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人是怎么培养技术工人的

德国人是怎么培养技术工人的

发布时间:2023-06-16 21:15:49

1. 为何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愿拼文凭

德国人注重技术不介意文凭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一:因为德国教育体制就偏向于专科,所以对于本科以及高等教育文凭不是很在意

德国的教育是比较规范的,他的义务教育一共有12年,从6岁到18岁。在6岁以前的学前教育在德国不属于国家的教育体系,而是德国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主要是一些教会和福利会在管,上不上幼儿园还是属于自愿的。但是德国人的分流非常早,早到什么程度呢?

10岁就开始分流,看你是要上专科还是要上本科。学生可以考虑升入普通中学,也可以考虑升入实科中学或者综合中学,还有文理中学。

除此之外,德国的工业足够发达,名牌一堆,比如说慕尼黑就有宝马汽车总部,汉堡作为空客公司的三个客机总装中心之一,斯图加特更是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所在地,而沃尔夫斯堡则有大众汽车,单单是汽车行业就可以挣到足够多的钱,这样一来使得德国工人也能挣到不少的工资。

一对比,可见我国的工业之路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2. 为什么德国高技术的工人倍出

德国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也是二战战败国中,发展较好、认错态度积极的国家。这个国家工人技术很高,而且高技术工人十分常见,有这样一个现象存在,皆因为这几个原因存在。其一工人地位高,工资待遇好;其二德国职业教育做得好,工人再学习、教育机会多;其三便是德国人做事专注,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只从事一个工种工作。

工人在大多数国家,都属于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代表着低收入,社会福利和地位相对也较低。工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就已经拼尽全力,哪有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德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长期的发展,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拥有更多这样高级的工人。

3. 德国人的教育制度如何培养工人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国古代将职业划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工人阶级被排在了末流之中。但相较于商业,因为商人始终在物质财富上高于其他职业,所以工业称得上是实质上的垫底。这种情况放到现在,似乎也并没有真正好转起来,工人依然还是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的职业,或者说不受人“待见”的职业。

但是事实上,工业并不比其他任何行业低一等,工人也不比任何职业低一级。工业是基础行业,是立国之本,高楼大厦、坚船利炮,哪一个不需要工人去完成。所以工业和工人理应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而如何让人们对工业改观,个人认为教育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大家不重视工业,不重视工人的极大因素。试想现在学校的老师对差学生都说:“不好好学习就去当工人。”连小孩子都不能给予他教育上正确的观念,何谈其他人呢?

要知道,一个好的教育制度可以让人们对工业改观,甚至是极大地促进工业的发展。我们来看看德国的教育制度,德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看看他们是怎么培养工人的,看看是如何发展工业的。

德国近代的教育制度始于1806年(普鲁士战败于拿破仑),开创了服务全体公民的义务教育。

封建的等级传统加上德国人的务实精神导致封建教育制度结束,分轨制诞生。分规制下一种是与大学衔接的文科中学,另一种是训练平民子弟的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

1920年颁布的法律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四年以后开始分轨。覆盖全民与分轨制两大特征使德国教育效果显着。其义务教育使得德国成为文盲率最低的国家,职业教育则培训出的优秀工人托举起它的制造业。

德国小学四年只有四年。四年后学生们分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

主体中学,(也就是职业学校),其学制5年,即5—9年级。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没拿到主体中学的毕业证书很难找到职业培训岗位,而在德国没有经过职业培训不能上岗。

实科中学,其功能也正是中间性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可以接受职业教育,进入专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另一方面成绩很好可以转入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学制6年,即5—10年级,比主体中学多一年,可使主体中学中有能力的学生转入实科中学,获取这里的毕业文凭。

文科中学,按照巴伐利亚州的规定:“文科中学学生读完10年级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文科中学高年级就读,不合格者转入其他类型学校学习。”

