油加工厂,但是这样的破坏程度远远不足以瘫痪整个德国的人造石油工业体系,甚至连实质性的影响都没有达到。
2. 德国已经控制了罗马尼亚用于进行石油出口的油田,而且还和苏联达成协议,至少每年可以从俄国进口100万吨石油,但是我怀疑在战争开始之后,苏联是否真的向德国输送了这么多石油。
3. 在战争开始之前,德国本身就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而且挪威、荷兰和比利时的陷落也使德国在石油上拣了大便宜。
4. 民用石油的用量几乎被削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私人轿车和没有实际运载能力的卡车是不允许开动的,而且当局严格禁止使用石油进行取暖。
据我个人的猜测,德国的石油是够用的,而且他也有能力获得足够的石油来满足军事上的需求,至少在两年之内,德国不会出现石油短缺的现象。农民不受配给制度的限制而矿业工人由于是“重体力劳动者”得到的量比较大。燃油也是从战争开始就进行配额限制,反映出德国很关注其在盟军海上封锁下贸易航路的脆弱性。
1939年底平民每天的食品配给:
340克面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面包(重体力劳动者)。
70克肉类(普通平民)或170克肉类(重体力劳动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体力劳动者)。
每日所需热量折算:
普通平民:2570大卡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4652大卡
国防军士兵:平均3600大卡,战时4500大卡(德国联邦国防军野战食品迄今仍沿用这个热量配给标准)。
各个被占领国家和卫星国在向德国提供原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德国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铁矿石、硫、硅、氮都来自被占领国家。从1941年开始,德国有规律地用火车将在苏联缴获的战利品运回国内,以保持他们的生产速度。在德国人建立的“欧洲新秩序”下,欧洲每个国家都要为供养庞大的德国而耗尽力量。
俄罗斯提供劳动力和各种原料,乌克兰提供小麦玉米和肉类,丹麦和荷兰提供奶酪、肉类和黄油,挪威提供电力,和对生产装甲钢至关重要的钼矿.瑞典提供铁矿石,瑞士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匈牙利提供铝矾土,罗马尼亚提供石油和小麦,捷克斯洛伐克提供军火,比利时提供钢铁和机器,西班牙和土耳其提供钨,铬等战略金属.法国则提供从粮食、酒类到钢铁、铝、武器、引擎、汽车……当然,与战争无关的私人小汽车、电冰箱、真空吸尘器和钢琴等消费物品在战争结束前,都不准再生产。
使用配给卡的平民的每日热量配给标准从1942年底开始降为2078大卡,食物配给的不足已经开始影响1924年以后出生的士兵的体能水平。
1943年底降为1980大卡,1944年底降为1670大卡,德国投降后的1945年底降至最低,1412大卡。1942年底,食物配给的不足已经开始影响1924年以后出生的青年的体能水平。
1943年底欧洲德国占领区平民的每日热量配给:
巴尔干地区:1305大卡
比利时:1320大卡
法国:1080大卡
荷兰:1765大卡
波兰:855大卡
荷兰的每日热量配给之所以较高,除了因为与德国同属日尔曼民族,更重要的是荷兰在战争中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兵员!
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对美食的热爱因新颁布的有关什么可以吃喝的限制而受到打击。在宾馆和餐馆里进餐被限制在两道,其中只有一道可以是肉菜,而且酒的销售将被限制在每星期四天。为防止囤积,在销售的罐头上用钉子打孔。在家里吃饭也不例外:配给卡将开始使用,包括面包、法式糕点和巧克力在内的食品或者被限制,或者干脆被禁止销售。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不做激烈运动的前提下,每天消耗1800大卡热量,因此,德国占领区平民的每日热量配给不能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于是,欧洲黑市猖獗,人们只能以10倍于正常的价格购买必须的食物.饥饿和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肆虐欧洲大陆!
肉食品的生产特别受到影响,欧洲的消费肯不得不越来越依赖素食。饥饿的现象出现了,有些地方甚至有人饿死,但是在1945年以前,这种情形只限于欧洲的非日耳曼人。德国不顾占领区粮食的匾乏,征收了大量的粮食,不是运到德国去,就是供应占领军。
战争爆发时,德国必须养活将近八千万人。在战争过程中,有一千二百多万人被动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对工业或农业生产没有贡献,却必须配给他们从二千七百五十至三千五百五十卡路里的口粮。应征入伍的人中,有七百万人由外国工人和战俘所代替。他们虽然多半只靠劣质的和单调的饮食来糊口,可是如果要他们到工厂和农场去干重活,那就不得不给他们足够定量的淀粉质食物。因此,在战争期间,平民和军队所需要的粮食总数比战前的水平至少高出了百分之二十。国内供应量和总需要量之间的差额全靠在占领区大肆征粮来弥补。
最受歧视的是犹太人。1942年9月以后,犹太人不准获得任何肉类、肉制品、蛋品、糕饼、白面包、全脂牛奶、脱脂牛奶或任何不经特别许可而分配的食物。发给犹太人的面包证只准购买黑麦面包。犹太儿童和青少年只获得一般消费者的面包配给量,他们没有人造蜂蜜,没有可可粉,没有额外配给的果酱,他们也没有资格获得全脂牛奶。凡是德国人有权享受的所有其他补充配给,同等身分的犹太人则一概没有。
1943年以前,德国国内对所有消费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再加上被占领国家源源不断的贡款,以及卫星国的进贡,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其他欧洲国家还是比较高的,仅次于美国,德国人民的饮食也是在战争进入了1944年后才逐渐变坏。
随着战争局势进一步恶化,柏林的供应再度变坏,而且家庭妇女们还受到号召,交出家里的“多余”衣物、废铜烂铁、铝锅铝盆。甚至连勃兰登堡门也不能在战时征集活动中幸免:1943年2月,一群柏林消防队员爬上门顶,将勃兰登堡门的铜皮屋顶全部拆下来送去熔化。
德国被迫将动物蛋白质改为植物产品。德国人的总的食品消费量中只有百分之三十来自荤食品,而在其他工业国家里则有百分之四十。德国人的大部分蛋白质消费量来自素食品,而在其他工业国家里大部分蛋白质则来自荤食品。
,德国为了解决粮食的严重不足,就开始研究利用培养酵母菌来生产蛋白质.其方法是将木材和造纸废水转化为糖,由于这种酵母蛋白经压榨后很像猪肉和牛肉,所以被誉为"人造肉"年产量最高达50000吨,
与此同时,在牛奶的利用方面也厉行节约。由于全脂牛奶的消费限于儿童、母亲和从事有害健康的工种的工人,因而出产的牛奶大部分可以用来制造黄油。尽管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牛奶中含有的脂肪总量,却增加了可以得到的脂肪的供应,从而在战争时期一直维持了令人相当满意的脂肪配给。
油料作物、薯仔、蔬菜这些适于种植的农作物的增产,影响了德国牲畜的总数,尤其因为海外供应的浓缩油被封锁切断了,而国内供应的敖皮也由于出粉率高而有所减少,在战争的五年中出粉率由百分之七十七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以上。奶牛主要靠家庭的饲料喂养,因此牛奶的供应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是猪的总数不得不减少。到战争结束时,总数下降到战前水平的大约百分之六十。猪肉和猪油的产量下降得比猪的总数甚至还要多,因为缺少谷物和薯仔作饲料、屠宰下来,猪肉重量和猪油含量都减少了。
43年后的面粉供应开始紧张,必须在国民吃的面包中掺用大麦粉和薯仔粉以及其他成分,食品生产在德国就无法跟人口的增长同步,因此在战争开始时它马上就陷人了供应不足。从1914年10月起,所有德国的磨坊都必须加紧碾磨谷物。面包师必须在白面包中添加一定量的黑麦。黑麦面包中则经常掺入薯仔粉。战时面包的常用缩写为“K面包”,不久以后,就有一批规定协调这种面包的生产。这时,白面包中必须含有至少10%的黑麦面;黑麦面包中又必须至少掺5%的薯仔粉或淀粉。尽管如此,面包供应依然很紧,在战争进程中越来越不足。
当时留学德国的季羡林先生回忆:我们中国人本来吃肉不多,我们所谓‘主食’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黄油从前我们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国人开始沉不住气的时候,我还优哉游哉,处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面包和薯仔限量供应的时候,我才感到有点不妙了。面包少且不说,实质更可怕。完全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鱼粉,无从否认或证实。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
德国的消费品配给严格而有效,不仅食品列入配给,从衣服,鞋帽,香烟和烈酒都列入配给名单.
