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一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 :
德奥集团在经济实力方面屈于劣势。与同盟国相比,协约国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地遏制了德奥集团从美国取得各种急需的物资。 协约国拥有更多的殖民地和附属国。
2、战略失误:
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最终速战速决战略失败,被拖入了两线作战、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导致德国失败。
3、内部矛盾:
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空笑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兵力和战争物资的补充,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战争背景: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1、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2、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3、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1)德奥集团为什么打不过德国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1、经济上的竞争
在1914年前后,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例如1888-1889年意大利和法国、1879-1894年俄国和德国、1906-1910年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均爆发了关税战,也可说就是贸易战。
由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工业化速度异常迅速,德国和英国之间展开了最为关键的经济竞争。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工业的31.8%,德国仅占13.2%。
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比例已经下降到14%,而德国则略微上升到了14.3%,稍大于英国所占比例。德国工业产量的这一短时激增意味着它同英国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
2、殖民地的争夺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
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竞争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绝对统治权的争夺。
因此,他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这些对殖民地的争夺在第一次世界斗前含大战前的30年间产生了日益紧张的气氛。
3、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殖民地的竞悔腊争转而又促进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宰相卑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
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服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这个条约还旨在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接连不断的发生冲突。
18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了三国同盟。它的目的还是防御:保护意大利免受法国的攻击,因为意法两国在突尼斯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当时,三国同盟无论就其宗旨或盟约条款来说,都绝不是侵略性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易满足的国家,它们主要感兴趣的是维护欧洲大陆的现状。
4、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第四个背景原因是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种愿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是难以对付的,那里的法国人仍不服从德国的统治。
但在中欧和东欧,它却是一场噩梦。由于对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增长,那里的多民族帝国正处于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险之中。
‘贰’ 德意志邦联里面的奥地利无论居民,文化多属德国,为什么两者一直没能统一,而且任何时代两国都互相排斥
我们先要弄清楚以什么标准来区别德奥。
我们知道基督教有2个意思,一个是狭义,就是基督新教Prostestant(基督新教还有路德教、加尔文教等分支);还有个就是广义,即泛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派,包括基督新教Prostestant、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东正教Orthodox(以上通称三大基督教分支)以及亚美尼亚天主教Armenia Catholic等,2个在汉语翻译中都称为基督教,但在西方(以英语举例)狭义基督教是Prostestant,而广义基督教则是Christianity,是2个意思。
对于“德国”(确切来说是德意志)也有2个含义,一个是狭义的德国,即小德意志也就是普鲁士于1871年所统一的德意志;还有就是广义的德国“大德国”或“大德意志”,其范围指向是古德意志王国甚至是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通常大德意志(大德国)包括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波希米亚(现捷克)、西里西亚(现属波兰)、东普鲁士(现属波兰)、卢森堡和阿尔萨斯(现属法国)。就狭义德国(小德意志)的概念来说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是有区别的(我只说有区别,没说是两个民族,原因接下去说);
