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人的孩子怎么样

德国人的孩子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5-17 13:03:47

A. 宁可少工作也要带娃,德国人究竟有多重视育儿

我有两个学生在德国留学,对德国人的重视教育的情节非常佩服,经常给我讲,我现整理如下:

我的学生说,有了小孩的家庭,父母把陪伴孩子就放在了第一位,工作仅限于上班时间,下班时间绝不再工作,他们和孩子一起的教育有玩游戏、整理房间、冬天在公共区域铲雪等。

在学校里,小孩学习的功课都是以实践为主的,都需要上述精神。

B. 二战德国战败后,被“生命之泉”培养的孩子最后结局如何

这些孩子最后都被寄养在军官家里,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在生命之泉计划中,产生了非常多的婴儿这些婴儿多数是被寄养在德国军官的家里,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亲生父亲是谁,虽然德国专家认为他们是纯中的雅利安人,但是事实上并不是。

可以说这些培养的婴儿在当时受到待遇都非常好,他们吃的东西用的东西都是非常好,都被寄养在上流社会的家庭中。他们拥有最好的教育他们吃的东西也非常好,就是为了以后成为军人以后,有更强大的战斗力。

C. 中国爸爸和德国人生的孩子长什么样

现在不同的国家因为文化碰闹的互相吸引力会出现越来越多异国的交流,而且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结婚的事例也变得非常普遍。因为有着各种文化和沟通的传承,在婚姻中反而会能够更加体谅互补,随之而来的混血儿也越来越多。
提起混血儿人们想到的都是大眼睛、白皮肤,往往感觉混血儿要比一国血统的孩子长得更为标志。来看看几个混血家庭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混血儿一直都是处于颜值顶峰呢?

拥有五国混血的斯诺德格拉斯一家
爸爸是标准的美国人,但是直系家族中有德国和爱尔兰的混血基因。妈妈虽然是中国人,但是直系亲属中却是中国和韩国的混血基因。这一家五口可谓是集齐了多个国家的基因,夫妻两个人育有三个孩子。但是三个孩子的长相各不相同,不过可以看出两个女儿的颜值要比哥哥略胜一筹。

同样是拥有五国混血的瓦尔特一家
这个家庭也是来自美国,笑敏罩但是爸爸的家族中可谓十分优秀,有着德国、法国和西班牙血统,看的出来爸爸也继承了白种人的基因。而妈妈是非洲和印第安的混血基因。夫妻俩现在育有一个孩子,不过孩子看的出来爸爸的三国混血基因是占了“上风”的,孩子的颜值和皮肤和爸爸如出一辙,和妈妈的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7国混血的詹姆士一家
不得不说说这个“王者”家庭了。这个家庭中的爸爸是拥有中国、德国、荷兰和菲律宾四国混血基因的血统。而妈妈是拥有日本、英国和法国三国混血基因的血统。而他们的孩子可谓是集齐了7国血统妥妥的混血儿。看得出来他们的女儿颜值比较可人,小小年纪拥有的气场也是很强大呢。
为什么混血儿普遍比较好看呢?
1、多国的基因互相结合,能遗传给孩子的选择性较多
如果是一个国家的基因的话,能遗传给孩子的选择性大都是雷同的,所以孩子的长相也就只能是中合父母的长相。但是多国混血基因的话遗传给孩子的选择性较多,因为各种基因都在父母体内存在着,所以混血的孩子颜值也就能更胜一筹了。
2、因为地域不同,父母身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尤其是作为国外混血儿的颜值要更为明显好看,因为外国人的五官本身就生得比较立体,而且白种人的基因是更为明显的,如果是体内有白种人的基因,那么出生后的孩子皮肤上就已经完胜了,颜值更是不在话下的。
除了颜值之外在别的方面混血儿也同样具有先天优势吗?
1、混血儿的颜值是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的
因为每个地区和国家都会有一些当地的特征,长相也是一样,所以说混血儿的颜值是集合了多个地方的特色,这就可以作为一个先天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先天占据了一切,后天的保养也是有着一定明显优势的,所以不是混血儿的话也不代表颜值都不好看。
2、混血儿其他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混血儿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比如说现在孩子初学英语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困难,如果是作为中英混血的话那么孩子在语言方面就具有先天优势了。因为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拿判是能够互补的。
作为混血儿有优势但是也会有劣势,因为家庭教育会出现多种方式,很有可能导致混血儿性格比较偏激等。所以说凡事都会有两面性的,不能一概而论。
育儿问题姜妈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姜妈育儿记,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D. 德国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吗