德国每人都有一本供应卡,例如,在餐馆就餐,点菜后除交纳现金,还需要从供应卡扣除饭菜已经明码标定的食油,肉和蛋的定量,在购买衣服,鞋帽时也是同样,例如,每年供应两件衬衣,那么,在付款时必须有供应卡的布票,但是,买30马克的高级衬衣还是15马克的衬衣有选择的自由.
由于德国缺乏橡胶,因此从军靴靴底到军帽帽檐一律改用皮革制造,省下宝贵的橡胶制造轮胎!
德国士兵在回国休假时使用特种食品供应卡。面包证和食品供应卡一起印刷在一张硬纸片上,需要多少面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面包证,和士兵证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对战时探家士兵的免费食品供应。
41年的冬天,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莫斯科城下的冰天雪地破灭了,此时,德国国内,人民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军队捐献过冬衣物,还不得不忍受冬季取暖煤炭供应的削减,为了战争消耗,德国人开始体验节衣缩食,挨冷受冻的滋味!
当盟国一知道德国在俄国作战的第一个冬天严重缺乏寒衣的情况后,就开始大规模地采购寒衣。在1942年中,以一千万英镑的价值买迸了总数近二万五千吨的物资,采购范围从羊皮外套和羊皮衬里的手套到羊毛旧衣和牛毛。德国抢购这些商品被认为是它的储存减少,处境日益困难的明证。
经济作战部的意见是,虽然在它早先对德国物资匾乏情况所作的估计有时过于乐观,但无疑已发现这时德国在对俄战役中的衣着供应上是真正穷于应付了。
德国政府告诉每一个家庭,薯仔现在应当只以带皮的形式上桌,”它说:“最重要的是,在饭馆和餐厅里,不可使用薯仔削皮器。”
43年,意大利退出战争,橙子从此在德国人的餐桌消失了.
44年底,苏联几乎收复了包括乌克兰的全部国土,法国也为盟国解放,于是,肉,鸡蛋和葡萄酒从德国人的餐桌上大大减少了!
从41年到45年盟国对德国城市毁灭性的轰炸,使得50万德国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房屋被毁,无家可归,纳粹德国政府表现出非常的高效率,每当大轰炸刚刚结束,那些情绪低迷饥肠辘辘的难民,很快会看到,废墟和瓦砾得到快速的清理,伤员受到妥善救治,政府的卡车迅速运来大桶的热汤,抹着厚厚黄油夹着鸡蛋和香肠的三明治,以及各种衣物,甚至还有儿童玩具,这坚定了德国人民在整个二战期间对政府的信心.
德国人43年工作周的平均工时从47小时增加到了49.2小时,数量不断增加的外国劳工以及战俘将被迫在德国工厂工作。军工仍居于最优先的位置,纳粹当局以烟草或者白兰地的形式向军工工人提供生产效率津贴,并承诺为参加工作的母亲们改善条件。但在生产率驱动中也有更严厉的一面:劳动力也被包括转移到集中营在内的对“懈怠”进行惩罚的多种威胁所驱动。
1944年的德国配给标准,普通平民每人每星期
面包2000克,
肉食或香肠900克
食糖140克
油脂140克
奶油80克
咖啡30克
鸡蛋1个
香烟20支或雪茄10支.
1945年的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对于许多柏林人是难忘的,主要是在这天发放的额外配给
香肠500克,大米500克,豌豆250克,蔬菜罐头一个,黄油50克,咖啡50克-----
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配给,是无法坚持到10天后柏林战役结束的!
在战争的头五年里,德国人的饮食一直是单调的和不太可口的。它充斥着体积大、长气力的食物,而缺乏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过并不严重缺少任何重要的质下降到战前水平的四分之三,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脂肪下降到三分之二。对一般消费者的供应量始终就不十分充足,但是对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说,饮食通常至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最低营养。
德国人民的健康并没有由于缺少食品而受到损害。工厂中生病和缺勤的比例并不过高。在出现这种情形时,主要是由于工作过度和在猛烈的空袭下生活条件普遍恶化,而不是由于营养不良。在1943—1944年的冬天,流行性感冒席卷了德国,而到战争结束时,还出现了某些轻微的皮肤病。在其他方面,德国人民的健康和营养情况,在战争中自始至终都保持得非常好。甚至在德军最后崩溃而带来的苦难时期,多亏了地方紧急配给,人民还是得到了最低限度的食品供应,从而避免发生骚动。
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元,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当然有占领下西欧的经济支持,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 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3年达到了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后来多生产虎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二战期间共生产24000辆坦克。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军事上寡不敌众,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5年,德国战败了,德国仿佛是被纳粹和希特勒催眠率领着经历了一次,绚烂辉煌而又结局黯淡惨烈的梦,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德国才发现,在挥霍了日尔曼的狂想,复仇,激情和努力后,收获的仍然是贫穷饥饿与残垣瓦砾。45年底德国人每天的食品热量只有1400大卡,是1942年的一半!普通人连吃饱一顿黑面包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曾经帮助中国救护南京大屠杀中的难民的德国友人拉贝博士,此时,也在德国忍受着饥饿的煎熬,知恩图报的国人为拉贝博士寄去了炼乳,巧克力和罐头,以解燃眉之
⑶ 二战后的德国,为何让男人一度成为了国宝
二战的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在战争结束后,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国遭受的惩罚最为严重,丢失的领土最多,那么二战后的德国,为何让男人一度成为了国宝呢?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德国直接损失了约1500万男性人口而且这些男性还都是青壮年,男女人口比例降到了10:16,使得德国一时间到处都找不到青壮年的男性。但是有个因祸得福的小插曲,因为在战后,德国男女经常同工劳动,男女之间的劳动工种差距被模糊,间接促进了德国的男女平等。
⑷ 二战后德国遭到了怎样的惩罚
分管土地什么的都是正常拉~ 最致命的是消灭了德国的普鲁士~ 你可以拿张地图看看有无普鲁士~ 那是因为二战后普鲁士是被清算的最彻底的。因为普鲁士是近代德国思想的发源地~ 就是帝国军事主义~ 拿破仑时期的普鲁士军费占政府预算的5/4~
⑸ 关于历史的一句话理解,急!!!!!!!!!!!!
