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投币长椅多少钱

德国投币长椅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3-04-28 14:54:34

① 在德国上学的留学生放暑假可以做什么

第一年暑假时我还很没心没肺,满脑子计划的都是吃喝嫖赌……啊不对,吃喝玩乐。于是在德国境内小转了三四个城市,又跑了一趟巴黎,一趟巴塞罗那。期间写了两篇论文,两个月时间就酱婶地轻轻松松没有啦。

第二年暑假时我开始反思自己了(!),于是去比利时走了一圈后,回来就报了驾校开始上理论课&背题目。无奈我在正经之路上总是太容易跑偏,中途遂拐去花了小半个月研制广式月饼,最终弄出五六十块来赶中秋节的场。又写了一篇论文,去了次马洛卡,第二个暑假就又扑了街。

如今我站在第三个暑假的门口,一边熬着毕业论文,一边跪求各路HR用工作合同甩我一脸,一边面临房子到期要去学校睡长椅蹭wifi的危机,一边卡里刨去各种费用目测只剩下每天三个Brezel的钱……

“呐,我们出来混的人呢,早晚是要还的。”
——【德】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哈哈开个玩笑。我这种惫懒鬼开的是散漫模式,不学也罢。

正经地说呢,即使是文科生,假期能做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只不过,一般需要提前很久开始观察争取。

在上述的第一个暑假里,我的一个同专业学长跟我一样在旅游,但他去的是肯尼亚……当了一个月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
在上述的第三个暑假里,我的另一个同专业学妹即将跑去巴黎实习:一个中法电影节即将在德国召开(我也不懂这什么逻辑啊摔!),急求中文母语,精擅德语者来任字幕翻译。

这些机会,散落分布在汹涌的网络信息洪流之中,且一般比暑假提前一两个月发布。所谓功夫在平时,非有心者,不可得也。

不过这里万万没有苛责你不用心的意思,出国没多久的学生,哪个没多少绕过几个弯路呢。只希望这个答案能对你此后的几个寒暑假安排有所帮助,看得出你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少女(少年?),这样的状态很好。

既然暑假已经开始了,再临时找实习不是特别现实。那么,
第一条建议,是可以多刷刷萍聚等网站,看附近大城市暑假里是否有展会安排,是否有公司寻找翻译;
第二条建议,是看看学校信息板或网页,看是否有人求中文家教或语伴,或其他你中意的打工信息;
第三条建议,是如果真心想打份工体验生活的话,逐个店上门询问是否有暑期工需要也是可行的;
第四条建议,是如果以上寻找全部落空,也不要陷入“是否一个暑假即将荒废”的罪恶感。不如静下心想想自己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需要培养什么技能?一个暑假足够学习Excel和PS的基础操作,努努力也能把《国际贸易实务》通读一遍画下重点。以后想在德国找工作的话,日耳曼文学专业的学生如果除了德语外没有其他专业的知识,可是件蛮艰苦的事情。

当然了,还是要以能练到德语的机会优先。

下一个暑假如果还想做个短期实习之类,记得早点开始搜集信息。学校网站、系里的信息栏、朋友的讯息都值得关注,甚至去问自家教授是否有机会提供都是可行的。把自己变身成小雷达,机会未必比F-22更难探测哟。

一下子先想到这么多,过些天有时间和想法的话再来补充呗。

② 德国有哪些不错的湖泊园林

德国不错的湖泊园林:
黑森林

黑森林,又称条顿森林,位于德国西南巴符州山区,由于在南北长160公里东西长60公里连绵起伏的山区内,密布着大片的森林,由于森林树木茂密,远看一片黑压压的,因此得名。它是德国中等山脉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这里到处是参天笔直的杉树,林山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黑森林是多瑙河与内卡河的发源地。山势陡峭、风景如画的金齐希峡谷将山腰劈为南北两段,北部为砂岩地,森林茂密,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南部地势较低,土壤肥沃,山谷内气候适中。
哈韦尔河
乘坐轮船畅游哈韦尔河是年初到秋季时节柏林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柏林有165公里长的水路,有些城区只有从水上才能真正得到认识。畅游施普雷河,穿过老的市中心和新的建筑工地,来到米格尔湖或者宁静的护城河岸。而在哈韦尔河上,人们将进入普鲁士的世外桃源。
棕榈园
这是一个能够观发赏到多姿多彩的热带植物和异国情调鸟类的仙境,其中包括有300多种不同的棕榈树。
阿尔斯特湖
阿尔斯特湖本是汉堡市内的一条河,可这条河在永芳大街前通过伦巴底大桥(lombardbruecke)和肯尼迪大桥(kennedybruecke)时被分为两半,在这里河面变宽。习惯上,人们将这一段阿尔斯特河译成阿尔斯特湖。内阿尔斯特湖(inner alster/binnenalster)指的是永芳大街前到市政厅市场一带的水面,这里是节日庆典举行之地,湖中央的喷泉到了冬天才会关闭。
莱茵花园
莱茵花园象一块碧玉镶嵌在老城和莱茵河之间。不论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爱到这里休闲散心。绿茵上三三两两的长椅是小憩的好地方

③ 孩子,别让手机绑架了你!



网络时代,大部分人被被手机绑架,人不但不挺身而出奋起反抗,反而还乐在其中,尽享当“人质”的乐趣。

有人说:“手机中的世界可比现实 社会 要精彩,即使被绑架也是幸福的。”


有人说:“手机能让人得到生活中得不到的乐趣,而且也不用花钱去经营!”

的确,手机中的页面比现实中的白纸黑字更丰富多彩,手机中的 游戏 也比现实中平淡无奇的生活更让人振奋,连手机中的人都比现实中的人要志同道合,亲切得多。但是,手机终究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而已。当你按下关机键,抬起双眼,你会发现,现实中你的人生是如此苍白,而这一切,都源于你对虚拟世界的沉迷,对现实世界的冷漠。


1 中学小学生要远离手机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手机上有许多的不良信息,面对这复杂的信息网,处于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明显不足,便容易被坏的信息所诱惑。


如果每天浏览手机上的不良信息,这不仅对自己的 健康 有害,也会使我们的性格扭曲,不愿与人交流,也就是闭锁心理。


手机的吸引烂纳力比较大,学生自控力不够,从而荒废学业。

长期玩手机,不与人交流,性格慢慢变孤僻。

与家人感情越来越淡,对家人的批评却越来越敏感,生厌。

做作业不懂脑子,靠手机搜题,最后完成了作业,却一无所知。


那些正确使用手机,在学习中实在不会做题,再用手机去搜,并且研究解题过程的同学毕竟很少,很多孩子自控力差,用手机打 游戏 ,上网,都成了"手机奴"。


很多孩子拿手机玩 游戏 的时间很长,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


近日中山就有10岁的阳阳,妈妈是姿历埋环卫工,拿妈妈的手机玩 游戏 时,用妈妈微信上绑定的银行卡,把妈妈辛苦几年攒下的4万元打赏女主播,妈妈欲哭无泪。


南京孙女士的女儿晴晴,在玩一款“4399小 游戏 时”,用妈妈的支付宝账户给 游戏 充值13600元,女儿为了不让她发现,就把所有的验证码信息和确认短信息全删了,最后妈妈发现余额不对,孩子不承认,通过查资金流向才发现,孩子为 游戏 充值,100元,200元,500元,2000元......胆子越来越大。