德国,世界上唯一一个把教养儿童写进宪法的国家。不是我们崇洋媚外,而是德国的教育确实值得推崇。

结语

赢在起跑线,真的就是胜利吗?看起来并不是,多少早早被沉重课业压垮了笑脸的孩子最后厌倦了学习?为什么不尝试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呢?让孩子在无忧无虑中自己探索学习,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E. 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德国有哪些育儿方式呢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后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将的人数接近诺贝尔奖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全球60多亿的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育儿教育,看看德国的育儿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幼儿园重视实践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将在幼儿园中度过4000个小时,一般来说孩子会做很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参观警察局,了解如何报警,警察是做什么的,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场,拿着钱学习如何买东西,去花圃,图书馆,去商场,去采摘。

一个孩子长到了6岁,就能自己去商场,自己整理东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过早的开发智力是并不提倡的,提早学到的书本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时候,赢的意识是家长的虚荣心在起作用。

德国甚至禁止对孩子提早开发智力,留给孩子更多成长和想象的空间,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拼图,读书,老师会帮正在工作的同学完成自己的项目,然后让其他小朋友学会安静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当孩子会走路了之后,父母就会放手让孩子去体会周围的环境,不会频繁对孩子说“no”,因为每一次说不都是对孩子的打扰,做父母要敢于放手。

规矩要提前做好,预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规矩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围内,只要孩子没有安全危险发生,家长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好好玩耍。

4.培养专注力,正常环境即可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专注力,会特意给他们创造一个没有声音没有打扰的环境,其实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环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写作业还是睡觉,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只要不特别大声就行。德国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扰孩子,让他们专注就够了。

有的时候越从形式上强调,越对孩子的专注是一种打扰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阶段,家庭和幼儿园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独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承担责任,独立解决问题。

F. 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是“德国”

每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都会有一定的比例与规定,而有一个国家在全欧洲乃至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国家。那么您知道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是哪里吗,人口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

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是“ 德国

德国(2005年时为千分之8.33)
德国的出生率已经低于日本,成为全欧洲乃至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撰写报告的作者警告称,这种状况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
研究人员称,女性参与劳动将成为德国未来经济的关键。据德国BDO设计师事务所和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数据,德国过去5年里平均每1000位居民才会出生8.2个孩子。而日本在同一时期的出生率为每1000位居民出生8.4个孩子。
在欧洲,葡萄牙和意大利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出生率的这一数字分别为9.0和9.3。法国和英国的出生率都在每1000位居民出生12.7个孩子。与此同时,最高的出生率在非洲,尼日尔爾尔的出生率位列第一,达到了每1000人出生50个孩子。
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负责人Henning Voepel称,德国下降的出生率意味着德国处于工作年龄的人群比例在2030年就会从61%下降到54%。BDO一位董事会成员Arno Probst称:“德国的雇主们将因此面临更高的工资成本。没有了牢固的劳动力市场,德国将无法维持长期的经济发展势头。”
专家们对德国出生率降低的原因争执不休,同样也对扭转这一形势的方法各持所见。德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移民率,但是德国发展署也一直对海外移民持反对意见。Probst称:“德国将需要年轻的海外劳工来填补严重的技术短缺。而且更多的女性将成为避免经济问题的必要劳动力。”

德国的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德国总人口8110万,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6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德国人(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和索布人。通用德语。另外有721.4万名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万(2011年底数据
德国联邦统计局网站)。居民中29.2%(2389.6万人)信奉新教,30.2%(2465.1万人)信奉罗马天主教(2012年底数据)。(算命)