但是从广义德国(大德意志)来说,奥地利人就是德国人(注意顺序,不能说德国人就是奥地利人)。为什么说德奥同族呢,因为国际上没有“奥地利族”这一划分,只有“德意志族”,奥地利主体民族(即占人口多数的民族)是“德意志族”。同时德国承认奥地利主体民族是“德意志族”,同样奥地利也没有把“北德意志人”(关于德意志族,根据地域和宗教还细分为,主要在北方信基督新教的北德意志人和主要在南方新罗马天主教的南德意志人,但德奥政府和国际把他们统称为“德意志族”并没划分开来)列为与“奥地利人”不同的少数民族。
我们必须知道民族和国家是完全2个概念,即国家是以地域划分,而民族是以人种划分。一个国家可以是有单个民族组成(如日本、朝鲜、韩国等)也可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如我国、俄罗斯等),同时有些民族几乎分布在一个国家中(如日本的大和民族、我国的汉族、回族等)也有可能分于几个国家里(如俄罗斯族、蒙古族等)甚至是没有自己的国家而分散在世界各国(如吉普赛人、1946年前的犹太人)、某些民族甚至是多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如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都是朝鲜族、沙特阿拉伯和约旦等国的主体民族都是阿拉伯人)。
所以国家是没有一样的,但是德国人的主体民族和奥地利的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族也是没有疑问的,同时德意志人还包括在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内那些被列为少数民族的德族人。由于分裂,民族间的个体会有差异,但是体现出来的差异不能盖过同门同种的渊源。我国也是,无论是汉族、满族、还是壮族,无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都是“中国人”,都是“华夏民族”。
‘叁’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同盟国战败而告终,战后初期, 资本主义 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希望你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德国在战争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在同盟国的一方,德国缺少助力。一开始的盟友奥匈帝国, 军事 实力实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另外意大利,那就更厉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来攻打奥匈帝国。而协约国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德国孤军奋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点,德国一开始是想要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的,这确实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协约国人多势众,资源丰富,物资储备什么的比德国好上很多。因此德国最基本的物资都无法保证,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加入了一战。美国的参战对整个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美国自身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人力资源,让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美国的存在让协约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德国才会彻底失败。
茜茜公主与一战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茜茜公主被暗杀后的第十六年里,这使得人们不能把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直接联系起来,于是便只剩下间接地关系。茜茜公主是一个喜欢自由的女人,所以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后,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她的性格原因,敏感又任性,其次她并没有那个能力承担皇后应有的责任。
茜茜公主是一位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经受了很多的痛苦,虽然没有得到孩子的最终抚养权,但是她也没有尽到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尤其是对她的儿子鲁道夫。在受不了宫廷生活之后,茜茜公主带着仆从环游世界,几乎不回维也纳皇宫,也不理会自己国家的 政治 形势。当她的儿子鲁道夫因为感情受挫时,茜茜公主并没有给与他正确的引导,以至于奥匈帝国的太子鲁道夫自杀身亡了。
鲁道夫自杀后,其王位的继承人变空缺了下来,加之茜茜公主的其他孩子都是女孩,并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使得后来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任命为弗兰茨·约瑟夫的继承人,他野心勃勃的政治主张使许多人不满,最后在塞尔维亚被人刺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茜茜公主对鲁道夫多一点关心,鲁道夫就不会自杀,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就以上内容来说,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中国执政者一致认为,参加一战,有利于中国改善 国际 地位
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补。”
1915年5月,中国政府被迫签下“二十一条”。袁世凯问陆徵祥有什么补救 办法 ,陆回答:“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
袁世凯死后,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
除了争取国际地位外,段祺瑞还有一个动机,那就是借此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中国参战后,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同时获得协约国许诺: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起暂缓五年偿还(俄国仅同意缓还1/3),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远撤销(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0.91%,其中德国9000余万两,奥匈400万两);改变《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规定的5%固定税率,允许中国提高5%关税;天津周围20里内允许中国暂时驻军,以防范德奥侨民。
