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为什么能促进兴盛

德国为什么能促进兴盛

发布时间:2023-04-12 21:07:54

❶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能快速崛起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能快速崛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联邦德国科技基础雄厚,战后的德国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2、利用外国资本。战后初期的马歇尔计划增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资金,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3、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战后德国人不能在国际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并在很短时间里在经济上打败了当年的战胜国。

4、法德矛盾的缓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的发展走出了冤冤相报的怪圈,并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

1951年4月,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为代表欧洲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至此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它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

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法德关系的改善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6、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战后,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建立民主化的国家,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并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形势。

7、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他们的辛勤劳动。1950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学生,到1970年增加到41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学生。此外,联邦德国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由于教育和训练,联邦德国就业的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联邦德国人民的敬业精神,极大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

❷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德国的第2次工业革命比较全面
德国经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
普法战争中德国得到了法国的赔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加上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统治数明皮下,德国军事工业飞速发展薯差,以上几点就是促进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槐蠢原因

❸ 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为何总能从战后快速崛起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不在德国,因此德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基本保持完好,为其随后的经济复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尽管德国经济遭受重创,但德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和活力依然存在,并保留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技术人才。因此,经济仍有快速复苏的能力。同时,根据《凡尔赛条约》,虽然德国的军队被严重裁减,但英国和法国等国并不太关心德国秘密发展自己的军队,认为德国只要不大力发展海军,就不会威胁其他国家的安全。

2.德国没有违反凡尔赛条约,军队人数没有超过10万,但这10万人是德国军队的精髓,每个士兵都是按照军官的标准训练的,只要有需要,德国可以将军队人数扩大到100多万。在英国和美国的道斯计划的支持下,德国经济复苏鉴于德国无力偿还战争中的巨额赔款,英美等国于1924年制定了解决赔款的“道斯计划”,试图借此机会利用德国经济的复苏,确保德国支付赔款。

❹ 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何每次战败后都能迅速崛起

众所周知,德国曾发动过两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无法治愈的伤疤和无法估量的损失。虽然德国以失败告终,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虽然这个国家没有最大的人口、最大的陆地面积和最佳的地理位置。每一次打击之后,德国都会迅速崛起,似乎所有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都会在德国人民面前得到解决。

虽然战争使德国成为废墟,但德国的教育、技术和人才等基础并未遭到破坏。由于德国本身在战争前有很强的工业基础,战后德国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完成战后重建。

❺ 战斗结束后,那时候德国经济近乎瘫痪,为何能在短短二十年内实现复兴

二战后,虽然德国变成一片废墟,但是,德国却能够浴火重生、涅槃再生迅速再次成为欧洲一大强国。这其中的原因可太多了,有来自德国内部的因素,也更有德国以外的因素,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便促进了德国的迅速恢复。

二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很快就开始了冷战。当时,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损伤严重,美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小队伍,便实施马歇尔计划,这给德国再一次带来了空前的恢复机会。再加上德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更是将德国的发展推到更高的层次上。

再到后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来临,德国再一次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不仅与周边打好关系,更是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国家合作。

就这样,德国在二十年内不仅恢复过来,并且成功变回欧洲一大国。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损失严重,为什么德国能在一战后快速崛起

世界第一次大战战败后的德国签订了条约,军事上也被限制了发展,但它仍能够只用21年的时间就再次快速崛起,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就是当时德国的工业比较发达,而且德国本土并没有受到战争迫害。在当时第一次大战之前,德国的工业已经尤为发达,仅次于美国之下。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本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战争场所,所以很多的工业设备都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最重要的是在战争前期德国是优于其他国的,因此他的伤亡也比较少。所以说即使在战败后赔了很多钱,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但是德国仍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除此之外,德国能够快速的恢复还有许多的原因。这其中我认为最基本还是在于德国的底子比较丰厚,作为工业大国的实力仍然存在。

❼ 德国原本是一个不太强的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

说起二战,我们现在都知道是因为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大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从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灾难深重的一次战争。后来二战的结束,当然也是伴随着这三个国家的失败而来的,作为战败国,这三个国家自然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原因二:有援助

前面说到第一个原因里,他们具备崛起的必要条件,但是还缺少一件东西,那就是钱。所以这第二个条件,就是钱,这时,一个重要的角色出场了,那就是美国。美国当时给日本和德国都提供了援助,而且一开始给日本的援助还是无偿的。

