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特勒是哪一族的人
日尔曼族人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反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帝国大厦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1934年8月1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限的权力,并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被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
在第三帝国初期阶段,他的某些经济措施一度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动性的群众运动而获得下层民众的支持。
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极端民族保守主义的。他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郎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
国内方面,他实行法西斯式的一党恐怖专政,仇视且排斥其它非纳粹政党和思想,包括共产主义运动,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共产党之用,他还鼓吹民族优越,仇视其它民族。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国防军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空军支援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30日15时30分,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并双双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
2. 希特勒简介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德国纳粹党首领,第三帝国元首兼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北部边境小镇布劳瑙。其父是海关一小职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在巴伐利亚步兵团作为志愿兵服役,他参加了着名的松姆河战役、阿腊斯战役、伊普莱斯战役,并在战斗中两次负伤。
1919年,希特勒参加了一个叫做“德国工人党”的小团体,并成为该党主席团成员。1920年希特勒将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民社党或国社党,按德语缩写音译为纳粹党)。随着纳粹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希特勒在党内的地位也日益突出。1927年希特勒最终夺取了党的领导权,成为该党主席。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了“啤酒馆暴动”,威胁正在开会的巴伐利亚首脑卡尔交出政权,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及其主要成员因叛国罪被判刑。希特勒利用在狱中这段时间,写出了《我的奋斗》一书。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他创建第三帝国,征服欧洲的野心。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大资产阶级的策动支持下,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他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与戈林合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国会纵火案”,诬陷是共产党人所为,以达到消灭政治对手的目的。接着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实现了“纳粹党”一党独裁。1934年,兴登堡总统逝世,希特勒操纵国会宣布:“德国总统和总理的两个职务合并为一”。因此,希特勒自称为元首和帝国总理,拥有国防军最高统治权。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式形成。
希特勒上台后,撕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军备的限制,开始恢复军事力量,加紧扩军备战。1936年10月与意大利签定了“轴心协定”,同年11月与日本签定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第二年意大利也加入此协定,德、意、日三国结成了法西斯联盟(即轴心国)。1938年到1939年,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开始对英、法进攻,只用六个星期的时间就打垮了英法联军。1941年6月,希特勒入侵苏联.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希特勒丧失了30万精锐部队,从而失去了战略主动权。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迫于形势,同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配合苏联红军在东线的进攻,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
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希特勒见败局已定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妇埃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接受洗礼。4月29日,苏联坦克向火车站附近的动物园推进。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埃娃·布劳恩则与此同时吞下了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
参考资料:战火虚拟军事社区
3.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这对现在的德国有何影响
二战结束后,对于德国的惩罚在战败的轴心国中是最严厉的,德国被苏联和西方民主国家分成了两半,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建立,让这个欧洲曾经最强大的国家,日耳曼这个被俾斯麦的铁血凝聚起来的民族,被人为的从物质到精神上都分割了开来 。
苏联阵营和西方阵营政治体制的不同, 社会 管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德居民自我定位的错乱,柏林墙建立后,对于两德公民来往的限制,造成了一些 社会 惨剧的出现,在德国再次统一后,分裂造成的创伤还深深的影响着德意志民族。
德国对多极化世界理念的欣赏,是他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伤害后的政治经验,东西德统一后双方经济能力的不同 ,让西德政府拿出了大量的马克建设东德,东德人民在失业率等方面一直处在德国各地域的前列,这事实上改变了德国经济发展的速率。
