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利剑怎么样

二战德国利剑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6-17 21:14:47

Ⅰ 二战德国为什么会失败

德国国防军 1300万左右.被苏联红军消灭1000万
( 1 )战争早期德军在西线作战时的失误和为后来作战埋下的潜在威胁
其实早在德军闪击法国时,德国犯下的战略败笔和失误已为后来的战败埋下了祸根.我们让时间回到1940年5月20日,那时德军的坦克集团军已推进到了布伦和加来,并将英法军队逐渐包围在敦刻尔克.此时英法军队的厄运此时看来已是命中注定的了,然而就在这时,第19装甲军和第41装甲军同时接了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发来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并称“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克莱斯特提出了质问和抗议,但得到的最后答复是:“这是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然而,仅靠空军去完成此项使命事实上证明却是力不胜任的.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而眼睁睁地看着英法比联军从敦刻尔克上船逃走.然而当德军于5月26日重新收回成命并下令坦克部队再次投入攻击时,却已经延误了战机.联军利用这一转瞬即逝的喘息机会,得以实施从海上撤退的“发电机计划”,英法军队扼守敦刻尔克直至六月四日,在此期间,他们利用战舰,渔舟、帆船,三桅船以及其它海运工具将32.4万人,其中法军8.5万人撤过了海峡.撤离的英法军队虽然被迫弃掉了全部装备辎重,然而却毕竟保留了有生力量,以致他们随时都会重新具有抵抗德军对英国本土发起入侵的能力,甚至还可能重新越过海峡,卷土重来.然而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没有1940年的盟军在敦克尔刻的顺利大撤退,就没有后来1944年的盟军在诺曼底顺利进行的大规模登陆!
5月26日至31日墩刻尔克周边地区形势图
关于德军在敦克尔刻大撤退中所表现出来的优柔寡断,后人纷纷进行了猜测,以至于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成了一个难解之迷.据德军的副官提供的一种说法是德军喜欢过艺术家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是德军故意放英国人一马,因为他对英国人情有独钟,他曾说过:“他们那些人是有价值的人种,是我要与之媾和的人.”他这次放走英国人,是想给英国人一情面,为日后和谈留一条退路,因为德军并不想同英国人彻底开战,他只想让英国保持中立!另一种说法是德军对自己的装甲部队异常迅速地挺进感到不安,怕他心爱的装甲部队陷入敌军南北合围.按照他本人的解释,他原以为英国远征军会像在战争中他表现的那样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他希望将他们围困,等他们弹尽粮绝时,大批的俘虏他们,供谈判时使用.但是他的部队并没有俘获多少英军,德军也没有因此而发怒!但不管怎么说,德军在此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影响到日后对英国的入侵,并且使英国人以后在非洲和意大利能继续作战.
不列颠空战---德国空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2.jpg
征服法国之后,德国元首德军开始实施他的“一项非常勇敢的伟业”--------“海狮计划”,但事实上德军并没有打算真的想发起一场入侵不列颠的战争.德军却仍然把立足点放在英国将会屈服上面,因此他还没有制定好对英国的作战计划.到了那时,一个被命名为“海狮计划”的对英作战方案才被临时拼凑出来.但由于后期战略上的失误(8月底,重点攻击英国空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使英军损失惨重,精疲力竭,即将崩溃之时,但是从9月份开始却出于报复柏林遭受空袭的思想,转而空袭伦敦,致使英国空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从而与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失之交臂!)使得“海狮计划”功亏于溃.此役德军共损失了1700多架战机和6000多名飞行员 ... ...
入侵王牌的第一个前提的空军轰炸变成了强弩之末,从历史上看不列颠之战绝对是战争的转折,随着德军飞机的纷纷坠地,就已经埋下了日后德国失败的伏笔!然而这时,秋天的暴风雨季节开始了,“海狮计划”被暂时推迟.直到一九四一年春天,“海狮计划”才正式开始.但是由于后来德军开始入侵苏联,所以“海狮计划”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和推迟了.
由于德军没能在空中闪战中彻底打垮英国,而“巴巴罗萨”计划已是箭在弦上,因此德军被迫修建了漫长的大西洋壁垒,处于两线作战,重蹈一战覆辙,而就是因为这使得英国成为了一把高悬在北大西洋上的利剑始终威胁着德军*.
( 2 )1942-1943年间德军遭遇的挫折分析及深层探讨
1941-1942年的苏联正承受这这场战争的主要压力.虽然德国的东线力量已经在逐步被削弱,但是德国仍然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继续对苏联的进攻.1941年12月25日,当日本对珍珠港进行空袭后,使得美国也加入了这场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化.此外在北非的德国非洲军于1942年夏天推进到了阿拉曼一线,从1942年8月开始,英军开始逐步击退德军.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北非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1942年11月19/20日,苏军将德第6集团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最终德军第6集团军于1943年一月底/2月初投降,最初的23万德军只有9万人被俘虏.1943年5月13日,困守在突尼斯的13万德国士兵和18万意大利士兵投降.
在1943年的最初5个月,德军损失了超过70艘U艇.邓尼兹命令于1943年5月24日暂停在大西洋的破交战,封锁英国失败.1943年7月实施的“城堡计划”德军集中了超过3000辆坦克和1850架战机却没能突破苏军在库尔斯克的战线,这也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1943年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登陆,用了38天的时间占领了全岛,这样盟军就获得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出发基地,他们的远程轰炸机可以威胁整个第3帝国了.1943年夏,德军必须从本来就很紧张的东线抽调部队投入意大利和法国南部.1943年9月3日,盟军登陆意大利本岛.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并于1943年10月13日对德宣战.至此美军的地面作战陷入停顿,直到44年的西线登陆开始才重新开动.因此成为了日后被称为渔翁得利的有力证据.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各个战场就不难发现1942-1943年间的德军已逐渐陷入被动局面,理智的人便会看出胜利的天平已开始向同盟国方偏转,轴心国的大厦即将颓塌.那么就让我们对1942-1943这段二战最关键的时节各个战场上的德军遭遇的挫折进行一下综合分析及深层探讨.
1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的失误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当时德军的设想是:夺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切断伏尔加河的交通命脉,夺取巴库油田,乌克兰的小麦和顿吧斯的煤.再向东北迂回包抄莫斯科,南出波斯弯与日本会师印度洋.按照德军的要求,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1942年夏季南方作战计划,代号“勃劳”.其主要内容是:战役由博克元帅发动(但在其攻下沃罗涅日后,被撤职),利斯特A集团军群以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为左翼,鲁夫第17集团军为右翼,分别从哈尔可夫南面和塔甘罗格北面向东和东南方向进攻,占领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向高加索进军;博克B集团军群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为左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为右翼,分别从库尔斯克南面和哈尔可夫北面向东和东南方向突击,占领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向斯大林格勒前进.但在此时德军和他的高官们却犯了一个关键性错误:在继续行军高加索的同时,再向斯大林格勒进攻,这样使得原本已是兵力没有富余的德军进一步分散了兵力(如同当年分兵同时进攻乌克兰和列宁格勒一般)犯了兵家之大忌.
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
3.jpg
7月17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推进到顿河中游,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在高加索方向,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渡过了顿尼兹河,向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前进,鲁夫第17集团军则占领了伏罗希洛夫格勒.一切都进行的相当顺利,但是此时德军又犯了更为严重的错误,他突然再次改变了计划,认为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于17日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以支援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下游.这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而第6集团军的力量却又有赖于第4装甲集团军的合作.对此,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写道:“和1941年一样,因为分散了兵力,德军自己毁灭了他的战役.1941年,他因为调动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去参加基辅会战,才使他未能攻下莫斯科.这一次又是因为调动了霍特的装甲集团军,从顿河中游到下游去,结果遂使他未能攻克斯大林格勒”.利德尔·哈特也在其《战略论》中写道:“假使朝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的第4装甲集团军,不分兵向南,以协助第1装甲集团军在攻向高加索的路程上,作渡过下顿河的企图,那么在7月间,德军也许早已轻松的攻占了斯大林格勒.而等到第4装甲集团军再回转过头向北进攻的时侯,俄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已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了.”
1942年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保卢斯第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守卫该城的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5日,德军对马马耶夫高地实施重点突击.该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地势最高的一块地方,从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即设在这里.经过一天激战,德军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当时德军曾用迫击炮不分昼夜封锁伏尔加河,想可以来切断苏军的援军的后勤保障,但是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最高统帅斯大林命令苏联红军海军的伏尔加河区舰队出动,突破德军的封锁,将大批援救战略物质和武器装备以及援军运送到了斯大林格勒,于是在16日,苏近卫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突然向德军发起反冲击,又夺回了该高地.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27日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29日又被苏军夺回.最终直到1942年11月德军仍然没有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这为苏军后来的反攻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由于德军过于轻敌,低估了苏军的兵力,并数次错估战场形式同时命令德军同时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结果造成德军兵力分散,从而导至两头扑空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惨败!这一役后苏德战场的形式虽然开始发生变化,但由于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进行的是一场与闪电战截然相反的“街道战”作战方式,因此虽然德军遭到重创,但其留下的战略间隙却使得德军养好了伤口,并于1943年中旬逐渐恢复了元气,接着又发动了一系列对苏联的反击和战略进攻(如哈尔科夫反击战.库尔斯克等战役),因此笔者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苏联人显然是将他们在那里取得的战果夸大了,于是便有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神话.(这个结论笔者将于下文作详细阐述)