德国人口出生率低的原因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与此同时出生率也在不断下降。为此, *** 积极鼓励民众生育,根据相关统计,德国每个孩子每月抚养费用大概在550多欧元, *** 补助歼弯就达到了184欧元,占到三分之一。即便这样,很多德国人还是不愿意要孩子。
得益于德国健全并且运转良好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以及优质的生活环境,德国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由于受现代生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德国人的婚龄不断往后推迟,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
一方面,他们认为婚姻会限制自己的自由,增加很多义务,德国人对婚姻看得非常重,不会随便结婚,也不会轻易离婚,一旦离婚就必须负担起法律上的义务,赡养弱势的一方,主要是女方。另一方面就是组建一个家庭经济上的负担,尤其是有了孩子之氏吵闷后,各种花销很大,让小家庭难以承受。而如果夫妻双方都去工作,又会面临孩子没人照看的问题,德国幼儿园位置比较紧张,而且孩子三岁以后才能进入公立幼儿园,之前要么父母一方留在家里照看孩子,要么花高价去私立幼儿园。
德国人不愿意要孩碰颤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不起。根据相关统计,一个孩子平均每月抚养费用大概在550多欧元,到18岁成人的各种必须费用加在一起,最少要花费12万1千欧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德国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么在没有其他帮助的情况下将会非常困难。
其实,德国人非常喜欢孩子,但是同时他们也认为,如果自己条件不具备,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无法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那么就不应该要孩子,否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所以德国人虽然喜欢但不愿意要孩子。
德国的出生率得不到保证加剧了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比如1965年德国有132万个孩子出生,到了2011年就只有66万3千,出生率降低了近一半。由此可见,德国社会老龄化的形势有多么严峻。
为了缓解老龄化问题,德国 *** 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政策,比如将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再比如提供税务上的优惠鼓励生育,甚至直接发放儿童抚养金。孩子从出生到18岁成人可以获得国家提供的补助,如果是上大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目前每个孩子每月为184欧元;而且从第三个孩子开始,孩子越多获得的补助越高。
除此之外,为了解除年轻父母工作上的后顾之忧,近几年德国还推出了父母补助金项目,孩子出生后除了正常的产假之外,父母还可以享受一年的育儿假,在这期间由国家按工资的67%发放生活费。同时,德国还逐渐取消了法律上一些关于孩子身份不平等的条款,例如非婚生孩子和普通孩子在福利以及入学等方面享有同样的地位和待遇。德国前家庭部长兼任劳动部长冯德兰女士还以身作则,共生了七八个孩子,为此还经常被德国媒体拿来当笑话讲。

