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人的环保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许多人都称赞,德国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久居德国,慢慢才了解到,这一切来自于常年的环保意识。提起环保,许多中国人或许会认为那是国家的事,与个人关系不大。而在德国,环保却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你每天必须处理的“大事”。 首先,你必须把每天的生活垃圾分类。家里至少要准备四至五个垃圾桶,分别装生态垃圾(蔬菜叶子、水果皮等),化学垃圾(废电池等),可回收垃圾(玻璃瓶、废旧纸张等)和普通垃圾(又分可燃与不可燃两类)。这只是粗分类。到了公共垃圾桶,除了把这些垃圾分门别类地装进不同颜色的桶,还要进一步把不同颜色的玻璃瓶扔进相应的玻璃瓶专用桶。这样看来,光是每天倒垃圾,德国人就够累的了。可是,这样省下来的垃圾费,多得让你无法想象!不分类的五个垃圾桶,每年的垃圾费是20万马克,而分类后,只要不到5万马克。这笔钱不光是省到了居民的口袋里,同时也节约了政府一大笔开支,所以垃圾分类是德国人最基本的环保意识。马路上常常看到,无论男女,甚至步履蹒跚的老人,都会认真地把不同颜色的一兜瓶子,一个一个的敲碎扔进玻璃专用桶。可遗憾的是,在中国,垃圾是不分类的。所有赃的、剩的,不管是化学的、生物的、还是可燃的、不可燃的,连同汤汤水水,都一股脑地扔进垃圾道里去。据说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德国妇女,每年把她用过的废电池都带回德国处理,因为她找不到专门回收废电池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垃圾分类呢?每天花费个人的一点时间,换来的是节约开支,保护环境的巨大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各国政府处理垃圾的费用都是非常昂贵的,而垃圾又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德国8000万人口,每年制造3000万吨垃圾。用德国人的话来形容:把这些垃圾装在一列火车上,火车头在德国,车尾已到中部非洲。而有13亿人口的中国,每年该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也把垃圾装在火车上,火车的长度恐怕可以绕地球一圈了。在减少垃圾源上,我觉得德国做得不错。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请您用布口袋,而不用纸或塑料口袋购物!请您直接去面包房买面包,而不买包装袋里的面包!当您感冒了,请用手绢而不用纸巾擦鼻涕等等。德国汉高公司生产的最新洗涤用品,连包装袋也是产品的一部分,可溶化后使用。虽然这些想法在中国甚至是在德国也不可能全部实现,但这种环保的意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再有,德国是汽车工业大国,家家有私车,周末全家开车去度假,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我经常发现,在一些风景宜人的小城边上,都有很大的停车场,周围竖有这样的标语:为了保护环境,请您在此停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城游览。在这样的停车场里,周末会停着很多车,你甚至能看到许多高级轿车、跑车的“倩影”。我想这也体现了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在德国开车,车里坐的人越多,交的过桥过路费越少。乘火车也是一样,5个人一组的周末票比一个人的直达票要便宜得多。德国许多天然湖泊禁止机动船行驶,更没有游人往水中丢弃废物,湖水常年清亮。我去南部德国的贝希特斯加登地区游玩,那里的国王湖,湖水竟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 人们为自然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中国有13亿人,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经济一定会赶上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呢?我想无论将来你是一个拥有跨国企业的大富翁,还是一个过着普通生活的老百姓,环境对人们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将整天与风沙、酸雨、尾气打交道,甚至吃完饭都无法出去散步,每天与成千上万吨的垃圾一起生活,这样的日子你能忍受吗? 人类未来面临的是环境与资源的竞争,每一个人必须保护身边的环境!如果有朋友问我,你最想把德国的什么东西带回国?我一定会告诉他,是德国人的环保意识。
B. 德国人怎样种花的
在德国的市政建设中,环境保护被列为重中之重。为了尽快造就城市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德国在旧废料场的清理、垃圾处理以及扩建和新建净化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环保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并且融入了日常生活。
漫步大街小巷,花花绿绿的垃圾桶映入眼帘。每户德国居民的住宅前面一般都有黄、蓝、黑、绿4只色彩鲜明的垃圾桶,上面贴有简明易懂的垃圾分类图案。其中“黄桶”专门用来装废弃金属、商品包装盒和塑料,“蓝桶”“吞食”废纸,“黑桶”装普通垃圾,“绿桶”则收集从普通垃圾中新分类出来的茶叶、蛋皮和残羹剩饭等生态垃圾。至于废旧的破玻璃瓶,则要求送往指定的地点,然后认真地按不同的颜色分类投入规定的箱子里。有些大件的旧家电必须送到专收处,再做处理,如此等等。大多数德国人都能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去做。由于实施多年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德国城市的垃圾都能得到及时的科学处理,垃圾污染显着降低。
