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人身上什么气味

德国人身上什么气味

发布时间:2023-04-14 13:20:43

‘壹’ 德国人每天刷三次牙,为何中国人还能闻到口臭

大家知道,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外国友人都被我们的经济成就所震撼。有许多人也选择来到中国工作、学习、生活。众所周知,德国和我国的关系一直不差。每年德国都有留学生来到我国进行交流和学习,促进中德关系友好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德国的技术。

而且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多吃大蒜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同时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这也是让德国人如此痴情大蒜的原因。德国人来到中国也是十分的疑惑,自己每天都刷了3次牙,为什么中国人还能闻到口臭呢?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吃大蒜呢?

‘贰’ 德国人为啥么不如日本和美国人

德国人的坠落是肯定的,确实比不上美国和日本人,德国人并不是不强,但是很自大,有点象清朝人,拒绝其他民族的文化,不肯学习,自称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日本好象有句格言,叫做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 .汉语就是流水不腐的意思,简单就叫作:生命在于运动,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文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他如果没有新的文化精神因素输入的话,他生命力总有枯竭和衰老的一天。 维持一个民族长春不老奥妙就在于不断给自己输入新的文化和精神因素。比如中国的上古华夏文明,到东汉末晋代开始衰退,但在南北朝输入了南亚的文明,到隋然后到唐成一大成,造就了中国的黄金时代。奥秘就是在原有古华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异族的文明,尤其是来自南亚和佛教有关的文明,使衰老的上古华夏族的文化得到了再兴。 所以说拒绝吸收新的文化或者拒绝革新,这个民族注定是要衰落的。 日本人吸收异族文化大家是知道的,美国是世界帝国,是世界文明的熔炉,那更不用说了,但是德国人的自大缩短了他们民族的生命。有变化就有生机和生趣,没有变化只有衰老和死亡。如果一种文明在长时间没有质的变化,必然是要坠落的。你如果连续一个月听同一首歌,在好的歌曲也会腻味,这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德国人的衰退很大程度就是他们拒绝吸收外来文明造成的。 日本人我不太了解,日本这个民族我觉得非常的奇怪,对于我成长的两个老师,德国和美国人,当我刚开始接触他们的时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能理解他们,但日本人民给的感觉是,难以捉摸的,思想道德观,逻辑系统完全的不一样。粗浅这么一看,日本人民非常好强,他们看问题比较肤浅,难以看透事情的本质,再细一看,他们的人民感情非常细腻,精神上的依赖性很强。对我来讲,最奇怪的是他们的思想。思考方式不同。他们可以说是我一生见过的最难以捉摸的人民。 话归正题,回到德国人民的身上,德意志民族是我从无知野蛮的一个臭小子走向文明的第一个老师,尽管我是偷师学艺的,我可以和德国人很投缘的,我家里人是文革后第一批去德国的留学生,很多人都在那里。我年幼时是一个很差很懒的人,来这里的家里人就和我谈起了德国人,谈起他们的一丝不苟不苟,认真负责。 这一切都引起了一个无知小子的好奇和莫名的崇拜。我开始注意他们,我们这里民族电视台SBS放的每一部关于德国人的电影我都录了下来。根据家里人讲的,和我自己想办法搞到的影视作品,我开始了我的学习,我母亲曾经说过一句话,对任何事物的学习,模仿必然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想我对外国人的学习,德国人民可以说是迈出的第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其实中国人对德国人不能算不了解,比如热爱秩序,一丝不苟等,但这只是表象,对德国民族的灵魂深处,中国人还是比较无知的。德国人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他们有许多其他民族无法模仿的特性。德国人灵魂深处是霸道的,有一些偏执,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人天性有轻度的强迫证的,这种强迫的症状应该属于英语所说的(Control Freak), 也就是汉语所说的强迫型控制证,但是这只轻度的,是一种倾向。