2、中国收益巨大,除收回各种政治特权外,另可折合现金2.5亿元
中国没有出兵欧洲,但也实际援助了协约国。宣战以前,北洋政府即采取“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以工代兵”办法,派遣华工 出国 。“一战”期间,英法俄 三国 共招募华工30万人,为他们从事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
还有为数不少的华工被违约送上战场,在战火中修工事、运弹药、抬担架,沙俄甚至将华工“编为军队,作前线冲锋之用”。战争期间,有约5万华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为,中国在战后得以战胜国资格,参加巴黎和会。在和会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终没能使日本在和约上声明归还青岛。山东问题外,和约上还确认了废除德国领事裁判权、取消德国庚子赔款、赔偿中国战争损失等内容。一旦中国拒签,未来就要同德国单独媾和,到那时,中国未必还能获得这么多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倾向于签约,而保留山东条款。但是国内民意已然沸腾,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只得拒签了《凡尔赛和约》。不过,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
让人庆幸的是,学生们的游行活动并没有使中国外交陷于绝境。通过华盛顿会议,中日两国先后签订《解决山东悬案 条例 》《鲁案细目协定》,中国有条件地收回青岛。
1924年《中德协约》、1926年《中奥通商条约》签订,北洋政府不仅获得《凡尔赛和约》中有利于中国的条件,还从德国获得约8400万元的战争赔款。加上中国战时所获的德国船只,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赔款,中国总收益达2.5亿元。
总的来说,中国参加“一战”,不仅 成功 地融入世界格局,还以较小付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堪称是一次辉煌的外交胜利。唯“五四运动”之事,迄今仍有待后人深思。
‘肆’ 一战中,德国是怎么失败的
一战德国战败原因:
A. 首先,从大的方面讲,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B. 其次,一战后期德国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C.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美军对于1917 年的战局还不能立即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1918年,协约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下面回顾一下1918年的一战进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
1918年初,德国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德军第一次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到7月17日为止,德军一共在西线连续发动了5次进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战局计划。尽管德军的进攻使英法军队遭到很大损失,数度在宽大正面上突破英法军队的战术防御地幅,但战术的胜利反而拉长了德军战线,使德军态势进一步恶化。5次进攻并使德军损失了100万人,德军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于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军队与源源开到的美军一起,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协约国的总攻给了德军以最后的致命打击。9月29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须立即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德国组成新内阁,向美国请求停战。11月3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并随即陷入崩溃,从而又使德国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国。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土耳其也已经向协约国投降。德军本身已经无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尔海军起义,11月7日巴伐利亚爆发革命。11月8日,德国停战委员会首次同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接触。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规定:
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火炮、2.5万挺机枪;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全部潜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偶然:英德早已深度对立
新兴崛起国与老牌霸权国之间难以避免的冲突乃至战争,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德国与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对决被视为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如今,探究德英冲突的成因,对于有关国家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警示意义。
结构性矛盾难调和
迄今为止,真正具有主导世界能力的霸权国只出现过两个,这就是近代的英国和当代的美国。与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大致相当的只有古代称霸欧洲、西亚、北非、地中海广大地区长达三四个世纪的罗马帝国。这三大霸权国创业靠的是“刀与剑”,守成离不开“血与火”。面对崛起国,其本能反应自然而然地表现为以超强实力予以遏制。这是霸权国与生俱来、无法更改的天性。