德国很重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开始树立环境意识。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自愿地走上街头,种树栽花植草,清理杂物。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占了1/3,其中有11个受到特别保护的“国家公园”。
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70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的环保产业,为全球之冠。
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德国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街道上的环保广告随处可见,呼吁人们减少使用私人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公益广告:“为了我们的环境,请您改乘公交车!”在交通路口竖着的大牌子上,写着“当红灯亮起时,请您关掉汽车发动机”的标语。德国城市近10年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幅度下降,莱茵河水日渐变清。
德国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有8000万居民,人口高度密集。德国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类似上海。德国是有名的“绿色国度”,境内湖光山色,非常迷人,其环境保护着称于世。南部是阿尔卑斯山和森林。有西门子公司,奔驰汽车公司,宝马汽车公司等世界大公司。着名的啤酒节每年在慕尼黑举行。中部丘陵,有着名的鲁尔区,法兰克福机场是欧州大陆最大的机场,北部平原,有汉堡港和大众汽车公司等。 从德国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所经之处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连绵不断的森林,开阔的草地,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大风车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无不体现着由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祥和与恬静。
以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
德国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告诉记者,德国 人的环保意识是通过惨痛教训而逐渐形成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急于改变战后落后面貌,积极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莱茵河沿岸企业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莱茵河里都能显影。柏林技术大学环保专家曲希勒教授谈到,那时,在德国工业重地鲁尔区,人们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脏了。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 受其害。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认识到,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无限度地向人类提供资源。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成了最紧迫的问题。这一切促使联邦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治理环境。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为环境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
德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 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90年代初,德国议会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条A款中这样写道:“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这一条款对德国整个政治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德国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另外,德国还 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德国政府重视环保并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联邦政府每年的环保贷款达到近百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10.8元),企业每年的环保投资在30亿至40亿欧元之间,德国因此已形成一个有近百万人就业的环保产业,每年环保产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国还设立了环保警察。记者采访了一位环保警察,他谈到,德国环保警察隶属联邦内政部。每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环保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行动。从化学毒素外泄到不卫生食品的销售,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环保警察行动迅 速,他们通过巡逻和使用遥测工具检查环境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的现象,立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任何一条小溪泛起泡沫,环保警察都会前往取样;凡是已经立法的环保事项,警察在其辖区内一概严格执法,比如鱼类死亡、垃圾箱冒烟、废油渗漏或废气聚集成雾等,都属于禁令之列。
