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幼儿园为何看似什么都没教,但孩子自己就学会了
德国幼儿园,就是一所森林游乐场
在德国柏林北部的Pankgrafen森林幼儿园,不管天气如何,每天都有21个孩子准时来上学。
即便是零下28度的天气,孩子们也会在户外度过一天。他们很少感冒,因为父母和老师给他们穿好了合适的衣服。
上学时,考试都是要排名次的,据说现在不让排名次了,但前段时间听一个朋友说起自己孩子上小学的情况——班主任会经常在家长群里表扬某些同学表现得好,而这给其他的家长带来了压力。
家长的压力,最后都会转化到孩子身上去。
学校里的竞争从未消失过,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意思是,你越想赢别人,就越会去注重怎样赢得竞争本身,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你不去管别人做得怎么样,只专注于自己,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你自然能够赢过别人。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怎么好意思去跟三岁的孩子比呢?真实的社会,有接受帮助,有提供帮助,有合作混龄环境最核心的好处,还在于它的真实性。
B. 如何培养小孩专注力
上周末,我正在家里休息,一个回老家度假的朋友就打电话来跟我诉苦。原来他回家之后也没能闲着,第一时间就被拉去给他三年级的小侄子辅导功课去了。
“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向我抱怨,“孩子是个好孩子,但是注意力太不集中了。我把他的手机拿走,他就玩手边的笔和本子。后来我不让他玩这些东西,结果他还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走神,写一会儿作业,心思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直到我叫他,他才重新开始写作业。”
这套绘本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每册书都附赠一本精心制作的《阅读手册》,内容也相当丰富。《阅读手册》给每幅图设计了三个栏目:“火眼金睛”“科普小贴士”“情景小故事”。“火眼金睛”升级找找难度,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独立完成这些任务,锻炼孩子的思维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科普小贴士”丰富孩子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更轻松地理解图片里的内容;“情景小故事”给孩子示范如何看图说话,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自己讲小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除此之外,每本书还有语音导读,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以像听妈妈讲故事一样, 听每一个场景的故事了。
一套好的辅助书,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但是要想让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严谨和专注,还需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和孩子一起培养专注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也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奋斗。
C. 为什么德国盛产高素质人才
德国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音乐节和科学家。至今,德国这片沃土上也还是人才济济,那为什么德国盛产高素质人才呢?
综上所述,德国的民族性格、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都是德国盛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
D. 德国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顶尖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也闻名世界吗
德国人极其重视家庭教育,德国也是唯一把修养少年儿童的义务密文载入我国宪法的国家。相比传授知识,德国人更重视教给专业技能,重视鼓励孩子一生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们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没教,事实上多方位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洞察力、想象力和逻辑力,这都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怪不得她们能拿到全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E. 德国人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教育孩子
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
无论是德国人
或是中国人
每个家庭方式都不同吧
F. 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德国有哪些育儿方式呢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后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将的人数接近诺贝尔奖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全球60多亿的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育儿教育,看看德国的育儿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幼儿园重视实践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将在幼儿园中度过4000个小时,一般来说孩子会做很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参观警察局,了解如何报警,警察是做什么的,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场,拿着钱学习如何买东西,去花圃,图书馆,去商场,去采摘。
一个孩子长到了6岁,就能自己去商场,自己整理东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过早的开发智力是并不提倡的,提早学到的书本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时候,赢的意识是家长的虚荣心在起作用。
德国甚至禁止对孩子提早开发智力,留给孩子更多成长和想象的空间,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拼图,读书,老师会帮正在工作的同学完成自己的项目,然后让其他小朋友学会安静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当孩子会走路了之后,父母就会放手让孩子去体会周围的环境,不会频繁对孩子说“no”,因为每一次说不都是对孩子的打扰,做父母要敢于放手。
规矩要提前做好,预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规矩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围内,只要孩子没有安全危险发生,家长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好好玩耍。
4.培养专注力,正常环境即可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专注力,会特意给他们创造一个没有声音没有打扰的环境,其实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环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写作业还是睡觉,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只要不特别大声就行。德国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扰孩子,让他们专注就够了。
有的时候越从形式上强调,越对孩子的专注是一种打扰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阶段,家庭和幼儿园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独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承担责任,独立解决问题。
G. 德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区别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诺贝尔奖可以说是最权威的科学奖项之一了,很难有人想到,这项国际权威奖项,单单是德国人就拥有将近一半。虽然的德国本身的科技产品技术含量非常高,但这么高的获奖率,着实是惊呆了不少人。
要知道,德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广东省常住人口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国”,以微少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强国。
H. 《德国专注力训练》这套让孩子爱不释手一翻再翻的绘本,好在哪
文/辣妈Abigale
帅宝还不到半岁的时候,我给帅宝选书,看到这套《德国专注力训练》,很喜欢它的画风,于是果断下单,想着先屯起来。这之前我穗掘模以类似的理由屯了不少未来的书。
这套书共6册,推荐年龄适用于3~6岁儿童。
帅宝大概16个月大的时候,在我以为他够不到的地方翻出了这套书中的其中一本。然后就一翻再翻,爱不释手。
现在翻得多了,我也发现了这套书的多种玩法,非常有趣,一起来看看吧。
这套书每一页的画面太满,在帅宝拿来让我讲的时候,我并未太认真。
我潜意识当中觉得他只是图新鲜拿来随便翻翻,毕竟他还不到一岁半,而这套书是给三岁以上孩子看的。
结果他很认真,他一眼就看到了“车车”,并伸手指给我看。我看过去,哎呦,确实是一辆很小的小猜缓汽车!