为了惩治战败的德国,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二战还未结束时就主张分割德国。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他们又都放弃了分割德国的计划,一致同意由美英法苏四大国军队分区占领德国。由于在战后战时大国合作逐
渐走向分裂,并导致美苏之间爆发“冷战”,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冷战”使德国的分区占领格
局演变成德国的分裂局面。美英法和苏联为了分别控制西占区、东占区,各自都在本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态虚国
利益的政策,逐渐将两个占领区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并最后成立了两个国家。德国的被分裂
,是大国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完全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 * *
德国在二战后为什么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内部因素而言,主要原因是因为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是法西斯酿成的后果。就其外部因素来讲,则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战时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
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本文主要论述美苏从合作到对抗、最后导致“冷
战”的爆发及如何导致德国的分裂,探析大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给一个民族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命运。
一
战胜国对挑起战争的战败国进行惩治,防止其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这是完全应该的情理之中的举措。德
国在本世纪挑起和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两度把人类拖入世界大战的旋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估
量的损失,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毁灭了人类的数千年文明。如何惩治战败的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中的
战胜国都对德国采取了严厉的处置措施。在这些措施中,都涉及到要求肢解和分割德国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为了惩罚战败国,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召开了和会。法国为了
从经济上和军事上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立自己的欧洲霸主地位,提出了一个肢解德国的方案,坚决要求从
德国版图上夺回莱因河左岸地区,以莱因河为界建立一个在法国保护下的莱因共和国,并在南部建立一个独立
的巴伐利亚共和国。英国为了继续保持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害怕法国强大,希望德国保持一定的实力同法国抗
衡,坚决反对法国的方案。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没有实现。经过讨价还价,英法美意日等27国制订了对德和
约条款,即《凡尔赛和约》。和会主席、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把和约文本交给德国外长布罗克多夫——兰曹时说
:“清算的时刻来到了,你们向我们求和平,我们乐意给予你们和平。”〔①〕然而,这是一副怎样的和平画
面呢?和约并没有触动德国原来的政治结构,发动战争的军官团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战争罪犯没有受到惩
罚,威廉二世避居荷兰,兴登堡反而成了民族英雄,后来还当上了德国总统。和约只是从经济上对德国进行罪
恶的掠夺,要求德国承担全部的战争责任,并规定了德国受奴役、受掠夺的地位。大量土地被割让、巨额的战
争赔款、严格的军事限制,像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压在德国人民的头上。《凡尔赛和约》的实施,不仅极大地刺
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而且在经济、政治上给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凡尔赛和约》不
但没有起到制裁德国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的作用,反而使德国酿成了仇视战胜国、仇视民主的情绪,为法西斯
兴起提供了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实际上在德国种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导
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应该说,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措施是失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惩治战败的德国,鉴于一战后制裁德国失败的教训,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
战争还未结束之前就在积极考虑这个问题。惩罚和处置德国的原则帆薯燃是在战时三次三国首脑会议上逐步确立的。
除了目的旨在铲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而规定的一些严厉处置德国的政治、经济原则和措施,以及规定
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向邻国割让或转让部分土地外,三次首脑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分割德
国。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就如何处置德国
分别陈述了各自的意见。罗斯福表示要从德国人思想上清除“帝国(Reich)这个观念的痕迹。斯大林认为,仅
仅将“帝国”这个词去掉还不够,必须使“帝国”本身永远无力再把世界拖入战争,并强调仅仅依靠管制德国
和解除德国武装的措施,还不足以防止德国帝国主义的复活,必须采取分割德国等更严厉的手段手让。为防止德国
再度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战争策源地,三巨头一致赞同分割德国。罗斯福提出了把德国分为5个部分的方案。
这5个部分是:普鲁士、汉诺威和德国西北地区、萨克森和莱比锡地区、黑森—达姆施塔特及黑森—卡塞尔和
莱因河南部地区、巴伐利亚及巴登和符腾堡地区。他建议这5个部分应当各自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基尔运河
区和汉堡地区、鲁尔和萨尔地区也要从德国分割出来,置于联合国的管辖之下,使德意志帝国再也不能威胁欧
洲和世界的和平〔②〕。丘吉尔从维持欧洲的均势政策出发,不希望在欧洲再出现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他
建议把普鲁士从德国分割出去,把德国南部的各邦,包括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帕拉齐纳特分离出去,与
奥地利、匈牙利等中欧多瑙河沿岸国家组成一个多瑙河联邦。斯大林认为丘吉尔意在为英国争夺更多的地盘,
并把苏联同西欧隔离开来,借以孤立苏联,明确表示反对丘吉尔的方案。他说,既然决定分割德国,就不应该
成立新的联邦;匈牙利和奥地利应该各自独立,“一个多瑙河联邦是存在不下去的”〔③〕。斯大林态度谨慎
,没有提出具体的分割方案,他反而担心把德国分成若干个国家后会完全落入美英的控制之下,对苏联不利,
因此也没有完全支持罗斯福的方案。如何分割德国,德黑兰会议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在1945年2月召
开的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仍原则上主张分割德国,并各自继续陈述了类似于在德黑兰会议上提出的分割德国的
意见。罗斯福为使美国能控制中欧,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主张在德国实行“非中央集权化”,仍主张把德国分
成5个或7个国家。丘吉尔“害怕一个统一的德国的力量”〔④〕,仍提出把普鲁士从德国分割出去。斯大林
从苏联的安全考虑,希望在欧洲建立一个“强大的波兰”,也同意分割德国的意见,并建议把分割德国列入无
条件投降条款。然而,在战争临近结束时,苏联放弃了分割德国的计划〔⑤〕。对德国领土究竟如何处置,会
议未作最后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雅尔塔会议一致决定,先由三国军队占领德国,并同意法国也参加对德国的
