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战末期,列宁为什么要割让大片国土给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列宁把苏俄3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割让给德国非常合理,他用祸水西引的方式,保全了列宁对苏俄的领导。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与德国是敌对关系。但是沙皇俄国的人民不想继续陷入战争之中,同时俄罗斯军队也被德国打的损失惨重。
6.只可惜当时中国对列宁领导的苏俄构不成威胁,所以列宁也从来没有考虑向中国归还,被沙皇俄国占领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列宁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这就是弱国无外交的事实。
Ⅱ 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做出了什么举动使中国外交受辱
把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让给了日本,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没有得应有的的尊重,反正总而言之,弱国无外交,当时。
Ⅲ 一战后德国结局是什么
1918年11月11日,持续4年零3个月、造成3600万人伤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德国战败。次年,战胜国也称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单方面制定并迫使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签署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
这份满含耻辱的规定使德国割让了1/8的国土(包括德波历来争夺、象征着面子的但泽地区)、1/10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并承担10亿英镑的战争赔款。
同时,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解散德军总参谋部,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舰只总数不得超过36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得建立空军,不得建立军校,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坦克和重炮等进攻性武器。
拆除德国西线军事工事,莱茵河左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德国不得在莱茵河左岸及右岸50千米内设防。德属非洲的殖民地由英、法两国瓜分,德属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则由英、日两国瓜分。
Ⅳ 二战结束后德国失去了哪些领土
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二战结束之后,受到了同盟国一方的清算,德国除了丧失了其全部海外殖民地之外,德国本土也被瓜分,被割让的领土超过了13万平方公里,约占德国总领土的40%,剩余的国土也被划分为四块,分别由英美法苏管辖,英美法三国的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苏联的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东德和西德作为冷战的产物,一直处于对峙中,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两德才统一,德国作为二战的罪魁祸首之一,领土被瓜分,也算是为自己的罪孽赎罪。
二战后,德国被割让的领土主要被两个国家占据,波兰和苏联,其中划给波兰的超过了12万平方公里,划给苏联的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已经是一条放在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如果说割让加里宁格勒州给苏联,只是因为加里宁格勒州的战略地位对苏联来说却是非常重要,那么割让德国东部给波兰,只是列强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利益交换中最受伤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德国。
Ⅳ 德国的殖民地
坦桑尼亚 是其殖民地,该国只要2条铁路。一条是德国修的,一条是中国人修的坦赞铁路。最重要的是德国是欣赏中国人,他们从青岛招了100个中国人到坦桑尼亚当警察,去管理劣等的黑人。
青岛
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
吐寇兰、喀麦隆、德属西南非、德属东非
加纳,多哥
新几内亚德属部分和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
Ⅵ 一战后德国结局是什么
海外利益瓜分,领土被割让,难以承受的战争赔款,国内经济的崩溃,难以想象的通货膨胀,为了节约印刷成本,钞票已经变成单面的了,且面值大的吓人。为纳粹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沃土,让战争狂人希特勒成为了领袖
Ⅶ 一战法国割给德国哪两个地区
您好,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有关这两个地方的争端还要追溯到德意志30年战争,在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中作为对法国的补偿并入法国版图。在1870年普法战争(德国统一的决定之战)中法军战败,德法签订了合约,法国交出阿尔萨斯和洛林。风水轮流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这两个地方根据《凡尔赛合约》又回到了法国人手里。有关《凡尔赛合约》的内容有个简单的口诀“阿洛萨尔殖民地,莱茵赔款200亿,10万没有重武器”。
Ⅷ 一战后德国割让了哪些领土
一战后德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北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归波兰;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卢森堡独立;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承认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二战后德国完全由苏、美、英、法四国占领。
Ⅸ 我国曾被德国列强侵占或强行租借的的地方有哪些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军队借口山东巨野教案发生,强行占领了青岛,在造成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又于翌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与它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将崂山地区原属即墨县仁化乡的大部村庄和里仁乡、福海乡的部分亏尺村庄划入胶澳租借地孙空瞎。胶澳地区被占领,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则空围,青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到1914年,日本趁一战爆发抢占了德国的租借地。
Ⅹ 一战二战后德国共损失多少领土(不含海外殖民地)
一战战败后失去的领土:
一战前德国的领土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凡尔塞条约割取了德国1/8的领土,约8.8万平方公里:
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
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实质上由波兰控制。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二战战败后割让的领土:
二战前德国的领土略少于47万平方公里(1936年),二战后为35万平方公里
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割让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
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让给法国
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一部让给丹麦
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
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划归现在的捷克等地。
5、苏占东德和英美法占西德分别独立
6、柏林分区占领,英美法控制的西柏林成为飞地。
————————
【主要地区简介】:
(一:阿尔萨斯)
法国东北部地区名及旧省名。
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
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
面积8280平方公里。
人口156.6万(1982)。
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
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 *** 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
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二:洛林)
洛林大区位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接壤,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首府为南锡(Nancy)。