全迹蚂国知名学校率先下达了手机封杀令,严禁学生在校佩带手机,发现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一律收缴。


广东省鹤山市某学校严禁学生使用手机,一经发现没收手机,校长室都装满了三麻袋手机,并赢得了家长的广泛支持,连律师都说此举并无不妥之处。


一些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准备向人大会议提案,建议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很多网站手机的视频、聊天、上网、下载、发短信、玩 游戏 等功能已远远超过了中学生的使用范围。


手机应该是成年人使用的 娱乐 工具,把它交给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既损害他们的身体 健康 ,耽误了他们的学习,也断送了他们的前程。


这与家长们给子女佩带手机的方便联系的初衷背道而驰。


要想使我们的中学教育质量不滑坡,要想我们的孩子能成才,还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点东西,禁止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



2
大学生依赖手机

大学生活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与走向 社会 的一个中间过度,是每个大学生努力增长自己的 社会 实践能力和提高自己掌控人生的能力的关键时期。


很多人认为考上大学就好像进入了保险柜,生活不成问题,可以自由散漫了。


其实并非如此,考上了大学,仅仅是有了和别人共同竞争某个岗位的机会,但并不是考上了大学你就有了理想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加入了“瘾君子”的行列。手机导致人们网络中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朋友圈却在慢慢缩小。


现在流行一句话:“你的人生,活在别人的朋友圈里。”家庭派对、读书会、社交活动等都被“低头族”们在手机里互刷朋友圈所替代。


调查显示,79%的大学生表示出门忘带手机会感到不安,越来越多人离不开手机,患了“手机依赖症”。而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 健康 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调查,有33%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后视力有所下降,27%的人表示使用手机后出现过眼睛干涩疼痛的情况,而剩下40%的大学生表示使用手机后曾有过眼部轻微不适。


然而,手机对身体的危害不止于此,手机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加以重视。


据专家证实,在实验室里,手机辐射会对人体DNA产生明显的损害,由于破坏了DNA,手机辐射的危害自然会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体细胞里。


另外,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影响大脑的功能,造成人们记忆力减退,并伴有失眠的症状。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好的生活来源于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学习和改变。


3


上班族也要远离手机


手机让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变得焦虑,变得懒惰,语言能力下降, 情感 匮乏,动手能力也变得很差。


低头玩手机严重影响颈椎 健康 。调查显示:低头玩手机颈椎所承受之重可达垂直的3倍。


自从进入手机时代,年轻的一代 ;


下班后,回家不再出门,在家可以看朋友圈,刷微博,打 游戏 ,看剧。

吃饭也不用自己做,各种外卖的APP,随时可以点外卖。

周末也不用看父母,可以和父母视频,给父母买东西也是网购直接到家。

网络满足了各种需求,好多人不找对象,不谈恋爱,因为嫌麻烦。


有调查显示,花同样时间在手机上阅读的人,没有用书本阅读的人幸福,手机容易让人焦躁,丰富的界面容易转移注意力。


手机时代大家习惯了晚睡,习惯了睡前刷微博,习惯了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幸福与不幸。社交网络提供了我们新的天地,阿里巴巴创造的传奇,便捷的网购,这些是社交网络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


4

社会 也在改变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千山万水,而是我在你的身边,你却不了解我。


德国柏林有个公园很特别,里面有十几条吸引眼球的长椅,其表面布满了四厘米长的锥形钢刺,许多游客说这样的椅子中看不中坐。


唯有当地的居民知道,这十几条长椅是最人性化的设计。


长椅的设计者是公园管理员法比安·布伦森,他年轻时是名设计师,退休后来公园做管理员。


他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条长椅上坐着两个人,左边的人看着手机傻笑,右边的人则盯着手机狂喊“加油”。他们顶多相距50厘米,可内心世界像隔了十万八千里,你聊你的天,我看我的球赛,互不干扰。

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布伦森向当地政府申请将公园的长椅改成“锥刺股”款式。得到允许后,他先 设计出一个投币盒和一个连接着十几根钢刺的线路板。然后,在每条长椅表面均匀地钻上十几个孔洞,孔洞里安装的正是那十几根钢刺。平时,这些钢刺都是冒出的状态。当人们往投币盒投入50欧分后,钢刺缩回到椅子中,人们就可以坐下休息。钢刺缩回的时间是十分钟,时间一到,椅子就会发出尖锐的警告声,十几秒后,钢刺又会重新冒出来。对于散步疲惫的人们来说,十分钟的休息已经足够;而对于玩手机的人来说,十分钟一晃就过,能有效起到“扫兴”的作用。

每条长椅都有一条相同的标语:请别让每天在此走路的距离小于手指滑动屏幕的距离。


5
改变自己


网络改变了世界,手机改变了我们。


如果你感叹facebook的成功,就要有扎克.伯格的韬略。

如果你惊叹阿里巴巴的传奇,就要付出马云的努力。

如果你觉得摩拜抓住了最好的时机,请不要忽略胡玮炜对市场的准确判断。

如果有人说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那这只猪也要看准风向,恰逢时机的站在风口。


每一种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绝不是莫名其妙,所谓的迹,就是他曾经付出的努力。


学院派的成功源于他们扎实的基础,草根派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没有哪一个浑浑噩噩,整天抱着手机的人能走向成功。


若你是中小学生,要远离手机,你要知道要通过学习,才能增加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对事情气息的判断力。


若你是大学生,要远离手机,因为大学是提高自己能力的黄金时间,能整天心无牵挂学习的最后机会。


若你是上班族,也要正确使用手机,因为人的青春不长,要找准自己的方向。


若你想成功,改变自己,别给手机当“人质” 。


毋庸置疑,看手机都是在看别人的秀,离开手机你的内心会很苍白空虚。

人生就是要努力拼搏向前,成就自己,来演一场属于你自己超级大秀。

④ 泰国穷游大概多少钱泰国穷游详细攻略2017

泰国是一个令人心醉的梦幻国度,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前往体验一番,在泰国的旅程中享受时光,这里的人们性格温和,大多是虔诚的佛教徒,各种泰式独特的服务和娱乐表演让你赞不绝口,下面给大家分享泰国穷游详细攻略2017。

去年6月订票,十一游,拖延症弄到现在才完成,有点羞愧。还好我记性好,好歹没忘太干净。不以实操手册为主的游记不是炫耀就是广告,我可不干这事。人、事、物、过程、注意事项详详细细交代清楚,尽显处女座本质(得意脸)

定行程?

出国游,东亚、东南亚是最便宜的,喜欢自然风光的我,将目的地锁定在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在6月那个一时兴起的下午,只有泰国的时间是最合适的,果断买下。穷游折扣网上的时间是9月31日下午出发,10月6日凌晨回来,天津飞曼谷的春秋航空的打折机票,2600含税往返,单程红眼航班(后来改成双程,晕死)。其实满打满算在国外住4晚5个白天。去泰国无非那么几个地方:普吉岛、曼谷、清迈、芭提雅。时间不够,行程最终定为:沙美岛--芭提雅--曼谷。?

出行前的准备工作相比AIRBNB,BOOKING,AGODA,最后选定了携程。一是方便,不用翻译评论;二是售后好。本来不能取消的酒店最后携程在我提供申请材料后也帮我取消了。?

【住宿】第一晚、第二晚:沙美岛旺德安度假村VongdeuanResort(推荐,早餐非常好吃,性价比高,但是服务态度一般)?