并没有到病态的程度。怎么说呢,打一个比方,德国人在灵魂深处不能容忍一切不受约束的东西,即使有一个花园,他们也要确保一草一木都在掌握之中,监视之下,控制之内。 这就是他们的天性,无情的威慑,也许这样的人格确实是霸道的。 我看过德国人写过的文章,我德语只是初学者,还看不懂原文,但是我看过由德语翻成英语的文章,是德国的大学生或学者写的,看一过以后,我觉得德国人身上有一种很厉害和很可怕的东西,他们的作品,说英语的白人是写不出的,因为具有很强的力量,很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思辩的能力,逻辑的能力用一种奇妙的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很有情趣,但很有威慑力,你看过会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难以明言的厉害和可怕。我曾经模仿过他们的作品,当时写的是关于汉族的,为了写出德国式的效果,我绞尽了大脑内的海绵物质,用英语写了一篇,花了两个小时,一句一句的推敲,写完后人感到彻底虚脱了,你可以看出花了多大的工夫。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变的更成熟了,由于在不断的创作中,我成长了,我再一次看他们的作品,我感到了他们的偏执,他们想法的不成熟。在这个时候,我对他们有了不同的看法,逐渐从一个偶像,变成了一个应该去了解的朋友。德国人有值得自傲的东西,也许他们在有些领域达到了人类能力最高的顶点,这也是他们的人格所造就的,因为我彻底学习过他们,我身上也有具备了某些偏执和强迫的因素,这是不可避免的。后来由于学习美国人的美国方式的宽容,才有了改变。 但是,最初德国人所造就的那种袭人威慑的气质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如果你们任何一位去学习德国人,有两点要注意。一,他们的气质是很难模仿和学习的,二,学习成功,你的人格会被他们感染,也会传染他们的种种特质。 德国人是不宽容的,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毫不留情,毫无宽容是他们的作风。对中国人幼稚虚伪和不真实的道德观念而言,也许会立刻批评。但是事实上是,德国人对别人对自己都很严厉正造就了他们。不宽容也意味者不宽容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正由于不宽容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下定决心把一切做到极致。对我以前说过的因明论学而言,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缺点本身是相对,而并非绝对的。 日本人我不懂,但是美国人民是我第二个老师,我内心是很敬佩他们的,美国人里有很多的天才,我敬佩的人有 女作家 ANNE RICE ,等,我很喜欢她的作品,并以她为标准,要求甚至是强迫自己,每个作品必须不低于那种水准。 人的创造力,尤其是天才的创造力,却是在人一种雍容和自然柔和,绝对放松的精神状态下才能体现。所以说,紧张的精神状态,本生就是天才火花的天敌,德国人确实厉害,但是这种人格造就了他们的灵魂格局比较狭小,所以创造出来的东西,在精神和灵魂上的穿透力不如美国人。美国人在某些方面确实无法和德国人所匹敌,但是正由于他们的自由和宽容,造就了他们在社会文化上比德国人更成熟,在人性和人格上比德国人更加的雍容和成熟。因为本身事物的进化是绝对的天然和非人工,所以绝对的自由更能使一个人成熟和人格的完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请允许我打一个比方,有两个人,一个大人和一个少年人,他们测智商的结果一样,但是当他们同时学一样东西,在同一个起跑线学一样东西,年长者要超越少年人的,这就是心智的成熟,不但是简单的表面的思维能力,真正的心智成熟深化了一个人的理解和灵魂中的穿透力。我对照美国和德国家庭装饰的杂志,德国的形势上就几种单一的变化,但是做工非常完美无渫可击,无可挑剔,但是美国的虽然质量不如德国,但你可以发现他们的艺术品位和奇异独特的创造,那种奇思异想,超越了德国一个层次。有极别的差异。这也说明了,一个民族心智的成熟是多么的重要。 美国人在灵魂的格局上说比较大,精神放松,真正天才的火花才能燃烧。一个人灵魂的格局直接影响了他的能力,一个民族在灵魂上格局的大小,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潜力和极限。可以说美国人的潜力是超过德国人民的。这也许就是大国人民气质和小国人民气质的不同。 我曾经想让中国人学习德国人民,但是我现在想,也许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办法,德国人是日尔曼民族的代表,是西方民族中一个很重要的人民,中国人往往注重的日本人,我不理解中国人为啥么不想多了解一下西方的人民。也许中国人真的应该对了解一下西方民族的下点功夫。就算你不想学他们,至少你得对他们有所了解。

