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何柏林战役前夕,驻扎德国国外的德军重兵无力回援柏林城本部
1945年,对于德国人民来说是个悲惨的年份,在这一年,他们认为不可战胜的德国国防军,不再有能力完全保护他们,苏联、美国、英国的士兵,踩着大头皮靴在那年的春天出现在了他们的家园。
‘贰’ 苏德两军柏林之战是怎样开展的
对于柏林这块硬骨头,斯大林的态度坚决明确,不惜任何代价,志在必得。1945年初,苏军推进到德国境内的奥德河和尼斯河一线,即开始作进攻柏林的准备。从这里到柏林只有60公里远了。
东线的苏联红军紧锣密鼓,枕戈待旦,那么,西线的英美盟军又有什么动静呢?此时,英美盟军也已攻入德国境内。然而就在蒙哥马利率领的第21集团军群和布莱德雷率领的第12集团军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东挺进之时,3月28日,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将军事先不与联合参谋长们和盟军副司令蒙哥马利将军磋商,就直接向美国驻莫斯科军事使团团长迪恩少将发出一封递交给斯大林的电报。电报中艾森豪威尔指出了英美盟军今后的攻击目标是埃尔富特、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区,而没有把柏林包括在内。电报于3月28日当天递交给了斯大林。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自作主张的举动,立即在盟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
在英美盟国当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盟军副统帅蒙哥马利是坚决主张进攻柏林的。本来,艾森豪威尔也同意不论从政治上看,还是从军事上看,下一步的主要攻击目标都应是柏林。直到3月27日,蒙哥马利还在作战报告中告知丘吉尔,他率军向易北河和柏林突击。然而,仅事隔一天,艾森豪威尔就改变了主意。因此,当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得悉电报的内容时,大为吃惊。丘吉尔感到艾森豪威尔擅自决定的不仅是军事上的目标,而且是政治上的目标,无疑是超越了他的职权范围。此外,丘吉尔也不同意这位盟军司令的决定,他认为抢在苏军之前拿下柏林,对西方与日益傲慢的苏联讨价还价时会大有益处。但是,不论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怎样反对,艾森豪威尔主意已定,认为柏林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了。
艾森豪威尔之所以不把柏林作为主要攻击目标自有他的道理,而且他认为这些理由是无可辩驳的。他认为如果向柏林突击会使他付出伤亡10万人的代价,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未免得不偿失,而且他还得到报告说,德国重兵不在柏林,而是云集在德国南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一纸电文将柏林拱手让给德国人最不情愿的俄国人手上。
1945年3月29日,在通往莫斯科的一条道路上。
几辆吉普车疾速向东飞奔,车里坐着苏联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元帅和他的随行人员。他这次是应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之召返回莫斯科的。根据最高统帅部的部署,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被赋予了攻克柏林的任务。
两天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在莫斯科召开作战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制订柏林战役的作战计划。经过反复审慎的研究之后,最高统帅部进一步明确由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向柏林实施主要突击,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从柏林南、北两个方向上实施辅助突击,其中乌克兰第互方面军还负有协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合围并攻占柏林的任务。
为确保柏林战役万无一失,最高统帅部对3个方面军的兵力给予了极大加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任务最重,因此兵力也最多,共有11个集团军另4个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任务稍轻,共有8个集团军另5个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不负有直接进攻柏林的任务,因此兵力也最少,只有4个集团军另5个军。这样3个方面军加起来拥有的兵员总数达到250万,可谓规模空前!
俄国人磨刀霍霍,英美联军也步步紧逼,德国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1945从1月19日起,德国最高统帅部因战局所迫迁至柏林办公,希特勒本人则在柏林市中心的总理府地下深处的避弹室定居了下来。此时的希特勒被东、西两个战线上雪片般飞来的战报搞得焦头烂额,他的思想越来越变得虚无缥缈,已无法清醒地认识到德国的真实处境。对于身边的人,希特勒也完全失去了信任感,认为他们都在欺骗自己。对于一些敢于直言不讳的将领,稍不随意,希特勒就予以撤换。战争初期,德国装甲大军势如破竹,攻无不取,使希特勒坚信他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他认为眼下的失利完全是由于手下将领指挥不利造成的,德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对于苏联红军在柏林城下陈兵百万和几千辆坦克,希特勒并没感到恐惧,他自信能击退这些俄国人。
希特勒如此自信,那么,柏林的守备情况究竟怎么样呢?