第三晚:芭提雅暹罗设计酒店SiamDesignHotelPattaya(推荐,有顶层游泳池,可以俯瞰芭提雅湾,酒店设计别具一格)

第四晚:曼谷诺富特芬尼克斯酒店NovotelBangkokFenixSilom(一般推荐,硬件环境一般,但是服务非常到位)

【签证】TB搞定,两个人470元,泰国可以落地签,时间花费差不多

【电话卡】HAPPY卡,TB解决,上网超级方便,个人认为比租赁WIFI好

【换钱】在北京的工商银行换了10000元的泰铢,1:5.19的汇率。后来发现少了,虽然很多吃饭购物的地方都可以刷银联或者是VISA卡,还是不够用了,又在泰国本地换,但是汇率就不好了,1:4.99。建议两个人12000-14000,如果你不在乎价差,那么泰国这样的旅游国家换钱的地方到处都是,景点、地铁里都有,很方便。

【美衣和比基尼、防晒和帽子】这条是给姑娘的,去玩一定要拍照,去拍照一定要买艳色的衣服,我的红裙子就很应景,拍出来照片比黑的白的好看。一定要注意防晒,很容易就晒黑了啊!有个帽子既可以凹造型又可以遮太阳。

【提前订票】你去浮潜,去哪里玩,如果计划好,提前在TB那里啥都有,可以省很多钱。我在淘宝买的蒂凡尼秀的VIP票,99元一张,现场是大概人民币200元左右一张。掘雹但是很多需要提前一天订,一定要提前计划好,在网上买好票,去了都能用,真的很实惠。

【吃饭】泰国是一个旅游国家。在曼谷几乎人人都会说英文和中文,完全不用担心交流的问题。点菜菜单上要么有中英文要么有前散迹图片。冬阴功什么的是我的最爱。后来和同行的人交流,发现在国外大众点评也能用,可以找到很多有意思的饭店。?

曼谷暹罗广场

第一天:离开祖国妈妈

春秋航空的因为航空管制在一周之前将我的航班从下午4点改成凌晨12点,让人猝不及防。然而不变的是依旧要先从北京去天津。?

出发去南站---转地铁---30分钟左右就到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不同于首都,人超级少,安检很快,然而进去只有一个面馆开着。还好正点起飞,和旅行团一行人的人踏上了同一班飞机。红眼航班的行程很难熬,即便是提前准备了U型枕,依然没能睡着,坠地,凌晨3点。?

头一次出国不知道出境要等那么长的时间,需要填写说明单(最好提前准备笔)。和全世界的人(日本人、印度人、俄罗斯人)一起排队出关。差不多有2个小时,终于我能找个机场的长椅躺下歇歇,仍然有蚊子坚持不懈的骚扰。老公精神好,在素万那普机场到处转悠,从便利店买回来了传说中的MAMA泡面先垫垫肚子。?

睡不着又没精神,看看表差不多5点多,准备去吃早饭。机场2层有很多特色小店,但是并不便宜,我慧并当时对泰铢没有概念,吃完一算是100元人民币,心里一惊。回国后听同事说在地下一层有个员工食堂,便宜还好吃。?

?第二天:去看我的小岛

机场快线在机场地下一层,早上6点多开始运行,从机场快线转天铁去Ekkamai站,换乘大巴去罗勇府,去看我的小岛。

(【提示】素万那普机场没有直达罗勇的大巴,如果行程为曼谷--芭提雅--沙美岛,可以从机场直接坐大巴去芭提雅,从芭提雅再去沙美岛,打车1000BA)?

曼谷地铁卡

曼谷是个很堵车的城市,不亚于北京,所以所有的自由出行者几乎都使用天铁,类似于我们的地铁。但是价格要比我们的地铁贵一些,而且很多站点不能人工售票,你只能去人工换乘硬币然后再投币买,所以一定要把硬币留着。一个小时后,终于到了Ekkamai,天轨下面就是汽车站。?

两张去沙美岛的车,立即出发!路上遇到了一个黝黑的泰国“姑娘”找不到位置,我老公热心去帮她,她也超级热心和我们聊天。“姑娘”加引号是因为后来聊天才晓得人家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

可是完全看不出来好么。

妈妈那叫一个HOT,我这种居心不轨的人在上车时还怀疑人家的工作属性,后来才知道时尚妈妈在外企工作,所以英文很好。

我和我老公与她侃天侃地,聊到曼谷,聊到北京,聊到她孩子,聊到她前夫是中国人

她乐观而时尚,善谈又有内涵,简直是一见如故,无奈我一晚上没睡困倦袭来挡都挡不住,“姑娘”很善解人意,看出来我们精力不济,让我们赶紧休息。

我和我老公一睡就是两个小时,起来后旁边的座位已经空了,心里一阵空落,后悔没有留影或者加个facebook。?

罗勇码头

蔚蓝的大海

旅行的魅力就在于你能够遇见那些有意思的人,想想未来的岁月中我们也许再也没有交集了,我依旧能够记得她表情丰富的脸和她大笑儿子们吐槽她没有一点妈妈该有的样子。有点想念她,只能安慰自己:人生只是一瞬,相遇便是永远。三个小时在车上养精蓄锐后终于落地罗勇的港口,我们的度假村有免费的船接送,无奈只在固定的时间开,所以只能等着。在小镇上转转,吃点路边的小吃,终于坐上了去旺德安度假村的船,摇摇晃晃在船上感觉过了一个世纪,终于到了。?

还没上岸,就有工作人员来收上岛费,一个人200BA,中国人都不想交,但是无奈一个个都没逃过去,度假村的工作人员和制服收费员是一伙的,不缴费也不让你登记。?

海水暖暖的,清清的,沙子软软的。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我的假期正式开始啦!?

沙美岛黄金海岸

沙美岛

度假村的环境很好,400多元人民币能够在热带雨林这样的环境中住一个独栋。但是工作人员的登记效率真的不是一般的差:我被带错了房子,站着不到一分钟被蚊子咬了七八个大包,对着工作人员提高分贝发了一通火(火气太大没办法),终于到我自己的小木屋,小小的并不是很大,但是五脏俱全,洗个澡,换上我的大红裙子,画个妆,拿上GO-PRO(潜水必备,TB可租赁),出发啦!

度假村

沙美岛景色

去海边溜达,趟趟水,走走停停拍拍照,然后找个惬意的餐厅,沐着蒙蒙细雨吃烛光晚餐,看到类似于打铁花一样的岛上的传统表演,旁边一桌是一大家子来度假的英国人,俊朗的金毛小孩看得好兴奋

岛上活动

后记小说明

1)泰国的公共厕所很干净,但是都很湿。每一个马桶后面有一个长管手持水龙头,没有手纸也没有垃圾桶,剩下的请自行想象?

2)泰国是个信佛的国家,人都很NICE。但是出门在外凡事还是多留个心眼。?

3)你会遇见很多中国人,别烦,哪里没有咱国人的身影啊!你可以找到搭伴游玩的小伙伴,也是一种乐趣。?

⑤ 用瓶盖改变世界的女孩

12岁的女孩桑米·万斯是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市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2年前,桑米的性格十分内向,有时候想和伙伴玩,却又不敢开口,因此她总是感到很孤单。另外,桑米还发现,学校里和她一样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还很多。关注到这个情况后,桑米想,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和那些孤独的孩子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呢?思来想去,桑米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2017年夏天,桑米看到一篇介绍“伙伴长椅”的文章,文章说:“那些感到孤独的人,只要坐在这个椅子上,别人就会知道他需要朋友,主动上前来和他玩耍。”这个简单、直接又贴心的方式一下子击中了桑米,这个长椅不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办法吗?

