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豹一和豹二的关系、还有他们和二战时豹式坦克的关系
实际上豹1和豹2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
豹2的父亲是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
除了工艺水平却两者都继承了德式工艺的精细,发动机结构也有少许相似外。二者从车体结构到建造水准到火控系统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只不过德国人就是有用猛兽来命民坦克的习惯,所以两者名字相似。
1969年,当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发展阶段时,德国便利用MBT-70坦克部件发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试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Keiler)的新型试验坦克。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0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豹2的部分零件带有一些豹1的血统,别的两者就没有联系了
豹1和豹2和二战时期的豹没有联系
Ⅱ 豹“2”式坦克的资料
“豹”2主战坦克
“豹”2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服役的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多年来不断获得各种荣誉。在西方1998年和1999年两次主战坦克的排行榜上,桂冠均被“豹”2的改进型摘走,分别是“豹”2a5和“豹”2a6,可见其王者风范。
1979年,前联邦德国陆军开始装备“豹”2型主战坦克,至1993年,德国共拥有“豹”2主战坦克2125辆,几乎所有坦克营都装备了“豹”2坦克。这些坦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战斗性能逐步提高,并先后出现了“豹”2a1、a2、a3、a4、a5和a6等改进型号。其中“豹”2a5和“豹”2a6是最新的改进型,其改进计划始于90年代中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95~1998年实施,主要是加强了防护和更换部分设备,即“豹”2a5;第二阶段于1999年起实施,主要是换用身管更长、威力更大的火炮,配用新型弹药,即“豹”2a6。
“豹”2a5主战坦克于1995年装备德国陆军,至1998年11月已完成改进225辆的任务。该坦克主要武器是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7.62毫米高射机枪。炮塔后部两侧各装有8个烟幕弹发射器。火炮是双向稳定的,火炮和炮塔的驱动装置为全电动,采用的弹药一种是dm-13超速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一种是dm-12多用途破甲弹。该坦克火控系统是由克虏伯·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生产的,包括1个内装激光测距仪且具有视场独立稳定功能的emes-15型炮长用潜望式组合(昼夜合一,热成像)瞄准镜。车长和炮长能在全天候条件下捕捉目标,炮长和车长都可以开炮射击。车长不仅能通过其目镜看到他自己昼间观察的图像,而且其监视器还可显示炮长昼夜观察的图像。用全电式炮控和炮塔控制系统代替液压式系统,既安全又减少了噪音。
“豹”2a5装甲类似于英国的“乔巴姆”多层复合装甲,车体和炮塔都是焊接而成,车体首上甲板具有很大的倾角,提高了抗弹能力。炮塔正面安装了装甲防护组件,炮塔内表面装有防崩落衬层,履带裙板也采用改进的复合装甲,提高了对动能弹和化学能弹的防护能力。在车体后部安装有1部电视摄像机,其监视器可使驾驶员更安全地倒车,并使用了基于陀螺技术和有全球定位系统支持的混合式导航系统,使坦克在任何作战环境中都能导航。另外,它还改进了激光测距数据处理器。坦克的动力装置为mb873kq501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发动机之一。
在“豹”2a5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豹”2a6主要换用了莱茵金属公司的身管更长的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以替代原44倍口径的火炮。这样“豹”2a6的有效射程可增加1000米,战斗全重也上升到60吨。德国陆军计划从2001年开始装备“豹”2a6主战坦克。
性能数据:
乘员:4人
武器配备:120mm火炮×1门;7.62mm机枪(并列)×1挺;7.62mm机枪(高射)×1挺;烟幕弹发射器2×8具。
弹药基数:120mm炮弹×40发;7.62mm机枪弹×4,750发
车长(炮向前):9.668m
车体长:7.722m
车宽:3.7m
车高(至车长的潜望镜顶端):2.787m
车高(至炮塔顶):2.48m
车底距地高:0.54m(前部);0.49m(后部)
战斗全重:55,150kg
单位功率:27.27hp/t
单体压力:0.83kg/cm2
发动机:mut mb 873 ka型4冲程12缸多种燃料,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1500hp/2600rpm。
公路最大限速:72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估计)
燃料容量:1,200l
涉水深:1m
有准备涉水深:2.25m
潜深度:4m
攀垂直墙高:1.1m
越壕宽:3m
爬坡度:60%
侧坡指数:30%
装甲厚度:机密
装甲类型:多层复合/钢
三防装置:有
夜视设备:有(被动式,车长、炮长和驾驶员用)
变型车
水牛(buffel)装甲抢救车。
“豹”2a6——是早期“豹”2坦克的改进型,进行了包括在车前部加挂附加装甲等多项改进。德国及荷兰的部分“豹”2坦克正在照此标准进行改进。“豹”2a6由“豹”2a5装备120mml/55火炮改进而成。
Ⅲ 现在德国豹2坦克是从二战德国5号坦克发展而来的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呵呵,不算,之所以都叫豹式,是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拿动物名字折腾地面武器,什么黄鼠狼之类的。 豹2应该算是脱胎于流产的MBT70主战坦克,这是当年德国人和美国人一起联合研制的,但是由于贪大求全,搞了个超级先进的东东,最后两家实在搞不下去了,各自把MBT70上有用的技术整回去,自己发展去了,德国人就搞出来了豹2,而美国人就搞出来了M1A1。
Ⅳ 豹1主战坦克
这个说起来有一定的渊源,实际上那个时代北约主力坦克基本上装甲都很差,不止豹1,m48,m60,百夫长,酋长,AMX30这些都是脆皮玩意。这可能是由于那个时代的坦克处于转型摸索期,还没能实现中型坦克向主站坦克的转变。
至于这种轻防护的思想是如何在北约坦克设计中流行并影响到德国的,可以归结一下几点。
第一,当时的机械技术不足以支撑防护、火力和机动的全面发展。作为带头大哥美国更是从没装备过具有良好防护的坦克,从谢尔曼到巴顿无一不是脆皮货。对于北约的空地一体作战理念,坦克部队没有攻坚压力,良好的机动和火力才是最需要的。
第二,受50年带前后爆发的前几次中东战争的影响,重坦无用论开始流行。当时的以色列军队用m46小巴顿往往能完胜当时号称北约梦魇的IS-3重型坦克,甚至打到IS-3完全没有还手余力。凭借这出色的火控和机动,中坦可以顺利的碾压重坦,同时也可以更灵活的配合友军支援火力,穿插战场。抱着这样的观念,自此,北约就把防护水平当成了坦克设计中最可以被忽略的指标。
第三,豹1在设计时,其防护标准比巴顿更低下,这只能解释为德国人一贯的死脑经,就跟二战时虎式,虎王,老鼠一步一步片面的加强防御导致实用性能低下是一个道理,德国人在二战后对其曾今外强中干的重型坦克痛定思痛,从而矫枉过正,研究出了操控品质和机动性一流,防御力最差的豹1,他们觉得反正巴顿或者百夫长那种级别的装甲也没有意义,而笨重的铁乌龟又不愿意再提,所以还不如取消掉装甲,能挡住机枪就可以了,这可以说和纳粹的钢铁怪兽处在对立的两个极端,这一点可能中国人不太好理解,但是德国人的逻辑就是如此。
当然豹1的综合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舍弃防御也符合那个时代的思维,从豹1良好的出口业绩就可以看出,这车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北约阵营真正意义上的主站坦克则是诞生于70年代美德合制的MBT70,从这里开始,装甲防护才又一次回到了坦克设计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