现今的洛林(Lorraine)相当于公元10世纪上洛林公国的范围。
上洛林自12世纪起习称“洛林’。
1552年,法王亨利二世夺取了境内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
30年战争中,法国于1633年占领洛林全境。
1697年洛林转属神圣罗马帝国;1737年并入法国版图,成为法国傀儡、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终身领地;1766年并入法国,1871年,普法战争后,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由法国割让给德国;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归还给法国;1940年~1945年又为德国兼并;1945年法国再度恢复了对洛林的 *** ;今划分为默兹、摩泽尔、默尔特-摩泽尔和孚日四省。
洛林大区传统工业为采石、玻璃和水晶制品、伐木和造纸业,现代工业为钢铁冶金、汽车制造业(奔驰汽车公司驰名品牌Smart汽车制造厂便设在该大区)、电子制造业(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JVC、Panasonic、Toshiba等均在此落户),化学工业亦非常发达。
洛林大区是法国第一大棉花、煤产区,第二大钢材和木料产区、第三大啤酒、油菜和奶酪产地,全年可生产约460亿千瓦电,全年可生产350万立方米的木材,140万头牲畜,可生产全国76%的煤。
(三:石勒苏益格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最北部的州,面积: 1.57万平方公里,人口: 277万。
北临丹麦,西面是北海,东面是波罗的海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南面是下萨克森州和汉堡。
州府是基尔。
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历史上石勒苏益格州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德国的北部省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介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
在历史上,是荷尔斯泰因公爵领地。
此外,劳恩堡公爵领地以及前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也位于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内。
石勒苏益格公爵领地自丹麦战败于普奥联军于1866年后年起属于德国。
而北石勒苏益格——即今天丹麦的南日德兰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次公民投票后宣布加入丹麦。
(四:西里西亚)
西里西亚 (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 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
大致在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发一带和德国东部。
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
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西里西亚分属波、德、捷三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划入波兰,小部分属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
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
(五: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 (德语: Ostpreußen;立陶宛语: Rytų Prūsija 或 Rytprūsiai;波兰语: Prusy Wschodnie;俄语: 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 — Vostochnaya Prussiya;英语:East Prussia;荷兰语: Oost-Pruisen;西班牙语: Prusia Oriental) 是普鲁士王国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鲁士公国的领地上。
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麦尔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哥尼斯堡)。
而南部就是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
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
东普鲁士在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
在1875年,该地的人口中,有73.48%是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和8.11%的立陶宛人。
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变成共和国。
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东普鲁士与部分西普鲁士是德国的外飞地。
基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割让大部分的西普鲁士以及波森省予波兰,亦即波兰走廊及但泽自由市。
1920年,西普鲁士西面和东普鲁士南部都有举行公投,让居民决定是否把土地归于波兰还是德国。
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归于德国。
1923年,在没有举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强占梅梅尔地区 (亦即克莱佩达地区) 。
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波兰,东普鲁士回归德国。
二战结束后,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议,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东普鲁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领土分给了波兰。
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
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
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
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为加里宁格勒,省名是加里宁格勒省。
1947年,苏军驱逐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六:苏台德地区 )
苏台德地区 (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 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特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严格地讲,苏台德地区并非一个地理概念,它大致包括三部分地区:(1)捷克斯洛伐克东北部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苏台德山脉所在地区,(2)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奥雷山脉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的波希米亚森林地区。
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奥属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
着名的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克罗姆洛夫都在苏台德地区之内。
在第一次大战以前的数百年间,苏台德地区属于奥地利帝国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的领土,该地区以将德语的居民为主,如奥地利帝国有名的拉德斯基元帅、施瓦岑伯格元帅都源于此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苏台德地区归属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这350万并非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今奥地利全国的居民也就是700多万。
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
纳粹德国以苏台德为题,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进行挑战。
在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妥协和同意之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让纳粹德国占领该地。
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
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德国战败,苏台德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当地的数百万讲德语的居民被驱赶到德国。
从1993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解体,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