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人如何建立大德意志

德国人如何建立大德意志

发布时间:2023-04-28 20:20:38

‘壹’ 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是什么

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统一的过程是三次王朝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1、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

冲突的导火索,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联军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2、普奥战争

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使其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或兄弟之战。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3、普法战争

在法国称1870年法德战争,在德国称德法战争(德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告终。

俾斯麦凭一己之力发动三次王朝战争

俾斯麦,出生于勃兰登堡的一个容克的家庭,从小便遗传了容克的那种专横暴戾的作风,好勇斗狠,这种专横的作风为他后来用铁血手腕统一德国打下了基础。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发表了着名的“铁血演说”,他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的决定所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铁和血。”从这句话中看出,德国的统一,必须通过战争。最后,由俾斯麦领导并发动了三场王朝战争,开始了实现德国统一的历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普丹战争、网络——普奥战争、网络——普法战争

‘贰’ 二战时期德国是通过什么条件强大起来的

一战后,战胜的英法等国为了讨论对德问题曾经在巴黎和会上激烈争吵,法国的主张是要尽可能削弱德国,而英国的想法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衡,建立一个低档苏联的屏障,不要太削弱德国,于是,有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

主要内容有: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十五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还给波兰;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德国废除皇帝制度,建立共和国
这个合约并没有消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传统,反而给了日后的法西斯分子煽动民族仇恨的口实,
1918年爆发的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资产阶级利用社会民主党篡夺了政权。1919年2月6日,国民会议在小城魏玛召开,讨论制定宪法,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即魏玛共和国,艾伯特当选为总统。

8月,魏玛宪法生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议会制共和国政体和德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在镇压下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和平定了极右反动势力的暴动后,共和国暂时得到巩固。大力扶植垄断资本,借助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的流入,工业生产迅速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1929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在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竭力加强垄断资本的政治统治,削弱工人民主权利。1925年军国主义分子、前帝国元帅兴登堡当选为总统。外交上通过合法途径,签订《洛加诺公约》,加入国际联盟并任常任理事国,重新取得欧洲大国的地位。1929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政府反危机措施不力,极力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激起人民群众强烈反对。加上对1923年超速通货膨胀的记忆和凡尔赛条约严酷的条款引发的民族主义反对声音,从内外两方面断送了魏玛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简称纳粹)利用了这一现实和不断增长的失业率。纳粹不断强调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并承诺让失业的人重新获得工作,他们把德国的许多问题都归罪于所谓的犹太人的阴谋,甚至宣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由于内部的通敌造成的。

希特勒很快就除掉了自己的盟友。他利用各资产阶级政党都赞同的一项“授权法”为自己确保了几乎是无限的权力并取缔了除纳粹党外的一切政党。各个工会均被捣毁,基本权利名存实亡,新闻自由被取消。执政当局对己所不悦之士进行肆无忌惮的恐怖镇压。成千上万的人不经法庭程序就被关进了匆忙建立的集中营。议会的各级机构被取缔或被剥夺了权力。1934年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大权独揽,身兼总理和总统,并作为最高统帅掌握了在此之前还有些独立性的国防军。

在魏玛共和国的短暂年月里,对自由民主制度的认识还没有在多数德国人心中扎根。首先是长期内政混乱、政敌之间的武斗直至流血巷战以及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大批失业等现象都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国家权力的信任。而希特勒却通过各种就业和扩军计划恢复了经济并迅速减少了失业。此外,世界经济危机的结束也为他提供了有利条件。

希特勒开始时几乎能势如破竹地达到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目的,也更加加强了他的地位:1935年,一直由国联管理的萨尔地区回归德国,同年,帝国恢复了国防主权;1936年德国军队进入从1919年以来就已非军事化的莱茵河地区;1938年奥地利并入帝国,西方国家纵容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地区。所有这一切使希特勒得以容易地实现其另外的目标,尽管社会各阶层中都有勇敢地抵抗独裁者的人士。

甫得政权,纳粹当局立即开始实行它的反犹太人计划。犹太人的各项人身权利和公民权利被逐渐剥夺。谁有办法,就设法逃亡国外以摆脱迫害。

对政治上的反对者进行迫害和压制言论自由同样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祖国。许多最优秀的德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和科学家逃亡国外。