2 库尔斯克战役前后的战略、战术分析
众所周知,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军与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集团会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将这场会战称为苏军最终战胜德国德军的重要里程碑.而苏联人对库尔斯克战役结果的评价更是对苏联一方是极为有利.如《卫国战争简史》这样论述道: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军队消灭了敌军30个师,德军德国损失了大约500,000名官兵、1500辆坦克、超过3700架飞机……德国德军元气大伤.整个世界都为红军相对于德军在战斗艺术、武器和战略指挥上的优势而折服.战略独创性已经牢牢地扎根于苏联武装力量之中”.
但是如果我们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这场战役,也许就会得到另一种答案.首先笔者尽可能详细的列出当时战役双方兵力的对比,即1943年4月10日时,在库尔斯克凸出部上的兵力和装备对比已经变成了对苏联一方有利.根据苏联的统计,当时红军在这里总共有958,000人、11,965门大炮和迫击炮、12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130架作战飞机;与此相对应的是,德军总共有大约700,000人、6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0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以及1500架作战飞机.此外,距离库尔斯克弧形地区不远的苏军预备队方面军(草原军区)还有269,000名官兵、7406门大炮和迫击炮、1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77架作战飞机.同时,苏军在苏德战场上所有的预备队加起来总共有469,000名官兵、8360门大炮和迫击炮、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587架作战飞机.与之相比,德军预备队总共有60,000名官兵、600门大炮和迫击炮、2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作战飞机根本没有).一直到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德军预备队的数量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附:苏德部队总人数的比例为1.8∶1、大炮比例为3.2∶1、坦克和自行火炮之比为1.3∶1(从各方面来说对苏方都有利).仅在空军方面,德军占有优势,但比例关系也只是为1.1∶1)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进攻阶段
4.jpg
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反攻阶段
5.jpg
至于发动库尔斯克战役当时对德军究竟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还有德军为什么对战役一拖再拖,除了众所周知的德军为了获得更多新型坦克及战机所耗费的时间外,那就是德国元首德军的优柔寡断.据战后古德里安证实,在1943年5月10日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他曾试图说服德军放弃向库尔斯克进攻的计划,因为实现这一计划存在着许多障碍.古德里安否决了В.凯捷利的意见--他认为德军应该从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同时古德里安指出,”库尔斯克是否在我们手中,这跟世界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德军回答说,当他考虑这一进攻计划时,感到腹部一阵巨痛.因此,这证明德军对战役的成功没有十分把握,于是便把它的实施尽可能往后推迟,而事实上也就是因为他的信心上的动摇最终酿成了战役失败的恶果.
从战略战术,战术战略,双方将领的指挥艺术上角度来看,本来的胜利者应该是德国,而不是在中前期就已经损失超过百万(还是保守估计)部队,甚至已经投入了所有战略预备队的苏军.相反的德军在此战中并非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损失惨重,以至于元气大伤,甚至整个战役结束也仅仅阵亡了8万人.而且由于曼施坦因等人的艺术般的指挥,德军在战役后期胶着状态中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战略预备队,精锐装甲军团30万),这些部队在德军后期进行防御战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战役一开始苏军的防守和进攻就都很被动,尽管其在人员和武器上占有优势,他们的数量是德军的2到3倍,但实际上他们屈从于德军的意志,同时被迫在那些从德国人的作战部署来说很容易防守的方面军扇形区域发动进攻.而当战役进行到了最激烈的时节德军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并反击取胜,遭受重创的苏军被迫不断向扇形区域增兵,但形势仍没能得到根本好转.
很多人相信库尔斯克会战中最负盛名的普罗霍罗夫克坦克战苏军取得了大胜,如苏联的观点认为德国人于1943年7月12日似乎在普罗霍罗夫克损毁了300~400辆坦克---但这只不过是苏联坦克指挥官在通报中所做出的诗人般的夸张.在普罗霍罗夫克城下与苏军近卫军第5坦克集团军交战的德军第2坦克兵团事实上只损毁了5辆坦克,另有38辆坦克和12门突击火炮损坏,而据苏军的通报资料显示--这与德军的得到的数据相一致--仅苏军近卫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3军一个军就损失了不下33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与此同时,苏军占据着是对手几乎4倍兵力的优势--同时拥有两个罗特米斯特罗夫机械化坦克兵团--用1000∶273的比例来对付德军.可就即便是这样苏军仍然没能取得胜利,他们被迫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要知道根据苏军的最高统帅部的部署,该坦克集团军本是用于参加反攻并且本来要被派往哈尔科夫的,而这一次严重的损失这下又得给它大大地补充兵力.而本来已被最高苏维埃决定要撤职或是送上法庭的罗特米斯特罗夫,却因为德军后来停止进攻计划而逃过了一劫.
事实上真正使德军最终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将领指挥的失利,而是德军由于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英美联军已于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当时德军认为德军必须要抽调兵力到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因此“堡垒”作战可能被迫停止.但形势并不是如此严重,而且正相反德国最伟大的战略.战术家曼施坦因则认为德军已经到了胜利的边缘,因为他手里还有整整三十万的战略预备队还没有使用,苏军此时却已经无军可调.至12日的战斗后,一线德军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而且苏联已经无力挽回即将失败的颓势了(当时朱可夫已经在准备自杀或者上军事法庭了承担责任了).
但就在这时德军决定放弃,他将本来能决定战役胜负的预备队调离到了西线,而把库尔斯克战役最初的全部构想和曼施坦因利用超乎完美的战术苦战的成果,完全地丢弃了.
虽然德军放弃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的机会,但他们也给予苏军以极大重创.直到1993年,苏联关于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的人员、坦克和飞机损失的官方统计数据才被公布出来.以前,德国的损失被苏联历史学家夸大了很多倍.据他们的估算,德军损失了大约500,000名官兵、15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以及3700多架作战飞机.这些数据与真实情况相差很远.据德军德国最高统帅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1943年7月和8月间,德军在整个东线战场损失的人员中阵亡68,800人、失踪34,800人以及伤病434,000人.德军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区的损失据估算占到整个东线战场损失的2/3.因为在这期间,顿涅茨克流域、斯摩棱斯克地区和北方战区(姆加地区)都在进行着最激烈的战斗.这样,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人员损失里阵亡、失踪以及伤病人数大致可以确定为360,000人(其中阵亡约8万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是500,000人.德国空军的损失还要小得多.根据德国弗赖堡的军事资料室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在1943年7月和8月间,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的损失只有1030架作战飞机,同时,甚至在所有战区的损失总数也不超过3213架作战飞机.这样,苏方所说的数据,即敌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击毁了3700架飞机,就纯属是天方夜谭.这一数据是根据苏联空军战时指挥部的报告提出来的,在那里经常会把敌人的损失夸大好多倍.
注:1.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SS装甲军的秘密文件显示.
首先,德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完全战斗力的坦克.
其次,在12日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重.根据一份德军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战斗的坦克,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
2.1984年的一本苏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3.一些苏联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约650辆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入步兵连队.”
综上所述: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同当年严寒帮助苏联人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一斑,此役德军的错误最终葬送最初库尔斯克战役的全部构想,当然对于德军来说库尔斯克战役的失利后果也是极其可怕的,从此德国便再也没能在东线占得战争主动权.但由于苏军方面的损失过巨(保守估计,苏德两国人员伤亡比为7:1,战机损失为20:1,坦克和自行火炮损失为6:1),从而引起了国民的严重不满,才使得库尔斯克战役的地位低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
3 北非战局对欧洲战场的影响
1942年1月下旬,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布鲁加港开始了进攻,2月占领班加西并控制了整个昔兰尼加.6月突破英军加查拉防线,并攻占托布鲁克,迫使守军投降.7月追击马特鲁之溃军,越过埃及边境,直逼英军北非最后一道防线——阿拉曼防线.隆美尔“非洲军团”的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凯塞林第二航空兵团瘫痪了英国马耳他岛空军基地,获得北非战场的战略和战术制空权,并对地面战斗实施了火力支援,以及保障了地中海航线的畅通,使得隆美尔“非洲军团”作战物质得到及时补充.(“大力神”计划)
而当美国在5月初决定将用于中国远征军的地面装备和作战飞机紧急调往北非后,形势立刻发生逆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相持阶段,英军马耳他岛的空军基地重新活跃,英国空军迅速掌握了北非战场的战略和战术制空权,几乎完全切断了轴心国地中海航线,使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得不到装备和燃料的补充.在8月最后一个星期里,英军获得50万吨补给品,而德意军队只获得1万吨补给品.在坐以待毙的前景威胁下,隆美尔被迫同英军在阿拉曼一线展开决战.丧失制空权和燃料短缺的“非洲军团”在决定北非命运的阿拉曼和哈勒法战斗中岂有不败之理?

