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中国的多数窗户不同,德国的窗户为何向内拉开呢
去过德国的朋友会发现,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且非常的漂亮。就连普通的小村庄规划的都非常的整齐,在我看来德国人普遍都有一种很洁癖的样子。就是这种洁癖的强制性,是他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大多数窗户都是向内拉开,而不是向外面这样做,也是为了增加美观整齐度。
我曾经看过一部德国的电影,是一部爱情作品,我忘了叫什么名字,男主在一个下雨天向女主求爱女主打开窗户,雨水打在花瓣上,他静静凝望着男主,最后选择了接受,所以那个作品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尤其是那种雨天可以打开窗户凝视外边的那种感觉,但是这样构造的窗户,都是存在于德国的一些农村自建房里面,大城市的混凝土楼房或者是摩天大楼依然采用的是新式的门窗结构。
2. 为什么说国外工艺的门窗好呢
在欧洲,由于门窗行业起源时间早,发展已高度成熟,提到“德式”工艺,便是世界先进水平代表之一,更深刻诠释高端产品品质。都说德式工艺好,那到底好在哪里呢 。
窗
现在国内很多窗户是推拉窗,而在德国,他们的窗户都是平开窗,且是内倒内开的。因为推拉窗就节能性来说远低于平开窗,而窗户向内拉开擦玻璃时很方便,试想将大半个身体探出窗外才能擦到外推窗户的玻璃外侧,住在高层楼房时这是很危险。内倒窗是纵向小角度内倾,相当于在窗户上端开了个大缝,既透气又不会漏雨。
排水
德国民居房顶都铺着瓦片,但是没有瓦当这种东西,他们在房檐处都装有横向的金属拦水槽。下雨时雨水会顺着倾斜的房顶流到拦水槽,再通过外墙树立的排水管直接流到下水道,所以德国的房檐下永远不会出现水帘洞般的景象。
窗框
德国窗框下沿有两个排水孔,窗框与窗台之间铺有一层外倾的金属板,金属板延伸到窗台外侧,边缘突出下弯,就像窗台上铺了个金属“屋檐”。雨水顺着窗户下来,通过窗框排水孔流到金属板表面,再沿外侧直接坠落地面,可极大减少雨水对窗台和墙面的浸泡渗透。
门
德国居室的门大都极其厚重,比写字楼防火门差不了多少,据说里面加有隔音材料。一是门边有一个凸出来的边条,关门时边条会盖住门缝(没法儿在门缝里看人了);二是门与门框之间都贴有厚实的胶条,密封性极佳,防尘隔音(坏处是生气摔门而出时很难有音响效果,难以表达出愤怒)。
门锁
德国带锁的门大部分都是L型下压式开锁的门把手,几乎见不到球型旋转式开锁的门把手。原因是当你手上有东西时可以用胳膊肘压下把手开门,如果是球形把手就不得不放下东西用手去拧开门锁。
我们常说,德国人做事严谨得有些呆板,在墙上砸个钉子都要思量半天,但是,正是在这非同一般的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下,才造就了如今德系工艺,它是出色的质量、高品位、严谨的艺术象征。
做门窗产品应该谨记匠心精神,打造德式工艺门窗,为千万家庭打造健康、安全、舒适的居室环境。
3. 荷兰、德国民居,窗里窗外有干坤
居住在德荷边界,开车几分钟就可出国。但德荷边界没有明显的标志,只是在进入另一个国家前几百米处,路边竖着一块界牌:欢迎你来德国,或者是欢迎你来荷兰。荷兰界内是荷兰文,德国境内是德文。
手机漫游到了国外,按理说应该有短信提示,国内的移动网络已做到无缝覆盖,漫游到外地都会得到短信提示,且异常敏感。但德荷的移动网络反应比国内慢不止半拍。当你在荷兰境内返回德国的路上,可能会收到手机短信:“欢迎来荷兰”。德国的移动网络索性收不到,德国人没有这个“节目”,来去自由。你出国,不送;回国,不迎,迎来送往礼节全免。
没有参照物,怎么才能知道这是在荷兰境内还是德国这旮?