由于英法困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不能自拔,害怕引起战争,同时为了使德国成为反苏联的阵地,对德国的扩张
实行绥靖政策,使希特勒的野心和胆量更大。他一开始就在准备一场他借以统治整个欧洲的战争。1939年3月他让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就已证明了这一点。1939年9月1日,他进攻波兰,从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历时5年半,使欧洲的大片土地成为废墟,夺走了5500万人的生命。

‘叁’ 德意志第三帝国是怎样重新崛起的

■德国民众的“强国梦”与纳粹政府 从19世纪起,德意志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英、法等国,这刺激出德国人对国家强大的期盼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由此逐渐形成了德意志必须强大的民族共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凡尔塞和约》的规定,战败的德国被解除了军备,民族屈辱、经济萧条、社会混乱交互作用,让骄傲的德意志民族更加渴望实现“强国梦”。而希特勒的纳粹党,敏感地把握住了这种国民心态,适时提出了“修改《凡尔塞和约》、收回失去的领土,把相信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联想起来,团结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宗旨,并允诺要尽快改变战后军工企业停产造成的大量工人失业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这在当时的不少德国人看来,简直就是使德国摆脱困境的良方。1928年后的几次选举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把纳粹党视为解决德国社会主要问题、实现德意志民族强盛的希望。纳粹党在1932年的选举中大胜,希特勒由此获得了组阁大权。 取得执政地位后的希特勒和纳粹党,用国家(民族)社会主义将国家再魔法化,第三帝国吞噬了市民社会,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合一,在“决断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权主义的国家。这在当时的德国几乎没有遭遇什么反对。在上上下下充斥着民族主义狂热的时候,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以迅速实现德国的复兴,很轻易地就成为了德国人最大的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纳粹宣传的所谓“德国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一下子就俘获了民众的心,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一圆“强国梦”,以牺牲思想自由和个人政治意识为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正因为如此,纳粹的消灭异己思想、反犹太人和反共的罪行,也就容易在复兴民族主义的旗下被德国人容忍。 ■希特勒的“三把火” 希特勒把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烧向了失业现象。上台后的第三天,他就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在纳粹当局的努力下,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这样对比一下,纳粹党宣传自己“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还真不全是在自吹自擂。 希特勒上任后的第二把火,烧向了德国几乎陷于停顿的经济状态,宣称要尽快让德国经济发动机高速并持续地运转起来。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这些实在的数据表明:纳粹当局的确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德国经济复兴的奇迹。 希特勒对内烧的第三把火,是重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福利政策。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推选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在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同时,还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的属下工会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工人享受到了这项福利。 如果说希特勒上任后对内烧的“三把火”,让除了犹太人之外的大多数普通德国人得到了实惠,因而在政治上支持拥戴纳粹当局的话,希特勒对外也烧的“三把火”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这让德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都大大增强,更加坚定地支持希特勒和纳粹党。 希特勒对外烧的第一把火是秘密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使德国的空军力量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超过法国。 对外希特勒烧的第二把火,是收复失地和和平扩张。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战败的德国一共丧失了拥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国土,莱茵河地区则被“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为“非军事地带”。希特勒上台后,经过一番折冲,不仅收回了萨尔地区、派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而且在1938年3月让奥地利“回归”德国后,又把有350万人口的捷克苏台德地区纳入了德国版图。 希特勒对外烧的第三把火,则是通过举办1936年柏林奥运会,以最隆重的仪式,在德国人面前向全世界宣告了德国的重新崛起。希特勒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大会总裁。他下令用16吨铜铸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筑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塔,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运动场,建了一个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并修建了比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希特勒宣布开幕。会场上飘扬着纳粹旗帜,德国运动员通过主席台时,行纳粹礼,高呼“万岁———希特勒!”德国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比赛盛况。在这次奥运会上,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通过举办奥运会,希特勒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和平英武的政治家形象。 希特勒上任后的内外“三把火”,烧得如此漂亮,表明德国在希特勒独裁之下的确曾经取得了一些卓越成就。德国人当然有理由为身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而自豪。特别是希特勒个人生活方式又如此地简朴,是个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烟更不闹绯闻,让不少德国人感动得简直要用高尚纯洁来形容元首了。至少到1939年,在大多数德国人眼里,希特勒已经是仁慈有为的统治者,甚至可以说是德国的大救星了。 但已被迷惑了的德国人忘了,希特勒虽然不喜欢在个人生活上挥霍纳税人的钱财,但他从来不怕多流纳税人的血。在《我的奋斗》一书,希特勒早就透露过他的长远扩张计划,引导德国走向战争是他必然的选择。而后的事态发展证明,那是一条德国的通往毁灭之路。