‘叁’ 欧洲各国人在欧洲都有什么外号

荷兰人称德国人 Mof,源自 muffig,“霉臭的”。

丹麦人称德国人 Sakse,源自撒克逊人。

意大利人称德国人 Crucco,源自斯拉夫语 Kruh(面包),后来转移到德国人身上。

波兰人称德国人 Fryc,源自腓特烈(弗雷特里希)这个名字。

法国人称德国人为 Boche,源自法语 caboche re,“方脑袋”。

英(美)国人称德国人为 Kraut,源自德语 Sauerkraut,酸菜。

英国人称荷兰人 Frog(因为他们住在沼泽里),后来改称法国人(因为他们吃田鸡腿)。

英国人称意大利人 Eyetie,原因不详

‘肆’ 普罗旺斯风俗习惯、商务礼仪

浪漫普罗旺斯,醉人薰衣草花海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从诞生之日起,就谨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国人彼得·梅尔的到来,普罗旺斯许久以来独特生活风格的面纱才渐渐揭开。在梅尔的笔下“普罗旺斯”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名称,更代表了一种简单无忧、轻松慵懒的生活方式,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适意境。如果旅行是为了摆脱生活的桎梏,普罗旺斯会让你忘掉一切。
整个普罗旺斯地区因极富变化而拥有不同寻常的魅力--天气阴晴不定,暖风和煦,冷风狂野,地势跌宕起伏,平原广阔,峰岭险峻,寂寞的峡谷,苍凉的古堡,蜿蜒的山脉和活泼的都会,全都在这片法国的大地上演绎万种风情。7~8月间的熏衣草迎风绽放,浓艳的色彩装饰翠绿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着被晒焦的青草芬芳,交织成法国南部最令人难忘的气息。
这个地区的活动之多,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从年初2月的蒙顿柠檬节到7~8月的亚维农艺术节。欧洪吉的歌剧节到8月普罗旺斯山区的熏衣草节,四时呼应着山城无拘无束的岁月。这股自由的色彩蛊惑着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包括塞尚、凡高、莫奈、毕加索、夏卡尔等人均在普罗旺斯展开艺术生命的新阶段,蔚蓝海岸的享乐主义风气,也吸引了美国作家费兹杰罗、英国作家D.H劳伦斯、法国作家赫胥黎、尼采等人前来朝圣,当然,还囊括了《山居岁月》,将普罗旺斯推向巅峰的彼得·梅尔。普罗旺斯浪漫的色彩,没完没了的艺术也吸引着我们闻风而来。
普罗旺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是,它的空气中总是充满了薰衣草、百里香、松树等的香气。这种独特的自然香气是在其他地方所无法轻易体验到的。其中又以薰衣草最为得天独厚且受到喜爱。由于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宜薰衣草的成长,再加上当地居民对薰衣草香气以及疗效的钟爱,因此,在普罗旺斯不仅可以看到遍地薰衣草紫色花海翻腾的迷人画面,而且在住家也常见挂着各式各样薰衣草香包、香袋,商店也摆满由薰衣草制成的各种制品,像薰衣草香精油、香水、香皂、蜡烛等,在药房与市集中贩卖着分袋包装好的薰衣草花草茶。让人禁不住想多了解普罗旺斯迷人的香气--薰衣草的种种。
在普罗旺斯,薰衣草花田一年四季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观。冬天,在收成切割后,只剩下短而整齐的枯茎,覆盖着白雪。春天一到,绿叶冒出。6月紫晕,渐渐地随着夏天的艳阳愈愈热,薰衣草花也很快地转变成迷人的深紫色。紧接着是忙碌的采收工作开始了,掌握时间很重要,因此,花农们必须夜以继日地采割花朵,并蒸馏萃取液。直到9月底,所有的花田都已采收完成。薰衣草花田才得以喘口气,吸收大自然的精华,为明年夏天的再一次盛开紫色花朵而做准备。
永远的普罗旺斯
整个普罗旺斯地区因极富变化而拥有不同寻常的魅力--天气阴晴不定,暖风和煦,冷风狂野,地势跌宕起伏,平原广阔,峰岭险峻,寂寞的峡谷,苍凉的古堡,蜿蜒的山脉和活泼的都会--全都在这片法国的大地上演绎万种风情。7-8月间的薰衣草迎风绽放,浓艳的色彩装饰翠绿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着被晒焦的青草芬芳,交织成法国南部最令人难忘的气息。在美食方面,普罗旺斯最大的优势在于农产品丰富,新鲜的蔬菜水果、橄榄油、大蒜、海鲜、香料组合成食客的天堂。
漫游薰衣草的天下
Lavender--薰衣草,这种花语为"等待爱情"的紫色小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罗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先生开着他的丰田带着我们穿山过野,翻过白色石灰岩即使是夏天看起来也像是白雪皑皑的冯杜山(Mont Ventoux),穿过大片大片金色的向日葵园,终于停在了一片紫霞蒸腾的土地。
薰衣草之都Lavender Sault 赛尔真是太美了。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茂盛的薰衣草田,如此纯粹的紫色在高高低低的田园里绽开,在夏日的风中打开浪漫的符号,像那种最沉静的思念,最甜蜜的惆怅,仿佛藏身于深爱者的心中却永远无法执子之手的那种温暖而忧伤的感觉。
收割好的干草垛卷成橡木酒桶样子,三个五个地晾晒在田野上,黄得很单纯。黄与紫就这样干净地舒展着,空气里、我们的头发上,肌肤上满满的沾染了薰衣草的味道。
我们的司机兼导游,来自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罗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先生已经在柏树林里为我们搭好了野餐的台椅,野餐的内容如此丰盛,唯一担心的是胃口太好,中西式菜点,鲜榨果汁,面包,奶酪,水果,酒类,甚至还有甜点!阳光从柏树叶间透露出斑斑点点的金色,风儿轻柔,雀鸣婉转,满眼都是纯美的紫色,呼吸里都是甜美的气息--所谓幸福,不过如此吧!

