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一战德国公海舰队被击沉多少艘

一战德国公海舰队被击沉多少艘

发布时间:2023-05-10 03:55:34

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德兰海战是德国赢还是英国赢

从战术上是德海军赢了,而从战略是英海军赢了,通过此役英海军成功的取得了大西洋和北海的制海权,封锁了德海军前出大西洋的出海口. 事实上是德国输了。
日德兰海战结束直到战争结束。
德国海军一直未能打破英国的封锁。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 战列舰大编队交战。日德兰海面的硝烟散尽后,英、德双方都不甘沉默地宣称自己是 这场海战的胜利者。从舰只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数字来看,德国人的确占了一些便宜。 英国海军在这次海战中,共计损失3艘主力战列巡洋舰,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6艘 其他舰只受到重创,损失总吨位达115025吨,伤亡 6945人。而德国海军损失1艘老式 战列舰,1艘主力巡洋舰,3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其它4艘舰只受重创,损失总吨位 61180吨,伤亡 3058人,英国的损失几乎是德方的一倍。但英国人认为从整个海军战 略着眼,自己是胜利者。因为通过日德兰海战,其封锁围困德国大洋舰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⑵ 为什么说日德兰海战是海战史上巨舰时代最后的巅峰呢

日德兰”海战的爆发,是英国和德国的海上对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战斗,这一场的巅峰对决,让世界看清了谁才是海上真正的霸主,也因为此战,战列舰成了称霸海洋的王者。

⑶ 彩虹行动是怎么回事德国水兵是怎么把潜艇弄沉的他们不会淹死吗

彩虹行动是发生在1919年6月21日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的一次集体自沉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1日,德国公海舰队的74艘战舰被协约国扣押,驶入英国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1919年,拟定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并不顺利,最后,英国政府向德国下达最后通牒:6月21日中午之前全盘接受和约条款,否则再次面临战争。德国政府已决定接受和约条款,但是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的军官们看到当地英国报纸关于“停战谈判濒临破裂”和“可能恢复军事敌对”的报道,以为双方的谈判已经破裂,为防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开始预谋自行将军舰凿沉。1919年6月21日,英国舰队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10:30,全体德国军舰都收到来自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发出的预先制定的信号—“彩虹”。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被拘留的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所有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被盟军击败。1945年的5月8日,德国向同盟国递交了由海军元帅邓尼茨签署的无条件投降书,纳粹德国正式宣告投降。盟军通过广播要求所有在海上的德军潜艇浮出水面,并开到指定港口向盟军投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水兵不顾不得破坏武器与自沉军舰的命令,又一次私自传开代号为“彩虹”的暗语,先后有两百余艘德国海军潜艇在向盟军投降后又被自行凿沉。

⑷ 一战努斯雷特号的战果

上个世纪的这个时候,欧洲骑士退出了历史舞台,冷兵器的战斗方式彻底失效,机枪火炮和科技手段的运用逐渐主导了战争的走向。战舰代表着当时人类科技与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在一战中备受瞩目、辉煌一时;彼时英国和德国在海军装备上的较量,可是说是战争双方比拼的一个缩影。
为了纪念一战百年,我们推出两篇文章,将这些威风凛凛的战舰按照战争阵营划分,稍作展示和介绍。本文介绍同盟国战舰。

德国战列舰“腓特烈大帝”号(Friedrich der Grosse)通常排水量24330吨,装备305毫米炮10门,最高航速21节。德国海军将其作为公海舰队的旗舰而建造,因此在舰上专门设置了舰队司令部设施。1917年3月以前,本舰一直担任德国公海舰队旗舰,最后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Goeben)通常排水量22616吨,装备283毫米炮10门,最高航速25.5节。战前正在地中海,由于无法回国而驶入土耳其,以出售的名义转让,随后将土耳其卷入战争,成为一战中作出最大战略意义行动的舰艇。战后正式成为土耳其舰艇,直到70年代才被拆除。

德国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 满载排水量12985吨,装备210毫米火炮8门,150毫米火炮6门,最高航速23.5节。开战时该舰为施佩中将率领的东亚舰队旗舰。1914年11月1日,在智利沿岸的科罗内尔海战中,该舰与其僚舰成功地击沉2艘英国装甲巡洋舰。但是在12月8日的福克兰海战中,不敌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而被击沉。

德国小型巡洋舰“埃姆登”号(Emden)满载排水量4268吨,装备105毫米火炮10门,最高航速24节。一战爆发后赴印度洋实施海上破交战,在仅仅两个半月的作战中击沉商船16艘(共70825吨)、军舰2艘,并捕获商船3艘,其辉煌战果使之名垂战史。1914年11月9日,该舰与敌舰交战时受伤,最终搁浅放弃。

德国伪装巡洋舰“狼”号(Wolf)满载排水量11200吨,装备150毫米火炮6门,还搭载水上飞机1架,最高航速10.5节。由商船改造的重武装伪装巡洋舰,1916年11月24日启航,在世界各地神出鬼没地打击协约国的水上交通线。转战15个月,踏破64000海里,取得了至少29艘13万吨的战果,并于1918年2月盯激裤24日返回基尔铅改港。

德国潜艇U-53号 水下排水量902吨,主要装备88毫米火炮1门,6具鱼雷管,最高水下航速9.1节。在传奇艇长罗泽指挥下,这艘柴油动力的潜艇曾经护送潜水商船远航美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进行战略物资交易。罗泽艇长的战绩排名第五位,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击沉一艘驱逐舰后还积极参与救助伤员,甚至向敌方基地通报方位,赢得了双方的赞誉。

德国潜艇U-9号 水下排水量611吨,主要装备50毫米火炮1门,4具鱼雷管,最高水下航速8.1节。这是一种采用石蜡油作为燃料的老式潜艇,航程比较短,但是在1914年9月22日该艇在魏迪赓艇长的指挥下,一个小时内一举击沉了英凯简国三艘老式装甲巡洋舰,将潜艇的威力展示得一览无遗。

奥匈帝国战列舰“联合之力”号(Viribus Unitis)通常排水量20014吨,装备305毫米炮12门,最高航速20.3节。奥匈帝国博采各国主力舰的优点而设计的在中心线上以背负式搭载4个三联装主炮塔的战列舰。最后被意大利蛙人安防的吸附水雷炸沉。