‘肆’ 德国是如何崛起的

自中世纪以来,德意志长期四分五裂,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然而,至少从18、19世纪之交,德意志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一跃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

普遍的观点认为德国的崛起一靠军队,二靠教育。其中,教育被视为德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将德国的强大归因到教育,虽然不是很全面,但不无道理。早在18世纪末,普鲁士就立法推行义务教育,开创了教育史上的一个先例。19世纪初,在普鲁士进行的诸项改革中,教育改革可以说最为引人注目。威廉.洪堡从人文主义理念出发,力求为所有的公民提供全面的教育,他所创立的教育体制为德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后,在各邦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比如在普鲁士,小学的入学率在1816年就达到60%,到1864年更达到93%。到1871年时,德国的文盲率大致只有13%,而英国的文盲率为30%(1861年),法国是24%(1866年)。德国教育领先的情况略见一斑。

洪堡等人所推行的大学改革,更是成就显着。洪堡主持建立的柏林大学扭转了大学发展的方向,推行教学和研究结合的原则,创立了德国式的研究型大学,同时也开启了现代大学的先河。在洪堡大学精神的滋养下,德国大学很快进入一个辉煌的时期,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专精的知识,而且富有科学研究的精神。大学教授更是以学术研究为天职,投身于教学和研究,做出了数不胜数的学术成就。

德国的大学得到普遍的赞扬和肯定。英国历史学家梅尔茨在20世纪20年代说:“在现代,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那么多的思想学校和学术学校,也没有一个国家能自夸开创并进行了这么多巨大的事业,而他们需要大量训练有素人员的合作和集体努力”。

可以说,在近现代历史上,德国的学者和专家为德国带来的荣誉和关注要远远超过其他群体。而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德国大学的成果,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将大学与学术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大学也许是观察德国人最好的窗口。梅尔茨认为德国大学“比任何别的东西都表征出德国的心智,德国心智在这种机构里得到最完美的表现”。

德国人重视教育,但不盲目重视。在19世纪中,德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多样的学校和培训体系。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被称为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就是把手工业中徒工的训练与学校的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政府和企业共同培养合格技工。在培训期间,学员按规定到企业学徒一定的天数,同时也必须到职业学校接受教育。

清末李善兰曾对德国的教育有一个概括,说德国的教育体制的特点为无地无学,无时非学,无人不学”,此说甚为精当。直到今天,这三条应当仍然有效。“无地无学”是说教育的普及程度,“无时非学”是说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都有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无人不学”则是说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都有学习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机会。这种多轨、多类型的教育制度,虽然不一定符合民主的原则,但从效果和功能上看,这一体制为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培养了特殊的人才,这倒是体现了人尽其才的思想。

从反面看,当教育不受到重视或受到破坏的时候,国家的实力就会减弱,强国可以变弱。在纳粹统治时期,教育和科学事业受到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大批犹太学人被迫离开大学、离开德国,德国的教育和学术事业因而受到空前的重创,从19世纪以来所积累的学术基础面临瓦解。经过这次浩劫,德国作为学术中心的时期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这段惨痛的历史为教育强国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例证。

纵观近代德国的发展过程,我们有理由把德国看作一个教育兴国或教育强国的范例。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蒙森曾把大学、军队和关税同时并列,认为这三者是德国崛起的核心因素。他能够把大学列在首位,想必不会反对教育强国、学术强国的说法。(作者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伍’ 普鲁士是如何统一德意志诸邦国的

普鲁士建国的历程实际上就是扫清建国中阻碍的历程。当然首当其中的是得益于俾斯麦在决心建立一个大德意志的同时,用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安抚迷惑”欧洲其他列强的外交体系,“俾斯麦体系”。

普奥战争尘埃落定之后,法国就成了统一事业最后、也是最大的拦路虎。同样利用外交手段迫使法国开展,1870年7月19日,法国主动对普宣战,德军立即入侵边境地带,包围梅斯。拿破仑族唯三世亲率麦克马洪元帅的第二集团军前来增援,却被两个兵力占优的北德集团军包围在色当,被迫投降。