占领。会议最后达成了把德国分成4个占领区的协议:苏联占领德国东部、英国占领德国西北部、法国占领德
国西部、美国占领德国西南部。柏林由各国派军队共同占领。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中央管制委员会执行互相协
调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工作,这个委员会由三国的总司令组成,地点设在柏林。”〔⑥〕在1945年7月召开
的波茨坦会议上,三国首脑从各国利益出发,都放弃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同意分割德国的原则。美英认为,分割
德国不如用占领和控制的方法对自己有利。苏联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分割德国对自己也不一定有利。这样,
三国首脑一致同意占领和控制德国。
尽管三国首脑会议在战后处置德国、波兰边界、美英和苏联等国军队对被解放的国家的占领及分界线的划
分等问题上达成了协议,目的是通过惩治战败国、划分彼此的势力范围,继续维护战后三大国的合作,进而维
护战后的世界和平。然而,正是这种势力范围的安排和划分,导致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出现。这种情况在德
国问题上体现最为明显。雅尔塔会议后,苏美英法四国军队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各自撤回到自己的占领区
。四国分区占领和控制德国,实际上是在德国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为德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二
当然,分区占领德国也不一定意味着德国就会被分裂。如果三大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继续保持战时的合作
政策,德国的分裂局面也许就不会出现。然而,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三大国的战时合作逐渐走向分裂,
以致最后发生冲突,爆发了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冷战”的爆发,使德
国的分区占领格局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局面。探讨德国为何被分裂,首先要分析美苏是怎样从合作走向对抗,
最终走上“冷战”的道路。
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是由于随着反法西斯战争逐渐接近胜利,三大国赖以结盟的基础——共同的敌人法
西斯逐渐消灭了,战时突出的军事问题日益让位于政治问题。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只是由于
在二战中双方面临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而结成了联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美苏在意识形态和社会
制度方面的对立问题就突现出来了。在如何处置战败国、安排战后世界和平等问题上,它们都从本国的利益出
发,提出各自的要求和主张,这样必然导致摩擦和对抗的发生。而且,这种对抗也推行到各自占领的国家和地
区。斯大林曾于1945年4月对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说:“这次战争和以往战争不同,谁解放的领土,谁
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军队所到之处,绝不可能不是这样。”〔⑦〕
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除了社会制度不一样,也是由于美苏在战后的不同战略构想所致。美国依仗在二战
中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制定了称霸世界、充当世界领导者角色的战略目标。早在1941年初,美国《时代
》、《生活》杂志的老板亨利·卢斯抛出了《美国世纪》一文,宣称“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他要美国人
认清“领导的全部机会都属于我们”,“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美国在世界的统治地位〔⑧〕。美国总统
罗斯福认为,二战使美国有可能像拿破仑战争之后的英国,成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超过其他国家的头号
强国,这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实现美国领导世界宏图的又一次大好机会。苏联因遭受战争创伤,经济军事力量
远远不及美国,其战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增强军事力量,确保国家的安全。苏联在东欧扶持建立亲
苏的共产党政权,一方面固然也是为了壮大社会主义力量,同时另一方面更多地是为了考虑苏联自身的安全,
如建立亲苏的波兰政权,目的是将波兰作为防止西方国家入侵苏联的一个屏障。苏联希望控制东德,也是出于
这一目的。美苏各自的战略构想在付诸实施时,必然要发生碰撞。美国的统治者及其谋士们、尤其是杜鲁门及
其幕僚们认为,苏联是在乘机大肆扩张共产主义,是对美国世界霸权战略的威胁,要求对苏联采取不合作的强
硬立场。
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也与罗斯福的逝世和杜鲁门上台有关。按照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和平安排的构想,实
施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还是应通过“大国合作”政策来实现。苏联斯大林也多次表示了继续合作的愿望。在
罗斯福看来,只有维持战时的盟国合作,通过合作来控制苏联和英国,使美国充当合作的盟主,才能实现美国
称霸的目的。为此,罗斯福及其谋士们以“大国合作”政策为基础,设计了战后世界蓝图,如建立联合国,成
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关贸总协定,都是这一世界蓝图的组成部分。他企图通过美国控制这些组织
,通过和平方式,在政治和经济上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然而,罗斯福在其“世界蓝图”还没有实现之时,于
雅尔塔会议结束之后不久便撒手人寰。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就开始大幅度调整对苏联的方针,迅速地改变了罗斯
福的“大国合作”政策,美苏之间矛盾日趋恶化。例如,在罗马尼亚政府和波兰临时政府的组成问题上,双方
态度各执一端,尖锐对立;在波茨坦会议上,三巨头围绕如何处置德国、德国的赔偿、波兰疆界、对意大利及
法西斯附庸国的政策等问题上,争吵十分激烈,远没有前两次三国首脑会议那种商讨的和谐气氛。为了实现美
国全球霸权战略需要,美国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并将美苏关系推向“冷战”的轨道。
美国迅速改变与苏联的合作政策,这一方面也不能否认是杜鲁门与罗斯福在个人性格和气质上存在差异所
致。杜鲁门傲气十足,加之他上台后德日法西斯先后投降,西欧各国及苏联均遭受严重削弱,而美国又握有原
子弹,因而更加不可一世。同时另一方面,苏联也没有按照美国的愿望俯首帖耳,听从美国的摆布。美国用贷
款诱使苏联上钩的阴谋也没有得逞。在组建联合国过程中,苏联和美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就有过激烈的冲突,
并经常发生争吵。苏联虽然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拒绝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机构。显
然,苏联为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利益,不愿受美国的控制,并向美国的霸权提出了挑战,在欧洲及其他地区形成
了对峙局面。杜鲁门及其幕僚们认为,苏联为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和安全的外交战略,是苏联在扩张共产
主义,因而视苏联为美国争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为实现争霸世界的目的,美国应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
,必须运用各种对抗力量,包括通过援助手段来调整与西欧盟国及德日的关系,培植反苏力量,在欧洲及世界
其他地区对苏联扩张势力加以遏制。基于这一考虑,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通过援助盟友及建立各种政
治军事集团、重点控制欧洲、进而称霸世界的进攻型战略。实行“冷战”是其遏制苏联采取的一种主要方式。
美国借助于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的攻击苏联进行扩张威胁的“铁幕”演说,向苏联发出了
“冷战”信号。在此之后,杜鲁门排斥反对与苏联对抗和孤立主义两股势力,于1947年3月向美国国会发
