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皇怎么看待二战德国

德皇怎么看待二战德国

发布时间:2023-06-02 19:03:17

① 德皇威廉二世在二战中有什么故事

他死于1941年,没有二战中的故事。

② 为什么一战和二战都是德国引起的,当时的德国政治,军事是怎样

第一次时间大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败国,被解除武装。然而,不过20年的时间,德国又一次崛起,成为欧洲最大的军事力量。如果考虑到在次期间它还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的话,那么这一切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总有些人认为是希特勒的铁碗政策和犹太人的血泪成就了第三帝国,但是那铁与血的背后有更多的人物和事件把德国推上穷兵黩武的不归路。

第一章:《凡尔赛和约》,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
1918年11月11日,血腥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德国作为战败国将丧失13%的领土,赔偿32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外加每年5亿美元的利息;出口产品被征收26%的额外费用,丧失所有海外殖民地;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海军主力战舰不得超过6艘,不得拥有潜艇、飞机、坦克或重炮等攻击性武器。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曾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但私下里,他承认:“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英国外相柯曾(Lord Curzon)持相同的看法,他说:“这不会带来和平,这只是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

美国总统威尔逊看到这份协议后,也皱着眉说:“如果我是德国人,我想我绝不会签署这份协议。”

问题不在于政治家们是否都意识到了问题的本质,问题在于他们背后的“师爷们”才是真正的决策者。陪同威尔逊来到巴黎的银行家有:首席金融顾问保罗·沃伯格、摩根和他的律师弗兰克、摩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托马斯·莱蒙、战时工业委员会主席巴鲁、杜勒斯兄弟(一个是后来的CIA的头头,一个是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英国首相的身后是菲利普·沙逊爵士(Sir Philip Sassoon),他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嫡系子孙。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的高参是乔治斯·曼德尔(Georges Mandel),他的真名是杰洛波·罗斯柴尔德(Jeroboam Rothschild)。德国的代表团首席代表就是保罗的大哥麦克斯·沃伯格。当国际银行家们齐集巴黎的时候,后来的“以色列之父”艾德蒙·罗斯柴尔德男爵作为东道主提供了热情的接待,他将美国代表团的头面人物安排在自己在巴黎的豪华庄园里。

巴黎和会其实是一场国际银行家们的狂欢节,在大发战争横财之后,他们随手播下了下一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一般认为虽然一战西线战事绝大部分发生在法国,法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克莱蒙梭的政策仍过分激进,对德国过分苛刻。而且条约是胜利者强加于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一种羞辱。时至今日史学界对此仍有不同观点。
凯恩斯在其着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埃蒂涅·曼托索在给凯恩斯的公开信中发表了他的不同观点,并指出凯恩斯的战后预言并未成真,如凯恩斯预言欧洲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9年的产量较1913年增加了10%,凯恩斯预言德国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7年德国的钢和铁产量较1913年分别增加了30%和38%,且1913年的数据包括了战后德国割让的领土。又如凯恩斯预言战后德国国内储蓄不会超过20亿马克而实际上1925年的数字是64亿,1927年76亿。凯恩斯预言德国在条约生效30年内无法支付高于20亿马克的赔款,曼托索称在1933至1939年间德国在重整军备上花费了7倍于此数的金钱。
近来又有一种观点称德国在条约中获益匪浅,如史学家格哈德·温伯格在其着作《手边的战争》中提到,由俾斯麦一手建立的德国政治体系不但未被摧毁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国避免了战后被战胜国大规模军管(特别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对比)。

现在回顾一下,在1919年时德国其实取得了较五年前战争爆发时更有利的战略态势,尤其是德国的东方,原来在经济和军事上都不断膨胀且亲法的俄罗斯帝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外交上孤立,内部纷争不断且卷入内战的苏维埃俄国。在南方,德国的前盟友奥匈帝国分裂为数个弱小的共和国,对德国的再次崛起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了。