桑米鼓足勇气,向校长提出了在学校里安装“伙伴长椅”的建议。校长虽然赞赏这个建议,但是学校无力负担3把长椅2700美元的额外支出。

看着闷闷不乐的女儿,妈妈决定帮桑米一把。她多方打听,了解到有一家工厂能够将废旧的瓶盖融化制成可再生的长椅,如果客户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瓶盖,就可以用250美元的价格买下一把可再生的长椅。

3把长椅需要重1200磅的塑料瓶盖,大约是400000个。爸爸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岩雀的任务。但是重枣渣燃希望的桑米却异常兴奋,只要能建成长椅,她准备尽全力在一年内收集到400000个瓶盖。

桑米轰轰烈烈地行动起来,她把这项计划命名为“桑米的伙伴长椅工程”。首凳枣悄先,她号召老师和同学们加入进来,然后走遍大街小巷,向商店、药店、卖场等地的老板寻求帮助,只要可能收集到瓶盖的地方,桑米都一一拜访,就连动物园都不放过。渐渐地,整个韦恩堡都知道了桑米的“大计划”,篮球队也为她做宣传,韦恩堡举办马拉松比赛时,还专门给丝米留了一个位置放回收瓶盖的垃圾桶。人们纷纷把自己家里不用的瓶盖收集起来送给她。

韦恩堡的瓶盖几乎都到了桑米手里,但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妈妈帮她在几个媒体网站创建了主页,宣传桑米的计划。人们被桑米的热心所感动,都来帮助她。来自全国各地的瓶盖纷纷通过邮递员的小货车聚集到桑米的家,而且随着大家的转发,全世界都知道了桑米的“伙伴长椅工程”。

桑米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快递,有来自德国、以色列的,还有来自非洲的,包裹里不仅有瓶盖,还有他们亲笔写的鼓励信。在全世界的帮助下,短短两个月,桑米家就堆积了1600磅的瓶盖,足够制作4把长椅,超额完成了她的预想。

桑米把3把长椅送到自己的学校,多出来的一把送给了圣多萝西学校。当桑米兴奋地展示“伙伴长椅”的使用方法时,同学们激动地欢呼、鼓掌。

完成了最初的目标,变得开朗的桑米并没有停下脚步,她要给帮助她收集瓶盖的50个州制作伙伴长椅。现在,“伙伴长椅工程”已经进行了两年,它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学生,成年人也被考虑在内。越来越多的长椅走进学校、公园,它不仅让许多人认识了新朋友,还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⑥ 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没有高楼,新市政厅竟比老市政厅还要旧!

说起这次欧洲行,事先没做任何准备,与其说是为了逃避,倒不如说是为了讨好自己。不过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总有不安全感,所以即便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还是会在路上抓紧时间看攻略,毕竟在这片有着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土地上,我并不想做个完全与之无法对话的傻子,况且我还带着父母呢。

飞机落地慕尼黑,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也是我们所熟悉的茜茜公主的故乡,不过茜茜在成为奥地利皇后几乎都没有再住过这里。

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伊萨尔河畔的慕尼黑如今是德国仅次于柏林和汉堡的第三大城市,更是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同时它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不过最被现代人熟知的,应该是啤酒节和足球队了。

如果说慕尼黑浓缩了巴伐利亚的精华,那么玛利亚广场(Marienplatz)绝对汇集了慕尼黑的精华,人们称它为慕尼黑的“城市客厅”。从中世纪风格的伊萨老城门(Isartor)进入,一切好像回到了17世纪。

进入到玛利亚广场还需要顺着这条街继续向中心走,商店、餐厅遍布在这传统街道的两边。老妈第一次来欧洲,看着与国内完全不同风貌的建筑十分兴奋。

没有玫瑰窗花的圣灵大教堂(Heiliggeistkirche)是慕尼黑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里面最大的亮点是科马斯·达米安·阿萨姆创作的穹顶壁画。教堂的斜前方,那个白色的尖顶的建筑就是慕尼黑的老市政厅。看到它,就说明我们马上要进入到慕尼黑的中心——玛利亚广场了。

在进入之前,从这里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像巧克力一样颜色,但充满着古老混搭风格的建筑,那是圣彼得教堂(St.Peter),慕尼黑城里最古老的教堂。早在1158年慕尼黑建城之前,此处已建有教堂。随着时代的推进,建筑风格的改变,教堂由巴伐利亚罗马式扩建为哥特式,有了两座92米高的的尖塔。不过18世纪的一场大火,高塔只剩下了一座,另外唱诗席也重修成了当下的巴洛克式。

穿过白色、看起来新得不能再新的老市政厅,就是玛利亚广场上,看起来老得不能再老的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了。是的,有点绕,但你没看错,这一老一新的市政厅有着貌似不太合理的样貌。

之所以白色的老市政厅(Altes Rathaus)比黑漆漆的新市政厅看起来更新,是因为它在二战中严重受损过,但直到1971年花了三年时间才得以重建好,比1904年建成的新市政厅还晚了近70年。所以实际上,它重建后的年龄也确实比那个看起来老老的新市政厅还要年轻。

不过老市政厅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老市政厅,在市政机构还没有迁往旁边那个旧旧的新市政厅以前,它都是慕尼黑的市政厅。这所建筑始建于1310年,不过起初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和欧洲的大多数教堂一样,它经历过哥特式、巴洛克式。1938年11月9日,约瑟夫·戈培尔还在这里着名大厅Großer Saal里发表演说,自此揭开了“水晶之夜”的序幕。

而如今广场上的主角——慕尼黑新市政厅,建于1867年,巍峨挺拔的棕黑色哥特式建筑好像被撒了一层白霜。因其过目难忘的建筑风格和钟楼上那个对这座城市有着独特意义的木偶报时钟,使它都成为了慕尼黑无可替代的城市名片。

纯哥特式风格的新市政厅建造时间持续了近40年,又尖又高的钟楼是老城环路内除玛利亚教堂外的制高点, 其他建筑的标高都不能超越它。人们要使劲儿地退后,并蹲下来,才能把恢宏、繁琐的尖塔和底部照全。可如果不带个广角,依然无法把超过90米宽度的新市政厅全部放到镜头中。

如果你去过英国或意大利,众多经典的哥特式建筑绝不亚于慕尼黑的新市政厅,但这里有着明显的德国风,就是即便是市政厅,窗口的阳台上也都会用鲜花点缀满。

新市政厅钟楼的塔尖顶上,是一名穿着修道士长袍的慕尼黑男孩,他象征着慕尼黑市名的由来。早在8世纪,这里就出现了“本笃会修道院”,因此慕尼黑这个地名在德语中有“僧侣之地”的含义。

钟楼的第五层和第六层里,装置了德国最大、欧四大的木偶报时钟,每天中午11点和12点(每年5月至10月还会增加晚 17点和21点两个时段)整点报时前,里面的木偶会伴随着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曲子转着圈地舞动表演,这几乎成了来慕尼黑 旅游 的人们必看的场景。