表了一篇演说,大肆渲染美苏对抗,施放反苏烟幕。这篇演说咨文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随后,美国又
抛出了“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方案”。该计划通过有条件援助西欧,把西欧变为倾销美国商品和资
本输出的场所,借“复兴欧洲”为名,乘西欧之危,给困顿不堪的西欧经济“输血”,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
联的目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构成了美国对外扩张政策、遏制苏联的基础。
三
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重点是在欧洲,而“复兴欧洲”的重点是在西德。美国国会在审议“欧洲复兴计划”
的议案时,一位众议员一针见血地指出,议案完全是一种复活德国的愿望引起的;密执安州众议员乔治·萨道
斯基说:“要是没有德国,也就谈不到有什么欧洲复兴计划”〔⑨〕。复兴德国,是美国在改变了其控制德国
政策、使德国成为一个农业国的“摩根索计划”之后,在对外政策上一项重要内容和转折点,也是“杜鲁门主
义”的具体实施。杜鲁门指出:“我们打算使德国能够成长为一个体面的国家,并在文明世界中占有它的位置
。”〔⑩〕
美国为了从经济上复兴德国,首先破坏了三国首脑会议确定的德国赔偿原则,停止了苏联在美占区应得的
赔偿。1946年5月3日,盟国管制委员会的美国代表克莱将军宣布:“除了先前已经预支作为赔偿的工厂
外,将不再从美占区提供赔偿。”〔①①〕这一规定使苏联从西占区获得赔偿的要求不能完全得到实现,从而
在赔偿问题上导致美苏在对德政策问题上的第一次冲突,也是美苏在德国问题上“冷战”的开始。其次是致力
于统一西占区的经济。1946年7月20日,美英决定合并两个占领区,美国代表在盟国管制委员会正式提
出合并占领区的建议。1947年1月1日,美英正式合并两国占领区,并签署了《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
合并协定》,根据协定成立了双占区行政管制机构。5月29日,美英签订了《改组双占区经济机构的协定》
,并根据协定成立“联合经济区”,以及经济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机构。经济委员会起着议
会作用,并有某些立法权。1948年2月,法国同意将其占领区合并,共同成立“三占区”。停止在美占领
区支付苏联的赔偿和合并西方三个占领区,是标志美国改变了美苏的合作关系政策、实行“冷战”和导致德国
分裂的重要步骤。
针对美国复兴西德的计划,苏联莫洛托夫在1946年7月10日巴黎外长会议上也提出了“复兴德国”
的口号,强调要把德国改造成为一个民主与爱好和平的国家。与美国“经济统一”相反,苏联提出首先实行“
政治统一”,建立一个全德中央政府。针对西方合并占领区,苏占区军事代表于1947年2月25日发表声
明,指出美英占领区的合并,“并不只是经济性质,也是政治性质”,“双占区的协定可能对德国的未来政治
产生严重的后果”〔①②〕。
从1947年开始,美苏之间的“冷战”日益激烈。3月10日至24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美英法苏四国
外长会议,全面讨论德国问题,中心议题是德国的政治统一和政治制度。苏联莫洛托夫认为,“德国应成为一
个统一的爱好和平的国家——设有两院组成德国国会和全德政府的民主共和国”〔①③〕,建议在柏林成立德
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实现德国的政治统一。美国的乔治·马歇尔坚持地方分权的原则,建议实行联邦制,并强
调德国的“经济统一”是成立德国政府的基础。莫洛托夫指责双占区违背了德国“经济统一”的原则,实际上
造成了德国的分裂。由于双方在政治、经济上处置德国的观点尖锐对立,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由于美英法和苏联在各自占领区内的军事管制机构是该占领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只对本国政府负责,因而
以执行本国政策为主。而美英法和苏联的社会制度不同,它们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识形
态和价值观念。虽然盟国管制委员会规定涉及到整个德国问题要由四国共同研究处理,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各
自为政。对三国首脑会议一致通过的处置德国的政策和盟国管制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它们都各自从本国政策和
利益出发,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并在各自占领区内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实体,走上了不同的
道路,最后导致德国的分裂。
从1948年2月开始,美英法等西方六国在伦敦召开外长会议,史称“伦敦六国外长会议”。会议筹划
成立西德国家,并着手探讨西德国家的政治结构�①④〕,并希望三国占领当局尽早召开西占区各州总理会议
,授权他们召开制宪会议和制定宪法。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攻势,苏联也采取了反击措施。1948年2月
,苏联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苏管区出席德国人的政治集会。为抗议美英改组的双占区经济委员会,苏联驻军
于2月23日发布命令,宣布改组苏占区经济委员会。新改组的经济委员会由德国统一社会党重要成员担任,
是苏占区最高立法、行政和执行机关。3月20日,苏联代表在盟国管制委员会上要求了解六国伦敦会议全部
协议遭到拒绝后,当即遣责西方国家阻挠四国管制工作,并宣布退出管制委员会,四国管制机构从此宣告结束
。随后,西占区和东占区各自实行币制改革,并在币制改革问题上引发冲突。
西占区从实行币制改革时起,就断绝了与苏占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苏联认为,西占区实行的经济政策违背
了波茨坦协议,是分裂德国的一个重要步骤。为表示抗议,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
,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
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①⑤〕。苏联切断了西柏林和西德之间的陆上、水上交通,
并停止向柏林供应煤和电。苏联封锁的目的是企图将西方三国赶出柏林,克莱将军发布命令道:“我们不离开
柏林,我们将坚守柏林。虽然我们不知道怎样解决目前的问题,但我相信,美国人民将不会让德国人民挨饿。
”〔①⑥〕面对苏联的封锁,美英在贸易上也对苏占区采取了反封锁措施。“柏林封锁事件”导致“第一次柏
林危机”的发生,双方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冷战”骤然升级。从此,“冷战”在德国无休止的进行,柏林成
为德国、欧洲和世界矛盾斗争的焦点,成为战后美苏“冷战”对峙、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以及战后雅尔塔格局
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柏林危机”虽然最后通过外交谈判得以解决,但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局面却无法挽回。在“柏林危
机”期间,西占区、东占区各自加紧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成立西、东德国家。
1948年7月1日,西方三国军事长官召集西占区11个州的总理在法兰克福开会,讨论成立西德国家
事宜,向与会者散发了“关于宪法决定的声明”、“宪法生效后军事长官权限的声明”、“关于改组州议会的
声明”等三个文件。这些文件就西占区将来的发展“阐明了基本思想,并为将来西德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范围
定下了基本方针”〔①⑦〕。人们称这三个“法兰克福文件”为“联邦共和国的出生证”〔①⑧〕。会议就成
立西德国家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各州总理对在西部建立一个德意志国家抱着极其谨慎小心的态度,害怕这
一行动将导致德国永久分裂。然而,他们又不能违背占领者的意愿。他们认为,要“尽力避免将国家性质赋予
即将建立的组织机构”〔①⑨〕,不同意召开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不同意将通过的宪法交全民投
票批准。经过与占领当局磋商,最后达成了妥协,即将成立的西德国家定为临时性质,改宪法为《基本法》,
不召开国民会议,同意成立一个议会委员会,代表由州议会选举产生,通过的决议不交全民表决,但必须提交
州议会批准。随后,在西方占领当局的筹划下,成立了议会机构——西德议会委员会,并制定通过了宪法——
《基本法》。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在西占区筹建西德国家的同时,苏占区也
积极筹建东德国家。1948年3月,苏占区成立了“德国人民委员会”,作为临时常设代表机构。1949
年5月,新成立的“德国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和西德《基本法》前言一
样,明确要求成为全德的模式,不希望德国永久分裂。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德国是一个不可分裂的国家”