Ⅱ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王牌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N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XS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XTL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N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XTL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N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做为一个军事爱好者,也想说说这三位德国军人。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着的N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着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着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着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狡诈多变、大胆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的特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入侵法国之战中就显露出来了,当时,他只是一名师长,他的部队一路猛冲猛打,进展神速,大败法军,被称为“魔鬼之师”。来到北非后,面对强大的英军,他以坦克部队迅速机动,突破对方防线,要么欺骗,要么猛攻,数次打得英军措手不及,几乎无喘息之机。他的军队一度进抵阿拉曼,迫近开罗,震惊了整个英国。即使是在缺乏补给,被蒙哥马利的英军打败后,他仍能组织千里大撤退,确实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环境恶劣、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作战是非常困难的,而隆美尔却创造了沙漠战的奇迹,虽战略才能比同期将领稍差,但战术才能已经登峰造极,连对手丘吉尔都大为称赞他,也有军事史学家将他与汉尼拔、拿破仑并列为“杰出的败军之将”。对隆美尔的研究在西方军事史学界从未间断。

“装甲怪杰”——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88——1954)德国陆军上将。曾任装甲集群司令、坦克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

古德里安是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典型高手,他是世界现代装甲战的先驱,即使今天,痛恨N粹的德国人仍将他奉为“装甲之父”。相比同时代的装甲战高手朱可夫、巴顿、隆美尔等人,古德里安在坦克战发展历史上的影响要大多了。他提出的“在狭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高速突贯”的理论,结合他那震惊世界的坦克突击战,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装甲第一将”。

当英、法的军人们还在高谈阔论的时候,古德里安已经开始对装甲作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实践,这在当时被看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而古德里安仍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终于以自己超前的军事思想和过人的组织才能一手创建了强大的德国坦克部队。

二战爆发后,古德里安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他先是率领他的坦克军迅速击溃波兰,后又挥师横扫法国,经色当之战,直抵英吉利海峡。在苏德战争初期,他指挥坦克部队在基辅等地多次合围苏军,连续创造了坦克突击战的经典战例。正是他的装甲理论和实践,才使得XTL的侵略战争能如此震撼。

这三位将领以他们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帮助XTL改写了世界历史,使德国在二战初期战无不胜。不论是曼施坦因的“闪击战略”,还是隆美尔的“沙漠战术”,以及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和实践”,都对二战的进程乃至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推动了现代作战样式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然而,他们的“彪炳战功”是建立在对外侵略的基础上的。他们效忠XTL、四处侵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都是为了所谓的“日尔曼民族”的至高荣誉。而他们不会想到,正是他们的征战才使XTL建立了庞大、恐怖的黑色第三帝国,使无数生灵涂炭,使一个个国家、城市、村庄遭到践踏。他们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智慧”和“英勇”给他们的国家带来的只是瞬间的“辉煌”,最终是毁灭。这也注定了这三位“军事天才”人生的悲剧。

注:隆美尔在北非最终被英军击败,返回欧洲后已无大作为。1944年,他受到谋杀XTL的“七.二零事件”的牵连,被迫服毒自尽。

曼施坦因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此后败退至波兰边境,他对XTL的错误指挥进行批驳,最终被XTL解职。战后曾被英军监禁,获释后定居联邦德国,1973年去世。

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在莫斯科败退,他被XTL撤职,虽不久又被重新起用,但由于与XTL的分歧,再次被贬。战后曾被美军俘虏,获释后定居联邦德国,1954年去世。

Ⅲ 二战德国的高级将领有哪些,

国家元首兼总理,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1934-1945.5〉,邓尼茨元帅〈1945.5〉

陆军总司令:弗洛姆堡元帅〈1920-1938元月〉,勃劳希契元帅〈1938-1941.12〉,希特勒〈1941-1945.5〉
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1934-1942.9〉,蔡茨勒上将〈1942.9-1944.7〉,古德里安上将〈1944.7-1945.3〉,克莱勃斯上将〈1945.3-1945.5〉

东线战场:

北方集团军群〈1945年1月改称库尔兰集团军群〉 ---勒布元帅〈1941.6-1942.1〉,库克勒上将〈1942.1-1944.1〉,莫德尔元帅〈1944.1-1944.3〉,林德曼上将〈1944.3-1944.7〉,弗里斯纳上将〈1944.7-1944.8〉,舒奈尔上将〈1944.8-1945.1〉,伦杜利克上将〈1945.1〉,菲廷霍夫上将〈1945.1-1945.3〉,伦杜利克上将〈1945.3-1945.4〉,希尔佩特上将〈1945.4-2945.5〉

中央集团军群〈1945年1月改称北方集团军群,1945年4月解散〉--博克元帅〈1941.6-1941.12〉,克鲁格元帅〈1941.12-1943.10〉布施元帅〈1943.10-1944.6〉,莫德尔元帅〈1944.6-1944.8〉,莱因哈特上将〈1944.8-1945.1〉,伦杜利克上将1945.1-1945.3〉,魏克斯上将〈1945.3-1945.4〉

南方集团军群〈1942年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延续其大部分,1943年初解散〉--伦德斯泰特元帅〈1941.6-1941.12〉,赖歇瑙元帅〈1941.12-1942.1〉,博克元帅〈1942.1-1942.7〉,魏克斯上将〈1942.7-1943初〉
A集团军群:〈1942年7月从南方集团军群分出,1944年2月改称南乌克兰集团军群,1944年8.9月间改称南方集团军群,1945年5月改称东部边境集团军群〉--李斯特元帅〈1942.7-1942.8〉,希特勒〈1942.8-1942.11〉,克莱斯特元帅〈1942.11-1944.2〉,舒奈尔上将〈1944.2-1944.7〉,弗里斯纳上将〈1944.7-1944.12〉,韦勒上将〈1944.12-1945.4〉,伦杜利克上将〈1945.4-1945.5〉