普罗旺斯地理&历史
普罗旺斯(Provence)位于法国南部。最初的普罗旺斯北起阿尔卑斯山,南到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法国的整个南部区域。罗马帝国时期,普罗旺斯就被列为其所属的省份。18世纪末大革命时期,法国被分成5个不同的行政省份,普罗旺斯是其中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行政省份又被重新组合划分成22个大区,于是有了现在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大区。在温文尔雅的大学名城艾克斯、教皇之城亚维农的前后,还有那些逃过世纪变迁的中世纪小村落和古老的山镇。
普罗旺斯出品优质葡萄美酒,其中20$Cts%$为高级和顶级酒种。由于地中海阳光充足,普罗旺斯的葡萄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糖转变为酒精,使普罗旺斯酒的酒精度比北方的酒高出2度。略带橙黄色的干桃红酒是最具特色的。常见的红酒有:Cotes de Provence, Coteaux d $Cts'$Aix en Provence, Bandol。
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内陆的丘陵地区,中间有大河"Rhone"流过,很多历史城镇,自古就以靓丽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迷人的地中海和心醉的薰衣草,令世人惊艳。
埃克斯市Aix-en-Provence是画家保尔·塞尚的故乡,自中世纪起就是一座大学城,也是着名的"泉城"。这里是罗马普罗旺斯的古都。在今天仍以古罗马遗迹、中世纪、 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而着称。埃克斯市还以独特的烹饪、玫瑰红葡萄酒、以及特别的语言--普罗旺斯方言闻名。
南普罗旺斯的古老小城阿尔(Arles),以热烈明亮的地中海阳光和时尚的艺术风格闻名。看过《梵高传》的人大概都会记得杰出的画家曾在这里创作、生活过。这里的街道、房屋、酒吧,到处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古罗马的建筑(阿尔人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艺术家的作品、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在这里和谐相处,宁静美好。这里每年7月,还会举办一个很时髦的国际摄影节,在石头古巷和小广场上,展览当今缔造潮流的大摄影师和风流人物。