奥匈帝国潜艇U-5号 水下排水量273吨,两具鱼雷管,最高水下航速8.5节。水滴性的霍兰型艇身,其舰长是《音乐之声》中男主人公的原型冯•特拉普。他在战争中击沉了巡逻中的法国装甲巡洋舰以及多艘舰船,故此成为奥匈帝国海军的王牌之一。

奥匈帝国防护巡洋舰“岑塔”号(Zenta)通常排水量2524吨,装备120毫米炮8门,最高航速21节。曾经参加过庚子事变后的联军海上行动,战斗中舰长战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便遇到了包括14艘法国战列舰在内的强大舰队,该舰单独上前与之周旋,掩护同行的驱逐舰撤退,最后在一场悬殊之极的海战中被击沉。

奥斯曼帝国布雷舰“努斯雷特”号(Nusret)排水量365吨,装备47毫米炮2门,可载40枚水雷。最高航速12节。在协约国舰队强行突袭达达尼尔海峡前夕,曾经在联军经常出没的水域布设了一列26枚水雷。这些水雷击沉3艘战列舰、击伤一艘战列巡洋舰,在迫使联军中止强袭行动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依然被保存在海峡。

⑸ 一战结束,英国全面接管德国军舰,为什么德国军官敢下令炸沉军舰

一战结束后,德国公海舰队被英国舰队扣押,此时协约国和同盟国正在关于战后问题进行谈判,既然有谈判就不可能一切顺利,由于谈判情况没有及时传递到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手里,舰队指挥官从当地报纸上了解到不全面和有误的信息后,认为德英又恢复了战争状态,由于舰队已经拆除了武器的关键部件和全部弹药以及携带的燃料也只是基本所需,舰队没有可能脱离英国舰队的控制,为了不让军舰落入英国人手里,舰队旗舰发出了“彩虹”暗语。舰队开始自沉。最后占整个被扣押舰队吨位95%的军舰沉没!震惊世界!二战结束后,德国向所有舰队下达投降和不许自沉的命令。但是仍有军官私自传播“彩虹”暗语,结果两百多艘潜艇选择自沉!

⑹ 多格尔沙洲海战——英德两大强国海战的首次交锋

1914年11月,英国大舰队迎来了第一次低潮期——战列巡洋舰“大胆”号沉没,战列舰“阿贾克斯”和“铁公爵”号返厂改进动力系统,“猎户座”号由于蒸汽轮机故障正在修理,“征服者”号也在进行改装,新征用的2艘土耳其战列舰“阿金考特”和“爱尔兰”号还未完成转换训练;战列巡洋舰“无敌”、“不屈”及“大公主”号则被派出搜索斯佩舰队。尽管当月战列巡洋舰“虎”号和战列舰“本鲍”和“印度女皇”号加入大舰队,但这3艘新舰还未完成调试。此时大舰队中只有17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可动,同时,德国公海舰队拥有战列舰15艘,战列巡洋舰5艘。这是整个大战期间英、德双方舰队实力接近的时期,但德国海军并没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而是采取打了就跑的偷袭帆掘帆战术。

11月2日,希佩尔率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布吕歇尔”、“毛奇”和“冯·德·坦恩”号在4艘轻巡洋舰及若干驱逐舰掩护下,炮击英国沿海城市雅茅斯,而轻巡洋舰“斯特拉尔松德”号则乘机布设了约120枚水雷,然后在英国舰队拦截之前赶回基地。12月15日,希佩尔又率领“塞德利茨”、“布吕歇尔”、“毛奇”、“冯·德·坦恩”和“德弗林格尔”号在4艘轻巡洋舰及2个驱逐舰分队掩护下,对英格兰北部斯卡伯勒进行炮击,并与英国岸炮发生交火。英国平民在炮击中122人死亡,433人受伤,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儿童。德舰队再次安全返回基地。

1915年1月23日,在没有月光的夜间,弗兰茨·希佩尔海军中将的四艘战列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和十九艘驱逐舰溜出了威廉港。他的目标是多格尔沙洲,那里是英国和丹麦之间北海中途的一片广阔沙洲,以鳕鱼驰名。

1915年1月初,德飞艇发现多格尔沙洲海域经常有英轻型巡逻舰只出没,公海舰队参谋长艾克曼少将因此劝英格诺尔上将派出战列巡洋舰编队突袭它们,以雪赫尔戈兰之耻。因为“冯·德·坦恩”号尚在船坞进行维修,英格诺尔起初不赞同态雹这个计划。但在艾克曼极力说服下,他同意于1月24日采取行动。

1月23日16:45,希佩尔率领第一侦察中队的4艘战列巡洋舰和第二侦察中队的4艘轻巡洋舰以及19艘驱逐舰从杰德河口出发,前往多格尔沙洲,准备在次日拂晓赶到该海域扫荡英国舰艇和渔船。

然而德国人却不知道英国人已经取得了一种秘密优势。早在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轻巡洋舰“马格德堡”号,一名俄国潜水员清查这只船的内部时,在残骸旁边的浅水处刚巧碰到了一散哪只铅制的箱子,在里面意外发现了一份情况紧急时抛弃的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密码本浸了水,但还能看得清,里面有德国北海的军用方格坐标。俄国人把这无价的发现提供给英国。使英国海军部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由于德国人从不对密码做大的改动,所以英国海军通常总能预先知道公海舰队的行动。英国东部海岸从苏格兰到多佛尔海峡一带分布的无线电测向台截获了德国人水面和水下的大部分电报,确定出发报位置后把电文报到海军部破译,为可能的行动提供情报。英国无线电情报系统正是这样截获和破译了要希佩尔出航的命令。

英海军部据此命令贝蒂第二天清晨率领第一、二战列巡洋舰中队的五艘战列巡洋舰和四艘轻巡洋舰出港截击。同哈里奇分舰队的三艘轻巡洋舰和三十艘驱逐舰在赫尔戈兰岛以西约一百九十英里会合。这个海军中队在贝蒂的指挥下去迎击德舰。当时海面平静,能见度很好。贝蒂只稍微提前了一点儿。

