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英援助制胜论是什么为何说苏德战争美英援助制胜论是阴谋
说起二战苏德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很多人都会将功劳归功于美英对苏联的援助、苏联的人海战术以及恶劣天气等等,很少人会透过表象看到真理。其实,即便是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仍然是有能力战胜德国的,只不过付出的代价更昂贵一些罢了。那为什么“美英援助致胜论”颇有市场,甚至大行其道,充斥了网络和坊间呢?原因在于美英等国向全世界长时期灌输丑化苏联的阴谋论,将吃瓜群众熏陶的不明就里,以至对美英实力和贡献度的迷信根深蒂固。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永远耐不住深究;下面笔者将对“美英援助致胜论”进行外科手术,扒一扒阴谋论下的真相。
一、二战中美英西方国家坐视苏德厮杀,欲图渔翁之利苏德战争和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英美和苏联不谋而合,双方开始走向联合。美英开始援助苏联战争物资,但是并没有派出兵力开辟新战场牵制德军。早在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就曾致信丘吉尔,要求英军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但是遭到了拒绝。1942年初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辉煌胜利,粉碎了德军的闪电战,但是战场的主动权仍在德军手中,红军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于5月和6月先后奔赴伦敦和华盛顿,就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与英美政府进行磋商。之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开辟第二战场以支援苏联的呼声日渐高昂,美英政府便以国际协议的方式承诺在1942年内开辟第二战场,但两国对苏联的承诺却是阴奉阳违,德意在北非的主动进攻让英国找到了拒绝斯大林的口实,美英选择在北非与德意死磕,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就被抛诸脑后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困难期间,斯大林多次敦促英美尽快开辟新战场,从西线夹击德军,以减轻红军的压力,但是美英以准备不足为由再次拒绝斯大林。
美英虽担心德国击败苏联,但又不想耗费自己的实力去援助它。两国既想打败德国,也想削弱苏联,更想借德国之手消灭以苏联为载体的共产主义运动。丘吉尔曾经大放厥词道:“我希望看到战争的最好结局是德国人躺在坟墓里,俄国人在手术台上痛苦地呻吟。”而苏联对于英美的所作所为嫉恨在心,耿耿于怀,却又无可奈何。斯大林十分生气的对丘吉尔说道:“1944年五一以前,你要不开辟第二战场,红军就不帮你的忙了,我们要解放自己的领土,解放波兰,解放德国,解放法国,红旗插在英吉利海峡”。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迟带衫着苏德战场的攻守之势发生逆转,红军开始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中欧,向德国本土挺进。美英意识到让苏德二虎相争,两败俱伤,自己从中渔利的美梦落空了。他们深恐苏联挟胜利之势占领整个欧洲,饮马英吉利海峡,便匆匆的实施了反攻欧洲大陆军事行动。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时,红军已经逼近德国本土,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英美此时开辟第二战场虽有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战略考量,但是却深深地打下了与苏联争夺欧洲和战争胜利果实的功利性烙印。
二、美英对苏的物资援助主要在苏联扭转战局之后美英开始援助苏联是在珍珠港事件后的1942年,重要的物资运行汪抵苏联将近年底了,而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红军已经将德军包围,苏联的胜利已成定局。苏联之前已经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苏军以少胜多,歼敌五十万,一度扭转了局势。这充分说明苏军有单独战胜德军的能力。
“如果我们把这些武器和军事装备的运输换算成货币的话,那么这些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价值就会降低。直到1941年底苏联最困难时期——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发送给苏联材料价值545000美元,相比运送到所有的国家价值7.41亿美元的物资。这意味着在这段异常艰难的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不到0.1%。此外,1941年至1942年冬季,第一批租借物资很晚才到达苏联,尽管在这几个关键的月里,俄罗斯独自对德国侵略者发动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没有任何西方民主国家的援助。到1942年底,只有55%的预定物资到达苏联。”