英国军事史学家科热里·巴尼特声称,与德国所期待的一旦赢得战争后他们强加于协约国的和平条约相比,凡尔赛条约实际上是相当仁慈的。对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国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业,90%的煤产地以及50亿马克的战争赔偿。巴尼特同样认为德国在签订条约后的战略态势较1914年更好,以前在德国东方可以起到平衡德国作用的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消失,而且德国和新生的俄国之间有波兰作为缓冲。在西方只有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口都不如德国的法国和比利时。巴尼特还认为英法两国应通过一种彻底摧毁俾斯麦一手创立的统一的德国并使其重新分裂为多个较弱小的政治实体的方式实现欧洲大陆的永久和平,只有这样做才能彻底解决德国给欧洲带来的麻烦,但英国并未达成自己参战的目的。

如果不以现代的战略或经济角度思考问题,凡尔赛条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这也是希特勒一上台就开始明目张胆的践踏条约并赢得国内的一片喝彩的原因。史学家丹·洛林说,凡尔赛条约的连锁反应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军国主义的复兴
“任何和平条约,任何敌人不能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是:坚强的信念。当命运再次召唤德国人民武装起来的时候-这一天终将到来-它将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紧紧握住忠诚的武器。只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所谓。”汉斯、冯、西克特少将写下上述铿锵之语后不到一年,便接受了一项棘手的任务,铸造那些“钢铁般的双手和意志。”1920年6月,卡普政变发生3个月后,他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统率10万新陆军,尽管“国防军”这个字在德文中不仅包括陆军,还包括海军,但是海军有自己的领导。

54岁的西克特是现代普鲁士将军的典范。他身材瘦削笔挺,左眼夹一只单片眼镜,无论是个人背景还是外貌都体现了经典的德国军事传统。西克特平时沉默不语,难以琢磨,偶尔开口,则出言简洁,语调讽刺,因而有“斯芬克司”之称。西克特就任后便着手“减轻凡尔赛条约的流毒”。他不但要克服条约规定的种种限制,还要安抚因政府批准条约激起的分裂思想和愤怒情绪。同时,还需要把残留在国防军内的“自由团”余部训练成正规军。西克特坚持主张国防军必须超然政治之外。他禁止军人加入政党,禁止政治意向鲜明的报纸在军营发行,甚至终止宪法赋予现役军人在议会中的投票权。西克特从上任伊始就想方设法规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他让军队办公室行使总参谋部的职能,给它的各种机构冠以虚名,巧妙的保留了总参谋部。比如,参谋部情报局在统计局和福利办公室的名义下开展工作(狐狸插话:这点和民国时期的中统何其相识)。和约要求取消军事院校,西克特便在军队中开设一项“特别训练课程”起到军事院校的作用。
此外,西克特默许建立一支大大超过凡尔赛和约数量限制的国家警察武装,作为陆军的后备军。久经沙场的军官穿上警服,给数以千计的入伍者施加军事训练。他们许多人象步兵一样装备步枪、机关枪,甚至装甲车。二战中,德国警察中受过特殊训练的一些人将陆军师和集团军。
西克特认为,规模小素质高的陆军应该采取机动战略。他在1921年写道:“据我看,未来的战争在于调动人数少但素质甚高的机动部队,若配以飞机,则作战效果更高。”他对速度和机动性的重视是德国闪电战的萌芽。在强调机动性的同时,西克特把国防军建设成为日后大规模扩军备战的骨干力量。他创造性的提出:“领导者的队伍”,意在表明每个成员都有一声令下即可担任更高职位,肩负更大职责的能力。因此,在战时动员中,少校和上校可以升为将军,得力的军士可以升中尉。和约没有限制军士数量,多达4万的军士和下士——将近每两名士兵中有一个——准备加入军官行列。

③ 为什么说德皇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把德国拖进了世界大战的深渊呢

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搭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很快成为了欧洲强国。尤其是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皇帝后,极力推行扩张的世界政策,从此欧洲的均势失衡,再不平静。随着德国的扩张野心和行动的膨胀,也使英法等老牌帝国开始忧心忡忡。如此德国与英法俄之间矛盾日益尖锐起来,但德皇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并无丝毫收敛之意,矛盾继续发展,所以一场大战正汹涌而来。

对外政策的演变

俾斯麦早在国内狂热势力要求扩建海军、谋求扩张世界时就曾表示:“德国在拥有世界第一陆军时,再进一步扩大海军,只会将自己的国家推向众矢之的,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由此可见,俾斯麦对时局冷静、明智而准确的判断。然而,俾斯麦辞职以后,威廉二世以及那些狂热的支持者早已把这一忠告抛到了九霄云外。最终德国人的军事冒险让当时的世界秩序难以维计下去,德国滑进世界大战的深渊,得到的是那个让他们无法接受的《凡尔赛条约》。

