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军工如何恢复

德国军工如何恢复

发布时间:2022-02-23 09:04:18

1. 为什么曾经横扫欧洲的德国,现在却对军事完全丧失兴趣

作为欧洲大陆上的传统强国,德国在上世纪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战争,从普法战争开始到二战结束的70多年时间里,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打遍欧洲无敌手。

一战前夕,德国靠发展军工产业,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陆军的拥有者;二战前,德国在纳粹党的带领下建立了战时经济体制,重点发展军工技术,而且还坐拥克虏伯和斯柯达两大兵工厂,其军工产业足以傲世整个欧洲。

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克虏伯军工厂是20世纪前期的世界第一大兵工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威名赫赫;而斯柯达兵工厂是世界第二大兵工厂,以生产火炮和各类型的枪械出名。1939年年初,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后接管了这座军工厂。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工业,德国才获得了逐鹿天下的实力。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美苏两强崛起,德国在衰落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发展军事工业的欲望和能力,转而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组建欧洲共同体等方式,将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隐藏在欧洲的集体行动中,以“欧洲”的名义和渠道投放自身影响力,在国际上贯彻自己的意志和主张。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德国为何会放弃发展军事?难道德国民众的彻底反思,使得他们看清了发展军事进而引发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和残酷性,从此对军事深恶痛绝?

这种主观层面的分析显然不符合事实,要不然德国在一战中吃亏后,也不会主动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更何况,从回避历史问题到真正全面反思纳粹历史,德国在反省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诸多波折。

熟悉云石君之前系列文章的朋友也许会指出,二战结束后,德国元气大伤,德国(西德)政治和军事上受美国高度钳制,领土被四国划分,基本上失去了自主权。这种境遇下,德国拿什么来发展军事工业?

不得不承认,美国对德国的军事接管和钳制是德国无法发展军事的一大主因,但也仅仅是外部因素。我们都知道,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本文中,云石君试着从内因入手,来挖一挖德国不愿发展军事的深层原因。

首先,在美苏两强冷战对峙的背景下,德国再怎么发展军事,也无法抵抗苏联,何况有美国撑腰,自保无虞。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强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很不幸,由于地缘关系的相对接近,使得德国在地缘上不得不直面苏东集团,并且由于国土面积不大,完全缺乏战略纵深,东西南部都被欧洲国家包围,处于四战之地,这一点和中国战国时代的魏国与韩国的地缘政治格局颇为类似。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战争的伤害水平之深,已经远非德国这种体量的国家可以承受。分裂后的西德一旦有想通过发展军事做大做强称霸欧洲的意念,必将面临其东西两面传统欧洲强国(尤其是强大的苏联)的联合打击。而随着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毕竟核武器的破坏性太大,这是西德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身军事力量强势与否已经没有意义(反正都打不过苏联,狭小的更无法承受核弹――德国的人口密集度在欧洲大国中排名第一),而且德国的军事复苏还会加剧东西方紧张,增大沦为炮灰的风险。既然注定不是苏联的对手,而且有美国这个欧洲的太上皇在背后撑腰,自保完全没有问题,德国索性放弃了军事复苏的念头,避免刺激周边国家敏感的神经,更愿意用和平方式充当东西方缓和的桥梁,以一个温和的赎罪者的形象示人,这样既节省了军费,更可以避免自己沦为冷战变热战的炮灰,何乐而不为?

其次,战后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大洗牌,靠武力征服已不太现实,德国要领导欧洲,只能通过软实力吸引大家主动接受自己领导。

从政治方面来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传统的欧洲列强普遍衰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二战结束后出现断崖式衰落,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在全球势力急剧收缩,从世界霸主变成了二流国家,逐渐沦为美国的小跟班;德国在战后也受到了严厉制裁,国土沦为废墟,大部分军事基地、军工厂被摧毁,军事政治被美国接管,国运可谓是一落千丈。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大洗牌,欧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争霸的前沿阵地。贫病交加的现状让欧洲各国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为了让欧洲从战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欧洲必须整合各国资源,完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欧洲新的政治格局表明,德国已经不可能靠军事实力来整合欧洲的政治秩序,毕竟今时不同往日,通过发展军事来征服别人这种简单粗暴的玩法已成为过去时。要想做欧洲的主宰者,只能换种温和的玩法,建立一种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而德国通过发展军事、进而发动世界大战这个历史因素,明显构成了让其他国家认可的阻碍,很难和周边邻国建立政治互信。这就使得德国只能放弃武力,通过经济发展提升自身软实力,用利益诱惑人家接受自己的领导,进而完成欧洲一体化整合。