——米哈伊尔·弗洛洛夫 [《卫国战争1941 - 1945年在德国史学》,圣彼得堡:1994]
“在1941年到1942年间,只有7%的战时货物从美国运往码腔苏联。1944年至1945年,当战争的风向发生决定性转变时,大部分武器和其他物资才运抵苏联。”
——Evgeniy Spitsyn(东方评论)2019年4月2日
美国在战争爆发期前,尚未从大萧条中完全恢复,直到战争爆发国民经济步入战时轨道,美国的工业潜力开始被激活,大量工作岗位的释放解决了罗斯福新政没有彻底解决的失业问题,这也是1942年的事情,事实上美国在中途岛之前自身的军事物资都难以得到保障,更不要提援助其他国家了,因为他们相对日军还是处于劣势的。所以说“美英援助制胜论”不攻自破。
三、美英援助苏联的物资仅占苏联自身产能的零头1.武器的援助情况
苏联在二战期间苏联是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工业产能超过了德英法。苏德战争中,美英援助苏联约14000架飞机,7000多辆各型坦克,400多艘舰艇,15.2万件轻武器,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而苏联在战争中生产了15万架飞机,10.8万辆坦克和83.4万门火炮,2910多万件轻武器,自产武器数量远远超过美英的援助数量。美英的援助只占苏联自产的4%,在苏德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2.粮食的援助情况
战争爆发后德军侵占了苏联 40% 的人口居住区,84%的糖产区和38%的粮食生产区,也因此获得了这些地区大部分的粮食储存,也导致了苏联在1942年的粮食产量大减产。赫鲁晓夫曾说过说:“若无美国的罐头,我们撑不下去”,这句话被广泛用来证明没有美英的粮食援助,苏联会因食物供给困难导致战败。实际上这只是赫鲁晓夫对美国援助的溢美之词,不乏夸张成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套话,当不得真。
虽然美英在战争期间给予苏联一定量的粮食援助,但是美英的援助从来不是雪中送炭,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1942年10月6日,苏联驻美国大使李维诺夫和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进行反侵略战争中相互援助所适用原则的协定》,根据协定苏联要求进口粮食数量增加到苏联基本粮食产量的10%,但是从战争爆发到1942年7月,美英共向苏联提供了价值90万美元的39.2万吨粮食,而1942年苏联谷物总产量降至 2970 万吨,只有 1940 年的31.1%,美英一年的援助量只有苏联自身产量的1.3%。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这等数量的粮食援助简直是杯水车薪。即便是在1943年初,情况有所好转,但盟国提供给粮食援助也只相当于苏军粮食总消耗量的17%。从1941 年到 1945 年,美国、英国、加拿大通过租借援助共向苏联提供了4915818吨粮食,足够1000万人的军队吃 1688天,看似作用巨大,但苏联当时有两亿多人口,需要的粮食相比较美英的援助却是天文数字,如此大的缺口也只能依靠苏联自身的产量了。
实际上苏联在战争爆发后就做了充足的预案,在转入战时轨道阶段后,苏联大力扩大东部播种面积,挖掘东部地区的生产潜力。在战争期间,苏联实际粮食播种的面积相比较战前不减反增。以1942年为例,苏联东部粮食播种的面积比1940年增加了2.3亿公亩。苏联政府的超前预见性有效弥补了西部产粮区的沦陷给苏联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战争爆发后苏联宣布国家正式建立粮食卡片体系,也就是类似苏俄国内战争期间的“余粮征集制”和“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粮食配给制度,限制消费。很明显苏联挺过了1942年的粮食产量谷底期,即便是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的粮食产量也没能在1943年恢复,苏联依然没有理由会倒下;因为二十多年前的内战,红军面临的形势要比苏德战争时期严峻得多,彼时苏俄丢失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土,工农业远不如二五计划后的苏联,当时国内除了从四面八方扑来的白军,国外势力还组织了“十四国干涉军”,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于摇篮。可是凭借着“余粮征集制”和“战时共产主义”的物资供给保障,红军坚持了三年之久,最终打败了所有敌人收复全部国土,巩固了政权。苏德战争红军也不过坚持了四年而已。
3.美英援助苏联的航空燃油、铝、机床情况
苏联的石油产量是德国二三十倍,但是高品质航空汽油的产量低下,完全自产的航空汽油标号最高只有89号,多数是70,74,78号的燃油,德国的主要航空燃油是87号。但是苏联并非没有高品质航油生产技术,1941年苏联就掌握了石油裂解和气相氧化制造高品质燃油的技术,并建设了生产工厂,只是尚未形成大规模产能。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西部工业区沦陷,仅存的工业设施紧急转移,所以苏联的高品质航空燃油一时间无法大规模量产。苏联的铝产量和英法意等国相差无几,但是远低于德国。