德国人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
据最近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 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2002年德国大选期间,社民党在过去执政的几年里没有搞好经济,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当时的民调显示,社民党再次执政的希望渺茫。这时,一场洪水袭击了德国好几座城市,总理施罗德抓住时机,大讲环境保护的重要,并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颇得民心,因此得以顺利连任。近年来,以环境保护为纲领的德国绿党人气上升,在地方选举中连连获胜。绿党领袖、外长菲舍尔被德国人视为最受喜爱的政治家,原因之 一就是菲舍尔长期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环保形象赢得人们的好感。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垃圾分类最能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接受记者采访的曲希勒教授同时也是柏林技术大学农业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环系统,自己处理垃圾,把生物垃圾制成肥料种花,用太阳能发电,用沼气作燃料。
应该说,垃圾分类带给居民许多麻烦,特别是住在高楼的住户,他们要将十几种垃圾分别送 到楼下的分类垃圾箱中,倒一次垃圾可能要上下楼跑好几趟。记者的一位德国邻居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如果他发现有人把垃圾扔错了地方,就会一一捡出来重新投放。
记者经常出差,在德国许多旅馆的卫生间里都贴有一行醒目的提示语:“亲爱的客人,环境保护从点滴做起,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毛巾的更换次数,您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毛巾?”在德国城市街道上,环保广告随处可见。柏林有许多广告呼吁人们减少使用私车。柏林一位市政官员曾问记者:你是否注意到,德国城市道路都很窄,一般只有两道。这是因为德国市政 建设首先考虑的是环保因素,而不是考虑让公路适应不断增加的车辆。很多德国大城市有意把道路建得越来越窄,让有私车的人找不到停车位,使他们重新考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全德国有90多家汽车共享协会,拥有会员近7万人。一辆共享的汽车可取代6—10辆私人汽车。
在德国,再生纸的使用比较普及,从学生用的练习本到商店售货员用的收据纸,从信封、邮票到各种报纸杂志,从餐馆的餐巾纸到厕所里的卫生纸,随处可见。这些纸没有经过漂白处理,因为造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有相当部分来自漂白过程。同时,再生纸还有不少好处,它不 含任何致敏、致癌物质或色彩原料等。据统计,2003年,德国再生纸的使用率达到了60%。
在德国,凡去超市购物的人大多会自带购物袋。如果要使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就要多支付至少0.25欧元,而0.25欧元在超市可以买到5个鸡蛋。德国虽然森林成片,但很少有卖火柴的。当地人认为,德国树木“不是很多”,做火柴的成本太高,不利于环保。
两百万人从事环保事业 < 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德国环保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环保组织功不可没。德国有上千个环保组织,人员达200万左右。比如,记者采访的“自然保护联盟”有105年的历史,拥有成员约40万人。该组织每年的经费1800万欧元,其中,1200万欧元来自成员交纳的会费,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捐赠和罚款收入。“自然保护联盟”90%以上的成员都是义务兼职人员,他们每人每年要交纳28欧元的会费,却无偿为环保事业做着大量工作。“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谈到,这些义务环保人员非常活跃,常常到处举行宣传活动,希望能将每一个关注环境问题的男女老少变为辛勤 播撒环保种子的人。
记者在这个组织出版的杂志中看到一则关于“无包装”艺术表演团的报道。这个艺术团的节目旨在向人们介绍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他们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的欢迎,于是,剧团就把演出对象定位在孩子的身上,有些节目还让孩子们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演出,孩子们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同时还掌握了许多环保知识。
孩子一上学,就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