从经济方面讲,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国际政治两极化的格局下,欧洲各国实力普遍都差不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上。德国作为欧洲的中枢,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也不能逆潮流而动,只能适应大趋势,与邻国加强经贸合作来提振本国经济。

再次,经历了二战的残酷洗礼和美国对德国的改造,使得德国社会整体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反战成为民众的共识。

二战前夕,德国在纳粹党领导下出现的“经济奇迹”,民众对纳粹党欢欣鼓舞并感恩戴德,唯希特勒马首是瞻。殊不知,正是这种战时经济体制将德国拖入了战争的深渊中,让民众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经历了二战的残酷洗礼,德国元气大伤,国内民生凋敝,暂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分区占领,首都柏林也由四国分区管制,国内工业体系全面崩溃。虽然德国后来获得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输血援助,但这种明显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的援助和控制是德国人无法接受的。

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虽然纳粹党早已灰飞烟灭,但德国民众必须为他们自己的疯狂行为买单。通过军事霸权掠夺资源固然爽,但天上不会掉馅饼,民众必须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在这种战后的深刻反省中,德国民众真正认清了战争的残酷性,对任何涉及军事和战争的苗头都极为敏感,反战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这种共识也影响了德国整合领导欧洲的思路。德国在完成国家统一后,一跃成为欧洲强国,在霸权主义的思维习惯下,德国通过大力发展军工产业,梦想着通过武力来征服各国称霸欧洲,而结果却是国土被分割,军事政治被阉割。在这种背景下,德国要想整合欧洲,只能顺应民意,通过和平崛起的方式融进欧洲区域经济广泛合作的大潮中,实现德国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

基于这种考量,德国索性摒弃了军事力量,与法国这个宿敌联起手来,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在吸纳了更多欧洲国家加入后,升格为包括经济、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欧洲联盟。而德国凭借着自身的工业实力,逐步领导欧盟事务,成为欧盟的扛把子。

然而,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由于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发生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各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而美国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让德国很不爽,双方龃龉逐渐加深,德国显然已经意识到,完全依赖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是时候自力更生了。