普罗旺斯美食
许多人常用三种食物代表普罗旺斯的烹调特色:“橄榄油、大蒜与西红柿”。走在普罗旺斯,触目所及几乎都是绿油油的橄榄树,此地可以说是法国橄榄油生产的重镇,不仅造就了别致地自然景观,也提供了居民营养所须的油脂。橄榄也顺理成章的走入每家的厨房,橄榄酱(tapenade)即是最佳范例。
·橄榄酱
将大蒜与鳀鱼(anchovy)分别切碎,加入洗净的酸豆(capers)、百里香、香薄荷(savory)和柠檬汁,以食物处里机打匀,徐徐倒入橄榄油,并以胡椒调味。做好的橄榄酱涂抹在稍微烘烤的面包上就是最道地的开胃菜,而以橄榄酱作成的法国面包更是普罗旺斯的特产,如果喜欢,还能拿橄榄酱来作菜呢!
· 大蒜美乃滋
大蒜美乃滋常被人称为普罗旺斯的奶油,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如同名字的直接翻译,就是美乃滋与大蒜的混合,简单的不得了,但是搭配的食物可是洋洋洒洒,从水煮蛋、蒸鱼、到各色龙虾料里都能搭配得宜。
马赛鱼汤
其实整个法国都有属于自己的鱼汤,只是内容稍微有异,再冠上不同的名称而已,如布列塔尼(Brittany)的cotriade、勃根地(Burgundy)的pauchouse。也不知怎么一回事,就是普罗旺斯,尤其是马赛这儿的鱼汤特别有名,凡是造访马赛者绝不能空嘴而归。
鱼汤的历史已超过2,500年,据传是希腊人带进法国的,不过就算没有希腊人的引导,位处于地中海的马赛迟早也会创造出鱼汤来。马赛鱼汤的重点就在各色各样精采的鱼种,提起鱼种,故事又长了。到底鱼汤中应该或不应该放入那些鱼,你永远得不到一致的答案。比较可以确定的是,传统的马赛鱼汤是没有贝类的,尤其是淡菜绝对不能出现,但是螃蟹和龙虾并不禁止。此标准并非放诸四海,你不妨仔细瞧瞧自己碗里的内容为何。
作法&吃法:用上好的橄榄油炒香洋葱、西红柿、大蒜、茴香,加入百里香、意大利香菜及月桂叶,并以干橙皮调味,最后放入番红花增加色泽,然后再加入鱼肉。与我们的假想不同,烹煮马赛鱼汤的时间并不长,得用大火在15分钟内完成(这当然不包括准备高汤的时间,只是真有必要以高汤为底吗?恐怕又是一个问题)。食用时汤与鱼肉是分开盛放的,在碗里摆上一片面包,直接将汤汁舀入,如果能再搭配些许的rouille就更完美了。
·大蒜辣椒酱
所谓的rouille就是大蒜辣椒酱,其原料有大蒜、辣椒、橄榄油、面包屑与鱼高汤。有人喜欢先把它涂抹在面包上,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放在鱼汤内,有了大蒜辣椒酱,马赛鱼汤才算完整。

普罗旺斯住宿
普罗旺斯的住宿相当有特色,如同当地多元化的生活风貌,从市区的豪华大饭店到乡间的民宿农庄,应有尽有,同样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与地方饮食。
若是本身懂法文,或能找到懂法文的人随行,可考虑在供应餐点的民宿过夜,感受当地的风俗民情。有的民宿还安排房客参加地方的活动,例如和当地人一同用餐,天南地北的闲聊起来,满天星斗下共同欢乐,那种融洽的气氛应是地球村精神的最佳呈现。
艾克斯的荷内国王大饭店有100多间房,具有四星级的水准。荷内国王大饭店是艾克斯古城区最高级的旅馆之一,有四颗星的评价,内部有游泳池等相当先进的设施。
旅馆有134间大小客房,从每一间房间内都可以看到美丽的花园;旅馆餐厅也供应道地的普罗旺斯美食。这间旅馆采用美式作风的管理方式,感觉上与美丽纯朴的普罗旺斯虽然有些出入,但是在结束了一天充实的行程后,却能提供您抒解身心的舒适环境。
普罗旺斯交通
在巴黎里昂车站搭乘TGV
巴黎有不同的火车站,接连往不同地区的火车,从巴黎要抵达普罗旺斯的火车站是里昂车站(Gare de Lyon),搭乘的火车种类是时速高达300公里的法国快速火车TGV,车程约3小时。搭乘TGV需要先订位,在里昂车站的售票柜台预约订位,从火车站外面的大门左侧你会看到'21'号门,进去即是一排售票柜台,找到上面写着'International'的柜台即可,如果你使用联营火车票预约时须出示车票,预约的费用是54FF,售票员会给你一张登车卡,上面有座位号码卡。
提早30分钟抵达车站找月台
从火车站大门进入,你可以在中庭看到巨大的时刻表,上面标示时间、班次、月台,通常会在半小时前显示火车停靠的月台,诚挚地建议你早一点前往熟悉环境,因为月台的安排很'出乎意料',而且标示不清楚,一部份的月台在车站中庭,一部份在右侧,两边距离颇远,加上火车开动时间很精确,如果弄错月台,就不妙了。

