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联打败德国第一大原因是什么
是挑动了苏联人的底线。
其实,简单地说,德国入侵苏联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一个国土面积3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物体,最终不得不忍气吞声!战争伊始,德国以闪电战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战果,因为德军以其尖兵突然袭击了苏联。当一定数量的苏联人口死亡时,就被认为是在挑衅苏联的底线。一个民族的仇恨一旦被战争激起,就会遭到该民族人民的反抗。受到伤害的苏联人民受到挑衅只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在苏联完全被激怒的那一刻,战争必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逆转。
㈡ 为什么在二战中强大的德国还是被苏联打败了
正确来说,德国并不是被苏联打败的,单纯战力和战术来说,苏联完全落后于当时的德国,苏联唯一的优势在于国土的纵深,若不是当年的意大利给希特勒拖了三个月的后腿,苏联可能连这点纵深的优势也会被抹杀。
德国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外部的,而是本身战略资源储备不足导致,这与整个轴心国的失败缘由是完全一致的,德国所能够获取的资源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欧洲,这与英美两国以全球的资源相比,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当初英美的战略就是通过外部限制德国对非洲资源的掠夺,逐渐消耗德国的战力,当积累到一个爆发点时,再给于德国一击重击,而对于苏联的援助也是基于此,所以与其说德国是被英美苏三国打垮的,还不如说是被三国拖垮的。
㈢ 苏联打败德国第一大原因是什么
关于苏联击败德国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苏联之所以能够击败德国,主要是因为苏联人不怕死的精神,一些人认为苏联能够击败德国,主要是因为苏联寒冷的冬天和漫长的战略纵深,还有的人认为苏联能够击败德国,主要是因为美国对苏联的援助。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苏联人能够击败德国,跟苏联人不怕死的精神和美国的援助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苏联能够战胜德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苏联寒冷的冬天和庞大的战略纵深。
德国闪击战最怕的就是遇到战略纵深长的国家,苏德战争前期德国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但是苏联凭借着庞大的战略纵深,成功化解了德国的攻势,将战争拖入了持久战。之后苏联寒冷的天气开始发力,德国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失败,最终失去了一鼓作气击垮苏联的机会。德国没有一口气打垮苏联,就已经注定德国要失败,毕竟苏联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远胜于德国,只要战争消耗下去,德国迟早都会失败。
㈣ 苏德战争,德国为什么会失败
多个方面原因
1.气候原因:1941年冬天,就在德国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的11月份。苏联突降寒流,不管是大降温说还是小降温说都能反应,苏联莫斯科地区气温突然下降由零下六摄氏度突降到零下三十摄氏度甚至四十摄氏度。这不仅大大迟滞了德军的进攻使苏军完全有时间来完善莫斯科地区的防守。
2:后勤原因,德罗东线部队有421万2000人,44060门火炮迫击炮,坦克和强击火炮4578辆每天各类物资消耗达3万吨以上。但是德罗在1941年完全有工业能力最少满足前线部队百分之七十的要求。但是,由于德国后勤管理的混乱以及轨距问题__苏联铁轨轨距是1.524米,而德国轨距是1.435米。因此大大阻碍了德国后勤部队的运输效率,此外关于德罗冬装的问题,也不在于希特勒的原因,而是陆军后勤部队长官盖尔克的问题,早在1941年秋季希特勒便已经强调冬装问题,而盖尔克将军多次向希特勒报告冬装已经发到前线将士手中,但实际情况却是冬装在火车站的仓库里并未发到前线手中。其次,前线的弹药 燃料等物资极度缺乏,因此也拖延了冬装的发放。
3:将帅不和,早在基辅战役时,关于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合围还是直接剑指莫斯科德国统帅部和前线将领以及希特勒之间意见有很大不一致,这也为后来德军失败埋下很大伏笔。而且德军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对希特勒的命令阳奉阴违。而前线中深受希特勒重视的古德里安元帅也与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博克元帅不和也造成了前线的失利。
4:多线战场 德军不仅在东线战场而且开辟了北非战场而到后来不得不防守欧洲大陆的西线战场,使得后来德军在东线战场的兵员补给问题以及装甲部队上得到的微乎其微。虽然苏联军队受限于远东地区的日本限制,但苏联对于战争的整体投入远远大于德军,在德军东线战场上部队迅速减员情况下得到的补充微乎其微,但相比于苏联军队虽然伤亡远大于德军但兵员源源不断。这是其主要原因,而且德军在初期中经验丰富的老兵不断减员,而苏联红军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而且,由于兵力的有限前期掌握制空权的德军也在后期失去了制空权。这对于德军来说是致命的。
㈤ 二战苏德战争 为什么前期苏联被德国打得那么惨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采取纯熟惯用的闪击战术,向毫无任何战争准备的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在这次闪击围歼战中,将苏联主力部队大批消灭,苏联成为二战初期最为惨痛的失败。苏联在此次战役惨痛损失的原因小编认为
1935年-1938年苏联进行了错误的大清诜运动,严重削弱了苏联红军的战斗力。造成二战初期缺少实战经验的指战员,面对德军的突然进攻,出现群龙无首,手足无措的局面
㈥ 德国为什么败给苏联
二战中,德国败给苏联主要是实力不足。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国力已整体跃居世界第二,人力较德国丰富,国土面积广阔,战略纵深宽广,其武器制造体系适合于大规模战争,有美国等国物质援助,意识形态的团结和激发俄罗斯民族的内在向心力使比沙皇俄国更加团结。
德国是多线同时作战,兵家大忌,几乎是与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同时为敌,武器先进但制造复杂,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在开始阶段全面动员工业体系,占领区经济整合不力,战争指挥上犯错多余苏联,特别是没有完全抓住战争开始阶段的良机,拖入持久战,逐步丧失政略主动权。
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苏联红军指战员素质较低,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德军则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进攻受挫。随后双方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稳住战局,1943年八月末,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的攻势,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于1945年4月30日最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