。10月7日,临时人民议院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从此,在德国的土地上分裂成两个国家。“两个德国的成立并不是德国人民的意愿,它首先是占领国的意
志。”〔②⑩〕西方盟国和苏联都想在“不能把整个德国并入他们的势力范围,起码也要确保他们已占领的那
部分,以加强各自的国防力量、经济制度和潜在的实力,来削弱对方”〔②①〕。德国的分裂,是大国的意志
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完全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注释:
① ②⑩ ②①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Diether Raff,DeutscheGeschichte,Vom Alten Reich
zur Zweiten Republik),慕尼黑1985年版,第239、345、345页。
② 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第443页。
③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5卷,商务印书馆1975年中译版,第613页。
④ 丘吉尔语,引自埃尔德曼《德意志史》第4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译版,第116页。
⑤ 卡尔·勒梅尔编:《德国概况,联邦德国》,Lexikothek出版社1980年版,第43页。
⑥ 萨纳柯耶夫等编:《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1978年中译版,第244页。
⑦ 引自沃尔特·拉弗贝:《美国、俄国与冷战(1945—1990)》,纽约1991年版,第13页。
⑧ 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3页。
⑨ M.贝科威茨等着:《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商务印书馆1979年中译版,第41页。
⑩ 小查尔斯·米:《在波茨坦的会晤》,三联书店1978年中译版,第19页。
①① 卢修斯·克莱:《对德决策》,格林沃德出版社1970年版,第122页。
①② 冯·奥彭:《有关占领德国的文件(1945—1954)》,伦敦1955年版,第211—212页。
①③ 莫洛托夫:《对外政策问题》,中译版,第348页。
①④ ①⑥ 约恩·H.巴克尔:《克莱将军的德意志岁月—联邦德国之路,1945—1949》(Jo
hn H.Backer,Diedeutschen Jahre des GeneralsClay,Der Weg zur Bundesrepublik,1945—1949),
慕尼黑1983年版,第255、274页。
①⑤ 费尔迪南德·马代:《柏林问题的演变》,柏林1972年版,第35页。
①⑦ 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3年版,第156页。
①⑧ J.K.索丹:《德国问题(1945—1973)》,伦敦1975年版,第126页。
①⑨ 科佩尔·S.平森:《德国现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中译版,第740页。
⑹ 德国纳粹时期的黑色教育是怎样的宣传让整个国家陷入歧途
在西方欧洲的启蒙教育中提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自身的价值,而国家的首要工作就是维护每一个公民的价值,并通过国家手段使个人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时代,这些意识全部都被无情的毁灭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德国纳粹时期的黑色教育是怎样的吧。
德国的教育之所以特别重视人的尊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民主的意识,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摈弃暴力,这跟德国经历了"黑色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今在德国,维护人的尊严已成为全体国民自觉自愿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德国宪法的第一条就是:"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它是国家全部权力的职责。"
第二条是:"为此,德国人民确认不容侵犯和不可转让的人权是每个人类集团、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基础。"
恰恰是德国,在这一点上有着极为惨痛的经历和教训。那就是希特勒的纳粹统治。在纳粹党极权统治下的德国教育被称为"黑色教育"。
在纳粹之前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学校已经开始用民主的方式教学。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1767-1835)认为,人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国家的义务就是保障个体的自由。因此洪堡主张国家必须保证教育的自由和独立性,限制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干预,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国民,提升国民整体的素质。
在魏玛共和国(1919-1933)时期,德国教育的目的不是煽动公众,所有赞扬战争的教科书一律被清除。那个时期,每个学校建立学生家长的咨询委员会,家长、学生和老师对于教学内容有共同决定权。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以德国人民精神和民族间的和解为前提的道德教育;培养国家公民意识的政治教育;促进个人潜力发挥的能力教育。教育法规定,在一个公众学校的课堂里不能伤害到别人不同的思想。每个毕业生由学校赠送一部宪法。
然而,到了纳粹时代,纳粹党的教育制度一步步取代了魏玛共和国的教育体制。学生家长咨询委员会在1934年被废除,家长从此没有权利过问学校教学的内容。希特勒的独裁替代了人民自主权。"宣誓"曾是德国学校的传统。在魏玛共和国初期,誓言是:"我遵守和服从宪法。"
可在希特勒之后,誓言变成了:
"我遵守和服从领袖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
1933年5月,纳粹党建立了帝国宣传和人民启蒙运动部,它是纳粹党控制的关键的政府部门之一,主要通过书籍、报纸、广播和电影等当时已有的一切媒介,进行覆盖全社会每一角落的宣传,不断重复一些煽动感情、很容易让人记住的口号,以及与纳粹思想相配合的视觉形象、文字图像、声波等,让人们每时每刻都置身于这种宣传氛围之中,耳濡目染。
到了1934年,纳粹又建立了帝国教育部,把教育政策和机构置于纳粹的领导之下。在以"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名义而把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中,学校成了培养纳粹人的重要基地:在学校建立了纳粹组织;三分之一的教师成了纳粹党的党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加入了纳粹教师联盟;中、小学生也要加入纳粹青少年团体;犹太教师和不符合纳粹政策的教育界人士被解雇;学生能不能顺利毕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政治倾向,是不是纳粹政团体的一分子等等。着名的"烧书运动"就是德国大学生联盟的学生在纳粹教授的支持下在公开场合进行的。
希特勒本人把历史理解成为是各民族抢夺生存空间的过程。他认为,最强最优秀的民族最应该获得生存机会,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于是教学的内容必须以希特勒的思想为准绳,宣传德国的扩张;让学生们为德国版图在不断扩大而感到自豪;接着灌输德国民族作为优等种族的意义和命运。在战争期间,每个班都要记战争日记,学生必须能背出德国军队的最新消息。一个学生回忆说:"学了多年的《我的斗争》和《纳粹党规》之后,我还是很纳闷地问我的父亲,到底什么是纳粹主义?我的父亲想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话,但是非常恰当,他说:‘纳粹主义就是希特勒的意愿,惊叹号!’他连惊叹号也很响地报给我听。"
在德语课上诵读文学作品是德国的一种传统。但是在纳粹时期,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煽动学生的战争情绪,大力歌颂历来战争中为了德国而献身的英雄。课文中也不断宣传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放弃个人需求、幸福、甚至生命的榜样,努力在学生的脑袋中建立一个意识,那就是: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个人没有自身价值,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一个纳粹时代长大的德国人后来在一部反省纳粹历史的纪录片中感叹道:"我们从头到尾都在学习为了国家而死,从来没有学习过为了国家而活!"