普罗旺斯推荐行程
1、普罗旺斯着名薰衣草观赏地:吕贝隆山区、施米亚那山区
吕贝隆山区(Luberon)Sault修道院的花田是该区最着名的薰衣草观赏地,也是《山居岁月》一书的故事背景,号称全法国最美丽的山谷之一。山上有一座12世纪的修道院,塞南克修道院前方有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是由院里的修道士栽种的,有不同颜色的薰衣草。
施米雅那山区(Simiane-la-Rotonde)的施米雅那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山城,山顶矗立着一座建于12至13世纪的城堡罗通德,环绕着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站在施米雅那城镇里,随处可见到紫色花田,无边无际地蔓延。
2、周边小城游
Luberon(吕贝隆)是沃克里兹省的南部地区,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中所写的地方就在这里。Roussillon(鲁西庸)是座彩色的村庄,桃红、鲜橙、明黄的房子像天使的玩具,随意散落在村中。
Gordes是座岩石山庄,Gordes村里还有一座薰衣草博物馆,门口一辆老式的薰衣草压油机。博物馆里展示了薰衣草农田里的各种用具。
艾克斯市是画家保尔·塞尚的故乡,自中世纪就是一座大学城,也是着名的“泉城”。这里是罗马普罗旺斯的古都。该市以独特的烹饪、玫瑰红葡萄酒,以及特贝的语言--普罗旺斯方言闻名。在奥郎日,你可以坐在罗马时代的圆形露天剧场看戏;在阿尔,你可以坐在咖啡厅里消磨一个下午。这里每年7月,还会举办一个很时髦石头城的国际摄影节,在石头古巷和小广场上,展览当今缔造潮流的大摄影师和风流人物。

普罗旺斯风情
普罗旺斯的生活简朴而高尚,单来这里把节奏放缓,好好地吸一口忘草香,尝一口鲜味芝士,也是人生难得的境界。
南普罗旺斯的古老小城阿尔(Arles),以热烈明亮的地中海阳光和时尚的艺术风格闻名。看过《梵高传》的人大概都会记得杰出的画家曾在这里创作、生活过。这里的街道、房屋、酒吧,到处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古罗马的建筑(阿尔人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艺术家的作品、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在这里和谐相处,宁静美好。这里每年7月,还会举办一个很时髦的国际摄影节,在石头古巷和小广场上,展览当今缔造潮流的大摄影师和风流人物。
普罗旺斯购物:当地出品优质葡萄美酒,其中20%为高级和顶级酒种。由于地中海阳光充足,普罗旺斯的葡萄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糖转变为酒精,使普罗旺斯的酒精度比北方的酒高出2度。略带橙黄色的干桃红酒最具有特色。常见的红酒:CotesdeProvence,Coteauxd"Aixen Provence,Bandol。

普罗旺斯美酒
如果把普罗旺斯和一种植物联系起来,全世界游客都会选熏衣草,但当地人大都会选茴香。
很久以前,普罗旺斯盛产苦艾酒,它让人产生幻觉并上瘾。因为酒精含量过高经常有酒客失明或发狂。梵高因为这种酒割掉自己的耳朵,兰波也是被一个喝高了的诗人杀死的。一百年前,苦艾酒被禁。后来,有个隐士用八角茴香酿出了新酒。这种茴香酒在一场瘟疫中救了普罗旺斯人。由于普罗旺斯盛产茴香,家家自酿。现在外销的酒都是口味清淡的,而当地随便一个老奶奶酿出的茴香酒都能放倒一头牛。

普罗旺斯波城古堡
交 通:由亚耳巴士总站乘前往马赛方向的大巴,在Les Baux下车即可,每天有4班车。
门 票:波城历史博物馆门票6.5欧元
开放时间:旺季(7、8月)9:00~20:30;其他时间9:00~19:30。
简 介:
波城古堡是指位于亚耳附近地区的波城·普罗旺斯(Les Baux de Provence)的古城塞遗迹。波城这里曾经是被诗人米斯特拉称为“鹫族”的英勇的波城一族驻守的城塞,后来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硝烟的洗礼,波城古堡于路易13世在位期间毁于战火,现在保留的是当年的古堡废墟可供游人参观。
波城古堡的入口处是波城历史博物馆(Musée d'Histoire des Baux),展示城堡当年鼎盛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物,站在城堡顶端,环顾四方,亚耳古城等周边风光尽收眼底,据说北方的地狱谷(Va d'Enfer)是触发但丁撰写《神曲·地狱篇》的地方。

