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什么年代取消王室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国王流亡荷兰,王室自动毁灭。德国成立共和国。
给你说的详细点: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检阅军事演习时,被塞尔维亚年仅19岁的爱国青年普林西普用手枪打死。“萨拉热窝事件”的消息传到柏林,储斐迪南大公的朋友、德皇威廉二世十分恼怒,公开表态支持奥匈帝国以武力教训塞尔维亚。1914年7月28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沙皇俄国下达战争动员令,援助塞尔维亚。德国发出抗议,向俄国宣战,随后又向拒绝保持中立的法国宣战。英国继而向德国、奥匈帝国宣战。各方大打出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东西两线作战,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毫无意义的兵员和物资消耗使国力衰竭。1918年宣布投降,皇帝威廉二世退位,流亡中立国家荷兰。尽管凡尔赛条约指定威廉为战犯。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拒绝引渡他受审。威廉在荷兰Doorn的一座小城堡Huis Doorn里度过余生,1941年6月5日病逝,葬于Huis Doorn。希特勒亲自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军事葬礼。
1919年2月,德国国民议会在小城魏玛开会,通过宪法,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首都柏林。
B. 十万火急!十七十八世纪德国历史背景如何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启迅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塌悉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悄衫此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 *** 国家.
德国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在历史上曾经几经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当时德国分裂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两个国家.并于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古代历史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近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进军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与,死亡5000多万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现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着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的动作,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
C. 德国皇帝制度是什么时候取消的什么原因
德国皇帝制度是1918年11月28日取消的。
德国皇帝制度取消的原因是:一战尾声德国国内发生革命(即1918年爆发的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意味着君主立宪制解体,然后成立共和国成为议会共和制。
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尔港首先发生起义。四万名海员及船只认为德国在战争是大势已去,抗拒海军的出兵命令,认为出战只是自取灭亡。11月8日时,工人与士兵的议会已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大部分,为“议会共和”作准备。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
(3)德国为什么取消了王位扩展阅读:
1918年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
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 (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
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多伦(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多伦庄园(Huis Doorn),度过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D. 在一战后期,德国发生了造反,吧皇帝推翻了。为设么二战末期德国没造反灭了希特勒
一战时期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不是被推翻的,而是被迫退位。
1918年,德军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四面楚歌。
由于威廉二世在战争中的错误判断和蛮横专制相结合,葬送了德国获得战争胜利的希望。
所以在一连串的失败之后,威廉二世被不满的部下架空权力。在电影《红男爵》当中,红男爵就表示了对皇帝的不满。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正在比利时斯帕(Spa)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份。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
在没有军方支持的情况下,威廉二世只能退位,流亡荷兰。
二战末期,德国也发生了军事政变,企图推翻希特勒和纳粹的统治。
最着名的就是“七月阴谋”,也就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在“狼穴”的会议室安放了炸药,12时42分,炸弹准时爆炸。一声巨响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但刺杀的目标希特勒却逃过一劫,仅烧伤了大腿、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
施陶芬贝格乘飞机抵达柏林后随即命令启动“瓦尔基里计划”,企图夺权。国防军大德意志师柏林警卫营的奥托 恩斯特 雷默尔少校在逮捕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时候和希特勒通了电话,随即倒戈,开始镇压政变。这一倒戈,立即扭转了局势(二战中,相当多的国防军军官对纳粹并不感冒,但是绝对拜服于希特勒的个人魅力)
7月21日凌晨零时30分,希特勒向全国广播,接着他宣布,人人有义务拘捕反叛者,若有抗拒,格杀勿论!血腥报复的命令,在全国和德军占领区开始大规模地搜捕屠杀。有材料说,4980人被处决,几位高级将领服毒自尽。与此同时,密谋分子的亲戚、朋友以及与事件有牵连的自由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共约一万人被关入集中营。在受牵连名单中,有在第三帝国的历史上名噪一时的维茨勒本.贝克元帅、克鲁格元帅、隆美尔元帅、哈斯将军、菲尔基贝尔将军、瓦格纳将军、格德勒博士、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驻罗马大使哈塞尔以及弗洛姆将军等人。
E. 二战后有哪些国家废除了王室或者变君主制为共和制
王室想保留王位至今的,通常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实行君主立宪,交权于民,仅保留象征性的王位,而无实权,从而置身于政治漩涡之外。第二是不能站错大的政治方向,犯下严重政治错误,使国家遭受重大失败。
英国、荷兰和瑞典王室同时做到了这两点,而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对政治方向,与民共渡难关,因此得以保留至今。其它国家也多少搞过君主立宪,但可惜没能做到第二点。