这个木偶表演的由来,其实是再现了1568年威廉五世公爵大婚时的庆典场面。不过威廉五世并非为了招摇,而是为了恢复慕尼黑当时衰败的人气。

1516年,慕尼黑发生大鼠疫,全市几千人丧生,恐惧的人们纷纷逃往他乡,这里几乎成了座空城。52年后,威谦五世为了重振慕尼黑,便借着大婚的由头,游行庆祝,与民同乐,慕尼黑也慢慢恢复了生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驱赶“衰气”的大庆典,便在市政厅的钟楼上安置了木偶报时钟。每天时间一到,塔阁里的木偶就会按顺序出来表演,再现当年公爵大婚的场面,时间持续10分钟。

钟楼的正面还装饰有巴伐利亚国王和欧洲寓言传说中的英雄、圣人等雕像,哥特式建筑除了千塔林立的特征,也从来离不开精致的雕像。

新市政厅的前面是1638年为庆祝摆脱瑞典统治而修建的玛利亚纪念柱,纪念柱的顶端是金色的圣母玛利亚雕像,面向我们来的伊萨门方向。她左手抱着圣婴,右手持着权杖,圣洁而端庄。

纪念柱基座上有四组青铜雕像,四位带翅膀的小天使正斩杀着四个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妖怪:代表战争的狮子、代表瘟疫的蜥蜴、代表饥饿的龙,和代表无信的蛇。

玛利亚广场并不大,事实上,欧洲的广场都不大,不过广场周围的气氛很是轻松,长条的坐椅、卖艺的人们、在室外摆着桌椅的酒馆、教堂传来的钟声。有时候很喜欢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看着眼前的人来过往,什么都不干,也什么都不想。

圣玛丽广场的西侧汇集着众多酒吧,德国人喝啤酒就像我们喝茶一样普遍,尤其在慕尼黑,世界第三大啤酒产地,据说他们每年每人平均要喝掉230升,即460斤啤酒,相当于一天一斤多。每年十月的啤酒节,还有庆祝拜仁慕尼黑胜利的时候,这里都会热闹非凡。在这众多酒吧中,还有一家是1923年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政变”的地方。

圣玛丽广场的南侧,是我们在从老市政厅进来前看到的圣彼得教堂的另一侧,也就是因为大火而只剩下的那座唯一的尖塔,不过尖塔不是巧克力色了。登到塔顶是俯瞰新市政厅和整个慕尼黑市内的最佳眺望点,不过老妈腰不好,我们决定不登塔了,就坐在广场的长椅上,静静地享受着慢下来的时光。

老城的外面便是慕尼黑的新城区,说它新,也只是相对老城而言,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被有轨电车布满轨道的地面和像蜘蛛网似的头顶。有时候我会幻想,或许哪里会走出一位穿着茜茜公主衣服的贵妇人。

一家人开启欧洲之旅的第一天,啤酒、猪蹄庆祝一下!

小贴士:

圣彼得教堂不收费,但如果登塔,成人3欧,学生2欧,6-18岁的学生1欧。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⑦ 布鲁塞尔有几个火车站,分别在什么位置

官方给出火车站具体位置。

布鲁塞尔有5个火车站,其中3个是国际车站:

北站(GareNord):开往荷兰、卢森堡、德国等地;

中央站(GareCentrale):开往布鲁日,也是国际列车的中转站,到巴黎(1小时30分)、科隆和阿姆斯特丹等西欧大城市都有直达特快列车;

南站(GareMidi):奥地利方向的列车,从北部荷兰南下巴黎的列车。由于去英国需要单独的签证,乘欧洲之星火车往伦敦像乘飞机一样需要先CHECKIN办理登车手续,并要经过海关查验护照。所以要预备充足的时间。

(7)德国投币长椅多少钱扩展阅读

正布鲁塞尔(BRUXELLES)是比利时(BELGIUM)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通过航空、铁路和公路,可以快速到达欧洲各地。