顿河集团军群〈1942年11月从第11集团军改编,1943年1月改称南方集团军群,1944年2月该称北乌克兰集团军群,1944年8.9月间该称A集团军群,1945年1月该称中央集团军群〉--曼狮泰因元帅〈1942.11-1944.3〉,莫德尔元帅〈1944.3-1944.9〉,哈佩上将〈1944.9-1945.1〉,许尔纳上将〈1945.1-1945.5〉

维斯瓦河集团军群〈1945年1月新建立〉--希姆莱元帅〈1945.1-1945.3〉,海因里奇上将〈1945.3-1945.5〉,施图登特上将〈1945.5〉

西线战场:

西线总指挥:伦德斯泰特元帅〈1942.3-1944.7〉,克鲁格元帅〈1944.7-1944.9〉伦德斯泰特元帅〈1944.9-1945.3〉,凯塞林元帅〈1945.3-1945.5〉
B集团军群--隆美尔元帅〈1943.12-1944.10〉,莫德尔元帅〈1944.10-1945.5〉
G集团军群--布拉斯克维茨上将〈1943.12-1945.5〉

意大利及地中海战线〈包括北非战场〉
南部战区总指挥:凯塞林元帅〈1944.11-1945.3〉,菲廷霍夫上将〈1945.3-1945.5〉
北非军团〈1942年1月升格为集团军,1943年3月其余部分加入突尼斯集团军〉--隆美尔元帅〈1940.9-1942.9〉,施图姆上将〈1942.9-1942.10〉,隆美尔元帅〈1942.10-1943.3〉
突尼斯集团军--隆美尔元帅〈1943.3-1943.5〉,阿尼姆上将〈1943.5〉
驻意大利北部集团军:隆美尔元帅〈1943.8-1943.12〉,菲廷霍夫上将〈1943.12-1945.5〉

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1934-1942.2〉,邓尼茨元帅〈1942.-1945.5〉
水面舰队司令:吕特晏斯上将〈1934-1941.5〉--之后总司令兼任
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元帅

空军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1934-1945.5〉
空军参谋长:凯塞林元帅〈1935-1937〉
空军主要航空队:
第1航空队:凯塞林元帅〈1938-1940.2〉
第2航空队:凯塞林元帅〈1940.2-1941.11〉
第3航空队:施佩勒元帅〈1938-1940.11〉
空降部队:施图登特上将〈1939.9-1945.5〉

党卫军总指挥:希姆莱元帅〈1935-1945.5〉,狄特里希上将〈1945.5〉
满意吗?

Ⅳ 二战德军党卫军战史

武装党卫队的前身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早在波兰战役中,就显现了有别于传统国防军的特点。他们能一日急行军九十六公里,一路猛打猛冲,连破波军多道防线,仅“领袖警卫旗队”一个团队就包围了多达十七万人的波军主力兵团,并迫使其缴械投降。
然而,这对武装党卫队来说,只是一次牛刀小试。武装党卫队这柄黑色利剑真正掀起“黑色风暴”,是自西线战役打响后。
1940年,希特勒在征服丹麦和挪威之后,决定向西线发动进攻,他首先选择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两个中立小国荷兰、比利时。在这次挑起世界大战的行动中,武装党卫队开始真正走向战场。而且,随着战争的扩大、升级和蔓延,武装党卫队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在西欧和东欧刮起了一股黑色风暴。5月10日,希特勒命令包括三个武装党卫队师和一个领袖警卫旗队在内的一百二十六个师,沿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一百七十五英里战线上发动浸略战争。当时,集结在马奇诺防线、比利时要塞一线的法、英旅隐、比、荷军队共一百四十二个师,无论是从军队数量上,还是从防线的工事坚固上看,盟军都与德军匹敌。然而,在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中,盟军很快就被击垮了。垮得之快,败得之惨,是战争史上少有的奇事。就荷兰而言,这只是一场五天的战争。至于比利时、法国以及英国远征军,也在短促的时间里决定了失败的命运。
德军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击垮四国联军,特别是击垮多少年来一直号称欧洲头等陆军大国的法国,除了政治上、思想上、装备上以及指挥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一直充当尖兵的武装党卫队,帝国师、警察师、骷髅师,特别是领袖警卫旗队的军事能手们,行动迅速敏捷,犹如脱缰野马,一路不顾伤亡猛冲猛打。他们冲过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在一股狂热精神的驱使下,几乎所向披靡,可以与陆军的任何一个精锐师相匹敌。这股冲劲,使希姆莱的军队第一次刮起了黑色风暴。让人感到,武装党卫队与所有其他部队都迥然不同。在这场战役中,陆军将领们被武装党卫队的战斗狂热惊得目瞪口呆。一些因循守旧者认为,这是新型士兵性格的征兆,他们这种性格完全蔑视作战应讲究足智多谋的理性论。

月19日,一支由七个装甲师组成的强大楔形队伍,疯狂地向松姆河北挺进,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着名战场,进抵到离英吉利海峡只有五十英里的地方。第二天晚上,德军第二装甲师已经到达松姆河口的阿布维尔。至此,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一块很小的三角地带,陷入了重围。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如狼似虎的追兵,盟军丢盔卸甲,眼看就要被消灭了。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这次干载难逢可一举消灭盟军主力、特别是消灭英军主力的机会,被希特勒错过了。5月24日,希特勒下达了一道令前线官兵不解的命令——德军停止前进。陆军虽然不解,但还是执行了命令。而狄特里希的领袖警卫旗队却没把这道命令放在心上,他们刚刚冒着敌人员顽强的抵抗抢渡运河,强占瓦当城,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狄特里希眼见他的领袖警卫旗队可以在敦刻尔克这次关键性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却接到老冲要他停止进军的命令。狄特里希恼怒之极。特别是,狄特里希在战役一开始就怀有一种向世界炫耀的心理,他要侍镇歼让人们承认,他的部队是最精良的部队,可以跟像英国这样优秀的种族决一雌雄。他怎能眼看到手的荣誉飞了呢?

在西线战役刚刚打响的这几天里,特别是对一向自视甚高、趾高气扬的英、法陆军的作战中,希姆莱的武装党卫队初露锋芒,迫使一向不承认武装党卫队是支真正军队的国防军既服气又惊恐。国防军陆军将领们惊叹武装党卫队狂热的战斗士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作战作风,以及武装党卫队每一个官兵身上所体现的置生死于不顾的精神。
独裁者的称赞、本身获得的战果,特别是陆军对武装党卫队这个争宠对象的一再克制态度,增强了武装党卫队的傲慢心理与集团精神。它以传统的近卫军姿态,睥睨一切军队;它以民族的军事精锐自居,时刻牢记为民族社会主义而战的信条。这些被希姆莱用洗脑改造世界现的武装党卫队官兵,在经过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后,他们的灵性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在精神状态方面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毫无二致。
他们个个都被一种刚毅和坚强的神话蒙住了眼睛,他们个个都激动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高贵阶层少数派中的成员,是一个具有自己准则和自己忠诚的特殊集体的成员。
武装党卫队作战指挥部明确指示这支活跃在法兰西土地上的部队:“武装党卫队必须符合武装部队的军事准则和要求。”
参谋长于特纳对党卫队部队里所存在的对过去那种警察性质的任何怀旧都予以激烈地压制,他始终想让这支部队在战争中锤炼成一支真正的纯军事力量。如此一来,武装党卫队骷髅师师长艾克就成了作战指挥部极看不顺眼的人了,他那假革命的反军国主义不再适合军事卫队的需要。武装党卫队作战指挥部对这个毫无军队意识的艾克讨厌极了,日益严厉地要求这位“骷髅”师师长,在战场上必须更严格地服从武装党卫队作战指挥部的命令。然而,这位集中营暴政的创建者,他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残暴的基因。骷髅师在敦刻尔克战役后,串先犯下了战争罪行。在法国西北部的战斗中,该师第二团的一个连长下令枪杀了一百名英国战俘。从这时起,蕴藏在这些原集中营看守队员身上的残暴本性就越发显露出来,骷髅师不少团、连相继盛行枪杀战俘、百姓、强奸妇女、抢劫财产的暴行。骷髅师的所作所为,随着人员交流、军官互补,逐期扩散到其他武装党卫队。艾克的士兵,把经过多年训练培植的那些惨无人道和野蛮虐待俘虏的毒素带进了武装党卫队。