初来乍到肯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时间久了就看出了门道,发现了参照物。
这就是,民居风格和窗户大小。
1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游历荷兰、德国交界处时,会对这句话有深切的体会。
就说房子,荷兰和德国人居住的连排别墅、独栋和两户连体的别墅等风格不尽相同,但荷兰民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窗户出奇地大。
有多大?通常的情形是:窗户占据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一面墙的面积。荷兰的房子一般高度在2.5-2.7米之间。一层客厅的窗户有三四米宽、一米五左右高,窗户下面有一段不高的窗台。硕大的玻璃窗外,可以清晰地看到屋内人的活动,或看书看电视、或吃饭、或朋友坐在沙发上交谈——窗内的风景外人尽收眼底。
通常每户客厅的大玻璃窗上会挂着白纱窗帘,就像舞台上的帷幕,有的半遮半掩,有的索性全露。在阳光和隐私之间做取舍,荷兰人似乎不太在意暴露隐私,和德国人不同。每家窗台前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无一例外地摆放着花盆。花盆和鲜花千姿百态,家家不同,户户争艳。
民居是沉淀的历史。民居的建筑风格反映的是这个国家民众的心态、习惯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可能你不禁要问:荷兰人家的窗户为什么要造得这么大?
听荷兰朋友说:荷兰人酷爱阳光,所以尽可能地造大窗户,这样室内接受的阳光才可能更多。荷兰的天气和德国相似,一年中有半年阴天下雨,阳光稀少,故异常可贵。荷兰人希望扑捉阳光普照的每一个瞬间和片刻,尽可能地增加采光量,不让阳光“擦窗而过”。
另一个原因是:荷兰地势低洼,三分之二的国土低于海平面,国内运河水道众多,地基松软,建筑物下陷风险高,所以荷兰人将窗户造的尽可能大,用玻璃窗代替墙体,以减轻房子重量和对地面的压力。
大窗户还有一个实用功能——搬运家具的通道。荷兰民居通常有三层,房子里的楼梯狭窄、九曲十八弯,像山间羊肠小道,宽大的家具很难搬运上楼。对此,荷兰人有自己的办法:家具从窗户搬运进房内。在荷兰,我曾经亲眼看到,吊车长长的手臂伸进大窗户中,轻而易举地将家具送入二楼、三楼的房内。
近几年,荷兰兴起建设更节能更环保的房屋,大窗户虽然有利于采光,双层玻璃,但冬季依然不利于室内保温,不利于节笑悉能。相比老房子,一些新建的房屋窗户面积稍小了一些,但相比德国房屋的窗户面积,依然大很多。这显然是两国人性格差异使然。相比德国人,荷兰人更开放、开朗和热情,似乎更不惧暴露隐私。
荷兰新建房屋的窗户为了节能可能建得比传统房屋小一些,但相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房屋,依然很大。荷兰房屋风格随着环保的实施有了一些变化和改进,但不变的是荷兰人的性格,这方水土养育了依旧是热情、友善和宽容的荷兰人。
2
我所在的德国小城,民居以独立和两户连体别墅居多。
相比荷兰民居,德国民居的窗户要小一些。尽管这里的气候、天气和荷兰相差不多,一年中至少半年阴天,但德国人的性格也像其窗户尺寸,比荷兰人内敛谈态、深沉很多,或者说冷漠,远没有荷兰人“大气”,更注重住房的私密性和隐私保护。
德国人的窗户上大多悬挂着窗帘,不像有些荷兰民居,连含升源窗帘都不拉上。如果在阳光和隐私之间作取舍,德国人宁愿牺牲点阳光也要兼顾隐私,与荷兰人的习惯不同。
另外,德国民居相比荷兰民居,更加讲究和精细,更注重细节。德国民居墙体厚实,坚如堡垒,尤其是门窗质量不得不服,严实无缝隙,民居建筑质量高,二三十年的房子看上去像新房。但与荷兰一样,夏天不需要空调。厚实的墙体冬暖夏凉,窗外30多度,窗内基本可以保持在25-28度。由此看来,窗户过大的确不利于保温,且德荷两国电费价格不菲,不得不考虑节能问题。
不管是德国还是荷兰,窗户的设计有一个共同点:每扇窗户除了两层玻璃的窗户外,还装有金属或塑料拉放式窗帘或者叫百叶窗、遮光帘,这种窗帘不仅遮阳还能防盗,全部放下来就像多了一层金属或塑料窗户,外观简洁且整齐。想起国内的居民楼,很多家庭的阳台和窗户为了防盗,加装了金属护栏,家家都像是“铁窗之家”。如果户户都安装这种拉放式百叶窗该多么美观!当然前提是,内窗也就是玻璃窗必须是向内拉开的。向内拉开的窗户在清洁时很容易,很方便,不必探出身体擦窗户。国内曾经报道过,有些人就是因为清洁窗户时不幸坠亡。
玻璃窗还有一个打开方式,也就是纵向小角度内倾,像开了一个大风斗,即便是窗外下大雨也不会漏雨。既通风透气,又不会漏雨,这种开窗方式真是好处多多。
民居窗户的设计思路、质量、风格等,从感官上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从中透露出很多信息,不仅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准、建筑质量、习俗等,更能看出这个国家民众的性格。如此看来,窗户里面的干坤真是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