布鲁塞尔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分为红绿两种车身,红色走市区线,绿色走近郊线。

这座城市的公交车平均5-10分钟就有一趟。公交车站是带顶的、三面用玻璃围起来的"小屋",里面的长椅供候车人使用。

⑧ 介绍一些时文

地铁里的阅读风
《纽约时报》 2009年9月3日
作者 ALEXIS MAINLAND
这个身着黑色羊毛衫的中年妇女一直这么站着:双脚以肩宽的距离分开、手臂微微弯曲、手掌轻轻握起,肌肉放松,但也保持着警觉。
她不是在准备跆拳道比赛,而是在千千万万的纽约人潮中,打战一样地上演着每天的地铁上下班大戏——晚班的四路地铁(D train)一直呼啸奔向布鲁克林,人们拥挤在车厢里认真的阅读。
“我是纽约人,”54岁的妇女罗宾·科恩哈勃(Robin Kornhaber)干脆的告诉记者这五个字。“我乘地铁的时候可以做任何事情。”
在地铁里阅读是纽约城市文化的一个传统。不仅对于家住公园坡(Park Slope),但却在东外环(Upper East Side)工作的科恩哈勃女士来说,她乘地铁的时候,可以阅读很多装帧漂亮的新闻报纸;对于常翻杂志的少女、背台词的演员、筹划方案的公司职员、刚刚适应环境的移民们来说,都是这样。今天的纽约城里,几张揉皱的报纸也许早已不是这个城市的亮点,但自从地铁撤销网络和手机信号起,乘坐地铁,已经成为快节奏的繁忙都市里难得的轻松时段。因此,每个人都用这个时间读书。
就算没占到座位,在陌生的人海中间拥挤着,甚至听着身边有人吹口风琴、或者稀里哗啦的往投币箱扔硬币,或者和朋友喝完酒后,跌跌撞撞地回家,人们仍然不能改变在地铁里读书的习惯。
有些人在地铁到站之前刚好能看完《纽约人》杂志中《大话城乡》板块的所有文章,有些人趁此时间细读经典着作,还有的人随身携带两本小说,以便在缓慢的六路线上看完了第一本之后,就无所事事。布鲁克林的一名律师前两个月里把地铁里乘客阅读的书籍分了类,她把结果放到了博客上。“地铁书会”、纽约新学院的一名学生花去整个暑假的时间向乘客们共发放了600余本赠书,把自己阅读的激情传递给更多的人。
还有人观察着地铁里的读书人,想象着他们正在读的故事。二路地铁里穿正装的那名男士正在读《罗斯塔·石学三级意大利语》,他或许是要去拜访未婚妻的父母;81号大街上那个读儿童小说的女人是不是一名正在备课的老师?大多数人往往只会去猜猜就罢了,然而我却花了12小时,在四个地铁站之间穿来梭往,去了解他们正在读什么,为什么喜欢读手中的书。
学意大利语的男性鲍勃·艾德森(Bob Alderson),今年46岁,是一名专利律师,他没有明确的旅行计划,但却一心向往去远方。“我总有一天要去趟意大利,所以我想现在开始学学意大利语。”他对记者说。
那么这个这在读《玻璃城市》的女人呢?她是不是想到留着口水的恶魔和英俊潇洒的男巫师?26岁获得审判心理学学位的遛狗师吉姆波利·聂瑟(Kimberly Nessel)告诉我们,她在书店工作的时候,就开始痴迷科幻小说中的黑暗情节。
只是随便翻翻
135大街三号地铁 早上9:30
满满一个蓝色袋子里装着医疗机构的管理材料和文件,可是纽约哥伦比亚教会医院癌症中心工作的德波拉·海斯顿(Deborah Hairston)却一直在读着每周商店邮寄给她的购物指南。
“有时会找到想买的东西,但大多数时候,只是随便翻翻。”她边说,边翻过介绍吊珠羊毛衫的一页。“我不想看那些让人压抑的新闻,因为我平时接触的太多了。”
每天坚持读一页
96大街二号地铁 早上10:00
为了学懂2711页犹太教经典作品《塔穆德》,很多学徒每天坚持读一页,它帮助读者找到自己学习的伙伴。哈里和大卫是家住华盛顿堡的曾家两兄弟,一直坚持读《塔穆德》,从家通往西外环工作地点的路上,都是他们学习犹太经典的时间。
星期三是哥哥哈里·曾的休息日。哥哥今年28岁,在72号西街上经营着一家名叫麦克酒吧的犹太小餐馆。每周三,哈里·曾都会暂时放下《塔穆德》,研读纽约时报饮食版的文章。
“除了《塔穆德》,我就读这个。”他告诉记者,边说边把一本厚皮封面巴比伦图书塞进送货袋里留着下次读。“乘地铁的时间读这本书很合适。”
弟弟大卫·曾今年19岁,他也在学伊斯兰语,但是这个暑假都在帮哥哥做事,他坐在一旁,正在阅读关于亚拉姆的英译论文。“我每天都要在地铁里看看《塔穆德》,”他说。“星期三也不例外。”
繁忙的工作
23号大街一号地铁 早上12:30
不管在拥挤的人群中间,还是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多纳雷·托马斯(Donalay Thomas)都喜欢为自己开拓一片繁忙工作之外的私人空间。托马斯挂着耳机,听着K’Jon的《在海上》,膝盖上放一本埃里克·杰罗姆·迪克(Eric Jerome Dickey)厚厚的新作《复活的午夜》(Resurrecting Midnight),低着头认真地读着,把一切喧嚣都置之度外。
“我经常边听音乐边读书,音乐可以让我很快融入故事情节。”21岁的托马斯小姐告诉记者。从事很多职业的她,此时正从新泽西艾吉午市赶往西四大街,她要去参加下午的滑板大赛。“我读书的时候,感觉自己是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但她也不会痴迷在故事里,而忘记了身边的乘客。“我会和身边乘客聊聊我们都喜欢的书。”托马斯说。
然后她转身向过道里一名女士说:“你快要到站了。”可见她也在注意着身边的事。
地铁舞台
42号大街二号地铁 下午1:30
如果纽约的每家餐馆都雇一个演员的话,那每列地铁上,不论是准备去试演的,还是梦想去演戏的,至少要就有两个。
25岁的女演员拉切尔(Rachel)认为戴墨镜可以帮助自己进入角色,她乘坐在自洛杉矶始发的列车里,赶往各剧组试演。她现在要去《第一行动组》(The A-Team)试演苏萨(Sosa)一角,《第一行动组》是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将于2010年改编为电影上映。“苏萨是国防部长的助理。”她向记者解释。“我正在努力体验这个角色。她很性感,但却又是政府官员。”
地铁过道里, 31岁的詹姆斯·莱特(James Wright)身着白T恤黑外套便装,斜坐在扶杆上。他正在赶往《天翻地覆》(As the World Turns)剧组的路上,手中拿着已故剧作家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获奖名作《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专心致志地阅读。扮演毕夫(Biff)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他正聚精会神地为试演热身。
几分钟后,演员安吉利卡·阿亚拉(Angelica Ayala)开始自言自语的背台词、比手势。这位有着多重性格的45岁妇女一点也不觉得在地铁上这样做有什么不合适。“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情,”她说。“别人可能会投来奇怪的眼光,但我必须排练。”她的剧作《普克特里巴》(Peccatoribus)已经在布朗克斯区的普里国斯大剧院公演。
“这是一部反映人们自我抗争的故事。”她对记者说。
用这段时间读读写写
59号大街十九路地铁 下午4:30
乘早班地铁回家的阿丽西亚·维拉斯(Alysia Vallas),刚刚读完埃及作家埃德加·凯勒特(Etgar Keret)的短篇故事集《疯猎人》(The Nimrod Flipout),她家在西外环。维拉斯打开自己的日记本,本子上记满了她对纽约城整个夏天的印象。
“我一般习惯写点东西记下每天难忘的事,”她说。“去过的好地方、地铁里见到的奇人之类的,我都会写下来。”
这本相貌平平的记事本上,也记下了她从纽约公立图书馆里抄下来的吉他和弦谱表。
维拉斯今年21岁,是爱荷华州格林耐尔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今年暑假在皇后图书馆健康医学联合中心实习。她说自己特别喜欢用乘地铁的时间读读写写。
“这段时间真正属于自己,没有繁重的任务,很轻松。”她这样认为。“虽然我身边都是陌生人,但他们都不会在意的。”
地铁里的小读者
42号大街二路线 下午5:00
几名来自特里蒙联合教会(Tremont United Methodist Church)五到八岁的野营小队员看上去都筋疲力尽。他们从早上7:30开始就忙碌地奔波于各种活动间,其间还考察参观了皇后区纽约科技馆。
孩子们站在时代广场的站台上,小小地策划着怎么去抢座位,如果座位少的话,谁抱着谁坐一个位子。两个小女孩拉着手,头靠着头,借此休息几分钟。
列车驶入42号大街车站,主持过六次野营的指导老师约瑟·弗格罗亚(Jesus Figueroa),招呼学生们上车,他告诉学生:“大家准备好自己的书。”一时间同学们纷纷从背包里拿出各式各样的书——《吉吉和麦麦》(Jig and Mag)、《玫瑰、桥和黑野马》(A Rose, a Bridge, and a Wild Black Horse)、《发明冰棒的孩子》(The Kid Who Invented the Popsicle)……
教会规定,如果小营员在地铁里占到位子,就要坐下来读书。小营员们每天都会从教会图书馆里、或者从家里带一本书,按规定训练自己在短时期内的读书速度,不管在哪里,必须读20分钟以上,然后在日记上写下自己阅读的进步。
“这么做可以让孩子们在乘地铁的时间里专心读书,也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20岁的弗格罗亚老师这样对我们说。
地铁车厢里,没有找到位子的孩子也端着书看。八岁男孩克里斯多夫双脚缠住拉杆维持重心,手捧《一起度过的时光》(Time Together)津津有味的看。他身旁七八岁大的史蒂文一只手拉着弗格罗亚老师,一只手翻开《孩子可以拯救地球的50件小事》饶有兴致的读着。
八岁的拉伦达坐在两名看报纸男士的中间,手指着《玛丽·安营救行动》中第四页每一句话认真地读,这本书是保姆俱乐部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她抬起头来很简短的回答了我们的采访。“作业很多。”她说。“但很好玩。”之后又低下头看书去了。
加入读书俱乐部
格兰德大街四号线 下午5:45
乘客们也许不会注意到人群中的卡尔顿·克拉克(Carlton Clarke),已经被身边熙熙攘攘的人们扰得快要崩溃。
他肩上挎着印有会计公司标记的包,左手端着一摞文件,给人感觉他像是把工作带回家做。
其实,他手里那摞纸是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的前三章,是克拉克从公司的读书俱乐部下载打印下来的。这个俱乐部每星期聚会一次,每次聚会都会成为他和同事们的文学评论会。
“我只能在这段时间里看书,但也要看看下一站是哪里,我是否要到站了。”列车驶过曼哈顿大桥,突然倾斜了一下,他抓住扶杆,保持着重心。
最近几个月,公司读书俱乐部成员都在读阿特·宾德曼(Art Spiegelman)的莫斯(Maus)系列丛书的头两部。“这两部小说文笔生动,读来不一般。”克拉克告诉记者。“我还没有见过这么独特的体裁。”
提到《麦田里的守望者》,克拉克记不清他之前是否读过。 “也许在学校的时候读过吧,不过现在读来,感觉也不一样。” 他回答记者,“我以前乘地铁的时候肯定没有读过这部小说。”
闹中悟静
昆士博罗广场七号线 下午6:15
疾驰去往杰克高地(Jackson Heights)的列车上,马潘尼(Panee Ma)如坐禅般,独自静思。
两年来,马潘尼奔走在皇后和时尚街区之间,花了很多时间去搞自己的服装串珠设计。她一直在读六卷本的佛学名作《莲花智慧》(The Wisdom of the Lotus Sutra)。这个温暖的星期三晚上,她在地铁里又端起了最后一卷佛学经典。
68岁的马潘尼是土生土长的韩国人,1981年从泰国来美,她口音里夹杂着浓浓的方言。她读书的目的很简单,照她的话说:“多读读这些书,让自己更包容,也可以把英语学得再好些。”
“我每天都在努力,”她又补充一句,沉思着世俗的纷繁和精神世界的合二为一。“放下杂念过好每一天,我不想浪费时间。”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何放弃收复香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5 更新时间:2009-8-17
中国收回香港是理所应当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的第三天,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在杜鲁门总统的授权下,发布了第一号受降令:凡在中华民国、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之日军,均应向蒋委员长投降。香港就位于北纬16度以北地区,而且在战争期间隶属于中国战区的广州作战区。这一切都说明驻港日军应向中国军队投降,中国收回香港是理所应当的。