2. 曾经的德国军工领头羊克虏伯公司自从一战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一战后德国战败当时克虏伯家族的领导人被判为战犯从此以后克虏伯可是转向煤炭等民用项目在希特勒上台以后克虏伯这个战争机器的生产者重新开始运转
一战后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是克虏伯家族经历的第一次人生痛苦∶德皇告别埃森,协约国来拆工厂,父亲被宣布为战犯(未遭监禁),魏玛共和国成立,工人起义并占领埃森,法国人占领鲁尔区......这个时代的这些精神上的侮辱成了克虏伯家族日后死心塌地效忠于希特勒的原因。
战后,克虏伯家族仍然一心发展家业。他们设立新公司,建立新工厂,买进新煤矿。产品主要销往苏联。不久,在德国参谋部的要求下,克虏伯家族秘密参加了德国的重新武装,1926年制造出第一批装甲车,两年后恢复生产大炮。
这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已经成年,作为长子,他拥有家族继承人的一切权利。在胡格尔别墅中,他独自住着一层,身边有5个仆人。他在大学攻读物理和化学,并且在德累斯顿银行见习过。
1930年,他加入德国纳粹党,第二年成为党卫军成员。他把希特勒看作洗雪1918年耻辱、复兴德国的主要人物。1936年10月1日,29岁的克虏伯被正式任命为负责重整军备的副经理。 1939年他接替父亲执掌克虏伯帝国的大权,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5年中,他尽心尽力地扮演着第三帝国军械师的角色。 战争爆发之初,他在胡格尔别墅附近又建了一栋小楼,周围布有铁丝网,有武装哨兵把守。 每天上午9时整,他乘车到达这里,工作到深夜。办公室挂着希特勒的肖像,下面写着“同元首在一起,直到胜利!”他独自一人在里面工作,晚上一边喝威士忌,一边抽骆驼牌香烟。陪伴他的只有仆人,没有朋友。如果不在这里工作,他就周游德国侵占的法国、乌克兰、波兰、荷兰、南斯拉夫等地。他赞成没收被占领国家的工矿企业,因此又控制了许多矿山、高炉。到1943年,克虏伯帝国直接或间接雇佣的人员已达20万,为德国军队制造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和各种轻武器。
战争开始后,克虏伯工厂的德国工人上了前线,代替他们的是来自欧洲各国的战俘,其中苏军战俘就达1.5万。从1943年起,克虏伯又开始大量使用遭流放的犹太人,在集中营附近建造工厂,战争结束时,“克虏伯奴隶”多达10万人。这些人的处境悲惨,在埃森,他们是在钢鞭的抽打下去上班的,即使有盟军飞机来轰炸,他们也不能离开工厂......在后来的纽伦堡审讯中,克虏伯对此供认不讳,他还大言不惭地对审问他的人说∶“在克虏伯家族的巨大遗产中,这间囚室是属于我的那一份儿。”
他于1948年被判处12年监禁,罪名是“反人道、掠夺被占领地区和阴谋反对和平”,他的工厂则交由英军接管。
冷战开始后,美国和英国想重新武装德国,“使之成为新的利剑”,克虏伯因此又成为这种新的“现实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1月31日,克虏伯跟60位囚犯一块被释放。他在监狱中待了不足4年。
他一回到埃森就重整家业。1952年10月,他跟占领当局签订协议,解决了克虏伯公司的命运问题。他的所有重工业、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都转让给一个公司,由它负责出售;克虏伯则保留在造船、卡车制造和机车制造部门的股权;作为对其出让产权的补偿,克虏伯获得补偿金2.5亿法郎。
不出10年,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员已多达11万,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
克虏伯帝国的复兴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战后欧洲涌现出一大批受美国经济思想影响的新型企业家,过去的一套落伍了,克虏伯帝国末日的钟声已经敲响。
到60年代中期,克虏伯集团共欠下263家银行共计10亿美元的债务,它陷入了无力偿债的境地。
1967年,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几年之后,克虏伯集团垮台了。不过,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没有亲眼看到这个结局,他于1967年7月30日在埃森去世。

3. 德国如果重新被武装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战斗力

现在德国国防军的状况的确不容直视,不仅武备松弛,而且战斗人员的军事素质严重下降,有观点认为现在德国能用的军舰、飞机以及坦克都不足以打一场局部战争,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德国已经废了。如果从外表上看它的确如此,因为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反应速度是非常快,冲突从爆发到结束很有可能像二战德国闪击战那样只维持几个月,就算德国的底蕴再怎么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根本没有能力再重建一支,像二战之前那样强大的国防力量。所以如果德国想重新武装起来,那么它就得提前至少10年准备。

4. 希特勒恢复德国经济的方法

首先希特勒奉行的是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建议你多在网上去查阅一下关于希特勒的资料。
他是战败者,没有话语权,战后舆论都被苏联掌握了,没办法。
其实 2战的时候 德国至少给中国捐了不少武器,而且双方军事交流平凡,直到希特勒迫于墨索里尼的压力与日本签约,才终止了这些明显的军事活动,但是希特勒仍然在暗中支持中国。而当时的苏联只知道分裂,赤化中国。
2楼,完全被蒙蔽的样子,太主观了。

5. 经过一战之后,德国战败,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恢复经济的,从而发展二战

在希特勒上台之初,首先是加紧扩充军备。1933年德国军费为8亿美元,而到1938年,军费已经达68亿美元,而同期英国的军费是16亿美元,美国的军费是10亿美元。德国通过发行一种冶金研究所证券来募集资金,这种证券一般不予兑现,到1938年,德国税收收入320亿美元,而冶金证券收入就达42亿美元。一年总共收入480亿美元,而军费开支超过一半。这种军费开支刺激了德国军工产业的繁荣,吸收德国失业人口进入军工生产行业。解决了德国的失业问题并提高社会的整体购买力。同时德国要求人民求温饱不求小康的生活,任何奢侈消费被宣传为堕落行为。1936年8月,希特勒提出4年计划。由戈林开始负责全国的军工生产。开始控制对生产的投资,加大对军事物资的生产。各种工业品的生产1942年较1936年同期增长2倍到136倍不等,制造业投资在1942年是1928年的两倍半。通过这样募集资金和加大生产,德国很快把军力发展为世界第一。