这样的分流制度,学生更早进入了职业学校,使得职业教育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依附于高考、中考等考试的陪衬。职业学校拥有跟其他文理科学校公平发展的机会。

并且,因为职业学校被重视,使得职业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培训方向众多,培训专业细致。这意味学生拥有更多的种类职业学校可以选择,有更多的专业可以选择。学生拥有更强的职业能力,更好职业专业选择,更多的可以转向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师。而在德国社会中,给予优秀的技工和蓝领更高的薪水和声望。

可以说,德国工业今天如此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体制造成的,因为对于工业来说,不仅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优秀的操作人才。一个好的工人是多么难得,一个好的技师是多么可贵,我相信不需要我赘述。而拥有这么多优秀工业人才的德国,很难在工业上不成功。

最后,虽然我国目前教育上对工业算不上友好,但我始终对他抱有信心。因为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重视工业,重视工人。我相信终有一天,工人也会像其他行业一样受大家的热爱和追捧。

4. “德意志制造”是怎么炼成的

原文在这里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西门子、莱卡、阿迪达斯、博世、克虏伯等品牌非常熟悉,世界上几乎在所有的制造业领域,都有德国品牌的一席之地。在当前,“德意志制造”不仅是质量的代名词,还是品位的化身。为了寻找“德意志制造”的成功之谜,李蕙蓁、谢统胜两人曾亲临德国,考察该国着名的制造业工厂、古典建筑,学校、博物馆,并且从公共艺术、工业设计、家具家饰、生活用品等切身观感与体验中,用感性的文字创作了《德意志制造》一书。

《德意志制造》并没有系统深入地分析德国制造的时代背景,也没有从学理层面探究德国制造业异军突起的原因,两位作者从个人的直觉入手,在具体的考察中给读者带来诸多思考。

不得不承认 “德意志制造”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德意志制造”的核心文化: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这些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德国人心里,就像是德意志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泾渭分明,从而成就了“德意志制造”的传奇。

“德意志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德国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最主要的制定机构为德国标准化学会,其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保、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德国每年发布上千种行业标准,其中约百分之九十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此外,德国还建立了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最主要的认证和监督机构为南德技术监督公司、北德技术监督公司、莱茵技术监督公司,这些公司独立于政府和行业,依照有关标准对企业产品和制造流程进行检测,并为合格者颁发认证证书。这样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意志制造”的质量,这从整体提升了“德意志制造”的竞争力。

其次是科技创新体系。“德意志制造”的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先的产品技术含量。德国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资源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三分之二的科研经费,剩下的三分之一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因此,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三,位居世界前列。即便在欧债危机期间,尽管企业的订单有所减少,但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没有相应递减,反而逐步增加,使以先进制造业为强大支撑的德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欧债危机的强烈影响,反而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使制造业更具有活力。

最后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德意志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轨制职业教育,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德国约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2—3年。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这种模式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培训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同时,职业培训也是通往职业生涯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正是一大批技术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并成功投放市场,使德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阅读《德意志制造》时,笔者不禁联想到“中国制造”。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意志制造”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制造业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

5. 德国欲每年引进40万技术工人,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之所以要每年引进高达40万的技术工人,就是因为对于目前的德国来说,他希望能够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会,不希望就此掉队,甚至是脱离一流国家的行列。

最后,德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也比较乏力,需要找到能够刺激经济发展的渠道,那么引进技术工人,拉动技术创新也是大多数国家会选择的一条道路。

6. 德国工人为什么技术高

德国工人技术高,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

(1).钱的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德国贫富差距较小,工人收入很高,这使许多人得以静下心来钻研技术。工人收入高,一方面是德国公会长期与资方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他们的产品定价权在他们自己手里。

(2).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十分完善。工人可以很方便的进修。

首先,德国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联系较紧密。这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机会。

其次,企业中有很多都是实行学徒制,这使很多有益的经验得以有效保留,也使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得以传承