❽ 德国在19-20世纪期间为什么发展神速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Bi *** arck之前德国是一铅判盘散沙,在他之后德国迅速成为强国,成为了敢向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叫板的霸权。一战后德国算得上是破产国,外有战胜国虎视眈眈,内又有惊人的失业率,德国何以在短短十数年时间内重振旗鼓,这使我十分困惑。谁知道德国当时的经济增长状况的有加分。

解析:

德国于1871年统一,

以农业为依托的发展

工业化以前的德意志以农业为主,且处于分裂状态——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确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坏的阻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便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社会中所有要求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投资率在1850年前后估计只有5%,在1850-1860年间则增长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则为12.5%。

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逐渐形成后,从19世纪中期起,产生了一批大公司,它们是德国现代工业的标志,尽管德国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极快,其形成过程与英国和比利时等国握配却没有什么不同。最初都是从纺织部门开始,因为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毛织业也慢慢采取了现代的模式,但其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转轨影响不大,主要是棉织业和丝织业在机械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业尽管落后,但也坚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现的大公司所取代。

德国的工业化大跃进是随着1840-50年代铁路网的修建和鲁尔地区发现巨大矿藏而开始的。铁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与机械工业。德国的煤矿从1820年的1.3百万吨增至1850年的5.1百万吨,到1913年的190百万吨,加上87万吨的褐煤,几乎占了整个欧洲大陆煤产量的三分之二,生铁在1826年超过了10万吨,1867年超过一百万吨,而到1913年超过了13百万吨。钢产量从1870年的126000万吨增为1913年的17.6百万吨。生产组织的规模很大,很现代并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时至少有24个鲁尔的煤矿的年产量超过了500000吨,1902年,德国平均每个钢铁工厂的产量为75000吨

铁路是德国比法国发展得更快的一个部门,而且这种发展是在全德统一之前就开始的。所以德国铁路的特点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国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规划和基础。

德国的这种特点反倒成为它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为它的铁路完全是以经济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 *** 规划建设,私人也进行投资,两段激指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国的铁路建设的速度。德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经历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发展,这种铁路发展对德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德国的工业革命……看来是随着铁路作为主导部门的不平衡发展。” 铁路投资作为国民净投资的比例在1851-4年为11.9%,1855-9年为19.7%,而在1875-9年达到了25.9%的高峰。起初,对钢铁和机械的巨大需要超过了德国的生产能力,不得不从英国和比利时进口,但随着德国铁路交通网的形成,德国的钢铁和机械生产能力也随之发展,这种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860年起,德国作为钢轨进口国的局面开始改变,从1860-5年,德国每年有23000吨钢可用于出口,1866-71年,更增为150000吨。

通过银行的贷款,德国的铁路建设从未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德国 *** 在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 担保银行的投资收益不致受到侵犯,并使得那些获利较低的铁路得以修建。由于 *** 的参与,至1914年时,德国 *** 已控制了整个铁路网。

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重工业以采矿业为龙头,而采矿业的起步则是以洛林地区丰富的矿藏开始的。虽然在采矿业德国并未赶上它的老对手英国,但却与以美国相等的速度发展着,所以在欧洲来说仍然是很快的。德国的煤产量从1871-1875年间的年平均3450万吨上升为1913年的19150万吨。在同一时期,褐煤的产量从970万吨上升为8750万吨,铁矿石的产量上升为2870万吨。 采矿业的发展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生铁的产量在1871年估计为160万吨,在1910年已达到1480万吨。1900年,当英国的生铁产量达到910万吨后,超过了德国的850万吨时,德国在钢铁产量方面则以740万吨超过了英国的600万吨的产量,191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为1310万吨,而钢产量则为1300万吨,与欧洲的其他国家远远地拉开了距离。

德国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业发展的优势,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最早起步的工业国家。其具体的一些指标为:1,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铁路系统,其铁路长度从1870年的18887公里增至1912年的60521公里;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贸易舰队,其蒸汽动力的船只从1871年的81994万吨增至1913年的4380348万吨,3,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机械制造工业,使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输出国之一,而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中所占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1912年,克鲁伯公司在埃森就雇佣了68300工人。在同一时期,德国的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雇佣的人口看,这两个行业的工人总数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使其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们在工业中所占的比例。