德军随后对巴黎进行了围困,迫使新成立的法国共和政府放弃首都、并签署了屈辱性的和约。1871年1月18日,南德诸邦君主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奉戴北大穗雀德意志联邦盟长威廉一世为全德君主,德国的统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

‘陆’ 德国是怎样建立起共和国的

1918年德国的十一月革命1918年11月,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刻,停泊在德国北部基尔港的第一舰队水兵首先发难,他们拒绝德国海军部要德国海军在同英国舰队的战斗中“光荣沉没”的命令,拒绝起锚。当局逮捕了几百名水兵。于是水兵们走上了街头,与数千名基尔工人联合起来,举行巨大的示威游行。11月3日,在城内街道上发生了军官同水兵间的战斗。各战舰上升起了红旗,建立了水兵代表委员会接管实权。基尔工人在5日用总罢工来支援水兵的行动。基尔城及近郊被革命者所掌握。

基尔水兵起义就成为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到11月8日止,除柏林而外,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工兵代表委员会并充作临时革命政权机构。11月9日清晨,被反动军警和社会民主党领导严密控制的柏林也终于爆发革命。斯巴达克派号召总罢工。数十万工人和士兵涌向柏林市中心。及至此时,帝国首相马克斯亲王以及兴登堡等还想用“皇帝退位”的办法来阻遏革命。首相用急电向世界宣告:“皇帝和皇储已经逊位。”躲在斯巴德军统帅部中的德皇威廉二世闻讯后气急败坏地高叫“背叛,背叛”,然后急忙逃往荷兰。帝制被推翻,但革命浪潮并未停顿。革命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了警察总局、政府各部、电报局、国会和其他重要机关。马克斯亲王等不得不把全部政权交给社会民主党的右派领袖们,让他们来收拾残局并承担签订投降协定的责任。到9日中午,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

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见革命的胜利已成定局,于是也就匆匆发出“总罢工”的号召,力图把革命领导权抓到手中,他们在柏林建立了一个工兵代表委员会,以取代革命中产生的柏林工人代表执行委员会。艾伯特在接替帝国首相职务以后,把哈塞等三名独立派社会民主党人拉入政府,并把政府更名为“人民委员会”,力图把革命纳入资产阶级民主的轨道。9日午后,社会民主党领袖们正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开会,消息传来,总部设在德国皇宫的斯巴达克派准备宣布成立工兵代表委员会共和国。他们大惊之余,谢德曼就冲到俯瞰国王广场的窗台前,伸出脑袋,向广场上示威的群众宣布:“自由德意志共和国成立!”艾伯特对此气得跳了起来,他原来还想挽救霍亨索伦君主政体。两个小时以后,即11月9日下午4点左右,卡尔·李卜克内西在皇宫阳台上向众多的工人和士兵发表演说,宣布德国为“自由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就这样经过两次宣布而诞生了,但它的前途还很难预卜。

11月9日晚,柏林首相府艾伯特书房里的秘密电话铃响了。这是设在斯巴的德军统帅部军需总监格律纳将军打来的。艾伯特和这位陆军第二号人物订立了一个秘密协定。艾伯特答应要结束“无政府状态”,镇压布尔什维主义,按传统维持陆军地位,格律纳则保证陆军支持新政府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实现它的目标。

11月10日,在柏林布施马戏院举行工兵代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承认了“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为德国新政府,其成员主要有右派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谢德曼等及独立社会民主党人哈塞等。艾伯特—哈塞政府的纲领并没有越出资产阶级制度范围内的社会改革。迫于人民的压力,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普选权,并赋予妇女选举权。但整个专制反动的国家机构原封未动,德国军国主义的阵地也未受损伤,经济上的统治权仍操在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手里。纲领既不提土地改革,也不提没收或惩处战犯及其财产。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保障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宣布要选举一个制宪的国民议会以建立“合法”的国家制度。由于大部分工兵代表委员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途径缺乏认识,许多工人同意艾伯特—哈塞政府的纲领。斯巴达克派一再提出和呼吁的“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委员会”的口号没有被接受,卡尔·李卜克内西在大会上告诫不要让反革命混入会议的讲话也遭到敌视。