一位德国心理学家曾经在一部影片中分析纳粹的教育制度。他说,对于孩子,纳粹运用了"黑色教育",即灌输所谓的"刚强的意志力"。从孩子出生起就对孩子的哭闹和乞求不做出让步,让孩子从小习惯战胜感情、眼泪、同情和软弱。这样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顺从。因为他们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知道,只有顺从才不会受到惩罚。这种教育方法是为了培养出不受感情波动、没有内心世界、能够把纳粹的愿望完全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具有坚强行为的接班人。被注入这种思想的孩子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自己身上究竟被植入了什么样的非人性程序。因此,很多纳粹时代的德国人在极权制度中并不感到痛苦,反而很幸福地去认同,甚至产生激情,可以为了所谓崇高的理想和国家民族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对付他们认定的敌人,用任何一种方式去惩罚和迫害反对者。人与生俱有的自然情感不会成为他们杀人的障碍,他们的良心不会遭到谴责。这就是为什么在纳粹时期发生了那么多可怕的事,人们却可以平静地接受。
这位心理学家还分析道:
"那时候的人们从智商上来说并不愚蠢。如果适应是必需的,那么智慧反而会帮助一个人克服无数曲折(而去适应形势)。这就是为什么高级知识分子一样容易成为极权制度的信仰者。"
宣传和教育被纳粹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于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为了取得更多民众的信任,在成立宣传和人民启蒙运动部的1933年,纳粹便开始生产一种纳粹设计制作的半导体收音机,只卖76帝国马克,比当时市场上卖200到400帝国马克的收音机要便宜很多,被称为"民众接受器",人们也戏称为"戈培尔的喉舌"。(戈培尔是纳粹宣传部长。)之后,广播很快成为了纳粹政府最具影响力的宣传方式。纳粹也大量收集德国民众的思想动态,随时调整宣传策略,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更新宣传内容。
西方启蒙教育提倡每个人都有价值,这种价值在国家面前必须通过基本人权得到保护,国家的首要工作就是维护个人价值,并通过国家手段使个人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发挥出来。而在纳粹时代,这些意识全部都被毁灭了,个人消失在纳粹掀起的全民运动中,每个人都被迫承担纳粹肆意给予的任何一项义务和任务,包括杀害别人以及为了所谓的理想、抱负、大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可以被利用、被动员,成为折磨杀害他人的人;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处于被轻视、被侮辱、成为被他人折磨杀害的对象。
二战后,希特勒纳粹政权残忍的真相被大量揭露出来,但在最初的几年里,德国人对纳粹历史的认识还十分迟钝。许多德国人不愿意谈论这段历史。对这种状况,盟军认为应该从年轻一代抓起,根除纳粹和希特勒的影响,使德国走上民主自由的道路。于是建立了许多青年俱乐部,有的德国人称之为"洗脑间"。我在海德堡市中心就见过一个。早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盟军监督委员会发布的第一号法令,就是废除纳粹帝国的教育体制和各项法西斯的教育政策。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西德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一方面抗议越南战争,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强烈地要求父辈们公开讨论纳粹历史。在1970年代末期,西德电视台播出了美国电视连续剧"大屠杀"。一个犹太家庭在第三帝国期间仅有一名成员侥幸活了下来,其余的都在纳粹的大屠杀中死亡。这一连续剧引发了西德人激愤的情绪,引起了全社会的激烈讨论。此后,纳粹德国史成了德国中学的必修课程。
在德国的中学,从7年级开始,课上的内容就离不开德国纳粹党和希特勒领导下的第三帝国。除了在德语课读描述纳粹时代青年人的小说外,我们也在伦理课上看诸如《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电影,历史课上更是频繁地播放关于纳粹时代的历史纪录片。有一位15岁犹太姑娘,她有记日记的习惯,她在1945年3月死于纳粹集中营。她的日记就成了我们的课本。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大屠杀见证人陆续过世,为此,请还活在世上的大屠杀幸存者讲述他们的经历,并将他们的经历拍成纪录片便成了历史记忆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幸存者当时的年龄一般都是中小学生的年龄。如今这些纪录片成了我们上课的极好素材。
我们看得最多的是关于纳粹青年的影片,讲述的是纳粹党取得政权后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和"德国女孩联盟"等青年人组织,它们把学生们拉入各种纳粹党之下的分支组织中。在那些影片中,我经常看到德国中小学生身穿制服,整齐排列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大家斜举着手臂向纳粹旗致敬,喊着口号。队伍行走时,大家的步伐一致,手臂挥动一致,好像一群机器人。这些情景让我的德国同学感到很震惊,但是对我来说,倒并不陌生。影片是黑白的,我赶紧在书上翻找纳粹领巾的颜色,是黑色。
除了在教育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西德也制定了严格的法律。1985年,德国联邦议院做出决议,否认大屠杀发生的人要受到处罚。1994年,统一后的德国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法律,其中规定,那些公开赞同、否认或者粉饰大屠杀的人将受到轻则罚款、重至五年徒刑的惩罚。经过了这么多年自我反省式的教育之后,我感到,今天德国青年绝大部分唾弃希特勒的极权统治,崇尚民主、自由制度。可以说,二战后,欧洲一直在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极权统治这样的悲剧重演。建立欧盟的目的也在于此。虽然纳粹统治离德国人已经久远,但德国仍不放弃在全社会不断展开自揭疮疤、自我反省的运动。在电视节目中。人们经常看到大量的有关第三帝国的专题片和讨论。在德国,哪怕出现一丝一毫赞赏第三帝国的言语都是极其敏感的。德国电视台的一位女主播在推销自己关于妇女回归传统角色的书时,对着观众公开赞扬希特勒独裁下的第三帝国时期的儿童、妇女、家庭的政策,结果电视台立即中止了与她的工作合同。后来某电视台想给她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邀请她参加谈话节目。电视台本期望她公开收回自己的话,向观众道歉。可她在节目中再一次为自己的言论辩护,结果被当场请出节目现场。这一事件一度成为德国媒体与大众的热点话题。
不过,和德国年轻人多年的接触,我发现他们由于自己国家历史上的罪恶而感到很不自信。德国人往往不敢表现出自己爱国,因为很容易被误解为支持自己国家的一切,包括历史上纳粹的行为。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高举国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德国人却有些战战兢兢。前些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办,德国媒体这样评论:"作为有着出色表现的国家球队的世界杯东道主,德国人民面对全球的外来游客冒着随时随地被称为‘纳粹’的风险而骄傲地亮出了黑红黄的德国国旗,好好自信了一回。"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旦走入歧途,不仅会给别国和自己带来巨大灾难,而且灾难过后,还会给自己的民族留下多么巨大的阴影,几代人都挥之不去。
⑺ 一战对德国的惩罚严厉吗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点,政治这东西根本无所谓公平,都是为了利益。中国和日本同是战胜国,日本不还是要抢我们的山东吗。巴黎和会当时就被戏称为巴黎分赃会议
⑻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这对现在的德国有何影响