6. 德国的军工水平怎么样

德国
国防科技

工业
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70~8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到80年代末,德国已成为
世界上
先进的
武器装备
研制生产
大国
,建立起了具有本国特点的
军工
生产体系。两德统一后,德国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大
规模
战略调整,
总体
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业人员目前保持在10万人左右,军工产值在
国内
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低于法、英、美等国。德国的
军工企业
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规模较大的有25家左右,包括
国际
知名的厂商,如经过多次合并后成立的
欧洲
最大的
航空航天
集团
EADS(欧洲
航空
防务
与航天公司),以生产“豹”式坦克着称的
克劳斯
·
玛菲
·韦格曼公司,具有生产
火炮
、装甲车辆悠久历史的
莱茵金属
公司,以生产
弹药
和坦克履带闻名于世的
迪尔
公司,生产各类
舰艇
并远销各国的布隆‘福斯造船厂、霍瓦兹.
德意志
造船厂和
蒂森
北海造船厂
,生产军用
电子设备
的着名企业
西门子公司
等。
德国国防科技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除了不研制
核武器

战略导弹
外,几乎遍及常规武器的各个
领域
和门类,并在绝大多数领域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能力,
主战坦克

常规潜艇
等武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军工配套工业也较为完善。例如,在
舰船
工业领域,船用
机械设备
、电子设备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德国在
航空领域
的某些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德
、英、意合作研制的“狂风”战机采用可
变后掠翼技术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歼击轰炸机
之一。在导弹技术方面,与
法国
合作研制的“米兰”、“霍特”反坦克导弹以及“罗兰特”防空导弹,是世界公认的性能良好且可靠的
武器系统
。德国是世界上
舰船工业
发达国家之一,
造船工业
水平位居世界
前列
,不仅能满足国内
海军
需求,而且在
国际市场
上有较好销路。尤其是MEKO级护卫舰和209级
潜艇
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名牌产品”。德国的
陆军
武器门类齐全、技术和工艺先进,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能力,许多产品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如“豹2”坦克和PzH2000
自行榴弹炮
。德国军用
电子工业
的发展水平虽与美国和
日本
还有一定差距,但重视传感技术和
电子技术
的应用,
军用雷达

通信设备
、夜视仪器及射击指挥系统等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 二战德国的军工生产有什么问题

武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限制了装备的投放率,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难以满足战时需要,而将这一切表现得极为充分得就是德国二战的“虎”式重型坦克

8. 从一战战败到发动二战,短短时间里德国哪来那么多钱发展军工

一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根据1919年签订的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条约,德国所需赔付的战争赔款高达2260亿马克,并且只能以黄金交付,这笔赔款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一战后德国不仅丢掉了其海外的全部殖民地,国内的煤炭,钢铁行业也遭受重创。令人震惊的是,短短20年之后,德国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德国是如何做到的呢?德国哪来这么多钱发展军工呢?

除了沙赫特制定的经济发展策略外,纳粹德国为了发展军工,还通过掠夺犹太人,限制国内消费领域的投入(把原来要投入消费领域的钱全部投到军工领域)等方法来筹措军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9. 德国一站结束后,很快发动二战,什么原因让他恢复这么快

悲伤的德国:

德国在世界上的现代历史上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没有一个国家经历过如此多的起起落落,你一定要打倒他,只是不是每天你看着他,他立即奋起反击。但德国如此可爱的地方在于,每当他反击时,所有人都会离开,他就会失去一个。世界其他地区通过战争变得越来越大,除了德国,德国越来越小。

10. 二战后的德国,是如何恢复国力和经济的

德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早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萨克森等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这种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着名,它进一步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索要求的严谨和内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此后,德国各城市陆续有人创办这类学校,有的实科中学则增设建筑、商业制造、贸易、经济等科目。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被允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学生也不多,很快被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超过,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美国。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这种方法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着名的教育家。此后的美国发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嘘的基因、染色体毫无关系!

阅读全文

与德国军工如何恢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1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4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4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0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3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8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