④ 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地位

二战时期德国确实很强大。
一战时,德国是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军事实力。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
1918年初,德国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德军第一次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到7月17日为止,德军一共在西线连续发动了5次进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战局计划。尽管德军的进攻使英法军队遭到很大损失,数度在宽大正面上突破英法军队的战术防御地幅,但战术的胜利反而拉长了德军战线,使德军态势进一步恶化。5次进攻并使德军损失了100万人,德军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于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军队与源源开到的美军一起,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协约国的总攻给了德军以最后的致命打击。9月29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须立即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德国组成新内阁,向美国请求停战。11月3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并随即陷入崩溃,从而又使德国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国。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土耳其也已经向协约国投降。德军本身已经无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尔海军起义,11月7日巴伐利亚爆发革命。11月8日,德国停战委员会首次同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接触。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规定:
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火炮、2.5万挺机枪;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全部潜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二战时,德国已经被剥夺了所有殖民地,且受《凡尔赛和约》束缚,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但由于德国已从经济大萧条中恢复,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尚未恢复,故德国实力仍较强。

有一组数据:1932-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提高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增至2320万吨。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包括55家飞机厂、40家汽车和坦克厂、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80家火炮厂。1940年8月2日,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18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1941年2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60%,其中弹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产量达到3180万吨,整个西欧还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
二战时的德国虽然在技术领域有一定优势,但远说不上是最强,当时科技和生产技术领域最强的无疑是美国。所谓纳粹德国最强的说法主要是国内一些对军事知识很无知但又赶时髦的假军迷YY出来的。他们的“依据”无非就是战争后期的那些“末日奇迹”,可是这些东西一过分超越了当时的技术,没有多少实用意义;二当时的德国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制造这些东西了。这些东西的价值顶多就是让希特勒穷开心。
在人员素质上,虽然纳粹德国空军诞生了不少战绩惊人的王牌飞行员。但这些人的出现并不代表德国空军的整体水平,相反,这代表了德国空军的力不从心和无可奈何。这样高水平的飞行员本应该离开前线作为种子用来培养新飞行员的,把宝贵的战斗经验介绍给他们。可是因为前线的压力太大,德国不得不把这些宝贵的种子当救灾粮用,无谓地消耗掉。这反映了德国整体实力上的薄弱。
哪怕是在战争初期,德国相对于它的对手也并不存在多少技术上的优势,最多在个别领域比较强,综合比较起来都是差不多的。德国之所以在战争初期所向披靡,靠的不是技术,而是先进前卫的战术思想。但是到了战争后期,随着战场的形势越来越朝消耗战的方向发展,光凭借战术上的优势德国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所以最终失败了。
和很多人想象的相反,德国在一些技术上甚至比它的对手弱。比如雷达技术上落后于英国和美国,大规模生产的工艺上甚至落后于苏联(苏联的坦克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更高)。

⑤ 二战时德军占领荷兰以后,德皇威廉二世是什么态

德军占领荷兰让威廉二世很不高兴,毕竟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时间。德军占领荷兰不久,威廉二世便退出了政治舞台,主要原因是病痛折磨。1941年夏天,也就是德军占领荷兰的一年之后,威廉二世在多伦去世。在去世之前,威廉二世嘱咐自己的家人:在帝国没有恢复之前,不要把自己葬在德国。就这样,至今威廉二世的陵墓仍在荷兰境内

⑥ 一战的祸首德皇威廉二世该如何评价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正在比利时斯帕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不过,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分。1918年11月9日,为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布把威廉的两个封号一并废除。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此外,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保罗•冯•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回德国并不会镇压革命。因此,德皇只好退位。威廉二世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者,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威廉二世退位。
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国。《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例如德国入侵中立国比利时)。但是,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交情,在多伦一座小城堡度过余生。他失去对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依旧过着奢华的生活。

⑦ 德皇如何看待二战德军

看这篇文章

940年夏天,沉寂了几个月的德军发动了攻势。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被德军占领,在荷兰,德军遇到了一个特殊的人,那就是曾经的德皇威廉二世。不得不说,当时德军对威廉二世十分尊敬,但也是仅仅而已。威廉二世继续在城堡生活,他没有权力指挥德军。那么,德军占领荷兰时,威廉二世是什么态度?