再次,德国三类高校Uni,Fachhochschule和Fachschule,除了Uni是要Abitur(中学毕业考试)证书之外,其他两者均不用参加Abitur。这就是说,只要你愿意,就可在工作数年后再进修,录取考试也非常贴近实际,不会有故意设置的障碍。

再有一点,除了以上的高校,德国还有众多的Volkshochschule(群众大学),提供廉价的单一课程,供工人进修。比如说,像Excel的使用,汽车某一特定问题的处理等等。

(3)德国企业鼓励员工进修。员工进修与工作相关课程,有很多企业会提供数额不等的补助。

德国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实际上是体现了德国工业的工人的要求。一般工业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都会这样。

7. 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工匠精神”的

德国人称“工匠精神”为“职业性”

“工匠精神”这个词最近很热,很多新闻媒体对工匠精神作了解读。比如说新华网上有篇文章写道:怎么理解工匠精神?在个人层面上是认真的精神、敬业的精神,在企业家层面上就是企业家精神。也有报纸说,工匠精神就是要像过去那些老匠人一样,专注自己的领域,精益求精。

德国人做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德国肯定也有“工匠精神”这个词。那么,“工匠精神”在德文中是怎么翻译的呢?

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这真是一个纠结的问题——德国没有合适的词语对应“工匠精神”,可能“职业性”这个词比较接近。因为除了技能培训外,它还包括了道德标准、规范、知识、经验等内容。

做饭人人都会,厨师可是需要经过培训的。厨师也许能把一顿饭做得很好吃,但他们未必职业化。德国人经常说“职业性”,就是做事情能不能职业一点、专业一点。

最大的特点,是有标准可循

谈到德国教育的“职业性”,就要来了解一下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德国一般是指中等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简单来说,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构成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具体实施上,通常是企业根据需要先向社会招聘学徒工,再与该学徒工签订培训协议,帮学徒工在职业学校报名注册。学生有双重身份,在企业里是学徒,在学校里是学员,一半时间在企业里实习、工作,一半时间在学校里学习。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有标准可循。我们现在很多的职业教育学校,像是在踢一场混乱的足球比赛,球门不止有两个,每个学校抱着一个球,你只要踢进球门,就可以说我进了球,并没有标准可循。而德国的职业教育透明度很高,是2年的培训还是3年半的培训,传授的知识、能力可以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都是透明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参加这几年的培训后会得到什么,企业也知道这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能干些什么,这一点非常厉害。

为了做到这一点,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先制订统一的标准。他们有一个全国性的企业培训框架指导计划,质量监控则由行业协会来执行,最后由行业协会来发放证书。

把学生当工具,还是当作一个“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做这个事情,要想办法让学生来积极主动地配合。把学生当工具,还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这是两个概念。德国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现在的职业学校比较糟糕的一点是,因为考了这点分数而被分配进了这所职业学校,不管你喜不喜欢。在德国,读职业学校的孩子也大多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并不确定。所以,在就读之前,德国教育机构会提供以下几个步骤:一、职业指导;二、对那些能力不具备的孩子,可以有一个“预备年”;三、提供小范围的预备课程;四、进行校外培训。通过这几种方式,为职业教育作准备。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预备年”。这一年的学费都是国家承租的。现在企业对职工的要求更高了,一些孩子比较差一点,就到“预备年”去,上一些公共课、实践课、专业理论课等选修补习课,把孩子至少补到一定水平。

20%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承担大多数费用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大部分由企业完成,小部分由学校完成的。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会获得两张证书: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那是有关学生一辈子饭碗的,有了这张证书很少会失业;还有学校颁发的证书。德国人说那是贴在墙上的,用处不大,只是表明你完成了一个学业而已。

在双元制中,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元素是融合在一起的,是有很多内在联系的。德国人认为,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真实的环境,而学校提供了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必不可少。