1941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转向东方,武装党卫队四个师、一个旅被作为德国入侵军的尖刀部队,调到了巴尔干半岛战场。这期间,在希特勒许诺下,一直垂涎南斯拉夫富饶肥沃的达尔马提亚海岸和门的内哥罗的意大利已经派出了数十万侵略军,进攻巴尔干半岛各国。半年过去了,意大利军队毫无进展,反而损失了不少军队。正在这个时候,刚刚撤离法兰西战场的武装党卫队,又一次历史性地证明了它是一支无往不胜的军队。很短时间内,“领袖警卫”旗队就在塞尔维亚南部打开了通往阿尔巴尼亚的缺口,冲过色撒利,轻易地夺取了进入伯罗奔尼撤半岛的通道;党卫队帝国师在南塞尔维亚中部向前挺进,突袭拿下贝尔格莱德,席卷巴奇卡。巴尔干半岛各国第一次见到这种骁勇善战的军队,第一次品尝到了威震西欧的黑色风暴的滋味,于是明白了他们的军队可以与意大利侵略军打得难分难解,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个黑色军团的对手。
巴尔干半岛沦陷了,纳粹旗飘扬在各国上空。

法国投降、英国战败、巴尔干半岛沦陷、北非危机……,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希特勒的头脑,在此情况下,他开始把邪恶的目光投向了东方的邻居——苏联。
刚喘一口气的武装党卫队,还没来得及休整、补员,就接到了领袖大本营发出的进军苏联的命令。此时的武装党卫队已有十六万人。在接到命令后,迅速挥师德国统治区的东部边界,准备投入第三帝国进行的最后一次灾难性冒险入侵——“巴巴罗萨行动”.
武装党卫队开始写下它的真正英雄战史的时机到来了。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对苏闪电战:德国及其仆从国共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共550万人、三千七百多辆坦克、四千九百多架飞机、四万七千多门大炮和一百九十三艘舰艇,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两干多公里的战线上,全面进攻苏联。
此时此刻,武装党卫队队员抱着为自己的领袖和最后胜利而战的信念,踏上了被风吹得光秃秃的黄褐色的平原,越过了灼热的开满黄葵花的乌克兰,走出了伊尔门湖边的沼泽地,穿过了荒芜的大平原、沙砾累累的荒地以及许许多多看不见的蚊虫嗡嗡叫的北部荒凉冻土带……,在人类过失和神经错乱的恐怖年代中,扮演了英雄和牺牲品的双重角色。武装党卫队士兵的名字接连不断地载入战争史的图表。不论在南线,还是北方,或是中路,不论哪里遇到了敌人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不论哪里的敌人发起了反扑,不论哪里的德军攻击面出现了裂口,武装党卫队就奉命奔向哪里,以他们狂热的斗志和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亡命精神,挡住敌人,击退敌人,拖挎敌人。
作为进攻苏联的德军中央集团军开路先锋的德国师,在三个星期内,从比亚利斯托克向前推进了四百五十英里,打通了进攻莫斯科的道路和要塞。当1941年底的寒流袭击苏联战场后,沿着129年前拿破仑大军进军莫斯科的老路推进的德军,随着苏联第一场雪的落下,开始陷入了泥潭。“台风行动”遇到了严峻挑战。尽管德军在希特勒不借一切代价打下莫斯科的严令下,顶风冒雪,打得十分积极、勇敢,特别是帝国师的一个团已打到莫斯科城郊不足4公里的希姆基,克里姆林官尖顶上的红星当时已经清晰可见,然而一大早就被几辆紧急动员起来的苏军坦克击退。这是德军离莫斯科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看到克里姆林宫。紧接着,苏军于1941年12月6日,在莫斯科前沿二百英里的战线上发动了第一次强大反攻。

这支由步兵、炮兵、坦克兵、骑兵、空军组成的强大苏军,是希特勒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苏军的猛烈反攻,使德军的防线接二连三被突破。1942年1月,一支强大的苏联军队从莫斯科西面冲出后,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背后插去,眼看合围之势就要形成,德军即将被消灭在俄国的冰天雪地之中。这时,德军第九军团司令莫德尔将军将武装党卫队帝国师师长叫来,命他派部队阻击从西边冲上来的苏联人,守住与西面陆军保持联系的单薄的防线,坚持到莫德尔在南方集中足够数量的部队,以便给予苏军沉重打击。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奥托·库姆奉命率武装党卫队帝国师的“元首”团,在尔热夫附近的伏尔加河曲地区进入阻击阵地,他们冒着零下52度的严寒,日日夜夜不倦地阻击着数倍于已的苏军。
这场阻击战无论是对苏军,还是对武装党卫队“元首”团而言,都是一场灾难。从西面突围过来的苏军,第一次碰上了这种由杀红了眼的亡命徒组成的德国军队,无法迈过伏尔加河曲地区。因而,在2月18日德国第九军团司令莫德尔的反击下,苏军蒙受巨大损失,不得不撤退。而像钉子一样钉在伏尔加河曲地区的“元首”团虽然打退了苏军无数次进攻,却遭受了该团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当库姆和他的团换防撤下来后,他碰到了军团司令莫德尔。莫德尔对“元首”团的突出表现首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接着关心地问:“我知道,您的团必定遭到不少损失,库姆,可是我现在还缺不了你们。您这个团还有多少兵?”
库姆向窗外指指,说道:“我的团就在外面!”
第九军团司令莫德尔向外望去,只见那儿站着三十五个破衣烂衫、大多负伤的武装党卫队战士。两干多人的“元首”团,在这次着名的阻击战中,除了那幸存的三十五人外,其他都水远地长眠在俄国的大地上了。
武装党卫队的荣誉很快被投上了阴影。残酷的战争,在给武装党卫队带来神圣荣誉的同时,大量吞食着它最善战的官兵。许多早期自愿加入武装党卫队的领袖和士兵,许多经豪塞尔和斯坦因纳训练出来的骨干人员,纷纷埋葬在了广阔的俄罗斯和法兰西的山山水水中。这样,一些对部队陌生的、政治狂热主义的补充人员开始大量渗入武装党卫队,特别是原骷髅部队队员或是同集中营进行交换来的军官,他们把斗争狂热和军纪松弛带进了部队,导致武装党卫队不可避免地以形形色色惨无人道的方式进行战争。
1941年7月,即德军的坦克在苏联领土上纵横两周后,维京师的士兵中的残暴人员原形毕露,在加里西亚枪杀了六百名犹太人;1943年夏季,欧根亲王师借口塞尔维亚小镇科索蒂卡的教堂里有人打暗枪,屠杀了该他的所有居民;1944年春,警察师在一次突然遭到炮火袭击后,随即毁灭了希腊北部小镇克利索拉;1944年6月,“帝国”师的一个连,在搜寻落到法国游击队手里的一名党卫队队长时,毁灭了法国南部的小镇奥拉多尔絮格兰,杀害了该镇的全部居民,两个月后,武装党卫队装甲师希特勒青年团师在诺曼底的防御战中,杀害了六十四名加拿大和英国战俘……
武装党卫队在血腥与恐怖的屠杀和战斗中,彻底陷入了“黑色恐怖”的泥潭,它已不能自制了。武装党卫队的官兵们,在这场空前的人类劫难中,神经已经渐渐麻木。他们的存在,似乎仅仅就是为了战争,为了实现那越来越遥远、越来越缥缈的纳粹东方民族政策。每当看到武装党卫队在东、西线作战的情况汇报,已被战局日益衰败搞得焦头烂额的希特勒,就产生一种垂死挣扎的念头,认为唯有武装党卫队这支几乎不可战胜的部队才能使他免遭厄运。为此,他拆掉了加给武装党卫队的一切条条框框,同意希姆莱建立更多的武装党卫队师,并将国防军比武装党卫队优先获得现代化武器的规定颠倒过来,从进攻性武器到装甲坦克,希特勒都将最好的装备调拨给党卫队。