一、帝国崩溃之后,威廉二世逃往了荷兰

威廉二世是德国最后一位皇帝,他在继位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世界大事。1914年,在威廉二世的怂恿下,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这一情况进一步引发了欧洲的混战,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由。在战争的初期,德国拥有一系列的优势。但是随着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德国逐渐陷入了战略资源不足的困局。其实到了这一步,德国想获得战争胜利已经十分困难。尤其是在美国参战以后,德国获胜的希望更为渺茫。长期的战争也给德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1918年11月,德国首都柏林发生了起义。德皇威廉二世在无奈之下,只能逃往荷兰暂避一时。随后,德国临时政府向协约国阵营投降。德国投降以后,遭到了十分严厉的制裁,包括领土、赔款、军备等等。

威廉二世被英法两国列为了战犯,英法两国要求荷兰交出威廉二世。不过荷兰女王威廉明娜与威廉二世是老表的关系,威廉明娜拒绝交出威廉二世。因此威廉二世虽然丧失了权力,不过人身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威廉二世在荷兰的生活并不奢华,荷兰方面为威廉二世准备了一栋城堡。威廉二世的身边有几个仆人照顾其生活,日常生活和普通的富家翁差不多。威廉二世整天除了写回忆录,就是在山中打猎。不过他一直想返回德国,只是没有机会而已。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威廉二世寄去了200万马克作为资助。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希特勒并没有接回威廉二世的意思。因为威廉二世这位老爷子一心要恢复帝制,这是希特勒做不到也不想做的。

二、德军占领荷兰之后,威廉二世拒绝离开

1939年9月,德国大举进攻波兰。波兰是英法两国的盟友,因此英法两国对德国宣战。可是英法两国希望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继续向东进攻苏联,因此两国的态度是按兵不动。结果德国占领波兰以后,丝毫没有继续东进的意思,而是积蓄力量准备进攻西欧地区。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以后,1940年夏天,德军开始进攻西欧各国。荷兰、比利时先后被德军占领,比利时国王投降,而荷兰女王威廉明娜逃往英国。在撤往英国时,威廉二世拒绝同行。这位老爷子比较记仇,他不愿意在英国人的目光下生活。不久以后,德军占领了荷兰,德军官兵没有去打扰这位老皇帝。但威廉二世同样无法命令这些德军士兵,他的生活没有多少变化,此时的威廉二世已经垂垂老矣。

德军占领荷兰让威廉二世很不高兴,毕竟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时间。德军占领荷兰不久,威廉二世便退出了政治舞台,主要原因是病痛折磨。1941年夏天,也就是德军占领荷兰的一年之后,威廉二世在多伦去世。在去世之前,威廉二世嘱咐自己的家人:在帝国没有恢复之前,不要把自己葬在德国。就这样,至今威廉二世的陵墓仍在荷兰境内,估计不要迁移。威廉二世似乎并不喜欢纳粹,在去世前,老人家的不希望在自己的葬礼上出现纳粹标识。这一愿望并没有满足,德国那些老将军们参加了威廉二世的葬礼。威廉二世墓碑上的一段话很有深意:“无需赞赏我,因为我无需赞赏。不要给我荣誉,因为我不要荣誉。不用制裁我,因为我即将受难。”

⑧ 二战德国士兵素质为何如此之强

现在大家一谈到二战,首先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德军士兵那严谨的作风和纪律了,其中作战素质也是没得说的!那么二战德国士兵的素质纪律从从何而来的呢?

第一:我们都知道二战德国的教育水平很高。绝大部分的国民都接受过12年的教育,并且这种教育早在普鲁士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这就决定了全体德军士兵拥有一般国家不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

以上这七点中,是放眼当时整个时代都无法比拟地的优势,从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德军会在二战中的素质任然是最好的。顺便说一下一战时期的那只由德皇所领导的德军的素质比二战时期的德军素质还要高。

阅读全文

与德皇怎么看待二战德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0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3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4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6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