据统计,德国大约有20%的企业参与了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大多数费用都是企业承担的。企业为什么愿意这样做?这来源于德国企业出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考虑,也来源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不是学校的事,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首先,德国职业教育的导向预备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德国人认为,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德国的小学生很早就开始动手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很小就有去企业实习的经历,他们的导向教育介入得很早,促使孩子较早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到了中学阶段的导向教育,更有针对性。比如说,德国文理中学的孩子很早就开始到企业实习,11年级的孩子就基本明确自己以后要读什么专业。中学里还有一个学期是叫“社会认识”,鼓励孩子去一些社会服务部门,比如养老院、敬老院,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

在德国,除了像西门子、大众这样的大企业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其他很多中小企业买不起用于培训的大型设备。于是,就由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实训平台,一些企业提供不了的东西,由公共实训平台来满足。

要成就楷模,也要守住底线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避不开的话题,尤其在今天更是如此。

我们谈到“工匠精神”,往往会想到大国工匠。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节目中,都是一些国宝级的人物,对我们一般老百姓来讲是可望不可即的。现在有一种导向,就是培养工匠就要培养大国工匠,于是,职业学校纷纷搞竞赛、争奖牌。

搞竞赛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普通职业教育来讲,拿了几块奖牌就代表职业教育水平高吗?并不是。再回到“工匠精神”的本意,就是要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成就一个楷模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能以这来取代大范围的技能要求。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守住底线。德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守住这样一条线——最低标准不能动摇。西门子可以有高标准高要求,但是你只要搞机电就一定要拿到证书,至少证明你这个人是符合最低标准的,这也是我们讲的职业资格和职业规范。谈“工匠精神”,就是要让所有工匠都守住他们的行业标准,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追求“大国工匠”的顶尖工匠。

把职业教育往“高大上”引导当然不错,职业教育可以办本科班,甚至办研究生班。但事实上,很多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承载着家庭的重负,将来要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我们的教育要让这些孩子有一个饭碗,能养活自己,甚至养活一个家,不给社会带来负能量,这是职业教育功德无量的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职业教育是一种让生活更美好的教育。