希佩尔的先头侦察舰,轻巡洋舰“科尔贝格”号从东南方向驶来,在上午7时过后不久,她看到了英轻巡洋舰“阿雷苏萨”号。接到交火报告的希佩尔自然将英舰认定为巡逻舰只。他命令战列巡洋舰迅速赶往交火点。

就在这时,编队前方的轻巡洋舰“斯特拉尔松德”号发电报告:西北偏北方向出现大型战舰的烟柱!希佩尔在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发现了英第二战列巡洋舰中队的呼号后立即掉头向威廉港全速返航。队列中,最前面的是旗舰“赛德利茨”号,最后面的是速度较慢的老舰“布吕歇尔”号。

英国人马上开始追击。08:52,贝蒂的旗舰“狮”号在20,000码距离上开始射击,09:09击中了“布吕歇尔”号。09:11,希佩尔的旗舰“塞德利茨”号在18,000码距离上还击,其他德舰也纷纷开火,火力主要集中在英舰队的先导“狮”和“虎”号上。09:28, “狮”号被命中,炮弹穿透水线下装甲并爆炸,海水浸没一座煤舱,但不影响作战能力。

英战列巡洋舰追得越来越近,贝蒂发出信号:“攻击各自的指定目标。”这道命令引起了一些混乱,德“毛奇”号没有受到任何英舰的攻击。然而“布吕歇尔”号因为在纵队的最后,又慢又暴露,所以英舰都对准“布吕歇尔”号。09:40,“狮”号1发13.5英寸炮弹穿透“塞德利茨”号炮塔的炮座并爆炸,引燃了提升通道内的发射药筒,致使火势迅速向上方炮塔和下方弹药库蔓延,2座炮塔159名官兵无一幸免。“塞德利茨”号舷侧火力顿时减少一半。10:01,“塞德利茨”号的1发280毫米炮弹命中“狮”号,打坏了2台发电机。10:18,“德弗林格尔”号的2发305毫米炮弹相继命中“狮”号,其中1发炮弹穿透水线下主装甲带,造成左舷锅炉水舱进水,锅炉水被海水严重污染。这使得“狮”号以15节的速度落在后面。

可怜的“布吕歇尔”号被连连命中,炮弹一路钻进了锅炉舱,引燃了煤舱中的贮煤。一发炮弹在轮机舱爆炸,带着火苗的油料四处飞溅。“布吕歇尔”号全舰起火并向左舷严重侧倾,逐渐掉队。在一个多小时内,这只船因内部爆炸而剧烈摇晃起来,但不肯下沉。

希佩尔利用机会加速返航。贝蒂不能“狮”号来追击,指定“新西兰”号的舰长阿奇博尔德·穆尔海军少将接替指挥,并发出信号:“攻击敌人的后方”。他指的是还在开火的“德弗林格尔”号。但小心谨慎到胆小的穆尔,看错了贝蒂的命令,带领整个舰队和英轻巡洋舰一起用暴风雨般的炮弹炮轰已经不能进行任何抵抗的“布吕歇尔”号。英国取得大捷的良机就这样丢失了。

贝蒂立即再打旗语:“向敌人靠近些。”,于是穆尔就向“布吕歇尔”号靠近些。“布吕歇尔”号于12时15分徐徐倾覆了。当希佩尔的舰只在东南地平线上消失时,贝蒂转移至快速驱逐舰“攻击”号,赶上了他的中队,再转移至战列巡洋舰“皇家公主”号,恢复了指挥。

此时,海面上布满逃生的德国水兵,而德军L5飞艇也出现在上空。乘员们并不知道下面的战况,误将“布吕歇尔”号认作沉没的英舰,反而向正在打捞遇难者的英驱逐舰投下炸弹!当L5号飞艇返回基地后,报称1艘英战列巡洋舰沉没,德舰上的一些军官也信誓旦旦地声称看见英国列队中第2艘战列巡洋舰爆炸沉没。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使德国大呼胜利。直到战争结束,当时并不在场的舍尔上将在撰写回忆录时,仍然坚称击沉英战列巡洋舰“虎”号。

12时30分,海军部的电报警告贝蒂,德国的整个公海舰队已经开出,要把希佩尔的舰群护送进耶德湾。在贝蒂向英国返航时,主力舰队开到现场,协助把打坏的“狮”号拖回罗赛斯修理。

英国报界把多格尔沙洲海战作为皇家海军的胜利而为之欢呼,但英国海军高级军官们得知具体详情之后普遍感到气愤。凯斯准将轻蔑地说:“还有那些被打败的军舰需要去击沉,而穆尔和那伙人的望远镜却都对准了可怜的、倍受折磨的‘布吕歇尔’号,这是这场战争中最不幸的一幕。”

军官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穆尔应当根据常理行事,而不应该毫无疑义地盲目执行。老费希尔勋爵吼道:“只要他身上有一丁点纳尔逊的气质他就会追下去,而不管什么信号!像纳尔逊在哥本哈根和圣文森特角那样!战争中的第一原则是不服从命令。任何傻瓜都会服从命令!”

贝蒂发狂了。他后来说:“那天的失望使我不堪回首。每个人都以为那是个大胜利,而实际上却是一场惨败。我原是打定主意要打沉全部4艘的。我们原是能够击沉4艘的。”

德国皇帝的火气一点也不比费希尔勋爵的小。英格诺尔当初没让战列巡洋舰做好准备,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没用得上,现在他又没能在多格尔沙洲海战中让战列舰去支援希佩尔。德国皇帝立即解除了英格诺尔公海舰队指挥官的职务,让老迈多病但却忠实听话的海军上将胡戈·冯·波尔接替。他告诫波尔要比其前任谨慎些。波尔完全忠诚地遵从皇帝的旨意。采取了舰队绝对不活动的政策。波尔在1916年1月因绝症不得不辞职。这10个月内,他仅仅指派舰队进行了5次“出击”,而且没有一次离开赫尔戈兰湾192公里以上。

多格尔沙洲之战未能以更有决定性的胜利告终,多半由于无能的穆尔少将,他立即被撤职。德国海军的损失是一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其他两艘受损,九百五十四名船员阵亡。英国的损失包括两艘船受损和十五人阵亡。德国海军部最不安心的是英国人预先知道它的海军行动。此后十八个月中,德国公海舰队把重点放在潜艇活动方面。