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政府是通过法律等强硬手段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启动,那么,现在德国更多的是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德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报到时,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孩子记述自己的环保活动。环保记事本的设计精心别致,每一页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编者告诉孩子 :要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环境。据说,德国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在德国学生的自然常识课程里,对学生进行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很具体、直接,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多。记者从邻居家的孩子那里了解到,他们在上动物常识课《家乡冬季的鸟》时,老师就带他们去附近的森林里,了解鸟类在冬季的生活特点,鸟类在冬季寻找食物的困难等等,并要求学生带上一些坚果、面包等食物喂鸟。
正因为有了几十年的依法治理,全民共同参与环保运动的实践,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德国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景色。
C. 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何不燃烧树木取暖
其实人在求生欲望很强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干得出来的,德国军人也是人,但是无奈条件不允许,只能是活活的被冻死,想想一眼望去都是绵绵不绝的大雪,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躲避的地方,连树根都被士兵给刨出来吃掉了,树木更是找都找不到,就算可以找到,在零下三十度的温度下面,能不能烧着还真的是一个问题,除非用汽油,估计在那种温度下汽油都已经冻住了。
这样的恶劣的战场环境严重滞缓了德军进攻的速度和后勤的补给,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准备不够充分的德国士兵已经来了另外一个难题:如何抵御寒冷的冬季和低温?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和最初考虑欠周全,许多德国士兵身上依然穿着较为单薄的军装
很多人就问,德国在打入苏联之后为啥不去烧杀抢掠呢?因为苏联对居民的迁移,导致德军所到的地方一片凄凉,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更加不要说抢农民的食物了,而当时的德军就算是抓到了苏联的俘虏也是直接放了,因为俘虏跟在后面还要给他吃的,自己人都不够吃,哪里还有多的给俘虏吃啊,当时的德军尸横遍野,连一个像样的躲避大雪的房子都找不到,更不要说烧树木取暖了。
D. 二战德军为何宁愿被冻死,也不烧树木取暖呢
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谁都知道,德军是交通工具和补给线出现了问题,天又是突然冷的,苏联红军的反攻让他们逃命都来不及。而苏联人没有烧树木取暖,是因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传统,宁可冻死它不烧毁家园和后代生存的希望。
除非希特勒疯了,否则不会在英国没有投降的情况下再去惹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坑;除非军队疯了,否则不会攻击莫斯科;除非统帅疯了,否则不会不考虑俄国的冬天怎么办;偏偏希特勒疯了,于是打了个漂亮的闪击战、重创苏联,然后被反攻至灭亡。
说到底还是希特勒莫名其妙的两翼思维害惨了德军,马上进攻莫斯科了,突然叫古德里安南下打什么高加索基辅,等回来已经冷成狗了。
当年库图佐夫火烧莫斯科,坚壁清野,让拿破仑吃尽了苦头,大败而归。德国人连点历史常识都不懂,失败是注定。相比较美国人还是比较聪明的,虽然像狗一样叫得很欢,但从不和俄国发生直接的正面冲突,因为他们记住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教训,不上当!战争的核心就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消灭几十万就马上撤回来。等到时机有利再来一波。那么大个国家哪能一鼓而定?要像锯大树一样,来来回回地搞。日本搞中国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小吃大,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一口闷,会噎死的。
E. 德国人在战争中专门上山标记可砍伐树木是什么时候的故事
1944年冬季,盟军实现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第三帝国覆亡期近。全部德国覆盖在一片末日的气氛里,经济瓦解,物质奇缺,老庶民的生涯很快堕入重大窘境。
对一般布衣来讲,食物缺乏就已是草菅人命的事。更糟糕的是,因为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夏季十分严寒,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基本无奈挨过冗长的冬天。在这类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容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象帝国崩溃前夜的德国人是若何砍树的吗?在性命遭到要挟时,人们不但没有去哄抢,而是先由政府部分的林业职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寻,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警告大众:假如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处处罚。在有些人看来,如许的划定几乎就是个笑话:国度都将近消亡了,谁来履行处
分?