英帝国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庞大的帝国,称霸世界长达一个世纪。1900年,英帝国拥有310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拥有最强大的海军、最庞大的商船队和世界金融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德国、日本开始崛起,英国实力相对下降,面临着如何与崛起国相处的抉择。英国虽然仍是世界上头号强国,但已无全面打压别国的实力,于是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与美国和解,与日本结盟,集中全力对付德国。在英国看来,德国既有挑战的实力和意图,又近在咫尺,实乃心腹之患。
1871年赢得普法战争胜利和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后,德国发展迅猛,到20世纪初已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文化素质高、军事实力强、经济实力雄厚的资本主义强国。拥有欧洲战斗力最强的陆军和紧随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海军、世界第二大商船队。工业实力超过英国,位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具备如此实力的德国,在德皇威廉二世于1897年任命蒂尔皮茨为海军大臣、皮洛夫为外交大臣之后,便抛弃了俾斯麦立足欧洲大陆的“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其实质就是在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础上,扩建海军,争夺制海权,向海外扩展殖民地,争霸世界,建立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的“世界政策”与英国的世界霸权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德国称霸欧洲的企图,与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政策背道而驰,历史上英国总是联合欧洲大陆国家去遏制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那个国家,不可避免地一定要反对任何一个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德国扩建海军,直接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德国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在殖民地已经接近瓜分完毕的情况下,迟来的德国必然越来越多地闯入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英国得出结论,德英对立的矛盾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两个国家的相对地位之中,双方武装冲突终究不可避免,必须对德国加以遏制。
海上争霸走向敌对
海上霸权被英帝国视为生存的支柱和必须竭尽全力确保的核心利益,决不容许受到挑战。1911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英帝国秘密会议上就说:“真正决定英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德国大力扩建海军,一战前最后几年德国60%的军事预算都花在海军建设上,直接挑战英国核心利益,导致德英关系迅速敌对化。
建立强大的海军舰队是威廉二世政治意图的核心。早在1897年他就宣称,“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只有舰队才能保证德国获得与其经济实力、文化水平相称的世界强国地位,才能保证攫取海外殖民地。1898年,德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海军法案,计划在6年内必须形成各有8艘战列舰的两支分舰队。之后又通过多个海军附加法案,紧跟英国步伐,大力建造战列舰。1914年一战爆发时,德国拥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41艘,英国拥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69艘。德国海军由1898年的世界第六位,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海军力量。
德国扩建海军从一开始就针对英国。1897年,德国海军大臣蒂尔皮茨提交给威廉二世的备忘录就已明确把英国当做假想敌:“对德国来说,当前最危险的敌人是英国。”英国对此保持高度戒备。1902年英国海军大臣塞尔伯恩在一份内阁文件中指出:德国舰队的巡航距离短,是专门设计用来对英国本土作战的。1904年英国海军部拟定了第一份对德战争计划。1909年英国爆发“海军恐慌”,担忧德国海军后来居上,决定将当年建造“无畏”级战列舰的数量,由原计划的4艘猛增到10艘。1912年3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议会作出强硬表态,明确宣布德国是英国在海上唯一的敌人,德国每造一艘主力舰,英国就造两艘。
德国外交大臣屈尔曼在一战后总结道:“战前在英国的多年政治活动使屈尔曼深信,德国作战舰队的迅速扩建乃是使英国站在敌人方面的最主要原因。”不过,英国的所谓“海军恐慌”是霸权国对崛起国常有的那种过度恐慌,甚至是别有用心故意渲染的结果。“德国 *** ”有利用的价值。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后来也承认:“是海军部制造了这场恐慌,事实是英国必须夸大对德国的海上劣势。”
鲁莽外交火上浇油
1871年至1890年俾斯麦主政期间,德国推行“大陆政策”,外交稳健务实,为德国赢得了游刃有余的国际环境。1890年3月俾斯麦被迫辞职后,德国步入“新路线”时期,继而于1897年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外交上鲁莽短视,非理性举措一再上演。
德国一开始对与英国结盟抱有无限痴迷而又不切实际的期望,妄想德英两个大国合作主宰欧洲事务。威廉二世对其舅父——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说:“没有英国的首肯,在欧洲一只耗子也不能乱动一下。”1898年至1901年,英国提出与德国建立关于远东的地区性同盟,德国不理解英国决不加入任何无限制的军事同盟的外交传统,强求英国与三国同盟建立全面同盟,结果谈判失败。英国转而于1902年与日本建立关于远东的地区性同盟,1904年、1907年又先后签订《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德奥集团陷入包围。
德皇及其外交智囊的鲁莽冒失典型地反映在“克鲁格电报事件”上。1895年12月29日,英国派詹姆森率领一支骑兵入侵南非的德兰士瓦共和国,遭到惨败,詹姆森被俘,英国 *** 极为尴尬。在德国舆论和外交部的鼓动下,1896年1月3日威廉二世给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发出电报,祝贺他“依靠本国的人民而不求助于友邦,成功地粉碎了武装匪徒的入侵”。在英国看来,这是德国对英国的羞辱和挑衅,因此大为恼怒。