舍尔在接任公海舰队司令后,总结多格尔沙州之战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制定了日德兰的诱敌计划,却不知谨慎的杰利科每次出击都将整个大舰队置于战列巡洋舰队的后方。而贝蒂则对在多格尔沙州放走希佩尔耿耿于怀,发誓一有机会就要歼灭德国侦察舰队。

“塞德利茨”号的损伤也给德国人上了一课。该舰在战斗中仅中弹2发就严重丧失战斗力险些沉没,其中隐患必须杜绝。而尽管“狮”号中弹16发,“虎”号中弹6发,但均没有命中要害,使得英国人忽略了其中弊端。

英国的大舰队与德国的公海舰队之间的力量悬殊决定了双方的海军战略。1914年,大舰队拥有无畏舰21艘,而公海舰队只有13艘。如果算上其余大型水面舰艇如前无畏舰,战巡,装巡和普通巡洋舰,大舰队对公海舰队的优势接近2倍。这也是英国自海战史进入蒸汽时代以来一贯的战略目标,即在海军力量方面拥有比任何一个对手高两倍的优势。力量上的优势决定了英国可以在一次集中各自全部海军力量的舰队决战中稳操胜券,因此一次舰队决战对于英国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前提是投入决战的力量必须是英国海军的全部力量。但是对于德国来讲,与英国进行主力舰队决战是下下策。因此德国的海军战略与英国不同,在建军思路上也是以建设防御型的海军为准。德国海军战略是依靠舰队防御北海,通过其存在牵制英国的主力舰队使其不敢离开英伦三岛海域,同时以潜艇对英国主力舰队进行骚扰或是让潜艇在航路上攻击英国商船。

1914年,费希尔的心腹,皇家海军炮术专家,海军上将杰里科被任命为大舰队司令。时为海军部首席海务大臣的丘吉尔对杰里科曾有一段着名的评论,他称杰里科为“海军军官中唯一一位能够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输掉战争的人”。其实,这一评价对于杰里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更何况在1914年临阵换帅,任命杰里科当大舰队司令的不是别人,正是丘吉尔本人。杰里科当时认为临阵换帅不利于舰队事务,建议海军部该迁他为舰队司令参谋长,但这一请求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杰里科上任后,以他特有的认真,严谨,冷静及对待海军事务一丝不苟的学者个性重整海军。他是一个不喜欢让运气决定结果的人,他担任司令后立刻开始猛抓大舰队的炮击训练,迅速提高了大舰队的官兵的战斗素质。相比之下,英国海军的另一位重要领导者,海军上将贝蒂却不具备杰里科的这些品质。贝蒂在成为被丘吉尔称为“海上骑兵”的战列巡洋舰队的司令前经历了流星一般的升迁,成为了继纳尔逊后英国海军中最为年轻的海军上将。贝蒂得以迅速升迁的原因在于他在数次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敢,以及他在伦敦的影响力,但是从治军功绩方面来讲,贝蒂并没有什么成绩,甚至从来没有在海军事务参谋部服务过,这是他与杰里科在履历上的最大区别。

贝蒂无疑是一个勇猛的海军将领,但是他治军时的过分自信以及他在海军内举世无双的名望使得他忽视了战列巡洋舰的训练。当杰里科率领大舰队风雨无阻的进行炮击训练时,贝蒂的手下们仍然陶醉在贝蒂个人的战斗精神光环下而充满自信,他们认为在贝蒂的带领下,他们是不可阻挡的。可是在后来的日德兰海战中,事实终于证明,在战列舰时代的海战中,只有训练有素的海军才是优秀的海军,战斗精神与昂扬的士气仅是其次。该战中贝蒂的战列巡洋舰队因为平时缺乏训练,除了玛丽皇后号的英勇奋战之外,其余战舰几乎毫无表现,而在战前几个月才临时被调到贝蒂战巡舰队的大舰队第5战队却表现出色。在埃文托马斯司令的率领下,由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组成的第5战队在19000码的距离迅速测距并精准命中德弗林格号,后来又重创了冯德塔恩号,吕佐号与赛德里茨号。低调的杰里科的治军方法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但这是后话了。

大舰队的母港处于斯卡帕湾,这一港口控制了北海连接大洋的出入口,但地理位置却太过靠北,一旦敌人威胁不列颠的东海岸线,大舰队无法快速反应并赶到。海军部不止一次提议将大舰队母港向南移动,但都被杰里科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只有斯卡帕湾的反潜工事最为完备。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国海军来讲,鱼雷的破坏力一直是个被反复研究的话题。由于缺乏实际的战例,并没有什么学说能够对鱼雷对舰队造成的威胁进行估量。德国海军十分重视鱼雷艇与潜艇的发展。英国的鱼雷驱逐舰的特点是舰炮口径相对大,但鱼雷管数量相对小,而德国的鱼雷艇设计正好相反。杰里科为了确切评估德国的鱼雷艇与潜艇威胁力,特地组织了一批相关专家,以数学模型的方式对每次发现或预估的鱼雷攻击破坏力进行分析评估。根据研究的结果,杰里科写成报告并上交给海军部。他预言,如果英国海军母港南移,那么就给德国潜艇提供了绝佳的袭击机会。事实上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因为德国海军本就打算在保持公海舰队“存在”牵制大舰队的同时,频繁展开潜艇袭击来消耗大舰队。

由于英国海军的母港仍然处于极北端,德国海军修改了战略。这次他们不仅仅要“存在并牵制”,而且决定时不时用战巡舰队快速在英国东部海域实行骚扰,然后在大舰队的抵达前迅速逃离。由希佩尔指挥的德国战巡舰队已经在1914年进行过了一次这样的炮击,但德国方面并不知道在这个1915年1月,英国早已通过俄罗斯意外获得的情报破译了德国方面的情报码,德国海军一切调动都会被英国海军部得知。1月15日,海军部得知德国方面已有2艘战巡出港,赛德里茨号与德弗林格号,但是英国海军部却不知道这次舰艇出港的具体目的地与行动计划,于是命令由巡洋舰与驱逐舰组成的侦查力量前往海里格兰去探知虚实。1月23日,英国海军部确认了德国战巡舰队的大规模调动,海军少将希佩尔率领以四艘战舰为核心的编队驶向多格尔沙洲,他接到的命令是“横扫位于多格尔附近的一切英国力量”。他的四艘战舰分别是旗舰赛德里茨号,紧接着是毛奇号,德弗林格号与一艘老旧的装甲巡洋舰布吕歇尔号。