但是使人不堪设想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停止,全德国居然没有产生过一路居民背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个德国人都忠诚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迫束缚力的规定。
这是有名学者季羡林师长教师在回想录《留德十年》里讲的一个故事。那时他在德国留学,目击了这一幕,所以事隔50多年,他仍对此事感慨不已,说德国人“具有了无政府的前提,却不无当局的景象”。
是一种甚么样的力气使得德国人在如斯极其蹩脚的情形下,仍能表示出超越常人设想的自律?谜底只要两个字:当真。由于认真是一种习气,它深刻到一个人的骨髓中,熔化到一小我的血液里。因了这两个字,德意志平易近族在阅历了上个世纪初、中叶两次覆灭性的世界年夜战以后,又奇观般地敏捷突起。
F. 德国男女电话亭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德国人“严谨”的报道,说国内一家幼儿园订做桌椅,德国负责人为了一个钉子该钉在哪而跟木工研究了几个小时,结果买来的桌椅多数用了几年就破烂不堪,可人德国人弄出的却经久耐用。从这篇报道说明国人也已经意识到我们在这个品质上与德国人的差距。其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能感受到,总是听到“差不多就成了”,“这样就行了,要那么好做什么”之类的话,更有看到别人做太认真了自己在一边偷乐的,还说别人傻冒。
我也看过一篇报道,写的是留学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想试试德国人到底有多么的严谨,他们在类似中国的IC卡公用电话亭的两边分别写上男用和女用的字样,然后躲在旁边偷看。不一会来了位男士打电话,当他拿起话筒准备拨号码的时候发现了留学生写的女用二字,他很自觉的放下了电话,转到了另一边打电话。最后发展到男用的电话后面排了长队也没有人转到无人使用的女用话机打电话。
我本人也是很普通的其中一员,也不想把这个问题提高到民族性等等的高度,但只想反省一下,作为同样优秀的善于汲取融汇其他文化的华夏民族,为什么却在现如今的社会在这点上做的落后了呢?(至少我看到了有些不足)。说到底,这还是个态度问题。想起米卢执教国家队时曾提出“态度决定一切”,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还不是我们态度上出现问题了人家才提出问题吗?可咱们的国家队把它当口号使了,喊的一身都是劲可做的却一塌糊涂。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重视严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从小了来讲,严谨还是对于个人来说的。严谨可以让个人处理问题时能将问题更完美的解决,并且能不留下后遗症。严谨还是一种习惯,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后就不会觉得认真处理问题会感觉到疲累。以前我做事也马马虎虎,虽然现在不能说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至少我在努力学着严谨的处理问题并得到了成效。
德国人是这样砍树的,据战前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季羡林教授回忆:林业人员先在茫茫林海中搜寻,寻找老弱树或劣质树,找到,则在上面画一个红圈。“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当时德国行政管理明存实亡,公务员尽数抽调到前线去了,市内找不到警察,全国近乎处于政权的真空。但直到战争结束,全德国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滥砍滥伐的事,他们全部忠实执行了规定。事隔五十多年季羡林老人提起这事仍感叹不已:德国人“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
我们这里是这样砍树的,向省林业厅申请采伐指标,说是采伐枯树,可最后采伐的都是最好的树,枯树还年复一年的立在那,直到自然倒下烂成泥。
当看到德国到处是绿意盎然的情景,一棵棵大树傲然地站在人们面前,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历史,只能由衷地对那个民族发出赞叹。
可是我们呢?稍微好点的小饭店内都会有男女用卫生间。可是很多大老爷们啤酒喝多了后见到男厕有人会很自觉的钻到女用厕所去方便。在国内的火车站买票插队的人彼彼皆是,如果有人劝说或是阻止,他们会眼珠瞪的像驴踩的样和你争辩。更有甚者会告诉你:我排什么队?我到哪都不排队!! 唉,这些老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
综观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强盛国家的人民是不敬业的,也没有一个有敬业精神的民族不强盛。正因为这个民族的认真严谨,造就了他们一流的汽车制造业,生产出奔驰、宝马等世界顶级品牌的汽车。每一个焊点,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铸就了整个社会一个长长的严谨认真的链条。“心眼”的德国人真的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