美英的主要援苏援物资于1943年上半年才开始到位,此时援助的航空燃油和铝,对于苏联空军的作战能力的维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苏德战争主要是双方陆军的高强度对抗,空军的战斗远不如陆军激烈,而苏联的车用汽油柴油能够完全自产,这点是德国难以望其项背的。苏联空军开始发力于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也只是配合苏军装甲部队的行动,空军在之前的战役中鲜有建树。战争史上除了科索沃战争,北约以极不对称的空军兵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外,还没有一场战争的胜败是由空军决定的。
如果没有美英援助的航空燃油和铝,苏联并非不能自产高品质航空燃油和保证飞机的产量。1943年战局扭转后苏联的高品质燃油产能开始恢复,达到了18万吨。最遭的结果是自产的低标号航空燃油和木质飞机也能凑合用,苏联武器向来不以精密先进着称,但却是产量最高,性价比最好的;拥有庞大数量的加持,苏联飞机会像T34坦克碾压“虎”式和“黑豹”式坦克那样碾压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BF109,另外苏军的雅克3和米格3战斗机性能上也是不输BF109的。
有论调称如果没有英美援助的立式机床,那么183厂根本无法加工1600mm直径的炮塔座圈,该厂上万辆T-34/85的产量将永远无法实现。实际上T34坦克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定型,1940年开始大规模量产,1942年总产量达12553辆,此时美英的机床援助根本没影。苏联在三十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飞速发展,年产量到1940年达到近6万台,总数量高达71万台,同期英国大概有70万台机床,远在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也只不过有94万台机床。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自己又新制造了16万台机床,总量达八九十万台,从美英获得仅4万台机床,占自身产量的二十分之一以下。
4.美英对德军牵制的情况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英美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寥寥可数,对德军的牵制也是微乎其微。盟军对德国的战斗主要集中在北非,意义最为重大的战役就是阿拉曼战役和西西里岛登陆,美英联军出动兵力和牵制的德军兵力与东线战场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即便是盟军登陆西欧后,德军东西线兵力比仍为9:1。
美英对德作战主要行动还有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但1944年6月以前的轰炸,对德国工业生产影响不大;同年下半年,由于轰炸造成巨大破坏,加上德军地面作战失败,占领区缩小,工业生产开始迅速下降,经济濒于崩溃。事实表明,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的作战行动相结合,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巨大影响(华人杰.《中国大网络全书军事Ⅱ》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2-4-1:第1173页)。1944年6月红军已经反攻至德国本土附近了,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在此时进入有效期,之前的轰炸对德国影响很小,且苏联早已转入大反攻,德国败局已定。所以综合说盟军在西线掣肘德军对苏德战争结果影响不大。
四、对“天气和人海战术致胜”的反驳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苏联取胜的重要原因是天气,这一观点被史学界和美英等国媒体广泛认同。“天气制胜论”最早出自古德里安的名言:“如果不是严寒的阻遏,我们11月份就在克里姆林宫里饮酒庆功了”。实际上这是古德里安等一批德军将领为自己指挥作战不力找的借口,借以掩盖自身的失误。交战双方是在同一天气下作战,老天爷对双方是公平的,德军受天气影响主要原因是后勤补给不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战争中的后勤补给也是非常考验指挥官的军事素养的。而德军主要将领缺乏预见性,对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临战之际受到后勤补给不足的掣肘时又怨天尤人,显然不是一个指挥官应有的品质。
有网友会说德国是深入苏联,补给线长,其实这也是不加考虑的臆断,德军战线的后方就是德军的控制区,做不到就地补给说明战果消化能力差,另外战线距离仆从国基地也没有那么远。战争后期苏军反攻深入德国境内为何就没有出现补给问题?而且二战苏联的工业基地基本转移到乌拉尔工业区,此时苏联的补给线要比德国深入苏联境内时期的长得多。天气最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补给能力,打仗打得就是后勤补给,德国的后勤补给不给力怨老天爷喽?德国的后勤补给不足,恰恰说明它的综合国力不如苏联,因为战争拼的就是国力!