在斯卡帕湾,杰里科下令进行启航准备。贝蒂指挥的战巡舰队也已出击,战列分别是旗舰狮号,虎号,皇家公主号,新西兰号与不挠号,与此同时伴随战巡舰队作战的还有海军中将布莱福德指挥的全部由前无畏舰组成的第3战队,古德诺准将指挥的第一轻巡洋舰队。现在正值深冬,北海的海面冰冷而黑暗,在这片黑暗中,皇家海军一支战力强大的舰队从罗西斯港启航了。

多格尔沙洲海战:

凌晨时分,天空渐渐白亮起来,狮号的舰桥上观测到了远方的舰影并立即发出暗号令,对方准确的回答了,是先前英国海军部派到海里格兰的侦查舰队旗舰水精灵号。贝蒂命令古德诺准将的巡洋舰在战巡舰队前方展开,进行进一步侦查。不久,一艘巡洋舰,曙光女神号在4.5海里开外发现了一艘类似巡洋舰体型的舰影,曙光女神号发出暗号令,她得到的回答是由德国巡洋舰科尔堡号发射出的炮弹。多格尔沙洲海战开始了。

现在天空渐渐明亮起来,科尔堡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三次击中了曙光女神号,后者一边将信息发给贝蒂,一边开炮反击,当炮弹开始在科尔堡号附近不停落下的时候,科尔堡号掉头撤离。

7点30分,天空已经开始大亮了,古德诺准将的旗舰南安普顿号开始向希佩尔的战巡舰队方向航行进行侦查。在得知遭遇敌舰的信息后,德国海军才艺很高的海军将领希佩尔立即凭直觉感到这是个陷阱,不仅他面前的英国海军力量强大,而且大舰队正在准备启航向这个方向航行。希佩尔立即下令,让所有轻型舰艇向东转向,然后自己率领4艘战巡以单纵队的阵型向东航行,返回母港。

一向勇猛善战的贝蒂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绝佳的战斗机会,他在狮号上向战巡舰队下令,以25节的航速前进追击!现在是8点15分。

25节的航速仍不足以追上希佩尔的战巡舰队,不过这已经是英国战巡舰队的最末尾的战巡不挠号的理论最高速度了。令人敬佩的是,在不挠号的海员们的不懈努力下,这艘战巡正在超越自己的最高速度,现在她打出了26节的信号旗。贝蒂在狮号上升起信号旗赞许不挠号的努力,“干的不错,不挠号”。

现在贝蒂的舰队已经慢慢追上希佩尔的舰队了,因为德国海军舰队序列中的老式装巡布吕歇尔的关系,希佩尔无法以最高航速甩开贝蒂。但是贝蒂目前的速度仍然不足以达到作战距离,为了缩短距离,贝蒂决定一拼了,狮号上很快升起了29节的信号旗,战列末尾的战舰无法达到这个速度也只好被甩开了。在这个高速下,即使是伴随战巡左右的驱逐舰也无法继续跟随,因为驱逐舰达到这个速度就会制造无数浓密的黑烟,这会影响到战巡的火炮射击。狮号的测距员们在因高速而颤抖的舰体上尽最大努力测量距离,然后报出2万码的数字,约为10海里。

8点52分,狮号前面的13.5英寸主炮在最大仰角状态下开炮了,这枚炮弹在布吕歇尔号的船尾后方溅起水花。需要再次调整距离。

终于,狮号找到了合适的距离,炮弹开始落在布吕歇尔号的船头前方,英国战巡舰队旗舰的前炮塔开始对布吕歇尔号展开齐射,可惜直到9点9分狮号才真正命中布吕歇尔号。

不久,虎号进入了交战距离,将炮口对准布吕歇尔号,狮号于是将目标改为下一艘船,毛奇号。希佩尔的战巡同时也开始还击,她们将火力全部集中在狮号上,不久狮号附近水花四溅,被炮弹包围。

9点28分,贝蒂的勇猛追击带来的不良后果显现了,狮号在水线上被击中,幸运的是并没造成什么严重损伤。贝蒂明白狮号承受不住四艘敌舰的集中火力,于是他下令将单纵队变为斜纵队,希望能以此分散敌舰的火力。同时他下令每艘战巡都对各自对应的敌人战巡展开攻击,让希佩尔舰队每艘战巡的射击都受到干扰。当时贝蒂舰队进入作战距离的有四艘战巡,狮号,虎号,皇家公主号与新西兰号。新西兰号开始对布吕歇尔号展开炮击,老旧的布吕歇尔号在英国战巡一系列猛攻之下已经渐渐支撑不住了。皇家公主号也开始攻击毛奇号。此时虎号的舰长犯下了一个严重错误,他想当然的认为英国战巡舰队五艘战巡已经全部进入作战状态,因此他决定与狮号一起夹击赛德里茨号,而虎号对面的毛奇号却在不受干扰的对狮号开展攻击。

狮号渐渐开始找到状态了。9点40分,一枚从狮号上发射出的炮弹重创了赛德里茨号的后炮塔,引爆了弹药并引起大火,凭借三名船员的努力赛德里茨号才避免了毁灭,但是她的后炮塔已经被彻底打哑了。

但是在这次关键的命中之后,狮号的射击又开始变得糟糕起来,在赛德里茨号与德弗林格号的夹击之下,狮号被多次命中。一枚击中其前炮塔的炮弹引起了大火,将前炮塔内的船员全部烧死。至于其余的战巡,他们在德国鱼雷艇的浓密黑烟阻隔下,无法找到准确落弹点,炮弹打远了也浑然不知,一个多小时内竟然无法命中德舰一次。直到伴随战巡作战的巡洋舰编队的古德诺准将发去讯息,告知他们的炮弹全部打远了。古德诺的巡洋舰开始围攻失败命运已经注定的布吕歇尔号。这段时间内,贝蒂在混乱的战场上误判我方战舰多次命中敌舰,认为决定性的胜利即将到来,事实却并非如此。