此时的德军已无法与战争初期同日而语,柏林的守备也谈不上固若金汤,但要想夺占它,也并非易事。
担负柏林守备任务的德军主要是海因里希将军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和舍尔纳将军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共有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37个步兵独立团,98个步兵独立营和大量的炮兵部队。此外,柏林城里守备部队还有20余万人,德国陆军总部的预备队还有8个师。这样加起来,守卫柏林的德军共有100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辆,大炮10400门,飞机3300架。
强大的苏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柏林
为了防御柏林,德军统帅部还采取了“专门措施”。城市按其所辖范围划分成为8个防御地区。另外还设置了9个特别防御区,负责掩护政府各办公大楼、帝国办公厅、秘密警察总部和国会大厦所在地的柏林市中心区。
在城市的直接接近地上德军构筑了3层防御地区:外狙击区、外城廓和内城廓。每层防御地区内都构筑了大量坚固工事、碉堡和障碍物。沿街楼房的窗户都经加固而变成了发射孔。为了进行巷战,德军统帅部还动员市民组建了200个民众突击队营,希特勒法西斯青年团的团员自愿组成反坦克歼击队。
苏联人大兵压境,挽弓待发,德国人调兵遣将,严阵以待,一场大战在即。
‘叁’ 二战时期柏林是被谁拿下来的
苏联。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现有居民约棚裤350万人。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
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在20世纪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柏林扮链携简演了一个隐散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全球焦点城市之一,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肆’ 柏林墙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墙约155公里长,约3至4米高。于1961年开始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才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
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与西德的接触与投敌,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柏林墙倒塌,两德重归统一。
1945年同盟国占领德国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昂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是西德的领土,由于西柏林的领土完全在东德境内,苏联为迫使西德放弃西柏林,强迫西柏林断水断粮,此举让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每日有多班飞机把物资由西德运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约,而苏联于1949年5月解除封锁。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抵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着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造成东德严重缺少工人,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着被东德边防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围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禁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62年8月17日,18岁的东德人彼得·费查(Peter Fechter)试图攀越围墙,被东德士兵开枪射杀。当时,有西方记者在场,东西两边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枪,但没有人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战时期哄动一时。他成为第一个因试图攀墙而被射杀的人。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勃兰登堡门发表着名的 "Tear Down This Wall!" 演说,建议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拆掉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结构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墙倒塌”后的最高潮。
柏林围墙的倒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东西柏林的道路、铁道及桥梁在围墙倒塌后迅速接连在一起。两德统一后,虽然柏林墙不再存在,但仍有其他无数障碍存在,西德的资本主义席卷东德企业,导致数百万的东德人失业。东德人认为西德人贪得无厌,西德人觉得东德人好吃懒做,此一现象并反映在德东与德西地区之间的社会及经济现象,而此事亦导致共产政党成员于90全年纷纷移居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地。
今天,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围墙的遗迹以作为纪念和历史见证,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柏林墙的查哨站,原是东西柏林的通道,现在旁边建了一座围墙博物馆。
‘伍’ 二战中,斯大林是怎样抢先攻下柏林的
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胜利登陆,自此开辟了斯大林等待已久的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纳粹法西斯灭亡的速度。
丘吉尔想赶在俄国前面抢先攻占柏林。斯大林也非常重视攻克柏林的政治意义,他把朱可夫召回莫斯科,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攻,朱可夫回答说。他和科涅夫可以在两周的时间内向柏林发起进攻。但他没有把握罗科索夫斯基是否能够如此迅速的作好准备,斯大林说:“只好不等罗科索夫斯基就开始了,即使他迟几天也碍不了大事。”
1945年4月16日拂晓前,朱可夫和科涅夫的两个方面军开始进攻。4月23日攻入城内。4月30日,苏军直捣德国国会大楼,希特勒自杀。
5月1日凌晨,朱可夫往莫斯科打电话给斯大锋汪林,向他报告了关于希特勒自杀和收到戈培尔建议停战的腊基带信的情况。
斯大林回答说:“完蛋啦,这个混蛋!可惜没能活着把他抓到。希特勒的尸体呢?……告诉索科洛夫斯基,除无条件投降外。不要同克列勃斯或其他希特勒分子进行任何谈判。如果不发生特别情况,夜里别再打电话给我。我想休息一会。今天我们要举行五一节轮芦检阅。”
5月9日凌晨,德军元帅威廉·凯特尔代表德国统帅部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这一天被宣布为反法西斯胜利日。
‘陆’ 德国为什么要闪击柏林
你好德国为什么要闪击柏林,原因内容如下1.为了有机会分得更多的战利品。由于长时间的与德国侵略者进行对抗战争,以至于国内 的大量基础设施遭到了无可挽回的破坏,而且还搭上了数千万条人命的代价。且不论自己是 否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苏联已经败得很惨了,可以说是自身的元气受到 了极大的伤害,战后修复的难度非常之高,成本也是不可估量之大。 因此,为了尽力弥补自己的损失,斯大林认为,最高效可行旅渣带的办法就是占领柏林后,争取分 割战利品的主动权,然后直接从德国把可用的资源、技术成果等搬回来,也有利于本国军事 与科技方面的提升。
2.防止敌军有翻身的机会。尽管当时的苏军在战争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并不代表自己处 于压倒性胜利的局势里。因为彼时柏林虽然接近于沦陷的境地,但不代表整个德国也都沦陷 了,相反,德国其他地方还有数百万的兵力正在待命,随时准备出手拯救柏林。因此,为了 防止给柏林一个喘息的机会,斯大林一定要攻下柏林。 另一方面,斯大林还有来自英美联军的顾虑。因为苏联和英美国家组建联盟,只是出于战争 需要,并非因为关系友好所自愿进行的,原先的矛盾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因为战争而暂时先 搁到一边了,一旦战争结束,苏联和英美国家依然会像战前一样,回到对立的位置上。所以 既然这样,倒不如趁战事未结束时赶紧先攻下柏林,占据分割战利品的优先权,以防最后英 美联军侵吞掉所有的战利品。
3.借机向英军秀实力。要知道,丘吉尔和斯大林其实一直是属于硬碰硬、相互对立的关系。 在斯大林眼里,丘吉尔甚至比纳粹分子希特勒更难梁源应对,而丘吉尔又是一个妥妥的“仇苏派”, 所以斯大林就想借助攻打柏林的机会,向英国“铁相”丘吉尔展示一波苏军的实力,告诉他自 己不是好惹的,希望对方放弃挑衅自己的机会。 当然,促成斯大林这样做的原因里,也少不了希特勒的“煽风点火”。据说拆芦,为了弱化苏美英 联军的实力,希特勒还利用他们三者的矛盾,故意使了一招分化他们的“离间计”,就是特意 放出风声,说英军会在拿下德国后,反过来再打苏联的主意。虽然这招不是很高明,但确实 给斯大林耳边吹了吹风,让斯大林对英军的防备心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