G. 德国教育孩子的方式与中国有何不同

德国孩子对于事物的理性反映能力在各国的同龄人当中显得非常突出,一位久居德国的美国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也对此予以确认。例如面对雨过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读书学习的一位德国少女和一位美国学生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国孩子式的作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上一会;而德国孩子很可能就会想到:我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热爱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为什么德国的孩子会有如此强烈的意识来约束自己,是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
帮助孩子培养理性的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也像种树一样,需要对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适宜生长的土壤,在某些时候甚至还需要绑缚以实行限制。德国的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有较自由充分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如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起床太晚,便面临放弃早餐、或是迟到的选择;忘了将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便意味着得继续穿脏衣服;人人都有记事本。
一、“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
曾有人问过德国的学生关于逃学的问题,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在这一点上德国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个孩子不接受教育,社会将来就会多一个祸根。所以万一真有孩子逃学,成年人看到后会对其严厉呵斥,警察会将他扣留,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此的态度非常严格,会令孩子马上返校,而家长还要受到罚款或加税的处分。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意识到,在上不上学的问题上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德国人的教育也异常关注孩子的文明修养,他们认为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遵守规范,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具备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为其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固的基石,也能为全社会创造一种团结合作的美好的人际关系,——这在德国引起了全民的重视,报名参加专门的礼仪讲座、礼仪讲习班的做法已经蔚然成风。
而家长从细微之处起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德国孩子在餐桌上都会受到严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由此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意识,同时这又是一种磨练。比如德国人在午餐后有吃一些冰淇淋、巧克力和水果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很具有诱惑力,但这时父母更不会通融,前提是必须先吃完饭菜。
随着父母对正确行为的反复训练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时间一长成为自然,孩子就会把遵守这些规则当作自己的本分。于是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把维护公共纪律,爱护公共环境,在各种场合讲究文明和秩序成为无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国常可以看到人们在耐心地排队等候,或是为他人、为公众着想的举动,全社会形成一种高度自觉、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风尚。
二、“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对于孩子的奖惩,,赛里希先生的建议是,“尽管奖与罚都不宜太频繁,但它们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一些家长常用物质奖赏来激励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或是以此让孩子做些家务事。但是这样会使孩子前进的动力仅停留在外部奖赏上,而体会不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同时他们也会产生错觉,以为不论主动干点什么都能得到钱的报酬。孩子必须懂得上学读书、品学优良是为他自己,而家务活本身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当然如果孩子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或是作出了如清理花园、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贡献时,也应当享受奖赏的快乐。可以给他们发奖金,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个他很向往的地方。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讲究原则,否则惩罚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应该先对孩子予以警告,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犯错以后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对他讲清楚家长的要求和实施惩罚的原因,惩罚的开始和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弥漫着怨愤的气息。”
他们的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几次起床太晚,但随之赛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惩罚便纠正了他的错误,她告诉菲力克斯,自己不能开车送他去学校,“我很遗憾,但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作出选择,是放弃你的早餐,还是想迟到。”明确适当的奖惩原则和方式是让正直、诚实、尽职尽责等观念深入孩子的心灵,让它们确确实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三、很遗憾,你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下,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无论是父亲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母亲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还是老师和社会其他阶层的高度职业道德感,这些都令孩子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并把恪守信条、尽心尽责当作一种荣誉。德国的法律上还有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茨格拉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很具有典型意义,“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一次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晚了半个小时,母亲对此予以了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可要遵守。”茨格拉夫人认为在生活细节上尤其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庭教育对此采取了很多措施,譬如让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储蓄存折,在锻炼了孩子自我管制的能力以外,也让他们懂得了勤俭。
茨格拉夫人承认,“有时候作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让他逃避责任。于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这只能意味着他还要继续穿脏衣服;而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作出很‘遗憾’的决定。”
四、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
在德国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甚至连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德国人把近期和远期的大大小小的约会,计划,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预先记录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国称作是记事本的社会,人们在作出决定之前多半会参阅一下自己的记事本。也许有的人认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过枯燥呆板,可能还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国人却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更关系到对待生活的严肃态度。
德国人认为与时间形成的散乱的关系反映出其自身的杂乱无序的状态,所以很早就会锻炼孩子过一种有计划的生活,孩子学习分配他的零花钱、支配他的时间,完成他的学习任务,发挥他的兴趣爱好,其间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关系。而他们认定,笔记本有助于孩子更加准时、守秩序、爱清洁和准确,同时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采取一种鉴别的态度。
孩子在周密地设计自己时间,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其自身的周密设计。由此可见德国人帮助孩子确立面对生活的理智观念,并非是要把他们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们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更高境界。

H. 德国人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教育问题是他们最头疼的。而令我国家长最头疼的就是让孩子适应我国的应试教育,能够看到各种试卷时都能精准作答,并且在这种选拔方式中脱颖而出。

而在这种教育观念当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只是考试的工具,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所以,我们才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后,步入社会,却什么都不会,甚至连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其实,我国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历史的文化所导致的。而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一方面强迫着父母这样做,虽然这种教育观念有很多弊端,但是他还是适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情况。只是我们要充分了解到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在注重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在其它方面的发展。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一味地只看孩子成绩了,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I. 德国11岁儿童在干什么

德国是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十二年制教育,即小学、初中、高中,那么11岁的德国小孩正是在上小学的年纪。所以他们正常的上课时间应该是在学校里,而德国人又对于教育是比较开放式的,所以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可以选择踢球、过万圣节、体验职业等。
德国的教育是中国没法比的,德国的孩子也比中国孩子压力要小很多,虽然中国的学生成绩是最好的,但是在创造力这一块,比德国的孩子是要缺失很多的。