一战前两次摩洛哥危机则表明德国只知道制造危机,而不懂得如何收场。1905年,法国在英国支持下企图将摩洛哥变成法国的保护国。为阻挠英法计划,威廉二世在摩洛哥丹吉尔港公开表示,要维护摩洛哥的 *** 和独立,保卫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德国 *** 叫嚣:“如果法军越过摩洛哥边境,德军也就立即越过法国边境。”但是,英国立即对德国发出警告,不许德国对法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与法国磋商军事合作措施。德国并未做好战争准备,只好软了下来,同意通过国际会议解决争端。1911年的摩洛哥危机,也因英国干预,德国不得不收手,这都导致德英关系势同水火,同时极大地拉近了英法关系。
德英关系恶化是双方结构性矛盾决定的,但德国外交的拙劣举动无疑起着火上浇油的作用。推行“反俄联英”政策,断送了德俄关系,将俄国推到了宿敌法国一边。不理解英国外交传统,错过了与英国结盟的机会。处理突发事件时,感情用事,虚张声势,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随着摩擦一次又一次爆发,离最后的摊牌越来越近了。
兵戎相见两败俱伤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霸权国通常抱有在崛起国将强未强、将起未起之时将其消灭的企图。英国传统的欧洲政策,实质就是打击老二,每当有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崛起时,英国就出头组织其他国家将其打倒。1793年至1815年英国组织七次反法联盟摧毁了拿破仑帝国,到了20世纪初它对崛起中的德国同样一点也不手软。
先发制人摧毁德国海军的企图,就是这种政策的反映。1904年11月18日英国《陆海军报》发表文章,论证用突然袭击消灭德国舰队的可行性。同年开始担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的费希尔,同样就此问题向国王乔治五世提出了建议,并开始全面调整海军部署。英国皇家海军原有9支舰队,其中8支分布在海外。调整后,精简为5支舰队,其中3支舰队集中到欧洲海域,特别是部署在本土海域的“海峡舰队”的战列舰由8艘增加到17艘。
德国不得不时刻警惕。德国海军大臣蒂尔皮茨上任伊始就提出,如果德国海军在北海与英国海军达到2:3的比例,英国海军虽然可以打垮德国海军,但所遭受的损失将使其无力应对法、俄海军的挑战,从而丧失海上霸权,这种高风险将慑止英国对德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在此之前要尽量保持低调,尽可能不惊动英国。威廉二世也高度关注这一问题,1904年11月23日在信中说,英国海军人士的夫人们“公开宣称,快要对大家宣战了,因为德国的海军还很弱,英国要把它消灭掉还不致冒什么风险,如果再过两年那就晚了”。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为英国提供了打垮德国的机会,这一次英国准备充分,再也不想让德国悬崖勒马。海军大臣丘吉尔说:“最近三年内,大家从未像这次准备得如此充分。”对英国来说,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德国工业生产能力比英国强大,在海军竞赛中总有赶上来的时候。英国迫切希望在仍保持海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德国。由于德国只敢跟法、俄开战,却没有与英国较量的勇气,一旦英国暴露参战的意图,德国可能再次收手,因此英国有意隐藏其参战意向,伪装中立。战争爆发前两天的7月26日,英王乔治五世同威廉二世之弟普鲁士亲王亨利希会谈时仍说:“大家将竭尽全力保持中立而不卷入战争。”但到了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第二天,即7月29日,英国就明确表态,如果德、法两国卷入,英国“就不能长期作壁上观了”。这时的德国想让奥匈帝国紧急停战,但为时已晚。8月4日,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国宣战。经过4年战争,终于实现了打垮德国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断了德国崛起的梦想,同时也加速了大英帝国的衰落,德英冲突和战争的历史就是两败俱伤的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世界又似乎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关国家应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新型大国关系,防止重蹈历史的覆辙,防止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这是政治家们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应当警醒的大问题。
‘陆’ 一战德国战败原因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下面是我分享的一战德国战败原因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战德国战败原因
持续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国的战败而告终。那么一战德国战败原因是什么呢?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德国战败主要是有3个原因。首先,一战本身就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发起的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
德国在战争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在同盟国的一方,德国缺少助力。一开始的盟友奥匈帝国, 军事 实力实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另外意大利,那就更厉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来攻打奥匈帝国。而协约国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德国孤军奋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点,德国一开始是想要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的,这确实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协约国人多势众,资源丰富,物资储备什么的比德国好上很多。因此德国最基本的物资都无法保证,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加入了一战。美国的参战对整个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美国自身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人力资源,让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美国的存在让协约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德国才会彻底失败。