10点18分,德弗林格号的12寸主炮2次命中狮号,并且都是水线位置,约100吨的水倾入了狮号的船底。狮号虽然目前可以保持速度,但是却不能继续在这种致命的火力下坚持多久了,他下令全体战巡摆脱战列主动与敌人接战。

希佩尔的战巡继续向狮号上倾斜炮弹,但很快被贝蒂剩余的四艘战巡追上猛打,布吕歇尔号已经脱离了战列向左舷区域偏移,胜利在望。

突然,狮号舰桥上传出了潜艇威胁的警告(实际上只是一条漂浮的鱼雷),贝蒂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下令全体战巡向左舷转向90度规避。这一过分敏感的决定将会让英国战巡舰队丢失千辛万苦追赶德战巡的努力付诸东流,因为当贝蒂舰队向北转90度的时候,希佩尔的战巡舰队就可以趁机将他们甩开了。由于没有布吕歇尔号的牵绊,这是很容易做到的。

贝蒂在下达转90度的命令后立刻意识到这个弯转大了。他收回先前的命令,然后升起向东北行驶的信号旗。他的意思是告诉其余战巡90度转大了,德舰正在向东南行驶,在转向90度后改向东北,可以弥补这一错误,追上希佩尔的战巡。同时,他又打出“与敌舰队后卫交战”的旗帜。但就在这时,贝蒂的旗舰狮号突然失去了动力,只得退出战列,现在战巡舰队由副司令,在新西兰号挂提督旗的莫尔海军少将率领。莫尔并不知道先前转向90度的目的,此时又见到狮号上面飘扬着两个信号旗,“转向东北”与“与敌舰后卫交战”。莫尔错误的理解为贝蒂的命令是让战巡向东北方向继续行驶并与已经被重创的布吕歇尔号交战,他领着其余战巡立刻向东北行驶追击布吕歇尔号,而希佩尔此时早已率领战巡向东南方向逃遁了。

贝蒂当时并不知道莫尔的错误,以为其余四艘战巡已经追上了希佩尔的舰队,又因为先前他误判德国战巡被多次命中,他此时认为决胜的时刻到了,发出了多格尔沙洲海战的最后一道命令,纳尔逊着名的“近敌攻击”命令。

事实上,这个信号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时没有一艘战巡看见这个信号,她们全部在东北方向围攻正在做最后的英勇战斗的布吕歇尔号。终于,布吕歇尔号支持不住了,几近沉没,舰上的战斗旗被降了下来,几乎与此同时,英国的驱逐舰倾巢而出前去拯救如此英勇的船员。可惜的是,上空的德国飞机(根据某些资料,是L5飞艇)误以为沉没的布吕歇尔号是英国战巡,于是开始对英国的驱逐舰与救生船展开攻击,英国驱逐舰只得迅速放弃救援计划。布吕歇尔号的792名船员中,只有237人幸存…

中午时分,贝蒂将舰队重新编组,当他得知他希望的决胜并没到来时,十分气愤。多格尔沙洲海战之后不久,莫尔就被解除了副司令的职务。

尽管战果不佳,但仍是一场胜利。贝蒂的名声更响了,在响彻的名声背后,并没人注意到皇家海军最致命的问题,没人注意到低下的射击效率。杰里科本人并没参加这次海战,他手头只有贝蒂的报告,而贝蒂错误判定英国战巡多次命中敌人,因此即使是杰里科也没注意到什么严重的问题。海军部甚至在后来不顾杰里科的强烈反对,将第5战队调给战巡舰队,贝蒂被认为是新一代的纳尔逊。然而在日德兰海战中一切得到了验证,赛德里茨号后炮塔的船员们没有白死,贝蒂再次面对的希佩尔舰队是由已经改善了炮塔弹药管制系统的德国战巡,和经过刻苦炮击训练的德国炮手,在第一阶段的战巡战斗中,英国战巡在德国战巡的炮击下吃尽苦头,直到杰里科率领大舰队赶到以近乎完美的舰队指挥扭转了局势,但这是后话了。

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和结果是什么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和结果是什么?

详细答案

解析:

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 *** 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扮首民地。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18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缺汪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锐。1891~1894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1902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1904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1893~1913年,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1倍多。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总数达8600万英镑。1913年法国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伏缺仔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1913年,沙皇俄国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

局部战争 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1905和1911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1908~1909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1911~1912年,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4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列的斗争。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

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G.普林西普刺杀。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时,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在此前一日,即8月2日德军已进入卢森堡。3日夜间,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曾对比利时中立承担保证义务,于4日对德宣战。5日,奥匈对俄国宣战。随后,英、法先后对奥匈宣战。塞尔维亚和黑山(门的内哥罗)对德、对奥匈宣战。

战争进程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 ①西线战场。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或称小毛奇)于8月4日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边境之战中,德国与英法双方投入350万大军搏斗。英法军一度被迫南撤,德军侵入法国。9月5~9日,在马恩河战役中,法军反击,迫使德军撤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速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E.von法金汉担任。马恩河战役后,11月中旬,双方进入相持状态,开始进行阵地战。

②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7月28日奥匈帝国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死5000多名和平居民。塞尔维亚奋起抵抗,迫使奥匈军队全线退却,俘敌5万余众。奥匈军于9月再次对塞军发动进攻。塞军一度退入中部高原地带。12月中旬,塞军得到协约国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迅速收复贝尔格莱德并将奥匈军赶出国境。在东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另一个主要战场。德国在东线仅有一个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备部队,共30万兵力。俄军最高统帅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决定以其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1914年8月17日,俄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德军。德军任命P.von兴登 堡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加强东线兵力,于8月26日对俄军两翼展开攻击。经20多天的激战,俄军惨败,损失兵力25万人。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在波兰与奥匈帝国接壤的加里西亚地区,俄军西南方面军同奥匈军发生激战,双方兵力超过100个师。经过卢布林赫尔姆战役、加利奇莱姆堡战役和哥罗多克战役,奥匈军损失40万兵力,退守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德军为了支援奥匈军,于9月下旬及11月对俄军发动进攻,双方均未突破对方防线。