事实上,早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德国的一些重要企业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1816年,德国最早的铸钢厂之一的克鲁伯工厂因为负债而停产,1818年其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克鲁伯使它恢复生产后,在1826年被迫将工厂转交给他的儿子,但情况仍然没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德意志的经济开始起步,1834年,由于铁路的修建,克鲁伯接受第一批铸钢车轮的订货,于是,工厂的转机出现并开始了真正的发展。1831年,其工厂的工人才11人,1849年已经增加到683人,至19世纪中叶已经超过了1700人。而这时克鲁伯已经不但供应车轮,而且还生产火炮,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供应外国的。

电气工业的发展是与威纳尔·冯·西门子和埃米尔·拉特瑙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西门子是一个灵巧的发明家,他在1867年设计并制造了发电机并将其用于电气化铁路上。在与西门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国爱迪生电气公司,后来逐渐脱离了西门子而成为独立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这两个公司推动了德国电气工业的发展,并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化学工业的起步不同于电气工业,这是因为德国早已形成了化学实验的传统。不过,化学工业的决定性发展是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内完成的,很多化学工业后来合并为德意志中央染料公司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个染料公司在德国的化学工业中一直处于十分领先的地位,德国的染料、化学制药以及其他的化工产品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上德国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实力,使德国的化工产品享有了国际性的声誉。

正是由于这些大公司的规模性发展,使德国的工业能够后来居上,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国。

如果不充分考虑到银行的作用,那么任何对德国工业化的思考都是不完整的。可以这样认为,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德国的银行业形成的独特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与英国、美国和法国相比,德国的银行系统为德国的工业化提供了最有力和最成功的 *** 。在德意志,银行的含义与英国是不同的,在这里,银行是一个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与投资信托的联合体,而这个联合体只有在中央银行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战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只将其较少部分的资金投入 *** 的债券,另一部分则投资于商业票据,这些票据得到了德意志银行的承认,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流动储蓄。不过,德国银行的资金大多是直接投资于工商企业和用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或资金的筹集都要通过某一银行来进行,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财团。银行或财团控制股票或债券以固定的价格发行,并将其尽量出售给公众。其结果是银行通过自己的职权保留了对工业化商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潜在所有权,这就使其具有了直接干预工商业运行和管理的能力。

为处理商务或为商人提供短期贷款和交易上的服务,德国从1835年开始逐渐出现了比较集中的银行与金融系统,但其在19世纪中期以前还是比较原始的,私人银行为数不多,且缺乏规模较大的银行。改变这种局面的决定性的第一步是1846年普鲁士 *** 将柏林的皇家银行转变为普鲁士银行,并赋予它发行纸币的权力,这成为德国银行朝着现代方向发展的标志。当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它便转变为中央银行,其任务是维持新建立的金本位制。与英格兰银行不同的是,它拥有很多分行,并随时准备在遇到麻烦时支援其他银行,作为回报,其他银行也必须接收更加先进的管理系统。

不过德国银行的最大特点是其资金的来源,由于官方的刻意关照,德国银行家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而不是储户的存款,所以他们愿意进行较为中长期的工业投资,并自己承担风险。这样,他们也就比英法的银行家更有兴趣直接参与工业公司的管理工作。

这样的金融服务对整个迅速扩张中的工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钢铁、煤矿、电气、机械和重化学工业等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德国银行的这个特点,保证了德国工业化较高的增长率,而银行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扩张,并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结果银行业忽视的那些行业如纺织等,其发展的速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银行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集中的趋势,1913年 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被4家大银行所控制。但大银行投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更加有利的作用,如在住房等的建设方面就是如此。此外,各种历史文献证明德国银行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贡献不仅在于它为重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风险资金,而且在于银行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为了确保在市场的风险中渡过难关,各家银行都必须拥有一大笔资金。但德国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用于了投资,所以它们的存款大部分也来源于它们投资的企业。由于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了工业,在185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私人银行,而这些银行也由于德国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这一特点,德国银行一开始就与英美银行不同,它不是作为商业信贷的借贷机构而建立,而是作为对工业提供资金的投资机构而发展起来的。按德国学者的看法,德国银行在1848年以后对工业的投资显示了一种革命的精神,这些私人银行家 在当时是资本市场万能的主人。德国第一家现代银行集团在1848年建立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这种革命性的工业投资思想十分明显地受到了普鲁东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为了工人的利益组织工业银行,而其特点在法国的信贷银行中还可以发现。