德皇威廉二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划者,而且使德国一败涂地。不用说,丢掉王位是铁定的。
俄国沙皇甚至更差,虽然站队还算正确,其所在的协约国集团最终取得了一战的胜利,但可惜他没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俄国在一战初期连遭重挫,经济崩溃,再加上他LP在后方重用奸人搅乱朝纲,民怨四起,连资产阶级都认为沙皇该去位了。于是俄国爆发革命,通过与德国达成屈辱协议率先退出一战。新兴的苏联政权为除复辟后患(确实多位沙皇前将领发动叛乱想搞复辟),枪杀沙皇全家。
奥匈帝国皇帝也是和德皇一样的命运,哈布斯堡王朝终结,为一战失败买单。
意大利国王是为二战买的单。虽然他后来曾反戈一击逮捕墨索里尼企图改投盟军,但人们忘不了他长期的支持纵容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的不光彩历史,而且能逮捕墨索里尼这件事也说明他还是有权利阻止他的。所以二战后没追究他就不错了,他想传位于子避祸,但人民最终还是没同意这种舍车保帅的做法,于是王室被废。
同样在二战中因为站错队而倒台的欧洲王室还包括保加利亚皇帝和罗马尼亚国王等。
唯一的奇迹是日本天皇,他有相当实权而且还站错了队,按理铁定下差。但美国人对统治古怪的日本民族一点把握都木有,于是只好保留天皇而彻底架空之。
法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它经历过N次革命和N次复辟,说明保皇势力一直很强大。其实后来复辟还是多次遇到历史机会的,许多共和政要保皇情绪深重,一直想搞君主立宪。但保皇派们内部死掐,波旁派、新奥尔良派和拿破仑派互不相让,结果断送机会,最终让共和势力得以巩固。
还有个奇迹是西班牙,王室本来早就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但该国后来陷入法西斯和左派的内战,直到今天都没完全平复伤痛。又赶上法西斯派在二战后抬不起头来(还好没参加战争而倒台),有王室情节的佛朗哥就选了前王室的后裔回国作继承人,接受右派教育后成功实现了复辟,当然是君主立宪的。西班牙王室之所以能死灰复燃,主要是因为它在国内左右两派仇恨相深不共戴天的情况下,以大家都能勉强接受的中间力量的身份居中调停,增进了民族和解,所以不能简单地视为历史倒退。这也算是政治上站到了正确的方向吧。
F. 德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吗德意志帝国是怎么样转变成现在的德国的皇帝怎样被废除的谢谢!
德国的最后一任皇帝是威廉二世
一、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全称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 (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是末代德意志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从1888年到1918年在位。
二、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废除的?
因一战失败而退位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正在比利时Spa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分。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故此,德皇只好退位。帝国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
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 (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Huis Doorn,度过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Kaiserreich)通常指从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有时候,德意志帝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将神圣罗马帝国算为第一个帝国。需要注意的是,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名。
现在的德国只是德意志的一部分.二战后,世界格局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了!
德意志帝国是由好几个德意志王国组成的,包括普鲁士王国,巴伐利亚王国,汉诺威自由邦等等,以最强的普鲁士国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其他几个王国的国王依然在位而且掌握实权。不过一战结束后德意志几个王国就结束了,魏玛共和国是各邦国成立的州组成了联邦共和国。几个国王和德意志皇帝都退位然后隐居了。
G. 查尔斯作为“太子”,为什么会放弃王位
英国 女王伊丽莎白 今年今年92岁,但是她的身体仍然非常坚韧,她经常参加公务活动并且非常勤奋。自1958年以来,她的儿子查尔斯被授予亲王头衔。威尔士王子成为腔枣王位的继承人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现在他已经70岁了,他已经成为最长的“待机”王子。
在今年的伊丽莎白生日音乐派对上,向母亲祝福的查尔斯开了个玩笑,说:“您永远都不会想到,当您在1948年22岁时一定想不到,您70岁的儿子仍然可以为您加油!“如果没有别的,继位还是没有问题的。今年4月2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II正式从联邦首长退役,并成功地将查尔斯推到了首位。
H. 德国最后一任皇帝是怎样废除的
由于战争的灾难蔓延,许多人都认识到,德皇是实现和平的障碍。或者他们觉得,如果德国作为一个共和国出现在协约国面前,它将会获得较好的条款。甚至连军官们为了在军队溃散以前停止战斗,也开始议论德皇退位问题。
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接着,工人和士兵委员会在一些城市先后成立。社会主义者要求,除非威廉二世退位,否则他们将退出新近成立的内阁(就是说加入政府反对派,从而使新政府失掉代议制的性质)。
11月9日,由少数社会主义者和工团主义者领导的总罢工爆发了。马克斯亲王向德皇报告说:“退位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可是没有社会主义者参加的政府对国家将有更大的危险。”同日,德国宣告成立共和国,过了两天,大战结束。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二世在流亡路上通过比利时与荷兰的边境威廉正在比利时斯帕(Spa)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份。
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求得政治统一,首相马克斯·冯·巴登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故此,德皇只好退位。帝国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
(8)德国为什么取消了王位扩展阅读
1918年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 (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
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多伦(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多伦庄园(Huis Doorn),度过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威廉在位期间,曾经有传言指他与其好友菲利普·楚-奥伊伦堡-赫特费尔德(Philipp zu Eulenburg-Hertefeld)有染。
在当时,这种同性恋行为乃德国法律所不容许(德国刑事法第175条禁止男性同性恋行为)。传言引致1907年的哈登-奥伊伦堡事件。俾斯麦曾经指出威廉与奥伊伦堡有“不正当关系”,但此话可能只是纯粹的推测。
I. 德国什么时候取消帝制