此后的日子里,根据艾伯特的指示,军队中恢复了旧军官的指挥权。法令还规定所有工人必须交出武器,而与此同时,许多武装的军官团体、志愿队等反革命组织纷纷出现。以往所有的容克、资产阶级政党,在历经革命的最初惊恐之后,现在都披上了“民族的”、“民主的”和“人民的”外衣。他们一夜之间都变成拥护民主和共和国的角色,集结在支持艾伯特政府提出的“民主”和“制宪国民议会”的旗号下,同“无产阶级专政”和“代表委员会政权”相抗衡。只有斯巴达克派要求继续推进革命,争取成立代表委员会共和国,但是形势对左派却是越来越不利了。

12月16日至21日,全德工兵代表委员会代表大会开幕。代表大会闭幕以后,社会民主党领袖开始向革命工人展开进攻。圣诞节前夜,政府企图解除拥护革命的人民海军师的武装,激战后政府的企图被粉碎。独立派社会民主党人不得不因此退出艾伯特政府,以保持自己在工人中的影响。圣诞节后两天,艾伯特任命社会民主党人诺斯克为国防部长,统率所有反革命武装。屠夫出身的诺斯克在受命时就宣称:“总得有人来做嗜血狗,就由我来做吧,我不怕担这个责任。”越来越多的反革命部队和志愿队集结在柏林的周围。在这革命的紧急关头,斯巴达克同盟改组为德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独立派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关系。

1919年1月初,艾伯特政府免去独立派社会民主党人艾喜荷恩的柏林总监职务,促使中派同左派联合行动。1月6日,柏林爆发总罢工。就在这时,独立派社会民主党领袖却又坚持通过“和平商谈”解决冲突。1月8日,艾伯特政府中断谈判,声称“总清算的时刻”已经到来。于是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工人遭到大规模的屠杀。1月15日,德国工人阶级的伟大战士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也惨遭杀害。就在这种气氛下,1月19日的国民议会选举保证了反革命阵营的胜利。3000万居民参加了选举,社会民主党获1150万票,165席,独立派社会民主党获230万票,22席,其余54.5%的席位则为资产阶级政党所取得,共产党抵制了这次选举。制宪的国民议会于2月6日在小城魏玛开幕。2月11日,国民议会选举艾伯特为共和国总统。2月13日,谢德曼出任总理,组织联盟政府,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同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魏玛共和国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继一月战斗后,全国各地几乎都爆发了一系列旨在保卫革命成果的战斗。但是这些战斗都是孤立地进行,没有统一的领导,相继被镇压下去。1919年4月底,巴伐利亚工兵代表委员会共和国最后被反革命武装所颠覆,德国工人阶级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十一月革命就此结束。

十一月革命的成果仅仅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即推翻了君主政体,建立了共和国。

‘柒’ 比英国统一晚四百年的德国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强大的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极端主义者定义为是人类有计划地掠夺和屠杀,是动物本性里弱肉强食的原始体现。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德国崛起之前,这个苦难的国家曾经遭遇过几百年的浩劫。当然,这不能作为他后来伤害别人的借口。即便这样,德国在国家主权长时间消失的情况下是如何实现崛起的呢?

‘捌’ 德国怎么成立

18世纪初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军事和外交斗争,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完成了以普鲁士为主体的统一。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1990年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1990年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玖’ 德国是如何实现铁血统一的

德国的铁血统一是历史上的一段传奇,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见解,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时代的辉煌,而不得不提的功臣就是德国着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麦了,他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他使得德国迈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以上三步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统一”政策,他采用这种政策终于使德国走上统一。他的步步为营,缜密细致,也正是令我钦佩的地方。

毋庸置疑,德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铁血统一”的政策下德国经济发展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可能是这种“铁血统一”政策的不断影响,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这也正是人们对铁血政策褒贬不一的根源所在,但单看这次的问题,那么俾斯麦的“铁血统一”三步的政策必然是有重大作用的

‘拾’ 德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德国是普鲁士通过两次战争建立起来的。

近代的“德意志邦联”是由数十个独立小国组成,而这些邦联国家有一个形式上的议会,奥地利的代表主持着这个议会。这些国家中,最强盛的普鲁士一直在谋求由它统一德意志。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统一的条件逐渐成熟。这时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横空出世,他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支持下,开始了统一德意志之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战争中,南德诸邦与北德并肩作战,战争以法国投降而告结束。在这个基础上,1870年11月,俾斯麦与南德4邦缔结了联合的条约,南德4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终于完成了统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再次分裂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90年10月3日,东德并入西德,德国重新实现统一。

阅读全文

与德国人如何建立大德意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6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