由于这种特点,德国在1849年就出现第一家矿业股份公司,由银行与工业界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工业。在这种活动中,银行并不总是提供一切贷款,很多资金也是由一些个人提供的,但银行把所有这些关系联结到一起,使其在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持久的影响力。随着德国工业的全面发展,银行几乎在每一个新的领域都参与了开发与发展的活动,并在每一项工业的发展前景中成为一个主要的因素。银行的这种权力不仅来自它所持有的这些企业的股票,而且来自于自己顾客的支持。银行凭着其公认的权力和作为保险人的影响力,积极地参与了工业的决策,并委派自己的职员加入公司的董事会。而大量的工业业务由银行职员承担,工业企业也通过银行董事拥有了自己的商业顾客。

像克鲁伯公司和斯森公司这样的大型重工业企业,最初原本是完全独立的,但逐渐地也与银行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一些主要的银行也相互竞争着与这一类的大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趋势发展到后来,每一家大银行都至少与一个以上的大型重工业集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而银行与企业的这种联合的趋势加快了银行和企业在各自的领域的集中的趋势,使得德国的垄断财团的规模迅速地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国。银行的合并加速了工业的集中,由于银行的逐步集中,越来越多的银行集中投资于几个有限的产业,或是几个行业,但它们在生产技术上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趋势很自然地有助于垄断集团的形成,其结果是,银行运用其影响力加速了德国的工业组织的规模化和卡特尔的形成。

德国同时迅速成为了一个企业和商业机构联合与合并的中心国家。尽管许多小的公司仍然存在并积极地发展着自己的业务,但由于德国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加上 *** 的支持,为新的大公司和卡特尔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1870年时,超大型公司如克鲁伯等已经控制着德国金属、矿产、以及军火和造船等行业。这些行业巨大的资本需求鼓励了德国的投资银行与这些大公司结合以保证自己的利润。一些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如化工与电气行业,很快就被两到三家企业所控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得到了投资银行的支持。这些大公司如西门子等,不仅在国内发展了若干小的分公司,而且在国外也发展起若干分支,成为国际性的垄断公司,由于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飞速发展的前景,使得这些垄断集团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市场的需求,甚至能够不顾市场力量的左右而自行地设定某类产品的价格。 实际上,钢铁、煤炭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的工业资源和产品,在德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被一些着名的卡特尔所控制,其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垄断公司所决定的。这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梯队中生产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得英国古典式的纯粹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了历史的陈迹。

卡特尔是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垄断组织,与英美不同的是,在德国的这些垄断性组织得到了德国 *** 的支持。在某些行业,卡特尔甚至成为生存的必须方式。1905年,大约有385家卡特尔,而到1907年,它们已经控制着全国50%的钢,74%的煤和70%的纸张市场。 到20世纪以后的时间里,德国内部的卡特尔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卡特尔的数目从1923-24年间的1500个增加到1930年的2100个;法本公司在1926年以后控制了化学工业;到1926-27年时联合钢铁厂已经重新 *** 了四家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并且在1929年德意志银行和贴现会社合并以后,德国的三家银行控制了几乎全部银行系统。1933年德国 *** 更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各公司参加各自所属部门的卡特尔,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的组织彻底系统化了。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或许认为竞争对于提高效率是有益的,但德国的卡特尔式的工业化证明,这种民族国家式的集约化竞争手段是其在国际竞争和经济增长方面最成功的组织方式,因为它能够同时考虑到横向和纵向的合理化措施。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德国有一个干预性很强的 *** 和一个主动积极的官僚体系,很多文献都强调德国 *** 在其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普鲁士 ***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所起的积极作用

❾ 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德国,为什么经济能够如此强劲

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我们所熟悉很多的手表、汽车都是 源自德国的,德国的经济的强劲很大程度上还是依据当时工业革命的福利还有在二战中的受益。而且德国就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大规模推行义务教育也让经济发展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

最后在对于美国和苏联的冷战时期,美国在对于德国也是支持了很多。美国在马歇尔计划中对联邦德国进行了大量援助,在技术、金融、设备等方面对德国进行大力扶持,德国经济迅速复苏。联邦德国被纳入北约,从此搭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战后仅10多年,联邦德国经济就重新成为世界第一。

阅读全文

与德国为什么能促进兴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6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