当然,赞扬别人这种公认的品质也不是咱崇洋媚外,德国人的这种“严谨”我个人认为也有其不足之处,那就是他们过于的严谨致使他们的效率过低,虽然他们做事力求一战功成,但是过程却耗去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在协作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拖沓而影响到其他部门的进度,严重的会由于效率过低导致冗员过多,长期以往造成人员庸懒,懈怠。这点上我认为不可取。提高人口素质不是空喊喊的,必须要每个人都去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就觉得现在的中国好比一座大厦,基础还算可以、有高度外表也华丽,但内部布局不合理、结构粗糙,材料参差不齐,还有点渗水,我们国人都好比这座大厦里的一块材料。
正确吸收优点,并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整合出行之有效的能为己所用的方法,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以上是我茶余饭后的一些关于德国人严谨的小小感言,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苏步青不放过一个错标点——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李白铁杵磨针——坚持不懈,勤奋不已,学习自成。
李政道兴趣广泛——学有所长,广泛涉猎,辨证统一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匡衡: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1.严肃谨慎。 宋 欧阳修 《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 载 ,字 则之 ,性方直严谨。” 梁斌 《红旗谱》四十:“ 贾湘农 在政治生活里,一向是严谨的。”
2.严密周到。《西游记》第十回:“博弈之道,贵乎严谨。”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那是一个思想严谨、身上永远是那么整整洁洁的工程师。”
3.犹严格。《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道:‘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求 张胜 家中,断然使不得!’”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湖北人聂华苓》:“从诗词格律的严谨,我佩服 毛主席 的学问。”
4.犹整齐。《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看了这地方,真个收拾的清净严谨,心下甚喜。
G. 在苏联寒冬中冻死了几万人,德军为何不烧树木取暖
希特勒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苏联的冬季竟然有如此寒冷,虽说不是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但造成德军战斗力下降以及冻死冻伤的德军也是非常多的。
有人说不能穿棉衣吗?不能就地取材?如果在东北待过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即使是穿着齐全,棉衣棉裤全穿在身上,如果半夜出去也很有可能被冻僵,如果是城市市内还好,周边有房屋抵挡着冷风,但是如果是在野外,再遇上白毛风,那就听天由命了,毕竟一整晚都在郊外,没有御寒的物资。
苏联在清理战场时更是派出了5000人,德军士兵堆积如山,很多都被大雪掩埋。
H. 中世纪的德国人喜欢收集各种树皮 把树皮 做成盒子 叫树皮书 请问盒子是用来装什么的
与此木头有关的如树叶、果实等
I. 德国伐木机哪一年发明的
个回答回答时间:2022年11月16日
最佳回答:不知道,应该是近代。说到德国被人称赞的一定是德国人的严谨,这种严谨很直观的体现在德国精密仪器制造方面。当然了,德国人可不只...
网络知道
大家还在搜
全自动树木砍伐机
挖掘机小型伐木机
全自动伐木机器
广西玉柴全自动伐木机
60挖机改装伐木机价格
伐木机械多少钱一台国产
德国进口伐木机价格
广西8吨伐木机价格
光头强要实业了,德国发明伐木机械,被称为伐木巨无霸 - 腾讯视频
2018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发布 光头强要实业了,德国发明伐木机械,被称为伐木巨无霸 详情 收起 undefined的影评 </
腾讯视频
一起看看这几年德国人这几年发明的那么黑科技!
1. 伐木机
2. 除草机
个人图书馆
86. 德国发明伐木机,一分钟伐一棵树,看起来很厉害
2021年6月2日00:00/00:00 86. 德国发明伐木机,一分钟伐一棵树,看起来很厉害 科技看天下2021.06.02 21:31 分享到
搜狐网
德国发明伐木机,一分钟伐一棵树,看起来很厉害
J. 二战中的德军在苏联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何不燃烧树木取暖
倒是想烧,但来不及也没法烧呀!怎么烧?对于德军冻死不少人,这里我有话要说。
在不少书本中,只要提到德军在苏联冻死的故事,都会有人对冻死的德军表示惋惜。觉得当年德军明明做了充分准备,却依然冻死不少德军,这究竟是为何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还是德军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有人说,后勤保障工作早已做好,但没有想到苏联天气如此恶劣,冬天说来就来。但事实上,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商量的道理。气温向来都是说降就降,雪更是说下就下。
最终,导致在这期间有冻死的,也有冻伤的。甚至,还有人因为天气原因,出现疟疾的。如此一来,导致大片的传染,更是造成大量的德军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