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战中,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德国内部讨论。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德国。政治,经济实力还不够高,还不足以征服欧洲及其世界。因此有相同战略意图的国家,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因为同样的政治利益而达成的同盟体。
从当时的欧洲的格局来看。英国是当时欧洲的主力大国。德国要达到称霸欧洲的目的。必须寻找伙伴来对付当时的英国。
从地理的方面考虑。德国处于欧洲的中部地区。为了在战争过程中四面受敌。所以德国需要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增加战略伙伴。以防止四面受敌
2. 一战俄国投降后德国为什么不和英法停战消化战果
哥们,当时美国已经参战了,对于英国和法国而言,他们确定自己赢定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要停下来和德国和谈?
另一方面,德国当时也是信心爆棚,觉得自己从脸面作战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了,将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击,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然不会停
此战被称为第二次马恩河会战
最后再回答你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当时乌克兰地区由于大量征兵,大量农田抛荒,粮食产量并不多
3. 为什么德国在一战二战都没有很强大的盟友
因为那些强大的国家和德国利益并不一致呀。
德国想要打破这一局面,就只能找和它一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国家。
而这些国家一样,是被那些强大的利益集团排斥在外的。
它们既然不处在这个利益链的核心,也就自然谈不到强了。
就比如中国。
中国可以团结英国和美国对着干吗?
不可以啊。
英美是一家啊,人家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
所以中国只能自己单干,或是去经营、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一个道理。
简单来说就是,你想和那些厉害的人做朋友,然而人家根本不和你在一个桌上吃饭。
然后你跑去嘉宾席找人,说咱俩结盟,干掉东道主。
说实在的,你会死的很惨的。
那位嘉宾非但不会和你结盟,反而会把你卖了向东道主邀功。
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利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理论,去尽可能的团结一切有生力量。
混一张可以在那个饭局吃饭的饭票,然后发展壮大自己,不断提升席位。
这个时候也不要忘了曾经帮过你的穷弟兄。不然你前路还没铺好,自断后路就更不应该了。
等你混到能和东道主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嘉宾来找你的。
因为无论这是一个多么牛掰的饭局,总会有吃不饱的人,当然他们也不敢明着干。
然而你们暗搓搓的搞也是可以的。
德国之所以在一二次都输,就是因为少了这些眼光和手段。
团结了一帮二流子中的二流子,就这还要划清分界线,觉得自己比这些二流子高一级。
然后还不懂慢慢经营布局,上来就想搞的大的。
然而动静越大,抵触越大。浪的嗨,死的快。
4.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不和美国或者苏联、法国、英国 结盟
德国曾与苏举辩联结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德国在灭了此答亏多数欧洲大森神陆国家后,突袭苏联,拉开了规模最大的苏德战争。
5. 在“一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 :
德奥集团在经济实力方面屈于劣势。与同盟国相比,协约国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地遏制了德奥集团从美国取得各种急需的物资。 协约国拥有更多的殖民地和附属国。
2、战略失误:
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最终速战速决战略失败,被拖入了两线作战、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导致德国失败。
3、内部矛盾:
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空笑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兵力和战争物资的补充,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战争背景: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1、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2、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3、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5)一战德国为什么不和英国结盟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1、经济上的竞争
在1914年前后,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例如1888-1889年意大利和法国、1879-1894年俄国和德国、1906-1910年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均爆发了关税战,也可说就是贸易战。
由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工业化速度异常迅速,德国和英国之间展开了最为关键的经济竞争。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工业的31.8%,德国仅占13.2%。
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比例已经下降到14%,而德国则略微上升到了14.3%,稍大于英国所占比例。德国工业产量的这一短时激增意味着它同英国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
2、殖民地的争夺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
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竞争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绝对统治权的争夺。
因此,他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这些对殖民地的争夺在第一次世界斗前含大战前的30年间产生了日益紧张的气氛。
3、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殖民地的竞悔腊争转而又促进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宰相卑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
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服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这个条约还旨在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接连不断的发生冲突。
18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了三国同盟。它的目的还是防御:保护意大利免受法国的攻击,因为意法两国在突尼斯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当时,三国同盟无论就其宗旨或盟约条款来说,都绝不是侵略性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易满足的国家,它们主要感兴趣的是维护欧洲大陆的现状。
4、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第四个背景原因是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种愿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是难以对付的,那里的法国人仍不服从德国的统治。
但在中欧和东欧,它却是一场噩梦。由于对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增长,那里的多民族帝国正处于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险之中。
6. 德国跟英国为何一直不对付
众所周知德国在上个世纪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英国在两次战争中无一例外的都成为了德国的主要对手,并且在德国具有优势时依然选择了抵抗,并且每次都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选择跟英国开干呢?
一战时的德军
而二战时德国进攻英国自然要报一战战败的一箭之仇,不仅如此,法国、比利时、荷兰、俄国、波兰等国都成为了德国进攻的目标,这些国家也大多成为了德国在二战期间征服的国家。但由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有英吉利海峡阻隔,最终德国也没有征服英国,反而使其挨过了那段最残酷的战争岁月。
7. 为什么二战时英国不与德国讲和
二战中英国与德国无法讲和,是由当时的形势决定的。
1、德国当时几乎已经征服整个西欧,就连号称陆军最强的法国都沦陷其手,这种情况下,德军信心暴涨,觉得征服英国毫无悬念,自然没必要接受和谈。
2、对于英国来说,德国空袭英国本土的行为已经摆出了逆我者亡架势,这种情况下,英国要么投降,要么反抗,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3、美国等国对英国进行援助,使英国看到了阻止德国的希望。
8. 一战中各国为什么要结盟。结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因为利益关系先结的盟,即同盟国,随后法国、英国、俄国为抗衡同盟国组成了协约国。都是在为了壮大自己的利益而结的盟。
有利条件就是力量变大了,不利条件就是因为只有利益为基础而结的盟,内部会有矛盾,比如一战开战后,本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就转投入协约国去了
9. 一战后英国如何处置德国英国坚持这种主张的原因
主张适当的削弱德国,使其脱离于与英国争霸的行列,但反对法国主张的彻底削弱德国,英国向来主张大陆均势,反对一国在欧洲大陆鹤立鸡群,战后法国异军突起,英国为了遏制法国,需要德国对法国进行一定的制约,以维持欧洲的实力平衡,这也是日后德国能在英国的暗中纵容下迅速军事崛起的重要原因,英国坚持这一主张的原因就是其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