8.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谈谈如何成为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 高技能人才经验启示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德国在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
1.德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不唯学历
战后德国第一位总理阿登纳曾说过:“职业教育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非常受重视,能工巧匠颇受尊崇。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内的许多成功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都是出身于手工业者,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大都是从技工开始,因此,技工职业在德国享有很好的声誉。德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入遍布全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进入某个行业从业,就业后还有机会接受继续职业教育。目前,德国有25%的19至65岁社会成员参与继续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了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循环往复。此外,德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职业课程,从而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遵照德国联邦《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规,1969年,德联邦政府颁发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组织条件和经费,明确了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1981年,又颁布了《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年度职业教育报告、统计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州根据《基本法》制定具体法律法规,而且执法严格,力度大。国家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必须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原则是未参加职业培训就不允许就业,这样保证了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正是在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3.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费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德国政府将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规定了职业学校的一切经费由各州政府负担,德国企业也将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并承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因此,德国职业培训的费用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全是公立性质,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校舍及学校的各种其他设施,包括电脑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也由国家出资建设。德国企业很重视人才培训,除了成年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对口学校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要进行三年的学徒期培训。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支付辅导实习教师的工资,并发给学生每月500到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通常采用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企业内部进修、有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等。德国每年为职业培训花费约200亿欧元,相当于国民经济中工资薪金数额的3%。这笔费用基本上由企业负担,与此同时,国家公共资金为职业学校筹资约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重新考虑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措施,包括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强制措施、向终身教育政策倾斜等。国家对接受职业培训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2002年,国家共拿出8000万欧元专款补贴小企业的培训项目。凡是企业因职业教育投入的一切费用,都可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计入成本;企业由于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额的学徒岗位,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助。
4.坚持供需双方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至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雇主、雇员的共识和行为规范。目前,全德2/3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教育密切结合了供需双方要求,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供需结合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咨询、合同签约等手段来实施的。需要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早在毕业前就向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咨询。咨询是双向的,既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又帮助企业选择学生,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学生参加双元制教育前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保证了供需双方的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员的教学培训计划,企业会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来决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从一开始就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双元制”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接受培训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员每周1~2天到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在企业实习。其中,学校着重教授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等理论教育,企业着重实际操作训练,两地都设有演示车间、实训车间,学校甚至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利用培训车间承担实际工程项目,使学员从入学起就开始直接接触今后工作的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
5.德国企业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动力
德国的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他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是企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德国的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各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高技能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德国工人眼里,所有的产品都是艺术品”,他们精湛的技艺和优秀的职业操守为德国企业在世界上开具了一张“信誉”保证书,同时也在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史上创造了不可忽略的功绩。工业是德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有800万人在工业企业中工作。德国最重要的工业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其中汽车制造业包括了77.7万职工,创造了2270亿欧元的营业额;电子工业包括88.6万职工,创造了1520亿欧元的营业额。因此,可以说技能型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大量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精湛的实际操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持下,德国企业产品成为了高品质、高水准的代名词,为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德国经验对于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相比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乃至整体社会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许多企业发现,专业技术人员好找,但高技能人才难觅。一些企业花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由于缺乏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走样”。高技能人才拥有量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3685人,约占技能劳动者的8.3%,高于全国5%的水平,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现代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德国,高级技工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则占到40%。高技能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以及学历至上的人才评价体系,使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劳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制造业发达的德国,技能型工人不仅从社会地位到薪酬收入都体现出社会对他们的充分尊重,不仅许多在设计生产一线的硕士、博士都通称为工人。同时,在德国,技工的月平均收入略超过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为2500欧元,而且有很多晋升机会。而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依然存在。此外,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依然保留了计划经济的特质,与德国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成为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借鉴德国经验,为开发区今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带来如下启示:
1.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成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就需要有大批高技能人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都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集中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就更加迫切了。可以说,培养开发大量能满足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的高技能人才是北京开发区实现长远发展的必须条件。
2应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和调整技能型人才培训内容
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和学校的信息沟通,人才培训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需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培训培训内容,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增加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后,也应及时了解培训后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便于学校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
3.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应“唯学历,轻技能”,要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地位,提高他们的工薪待遇,建立完善鼓励技能型人才钻研技术业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4.要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成长环境
在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成长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力争使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5.积极促进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逐步改变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理论强于实操技能的状况,发现和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知识面、既会管理又善于协调的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来从事职业教育。同时可以调动企业资源,通过客坐教师等形式聘请在工作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士来为学生授课,使人才培训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9. 德国“双元制”,这种制度几个特点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校长有说过:“双元制”是德国的叫法,是它作为一种职业教育,而我们进行的校企合作定位的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跟企业也是联合,是一种联合度比较高的形式。内涵分几个方面,“双元制”教学合作的内涵不是指德国“双元制”的内涵,“双元制”的实际内涵有几个特点。第一个企业参与招生,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企业跟学校一起,由企业为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里面的实践部分。第三个特点,“双元制”校企合作,学生的实践部分,就是在教学里面的实践部分,90%以上在企业完成,师资设备场地都应该在企业完成。第四个特点,学生到企业去分成两种实践内容,一种是模拟实践一种是顶岗实践。模拟都是企业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尤其是顶岗实践。第五个,企业参与招生,学生到企业以后,学生就跟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这个不是假的,一旦学生成绩合格就可以,当然成绩不合格,没有达到标准,也没有符合要求肯定给不了,但是如果达到就业标准,企业必须要,在招生的时候就业协议就签了,如果要加的话,我们学校努力,如果学生成绩合格,企业又要,学生到企业工作了,要负责把学生学费给交了,这是我个人,也是我们“双元制”校企合作的内涵。

阅读全文

与德国人是怎么培养技术工人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2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9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3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69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3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