‘伍’ 德国人的特点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懂得谦让,注重纪律、守规...其实只要做到《弟子规》的内容就可以。

(5)德国人身上什么气味扩展阅读:

在国籍上,德国人指的是拥有德国国籍的人在族群上,德国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和德意志文化有关联以德语为第一语言德意志裔人:祖先来自德国或是曾经属于德国的地区者。

德国出生的知名人士:

哲学:黑格尔,马克思(德裔犹太人),恩格斯(德国容克族叛族者),康德,尼采

政治:西西公主,乔治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阿登纳,俾斯麦,默克尔

经济:卡尔·本茨,费迪南德·保时捷,维尔纳·冯·西门子,梅耶·罗斯柴尔德,卡尔·蔡司,罗伯特·博世,埃米尔·贝利纳(唱片之父,百代EMI创始人),保罗·路透,赛奥·阿尔布莱希特兄弟,阿道夫·达斯勒

文学:歌德,席勒,格林,海涅

宗教:马丁路德

音乐:贝多芬,巴赫,Enigma(英格玛),ZEDD,David Garrett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在德国,公交车有着严格的发车时刻表,每条线路根据具体情况,发车间隔5~30分钟不等,公交车晚点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待人诚恳,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

德国人很少乱扔垃圾,因为他们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国,他们也多数如此。一个故事非常有名,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爬山,由于没找到垃圾箱,这个德国人拿着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个垃圾桶后才扔掉。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吃饭上的钱(包括饮料和烟、酒)只占净收入的14.3%。德国人去别人家造访带很简单的礼物:一瓶酒、一板巧克力、一本书或者一束花……价值从几欧元到几十欧元不等。

德国人的消费比较个性化,并不相互攀比。追时尚的人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品牌,而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或跟大牌明星看齐。所以在德国人身上,你不会看到很多LV手包或奢华的手表。

德国的人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上车时没人查票,买票、检票全凭自觉。德国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已有多年,废纸、玻璃瓶、塑料包装和生活垃圾都分别倾倒在外观颜色不同的垃圾箱里。

经常见到有人提着一大堆废瓶,一一扔进相应的垃圾箱,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扔了之。行人过街时,即便无车驶过,也仍规规矩矩地等在路边,直到绿灯亮时才起步。听音乐会,乐队指挥的指挥棒一挥起,全场倾刻之间变得鸦雀无声。