事实上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温度是零度。虽然11月11至13日气温曾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之为“严寒”。真正严寒(零下40度)的降临是在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转入反攻之际。也就是说,严冬气候只是在苏联军队转入反攻追击德军之时起到一定作用,而残酷的莫斯科城下阻击战却是在并不太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
有观点认为苏联天气比德国更加寒冷,所以苏联人比德国人更耐冻,受天气影响较小,实际上这也是地理知识匮乏的表现。拿柏林和莫斯科比较可知,两个城市纬度相差不大,柏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莫斯科冬天比柏林冷是事实,但是温度相差并不大。其实苏联最寒冷的地区属于西伯利亚,欧洲领土部分天气没有想象的严寒。另外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有很多高加索和中亚士兵,他们的家乡并不寒冷,比德国热得多,为什么威寒的他们却不受影响呢?
诋毁苏联依靠人海战术获得胜利的言论更是荒谬绝伦。苏德战争德军共计投入兵力九百多万,苏军总兵力一千多万,两者相差无几,苏军虽在绝大部分战役集结了比德军更多的兵力,但是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战役等诸多战役德军投入兵力远大于苏军,为何无人在这些战役中直言德军对苏采用了“人海战术”?如果算上德国的仆从军,苏德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几乎相等,在战役层面苏联为何总能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呢?实际上这是指挥官的战争指挥艺术和统筹全局的能力,也是指战员的综合军事素养的体现。不过美英史学家和德粉似乎极力回避这一点:打胜了就极力吹嘘德军的装备是如何的先进,失败了就违背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诋毁苏联出动了数倍于己的兵力,将德军主观原因的致败因素归咎于苏联的“人海战术”,却只字不提自己的兵力并不比对手少多少。
五、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也从哲学的角度佐证了苏联获胜的关键性因素在于自身国力的强大,以及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这是最重要的内因;所谓的美英援助,恶劣天气等只是外因,外因只有在内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加快苏联取得胜利的步伐。
一战时期英法给予沙俄的援助比二战美英援助苏联的物资要及时而且更多,结果呢,沙俄第一个退出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援助扶持南越攻打北越,甚至直接派兵介入越战,结果相持了十年灰头土脸的撤出,而北越最终灭亡南越。抗战期间美国同样援助国民党大量物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曙光来临之际,国民党却在豫湘桂战役失地千里。朝鲜战争新中国诞生不到一年,国内一穷二白,志愿军在苏联援助到位之前仍然取得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苏联援助抵达后,志愿军如虎添翼,一度打到三七线,占领汉城,难道说没有苏联的援助志愿军就不能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吗?以上的对比更加说明,只有自身强大如(苏联,北越,志愿军)外援才会起作用;自身不够强大,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仅靠外援虽能逞一时之雄,但必不能长久,搞不好连盟友的援助都一起送给敌人当了嫁妆。
二战中美国和英国的士兵伤亡相差无几,都是四十多万,而且美英伤亡有相当一部分是日军造成的。德军及仆从国伤亡上千万,如果美英是二战胜利最大的贡献国,按照正常思维理解,两国至少要歼灭德军一半以上的数量方才合理,那么结论就是美英凭借仅仅不到八十万的伤亡能致使德军及仆从国五百万的伤亡。如此天文数字般的交换比,真不知是德军太无能,还是美英军队太强大,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苏联红军才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中流砥柱。
丑化和贬低苏联是美英等国愤世嫉俗的最高境界,本质是掩盖他们对苏联包藏的祸心。苏联的胜利和成就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格局,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抗衡中逐渐丧失向心力。为制止颓势,宣扬西方制度优势和那一套自我感觉良好的普世价值观,英美就独辟蹊径,开始抹黑丑化苏联,通过对敌大力抨击,于己大肆宣扬进而形成鲜明对比,达到凸显自我的目标。于是臭名昭着的“美英援助制胜论”便应运而生,并一直担任着抹杀苏联二战功绩的急先锋;就是这样的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却也被不少人奉为金科玉律,并言之凿凿,这恐怕是连任人打扮的“历史小姑娘”也不曾意料到的。
⑵ 为什么英国要给德国留十万军队