J. 德国人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德国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习惯,动手能力,而不是知识量的积累,没有题海练习和抄写练习。会让孩子参加各类运动协会,舞蹈,绘画,音乐等才艺培训,鼓励独立思考。遵循儿童教育和心理及生长发育规律。 没有升学压力,大学宽进严出。没有中考,小学没有入学考试。中小学无重点非重点之分,就近入学。。德国小学阶段作业很少,下午没有课,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或到野外散步。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小学里注重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和注重开发小孩的想象力和创意。手工课是德国小学最注重的,每家每户每个地下室,几乎是一个小工厂,每个家庭男主人都是“天然”的电工、钳工、汽车修理工。 孩子到了5岁的时候,幼儿园都会给这些学前班的孩子进行一些单独的辅导课程,学习的内容不多,主要是认识一下字母、单词、数字等内容,目的是让准备上学的孩子知道上学大概是个什么样子。辅导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个测试,看看孩子是否具备上学的能力。这个测试可不像中国考孩子背唐诗,做数学题,认识多少字。这个测试不是看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是否具备上学的能力。比如,孩子能不能听懂大人讲话?会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会不会画个圆圈?认不认识各种颜色?能不能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幼儿园老师也会给孩子的行为做一个评价,比如是否能和其他孩子正常交往,是否具有自理能力,等等。孩子们还要到医生那里做一个检查,证明身体发育都正常。这些东西基本就是入学测试的内容了。一般情况下,智力正常、满6岁的孩子们都能顺利入学。 在一个孩子是否能上学的考核中,德国家长和老师比较重视孩子的表达能力,德国人认为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数学能力。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运用语言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复杂深奥的数学题目却不是日常生活所必须面对的。如果一个人数学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将来工作的内容不和数学打太多交道就行了。但是语言不好,和别人沟通有障碍,却容易被别人当“傻子”看待。所以如果幼儿园老师发现某个孩子的发音不够准确,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都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门的语言治疗师那里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是一对一的练习,语言治疗师可以观察孩子的发音,用各种方式进行纠正和强化,陪孩子阅读,增加词汇,创造条件让孩子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让孩子在语言上“吃亏”。当然这种训练也不需要父母掏钱,幼儿园老师推荐,儿科医生同意,医疗保险公司就付费了。 理论上分析,生长发育规律就是教育规律。年龄越小的孩子,两者的相关度越高,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应该把生长发育规律视为普遍的教育规律。但现实中大量教师缺少对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的了解。因此教师职前培养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做重大调整,在幼儿师范的课程体系中需要引入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童营养的教学内容,促使未来的幼教从业人员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以及保育儿童理念,掌握必须的知识,具备必需的能力,奠定他们今后实践的基础。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即教育规律还可以找到许多旁证。以数学学习为例,我国儿童的数学计算和思维能力一般优于外国孩子,国内并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去国外读书都会是成绩很好的学生,尤其在数学方面往往可以名列前茅。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孩子数学概念发展的规律是一样的,一般从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归类开始,其次是读数、写数。读数和写数开始,到进位是一个难关。我们现行教育教学体系从写数开始,先给孩子们来个“下马威”,然后很快进入到时间进位换算和数字货币换算等,由于孩子缺乏生活实践,认知水平达不到,强制记忆很容易让孩子有挫败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再比如培养语言学习能力,尽管各个国家文化背景不同,文字不同,但是语言发展的规律基本趋同,掌握并运用好这些规律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儿童医学中心儿保科的研究显示,学中文的孩子最早了解的五十个词汇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这是个规律。若是违反规律,教他们其它词汇,虽然能学但效率低,需要花成倍的时间。从词汇分类曲线来看,孩子掌握的10个词汇中,有7个是人物词汇,2个是动物词汇,1个是其他词汇。掌握的50个词汇中,大概有近20个物品词汇、14个人物词汇,其余的是动物词汇和其他的词汇,这是孩子掌握词汇的基本规律。在孩子语言学习的过程中,17-18个月是语言学习的爆发期,但因人而异,有人会提前一点,有人会推迟一点,但千万不要期望孩子12-13个月就提前进入语言学习爆发期。在语法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当词汇量达到80-90个时,孩子才可能说出名词、动词结构,才会说代词、形容词、名词。比如学会说“孩子跑得很快”中的“很”字,大概要到四岁至四岁半的时候才可能。还有若词汇量积累到40个以上,孩子会了解“和”这个连接字的涵义。词汇量达90个以上,孩子能理解“……着”的涵义,如“冻着了”“打着了”等。若将这些生长发育中的规律很好地运用到语言教学中,语言教学效果将会大幅度提升。如果不遵循规律则要付出很大代价,如牺牲孩子的时间、快乐与兴趣等。 如何认识并且运用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去设计教育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是否能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目前缺少足够的关注及必要的研究。从发育儿科医生角度看,能不能通过研究发现更多的生长发育规律,而且更多地去宣传这样的规律?现实中医生可能对研究更感兴趣,而对其宣传、推广和应用研究结果则不够用心。

阅读全文

与德国人的孩子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6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