在瞬息万变的东线战场上,德国土兵越来越感到,东方前线已经变得像梦梦般可怕,特别是在这场恶梦中,斯大林又添加了游击战的幽灵。局势的变化,开始渐渐影响“骷髅”师师长艾克,“他终于认识了战争,同时,也意识到军人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42年2月8日,莫斯科战役的阴影开始笼罩到北方案团军群,苏联红军在伊尔门湖东南杰米扬斯克包围了骷髅师和另外五个陆军师。面对苏军威名远震的T34中型坦克及强大的炮火攻势,陆军的五个师变得慌慌张张、不知所措,眼看阵脚已乱,覆灭就在眼前。这时的骷髅师,在艾克稳健的指挥下,步步为营,层层设防,不时还能打个小反击。骷髅师顶住了苏军的猛烈进攻,不但挽救了自己,而且也挽救了五个陆军师。它们见以前的棍棒部队骷髅师都稳住了阵脚,顶住了攻势,也增加了信心,并开始有条不紊地反击和防守,等待援兵。结果,在艾克指挥的骷髅师的榜样和策应下,被围困在杰米扬斯克的德军坚持了几个月之久。随后,艾克又指挥骷髅师再次显示了他们的主动进攻精神,他们配合陆军部队强行打开了苏军的包围圈,解救了陷入苏军重围的杰米扬斯克要塞防守部队。这次战斗,苏军指挥官不得不承认,艾克是德国的师一级将领中考虑周密而又十分顽强的对手。德国陆军元帅布施这样评价:这次救援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副总指挥艾克的有力指挥。
武装党卫队的王牌师在东线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给德国士兵留下了一个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杰米扬斯克、尔热夫、米乌斯的阻击战,拉多加湖、沃尔霍夫……,这些分布在苏联东西南北的地名中,都刻有一支武装党卫队王牌部队传奇似的战斗历史,它在敌我双方眼中都具有神话般的魔力,既叫人迷信得望而生畏,又使人充满嫉妒而感叹不已。朋友和敌人一致认为:武装党卫队士兵们的英勇顽强,是任何其他部队都难以达到或超过的。

伴随战局日益恶化,武装党卫队,特别是武装党卫队中精锐师的作用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希特勒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的重视。
1942年下半年,无论对德国,还是对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而言,都是一个关系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的关键时期。

斯大林格勒战役打了四个月时,希特勒意识到,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正在向一个无底探渊滑去。德军在四个月的进攻中,损失了约70万人,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八十的地区,然而苏军的抵抗始终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残酷的巷战,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第一次体会到了消耗战的痛苦——坦克在狭窄的街区无法机动,炮火无法覆盖,每一条街区,每一间房屋,都可能成为德军士兵的坟墓。11月19日,苏联军队开始反攻,万炮齐发,露天动地的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大草原,也打破了希特勒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梦想。成批的苏军坦克从隐蔽阵地开出,疾驰猛进,朝已深陷斯大林格勒巷战中的德军扑去。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保卢斯第6集团军很快落入了苏军的铁壁合围之中。希特勒惊恐万分,一面严令被困的保卢斯集团死守待援,一面收罗炮灰,拼成一个“顿河”集团军,由享有攻城专家和战略家盛名的曼斯坦因陆军元帅充任司令,为保卢斯集团解围。而且,从不甘心失败的希特勒,为了向世人证明,他还有能力在明年夏天发动新的夏季攻势,又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作战计划,一面拯救被围、挨饿的保卢斯第六军团,一面为下一次夏李攻势做准备。
在这个复杂而激烈的东线战役背景下,正在法国战斗的最强大的党卫队三个师——塞普·狄特里希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帝国”师和骷髅师接到希特勒“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救援”的命令后,迅速进入哈尔科夫东南阵地,准备配合“顿河”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营救保卢斯第六军团。

然而,时间不允许他们太多的考虑。空中运输已经中断,被包围的德军长期缺乏补给,已经出现了饥荒。“顿河”集团军在曼斯坦因的指挥下,不得不立即开始发起以代号为“冬季风暴”的拯救行动。但曼斯坦因的营救行动很快就失败了。因为,在曼斯坦因依仗其兵力和坦克优势,迅速突破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的薄弱防御时,担任保卫“顿河”集团军侧翼的罗马尼亚师被苏军的反击击溃了。这样,“顿河”集团军就失去了屏障,完全暴露在苏军的夹击之下。“顿河”集团军不仅没能为保卢斯集团解围,反而有被苏军围歼、成为第二个“保卢斯集团军”的危险。
噩梦将至,被围德军彻底断绝了补给和支援,挣扎到1943年1月,第六集团军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片面包,喝的是雪水,每人每天只有30发子弹。但是骄狂地希特勒依然下令不准投降,并计划2月份再次发起拯救行动。1月15日,在保卢斯拒绝了苏军的最后通牒后,苏军发起最后的进攻。1943年2月2日,德军第六集团军28万名德军将士在希特勒“绝对不能投降”的命令下,被蓄意送进了地狱和苏联人的战俘营。

斯大林格勒的连锁反应,将导致整个东线战局的进一步恶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驻守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武装党卫队各师,又起到了力挽狂澜的决定性作用。苏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垮曼斯坦因的增援部队、消灭保卢斯集团后,迅速向哈尔科夫城扑去,意欲乘胜追击,企图再来一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哈尔科夫城是一个关键的战略要塞,德军占有它,可以掩护溃退的德军稳步退去,并组织新防线和发动新攻势;苏军攻克它,则能迅速形成钳形包围。德军的存亡与兴衰全系此城。

驻守在哈尔科夫的武装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帝国师和骷髅师再一次证明了它们是德国陆军中的一块磐石。它们在苏军的猛烈攻击下,开始了一场激烈的阻击战。大地在阵阵颤抖,房屋在坍塌,掩体被炸飞……哈尔科夫战场刹那间浓烟滚滚,尘土雪块飞扬,喊着“乌啦”的苏军从四面八方发起了冲锋。守在哈尔科夫各防御阵地的武装党卫队各部队进行顽强抵抗,有的阵地被苏军猛烈的炮火夷为平地,武装党卫队士兵全部阵亡后,阵地才丢失。但是,这些用纳粹思想武装的“世界观”部队很快就发起反击,夺回阵地。有的阵地要经过十多次反复占领、争夺才最后丢失。在一次反击中,骷髅师师长艾克被一枚炮弹炸死,这使骷髅师的士兵受到了很大打击,这一点,在未来的战争中渐渐显露出来了。不过,在这场进攻与阻击的战斗中,苏军还是第一次发现,在整个哈尔科夫战役中,对面这支德军有着不可战胜的顽强意志,对他们这种不计牺牲、不畏强敌的精神在叹服之余又深感遗憾。
武装党卫队这三个王牌师在数倍、甚至十多倍的苏军攻击下,一直坚守到其他德军完全撤离危险区以后,才撤离阵地,离开哈尔科夫地区。2月15日,豪塞尔在接到陆军总司令部再次传达希特勒不许放弃哈尔科夫的命令后,自作主张,毅然撤离了这个被死神笼罩的哈尔科夫城。结果,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也是德军中最优秀的一支部队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从而使曼斯坦因陆军元帅在夏季的反攻变为可能。