我试探性地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他又指出来几处,都是他知道的东西。
我试着翻了一页,问他,气球在哪里?他迅速地指了出来。我惊呆了!如此复杂的画面,换做别人问我,也要找一找才能发现吧!他是如何做到一眼就发现在哪里的?
我一下子来劲了!开始认真给他讲每一页的画面,他看得津津有味。
我们经常一起玩“找找看”的游戏,比如一般是我问,“圣诞树在哪里?”“椅子在哪里?”帅宝指出来。
现在,他能够认识和找到几乎每一页的所有东西。比单纯的识物书好太多。
日常常见的事物,我有时候会说英文。先说单词,比如,我说“toy ck”, 帅宝指出来在哪里。
慢慢地,我会说简单的短句,比如"where is the red car?""where are books?"帅宝指出来在哪里。
意外发现这本目前比很多英语启蒙读本(比如RAZ, 培生等)好用。
本书每一页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
比如从图里分别找出A、D、G、H、N、O等六个字母,还有找数字,找图形的……需要找的字母或数字或图形,各自隐藏在图里不起眼的位置。
刚开始尝试让帅宝找了一个图形,我以为他会不喜欢,因为字母、数字和图形对他来说,不是实物,还太抽象。
结果他不但顺利找了出来,以后他都自己主动去找出来指给我看。
讲着讲着,不知不觉能串起一个故事,每一页都能讲多个故事,因为画面太丰散芹富了!
就是纯粹的看图说话,看到哪里,想到哪里,或者帅宝指向哪里,就能自然说到哪里。
我讲得很有成就感,帅宝听得很高兴。
哈哈!怎么感觉比故事书好呢!
这套书共包含了国内外42个不同的场景,孩子在认物的同时,也逐渐了解和认识了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山河、建筑、动物、人的活动、习俗、物产等,增长了知识。
本书的设计初衷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从识物到寻找,由浅入深,阶梯式递进,在愉快地“找一找”的过程中,自然地培养了观察力和专注力。
书中的相当一部分物帅宝从未见过,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妈妈的表述、动作,孩子实际上是想象出了一个对应的画面。
包括讲故事,也都是妈妈和孩子在共读绘本的过程中,即时想象出来的场景。
孩子喜欢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玩法多,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又感觉有趣。
2、画面丰富,内容包容万象,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总能发现新的东西,常看常新。
3、孩子已经形成了阅读的习惯,与其它绘本相比,这本色彩搭配明艳,图画形象逼真,场景热闹(故事类的绘本往往画面较单一),更容易吸引孩子。
通过共读这套书,我意识到,给孩子选书,考虑适龄,其实主要还是看孩子的认知程度。适合两岁、三岁孩子的书,一岁多的孩子也不见得就不能看。
另外,孩子的兴趣也很关键。孩子喜欢的书,大可以大胆翻开来看,说不定就发现宝藏了呢!
学龄前孩子的绘本,多以图画为主,那画面的内容、层次、色彩、质感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这套书的纸张都是硬纸板,结实耐翻,帅宝翻坏了不少书,唯有这套依然完好,非常适合低幼儿童使用。
——End
I. 孩子的事交给他自己来!德式全方位优质小孩养成之道
孩子的事交给他自己来!德式全方位优质小孩养成之道 “让孩子勇于尝试各种可能”是德国幼儿启蒙教育的核心宗旨。对德国人来说孩子最终仍需依靠自己的力量长大,与其让他们在未来的挫折中徬徨无助,倒不如从小就一边尝试、一边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理念让一个来自台湾的幼教老师,在深入教学现场后感受到前所未见的德式震撼教育。 目前任职于德国汉堡市区双语(德/英)幼儿园教师兼教学组长的庄琳君,在德国已从事幼儿教育将近三年。这段不短不长的三年德国经验,却让庄琳君打破自己过去在台湾对于幼儿教育的想法,甚至在脑海中重新思索了关于“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