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标志着德国宗教改革的结束和近代历史的开始。根据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与旧教(天主教)地位平等;帝国内各诸侯拥有内政、外交的一切权力,帝国完全徒有虚名,分裂状况比战前更严重,计有300多个诸侯国、1000多个骑士领地,只有皇帝和帝国议会表明帝国的存在。战争的破坏、劳动力缺乏以及战后的分裂状态,使德国的经济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尤其是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沿岸,使德国失去了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为了保证农业劳动力,地主加快了16世纪末以来的农奴制再版进程,尤其是在东北德意志和北德意志。
在德意志各诸侯国中,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最为强大。普鲁士是在17世纪迅速崛起的,统治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在1415年获得勃兰登堡选帝侯国,面积仅2万平方公里。17世纪初先后获得克列夫兹、马尔克、拉文斯堡及东普鲁士,三十年战争后获得波美拉尼亚东部大部分地区,1701年升格为普鲁士王国。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世袭领地,除奥地利本土外,还占有捷克、匈牙利、南尼德兰及意大利北部的部分领土。
18世纪德意志境内的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普鲁士最为明显,使之有实力与奥地利争夺中欧的霸权,经过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普鲁士从奥地利手中获得了工商业发达的西里西亚地区。1772—1795年,普、奥先后与俄国3次瓜分波兰(奥地利参加了两次),普鲁士获得了西普鲁士等地,奥地利获得克拉科夫等地。普鲁士的扩张政策得到了国内容克贵族的支持,并逐步形成了好战的军国主义传统。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农奴制度发生了矛盾。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又译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的玛丽亚·特丽萨和约瑟夫二世都曾标榜“开明专制”,实行有限的改革。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普、奥两国纠集德意志各邦及欧洲封建势力联合进行干涉。19世纪初,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普鲁士、奥地利屡屡败北。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被迫放弃帝国皇帝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灭亡。1806年耶拿战役后普鲁士被一分为三,在其领土上新建了华沙大公国和威斯特伐里亚王国。同时,德意志各邦按拿破仑的意志组成了“莱茵联盟”。各国也仿照法国进行自由主义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
1815年拿破仑战败,根据《维也纳和约》,成立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德意志邦联,共有34个诸侯国及4个自由市组成。邦联议会没有中央政府的权力,各邦在内政、外交和军事上都独立自主。被拿破仑打破的封建秩序虽然表面上恢复,但农奴制度等封建制的根本已经无法彻底恢复,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在20、3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要求政治自由和民族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与此同时,普鲁士与奥地利的角逐也继续发展。1834年普鲁士建立了“关税同盟”,德意志邦联的大多数成员都参加,但遭到了奥地利的反对和抵制。
1848年3月柏林、维也纳都爆发了起义。资产阶级自由派获得了革命的领导权,企图通过和平、妥协的手段统一德国。5月,德意志各邦的代表在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商讨统一问题。议会形成了“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前者主张以奥地利为中心统一德国,后者主张以普鲁士为中心统一。1849年欧洲反动势力转入反攻,革命时期的立法被纷纷取消。但政治上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斗争并没有结束。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推行现实主义的政治,着手以武力统一德国的计划。经过对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奥地利被排除在外。1867年,多民族的奥地利,实行改革,采取联邦制,允许匈牙利有自己的议会和宪法,但由奥地利的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是为奥匈二元帝国。 1871年1月18日,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帝国由4个王国、5个大公国、12个公国、侯国及4个自由市和帝国行省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在帝国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分别兼任帝国皇帝和宰相。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因此德国各邦号名义上保留,但已失去了以前的独立和权力。
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推行俾斯麦的现实主义政治达30年之久。对内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但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70年代初发动“文化斗争”,打击天主教势力,取消了教会的相对独立权。1878年颁布镇压社会民主党的“非常法”,德国社会民主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人运动受到压制。对外推行“大陆政策”,力图孤立法国并使英、法、俄、奥、意等欧洲大国互相牵制,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873年促成了德、俄、奥“三皇同盟”,1882年签订德、奥、意三国军事同盟。
统一后的德国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扩大世界市场,参加瓜分世界的竞争。1888年年轻的威廉二世即位,推行与俾斯麦不同的“世界政策”,力图在世界舞台上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争高低。1914年德、奥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法、俄争夺世界霸权与殖民地。1918年11月德国最终战败,国内发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J. 为什么德法都取消了王位而英国没有
1,英法政治体制的不同,以王位联合为主要形式的权力结构
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实现了王位的统一。由于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权力结构不同,英格兰通过日益英国化的联合国王基本上控制了苏格兰的内政和外交,这为苏格兰和英格兰逐渐一体化奠定了基础。1688年,英国爆发了一场光荣的革命,历史上称之为“不流血革命”。这场革命在英国乃至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确立了“议会主权”,而且开启了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因为他的宗教方向与国家不一致,与国家宗教方向背道而驰,但他的身份是国家领导人。因此,人们对此感到非常不信任。当时,宗教问题是欧洲的核心和最重要衫消的问题,不容动摇。因此,对查理一世来说,死刑是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