而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东德出身的背景,也表示德国人民是有心胸真正的团结在一起的,美国现在在德国的驻军,和俄德关系的复杂,考虑到德国在欧盟中的领导地位,更是当今世界关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领土上德国的缩水
元首的梦想是拓展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然而现在的德国,因为分裂想重新的统一,在政治上的成功操作,背后是大量的让步,而领土的让步由于很难弥补的情况,成为了德国永久的代价。
东普鲁士是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基础,德国放弃了对这个地域的领土要求,但泽,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 德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无数代人的献血获得的土地,被从宪法上放弃了 。
德国在宪法中承认没有任何领土尚未加入德国,这个最强大的,西方和东方的梦魇,事实上遭到了永久性的惩罚,东德和西德的建立让德国为了统一,为了取悦列强,不得不含泪吞下苦果。
2.对国家主权的让步
戈尔巴乔夫的苏军,是完全按照协议退出了德国的领土的,然而美国人以保卫德国的名义还驻扎在德国,为了寻找继续驻军的理由 ,美国人为制造了欧洲和俄罗斯严重对立的政治假象,深深的伤害了德国的利益。
盎格鲁人的平衡戏码,在现在的德国领土上还在上演,联邦德国时期美国政府对德国政治的掌控,让他在议会制度的德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德国经常改变的,不稳定的外交政策,就是背后美国政治力量牵扯的原因,可以说德国再次统一三十年过去了,德国事实上在政治上还要承受西德时期的自由世界掌控。
美国人前几年对德国政要监听的丑闻,他坚持在通讯领域的领导地位,就是为了保持在德国的控制力,德国是欧盟的经济火车头,控制了德国,就控制了事实在经济上对美国霸权威胁最大的欧洲地区。
3.经济上的付出
东西德的分裂,是德国人民永远的疼,然而他们也是幸运的,看看世界其他地区政权分裂的状况吧,德国抓住时代的机会造成的统一,是可遇不可求的。
苏联的态度其实是德国统一重要的指标,毕竟统一是以西德接纳东德的模式展开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对戈尔巴乔夫的苏联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对苏联的食品援助考虑到苏联经济的窘迫,是以联邦补贴的方式操作的,德国为此付出了数亿马克。
在统一后,东德西德经济水平的差距,工业体系, 社会 保障体系重新的建立,让东德的经济产业经历了摧毁,活跃到停滞的过程,每年几千亿马克的经济补贴,甚至在西德引发了统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谈论。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德国人民的远见,西德的主流民意始终是愿意牺牲来换取经济结构的重新打造,是愿意补贴东德人民的生活的 。
1.柏林墙现象
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苏联对柏林的封锁造成的西方世界大规模的空运,西方能力的体现,这些都是在德国的领土发生的,德国人民做为主人,静静的看着占领军们的表演。
柏林的人民一夜之间发现,妻子再也回不去父母家了,住在不同地域的兄弟姐妹,再也没有方法联系了,柏林墙这个政治斗争的产物,建立在德国人民的血泪上。
德国冷战期间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柏林墙的建立为故事的构成因素的,西方世界的摄影展中,东西德国人民在墙的两侧绝望而麻木的眼神在照片中,那么的让人窒息。
柏林墙造成的伤害,在德国统一后很久还存在,那些死在苏军枪下的翻越柏林墙的勇士们,他们的墓碑前,有大量民众自发敬献的鲜花。
2.冷战第一线:被牺牲的德国对现在德国军事政策的影响
冷战中,美苏大量的军事计划,都是沿着被分割的两德边境线展开的,德国人民在双方统帅的计划表中,都是注定被牺牲的对象 。
现在很多的反映冷战的 游戏 ,都以战车跨过柏林墙作为象征意义存在,苏联强大的陆军突击,北约的防卫政策是以中子弹迟滞作为最终计划的,那么那些德国人民呢?中子弹难道能区分士兵和平民吗?
苏联的在核力量下的装甲行进,是实战性质很浓的训练科目。俄国人也不是善男信女,大量的核武器摧毁北约的有生力量,撕开北约防线的缺口,让苏军装甲部队行进,是苏联大纵深穿插理念的体现。
美苏双方对于德国在热战中的定位,都是牺牲品, 德国统一后,一方面释放善意,建立和俄罗斯正常的关系,用能源等手段建立和俄国的合作,同时又强调波兰在北约中的地位,想让波兰承担可能的第一次俄国人的攻击,就是在两德时期被惊吓引起的 。
1.五十年瞬息的改变
从1945年德国实际上分裂到1990年德国再次统一,五十年左右的割裂治理,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苏联的工业体系和西方有本质的不同,虽然在重工业方面俄国人可以勉强跟上西方的标准,但是轻工业和商业,苏联的水平欠佳。
德国人民是智慧的人民,东德的工业水平在华约的框架下是很高的,现代军事杂志中,都记载了东德产的AK系列质量高于苏联制造,但是苏联的经济模式中,计划经济的阴影,实际上也影响了东德的经济发展。
两德统一后,很多西德的企业主对东德工人的基本能力赞不绝口,但是他们的缺乏主观能动性也让企业主们惊讶 。东德的每个人做什么,都是苏联计划委员会安排好的,他的整个体制和西德大大的不同。
统一的德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改变生产者的观念,东德的经济水平长期落后于西德,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基础上,近年来才逐渐好转。
2.德国战败的悲惨使他们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不同看法
德国人既不甘心沦为盎格鲁体系的附庸,又对俄国与生俱来的扩张主义戒惧重重,德国倡导的多极化的世界,就是他出于自身地位的考虑。
德国在军事投入上受到了统一的时候莫斯科条约的限制,他的部队数量,武器种类事实上不足以保护自己,所以德国在外交上必须更加的灵活。客观的讲,德国经济的飞跃有国防投入低,依赖美国保护的因素,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他的代价是缺乏自卫能力,主权不完整。
美国现在要求德国提高国防支出, 在北约的框架下承担更多的责任,问题来了,北约的敌人俄罗斯,又是德国能源重要的供给国 ,事实上,苏联是德国统一最大的推手,而撒切尔夫人是希望维持德国分裂的。
在衡量东西方的对手时,德国以后估计运用军事力量的能力是没有了,那么经济做为武器,外交做为武器,就更考验德国人民的智慧了。
德国长达五十年的分裂,他作为冷战第一线被双方都看成牺牲品的事实,让统一后的德国低调务实,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在了经济发展而不是军事外交中 ,冷战造成的东西方德国人民思想的差异,两德 社会 结构的不同,都是统一的德国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慢慢的整合的。
东德出身的默克尔成为了德国战后在任时间最长,政绩最好的总理,说明德国从分裂的阵痛中慢慢的恢复了过来,他由于经济上的成功,成为欧盟中的第一强国,军事上的羸弱,经济上的强大,让他不得不转化普鲁士时期以来军事斗争决定一切的政治思路。
德国面临的复杂局面是东西德分裂的遗产,是冷战和二战失败的遗产,有些问题从来只是隐藏而不是解决了,德国未来的光明需要更高超的政治智慧。
参考资料:
《德国史》
《世界通史》
《冷战中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