‘陆’ 德国人的风情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人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电影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电影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出生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德国丧葬习俗
婚丧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个人一生可不嫁不娶,独身终生,但万物之中,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避免的。人与尘世告别是痛苦的,人死了就要办丧事,这是天下皆然的风俗,为了让死者能安详地离去,各国民问都有种种习俗。
(一)临终慰藉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二)葬礼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整个葬礼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没有捶胸顿足、嚎陶痛哭的场面。除了小声的抽泣声,多数人都在沉思默祷,默默地为死者送行。 与人们肃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装相反,德目的墓地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墓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在和暖的季节,百花齐放,鲜花既代表了人们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每当想起死者,人们会到墓地去扫墓、献花,静静地呆上一会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的交际礼仪
(一)初次相识
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
(二)遵约守时
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注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在此穿戴庄重的场合,由于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 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主人家。
(三)付小费
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给小费不但是对其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因此,它也属于礼貌范围之内的事。 那么,对哪些人应付小费呢?饭店招待、门房、女服务员、房间清洁工、旅馆中的行李搬运员、火车站和机场上的行李搬运员、轮船招待、卧铺车厢乘务员、酒吧调酒师、理发师、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工人、厕所服务生、擦皮鞋者、导游、旅游车司机、摩托游艇司机、领座小姐和停车场看守等。经验证明,付适当的小费可提高你在度假场所、餐馆中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小费也表达了你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列在帐单的末尾。一般如果帐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这已成为一种规矩。提早把几马克的小费塞到宾馆房间清洁女工的手里,可保证你房间的整洁舒适。早一点儿把小费塞给出租太阳伞和躺椅的人,可保证你及时租到这两种东西。多付几马克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四)如何送礼
朋友之间交往、遇有婚丧喜庆、做客赴宴、送往迎来、逢年过节、慰问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礼品,这是人之常情。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德国生活小事忌讳多
在德国,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德国人祝贺生日的习惯也不同于中国人。在中国,友人生日临近,你方便时,送他生日礼物并祝他生日快乐,他一定会为你的关心及热情而感激不尽。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德国,则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因为按德国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在原联邦德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都是隐私,相识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对方底细是司空见惯的事。另外,别人买到一样东西,即使喜欢,也不要问价格。遇到别人生病,除伤风感冒或外伤等常见的病外,不要问及病因及病情,否则会招来好窥视别人秘密之嫌。访友时,切不可搞“突然袭击式”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先约定。
原民主德国居民楼的烟囱都比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从事清扫烟囱的工人。人们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如果有人在和烟囱清扫工擦肩而过时在他身上摸一下,他这一天就会交好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过去德国人的房子都比较简陋,炉灶、烟道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引来火灾,有烟囱工人清扫就会避免这类灾难。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德国旅店男女随意同居
德国人对性的态度极为开放,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避免有人要与你探讨性问题的可争议之处,如果你表现出一丝尴尬,就会被人视作心理有障碍。德国的色情业也遍布各个城市。汉堡红灯区的妓女们身着三点式扭动着腰身出现在橱窗里,其开放程度简直可以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相媲美。德国人常常嘲笑美国人在性问题上放不开,说美国人把好莱坞的三级片以及性自由的观念输出给全世界,却不能容忍自己的总统在性问题上的不检点。而在德国,这一切不过是平常之事。当你走到大街上或打开电视机,动不动就会有赤裸裸的画面映入眼帘,真令人觉得有些惊异:这还是以严谨、保守着称的德国人吗?
德国人在十三四岁就开始接受性生理教育了。校园、商店里到处都是免费的避孕物品。有调查显示,18岁的中学生中,90%以上有过性行为。在德国人的观念中,所谓“贞操观”、“处女膜情结”,乃是对女性性权利的压抑,早已被历史唾弃。
在德国人眼中,性权益也是人权之一,神圣不可侵犯。德国人因性生活不合而离婚的人很多,离婚率高达40%以上。同居和独身是大部分现代德国人的选择。同居者经济独立,彼此以感情维系。有的同居几十年,到老才结为夫妻。而结婚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也有多年的同居史。独身者在事实上也有不固定的同居对象,维持性伙伴关系。
家庭内部,夫妻之间是非常重视性生活质量的:孩子一般要早早哄睡;晚餐得精心准备;餐桌上烛光闪烁;音响里传出轻柔的乐曲;夫妻彼此用眼神、用语言、用亲密举动为共度良宵精心铺垫。如果丈夫违背妻子意愿,粗暴行事,有可能被指控犯“婚内强奸罪”。
在德国旅店,男女同宿一室非常自然,无需出示结婚证件。无论是旅行团还是大学里的实习队在外住宿都是两人一屋,自由搭伴,不分男女。即使两个熟悉的异性搭伴同住,也常常是互不侵犯,西线无战事。
德国的裸体日光浴非常有名。到了夏天,在露天游泳场、沙滩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仰卧或俯卧着的享受裸体日光浴的人们。曾经有个来自国内的女同胞斗胆走进裸体人群,想亲身体验一番日光浴的滋味。可她一进去又胆怯了,狠了几次心都不好意思解开她那身黑衣裙,万般无奈,只好着装躺下。没过两分钟,她就自知没趣地逃离了。事后她说,她成了那天沙滩上白花花的人群中惟一的一个黑色怪物。其实,在专心致志日光浴的裸体人群中,人人闭目养神,没人看你,完全是你自己心虚,放不开。
对于性开放,德国人自有他们的解释。他们说,德国人的个性是凡事务实认真,对性也一样。性既然是人的自然属性,就无需回避,这样反而见怪不怪了。德国的性犯罪率相对较低就能说明问题。德国人说:“性忌讳那已经是我们三四十年前的老黄历了,没有当年亚当、夏娃赤身裸体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哪有我们这些上帝的子民?”

阅读全文

与德国人身上什么气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6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