一年后,德军在苏联土地上展开的最后一次强大攻势——“堡垒行动”失败后,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再次“阻止了一种新的斯大林格勒局面的出现。”
1944年1月,苏联红军在切尔卡瑟包围了两个德国军,随即又在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包围了一个完整的德国装甲军团。然而,令希特勒庆幸的是,身陷切尔卡瑟包围困的德国军队中,有一个武装党卫队的精锐师——武装党卫队“维京”师,而且,这个师的师长就是军事精华论专家施坦因纳。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少尉,这次又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军事精华论的典范战例。身陷重围的“维京”师临危不乱,派出多股突击队,配合“维京”师主力和陆军的正面突围,很快打开了缺口,拯救了这两个德国军。
同样,在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的包围圈中,有一个武装党卫队最精锐的装甲军——豪塞尔的武装党卫队第二装甲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令苏军头痛并发誓要消灭掉的豪塞尔军,又一次以其顽强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显示了武装党卫队王牌部队的不同凡响。第二装甲军在突围战斗中,似一柄锋利无比的尖刀,很快在卡缅捏茨一波多尔斯基包围圈上割开了一个缺口,并掩护整个德国装甲军团冲出包围后,才最后撤离。豪塞尔军这次成功的突围,为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防线保留了一支主力部队。
党卫队部队战斗的结果有时获得辉煌胜利,有时取得微不足道的成果,或是完全没有取得成绩。但是,不论每次具体作战行动胜负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遏制住了敌方的挺进。

然而,武装党卫队王牌部队在军事上的胜利,却掩盖不了它已经被打得焦头烂额的现实。“维京”师在切尔卡瑟突围时,丢失全部坦克、全部装备和一半人员。而早在1943年,这些王牌师的三分之一人员,就已长眠在苏联地下。不过,武装党卫队王牌师所蒙受的沉重损失,也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这种损失加在任何一支陆军头上,这支陆军肯定早已一蹶不振,更不可能在切尔卡瑟和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的突围战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尽管如此,武装党卫队黑色辉煌背后的阴影,还是严重影响了它的士气和德国人的心态。连年征战,武装党卫队人员大量损失,趾高气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一连串沉重打击下,武装党卫队减员高达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兵员补充日益困难,就连兵员补充专家柏格尔也黔驴技穷。各地兵源补充处办公室的每份新报告都证实,德国人被关于这些部队的野蛮作战方式和惨重的流血伤亡吓坏了,不再有参加曾让他们引以为骄傲的部队的积极性。这种状态在1944年下半年时,就更严重了。仅在6月22日至11月19日之间,武装党卫队就损失一千二百三十九名各级领袖和三万五千三百七十七名队员,其中死亡一万三千零三十七名。
物资装备的消耗大大超过补给,大批坦克因得不到及时维修而成为一堆废铁,坦克的数量跌到只相当于战前一半的水平。武装党卫队元气大伤,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部队内部又发生了蜕变。昔口支撑着武装党卫队的精神支柱和对元首的信仰,在1943年前后已濒临坍塌。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和武装党卫队杀人如麻的昭彰劣迹,德国的广大青年,以及那些曾羡慕、追随这支部队的外籍青年,开始对“黑色军团”由敬慕、向往转为厌恶躲避。一时间,武装党卫队设在各国、各地的征兵办公室一片冷清,武装党卫队只好强行征兵,兵员质量一落千丈。1944年10月1日,在一场令武装党卫队崩溃的战役中,它失去了三十二万人。

武装党卫队、尤其是它的王牌部队的辉煌的光环正在慢慢消失,各师受着人员伤亡日益严重的威胁,使之发出的求援呼声明显地尖锐刺耳起来。特别是因为党卫队中央技术管理局补充处拨给的补充兵员,严重地改变了部队的中坚性质和战斗水平。过去,武装党卫队的士兵被崇拜希特勒和为新德国服务的信念所鼓舞,狂热积极地走上战场。这些年轻的党卫队士兵、理想主义者,飘飘然不可一世地自以为除了献身于他们心目中的领袖和德国以外,就再没有其他更加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然而,辽阔的俄国土地上的坟墓和十字架证实了他们的悲剧性错误,并让整整一代人共同尝到这个悲剧性错误的苦涩。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党卫队士兵倒下之后,发现了一大批真心实意或所谓志愿参战人员,这些人员缺少他们已故先驱的天真信念、狂热追求,他们在血腥和恐怖的战场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执行任务时往往十分反感。特别令武装党卫队忧虑的是,这些人员没有已故者的热情,不仅疑虑重重,而且素质极差,给部队带来一种与那些创造了奇迹的先驱者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 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在内外因素的打击下,战斗力明显下降,它们原有的世界观也被残酷的战争和巨大的消耗击碎了。官兵对元首至死不渝的忠诚已大大减退,有的高级军官在行军礼时拒不呼喊“万岁,希特勒!”而代之以“万岁!”。有的部队干脆穿上冲锋队传统的褐色衬衫招摇过市,气得党卫队全国领袖七窍生烟。当年那种在整个德国军队中引以为楷模的严明的军纪和高昂的士气也荡然无存。大量官兵精神颓废,情绪低落,消极厌战,因纪律松弛而频生事端。以这些王牌师为首的武装党卫队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尽管,在最后一次大战役——诺曼底登陆中,这些王牌部队又打了几个不错的胜仗,但仍然无法改变它们江河日下的命运。
就这样,这柄为希特勒征战东西方立下赫赫战功,象征血腥、恐怖和死神的黑色利剑,这支曾被喻为战无不胜的王牌军,在经过短暂的黑色辉煌后,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狂涛巨浪中,沉入了永久的黑色深渊。