在接到盟军的一号受降令后,蒋介石即任命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为接收广州、海南、香港等地的受降官。命令张发奎的新一军和十三军集结于靠近香港的宝安地区,执行香港的受降事宜。

英国人的殖民主义嘴脸

对于麦克阿瑟的一号受降令,英国政府诡辩称战区不能覆盖主权,明确表示拒绝中国军队在香港受降。

其实,恢复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是英国的既定政策。早在1943年中、英、美开罗会议上,丘吉尔曾就香港问题向蒋介石宣称:“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殖民主义者的嘴脸昭然若揭。

1944年初,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名叫香港计划小组的机构,负责策划重占香港的事宜,并确定了战后武力占领香港的方针。同时,英国人很清楚,在中英关于香港归属的斗争中,美国的态度是很重要的,美国的天平倾向于哪一方,香港就归哪一方所有。1945年8月18日,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致电杜鲁门总统,表示英国不能接受麦克阿瑟的一号受降令,强烈要求杜鲁门指示麦克阿瑟重新发布命令,让驻港日军向英军投降。

美国人的态度起着关键作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是支持中国收回香港的,想通过此举来鼓励中国政府继续对日作战,以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同时,也趁机将英、法势力挤出远东,并取而代之。因此,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总统曾敦促英国在战后将香港归还中国,使之成为中国控制之下的国际自由港,但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

德国投降后,美国同前苏联在欧洲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需要英国的支持。因此,在香港问题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香港的立场发生了改变。所以杜鲁门支持英国重返香港。他通知麦克阿瑟:“为了更顺利地接受香港地区日本军人的投降,须将香港从中国战区的范围内划出来。”

既然美国不希望中国收回香港,正乞求美国人帮他打内战的蒋介石只好从命。但在放弃香港之际,蒋介石还想给自己争点面子。8月20日,他在致杜鲁门电报中改变了要求收回香港的初衷,仅要求作为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自己,委派一位英国军官在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在受降仪式后,英国人将在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授权下,派遣军事力量在香港登陆。

然而,美国人和英国人连这点面子也不给。蒋介石愤怒了,他告知杜鲁门,不管英国方面接受与否,他都将以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身份,任命英国太平洋舰队海军少将夏壳作为他的受降代表。同时,他表示,打算以武力来抵制英国人在中国战区之内所采取的行动。

中国方面的态度令英国人感到不安。为了能重返香港,他们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建议,同意夏壳同时代表英国政府和蒋介石在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

1945年8月20日,从菲律宾苏比克湾开来的英国海军特遣舰队在香港登陆。9月1日,夏壳以香港英军司令的身份成立军政府。同日,蒋介石派遣的军事代表团抵港,与夏壳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同意英军占领香港。1946年5月1日,香港沦陷后被日军囚禁3年零8个月的前港督杨幕琦返港重任总督,恢复了英国对香港的统治。

酗酒与一个民族的灾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0 更新时间:2009-10-27

在俄罗斯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酒的“地位”并不亚于盐和面包。确实,无节制地饮酒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俄罗斯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70%死于酒后驾车。总统梅德韦杰夫甚至将酗酒称为民族的灾难
“这是一个极为严峻和尖锐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坦率地说,酗酒在我国已成了民族灾难。”8月2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索契召开的有关降低俄酒类消费措施的会议上说。这是梅德韦杰夫首度如此严厉地公开批评国民的酗酒恶习。
在俄罗斯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酒的“地位”并不亚于盐和面包。有人说,俄罗斯人为了喝酒什么都不顾。确实,无节制地饮酒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死于酒后驾车的人数剧增

在俄罗斯的新闻节目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与酒有关的新闻,或者是醉酒驾车引发交通事故,或者因为喝酒过多露宿街头冻死,或者因为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等。
据统计,俄罗斯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70%死于酒后驾车。仅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因酒后驾车导致的车祸就有五千起,死亡和伤残人数达8千人。这对于人口仅1.42亿的俄罗斯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字。在俄罗斯中、东部气候寒冷的地区这一现象尤其严重。在库尔干州等地区,超过1/4的交通事故与酗酒有关。

酗酒成为俄社会一大公害

7月29日,俄罗斯“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4%的俄老百姓经常饮酒。在被访民众中,有13%的男性每周都要喝几次酒;32%的男性每个月要喝两三次酒;19%的男性每个月大约喝一次酒;只有18%的男性饮酒的数量少于每月一次,16%的男性基本不饮酒。此外,有3%的俄罗斯女性每周都要喝几次酒;15%的女性每个月喝两三次酒;18%的女性每个月大约喝一次酒。这一民调结果,再次显示了俄罗斯民众酗酒问题的严重性。
俄罗斯男子平均寿命排在全球第136位,酗酒是继自杀和交通事故之后的第三大元兇。据俄罗斯卫生部的统计,俄罗斯1/3的成年男子和1/7的成年女子“喝酒上瘾”。目前全国平均每天有100多人死于酒精中毒事件。
无独有偶。据媒体日前披露,“在15岁至54岁的俄罗斯人中,男性死亡率比西欧高5倍,女性死亡率比西欧高3倍。俄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死者中,约有3/4的死亡原因是由酒精直接或间接造成;女性死者约有1/2是由酒精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俄内务部部长努尔加利耶夫曾证实,俄罗斯人的平均饮酒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最大限额一倍,这已严重威胁到了俄罗斯整个民族的健康。他说:“俄罗斯每年有4万人因酒精中毒而死亡;每5起犯罪案件中就有1起案件的起因是醉酒。”
据俄卫生和社会发展部的统计资料,每个俄罗斯公民包括小孩子,每年要喝掉将近十八公升的纯酒精,这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标准高出一倍。“你们自己可以换算一下,这相当于多少瓶伏特加———会让你大气都喘不过来。这对国家衰退和人口下降造成了严重威胁。”8月20日,梅德韦杰夫对与会者这样说。