第一,英国u希望法国一家独大,总希望让德国留口气,在欧洲地区成为牵制法国的一颗棋子
第二,山橘处于对红色苏联的恐惧,苏联成立缓碧后,一度兵临华沙城下,希望进行revoution输出,德国是西欧的门扰唯举户,总要留点兵力
第三,德国国内安全维护的需求,10万人可以说是最小数额了
⑶ 在二战前属老牌欧州强国的英国与法国,为何要联手将捷克的苏台德送给德国
主要是因为在苏台德这个地方,主要居民就是日耳曼人,所以当德国的军队开进这个地区的时候,当地居民竟然夹道欢迎。捷克当初在割让这块领土的时候非常的愤怒,也感到耻辱,但对于德国来说,他们却觉得是像将自己的领土重新收回来一样倍感激动。苏台德这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一个德裔聚居区,在早期也就是第1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了,这个地方也是被迫割让给了捷克斯洛伐克。
当看到德国越来越强大之后,捷克开始给德国拍马屁,放宽了对苏台德地区人民的一些限制,甚至还允许他们说德语,在这里满足了他们的诉求,但早期的一些行为使得他们和苏台的人民的裂痕无法弥补了。最终还是挣脱了捷克政府的束缚,同时英法两国与德国的私下交易中,也把苏台德割让给了德国。
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英国要向德国宣战
英国自诩为“光荣孤立”。却一直在欧洲大陆搞“制衡外交”。说白了就是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固有矛盾,煽风点火制造事端。是欧洲各国互相制约,从而保证英伦三岛的安全。
英国的底线是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足以威胁英国的强权国家。可是随着德国的崛起。强大的德国陆军已经击败过法国,是名副其实的欧陆第一强国。这已经严重威胁到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
最让英国不可容忍的是,德国对于海洋也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德国的公海舰队规模迅速膨胀,一战前已经是世界第二位。不仅对英国本土威胁巨大,而且很有可能加入到对世界的瓜分,从而打乱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以上种种,英国必须要想尽办法打败德国,维护自己对于世界的统治。当然想法是一回事,实际就是另一回事了。
⑸ 面对德国的军事侵略活动,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绥靖政策
1.英法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损失惨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济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在经济萧条的影响之下,英法等国家不得不将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首要的目标,一切其他的目标都要服从国内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不能干扰这一主题,于是在面对着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
2.英法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掀起了反战高潮,人民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所以英法政府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不想在短时间内出现任何的战争,所以才会使得英法等国家的政府积极的推行绥靖政策。
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开始增长,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的霸权地位,抑制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发展,于是积极的扶植德国,实行亲德反法的政策,同时英法两国希望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到苏联那里,希望借助德国消灭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英国积极的推行绥靖政策。
⑹ 英国为什么为了保护比利时而向德国宣战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德关系的情况。 自十七世纪以来英国的外交政策其实好简单,就是尽量不涉及欧洲大陆大国的纠纷,只防止欧陆一国独大威胁英国安全,故除了欧陆出现一个想独霸欧陆的强国外羡旁,英国都会尽量不干涉欧洲事务。 但随着德国统一后国力突飞猛进,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主政后,德国更一改之前睦邻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海军及海外殖民地,欲与各大国争一日之长短,英国人开始忧虑德国渐成为破坏欧洲势力平衡,威胁英国安全的国家,后来便与法俄两国和解,于1907年三国缔结协约联盟,矛头直指德国,这一年,也是英德关系转向敌对的一年。 