Ⅳ 二战中的 德国将领,有哪些被世界各国军人奉为“不朽的传奇”。

【帝国陆军元帅】曼施坦因(1887-1973) 陆军元帅,军事家英国人认为曼施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成熟的观念,由于参与制定了进攻法国等完善的作战方案,享有“伟大战略家”的声誉。在德国所有的高级将领中,曼施坦因是最有成就的野战指挥官。他善于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强调速战速决,出奇制胜。曼施坦因被公认为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 【装甲之父】古德里安(1888-1954) 他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绩。1938年,古德里安率领第16军在48小时行进600公里,攻占维也纳。1939年,古德里安以装甲师为先导,仅用十几天就占领波兰全境。1940年,古德里安率部横扫西欧。1941年运用"闪击战"给苏军以重创。后他出任装甲兵总监,后又出任德军陆军参谋总长。 【沙漠之狐】隆美尔(1891-1944) 陆军元帅、军事家,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在北非战场上,他指挥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兵力相差悬殊,战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屡败英军,并一度进抵阿拉曼,逼近埃及的开罗城。后因对政治前途和军事前途失去了信心,与希特勒在政治和战略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又因无意卷入了反希特勒的秘密活动,被迫于1944年10月服毒自杀。 【狼群之父】卡尔·邓尼兹(1891-1980) 海军元帅,德国海军总司令。 希特勒死后成为德国联邦总统,他积极反对焦土政策,出任20天,之后向盟军投降。邓尼茨的两个儿子皆在海战中阵亡,女儿则是嫁给了潜艇军官。邓尼兹反对屠杀犹太人,并出面保护犹太籍海军军官。他的治军理念对后世海军建设具有巨大的影响。邓尼茨的余生平淡的度过,1980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 【帝国海军元帅】雷德尔(1876-1960) 海军元帅,由于雷德尔对德国海军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1939年被授予海军元帅的军衔。又以出色的统领二战初期的德国海军而闻名于世。作为职业军人,深知德军实力,极力主张避免对英战争。随着战争后期战情出现不利于德国的转折,他于1943年被迫辞职,被卡尔·邓尼茨接替。 1946年 ,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病逝于基尔 。 【装甲战神】——米歇尔·魏特曼 武装党卫队上尉米歇尔·魏特曼可以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和最着名的坦克指挥官。1944年6月13日,率领仅存的4辆虎式和1辆4式坦克,在5分钟内将25辆英军的“克伦威尔”和“萤火虫”坦克送上了天,还击毁28辆其他车辆(14辆半履带车和14辆“布伦”式运输车),自己却毫无损伤。 1944年8月8日被“台风”战机的火箭弹袭击后阵亡。 【帝国伞兵之子】库特·肯斯佩尔 德国装甲兵第一尖子,和他的虎式坦克在一起时是不折不扣的“陆地之王”。战绩:击破战车总数:超过195辆敌军坦克(得到确认的是168辆敌军坦克)。1945年4月29日阵亡(德国投降前夕)。这位伟大的战士曾因为见到党卫军殴打犹太人而和党卫军大打出手。 【国防军装甲王牌】——奥图·卡洛斯 曾在东线,率2辆虎1型坦克,在20分钟内击毁17辆苏军重型坦克的辉煌战绩。1945年率领“猎虎”驱逐战车与美军的战斗中击毁50辆美军战车,4月15日向美军投降,而奥图·卡洛斯至1946年获释,以开设药店为业。 战绩:坦克178辆左右、各种火炮130门,大部份在东线。 【二战德军王牌狙击手】泽普·阿伦贝格尔 生于1924年,为奥地利后裔。从军加入德国陆军后,被分派到东部战场的第三山岳师第144步兵团二营担任狙击手,直到德国战败时个人已创下257人有效确认击杀数。 【游弋在美国东海岸的海狼】——莱因哈特·哈尔德根 战绩: 击沉敌船21艘,共计:112.447 。 击沉辅助军舰1艘, 共计:3.209 。 击伤军舰4艘,共计:32.516 。 击伤辅助军舰1艘,共计:13.984。 【无敌贵族】格奥尔格·拉森 海军少校 战绩: 击沉26艘船只,吨位共计156,082吨 。 击伤5艘船只,吨位共计34,419吨。 1998年,一次意外交通事故导致格奥尔格.拉森失去了左臂,目前他仍居住在加纳利群岛上一所豪华“养老院”。 【帝国潜艇首席王牌】奥托 德国的潜艇战第一号王牌,他总共击沉了船只47艘,共计274,386吨。在所有的U艇艇中名列第一位。 1998年奥托在巴伐利亚渡假时,由于意外事故受伤,送进医院后不久死亡。 【夜之骑士】——橡叶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马丁·德雷威斯 战绩:235次战斗出动中获得被证实的52架(含43架夜间击落)。 【不列颠之战头号杀手】德军赫尔穆特·维克少校 1940年11月28日在维特岛上空被击落跳伞,从此下落不明。他在英伦三岛上空取得了42架的战绩,在德军所有参战飞行员中位列第一,在西欧战场战绩14架,总战绩56架,排在西欧战场(不含北非战场)的第15位。 【早走的帝国骑士】——德国空军战斗机总监莫德士上校 莫德士一生参加了300多场战斗,在二战中击落了101架敌机(世界第一个突破100架战绩),在西班牙击落了14架(西班牙战区第一)。1941年11月22日,因飞机引擎突然熄火,莫德士在空难中丧生。为了纪念他JG51被命名为“莫德士”联队。 【坦克男爵】曼托菲尔(1897—1978) 出身于传统贵族家庭。曼托菲尔以一个优秀战术家而着称,二战中他那熟练而充满想象力的装甲部队指挥技巧屡次让盟军受挫。担任师一级主官,独当一面时,德军的颠峰已经过去了,他每每以弱势兵力取得辉煌战绩,虽是败军之将,却值得人们尊敬。 【不可遗忘的将领】约瑟夫·塞普·迪特里希(1892——1966) 迪特里希是德国武装党卫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而且因与希特勒有特殊的关系,早期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镖。1944年担任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兼SS大将。迪特里希在下级官兵的心目中就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一次大战时军士出身的他总是像关心孩子一般地善待他的部下,士兵们也亲切地称呼他的绰号:“老爹”。 【防御大师】莫德尔(1891—1945) 陆军元帅,着名的军事家、统帅。莫德尔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军事指挥员,参加了历次着名战役,被称为希特勒的救火队长,但同时也犯下了战争罪(镇压华沙起义等),他以自杀的方式避免了被押上纽伦堡国际法庭。他似乎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战场是他纵横驰骋的表演舞台。他的生命随着战争一起结束了。 【虎王】卡尔·鲍曼 在武装党卫军第103/503(SS103/503)重坦克营服役,其在1945年2月2日至3月18日的战斗中击毁敌坦克66辆、火炮44门及卡车15辆,但他大多数战绩是在驾驶“虎王”时取得的。 【豹中王者】——恩斯特·巴克曼 击毁坦克总数:80+辆坦克 巴克曼是德国武装党卫军SS2“帝国”装甲师中最优秀的坦克杀手,战争结束后,巴克曼幸存了下来并一直生活在德国。目前仍然健在。 【SS少将】奥托·库姆(1909——2004) 早间参加冲锋队,32年转入党卫军。曾服役于多个党卫军精锐部队。担任帝国师“元首”团团长期间,体现出惊人的指挥才华,在一次东线防御战中全团只剩下126个人。当从前线撤退下来时,受到了莫德尔元帅接见时仅有35人能够站立着向集团军司令敬礼。库姆所指挥的团共歼灭敌人15000人。 【SS上将】威廉·比特里希(1894——1979) 威廉·比特里希是武装党卫军里最着名的将军之一。在他担任的第二党卫军装甲军军长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荷兰安恒地区防御并挫败盟军“市场花园”行动的战役中所立下的功勋,这次也是武装党卫军在战争中最后一次取得胜利的战役。 【装甲迈尔】——库尔特·迈尔 作战勇猛,风格彪悍,曾在SS1,SS12等精锐部队任要职。 担任SS12“希特勒青年师”师长期间,重创牵制盟军6~7个师的兵力,为大部队撤出法莱斯口袋创造条件。 【帝国唯一金制钻石佩剑橡叶饰骑士勋章获得者】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1916-1982) 帝国唯一的金制钻石佩剑橡叶饰骑士勋章获得者 。 执行了2530次战斗任务(世界记录),在此期间他摧毁了接近2000个地面目标(包括519辆坦克,70艘舰艇和超过150个防御阵地),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和13架飞机。 【非洲之星】马尔塞尤 ——来自北非战场的鹰 战绩:158架 。 这位一战空军王牌吉科弗里德·马尔塞尤少将的儿子,一开始并不被同行所看好,因为其英俊的外表,和风流的生活,成了军中小有名气的花花公子,被上级打发去北非更随隆美尔元帅作战,不想却成就了一位空战史上不朽的传奇。 1942年因弃机跳伞时,降落伞出现故障而丧生。 【帝国上空的鹰】——阿道夫·加兰德(1912-1996) 作为一名中将,却与部下并肩作战,最终战绩击落104架敌机。加兰德有两个弟弟,同样都是空战王牌飞行员。 加兰德1941被任命为战斗机总监,战后为西德空军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帝国空军二号王牌】格尔哈德·巴克霍恩 二战德国空军二号王牌,击落301架敌机(人类空战史上只有2人击落300架以上) 战后,巴克霍恩侥幸躲过了苏联的追捕,成为少数未被监禁的东线王牌飞行员并加入联邦德国空军,1976年退役,退役前,其军衔已升至空军少将。 【空前绝后的空中杀手】埃里希·哈特曼 击落敌机352架。 孩童时期曾跟随行医的父亲在中国长沙居住了3年,从小就对飞行表现出惊人的天赋。 1939年加入德国空军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前夕,哈特曼依旧驾机捍卫着德国空军最后的尊严,并在投降前夕击落7架野马式战机,作为苏联战俘被俘。 【航空女士】美琳塔·申克·格拉芬·冯·施陶芬贝格 美琳塔的飞行技巧相比汉娜毫不逊色,而且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试飞员,还是一位航空工程师博士。拥有犹太血统丝毫没有减弱其才华的光辉,德国空军研制自动驾驶系统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1945年被美军击落,不治身亡。 【20世纪最伟大的飞行员】——汉娜·莱契 她一生之中的飞行生涯可谓光彩夺目,璀璨耀眼。共创造了各个级别和型号航空器的40余项飞行记录。试飞了多个型号的德空军战机,为德空军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其对于希特勒的崇拜是出了名的,被俘后判处15月监禁,获释后积极投身于世界航空事业,1961年获肯尼迪接见。1976年病逝。 政治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信念 而战。他们现在被各国军士奉为“军事史上永不凋谢的传奇”。 朱可夫元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些纳粹党卫军狗娘养的是真正的军人,跟他们比,我与艾森豪威尔手下的都是他娘的业余娃娃部队,从心底来说,他们是我敬重的对手。”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利剑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0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3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4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