一战结束时间
一战起始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一战结束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被当地青年刺杀,于是在7月28日的时候,奥匈帝国以这个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德国、英国、法国等趁机加入了战争,一战正式爆发。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想要趁机吞并塞尔维亚。俄国和法国则公开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也在暗中支持俄、法。随着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开战,整个欧洲大陆都陷入了战争之中。德国在8月份率先发动进攻,占领了比利时、卢森堡,还对法国发起了进攻。于是9月初,德军与法军就发生了马恩河战役。
随后,俄国在东线发动战争,于是德国只能抽调一部分兵力去东线。日本看到战争爆发后,趁机强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也对德宣战,占领了属于同盟国的太平洋岛屿。10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与俄军在高加索附近进行激战,俄军战败。同时英军在阿拉伯人的配合下, 成功 夺取了叙利亚的土耳其领地。
奥匈帝国被塞尔维亚击败后,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帮助奥匈攻打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不敌奥保联军,被同盟国占领。1915年5月,意大利开始对奥匈帝国宣战,但是全部被击败。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退出一战。同年,罗马尼亚、希腊、美国等加入协约国参战。终于在1918年,德国全线溃退,奥匈帝国解体,战争结束。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战是第一次全世界型的大规模战争,那么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要了解根本原因,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当时战争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来越严重。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帝国主义经济 政治 发展不平衡。这个原因同时也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当时英国和法国的 资本主义 发展已经成熟,因此主宰世界格局的就是英法两国。但是不久之后,德国的实力渐渐强大,于是想要打破英法统治的格局,这就加深了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一战前夕世界主要有三大矛盾,分别是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但其实除了这三大矛盾之外,当时还存在着德日、德俄等多种矛盾,一战的爆发只是这些矛盾发展的结果。随着这些矛盾的加深,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在为战争做着准备,或是扩大军队,或是增加军需,一步步走上战争的道路。
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身国家性质也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他们追求的最大利润就是瓜分殖民地,于是引起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的压榨和剥削,让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了转移国内这些运动的视线,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这一场战争,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原因之一。最后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萨拉热窝事件了。
一战死亡人数
一战是欧洲 历史 上破坏力极强的一场战争,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战死亡人数。一战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参战,军事行动涉及的土地面积达到了400万平方公里,战线长度达到2500-4000公里。
1914年,也就是一战开始的那一年,那个时候英、法、俄 三国 本土加上各个殖民地的总人口大概是7.045亿。到一战爆发前夕,这三国共动员总兵力达到977.7万人。德奥两国本土加上德国的殖民地总人口是1.3亿,战争前集结到了兵力为634万人。从1914年到1918年这四年的战争期间,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动员了军队4218万人左右,最后伤亡2210万人左右,其中死亡515万人左右。而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共出动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人左右,其中死亡338万人左右。
然而,这只是战争双方士兵的死亡数量,还有将近700万的平民,也因战争而惨死。因此一战的总死亡人数达到了1600万左右,死亡率是非常高的,甚至一战的死亡人数超越了持续了六年的二战。曾经有这样的一句话:“少数人的疯狂,数不清的死亡。”这一句话用来形容一战是最合适不过了。
一战本来就是因为帝国主义之间分赃不均引起的,几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深,从而爆发了这一场战争,但是最后被战火侵袭的却是全世界的人民。这场由少数几个帝国主义疯子挑起的战事,却将全世界的人拖入了一场疼痛的幻觉里。
猜你感 兴趣 :
1. 一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2. 一战德国为什么会战败
3. 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前后变迁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是如何赔款的
5. 德国为什么会卷入一战漩涡
6. 德意志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