禁与不禁从来都是问题

俄罗斯人喝酒不分时日、不辨季节、不挑场地、不求目的,也无需下酒菜,说喝就喝,常常整瓶、整杯一口下肚,一醉到底。随着夏日的来临,在林荫道旁的长椅上、公共汽车的候车亭里、桥头及河边,甚至在人行道上,会经常看到手握酒瓶、边走边喝的人。
“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伏特加已深深地融入了俄罗斯文化之中。俄罗斯人对伏特加情有独钟、喜爱有加。”一位长期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学者曾对记者这样表示。但如今,伏特加却成了俄罗斯领导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禁酒历来是摆在俄领导人面前的一道剪不断、理还乱的大难题,有人形容说“不管谁当政,俄罗斯人永远都是被伏特加劫持的人质。”俄历史上曾发动过多次禁酒运动,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次禁酒都会在民间遭遇强烈的抵触,禁酒措施越是严厉,假酒越是泛滥成灾,陷入了一个“越禁越滥”的怪圈。
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从而成为俄罗斯(原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下令禁止饮用伏特加的领导人。没有料到的是,禁酒随即导致全国性的食糖短缺。人们抢购白糖是为了在家里私酿白酒。乡村的私人酿酒更是遍地开花。这种私人的烧锅技术设备简单,许多有害的物质不能过滤干净,对人体的损害很大。
为了解馋,甚至有人开始饮用古龙水、洗甲水等含有酒精的有毒液体。最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禁酒令。在电视上,他给支持禁酒令的人讲了一个笑话: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说:“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问他:“你杀他了?”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

疏堵结合力争去掉“心病”

近年来,俄罗斯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严格限制酒类生产和流通、严格限制酒类广告、严惩醉酒驾车等,但“三严”换不来一醉。用梅德韦杰夫的话来说,“谈不上任何改观。”
“酗酒虽是个古老的、短期内不能根除的问题,但许多国家的反酗酒行动取得了成效。”在当天的会议上,梅德韦杰夫这样表示。他同时批评说:“而在俄罗斯,却还在重复着陈词滥调,说什么在我国根本不可能同酗酒作斗争。”虽然正值俄罗斯包括总统在内的各级官员度假时期,此次会议除第一副总理祖布科夫到场外,二十多位部级、联邦署负责人及州长也被召来建言献策,可见酗酒问题已成了俄高层的“心病”之一。
梅德韦杰夫强调,国内外经验表明,只要采取系统性和长期性的措施,反酗酒是可以取得成效的。一方面是要对酒类生产流通作出限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引导,宣传健康、正常的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人们应当有过正常的、有价值的、健康的、清醒的生活方式的愿望并为他们提供可能性。这一切都应当有。”
梅德韦杰夫坦承,“反酗酒并非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掉的”。他表示,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包括教育部门、媒体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来关注国民特别是年轻人的酗酒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年轻人的心理和兴趣,“以崭新的、现代化的水平同酒精作斗争”。

⑨ 德国的四季

      初来德国时,正是秋天。阳光比起盛夏时节要温和了许多,而冬天的寒气亦还未起。这时候最适合散步,只要披件开衫或风衣就可出门。走在路上,能看到路旁开始有大片大片金黄的落叶,德国人小院里的花花草草并未完全枯萎,仍在秋风中努力绽放最后的光华。有时候还能在家附近的七叶树下捡到栗子,不过这是有毒的马栗,吃起来据说又苦又涩。而香甜的板栗我未曾有幸捡到,只在超市或是炒栗子的小摊上见过。九十月份也是德国葡萄成熟的时节。在一些盛产葡萄的乡镇,德国人会举办Winefest(葡萄酒节)进行庆祝。人们通常在广场上临时搭建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有卖烤肠的,卖糖果的,卖纪念品的,当然还有卖各色葡萄酒的。我尝过其中一种,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味道是清甜中带着微微的涩味。正所谓“葡萄美酒烤肠脆”,再加上几个民间乐队在店铺间穿梭演奏,让节日的氛围愈加浓烈,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到了十一月,一场场秋雨预示着寒冬的来临。这时候气温逐渐下降,街上也变得越来越萧瑟了。冬天的时候我不爱出门,虽然这儿的冷是干冷,和江南入骨的湿冷感觉不同,但是在外面待久了,就算穿得很厚,还是会被刺骨寒风吹得瑟瑟发抖。还好无论住所还是学校都有暖气,这让我觉得北方的冬天比南方要好熬多了。想起以前在上海念书时,冬日的夜晚若是没有热水袋的陪伴根本无法安眠。期末时教室也没有取暖设施,只能一边发抖一边写试卷,写完手都是麻的。难怪每年网上都会出现南北暖气之争,享受过暖气的好处后,再让我回到每天只能靠热水袋和厚厚的羽绒服抗寒的生活我也是极不情愿的。到了12月,德国人开始迎接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的到来。很多人会早早在自己的房子上挂上一串串彩灯,在院子里摆放各种精致可爱的雕像摆饰。平安夜和圣诞节这几天,德国人一般都和家人呆在一起,街上冷冷清清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来说,圣诞节的意义大概只在于放假和商店的大折扣了吧。冬天的大雪对南方人也极有吸引力,据说慕尼黑附近的新天鹅堡每当下雪之时,令人如入童话之境。可惜去年是个难得的暖冬,不要说鹅毛大雪,连小雪花似乎也不曾见。 

       很难说清,德国的春天是什么时候到来的。仿佛是突然间,树枝上冒出了新芽,草地上开出了零星的野花,阳光也变得渐渐温暖起来。德国人是极爱阳光的。冬天的时候就算晴天,日照也常常不足八个小时,据说不少德国人因此患上抑郁症。所以从春天到夏天,德国人开始成群结伴地到河边,草地上晒太阳。我虽会嫌夏天的阳光太刺眼,对春日暖阳却是很喜欢的。在温和的春风里,可以去波恩的樱花街看看落英缤纷,可以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一边数鸽子一边发呆。就算只是呆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的蜜蜂围着院子里的一树繁花嗡嗡飞舞亦是其乐无穷。

       德国的夏天和国内不太一样,除了少数几天气温可能会攀升到30度以上,大部分时候温度都在25度上下。虽然夏天的太阳很大,但是在荫凉的地方或是太阳下山之后,完全不会有夏天闷热的感觉,因此大部分德国人家中根本不会安装空调。难怪海涅曾说,德国的夏天是一个绿色的冬天。这时候也是最适合旅游的季节,不少中国人喜欢飞到这儿来避暑。而德国人则乐于跑到西班牙,南法的海滩上把自己晒到全身发红。和东方人不同,如今的欧洲人迷恋古铜肤色,觉得这是健康性感的象征。这却是苦了中国的姑娘们,若是想打阳伞便要有被路人用奇怪眼光打量的准备。

       德国的春夏秋冬,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美,生活于此也的确颇为惬意悠然。然而午夜梦回之时,我总会想起江南,想起春天的莼菜,夏天的莲子,秋天的桂花还有冬天的竹笋。

阅读全文

与德国投币长椅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0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7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