其实英国不像法国对德国有普法战争的旧仇,也不像德俄关系般实在是泛日耳曼及泛斯拉夫两大民族主义的对碰,英国与德国可说是没有太多新仇旧恨,英国与俄法结盟,都想利用法俄两国抗衡德国,维持欧洲势力平衡已而,所以英国不是很想与德国开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被塞尔维亚裔民族份子刺杀,奥匈帝国执意要向塞尔维亚开战,当时英国外相格雷仍认为联同德国一同作出调停,是有希望达成和平协议,故英国当时仍不愿与德国开战。至七月底,塞尔维亚拒绝接受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战争一触即发,但英国外相格雷仍表现出为和平而努力,建议由英国召开一个国际会议来调解纠纷,亦表示就算战争爆发,英国应处中立。当时的英国外相格雷指也英国普遍民意都不赞成英国参战。 但后来和平会议的建议被德奥拒绝,英国感到大战一触即发。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前一天,英国外相格雷向英国内阁表达英国应就参战与否作出决定,但内阁仍然犹豫未决。但当时较为主战的丘吉尔已指出在同盟制度下,英国被卷入盟国的战争是在所难免。 但后来奥匈帝国于7月28日 向塞尔维亚宣战,战争已经无可避免。当时英国仍希望战争只限止奥塞两国之间,并警告如果德国攻击法国,英国会考虑向德国开战。但德国的态度是与法俄两国开战是无可避免,但尽可能令英国保持中立。当时德国为避免英国加入战争,曾承诺不会占有法国任何在欧洲的领土,以及不并吞比利时,但这反而令英国更明白德国是期望战争多于和平,反而忧虑德国攻打法国及比利时会影响欧陆势力均衡,故加强对德作战的决心。 2009-10-13 00:30:38 补充: 此时,英国内阁已分成由保守党为主的主战派及以自由党为主的非战派,尚未对如派源开战与否达成共识。后来德国先向俄罗斯宣战,英国高调表达会协助法国,希望德国有所顾虑不向法国宣战,但德国已计划取道比利时攻打法国,并先攻下卢森堡。英国外相格雷此时已向德国警告,德国若攻入比利时英国会向德国开战,并下令英国皇家海军协助法国海军防卫法国海岸。但德国人认为确保比利时中立的伦敦条约早在1839年签署,精于计算的英国人不会因为一份七十五年前的历史文件向德国宣战,故不顾英国的警告向法国宣战及进兵比利时,并讥笑伦敦条约是一堆废纸。 2009-10-13 00:32:58 补充: 德国人估不到英国人除了精于计算外,无论是保守党及自由党,也有保护弱小国家免受侵略的信念传统。而且德国入侵比利时,就算是不是即时威胁英国南方海岸,也令英国认为德国已大大破坏欧陆势力均衡,再加上德国人的‘废纸论’大大激怒英国民情,令本来对参战意见纷纭的民意走向支持开战,而且英国人最初都认为这一场只是一场有限度的战争(其他绝大部份参战国都认为此战争会在同年圣诞之前结束,当时没有人认为战争会延续四年之久),故英国人以为此战只会动用海军及有限的陆军,故很快就加入战争。 2009-10-14 00:24:48 补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对比法国,无论在军事力量及生产力上,德国都有压倒性的势力,详见我以前一个相关的回答: .knowledge.yahoo/question/question?qid=7007102502742 故法国根本无力独力应付德国的渣态攻击
参考: 英文维基
系任何情形之下,只要比利时被德国攻击,英国系理论上必须全力保护比利时。原因好简单,因为成功保护比利时即系成功保护法国,两次世界大战都系德国先攻克法国北部既三个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然后再大举入侵法国。第一次成功左一半,第二次彻底成功,令法国亡国。呢个由低地国家入侵法国既就系着名既希利芬成划,系由1905年既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希利芬提出,之后几十年全欧都知德国一定会咁打法国,所以英国从来都极为紧张比利时系唔系比德国侵略。
欧洲历史悠长
因拼音文字的同异而建立文化
不同种族萌芽
其后
哥伦布等航海家发现新大陆
列强崛起
其中中欧有法兰西
普鲁士及奥地利
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出现第一个共和国
其他封建君王多番侵略法国;其后拿破仑.波拿帕特以军事天才击败除英国外之欧洲君权
雄霸欧洲
传播启蒙思想; 至1815年
维也纳会议先定瑞士为中立国
其后在1830年7月革命后比利时亦因民族主义而与荷兰同成为中立国. 这些中立国为欧洲大陆列强缓冲区
受占领会使英国回忆拿破仑锁国之苦
不利英国利益
此其一;最佳史实为日后纳粹德军发动闪电战
绕比利时破法军马奇诺防线
法国沦陷. 英国于欧洲陷于德军空袭及海岸线受封锁
使英人过着悠长的苦战! 而荷比两国为英国南方
受占便可渡海攻英
战略重要性
此其二. 二十世纪时欧洲有两大对立军事阵营
一为由普鲁士统一的德国
奥匈帝国及意大利的三国同盟
另一为英国
法国及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1914年7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引发奥匈
德向俄
法宣战
至同年8月7日德军从齐格菲防线绕荷比攻法
英国除上两项原因外
亦要履行三国协约
故向德宣战
此其三. 故德攻比后
英国向德宣战
绝非借题发挥! 2009-10-14 20:57:38 补充: 我同意2楼补充; 另外我提醒楼主
英法两国皆为欧洲强国
以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为例
可见两国的军力是多么强大; 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起
两国关系日益改善
可以说是互为犄角. 故此若法国受袭
英国必不会坐视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