③日本、土耳其参战和英、法、德在非洲的争夺。1914年8月6日,中国北洋军阀 *** 宣告中立,并准备收回德国在山东胶州湾和青岛的租借地。日本帝国主义8月23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青岛遂沦于日本之手。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先后占领南太平洋德属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1914年11月2日,土耳其在德国拉拢下,宣布同英、法、俄断交,12日宣布“圣战”。俄、土军队立即展开作战,土军第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7万多人。战前德国在非洲占有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皆为协约国集团所占有。多哥和喀麦隆为英、法瓜分。德属西南非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属东非大部分划归英国,小部分划给比利时。

第二阶段(1915~1916) ①东线战场。1915年2月,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交战8个多月,俄军丢失大片土地,退到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条直线的战线上。俄军伤亡、被俘达170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败仗。

②西线战场。1915年德军在西线处于战略防御状态,部署着200万军队。法英联军共有300万人,以法军为主。1915年春,法英联军先后在香槟、阿杜瓦等地区对德军发动进攻,联军伤亡巨大,收效甚微 。4月下旬,德军反击法英联军,发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德军不择手段,在伊普尔以北英法军结合部放置6000个毒气罐,借助西北风向英军阵地施放大量氯气,英军1.5万人中毒,其中约5000人死亡。伊普尔战役后,双方都使用化学武器。因军队配备了防毒面具,杀伤力不大。9~11月,法英联军在法国将领F.福煦统一指挥下连续发动进攻,但仅向前推进2~4千米,损失巨大,被迫停止攻击,双方凭阵地对峙,再次处于僵持状态。

③意大利、保加利亚参战。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开辟了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1915年6月,意军集结39个师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兰提诺一带奥匈军发动进攻。意军多次进攻未获重大战果。到1915年底,意奥战线转入阵地对峙。1915年9月,保加利亚以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为条件,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月14日,保加利亚正式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20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三国60多万大军的夹击。10月下旬塞军被击溃,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

④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⑤罗马尼亚、希腊参战。1916年8月27日,罗马尼亚经过长时间观望后向奥匈宣战。罗军统帅部以收复被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在德奥土保联军两线夹击下,罗军溃败,伤亡25万人。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同盟国占领。1917年6月底,希腊向同盟国宣战。

⑥海上战役和空军的出战。1914年8月28日,英国舰队进入北海同德国舰队进行海战。德国3艘巡洋舰被击沉,几艘驱逐舰受重创。随后,英国海军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英德两国舰队还在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1916年5月31日,英国舰艇150多艘在日德兰海面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激战,英国损失大小舰只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针对英国海军的封锁,1915和1917年德国两度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它的潜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处攻击协约国以及中立国的舰船,击沉英、美等国许多商船,给协约国造成一定威胁,但未能扭转海上被动局面。大战中,空军发展迅速并用于实战。1916年7~11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德双方不断出动飞机空战,争夺制空权。大战结束时,德奥方面拥有3300架飞机,协约国方面拥有8000多架飞机。

第三阶段(1917) ①战场形势。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严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1917年初,协约国西线总兵力近400万人。德国在西线仅有250万兵力。德军为避免决战,撤退到兴登堡防线设防。1917年法军英军分别发动进攻,但未能扩大战果。西线战局仍陷入僵持状态。

1917年8月意军在伊松佐河向奥匈军发动几次进攻,均无进展。10月,德奥军在卡波雷托突破意军防线。意军全线溃退,被俘33.5万人,伤亡13万人。

②俄国退出战争。在东线战场,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 *** 决定继续进行战争,7月初在西南战线对德、奥发动进攻。德奥联军反击,俄军全线溃退。9月,德军在里加湾对俄军西北防线发动强大攻势,占领里加。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 *** 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

③美国参战。1914年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1917年3月,美国 *** 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1917年随美国之后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 *** 西部)等国家。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国军队达200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100亿美元。

④中国参战。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取得欧洲几个大国对其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后,也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 *** 正式对德、奥宣战,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大战结束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1918年3~7月,德军发动5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

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从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18年10月11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 *** 和士兵 *** *** ,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 *** ,宣布成立共和国。

11月11日清晨,德国 *** 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⑻ 一战后德国海军剩下的战舰去哪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停战协定,德国公海舰队遭到扣押。1918年11月21日,74艘德国战舰在协约国舰队的押解下,驶入斯卡帕湾。所有火炮的开火装置已被拆除,水兵数额被限令到最低,所携带的燃料几乎不能让舰队驶离奥克尼群岛周边水域。1919年,拟定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十分不顺利,德国人认为并没有输掉战争,把和谈看作是争取权利的最后机会,然而英国却不这样认为。最后,英国政府向德国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要么6月21日中午之前全盘接受,要么再次面临战争。此时的德国人决定屈服,但需要两天时间“体面的准备”。但没有人把谈判最新进展及时告诉在斯卡帕湾的舰队指挥官冯•路特。看到当地英国报纸关于“停战谈判濒临破裂”和“可能恢复军事敌对”的报道使德国军官们以为双方的谈判已经破裂,敌对状态已经恢复,防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的唯一机会,只有在敌人行动郑滚之前自行将其凿沉。不甘让这些重型水面舰艇落入腔滑敌人手中的舰队官兵,事前就做好了沉船准备。
1919年6月21日,英国舰队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10:30,全体德国军舰都收到来自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发出的预先制定的信号——彩虹。军官下令升起被禁止的舰队旗、战旗和Z信号旗,打开通海阀门和水密舱门,12:16,“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首先沉没,其余军舰也一艘艘相继没入水中,最后沉没的是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英国舰队急忙从训练中返航,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补救,但是根本无法阻止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自沉行动。海军史上最壮烈的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74艘被拘留的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所有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
喊圆余协约国对沉船行动很愤怒,作为补偿,指定德国将另外8艘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交给协约国,此外还有协约国指定之大量的辅助舰艇。结果,战后的德国海军的主力舰仅保留下来6艘老式的战列舰。