二战结束后,对于德国的惩罚在战败的轴心国中是最严厉的,德国被苏联和西方民主国家分成了两半,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建立,让这个欧洲曾经最强大的国家,日耳曼这个被俾斯麦的铁血凝聚起来的民族,被人为的从物质到精神上都分割了开来 。
苏联阵营和西方阵营政治体制的不同, 社会 管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德居民自我定位的错乱,柏林墙建立后,对于两德公民来往的限制,造成了一些 社会 惨剧的出现,在德国再次统一后,分裂造成的创伤还深深的影响着德意志民族。
德国对多极化世界理念的欣赏,是他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伤害后的政治经验,东西德统一后双方经济能力的不同 ,让西德政府拿出了大量的马克建设东德,东德人民在失业率等方面一直处在德国各地域的前列,这事实上改变了德国经济发展的速率。
而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东德出身的背景,也表示德国人民是有心胸真正的团结在一起的,美国现在在德国的驻军,和俄德关系的复杂,考虑到德国在欧盟中的领导地位,更是当今世界关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领土上德国的缩水
元首的梦想是拓展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然而现在的德国,因为分裂想重新的统一,在政治上的成功操作,背后是大量的让步,而领土的让步由于很难弥补的情况,成为了德国永久的代价。
东普鲁士是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基础,德国放弃了对这个地域的领土要求,但泽,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 德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无数代人的献血获得的土地,被从宪法上放弃了 。
德国在宪法中承认没有任何领土尚未加入德国,这个最强大的,西方和东方的梦魇,事实上遭到了永久性的惩罚,东德和西德的建立让德国为了统一,为了取悦列强,不得不含泪吞下苦果。
2.对国家主权的让步
戈尔巴乔夫的苏军,是完全按照协议退出了德国的领土的,然而美国人以保卫德国的名义还驻扎在德国,为了寻找继续驻军的理由 ,美国人为制造了欧洲和俄罗斯严重对立的政治假象,深深的伤害了德国的利益。
盎格鲁人的平衡戏码,在现在的德国领土上还在上演,联邦德国时期美国政府对德国政治的掌控,让他在议会制度的德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德国经常改变的,不稳定的外交政策,就是背后美国政治力量牵扯的原因,可以说德国再次统一三十年过去了,德国事实上在政治上还要承受西德时期的自由世界掌控。
美国人前几年对德国政要监听的丑闻,他坚持在通讯领域的领导地位,就是为了保持在德国的控制力,德国是欧盟的经济火车头,控制了德国,就控制了事实在经济上对美国霸权威胁最大的欧洲地区。
3.经济上的付出
东西德的分裂,是德国人民永远的疼,然而他们也是幸运的,看看世界其他地区政权分裂的状况吧,德国抓住时代的机会造成的统一,是可遇不可求的。
苏联的态度其实是德国统一重要的指标,毕竟统一是以西德接纳东德的模式展开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对戈尔巴乔夫的苏联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对苏联的食品援助考虑到苏联经济的窘迫,是以联邦补贴的方式操作的,德国为此付出了数亿马克。
在统一后,东德西德经济水平的差距,工业体系, 社会 保障体系重新的建立,让东德的经济产业经历了摧毁,活跃到停滞的过程,每年几千亿马克的经济补贴,甚至在西德引发了统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谈论。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德国人民的远见,西德的主流民意始终是愿意牺牲来换取经济结构的重新打造,是愿意补贴东德人民的生活的 。
1.柏林墙现象
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苏联对柏林的封锁造成的西方世界大规模的空运,西方能力的体现,这些都是在德国的领土发生的,德国人民做为主人,静静的看着占领军们的表演。
柏林的人民一夜之间发现,妻子再也回不去父母家了,住在不同地域的兄弟姐妹,再也没有方法联系了,柏林墙这个政治斗争的产物,建立在德国人民的血泪上。
德国冷战期间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柏林墙的建立为故事的构成因素的,西方世界的摄影展中,东西德国人民在墙的两侧绝望而麻木的眼神在照片中,那么的让人窒息。
柏林墙造成的伤害,在德国统一后很久还存在,那些死在苏军枪下的翻越柏林墙的勇士们,他们的墓碑前,有大量民众自发敬献的鲜花。
2.冷战第一线:被牺牲的德国对现在德国军事政策的影响
冷战中,美苏大量的军事计划,都是沿着被分割的两德边境线展开的,德国人民在双方统帅的计划表中,都是注定被牺牲的对象 。
现在很多的反映冷战的 游戏 ,都以战车跨过柏林墙作为象征意义存在,苏联强大的陆军突击,北约的防卫政策是以中子弹迟滞作为最终计划的,那么那些德国人民呢?中子弹难道能区分士兵和平民吗?
苏联的在核力量下的装甲行进,是实战性质很浓的训练科目。俄国人也不是善男信女,大量的核武器摧毁北约的有生力量,撕开北约防线的缺口,让苏军装甲部队行进,是苏联大纵深穿插理念的体现。
美苏双方对于德国在热战中的定位,都是牺牲品, 德国统一后,一方面释放善意,建立和俄罗斯正常的关系,用能源等手段建立和俄国的合作,同时又强调波兰在北约中的地位,想让波兰承担可能的第一次俄国人的攻击,就是在两德时期被惊吓引起的 。
1.五十年瞬息的改变
从1945年德国实际上分裂到1990年德国再次统一,五十年左右的割裂治理,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苏联的工业体系和西方有本质的不同,虽然在重工业方面俄国人可以勉强跟上西方的标准,但是轻工业和商业,苏联的水平欠佳。
德国人民是智慧的人民,东德的工业水平在华约的框架下是很高的,现代军事杂志中,都记载了东德产的AK系列质量高于苏联制造,但是苏联的经济模式中,计划经济的阴影,实际上也影响了东德的经济发展。
两德统一后,很多西德的企业主对东德工人的基本能力赞不绝口,但是他们的缺乏主观能动性也让企业主们惊讶 。东德的每个人做什么,都是苏联计划委员会安排好的,他的整个体制和西德大大的不同。
统一的德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改变生产者的观念,东德的经济水平长期落后于西德,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基础上,近年来才逐渐好转。
2.德国战败的悲惨使他们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不同看法
德国人既不甘心沦为盎格鲁体系的附庸,又对俄国与生俱来的扩张主义戒惧重重,德国倡导的多极化的世界,就是他出于自身地位的考虑。
德国在军事投入上受到了统一的时候莫斯科条约的限制,他的部队数量,武器种类事实上不足以保护自己,所以德国在外交上必须更加的灵活。客观的讲,德国经济的飞跃有国防投入低,依赖美国保护的因素,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他的代价是缺乏自卫能力,主权不完整。
美国现在要求德国提高国防支出, 在北约的框架下承担更多的责任,问题来了,北约的敌人俄罗斯,又是德国能源重要的供给国 ,事实上,苏联是德国统一最大的推手,而撒切尔夫人是希望维持德国分裂的。
在衡量东西方的对手时,德国以后估计运用军事力量的能力是没有了,那么经济做为武器,外交做为武器,就更考验德国人民的智慧了。
德国长达五十年的分裂,他作为冷战第一线被双方都看成牺牲品的事实,让统一后的德国低调务实,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在了经济发展而不是军事外交中 ,冷战造成的东西方德国人民思想的差异,两德 社会 结构的不同,都是统一的德国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慢慢的整合的。
东德出身的默克尔成为了德国战后在任时间最长,政绩最好的总理,说明德国从分裂的阵痛中慢慢的恢复了过来,他由于经济上的成功,成为欧盟中的第一强国,军事上的羸弱,经济上的强大,让他不得不转化普鲁士时期以来军事斗争决定一切的政治思路。
德国面临的复杂局面是东西德分裂的遗产,是冷战和二战失败的遗产,有些问题从来只是隐藏而不是解决了,德国未来的光明需要更高超的政治智慧。
参考资料:
《德国史》
《世界通史》
《冷战中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