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国家参战

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尺裤,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世纪70年代陵烂简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18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历谨,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锐。1891~1894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1902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1904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1893~1913年,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1倍多。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总数达8600万英镑。1913年法国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1913年,沙皇俄国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
局部战争 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1905和1911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1908~1909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1911~1912年,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4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列的斗争。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
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G.普林西普刺杀。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时,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在此前一日,即8月2日德军已进入卢森堡。3日夜间,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曾对比利时中立承担保证义务,于4日对德宣战。5日,奥匈对俄国宣战。随后,英、法先后对奥匈宣战。塞尔维亚和黑山(门的内哥罗)对德、对奥匈宣战。
战争进程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 ①西线战场。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或称小毛奇)于8月4日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边境之战中,德国与英法双方投入350万大军搏斗。英法军一度被迫南撤,德军侵入法国。9月5~9日,在马恩河战役中,法军反击,迫使德军撤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速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E.von法金汉担任。马恩河战役后,11月中旬,双方进入相持状态,开始进行阵地战。

②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7月28日奥匈帝国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死5000多名和平居民。塞尔维亚奋起抵抗,迫使奥匈军队全线退却,俘敌5万余众。奥匈军于9月再次对塞军发动进攻。塞军一度退入中部高原地带。12月中旬,塞军得到协约国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迅速收复贝尔格莱德并将奥匈军赶出国境。在东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另一个主要战场。德国在东线仅有一个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备部队,共30万兵力。俄军最高统帅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决定以其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1914年8月17日,俄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德军。德军任命P.von兴登 堡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加强东线兵力,于8月26日对俄军两翼展开攻击。经20多天的激战,俄军惨败,损失兵力25万人。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在波兰与奥匈帝国接壤的加里西亚地区,俄军西南方面军同奥匈军发生激战,双方兵力超过100个师。经过卢布林�赫尔姆战役、加利奇�莱姆堡战役和哥罗多克战役,奥匈军损失40万兵力,退守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德军为了支援奥匈军,于9月下旬及11月对俄军发动进攻,双方均未突破对方防线。
③日本、土耳其参战和英、法、德在非洲的争夺。1914年8月6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告中立,并准备收回德国在山东胶州湾和青岛的租借地。日本帝国主义8月23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青岛遂沦于日本之手。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先后占领南太平洋德属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1914年11月2日,土耳其在德国拉拢下,宣布同英、法、俄断交,12日宣布“圣战”。俄、土军队立即展开作战,土军第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7万多人。战前德国在非洲占有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皆为协约国集团所占有。多哥和喀麦隆为英、法瓜分。德属西南非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属东非大部分划归英国,小部分划给比利时。
第二阶段(1915~1916) ①东线战场。1915年2月,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交战8个多月,俄军丢失大片土地,退到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条直线的战线上。俄军伤亡、被俘达170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败仗。
②西线战场。1915年德军在西线处于战略防御状态,部署着200万军队。法英联军共有300万人,以法军为主。1915年春,法英联军先后在香槟、阿杜瓦等地区对德军发动进攻,联军伤亡巨大,收效甚微 。4月下旬,德军反击法英联军,发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德军不择手段,在伊普尔以北英法军结合部放置6000个毒气罐,借助西北风向英军阵地施放大量氯气,英军1.5万人中毒,其中约5000人死亡。伊普尔战役后,双方都使用化学武器。因军队配备了防毒面具,杀伤力不大。9~11月,法英联军在法国将领F.福煦统一指挥下连续发动进攻,但仅向前推进2~4千米,损失巨大,被迫停止攻击,双方凭阵地对峙,再次处于僵持状态。
③意大利、保加利亚参战。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开辟了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1915年6月,意军集结39个师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兰提诺一带奥匈军发动进攻。意军多次进攻未获重大战果。到1915年底,意奥战线转入阵地对峙。1915年9月,保加利亚以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为条件,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月14日,保加利亚正式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20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三国60多万大军的夹击。10月下旬塞军被击溃,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
④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⑤罗马尼亚、希腊参战。1916年8月27日,罗马尼亚经过长时间观望后向奥匈宣战。罗军统帅部以收复被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在德奥土保联军两线夹击下,罗军溃败,伤亡25万人。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同盟国占领。1917年6月底,希腊向同盟国宣战。
⑥海上战役和空军的出战。1914年8月28日,英国舰队进入北海同德国舰队进行海战。德国3艘巡洋舰被击沉,几艘驱逐舰受重创。随后,英国海军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英德两国舰队还在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1916年5月31日,英国舰艇150多艘在日德兰海面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激战,英国损失大小舰只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针对英国海军的封锁,1915和1917年德国两度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它的潜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处攻击协约国以及中立国的舰船,击沉英、美等国许多商船,给协约国造成一定威胁,但未能扭转海上被动局面。大战中,空军发展迅速并用于实战。1916年7~11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德双方不断出动飞机空战,争夺制空权。大战结束时,德奥方面拥有3300架飞机,协约国方面拥有8000多架飞机。
第三阶段(1917) ①战场形势。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严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1917年初,协约国西线总兵力近400万人。德国在西线仅有250万兵力。德军为避免决战,撤退到兴登堡防线设防。1917年法军英军分别发动进攻,但未能扩大战果。西线战局仍陷入僵持状态。
1917年8月意军在伊松佐河向奥匈军发动几次进攻,均无进展。10月,德奥军在卡波雷托突破意军防线。意军全线溃退,被俘33.5万人,伤亡13万人。
②俄国退出战争。在东线战场,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7月初在西南战线对德、奥发动进攻。德奥联军反击,俄军全线溃退。9月,德军在里加湾对俄军西北防线发动强大攻势,占领里加。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政府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
③美国参战。1914年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1917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1917年随美国之后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国家。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国军队达200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100亿美元。
④中国参战。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取得欧洲几个大国对其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后,也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大战结束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1918年3~7月,德军发动5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
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从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18年10月11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
11月11日清晨,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⑽ 一战中德国的损失是多少

德意志帝国在1913年拥有6690万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军事人员死亡177.3万人,连同负伤和被俘失踪者共714万人;因饥饿、贫困、瘟疫、战争而死亡的人数高达630多万人,接近全国人口总数的9.5 %。它的直接军费支出约800亿马克(按1914年不变价格计算,折合190.4亿美元),相当于其同期国民收入的40 % 以上。整个工业生产下降43 %。在贡比涅森林签署停战协定时,德方除承诺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遣返所有协约国战俘以外,还要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大炮、2.5万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以及5000台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150艘潜艇。加上此前被美国夺得的50余万吨德国船只,以及其他被夺去的海外资产,德国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倾家荡产。

阅读全文

与一战德国公海舰队被击沉多少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6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